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华尔街五大投行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历史
华尔街五大投行是高盛、摩根、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
1、高盛:高盛公司是由德国移民马库斯·戈德曼于1869年创立的,在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资银行业务开始形成。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
总部位于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
2、摩根:摩根斯坦利,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包括证券、资产管理、企业合并重组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目前在全球27个国家的600多个城市设有代表处,雇员总数达5万多人。
3、美林:美林是世界最著名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作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它在财务世界响叮当的名字里占有一席之地。该公司在曼哈顿四号世界金融中心大厦占据了整个34层楼。
4、雷曼兄弟: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同时,公司还担任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
5、贝尔斯登: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是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系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为全世界的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
(1)世界投行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摩根财团在金融业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还有1000多个通信银行。
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其经营特点是大量买卖股票和经营巨额信托资产。
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此外,还有制造商汉诺威公司、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银行公司、谨慎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纽约人寿保障公司等。
在工矿企业方面主要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在公用事业方面则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南方公司。
B. 高盛公司的历史,发展过程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其所有运作都建立于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由优秀的专家为客户提供服务。高盛集团同时拥有丰富的地区市场知识和国际运作能力。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公司亦持续不断地发展变化以帮助客户无论在世界何地都能敏锐地发现和抓住投资的机会。 高盛在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向中国政府和国内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高盛也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及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 高盛在中国的股票和债务资本市场中已经建立起非常强大的业务网络,并在中国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以及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高盛一直在帮助中资公司海外股票发售中占据领导地位,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包括:中国移动通信于1997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40亿美元,成为亚洲地区(除日本外)规模最大的民营化项目之一;中国移动通信于2000年10月进行了后续股票发售交易(筹资69亿美元)及可转换债券发售交易(筹资6.9亿美元);中国石油于2000年3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29亿美元;中国银行(香港)于2002年7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26.7亿美元。 在债务融资方面,高盛在中国牵头经办了近40项大型的债务发售交易。高盛公司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分别于1998年、2001年和2003年完成了金额共计30亿美元的大型交易。在1993年,高盛牵头经办了中国的首次扬基债务发售交易,成功地为中信集团筹资2.5亿美元。高盛在债券交易二级市场中也非常活跃。
C. 世界著名投资银行 (七、投资银行有哪些 )
高盛: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投资银行,由GoldmanSachs先生创办于1861年。 高盛以其浓厚的企业文化著称,在100多年的历史上一直坚持投行主体战略,很少涉足商业银行、零售经纪等领域,是华尔街投行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高盛的老大地位被摩根士丹利严重动摇,去年丢掉了全球销售额第一的宝座,在中国又屡次被大摩超过。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日益整合的今天,没有商业银行传统的高盛能否再续辉煌,是投行界一致关注的话题。 摩根士丹利:原摩根财团下属的投行,但现在摩根财团早已瓦解,大摩与JP摩根并无特殊关系。1933年美国规定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必须分开,大摩才成为纯粹投资银行,历史上一直紧追高盛,去年已经夺去第一把交椅。摩根士丹利是对中国市场动手最早的投行之一,是中金的大股东。摩根士丹利几年前收购了美国最大的证券经纪公司---添惠(DeanWitter),但证券经纪业务并没有与其原有业务融合,而且不久前刚刚经历高层震荡,未来几年的前景很难预料。 JP摩根:原摩根财团下属的商业银行,早在1989年就被美国政府特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2001年由于经营不善,遭遇危机,与大通银行合并。随着美国放松投资银行业务管制,JP摩根逐渐发展为类似于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的全能银行,下属的BankOne也是著名银行品牌。JP摩根还是美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许多著名的基金经理都出自JP摩根旗下。 瑞士银行:瑞士银行是欧洲最大的全能银行之一,其投资银行部门主要是瑞银华宝,原为英国华宝集团的投资银行。瑞士银行主要以其强大的商业银行部门著称,在美国市场不是主流投资银行,在中国证券领域也没有太大动作。可以肯定的是,瑞士银行会不断发展利润丰厚的投行业务,向JP摩根、德意志银行靠拢。 德意志银行:全世界最著名的全能银行,其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都非常强大,但似乎并不具备典型的美国投资银行的证券分析、证券经纪和咨询功能。德意志银行的投行业务还是以欧洲为主,很少听说它担任美国大企业的主承销商。中国是德意志银行重点开发的新市场,不过目前似乎还是以商业银行为主。 美林证券:全世界最大的散户证券经纪商,依靠散户投资的浪潮起家,其证券分析和咨询部门是全世界最强的。严格的说,投资银行并不是美林的主要业务,但随着其第一证券经纪人地位的巩固,其投资银行业务也越做越大,仅次于高盛、大摩等传统投行。但是,美林的投资银行和证券经纪两个主要部门的利益冲突也日益积累,大客户与散户的利益很难兼顾,在投资银行与证券经纪及咨询业务日益分离的今天,美林也面临着难以预料的挑战。 美洲银行:美国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商业银行,主要是依靠一系列的收购获得超级银行的地位。随着美国不再禁止商业银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它的投行部门也迅速发展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美洲银行刚刚成为中国建设银行的大股东,并准备在中国进一步加强投资。它在中国展开大规模投行业务也不会太遥远。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瑞士信贷银行与第一波士顿投资银行的结合,是典型的欧美合作产物。在中国,它的名气很大,但是真正的业务开展不多,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恐怕是它招聘条件的苛刻,甚至远远超过了高盛、大摩等排名更靠前的投行。必须指出,瑞士信贷银行与瑞士银行没有直接联系,而CSFB仅仅是瑞士信贷银行的一个部门而已。 雷曼兄弟(破产):2004年被评为在欧洲最受欢迎的投资银行,但其总部在美国,地位次于高盛、大摩,与美林、所罗门美邦(现在已经瓦解)处于差不多的等级。雷曼兄弟主要从事固定收益和兼并重组业务,在投资银行传统的股票发行领域却建树不多.它在中国的业务开展比较迟缓,目前主要进攻的是日本和香港市场,虽然在北京也有分部,但并没有听说什么大的动作。 花旗全球投资银行:花旗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90年代与著名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得到了著名的所罗门美邦投资银行。但是所罗门美邦命运多舛,由于受到美国司法机构要求投资银行和证券分析机构分离的压力,于今年夏天分解为花旗全球投资银行和日兴所罗门美邦证券公司两部分,成为世界各大投行中第一个真正做到与证券分析业务完全分离的。这也预示着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靠拢、与证券经纪及咨询行远离的趋势。花旗的投资银行在中国发展很不理想,根本无法与高盛及大摩相比,前途很难预料。
D. 美国五大投行的历史与现状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2.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3.美林(Merrill Lynch)
4.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5.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
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包括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
1.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一家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拥有大量的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其所有运作都建立于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由优秀的专家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拥有丰富的地区市场知识和国际运作能力。
2.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提供包括证券、资产管理、 企业合并重组和信用卡等多种金融服务,目前在全球27个国家的600多个城市设有代表处,雇员总数达5万多人。摩根士丹利原是JP摩根中的投资部门,1933年美国经历了大萧条,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 Act) ,禁止公司同时提供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服务,摩根士丹利于是作为一家投资银行于1935年9月5日在纽约成立,而JP摩根则转为一家纯商业银行。 1941年摩根士丹利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成为该证交所的合作伙伴。公司在1970年代迅速扩张,雇员从250多人迅速增长到超过1,700人,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业务。1986年摩根士丹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3.美林(Merrill Lynch)
美林是世界最著名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作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它在财务世界响叮当名字的里占有一席之地。该公司在曼哈顿四号世界金融中心大厦占据了整个34层楼。美林证券成立于1885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全球性综合投资银行。其资本额高达235亿美元,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列证券业第一。
4.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雷曼兄弟公司雄厚的财务实力支持其在所从事的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并且是全球最具实力的股票和债券承销和交易商之一。同时,公司还担任全球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公司为在协助客户成功过程中与之建立起的长期互利的关系而深感自豪(有些可追溯到近一个世纪以前)。由于雷曼公司的业务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公司因此拥有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客户群,如阿尔卡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戴尔、富士、IBM、英特尔、美国强生、乐金电子、默沙东医药、摩托罗拉、NEC、百事、菲利普莫里斯、壳牌石油、住友银行及沃尔玛等。
5.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
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BSC)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是美国华尔街第六大投资银行,系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为全世界的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服务。公司业务涵盖企业融资和并购、机构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的销售和交易、证券研究、私人客户服务、衍生工具、外汇及期货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和保管服务。Bear Stearns还为对冲基金、经纪人和投资咨询者提供融资、证券借贷、结算服务以及技术解决方案。在全球拥有约14,500名员工。 现在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仅剩下高盛和摩根斯坦利。
E. 全球对冲基金二十年的发展史有些什么
对冲网的智库网络里提到:全球对冲基金发展史就是一个激烈残酷的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他们的投机登峰造极,他们的垮台也令人猝不及防。次贷危机一波一波蔓延,又将对冲基金推到了火山口。在新一场的“货币战争”前,对冲基金何去何从?
对冲网的智库网络里提到:全球对冲基金二十年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激烈残酷的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期间的一幕幕悲喜剧,留给世人几多感叹,几多沉思。
上世纪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势头以及伦敦金融城的“金融大变革”导致日本和北美的金融开放,全球对冲基金蓬勃发展,仅1990年到2000年的短短十年,就有3000多个对冲基金在美国与英国出现。不过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基金的倒闭。
因利率上升和行业经历了1991到1993年的调整,1994年对冲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在行业历史上首次缩水。1995年夏,布鲁斯·科文纳,传奇的货币与大宗商品投机客,解散了他的美国基金并把其管理的卡克斯顿18亿美元资产的三分之二还给了投资者。卡克斯顿成立于1983年,在其存续的绝大部分期间平均年度回报至少有30%,但1994年出现亏损,1995年艰难挣扎。在接下来的10月份,迈克尔·斯坦哈特26亿美元的合伙投资基金对冲基金也令人震惊地关闭了。斯坦哈特是华尔街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人之一,以激进、短线风格和大手笔、冒险的出手而著称,给投资人赚了许多钱。他在1967年就开始设立运作基金,是行业内的先锋人物,超过30%的平均年度回报使其在顶峰时期管理的资产达到44亿美元。
1997年7月,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创立者乔治·索罗斯狙击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引发亚洲金融风暴,其旗下量子基金的规模和投机活动也达到顶峰,震惊世界。但在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眼里,索罗斯所引领的对冲基金是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贬值的罪魁祸首。
1998年是对冲基金业难忘的一年。那年9月,此前取得辉煌战绩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遭遇滑铁卢。这家由所罗门兄弟前交易主管约翰·梅里韦瑟在1994年创立、拥有梦幻组合团队的基金,在一系列投资错误后面临资金和信用危机,濒临倒闭。在美联储出面组织安排下,以美林、摩根为首的十几家国际金融机构注资36亿美元购买了其90%股权,共同接管了该公司。不过,坏运气在延续。除了长期资本公司、埃佛勒斯资本的崩溃,罗伯逊的基金回报也在第四季度被一笔勾销,索罗斯旗下的一只基金则亏损了18%。数据显示,当年专注投资美国股票的对冲基金平均回报率为12.7%,远低于标普500指数28.6%的收益水平。
新千年对于对冲基金而言没什么喜庆,2000年3月,资产规模60亿美元的老虎基金宣布关闭并清盘,而索罗斯的基金这一年在投资科技股的尝试随着市场泡沫破裂而失败,首席投资官明星经理人斯坦利·德鲁肯米勒等几位核心人物也相继离去。索罗斯宣告金盆洗手、不再从事全球金融市场投资,同时旗下的量子基金、量子新兴基金将合并重组为量子慈善基金,采取保守和低风险的投资策略。
2002年以来,在投资需求推动下,并伴随着股票市场回升,对冲基金的资产规模呈现迅速增长。2004年12月,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到达1万亿美元,创下新纪录。2005年8月,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成为非官方的对冲基金之都,这里有超过100只对冲基金,管理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占全球对冲基金资产的约十分之一。
2006年8月,纽约最大的一家从事天然气期货交易的对冲基金——MotherRock,6、7月在天然气市场遭受巨额损失后宣布关闭。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康涅狄格的AmaranthAdvisors,尽管有全球引以为豪的风险管理系统,还是由于一次天然气投资失误而在一周内损失了50亿美元,使得其管理的资产缩水了一半。几天后,再次赔掉了10亿美元,Amaranth协议将其能源的资产组合出售给JP摩根和CitadelInvestmentGroup。月底,在与花旗集团商讨了资产分拆出售的可能性后,Amaranth宣布清盘,成就了行业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失败。
据对冲网指数与评级研究院统计:在2001年到2006年的五年里,对冲基金的资产从5640亿美元增长到1.5万亿美元,数量从4500只扩张到12000只,5年增长率达到200%。2006年底,对冲基金百强所管理的资产已经从上年的7200亿美元攀升到1万亿美元,升幅达到惊人的39%。对冲基金的扩张蔓延到全球,100强中有23家位于美国之外。
2007年上半年对冲基金平均收益率为7.77%,高于同期的标普500指数的6%,但低于MSCI的8.01%。在回报率的背后,是次贷危机下的“山雨已来”。6月,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因巨额亏损陷入困境,之后这两只基金宣布破产。8月底,投资银行巴克莱资本宣布出资16亿美元拯救伦敦的一家对冲基金CairnCapital。事实上,在当时饱受煎熬的对冲基金远远不止这几家。
同期,美国高盛集团于2007年8月13日称,它与部分投资者一起向该公司旗下一只对冲基金注入了约30亿美元资金“自救”。截至2007年8月的第一周,这只名为“环球证券机遇基金”(GlobalEquityOpportunitiesFund)的对冲基金净值损失大约15亿美元,达30%左右。该基金的资产净值在新的资金注入之前为36亿美元。保住面子是高盛此役的重中之重。参与这次注资行动的投资者包括C.V.斯塔尔公司、佩里资本公司(PerryCapital)和美国亿万富豪伊莱·布罗德。
2008年伊始,稳坐美国投行前5强的贝尔斯登几十年的光辉历程毁于一旦。6月,鼎盛时期资产额超过140亿美元的美国HBK投资公司旗下基金遭投资者巨额撤回资本,公司资产缩水至115亿美元;而另一家对冲基金巨头法拉伦资本管理旗下的离岸投资者基金当时面临14亿美元甚至更多的撤资。
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西方投机力量为了降低次贷危机造成的巨额损失,一方面引入发展中国家主权基金为其注资,为次贷损失买单;另一方面假借发展中国家需求增长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肆意炒作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在雷曼申请破产保护后,欧洲一些对冲基金陷入了恐慌,因为它们无法收回抵押给雷曼的资产,促使它们对交易平仓。同时,纽约和伦敦的其他对冲基金目前正努力从其他集团收回抵押品,从而造成了更多的压力。卖空禁令迫使一些交易柜台停止了业务,这又唤醒了人们对对冲基金可能崩溃的担忧
资料来源:对冲网智库网络
F. 外国投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还好你不是要从盘古开天开始哦~狂晕~
==============
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
从1912年至1949年的37年期间,中国银行的职能发生了三次变化。1912~1928年,行使当时政府中央银行的职能;1928年中国银行被改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1942年中国银行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的专业银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政府接管了中国银行,同年12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由上海迁至北京。1950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1979年 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1994年初,根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
2004年,中国银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名称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中国银行引入苏格兰皇家银行和淡马锡等战略投资者。
2006年,中国银行于6月1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7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7年3月20日,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RBS)合作向社会公众推出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中国银行行牌来历
上世纪50年代,为了以新面貌向世人展示中国银行对外形象,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南汉宸邀请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为中国银行题写行名。郭老欣然应允,写就苍劲、飘逸的“中国银行”四个大字。自此,中国银行海内外机构均使用这一行牌。
中国银行业综合经营20年简史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非银行金融业务如证券、保险、信托及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国际上,实施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其作为贷款人的重要性日渐下降。从资产业务方面看,资本市场、投资银行、租赁公司及外国银行纷纷抢走了商业银行的大批客户和业务。从负债业务方面看,居民纷纷把积蓄投向公债、股票和投资基金以图更有利的回报。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货币基金、股票市场和养老基金都成为银行负债业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随着这些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急剧减少,随之而来的是银行利差的急剧下降。为了生存,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找途径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两大业务领域与投资银行开展竞争,规范和划分金融分业的篱笆逐渐的被拆除了。(谢平等《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及其监管问题研究》)
1、1979年,中信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1980年代,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组建,并采取固定分工的方式划定了经营范围,使资金在系统内自上而下分配。这四家银行分别面向农村、外汇、基本建设和城市工商提供金融服务。
1984年,国务院组织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小组专门研究综合经营的问题,基本上形成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赞同德国模式 ,百货公司式的经营;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严格的分业经营管理模式。中国还是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开始阶段,德国模式在宏观管理上有难度,所以还是决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但后来决定以交行作为试验田,单独搞综合经营试点。
1987年4月1日,作为股份制、综合类、现代商业银行的试验田,交通银行重新组建。它可以经营本外币业务,从事短期和长期贷款业务,也可以经营保险、证券、信托、投资、房地产等各种非银行金融业务,成为新中国第一家综合经营试点银行。交通银行的重组,打破了资金的城乡分割、工商分割、国内与国外分割。
2、1986年建行成立中国投资咨询公司;1987年成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信托投资公司;1989年,建行与其他境内外机构成立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租赁公司--友联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3、1987年11月开始,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开办保险业务。1991年4月26日,交通银行将保险部独立出来成立了全资附属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交通银行行长戴相龙任公司董事长,并为太保拟定了著名的广告词--"太平洋保险保太平"。太平洋保险公司成为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之后的第二家全国性、综合性保险公司。1995年3月9日,太平洋保险公司由交行全额投资改制为由交行控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保险企业。
4、1988年9月,交通银行在其证券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是新中国最早的证券公司之一。1992年8月,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1994年1月,海通改制为全国性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亿元,为交行控股子公司,交行总部及各分支行一律不再经营证券业务。1994年9月27日,"海通证券有限公司"正式设立,董文标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5、1993年11月,交通银行明确地勾勒出了一个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模式,"坚持综合经营和分业管理,逐步形成两大业务体系,即以交通银行本体经营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体系和以交通银行附属、控股子公司为主体的非银行金融业务体系。"
6、1995年,建行与摩根斯坦利合资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真正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7、1992年下半年开始,金融机构违规经营严重,风险集中涌现,金融秩序混乱。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在人、财、物方面要与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脱钩,实行分业经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保险法》也相继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分业经营的格局确立。
8、1996年中国银行在伦敦注册了一家投资银行,后来迁到香港。1998年,在香港成立了中银国际,这是第一家中资的投资银行,前身是始建于1979年的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随后,中银国际和内地五家大型企业合资组建了中银国际证券公司,又投资了中国第一支产业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
9、1999年8月28日,交通银行与上海市政府正式签定转让协议,太平洋保险公司、海通证券公司正式与交通银行"脱钩",划归上海市政府领导,交通银行在两家公司的全部出资额及相关权益也同时转让。
10、2002年3月,建行成为国内首家获得人民银行批准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商业银行。2003,为了推动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建行设立了专门的投资银行部。
11、中信集团从开始创立到现在一直以综合经营为特征,除了金融的综合经营以外,在集团范围,实还涉足许多其他领域。2002年8月8日,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中信控股公司。
12、2004年,中国光大银行向银监会申请在国内第一家开办理财业务。
13、2005年,交通银行被监管部门批准为综合经营试点银行,开始实施管理和发展的战略转型,其战略目标是朝着"国际公众银行、创新型银行、综合性银行、经营集约化银行、管理先进型银行"的目标迈进,努力创办一流现代金融企业。
14、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获准发起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迈出了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重要一步。
15、2005年8月,交通银行和国际知名的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内大型企业中国国际集装箱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方持股比例分别为65%、30%、5%。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注册资本为2亿元。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的成立,标志着交通银行在综合经营方面取得突破。公司目前已成功发行5个基金产品,管理资产规模达到594.58亿元,客户人数近200万。
16、2007年5月,交通银行以12.2亿元并购重组了湖北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交通银行和湖北省财政厅分别持有85%和15%的股权,并将其更名为"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交银国信")。这是境内信托业经历多次整顿后首次引入商业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也是第一家银行系信托公司。
17、2007年,交通银行被监管部门批准发起设立交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并在香港成立了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交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交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交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综合经营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资料收集 吴雨珊)
G. 世界最著名的四大投行分别是谁
投资银行其实指的就是证券和股份公司的制度在发展到一个特殊的阶段当中的产物,同时它也是发达的证券市场和一个成熟的金融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主体,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具有沟通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等重要作用,那么在目前四大投行是哪四大呢?下面我们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1、美林银行,美林银行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证券零售商,以及投资银行之一,该银行的总部位于美国的纽约,因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美林银行在财务行业当中的名气也是非常大的。
2、摩根士丹利,在财经界被人们普遍的通称为大摩,摩根士丹利的成立地点是在美国的纽约,为人们主要提供的业务包括证券,资产管理,企业合并重组以及信用卡等多种的金融服务,截止到目前为止,在全球的27个国家,六百多个城市都设有代表处。
3、高盛集团,高盛集团的成立时间是在1869年,总部设立在纽约,并且也在东京,伦敦,香港分别设有分部,在全球的23个国家当中,也分别设有41个办事处,该公司在目前来说,所有的运作都是建立在紧密一体的全球基础上面,由优秀的专家为每一个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4、花旗银行,花旗银行成立的时间是在1812年6月16日,成立地点是在纽约州,银行在刚刚成立的时候,主要是为纽约的一些商户提供金融服务,但是截止到目前为止,花旗银行在世界各地,也都拥有了分支机构,为世界各地的居民带来更加优秀的金融服务。
H. 世界上著名的投资银行有哪些
1.高盛GoldmanSachs(按排名顺序排列)
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投资银行,由GoldmanSachs先生创办于1861年。
高盛以其浓厚的企业文化著称,在100多年的历史,上一直坚持投行主体战略,很少涉足商业银行、零售经纪等领域(但并非完全不涉足),是华尔街投行之首。
(8)世界投行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投资银行 (Investment Banks) 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类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主要有四种:
一是独立型的专业性投资银行,这种类型的机构比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有各自擅长的业务方向,比如美国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二是商业银行拥有的投资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其他投资银行,参股或建立附属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在英德等国非常典型,比如汇丰集团、瑞银集团;
三是全能型银行直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欧洲,银行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也从事商业银行业务,比如德意志银行;
四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兴办的财务公司。在中国,投资银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等。
参考资料:投资银行-网络
I. 投资银行业的国外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史
投资银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是当时投资银行业仅仅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业务部门被包含在银行业的范畴之中,银行业的含义比今天要宽泛得多。当然,在19世纪,投资银行业务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只是给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而且由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证券市场风险太大,不是银行投放资金的适宜场所,因此对银行从事证券市场业务有所限制。美国1864年的《国民银行法》就严厉禁止国民银行从事证券市场活动,只有那些私人银行可以通过吸收储户存款,然后在证券市场上开展承销或投资活动。可以认为,这些私人银行就是投资银行的雏形。尽管国民银行和私人银行都被称为银行,但在业务上,私人银行一开始就兼营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
(一)投资银行业的初期繁荣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些大银行就已开始着手为战争的结束做准备。战后,大量公司也开始扩充资本,投资银行业从此开启了其真正意义上的、连贯发展的序幕。虽然有1864年《国民银行法》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与销售等业务,但美国商业银行想方设法绕过相关的法律规定,仍然可以通过控股的证券公司将资金投放到证券市场上。美国的J.P.摩根、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库恩洛布公司都是私人银行与证券公司的混合体,1927年的《麦克法顿法》则干脆取消了禁止商业银行承销股票的规定。这样,在20世纪20年代,银行业的两个领域终于重合了,同时,美国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期,新行业的出现与新兴企业的崛起成为保持经济繁荣的支撑力量。由于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成本低、期限长,导致公司的融资途径发生了变化,新兴企业在扩充资本时减少了对商业银行贷款的依赖,这使美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证券市场业务与银行传统业务的结合,以及美国经济的繁荣,投资银行业的繁荣也真正开始了。这一时期投资银行业的主要特点是:以证券承销与分销为主要业务,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债券市场取得了重大发展,公司债券成为投资热点,同时股票市场引人注目。银行业的强势人物影响巨大,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混业的发展。
(二)20世纪30年代确立分业经营框架
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发生大崩盘,引发金融危机,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在大萧条期间,美国11000家银行倒闭,占银行总数的1/3,严重损害了存款者的利益,企业也由于借不到贷款而大量破产。对大萧条的成因,事后调查研究认为,商业银行、证券业、保险业在机构、资金操作上的混合是大萧条产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商业银行将存款大量贷放到股票市场导致了股市泡沫,混业经营模式成为罪魁祸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为避免类似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证券业必须从银行业中分离出来。在此背景下,以《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美国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1933年通过的《证券法》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一级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格规定了证券发行人和承销商的信息披露义务,以及虚假陈述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并要求金融机构在证券业务与存贷业务之间做出选择,从法律上规定了分业经营;1934年通过的《证券交易法》不仅对一级市场进行了规范,而且对交易商也产生了影响;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取代了联邦贸易委员会,成为证券监管机构。
(三)分业经营下投资银行业的业务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业及其面临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商业以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规模明显增长,资本市场迅速发展,资本商品也日新月异,交易商、经纪人、咨询机构等不断增加,保险业与投资基金相继进入这个市场,资本市场在美国金融业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由于银行储蓄利率长期低于市场利率,而证券市场则为经营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巨额回报,共同基金的兴起吸收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储蓄资金,甚至证券公司也开办了现金管理账户为客户管理存款,这使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萎缩,出现了所谓的脱媒现象;技术进步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更加复杂的衍生金融交易可以使用电脑程序安排;欧洲市场兼容型的金融业务使其竞争力更强。
(四)20世纪末期以来投资银行业的混业经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加拿大、西欧等国相继经历了金融大爆炸,银行几乎可以毫无限制地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这也是美国放松金融管制的外在原因。在内外因素的冲击下,到了20世纪末期,1933年《证券法》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等制约金融业自由化的法律体系已经名存实亡。作为持续了20余年的金融现代化争论的结论,1999年11月《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先后经美国国会通过和总统批准,成为美国金融业经营和管理的一项基本性法律。《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意味着20世纪影响全球各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框架的终结,并标志着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真正进入了金融自由化和混业经营的新时代。
(五)美国金融风暴对投资银行业务模式的影响
2008年美国由于次贷危机而引发的连锁反应导致了罕见的金融风暴,在此次金融风暴中,美国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崩溃,其原因主要在于风险控制失误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弊端。
美国监管机构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原投资银行模式过于依靠货币市场为投资银行提供资金,尤其是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之后,对于投资银行的借贷就变得日益困难。如果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原投资银行机构就将获准开展储户存款业务,这可能是一种更为稳定的资金来源。为了防范华尔街危机波及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了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从投资银行转型为传统的银行控股公司。银行控股公司可以接受零售客户的存款,成为银行控股公司将有助于两家公司重构自己的资产和资本结构。
J. 投资银行的历史
关于混业和分业的历史 证券承销是投资银行最本源、最基础的业务活动。投资银行承销的职权范围很广,包括该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外国政府和公司在该国和世界发行的证券、国际金融机构发行的证券等。投资银行在承销过程中一般要按照承销金额及风险大小来权衡是否要组成承销和选择承销方式。通常的承销方式有四种:
第一种:包销。这意味着主承销商和它的辛迪加成员同意按照商定的价格购买发行的全部证券,然后再把这些证券卖给它们的客户。这时发行人不承担风险,风险转嫁到了投资银行的身上。
第二种:投标承购。它通常是在投资银行处于被动竞争较强的情况下进行的。采用这种发行方式的证券通常都是信用较高,颇受投资者欢迎的债券。
第三种:代销。这一般是由于投资银行认为该证券的信用等级较低,承销风险大而形成的。这时投资银行只接受发行者的委托,代理其销售证券,如在规定的期限计划内发行的证券没有全部销售出去,则将剩余部分返回证券发行者,发行风险由发行者自己负担。
第四种:赞助推销。当发行公司增资扩股时,其主要对象是现有股东,但又不能确保现有股东均认购其证券,为防止难以及时筹集到所需资金,甚至引起该公司股票价格下跌,发行公司一般都要委托投资银行办理对现有股东发行新股的工作,从而将风险转嫁给投资银行。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指对新兴公司在创业期和拓展期进行的资金融通,表现为风险大、收益高。新兴公司一般是指运用新技术或新发明、生产新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以获得远高于平均利润的利润、但却充满了极大风险的公司。由于高风险,普通投资者往往都不愿涉足,但这类公司又最需要资金的支持,因而为投资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投资银行涉足风险投资有不同的层次:第一,采用私募的方式为这些公司筹集资本;第二,对于某些潜力巨大的公司有时也进行直接投资,成为其股东;第三,更多的投资银行是设立“风险基金”或“创业基金”向这些公司提供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