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说明为什么一些过去农民“想
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这五个坚持精辟概括了农村改革30年的主要经验,这五条经验不仅理论上具有创新意义,而且实践上具有指导意义。
1、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成功经验最集中的体现。农村改革以来我们党每年都召开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进入启动阶段,我们连续发出了五个指导农村改革发展的一号文件。二十一世纪初期,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性的战略机遇期,中央又陆续出台了五个新的一号文件,正因此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农村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历史经验反复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地位,都要强化农村发展机制,把农村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都要强化农民权益保护,把农村问题作为中国改革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
2、坚持农业基础地位。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之举。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发展源远流长,农业必须可持续发展。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农业是人类的衣食资源,也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历朝历代无不以农为本。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以后,农业的发展水平和所能提供的农产品决定了二、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同时也决定城市化的规模和程度。在现代化过程当中农业的比重逐年下降,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但是基础地位和作用丝毫没有降低,我国改革开放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基本的前提是我们始终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着力点。始终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保障供应水平,这就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做到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
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这是贯穿中国农村改革的一条主线,农村改革过程当中,我们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和财税体制改革等等,都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设计和实施的,目的就是按照供求决定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市场取向,大力的培养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推进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形成一体化新格局,都是为了把农业、农村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和活力,促进城乡资源的流动,促进城乡优势的结合,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实践证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继续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
4、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根本任务。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两百多年来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改革开放以后,
中央始终把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两个车轮,明确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农业逐步的由简单劳动和土地相结合的传统农业,走向了以资本为主的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作用优化配置的现代农业。
进入新世纪,中央通过新一轮的一号文件和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科学技术、农业装备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农村管理思想、增长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农业正在出现质的飞跃。今后我们要实现中国农业的历史性跨越,必须进一步的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5、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坚持保障农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中国农村改革是内容最复杂、环节最多、层次最深、难度最大的改革,改革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顺应民心民意,尊重群众创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在经济上关心农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20年以后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又一次重申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农村改革当中,土地承包、乡镇企业、村民自治、新农村建设等等都是在农民首创的基础上总结推广的。
改革过程当中始终优先改善民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难、增收难、读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等的突出问题,让农民共享发展的成果,而这些也正是改革得到农民支持拥护,并取得巨大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农村改革三十年成就如此重大,意义如此重大,值得我们纪念,经验如此宝贵,更值得我们尊重,所以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无疑是对农村改革30年最好的纪念。
② 结合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史进程说明为什么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解决或是正在解决.
文革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停滞。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下。抓资本主义尾巴是农村核心任务。长期的阶级斗争运动,人民公社运动等造成生产力的极度浪费。在一大二工的控制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压。1978年,从小岗村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广,分田单干不再受限制。农民可以有自己的私有财产。1992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民可以进入城市打工,开展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000年后,三农问题被放在国家核心层面,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农副产品流通体制不断健全完善,菜篮子,米袋子不断健全。惠农政策不断出台。2008年,中国废除二千多年的田税制。2012年,中国开始同票同权,农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中国的对农民的生活保障不断提高。因此是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问题现在得到解决或正在解决。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③ 回顾农村改革30年的光辉历程,可以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是什么
可以从4个阶段来
第一阶段(1978-1984年):重点是废除人民公社,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搞起了“大包干”。1980年,中央明确提出在农业领域普遍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到1983年底,全国农村基本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84年,中央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在15年以上。
第二阶段(1985-1991年):重点是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发展乡镇企业,探索市场化取向的农村改革。1985年,国家取消粮食、棉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其他农产品实行价格放开,由市场供求调节。1990年10月以建立郑州小麦批发市场为标志,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各种类型的农贸市场快速发展,为最终取代主要农产品计划调拨创造了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在国家的鼓励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大转移,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第三阶段(1992-2002年):重点是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通过立法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规定土地承包关系延长至30年保持不变,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和跨区转移就业,国家采取改革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等措施,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1998年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此后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要求,改革农产品贸易的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和进出口政策,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
第四阶段(2003年到现在):重点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形成新时期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和构建统筹城乡发展制度框架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提出“两个趋向”的基本论断,作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放开粮食市场和价格、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④ 结合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说明为什么一些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
提出参考书籍:大气候——直言三农 李昌平
⑤ 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 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 化道路。”[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P225)至此,“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 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 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 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二、“两个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现了由片面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的转变。使以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重新开始起步。起步后,首先抓住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 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并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新局面。
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已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当作 社会主义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征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实际进程中,一方面由于改革开 放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沿海地区, 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三大产业的 协调发展,而且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人们的思想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追求变革、勇于开拓、讲 求实效形成潮流。实践中,使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 务是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 代化。确立了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这当时和之后的一段时间,尽管 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但仍实现了国内社会稳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保证了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继续进行。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在“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思想的指导下,不仅使现代化 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还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提出了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从此,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以加快推进, 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极大地适应了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
具有重要意义的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总结了近20 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抵制了 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全面规划了迈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实现工 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伟大构想。
三、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的成 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仍居于世界后列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既承担 着完成传统工业化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的产业革命的任务。在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 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科学技术是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的落后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关键因素,是当今中国发展生产力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并且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被应用于生 产,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实现“ 四个现代化”,必须比以往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在农业方面,我 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计 算机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新兴农业。工业 方面,则必须应用以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用 于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于国防现代化,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此外, 决策的自主化、科学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也都离不开科学技 术。
2.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20多年前,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四个现 代化”是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要 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 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 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1](P135~13 6)在这里邓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现代化本身就是一场革命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现代化。20年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论断的认识 。改革旧的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我国的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 路,改革使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完成了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全面改革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 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也为实现全面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开放,不仅适应了世界经济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也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 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扩大了对外贸易,弥补了国内建设资 金的不足,这一切都是推动现代化的直接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被作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持久动力而被继续坚持下去。实践也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障。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和 困难,如众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相对短缺、交通运输紧张、就业压力大、生态 环境恶化等。在这样的国情下,如果全体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 就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反之,如果政治不稳定,社 会动乱、人民内部发生分裂,那就不仅会加剧原有矛盾和困难,而且会丧失我们的有利 条件和优势,现代化的实现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政治的稳定是实现现代 化的重要保证。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P284)为此,所有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都要把保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一切有关现代化的方针、政策、 方案都要服从于稳定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须把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 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现代化建设 与可持续发展内在地统一起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们不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搞好,还要为我们 的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粮,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们不能为谋求一时的发展而以牺牲长久利益为代价。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吸纳和借鉴了 世界的和我国的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一条真正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道路,实现了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⑥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大历程
一、改革的初始、试点和探索历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又称市场取向改革)正式起步。全会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清算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经济建设,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要正确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各自的范围和界限;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样把社会主义经济界定为商品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的确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改革开放虽然存在一些争论,但改革开放的步伐并未停止。主要的改革措施有:通货膨胀的出现及其治理;继续加深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开始起步并有所发展;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运行。
二、确立目标模式和基本框架历程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的决议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密切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按照上述框架设计,在各个领域各种层次上展开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开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积极引导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三、以完善为主题的改革开放新历程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和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进入了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
总之,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初始、探索、试验阶段和确立目标模式、基本框架阶段。应当说,我国经济体制已基本转轨,市场已开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于通过深化改革去解决。
(6)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扩展阅读
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经济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限制或阻碍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逐渐地改革。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农村改革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先着力发展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国有制经济,然后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然后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先调后放,调放结合,并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生产、流通、价格等都出现计划内外双轨制,然后向市场单轨制过渡;
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内地推开,实现全方位开放等等。在改革推进的方法上,也是这样。先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实行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整体推进;还有是先易后难,先改革那些比较容易改的领域,最后搞攻坚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从目前的改革情况来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比较成功。但是,它同样有其局限性。而且,我们也不能认为或断定激进式改革就不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切有待更长时期的实践去检验。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制度变迁所面临的环境和约束条件不同,改革道路的选择也可能不同。
⑦ 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和现实
郭晓鸣:三十年历史跨越:我国农村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摘自于第64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论文集[摘 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改革拉开序幕并逐步推向高潮的,回顾和展望农村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30年农村改革的历程出发,总结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农村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五个政策选择。 [关键词]:农村改革;基本经验;政策选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风雨激荡的30年历程,实现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跨越。站在新的高度,深刻总结农村改革的历史经验,准确分析和判断当前形势,深入研究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策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30年农村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B>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改革拉开序幕并逐步推向高潮的,农村改革的主要创新和进展,不仅实现了自身的飞跃,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把握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历史脉络和线索,可以清楚地看到,农村改革进程是从几个方面的重大突破启动并不断向前推进的。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构并不断完善农村经济微观基础 </B>1978年1月,四川省广汉县金鱼公社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78年12月,安徽省小岗村的18户农民摁血手印签“生死契约”,分田到户;1979年秋,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摘掉人民公社的牌子。由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得到快速推广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重构了农村微观经营基础,并且通过“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就是自己的”的新分配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状况得到迅速改变,在此背景下,中国农业一举摆脱长期停滞不前的困境而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2.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流通体制,全面启动农业市场化进程 </B>实施家庭联产承包制虽然在生产领域发挥了十分显著的政策绩效,但却不能改变农产品统一低价收购对农民利益的严重损害。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产品统购统销体制,严重侵害了农民利益,抑制了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通过80年代中期相继实施的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逐步全面开放农产品收购市场。这一重大改革不仅使农民更完整地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启动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从而为中国农业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基础。 3.促进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多元化农村经济主体 </B>旧体制之下我国长期实施“重工轻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农业与工业发展之间出现了巨大差距,农民始终被排斥在工业化之外,无法参与并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利益,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出的巨大生产力让农村劳动力的“隐性失业”日益显化。在此条件下,农村改革的重心转为从政策上支持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非农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总产值占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半壁河山,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大量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不同经济主体蓬勃突起,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经济活力,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4.创新支持农民离土进城的政策,开创农村劳动力多元化流动就业的新格局 </B>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允许和支持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经商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对农民的流动禁锢,使农民可以脱离土地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引发全国范围内波澜壮阔的“民工潮”。“民工潮”的大规模兴起,表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长期隔绝的格局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一方面扩大了农民的就业空间,推动了农村多元就业格局的形成,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另一方面有力地冲击并削弱了传统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有效地促进了经济转轨下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以独特的方式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5.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实现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目标 </B>严重向城市倾斜的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必然导致农民负担日益加重,并逐步成为农村社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在此背景下,安徽和四川按照“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个改革”的基本内容,在2001年先期启动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此后又根据“人人减负,户户受益”的指导思想,在全国全面推开税费改革工作;2005年正式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征收农业税及附加税。税费改革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还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建国以来通过索取农业剩余实现工业化的非均衡化发展道路。农村税费改革有效调整了国家、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缓解了基层干群矛盾,推动了乡镇机构精简和职能转变。 6.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初步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 </B>在我国总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之后,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等问题逐渐凸显,“三农”问题已经不能单纯依靠农村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得到解决。正因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由于我国已经具备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能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宏观分配格局,合理校正长期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真正实现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进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己有的实践充分表明,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已经初见成效,对逐步改变城乡非均衡发展现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中国30年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中,可以总结出以下重要经验: 1、始终坚持保护农民根本利益 </B>改革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不可避免会遭到既得利益者的强硬反弹,使改革进程面临阻力。我国农村改革能够稳步推进并取得巨大成效,其最重要的成功之处就是始终坚持保护和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农产品统购统销流通体制改革,以及此后的税费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是赋权于民、让利于民、还利于民的过程。 2、始终坚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B>农民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利益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确保农村改革顺利推进的首要条件。不论是早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还是当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都要坚持以尊重农民意愿、农民首创精神为基本前提,通过制定一系列惠民政策充分激发广大农民追求自身利益和改善农村面貌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增强农民的发展能力来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 3、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 </B>农村改革的基本取向是促进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这是来自农产品统购统销流通体制和大力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产业的直接经验。30年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在于在促进农村发展中必须合理界定政府的作用空间,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促进城乡产品和生产要素充分流动,构建以市场为基础的新的农业发展机制,坚定不移地坚持农村的市场化进程。 4.始终坚持以改革求发展的基本选择 </B>农村改革面临着调整利益关系的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的攻坚克难,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因各种障碍存在或者因改革方案不完备而面临各种困难,乃至遭遇挫折。但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表明,面对因改革而产生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倒退是不会有出路的,改革中的问题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以化解,我国农村改革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以改革求突破、以改革求发展的过程。 5、始终坚持城乡协调均衡发展 </B>现代化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城乡互动的过程,其主线就是城乡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互动。农村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根本性制度障碍,如果改革只是局限在农村内部,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因此,在中国整体步入工业化中期之后,农村改革的重点转向更加注重坚持城乡均衡发展,更加重视从宏观上调整城乡关系。现实表明,这一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是十分有效的,在探索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方面,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但却是极其重要的突破。
⑧ 详谈''三农''问题的的历史原因农村改革的历程当前的农村政策急-----谢谢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1],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2]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来源请求];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3]。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