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双峰寺的发展历史
双峰古寺原名双峰寺,为揭阳榕城双峰寺的前身,因坐落于揭东县桂岭镇双山南麓,倚靠双峰并峙的双象峰——双山而得名,由释法山禅师于宋绍兴十年(1140)创建。寺后山峦之巅耸立着一块丈六高的天然巨石,人称“石母”,传说是石母娘娘的化身,故俗称“石母寺”。
石母双峰寺历来香火兴旺,与潮州开元寺、潮阳灵山寺并称“潮郡三大名刹”。但在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被毁,元至大元年(1308年)得以规划重建,元末又毁于战乱。为方便官绅及百姓礼佛朝圣,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初,由石山禅师移建于榕城东门马山巷,石母双峰寺仍然法灯相续,香火绵延至民国期间寺院犹存。按县志记载:清雍正戊申年(公元1728年)6月,石母双峰寺毁于台风,栋梁楹桷瓦盖一时俱尽,是知县陈树芝主持修之;民国十四年,县长陈卓凡又废之,寺产充作教育费用,是邑绅林存厚、林仲良、周伯初等发起筹款赎回修复。20世纪50年代,寺僧推行“农禅并重”之策,以寺办厂。至70年代,佛像、文物俱毁,石母双峰寺面目全非。
及至1992年,揭阳市揭东县广安寺住持释耀瑜提议恢复古刹,获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并被聘为住持,主管重修古刹事宜。释如妙法师负责具体工作,负责管理监督建设工程进度兼管寺庙日常生活事务。历经近20年十方僧众的合力营建,占地46亩,祥光焕彩、美轮美奂、配备周全的石母双峰寺屹立双山之下,再现大丛林风采。为别于榕城的双峰寺,石母双峰寺更名为“双峰古寺”。2011年11月21日(农历辛卯年十月廿六日)举行“双峰古寺开光典礼暨耀瑜方丈晋院升座”仪式。
正是:双峰南北并立,慈音四方宣扬。喜看:华藏妙庄严,石母山前看诸佛拈花一笑;法门真广大,双峰寺里喜众生合掌皈依。
B. 开平寺的发展历史
1949年前这里有僧侣80多人,高僧虚云法师少年居此“静以成学”。新中国成立后,他是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行年120岁圆寂。其先,妙莲方丈也居于此,后为福州鼓山涌泉寺住持。虚云、妙莲二位为我国高僧,曾行脚于南洋,开平寺因而名播海内外。
开平寺现修葺一新,寺院沿山而上,背靠青翠群山,左右竹松合抱,寺前荷塘叶茂花繁,寺中终年晨钟暮鼓,香火不断,僧侣来往交流,香客云集,游人不断。l
1000多年来,开平寺数次被毁,“文革”浩劫时毁坏严重,寺中原有一部《华严经》被毁。1980年整修后,部分建筑保留了唐五代的风格。1990年重修了圆通宝殿(又称法堂),殿内供有千手观音、地藏菩萨、目连尊者、二十四诸天等佛像。1994年6月重修大雄宝殿,殿内供有释迦牟尼佛、乐师佛、阿弥陀佛三尊大佛像,以及十八罗汉等,这些佛像经能工巧匠精心雕塑,传神逼真,栩栩如生。
开平寺佛节甚多,尤其以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和观音圣诞节最为热闹,四方僧侣信徒都会来此听经闻法,烧香拜佛,不绝于途。
开平寺作为闽北最负盛名的千年古刹,改革开放后,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海外佛门弟子,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1982年,新加坡淡禅大师来到该寺,赠予一铜磬。日本高僧孟春空海亲书“慈眼观众生,福聚海无量”,赠送一幅画工精细的“达摩佛渡江图”和法器木鱼一只。1990年正月,美国北美加州佛教总会董事长宽净法师与一新加坡居士随带了许多佛经赠送该寺。1996年9月又有美国,新加坡及台湾、香港等高僧、佛教徒来寺观光,并为祖庙修缮捐款。近年来,前往开平寺观光旅游,烧香礼佛的人络绎不绝,每年达十多万人。
C. 香山寺的发展历史
平顶山香山寺建于东汉末期,大约在汉灵帝光和年间,比白马寺晚约百余年,历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处中原,受朝代更替、兵火战乱的影响,屡毁屡建。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部分明清所建殿堂,文革时尽遭破坏,僧人被赶走,殿堂被拆毁,如今的香山寺建筑群除千年宝塔和十几通古碑外,都是文革后依靠民间力量和政府支持逐步恢复起来的。
历史上的平顶山香山寺规模宏大。其主要部分依据香山山峰圆润的天然地理形势,一直保持着以塔为中心、四面配以殿堂的曼荼罗式布局形式。整体分布上横跨三座山峰,呈现出以香山为中心,以东西龙山为两翼,前出山脚,包括西院和南院的格局。同时还有很多分布在周围地区的下院。历代香山寺,一般都建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韦陀殿、关圣殿、弥勒殿、四面佛殿、观音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殿、六祖殿、地藏殿、广生殿、山神殿、包公殿、藏经殿、法堂、禅堂、客堂、钟楼、方丈以及魁星楼,还包括佛塔、墓塔、经幢等建筑。
据文献记载考证,宋、金、元、明时期香山寺的规模不断扩大,明代时达于鼎盛。宋绍圣四年(1097),朝廷颁旨明确了香山寺四至,总面积大50多平方公里。历代朝廷赏赐的田地累计2万多亩,山林1万多亩。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金世宗次女唐国公主与驸马都尉、上护军广平郡开国侯乌林答天赐,捐资重建香山寺,规模“有倍于初”。据金代古碑记载:“自宋元符以来,住持相因修葺,轮换美孚。”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根据玉峰妙鉴禅师奏请,皇帝颁旨,刻立了《香山寺地界公据》 ,进一步确定了四至范围,香山寺改称“香山十方大普门禅寺”。明天顺二年(1458),英宗敕赐“香山大普门禅寺”匾额,山与寺日盛。此时,香山寺有下院16处,分布在宝丰、鲁山、郏县、方城、密县,是名符其实的豫西南地区的佛教中心。
清末以后香山寺渐趋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香山寺逐步得到恢复。1986年,香山寺观音大士塔及宋代蔡京碑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D. 法藏寺的发展历史
法藏寺,位于上海市卢湾区吉安路,始建于一九二四年,创建者为近代天台宗耆内宿兴慈法师(一容八八一年至一九五〇年)。一九一八年,兴慈法师应哈同夫妇之请赴沪开讲《天台四教仪集注》,后留沪弘法。一九二四年春,居士王一亭等发起赞助,在吉安路购地五亩余,筹建法藏讲寺,一九二九年建成。
兴慈法师教演到台,行傅净土。因此他创建该寺的宗旨是:宗标净土,以万修万人去之称念头佛号法门自行化人。寺以“法藏”标名,乃据《无量寿经》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成佛度生之意。据记载,该寺共有四座殿堂。大雄宝殿,外形为塔式。殿内供释迦坐像,阿难、迦页侍立两旁。左右殿壁为海岛壁塑,上塑胶十八罗汉、善财五下三参等像。弥勒阁中供布袋和尚像,韦驮、伽蓝菩萨分立两侧,二十四诸天立于假山峰巅之间。法堂为讲经弘法之所,可容六百余人。藏经楼藏有明刊《南藏》、清刻《龙藏》、《频伽藏》等经典。殿宇构筑宏丽,佛像壮严。
E. 崇安寺的历史发展
崇安寺是无锡最古老的寺院,它和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南京的夫子庙齐名。这里原来是清净的佛 教圣地,后来无寺有名,发展为商业繁华区,成为无锡市中心的代名词。崇安寺相传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宅社。
364年晋哀帝兴宁二年改为寺院,命名为兴宁寺
977年宋太平兴国二年改为崇安寺。
清乾隆时封为静慧寺。以后几经毁建,辛亥革命后,神像陆续被毁,房舍改作它用。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西方殿,吴稚晖、俞复等人在此创办三等学堂。皇亭,清光绪元年,无锡知县廖纶为恭维皇帝,在大雄宝殿前建造圣谕亭,俗称皇亭。亭内供牌位,上写:“当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每逢农历初一、月半或皇帝婚丧喜庆,地方官一定要到皇亭顶礼膜拜。辛亥革命后拆毁,改为四面开通的瓦楞敞厅。上午为菜市,下午为杂耍和皇亭小吃摊。皇亭小吃集聚了无锡几十种点心。还开设有拱北楼、新万兴、金阿胖等面饭馆。
1909年,因崇安寺而有崇安寺小学,在寺后门,即崇安寺后门(后名公园弄),无锡籍革命家陆定一曾为母校题写校牌。1971年,学校总部校舍让给崇武小学(后名崇安小学)。
1927年,秦起领导的无锡总工会所在地即在大雄宝殿。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焚毁。大悲楼,有五间楼房,明万历年间造,楼上为藏经阁,阁前为王右军(王羲之)涤砚池,后改为崇安寺小学。
1963年因属危房改为平房,1969年填没涤砚池。1983年改为市老干部活动室。
1975年皇亭所在地改造为4层5000多平方米的人民路菜场,现为超市。此外还有南院、北院、万松院、中隐院等,都早已被拆除或改建。
1984年,崇安寺小学迁至图书馆旁的新校舍。而崇安小学也于1982年迁入大娄巷小学旧址,寺后门原址由市老干部局改建后设无锡市老干部活动室。20世纪90年代,崇安寺小学校舍因崇安寺改造而被拆掉,学校并入大娄巷的崇安小学。
2003年,实施崇安寺改造工程的一期工程,以城中公园及原有的古井、故居、古殿等文化遗迹为依托,将建成精品服饰区、文化娱乐区和商业服务区,成为融特色商业、餐饮、文化、休憩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商业步行街区。崇安寺改造工程总用地面积28.6公顷,改造后将建成苏南第一、全国一流的繁华中心商务区。
F. 白佛寺的发展历史
公元1916年,第七复世夏茸尕布根敦制丹增诺尔布(1873一1927)在达如玉部落头人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支持下,于现址开始兴建土房白佛寺,历时4年竣工,建成大小经堂和白佛府邱(当地称之为衙门)等主要建筑。1958年,该寺除49间的大经堂和9间的小经堂外,另有白佛府邱等噶尔哇9院,仓房茶房30间,达如玉部落七族份的办事公房7处,共计房屋300间,寺僧88人(其中活佛4人)。1958年后,除白佛府邸外,其它建筑多被拆毁或占用。
1981年7月2日重新开放。1985年由海晏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新建“五转七”大经堂一座,小经堂5间,面阔5间,进深3间的宁果活佛经堂一座,宽阔宏伟的寺门一座,僧舍100余间。该寺建筑系汉族宫殿式建筑,屋顶周延翘翼欲飞;红漆栏杆,栋梁彩绘;门窗秀雅,壁画绚丽。活佛府邸尤显金碧辉煌,摆设豪华。现有寺僧30余人(内转世活佛3人),由原麻皮寺的宁果活佛任寺管会主任,主持具体寺务。
寺院内藏有全套藏文《甘珠尔》大藏经及鎏金铜质狮子一对和大象一只,均为稀世珍品。十世班禅大师生前曾两次来此讲经,是环湖地区享有盛名的寺院。
G. 横山寺的历史发展
开山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远厚重,元代鼎盛致明清两代,曾几度兴衰,回后毁于战火。2003年开始重答建,2004年11月份全面竣工并于11日隆重举行了落成典礼,社会各界人士及四方信众万余人云集横山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刹,以它前所未有的恢弘气势,再现了“辽南第一寺”的雄伟风貌。2009年被省政府授予“双文明寺庙”,2010年被国家宗教事务局授予“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称号。
H. 净慈寺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
净慈寺抄,俗称净寺。此寺坐落在袭杭州西湖之南的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寺创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最早叫慧日永明院。永明即延寿,904—975年在世,自幼信佛。后来出家。此寺系吴越国王出资为他所建的,他是净慈寺的开山祖师。北宋年间此寺改名为寿宁禅院,南宋又名净慈保恩光孝禅寺,简称净慈寺。
I. 永泰寺的历史发展
历程
北魏正光二年(521年),宣武帝元恪的女儿永泰公主在中岳嵩山“出欲入道为尼”。其史孝明帝元诩便在子晋峰下的明练塔旁敕建一座尼寺,让妹妹永泰公主侍佛传法,并喜度官宦及平常百姓家的女子百余人为尼。永泰寺之名始见于唐中宗李显神龙二年(706年)七月廿五日,嵩岳寺都维那憎道莹上奏朝廷,说明练寺“依山带水,形胜幽栖,不假多工,便堪居住”。整修竣工后,因“天恩为永泰公主于前件,故伽蓝置寺一所,请以永泰为名,特望度僧二七人……”自此,明练寺从创建到易名永泰寺,共经历了185年
名称的由来
金朝,永泰寺又更为永禅寺,是寺僧标榜自己是佛教禅宗正脉的一种表示。因北宋以后人们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佛教僧徒中也有言女僧人是“二僧”(含低人一等之意)之说,这是性别歧视的恶果。永泰寺尼僧把寺名改称永禅寺,当是对这种蕊欲偏见抗争的一种方式。金代永泰寺名僧均庵主圆寂后,其门徒为其建塔,塔铭即题为“嵩山永禅寺均庵主塔记”。
与少林寺的关系
元、明以后,永禅寺又复称永泰寺。这一时期永泰寺尼僧世系也多依照少林寺自元代初年福裕开始的“70字辈”的顺序排名论辈。所以,此时永泰寺有的尼僧便自称永泰寺是少林寺下院,把永泰寺称为永泰院或永泰庵。尼僧圆寂后也归葬建塔于少林寺塔林。如元至正四年(1344年)永泰院主圆公死后,建塔于少林寺塔林,塔铭上就刻有“永泰院主圆公之塔”8字,现在墓塔犹存。
J. 佛寺的历史沿革
东汉至东晋(约1~4 世纪) 此时佛教被看作类似黄老之学。史载汉桓帝时“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浮屠”为梵语Buddha的音译,也译作“佛”。佛教刚传入时其建筑曾借用中国传统的“祠”的名称,后又称为“佛图”或“浮图”。据《魏书·释老志》,“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东汉末笮融在徐州建浮屠祠:“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说明最初的佛寺以塔为中心,四周用堂、阁围成方形庭院。属于这时期的佛寺遗址尚未发现,但可从《洛阳伽蓝记》记述的北魏洛阳永宁寺推知大概。此期佛寺数量不多,西晋首都洛阳周围也只有40多所。
南北朝至五代(约4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 这是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佛教为统治者所信仰,许多僧徒成为权势者,拥有政治影响和经济实力,佛寺的数量和规模都大大超越前代。南北朝时,佛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前期旧型的延续,以北魏洛阳永宁寺为代表;云冈石窟第六窟为方型窟室,中心立塔柱,四壁环绕有浮雕的廊院,北面正中雕殿形壁龛,可资佐证。另一种是宫室第宅型。北魏中晚期通过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的宫室、第宅改建佛寺,以原前厅为佛殿, 后堂为讲堂,廊庑环绕,有的还附有花园, 形成与前期迥然不同的风格,成为以后佛寺建筑格局的主流。《洛阳伽蓝记》记载的约50座重要佛寺中,以塔为中心的浮屠祠型约占四分之一,前厅后堂的宫室第宅型约占三分之一。隋唐时期已很少有以塔为中心的佛寺了。从初唐律宗创立者道宣撰《关中创立戒坛图经》中所绘理想的律宗寺院,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所绘佛寺和有关文献的描述,可知唐代佛寺是继承北魏宫室第宅型佛寺发展而定型的。 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随之而出现。公元第一世纪东汉明帝时,西域高僧迦摄摩腾和竺法兰应请来到洛阳,最初是住在中国专门接待外国使节和贵宾的官署“鸿胪寺”。
后来为供养这俩位高僧安置佛像经典和长期居住,就另给建造了一所住处,同时用他们驮运经卷的白马为新居“寺”命名为“白马寺”。
这就是我国最早开始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从此原做为官署名称的“寺”也就成为中国佛教寺宇的专称,而在“寺”前加以庙名,成为惯例。 佛寺最初是按照朝廷官署的布局建造的,也还有原来是贵族和富人将自己现成的住宅施舍为寺的,因此,许多佛寺原来就是一所有许多院落的住宅。由于这些历史原因,中国汉族地区的佛寺在近两千年的发展中,其构造基本上采取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作为佛寺的布局,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屋脊六兽、筒瓦红墙的标志,一看就知道是佛寺。
佛寺内有许多院落,其中房舍称“堂”或者称“寮”。自宋崇宁二年(一一0三年)以孔子庙为大成殿,于是佛寺建筑除堂寮之外,其主体部分也称为殿。 随着佛教流传日益深入民间,佛教的寺庙建筑和佛菩萨像的塑造也就在我国各地普遍的建造起来,寺庙建筑和工艺也就更加发达。我国中古时期劳动祖先所留下来的珍贵的艺术结晶和伟大的文化遗产差不多都是经过佛寺建筑和佛像塑造而得以保存的,乃至佛像藏内都有,例如,我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山西的南禅寺和举世驰名的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炳灵寺等佛窟,这些都是无数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佛寺建筑和佛像塑造对我国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完美的建筑艺术和它所体现出的文化底蕴、教化内涵、更是广大精深不可思议。
寺庙雄伟巍峨的殿阁建筑及妙相庄严的佛菩萨像是“住持三宝”佛、法、僧的形式体现,是僧伽和合共住焚修和弘法利生的道场。自他二利、是佛弟子们的恭敬福田,使到过寺院的人们善因深入八识田中,增长趋向觉道的善根,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