1. 清朝以后,明国以前,青海的历史
流居青海的蒙古人尚有喀尔喀、准噶尔、土尔扈特、辉特等部(见厄鲁特蒙古)。五部蒙古后渐分支派,总名十八家。清顺治十年()封顾实汗为遵文行义敏慧顾实 。康熙三十六年(1697)顾实汗幼子达什巴图尔被封为亲王,其余蒙古贵族亦分别授予贝勒、贝子等爵号。 雍正二年(1724),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年羹尧建议:青海蒙古仿内蒙古札萨克之例,划定游牧地界,统一分编为旗;原属诸番,另行安插,勿许蒙古管辖。三年分青海蒙古为二十九旗,每旗设札萨克一员,协理台吉一员,管旗章京、副章京、参领各一员;按一百五十户设一佐领,共计佐领一百零四个半,重定王公爵秩,颁授印信册诰;各旗首领每年祭海会盟一次届时钦差大臣莅临,处理各旗纠纷,奏选盟长;各旗王公、台吉分为三班,三年一次,九年一周,赴京朝见;每季仲月为各部与内地贸易之期,开日月山(后移至丹噶尔)、北川、洪水(今民乐)为集市,由官兵督守,禁止私入边墙。同时清查藏族各部户口,设立土司,以户口多少,分别封以百户、千户名号。蒙藏各部,统归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简称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从此,凡称青海者,意即指该大臣所辖各族地界。 光绪三十三年(1907)推行新政时,曾议改青海为行省,不果。辛亥革命后,西宁办事大臣改为青海办事长官。1915年又改为蒙番宣慰使,由甘边宁海镇守使兼任。1926年撤销上述二使,改称甘边诸海护军使。 1912年北洋军阀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1915年又任命其为蒙蕃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从此,马家军阀在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下统计青海近40年。1929年青海省正式成立。
2. 青海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
唐、宋属吐蕃;元朝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朝属朵甘都司等;清朝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之始。
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青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
青海有旧、中、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众多的宗教建筑群,历代的文物古迹,动物岩画和宗教岩画,悠扬的民歌“花儿”,奔放的藏族歌舞。
抒情优美的土族民间舞蹈《安昭》、《纳顿》;民间佛教绘塑“热贡艺术”,藏族卷轴画“唐卡艺术”,酥油花艺术;独具特色的民间刺绣。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作为名族地域的曲种之一。
花儿又名少年,产于甘肃临夏,并流行于甘、青、宁、新等地区,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兴词句,多以情歌为主,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很高,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
居住在这里的汉、藏、回、土、撒拉等各族群众,无论在田间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可以说,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儿”、漫“少年”的金嗓子。
青海农民唱起“花儿”,村里的张秀花、王富贵们就会泪水涟涟。花儿对青海人来说像每天的饮食一样普通。
燃灯节:藏历1419年十月二十五日,一代宗师宗喀巴在甘丹寺圆寂。后来,每年这一天,整个藏族地区每家每户都点灯纪念这位伟大的佛教领袖。
土族波波会:土族的重要节日,每年的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举办以祈福为目的的跳神活动。
青海特色美食有手抓肉、烤串、尕面片、焜锅馍馍、羊肉汤、拉条、干板鱼、羊肠面、牛肉干等。
青海人民在饮品上喜爱茶叶和青稞酒。甜点三宝有酿皮、酸奶、甜醅。
(2)青海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青海的风景名胜:
青海已形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旅游区,旅游设施日渐配套,可为 国内外旅游者提供多种有效旅游措施。
省内以古墓群,古寺庙,古岩画,古城堡为特征的名胜古迹众多。汉,藏,回,蒙古,土,哈萨克,撒拉等
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青海旅游资源丰富,类型繁多。
3. 青海省简史
这里来比自较全!http://ke..com/view/4311.htm
4. 青海发展史作文550字
在我的记忆深处,埋藏着许许多多快乐的宝藏。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今年暑假,与好朋友们一起游青海的情景。
那一天,阳光明媚,我们背上鼓鼓的行囊,整装待发。我们在期待中踏上了去青海的火车,心里的激动劲儿真是别提啦!一路的欢声笑语,一路的心潮澎湃,将近一天的行程,我们终于到达了青海。
刚下火车,迎面而来的就是青海的一帮朋友们。这里刚刚下过一场大雨,路边大树上的叶子就像被绿油漆刷过一样,亮闪闪的。一阵微风吹来,那些绿色的“小手”在迎风摇摆,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临时住的一所别墅。我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唧唧——啾啾——”一阵清脆的鸣叫声把我从美梦中惊醒。青海旅游的日子开始了,我们乘着汽车向青海湖方向驶去。车子奔驰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放眼望去,郁郁葱葱之间,蓝天、白云离我们是这么近,远处,几只牦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扑面而来的,是无比清新的风。
“瞧,这里就是青藏高原啊!”“是啊,是啊!”我们都啧啧赞叹着。再看窗外,青山连绵起伏,仿佛一条巨龙跃跃欲试飞向蓝天;远处,大草原和油菜花连成一片,仿佛精心编织的一条花毯子铺在大山妈妈的身上……这一切,让人陶醉。
不知不觉中,车子已经到了青海湖。远远望去,只见青海湖一片波光粼粼,仿佛一面硕大的银镜,在阳光的映照下一闪一闪,异常美丽。我们在湖边工作人员的引领下骑着马,尽情驰骋在湖光秋色中,真是心旷神怡啊!
美丽的青海湖,奇异的青藏高原,就在刹那间深深地印入我的记忆,挥之不去。
5. 青海古代各时期叫什么
1、殷商以前青海被称为“三危地”。
2、商代到周秦时青海称为“西戎氏羌地”。
3、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前8世纪)当时的居民已能制造戈、刀镞等铜质武器,周代农业和牧业均较发达。自夏商至周,青海即属雍州地,羌人与匈奴、华夏关系密切了,接近中原地区的部分羌人逐渐同华夏族融合,成为后来的汉族。
4、战国时代(公元前5~前2世纪)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河湟地区,羌人由狩猎、畜牧转到农业。由于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四方依附的部族越来越多。
选爱剑(当时受到羌人尊敬的历史代表人物)为首领,后实行世袭制,由其子孙继承。西羌人首领称为“豪”、“酋长”、“戎王”,是当时部落的统治者。
5、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年)青海一隅比较安定,羌人有较大的繁衍。爱剑曾孙忍及弟舞仍留在湟中,其叔向南越赐支河西迁数千里,以牧为业,很是兴旺。
当时贸易是以物易物,牛在以物易物贸易中作用突出。治铜技术的传入,改进了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手工业有所发展。
6、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汉武帝在青海设立临羌县和破羌县(今乐都一带),同时带来了先进技术和文化。西汉宣帝元年,令将军赵充国引兵攻先零羌,同时实行屯田。
这时羌人分化为生羌、熟羌户。羌汉杂居,促进了河湟一带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西汉末年,王莽要西海羌人献地称臣,卑禾羌首领良愿同意让出西海周围的土地。
王莽在今海晏县三角城设西海郡,置太守,下设五县。东汉建国后七、八十年,羌人移居甘肃陇东、陕西西部、宁夏南部等地,称为东羌,以西地区的羌人称为西羌。
7、三国、西晋、南北朝时代(公元3~6世纪)
魏在青海置西平郡(今西宁市)。从天水、狄道以西,黄河以南,均为羌人游牧范围。晋统一后,仍设西平郡,并设将军于茫拉川(贵南境内)挟制羌人。
公元397年至414年,鲜卑族势力扩大,并在乐都、西平先后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控制了数万羌胡部落。鲜卑人的一支吐谷浑建立的吐谷浑王国,设立学校,选拔人才,开科取士,设置官职,开辟了东西交通通道,西宁成了交通要道。
四世纪为吐谷浑最盛时期,其范围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他们与羌人杂居,从事游牧。此时,青海广大牧业区进入了游牧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
8、隋代(公元589~618年)
吐谷浑“奉表称蕃”。炀帝设西海郡及河湟郡,控制了青海湖东部和南部。隋末,吐谷浑人伏允率众回到青海湖周围。居住在边远的羌族,完全过着游牧生活,与东部河谷地带的民族相比,在各方面悬殊很大。
9、唐代(公元618~896年)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西平郡为鄯州,任命刺史以控制青海。6世纪中叶,西藏的吐蕃(音:波)(属西吐)日益强盛。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击败了青海东部吐谷浑,完成了青藏高原的统治,建都逻些(拉萨),青海为吐蕃所辖。
公元638年,吐蕃与唐在松州交战,互有胜负,松赞干布罢兵,向唐谢罪。唐遂应允和亲,公元640年唐太宗之女文成公主嫁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所带的工匠、艺人、书籍,对青海、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影响很大。公元710年,唐中宗之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弃隶绪赞。
唐与吐蕃和好,并立碑于赤岭(今日月山),“交马”与“互市”均在赤岭。唐与吐蕃交往密切,青海便成了拉萨至长安的交通要道(即唐蕃古道)。
同时,唐的农业、牧业和手工业技术,渐渐传入青海各地。唐末,吐蕃在青海地区的统治被推翻后,广大牧区出现了许多小部落,形成割据局面。
10、宋代(公元10~13世纪)
公元11世纪初,青海东部的封建势力拥立吐蕃普约后裔为王,称“唃(音古)厮啰”,号为宗喀王,建都“青唐”(今西宁)。
公元 1099-1104年间,北宋中央政权力量到达河湟地区,并将鄯州改为西宁州,于是西宁名称开始使用。北宋政权在河湟地区屯田,直到1127年,金兵攻入陕西时,北宋才放弃在青海的屯田。
11、元代(公元13~14世纪)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由中亚细亚回师,亲率大军经临洮进占西宁州,并在河州(今临夏县)设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管理甘肃、川北、青海一带吐蕃等族广大牧区,湟水流域各县,均受制于西宁州。
当时牧区推行土司制度,并封吐蕃部落的上层分子为土司、千百户等职,以统治所辖地区。在这一时期,青海的游牧部落获得了安定生息。这时,在成吉思汗的支持下,藏传佛教在青海逐渐盛行起来,并建立了许多寺院。
(5)青海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9′-39°19′之间,全省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后,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
青海四周相邻的省、区,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省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连,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
6. 青海历史、、
青海省,简称“青”,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唐回、宋属吐蕃,元朝答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朝属朵甘都司等;清朝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之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6)青海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青海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
青海省地貌复杂多样,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东部多山,西部为高原和盆地,兼具青藏高原、内陆干旱盆地和黄土高原三种地形地貌,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地跨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4大水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青海
7. 为什么青海历史发展最落后
西北内陆,地广来人稀。绝大部自分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雨热同季、日照长、太阳辐射强等特点。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春旱,夏涝,不利农耕。而且现在又不限制人口流动,大家都往气候适宜 经济发达的东部去了。人少自然发展不起来啊。
8. 详谈青海、西宁历史
历史人文
早在远古时代,青海就有人类活动,最早生息在这块土地的是中国西部古老民族之一氐、羌族群。众多的古文化遗存表明,青海的开发至少已有6000年的历史。夏商时期,部分羌人逐渐定居东部地区,开始进行农耕,随着中原地区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农牧业有了一定发展,人口也逐渐增加。这部分羌人渐与华夏诸融合,成为后来的汉族。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于湖北岸置西海郡,隋大业五年(609)于伏俟城置西海郡,均为时不久即废。自晋至唐为吐谷浑所占,曾建都于湖西十五里伏俟城。龙朔三年(663)地入吐蕃。宋代为西番角厮罗所辖。元代有蒙古部落驻此,东北部置贵德州,属甘肃行中书省。明正德四年(1509)后为东蒙古所据,史称西海蒙古。厄鲁特蒙古的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于崇祯九年(1636)率部自乌鲁木齐一带移牧来此,史称青海蒙古,并控制卫藏。流居青海的蒙古人尚有喀尔喀、准噶尔、土尔扈特、辉特等部(见厄鲁特蒙古)。五部蒙古后渐分支派,总名十八家。清顺治十年()封顾实汗为遵文行义敏慧顾实 。康熙三十六年(1697)顾实汗幼子达什巴图尔被封为亲王,其余蒙古贵族亦分别授予贝勒、贝子等爵号。 雍正二年(1724),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年羹尧建议:青海蒙古仿内蒙古札萨克之例,划定游牧地界,统一分编为旗;原属诸番,另行安插,勿许蒙古管辖。三年分青海蒙古为二十九旗,每旗设札萨克一员,协理台吉一员,管旗章京、副章京、参领各一员;按一百五十户设一佐领,共计佐领一百零四个半,重定王公爵秩,颁授印信册诰;各旗首领每年祭海会盟一次届时钦差大臣莅临,处理各旗纠纷,奏选盟长;各旗王公、台吉分为三班,三年一次,九年一周,赴京朝见;每季仲月为各部与内地贸易之期,开日月山(后移至丹噶尔)、北川、洪水(今民乐)为集市,由官兵督守,禁止私入边墙。同时清查藏族各部户口,设立土司,以户口多少,分别封以百户、千户名号。蒙藏各部,统归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简称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从此,凡称青海者,意即指该大臣所辖各族地界。 光绪三十三年(1907)推行新政时,曾议改青海为行省,不果。辛亥革命后,西宁办事大臣改为青海办事长官。1915年又改为蒙番宣慰使,由甘边宁海镇守使兼任。1926年撤销上述二使,改称甘边诸海护军使。1912年北洋军阀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1915年又任命其为蒙蕃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从此,马家军阀在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下统计青海近40年。1929年青海省正式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落后、残酷的封建军阀统治推翻,建立了新的民主政权。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汉王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击败河西匈奴,设令 居塞,并在河西设4郡。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军征讨河湟羌人,在湟中设“护 羌校尉”,开始经略湟中,西宁市。从此,汉王朝开始了对青海东部的控制 。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赵充国奉命平先零羌杨玉得胜后,罢兵田于河湟,设“金 城属国”,先后设置临羌(治所在今湟源县)、安夷(治所在今平安县)、破羌(治所在今 乐都县)、允吾(治所在今民和县)、允街(治所在今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河关(治所 在今贵德县)7县,青海东部地区正式纳入中原封建王朝郡县体系。三国时,魏文帝黄初三 年(222年),凭依汉西平亭故城,修成西平郡城。
公元4世纪初,吐谷浑人迁入甘青地区,后向青海境内发展,并建立了吐谷浑国。其盛 时,势力范围东南至四川松潘,北到青海祁连,东到甘肃洮河,西达新疆南部,东西长约15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吐谷浑人自进入青海至唐龙朔三年(663年)亡于吐 蕃止。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西夏、北凉相继统治过青海河湟地 区。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先后兼并了羊同、苏毗、白兰 、党项诸羌,尽得其地。唐“安史之乱”后,吐蕃进一步东进,控制了青海全境,统治近200年。五代十国青海吐蕃部落分散,不复统一。唐末,“嗢末”一度控制河湟地区。
宋时,角厮罗势力渐 强,以青唐城(今西宁)为中心,在河、湟、洮地区建立了以吐蕃为主体的宗咯地方政权, 臣属于宋。徽宗初,角厮罗政权势力日衰,宋军遂进占河湟地区。崇宁三年(1103年),宋改鄯州为西宁州,是 “西宁”见于历史之始。北宋亡后,金和西夏占有河湟地区,约一个世纪。
公元13世纪,南宋理宗元庆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进军洮、河、西宁州,青 海东部地区纳入蒙古汗国版图。忽必烈即位初,在河州设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 青、甘一带吐蕃部落。至元十八年(1281年)设甘肃行中书省,辖西宁诸州。
9. 青海的历史
青海历史悠久,地处华夏民族的摇篮——黄河、长江的源头。早在距今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青海先民即在今柴达木盆地、昆仑山一带活动生息。据考古发掘,众多的古文化遗存证明,青海的开发至少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省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灿烂辉煌 ,青海彩陶举世闻名。青海的古文化与羌人及其先民有关。古羌人活动地区很广,西起黄河源头,东到陇西地区,南达四川西部,北至新疆鄯善一带。秦汉时,羌人部落有150多个 ,每一部落有酋长,互不统属,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生产力低下,属原始社会形态 。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汉王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击败河西匈奴,设令 居塞,并在河西设4郡。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军征讨河湟羌人,在湟中设“护 羌校尉”,开始经略湟中,筑西平亭(今西宁市)。从此,汉王朝开始了对青海东部的控制 。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赵充国奉命平先零羌杨玉得胜后,罢兵田于河湟,设“金 城属国”,先后设置临羌(治所在今湟源县)、安夷(治所在今平安县)、破羌(治所在今 乐都县)、允吾(治所在今民和县)、允街(治所在今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河关(治所 在今贵德县)7县,青海东部地区正式纳入中原封建王朝郡县体系。三国时,魏文帝黄初三 年(222年),凭依汉西平亭故城,修成西平郡城。
公元4世纪初,吐谷浑人迁入甘青地区,后向青海境内发展,并建立了吐谷浑国。其盛 时,势力范围东南至四川松潘,北到青海祁连,东到甘肃洮河,西达新疆南部,东西长约15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吐谷浑人自进入青海至唐龙朔三年(663年)亡于吐 蕃止。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西夏、北凉相继统治过青海河湟地 区。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先后兼并了羊同、苏毗、白兰 、党项诸羌,尽得其地。唐“安史之乱”后,吐蕃进一步东进,控制了青海全境,统治近200年。五代十国青海吐蕃部落分散,不复统一。唐末,“嗢末”一度控制河湟地区。
宋时,角厮罗势力渐 强,以青唐城(今西宁)为中心,在河、湟、洮地区建立了以吐蕃为主体的宗咯地方政权, 臣属于宋。徽宗初,角厮罗政权势力日衰,宋军遂进占河湟地区。崇宁三年(1103年),宋改鄯州为西宁州,是 “西宁”见于历史之始。北宋亡后,金和西夏占有河湟地区,约一个世纪。
公元13世纪,南宋理宗元庆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进军洮、河、西宁州,青 海东部地区纳入蒙古汗国版图。忽必烈即位初,在河州设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 青、甘一带吐蕃部落。至元十八年(1281年)设甘肃行中书省,辖西宁诸州。
明洪武六年(1371年)改西宁州为卫,下辖6千户所。以后又设“塞外四卫”:安 定、阿端、曲先、罕东(地当今海北州刚察西部至柴达木西部,南至格尔木,北达甘肃省祁 连山北麓地区)。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设西宁兵备道,直接管理蒙、藏各部和西 宁近地,“塞外四卫”由西宁卫兼辖。明初青海东部实行土汉官参设制度。在青南、川西设 有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又在今青海黄南州、海南州一带设必里卫、答思麻万户府等。
16世纪初,厄鲁特蒙古4部之一的和硕特部移牧青海,一度成为统治青海的民族。清 雍正初年,罗卜藏丹津反清斗争失败后,清朝在青海设置青海办事大臣,统辖蒙古29旗 和青南玉树地区、果洛地区及环湖地区的藏族部落。青海东北部西宁卫改为西宁府,仍沿袭 明朝的土司制度,属甘肃省管辖。
1912年北洋军阀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1915年又任命其为蒙番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从此,马家军阀统治青海近40年。1928年9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决 定新建青海省,治设西宁。1929年1月,青海省正式建制。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949年9月26日,青海省人民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组成,以西宁为省会。
10. 青海近几年来的变化是什么
青海省由于自然环境状况,因此发展非常困难,但在最近这几年,青海省组织版起环青海湖国际权公路自行车赛,这一国际赛事,影响意义重大,堪称中国的环法自行车赛。
奥运会的标志福娃里面,有藏羚羊的标志,这主要也是在青海省的积极推动下做到的。
还有青藏铁路的历史机遇,青海省自己也把握地很好。哪象有些地方,守着自己的巨大优势就是不去发展。
西宁市的根据高原清凉的气候,组织起郁金香节。
在旅游上,西宁市要提出做中国夏都等等。
可以说人家虽然条件比陕西还差,但人家起码心理是积极的,也确实在现实中做到了。可以去网上查查,西宁这几年的城建虽小,但比兰州西安(当然,西安这几年实在不变化都不行了)之流的变化还要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