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无人机发展历史

无人机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06 11:16:14

A. 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史

无人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年。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的卡德尔和皮切尔两位将军,向英国军事航空学会提出了一项建议:研制一种不用人驾驶,而用无线电操纵的小型飞机,使它能够飞到敌方某一目标区上空,将事先装在小飞机上的炸弹投下去。这种大胆的设想立即得到当时英国军事航空学会理事长戴·亨德森爵士赏识。他指定由A.M.洛教授率领一班人马进行研制。
最初的研制是在一个名叫布鲁克兰兹的地方进行的。为了保密,该计划被命名为“AT计划”。经过多次试验,研制小组首先研制出一台无线电遥控装置。飞机设计师杰佛里·德哈维兰设计出一架小型上单翼机。研制小组把无线电遥控装置安装到这架小飞机上,但没有安装炸弹。1917年3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之际,世界上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在英国皇家飞行训练学校进行了第一次飞行试验。可是飞机刚起飞不久,发动机突然熄火,飞机因失速而坠毁。过了不久,研制小组又研制出第二架无人机进行试验。飞机在无线电的操纵下平稳地飞行了一段时间。就在大家兴高采烈地庆祝试验成功的时候,这架小飞机的发动机又突然熄火了。失去动力的无人机一头栽入人群。
两次试验的失败,使研制小组感到十分沮丧,“AT计划”也就此画上了句号。但A.M.洛教授并没有灰心,继续进行着无人机的研制。功夫不负有心人,10年后,他终于取得成功。1927年,由A.M.洛教授参与研制的“喉”式单翼无人机在英国海军“堡垒”号军舰上成功地进行了试飞。该机载有113公斤炸弹,以每小时322公里的速度飞行了480公里。“喉”式无人机的问世在当时的世界上曾引起极大的轰动。
几乎与此同时,英国皇家空军也研制了几种不同用途的无人机,其中有用陀螺仪控制的空中靶机,有用无线电控制、可投放鱼雷的无人机,甚至还开始研制无人驾驶的攻击机。但经过反复试验,英国皇家空军最后确定制造一种用陀螺仪控制的无人机。这种无人机既可当靶机,也可携带炸弹。后来,皇家空军又对这种无人机进行了改进,采用预编程序的无线电遥控装置,并装上了大功率发动机,使这种无人机的速度增大到每小时310公里。英国皇家空军一共制造了12架这种取名为“拉瑞克斯”的无人机,该机还曾装上火炮,成功地从战舰和地面基地进行了发射试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逐步成熟,到了30年代,英国政府决定研制一种无人靶机,用于验校战列舰上的火炮对无人驾驶飞机飞机的攻击效果。1933年1月,由“费雷尔”水上飞机改装成的“费雷尔·昆士”无人机试飞成功。此后不久,英国又研制出一种全木结构的双翼无人靶机,命名为“德·哈维兰灯蛾”。在1934~1943年问,英国一共生产了420架这种无人机,并重新命名为“蜂王”。
英国人在无人机的研制上捷足先登,美国人也不甘落后。早在1915年,美国的斯佩里公司和德尔科公司就曾研制出第一架无人机。这架无人机总重只有272公斤,由1台30千瓦的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装在一个4轮滑车上,草地上铺设了滑轨。飞机发动后,带动滑车在滑轨上滑行。达到一定速度后,飞机即脱离滑轨飞上天空,然后由一个简单的陀螺仪装置控制飞行方向,由一个膜盒气压表自动控制飞行高度。1915年,这架被取名为“空中鱼雷”的无人机不仅成功地进行了试飞,而且被装上136公斤炸药成功地进行了攻击目标试验。
此后不久,美国陆军的查尔斯·F·凯特林又研制出一种无人机,并取名为“凯特林飞虫”。该机颇似普通的双翼机,总重量为238.5公斤,可携带82公斤炸弹,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88公里。1918年9月,美国陆军开始试飞“凯特林飞虫”,并于10月22日终于把它送上了天空。
30年代美国的一个叫雷金纳德·德里的航空专家为美国陆军研制出了供打靶用的无线电遥控机。1939年,美国又研制出了一种上单翼无人机,取名为RP-4。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因战事所需,美国陆、海军开始大批订购靶机,其中OQ-2A靶机984架、OQ-3靶机9403架、OQ-13靶机3548架。后两种靶机均安装上了大功率的发动机,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225公里,飞行高度达3000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航空队曾大量使用无人靶机,并在太平洋战场上使用过携带重型炸弹的活塞式发动机无人机对日军目标进行轰炸。战争期间,美军还打算将报废的B-17和B-24轰炸机改装成携带炸弹的遥控轰炸机。驾驶员先驾驶这种遥控轰炸机至海边,然后跳伞脱身,遥控轰炸机则在无线电的遥控下继续飞行,直至对目标进行攻击。可惜由于所需经费巨大,再加上操纵技术过于复杂,美军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研制计划。在此期间,美国海军也曾研制出3种喷气式无人机,分别取名为“格劳伯”、“富根”、“加格勒”,但因种种原因,都未能正式装备部队。
二战结束后,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家族也逐渐步入其鼎盛时期。时至今日,世界上研制生产的各类无人机已达近百种,并且还有一些新型号正在研制之中。而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和遥控遥测技术的发展和在无人机中的应用,以及随着对无人机战术研究的深入,无人机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被誉为“空中多面手”、“空中骄子”。
一款被命名为“猎鹰HTV-2”的无人飞行器可达到音速20倍飞行预计该速度下不足12分钟便能从纽约抵达洛杉矶,而正常情况下正常航班飞行至少需要5小时。一款被命名为“猎鹰HTV-2”的无人飞行器问世,可达到音速20倍飞行。
猎鹰HTV-2将由一艘火箭发射升空,再以13000英里的时速滑行至地面。之前的测试飞行仅持续了9分钟,由于存在技术难度最终以故意碰撞的安全方式着陆。
目前的测试飞行非常成功,刷新了一项新的亚轨道太空飞行,并为产生新一代超级武器作准备。如果天气状况良好的话,猎鹰HTV-2飞行器将于美国东部时间8月11日发射,发射地点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由空军“牛头怪IV号”火箭携载发射。据悉,此次发射最初定于8月10日。
猎鹰HTV-2飞行器由火箭携载升入高空后将与火箭分离,随后以超音速返回地球,预计该速度下不足12分钟便能从纽约抵达洛杉矶,而正常情况下正常航班飞行至少需要5小时。这个项目是由美国五角大楼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共同研发的,同时作为研制新一代打击速度超过火箭的特超音速武器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军方希望这款新型无人机能确保在1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任何地点的恐怖分子或者流亡政府实施打击,这种攻击能力叫做“常规定时全球打击系统(CPGS)”。
在2010年4月进行的第一次测试飞行中,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工程师并未精确探测到有什么问题。一些人猜测该飞行器在飞机时可能出现温度过高现象。对于第二次测试任务,现已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其中包括:更改重力中心和降低下降角度。
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计划战术策略办公署主管戴夫-内兰德(DaveNeyland)说:“我们将着眼攻克一些挑战,比如:持续极超音速飞行任务。我们需要提高技术知识,从而促进未来极超音速技术的发展。我们从首次飞行中获得宝贵的信息,基于工程审核委员会的发现进行一些调整,这将有助于提高第二次飞行测试。目前我们准备全力以赴这项测试。”

B. 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历程

无人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年。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的卡德尔和皮切尔两位将军,向英国军事航空学会提出了一项建议:研制一种不用人驾驶,而用无线电操纵的小型飞机,使它能够飞到敌方某一目标区上空,将事先装在小飞机上的炸弹投下去。这种大胆的设想立即得到当时英国军事航空学会理事长戴·亨德森爵士赏识。他指定由A.M.洛教授率领一班人马进行研制。
最初的研制是在一个名叫布鲁克兰兹的地方进行的。为了保密,该计划被命名为“AT计划”。经过多次试验,研制小组首先研制出一台无线电遥控装置。飞机设计师杰佛里·德哈维兰设计出一架小型上单翼机。研制小组把无线电遥控装置安装到这架小飞机上,但没有安装炸弹。1917年3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之际,世界上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在英国皇家飞行训练学校进行了第一次飞行试验。可是飞机刚起飞不久,发动机突然熄火,飞机因失速而坠毁。过了不久,研制小组又研制出第二架无人机进行试验。飞机在无线电的操纵下平稳地飞行了一段时间。就在大家兴高采烈地庆祝试验成功的时候,这架小飞机的发动机又 突然熄火了。失去动力的无人机一头栽入人群。
两次试验的失败,使研制小组感到十分沮丧,“AT计划”也就此画上了句号。但A.M.洛教授并没有灰心,继续进行着无人机的研制。功夫不负有心人,10年后,他终于取得成功。1927年,由A.M.洛教授参与研制的“喉”式单翼无人机在英国海军“堡垒”号军舰上成功地进行了试飞。该机载有113公斤炸弹,以每小时322公里的速度飞行了480公里。“喉”式无人机的问世在当时的世界上曾引起极大的轰动。
几乎与此同时,英国皇家空军也研制了几种不同用途的无人机,其中有用陀螺仪控制的空中靶机,有用无线电控制、可投放鱼雷的无人机,甚至还开始研制无人驾驶的攻击机。但经过反复试验,英国皇家空军最后确定制造一种用陀螺仪控制的无人机。这种无人机既可当靶机,也可携带炸弹。后来,皇家空军又对这种无人机进行了改进,采用预编程序的无线电遥控装置,并装上了大功率发动机,使这种无人机的速度增大到每小时310公里。英国皇家空军一共制造了12架这种取名为“拉瑞克斯”的无人机,该机还曾装上火炮,成功地从战舰和地面基地进行了发射试验。

C. 无人机飞行技术发展历程

无人机研制背景: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
20世纪20年代最早出现,当时是作为训练用的靶机使用的。是一个许多国家用于描述最新一代无人驾驶飞机的术语。从字面上讲,这个术语可以描述从风筝,无线电遥控飞机,到V-1飞弹从发展来的巡航导弹,但是在军方的术语中仅限于可重复使用的比空气重的飞行器。
研发历程:
20世纪40年代,二战中无人靶机用于训练防空炮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将多於或者是退役的飞机改装成为特殊研究或者是靶机,成为近代无人机使用趋势的先河。随著电子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在担任侦查任务的角色上开始展露他的弹性与重要性。
20世纪55年到74年的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乃至北约空袭南斯拉夫的过程中,无人机都被频繁地用于执行军事任务。
1982年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首创以无人机担任其他角色的军事任务。在加利利和平行动(黎巴嫩战争)时期,侦察者无人机无人机系统曾经在以色列陆军和以色列空军的服役中担任重要战斗角色。 以色列国防军主要用无人机进行侦察兵,情报收集,跟踪和通讯。
1991年的沙漠风暴作战当中,美军曾经发射专门设计欺骗雷达系统的小型无人机作为诱饵,这种诱饵也成为其他国家效彷的对象。
1996年3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出两架试验机:X-36试验型无尾无人战斗机。该机长5.7米,重88公斤,其大小相当于普通战斗机的28%。该机使用的分列式副翼和转向推力系统比常规战斗机更具有灵活性。水平垂直的机尾既减轻了重量和拉力,也缩小了雷达反射截面。无人驾驶战斗机将执行的理想任务是压制敌防空、遮断、战斗损失评估、战区导弹防御以及超高空攻击,特别适合在政治敏感区执行任务。
20世纪晚期之前, 他们不过是比全尺寸的遥控飞机小一些而已。美国军方在这类飞行器上的兴趣不断增长,因为他们提供了成本低廉,极富任务弹性的战斗机器,这些战斗机器可以被使用而不存在机组人员死亡的风险。
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后,无人机开始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美国军队曾经购买和自制先锋无人机在对伊拉克的第二次和第三次 海湾战争中作为可靠的系统。

D. 无人驾驶飞机的中国发展历史

随着国家综合力量的强盛,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也随之出现,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无人机”就是其中的一种,大家应该都了解他了吧,在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见到,应用很广泛,有的应用于电视综艺,有的出现在田间地头,现在来给大家讲讲关于农用无人机的发展历史。世界各国对农用无人机应用程度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农业航空技术是国家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比重不断加大。一八五@2371@五六零八
日本是很早将微小型农用无人机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1987年,Yamaha公司受日本农业部委托,生产出一台农用无人机——20kg级喷药无人机“R-50”,之后日本将无人直升机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日本已经从1995年的307架增加到现在的2400多架,操作人员14000多人,kt02成为世界上农用无人机喷药大国。
美国是农业航空应用技术很成熟的国家之一,经历了由有人驾驶直升机植保技术向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发展过程,现已形成较完善的农业航空产业体系。据统计,美国目前农用飞机达9000多架,占世界总拥有量28%,农业航空对农业的直接贡献率为15%以上。
除日本、美国之外,俄罗斯、韩国等国家也将农用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农业。俄罗斯地广人稀,拥有数目庞大的农用飞机作业队伍,数量高达1.1万架,年处理耕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35%以上。韩国于2003年首次引进无人直升机用于农业航空作业,其后农用无人机数量以及农业航空作业面积都在逐年增加,韩国的农林水产食品部和农协中央会计划以后每年增加100架,到2003年共增加到500架。

E. 航拍无人机的发展历史是怎么样的

先说说航拍无人机两个比较重要的部件
1.飞控
2.无刷电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飞内过没有飞控的飞机,有兴趣的容可以去淘宝搜索100元以下的手掌大小的无人机,那种就是没有飞控的无人机,遥控器的每一个操作都是直接作用在无人机上,飞的好不好纯粹看经验。所以如果没有完善的飞控,则不能让无人机相对平稳安全的飞行而去拍摄相对好的画面。而目前航拍无人机的龙头大疆DJI, 在做精灵系列无人机之前一直是在研究无人直升机的飞控为之后一炮走红的精灵系列做到了技术积累。

F. 美国无人机发展史

楼主,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

据美国《空军时报》2010年8月29日报道 五十年前,美国空军开始使用D-21无人侦察机,那时公众对于这种飞行器还没有概念。

现在,美国空军在作战中使用MQ-1“捕食者”和MQ-9“死神”等先进无人机(UAV),这使得D-21和其它曾经的机密项目得以公之于众。但研究报告“空军的UAV:一段秘史”的作者托马斯·伊拉哈德上校却暗示还可能有其它未公开的UAV型号。伊拉哈德上校是美国空军参谋长诺顿·施瓦茨的一名特别助手。

为了证明其观点,伊拉哈德指出在阿富汗执行飞行任务的RQ-170“哨兵”隐身UAV。在该型机的照片被公布后,美国空军于去年12月承认了这个“坎大哈野兽”的存在,但仍没有公布该机的特征。

美国空军的UAV机队在过去的10年间迅速壮大,其需求也在扩大。现在,“捕食者”和“死神”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执行43战斗空中巡逻任务,为联军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并协助围剿恐怖分子。五角大楼的目标是在2013年底实现65天不间断空中巡逻。

虽然美国国防部长在2008年曾公开指责战场部署UAV的速度不够,但伊拉哈德认为美国空军在无人技术方面已经超过其它军种。

伊拉哈德的报告详细描述了从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开始,美国空军如何在50多年的时间里研制先进UAV的历程。报告中称:当时,一种绝密的UAV单元被部署到佛罗里达丁泽尔空军基地,准备在古巴上空进行飞行。但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柯蒂斯·拉美将军取消了该任务,因为不想让苏联知道知道之一绝密型号的存在。让拉美将军自豪的UAV型号还包括一个由SR-71“黑鸟”释放的型号和其它的自毁型号。

但不是所有早期UAV都会像D-21那样出色的完成任务。例如,一种称为“闪电臭虫”(Lightning Bug)UAV几乎成为了北越地空导弹系统的“活靶子”。

伊拉哈德撰写这篇报告只是由于他不想让第一批UAV及其设计师们和不幸牺牲的试飞员们被历史遗忘。他说美国人习惯性的认为UAV变革起源于“捕食者”和“死神”。(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褚世永 )

望采纳,谢谢!

G. 无人机的发展简史

20世纪40年代,二战中无人靶机用于训练防空炮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将多余或者是退役的飞机改装成为特殊研究或者是靶机,成为近代无人机使用趋势的先河。随著电子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在担任侦查任务的角色上开始展露他的弹性与重要性。
20世纪55年到74年的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乃至北约空袭南斯拉夫的过程中,无人机都被频繁地用于执行军事任务。
1982年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首创以无人机担任其他角色的军事任务。在加利利和平行动(黎巴嫩战争)时期,侦察者无人机无人机系统曾经在以色列陆军和以色列空军的服役中担任重要战斗角色。 以色列国防军主要用无人机进行侦察兵,情报收集,跟踪和通讯。
1991年的沙漠风暴作战当中,美军曾经发射专门设计欺骗雷达系统的小型无人机作为诱饵,这种诱饵也成为其他国家效彷的对象。
1996年3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出两架试验机:X-36试验型无尾无人战斗机。该机长5.7米,重88公斤,其大小相当于普通战斗机的28%。该机使用的分列式副翼和转向推力系统比常规战斗机更具有灵活性。水平垂直的机尾既减轻了重量和拉力,也缩小了雷达反射截面。无人驾驶战斗机将执行的理想任务是压制敌防空、遮断、战斗损失评估、战区导弹防御以及超高空攻击,特别适合在政治敏感区执行任务。
20世纪晚期之前, 他们不过是比全尺寸的遥控飞机小一些而已。美国军方在这类飞行器上的兴趣不断增长,因为他们提供了成本低廉,极富任务弹性的战斗机器,这些战斗机器可以被使用而不存在机组人员死亡的风险。
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后,无人机开始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美国军队曾经购买和自制先锋无人机在对伊拉克的第二次和第三次 海湾战争中作为可靠的系统。
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充分认识到无人机在战争中的作用,竞相把高新技术应用到无人机的研制与发展上:新翼型和轻型材料大大增加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提高了无人机的图像传递速度和数字化传输速度;先进的自动驾驶仪使无人机不再需要陆基电视屏幕领航,而是按程序飞往盘旋点,改变高度和飞往下一个目标。

H. 航拍无人机的发展过程是什么

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Unmanned Aerial Vehicle,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包括无人直升机、固定翼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从某种角度来看,无人机可以在无人驾驶的条件下完成复杂的空中飞行任务和各种负载任务,可以说是“空中机器人”。

首先是1990年后,全球共有30多个国家装备了师级(大型)战术无人机系统,代表机型有美国“猎人”“先驱者”,以色列“侦察兵”“先锋”等。

其次是1993年后,中高空长航时军用无人机得到迅速发展,以美国“蒂尔”无人机发展计划为代表,在波黑战争中大放异彩。

最后是20世纪末,旅团级(中小型)固定翼和旋翼战术无人机系统出现,其体积小、价格更低、机动性好,标志着无人机进入大规模应用时代。

无人机不受人员生理与生命风险的限制,减少了战斗人员伤亡或被俘虏的风险;有人驾驶的航空载具,在机动性、速度等很多方面都会受驾驶员身体素质的制约,比如已经退役的SR-71黑鸟无人侦察机,飞行速度最高达到3.4马赫,飞行员必须穿得像宇航员一样才能够承受得住,而无人机就不再受人类体质的制约;无人机的成本,相对有人驾驶的航天载具来说更加低廉,更方便维护和保养。

I. 捕食者无人机的发展历程

猎食者远程无人机,是作为“高级概念技术验证”而从1994年1月到1996年6月发展起来的。它是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通用原子公司得到了第一份合同。它首飞于1994年,并于当年具备了实战能力。
2002年3月美空军正式组建了第一个武装型“捕食者”无人机中队。该部队计划装备20架武装型“捕食者”,将与第11和第15侦察中队一起进驻内华达州印第安纳·斯普林备用机场,并于2005年达到全部作战能力。新部队的人员将从现有的两个中队抽调,同时也培训部分新队员。
2002年6月,美国空军正式将携带“地狱火”的RQ-1B命名为MQ-1B。M表示多用途,反映了“捕食者”从侦察无人机发展为多任务型飞无人机。正式的MQ-1B无人机将装载雷神公司的多频谱瞄准系统,采用一个增强型热成像器、高分辨率彩色电视摄像机、激光照射器和激光测距器。此外还可能装Talon Radiance超频谱成像器,可穿透树叶探测隐蔽的地面目标。同时装有信号情报装置。美国空军已经实现利用“捕食者”直接向AC-130提供图像的试验。“捕食者”还正在计划增加防冰系统,系统采用乙二醇进行除冰,但是要付出载重减小的代价。此外还要解决整体油箱机翼与“地狱火”导弹兼容的问题。“捕食者”B已经被命名为MQ-9。
2002年8月美国海军确定,在2003年春天对“捕食者”无人机进行一次新的控制试验,内容是在有人驾驶飞机上控制“捕食者”。有人驾驶飞机平台选择P-3反潜机,这一试验将扩展“捕食者”无人机的适用范围和应用灵活程度。但另一方面,美军对无人机的使用成本也有了新的认识。五角大楼表示,一架武装无人机的使用成本与有人飞机不相上下,因为无人机的使用需要复杂的指挥及通信系统提供技术保障。
2003财年美空军采购了25架,1.39亿美元。2004财年采购了16架“捕食者”,价值2.1亿美元。美空军于2005财年10月1日开始,将接收9架“捕食者”,总值1.47亿美元。1998年5月,“捕食者”系统开始进行Block 1升级计划。改进包括一个用于减轻系统工作的系统,使得侦察信息在系统内部不受损失,提供保密空中交通管制语音中转,Ku波段卫星调谐和空军任务支援系统。
2001年3月“捕食者-B”无人机001号首飞。该项目包括具有不同结构的3架飞机。“捕食者”B001装备一台通用电气公司的TPE-331-10T涡轮螺桨发动机,起飞重量2900公斤,能携带340千克的负载,在15200米的高度以370千米/小时的速度巡航飞行。目前正在制造的“捕食者”B002号机将使用一台威廉姆斯公司的FJ44-2A涡喷发动机,可在约18300米的高度以50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其飞行 试验于2001年秋进行。“捕食者”B系列的最后机种ALTAIR将用于科学和商业用途,需要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和15850米的升限。ALTAIR将装备通用电气公司的涡桨发动机。它能同时执行各种大气研究任务,并且通过卫星将搜集到的数据实 时发送出去。2001年11月美空军订购了两架“捕食者”B。由于改换了发动机等,B型号的采购价格要比基型高,而且维护设备不同,但地面站相同。美军经过对比“捕食者”B和“全球鹰”,最后还是选择了“捕食者”B。“捕食者”基型单价在250万美元至450万美元之间,“全球鹰”每架则在45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之间。“捕食者”B能够携带8枚“地狱火”反坦克导弹,基型只能携带2枚。B型能够在5000米高度至10000米高度之间执行任务, 约为基型的两倍。飞行速度为基型的三倍。
下一步的计划还包括发射FIM-92“毒刺”近距地空导弹的试验。通用原子公司后又得到价值3900万美元的后续合同,再为空军生产7架捕食者。另外还有7架的生产合同尚在拟议之中。另外“从无人机向战斗机传送图像”的试验也在进行。演练中利用一架加装了超高频和甚高频无线电通 信设备的“捕食者”无人机进行中继通信,将实时视频图像从地面传送给了英美作战飞机。
2004年10月,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宣布,一架由HFE燃料驱动的“捕食者”无人机已成功首飞,为公司专门竞标陆军的增程多用途(ERMP)无人机系统项目而研制的“勇士(Warrior)”无人机打下坚实的基础。该公司打算为陆军提供的“勇士”无人机是一种基于“捕食者”无人机改型的长航时无人作战飞机,其动力装置采用陆军常用的燃料类型。公司负责人称,HFE动力装置可降低维修成本、增加服役寿命。
2011年3月美国空军目前接收了订购的MQ-1“捕食者”无人机中最后一架,这架编号为268的无人机于3月8日交付。根据美国空军的计划,将不会继续采购MQ-1,这种飞机将逐渐被新型MQ-9“死神”无人机取代。MQ-1从1995年开始装备部,美国空军共装备有196架。2010年11月美国空军对外宣布将在已有53架的基础上继续装备276架由通用原子公司研制的MQ-9“死神”无人机,这家公司同时也是MQ-1的研制方。其中一部分无人机已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坠毁或被击落。“捕食者”的用户除美国空军外,还有美国中央情报局。
2011年9月,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表示尽管存在预算削减的困难,他们仍将继续操作空军的“捕食者”攻击无人机。国民警卫队已经将部分使用F-16战斗机的中队改为使用攻击无人机,并部署到了伊拉克和阿富汗。

J. 无人机的发展史

无人机研制背景:
无人机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
20世纪20年代最早出现,当时是作为训练用的靶机使用的。是一个许多国家用于描述最新一代无人驾驶飞机的术语。从字面上讲,这个术语可以描述从风筝,无线电遥控飞机,到V-1飞弹从发展来的巡航导弹,但是在军方的术语中仅限于可重复使用的比空气重的飞行器。
研发历程:
20世纪40年代,二战中无人靶机用于训练防空炮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将多於或者是退役的飞机改装成为特殊研究或者是靶机,成为近代无人机使用趋势的先河。随著电子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在担任侦查任务的角色上开始展露他的弹性与重要性。
20世纪55年到74年的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乃至北约空袭南斯拉夫的过程中,无人机都被频繁地用于执行军事任务。
1982年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IAI)首创以无人机担任其他角色的军事任务。在加利利和平行动(黎巴嫩战争)时期,侦察者无人机无人机系统曾经在以色列陆军和以色列空军的服役中担任重要战斗角色。 以色列国防军主要用无人机进行侦察兵,情报收集,跟踪和通讯。
1991年的沙漠风暴作战当中,美军曾经发射专门设计欺骗雷达系统的小型无人机作为诱饵,这种诱饵也成为其他国家效彷的对象。
1996年3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出两架试验机:X-36试验型无尾无人战斗机。该机长5.7米,重88公斤,其大小相当于普通战斗机的28%。该机使用的分列式副翼和转向推力系统比常规战斗机更具有灵活性。水平垂直的机尾既减轻了重量和拉力,也缩小了雷达反射截面。无人驾驶战斗机将执行的理想任务是压制敌防空、遮断、战斗损失评估、战区导弹防御以及超高空攻击,特别适合在政治敏感区执行任务。
20世纪晚期之前, 他们不过是比全尺寸的遥控飞机小一些而已。美国军方在这类飞行器上的兴趣不断增长,因为他们提供了成本低廉,极富任务弹性的战斗机器,这些战斗机器可以被使用而不存在机组人员死亡的风险。
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后,无人机开始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美国军队曾经购买和自制先锋无人机在对伊拉克的第二次和第三次 海湾战争中作为可靠的系统。
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充分认识到无人机在战争中的作用,竞相把高新技术应用到无人机的研制与发展上:新翼型和轻型材料大大增加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提高了无人机的图像传递速度和数字化传输速度;先进的自动驾驶仪使无人机不再需要陆基电视屏幕领航,而是按程序飞往盘旋点,改变高度和飞往下一个目标。
参考链接:无人机_网络
http://ke..com/view/120502.htm#2

阅读全文

与无人机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