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美国报纸的发展历史

美国报纸的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14 23:13:30

1. 19世纪美国黄色报刊发展史

黄色新闻:大众报刊的生存悖论

--------------------------------------------------------------------------------

时间:2008-5-17 18:09:00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孟庆学 阅读1030次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孟庆学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学硕士生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中国传媒大学南院7号
邮编:100024

[内容提要] 一个多世纪以来,黄色新闻在世界范围内早已是声名狼藉,为业界内外的人士所唾弃,然而最使人迷惑不解的地方还在于在如此强烈的反感和憎恶下,大众媒介对黄色新闻仍然争先恐后地继承和仿效。追溯黄色新闻的历史渊源,从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规律来辩证的分析,我们发现大众媒介和黄色新闻之间的爱恨情仇背后是市场理念和新闻理念的博弈,黄色新闻是大众媒介先天的共生性寄生虫,是大众媒介的无奈选择和生存诱惑。

[关键词] 黄色新闻 煽情新闻 大众报刊 功能性负效应 媒介大众化

在各种各样的新闻现象中,黄色新闻遭受到的关注、质问、反对和批判是空前的,其跨度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烈,在世界文化史上所罕见。一般来说,西方新闻界对黄色新闻的攻击比较侧重于从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或职业准则出发,认为黄色新闻盛行是社会道德和新闻道德酸腐的表现。有人认为写黄色新闻的“美国记者的特点就是公开而又粗劣地迎合其读者的激情” ,因而招致了社会对新闻业的不满和指责。但是大众报刊却一直对黄色新闻青睐有加,近百年来都秉持黄色新闻的理念不放。从而出现了新闻界的一大奇观:即在挞伐黄色新闻的“不是”后,又把黄色新闻的“不是”发挥到了极限。

从总体上看黄色新闻是和近代报刊发轫与生俱来的一种新闻现象,从廉价报刊出现就伴随着煽情新闻的兴起,而煽情新闻正是黄色新闻的前辈。往事越千年,历经鞭挞的黄色新闻仍然在当今的大众媒介中以各种面目出现,或许从历史和现实的考察中我们会发现黄色新闻的发展脉络和存在机理,也会对这种新闻现实产生新的理解。

一 黄色新闻出现的历史背景

1黄色新闻的出现

按照新闻史学家的考证,“黄色新闻”出现于美国纽约两家大报的激烈的新闻竞争之中。报业巨子普利策在1883年5月接办《纽约世界报》后,继承和发展了煽情新闻,依靠耸人听闻的刺激性新闻吸引读者打开销路,并在后来的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美国矿业财阀之子赫斯特于1895年买下了一家亏损的报纸,更名为《纽约新闻报》,决心与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一决雌雄。他模仿普利策的手法,也用煽情新闻来争取读者,扩大发行量。在《纽约新闻报》上,充斥着各种犯罪、暴力、骚乱、灾祸、色情等新闻,编辑记者们极尽渲染夸张刺激之能事,对读者大肆进行性挑逗,大登特登感官刺激类的新闻和图片。1897年间,两家报纸竞争达到白热化,赫斯特不仅高薪挖走了《纽约世界报》星期刊的全部人马,而且还把《纽约世界报》星期刊赖以成功的滑稽连环画《霍根小巷》的主人公“黄衣少年”( The Yellow Kid)也放到了《纽约日报》的晚刊上。普利策针锋相对,他控告赫斯特侵犯了《纽约世界报》的版权,又另请高手为《纽约世界报》星期刊再画“黄衣少年”。因而两报推销员所用的招贴画上都有了兴高采烈、东游西逛、咧嘴而笑的“黄衣少年”的形象。接着戏院开始上演“黄衣少年”的剧目,商店也推出了“黄衣少年”的广告,“黄衣少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样式在整个纽约流行起来。

持反对意见的新闻界人士认为:“黄衣少年”象征着夸大而惊奇的新闻,代表着《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日报》办报的商业化倾向。于是,人们便把相类似的新闻称之为“黄色新闻” (The Yellow News)。“黄色新闻”这个名词代表着一种新的新闻现象出现时,还没有确切的意思。后人经过总结,才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关于黄色新闻的定义:用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进而达到耸人听闻、扩大报纸销数为目的的新闻报道。

2 “黄色新闻”源自煽情主义新闻

前面的考证似乎把纽约两家大报的竞争当作“黄色新闻”出现的里程碑式事件,把这个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当作“黄色新闻”产生的分水岭。可我们考察其历史发展源流会发现,“黄色新闻”办报理念的源头远不止于普利策和郝斯特的办报竞争,在更早的廉价报刊产生时就已经初具规模。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精明的商人创办起一批广大读者买得起、看得懂、喜欢读的非党派商业性报纸,由于这种报纸售价低廉,所以被称为廉价报纸。廉价报纸是经济独立的商业性报纸,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刊登商业广告收取的广告费和卖报收费。为了扩大报纸发行量以增加获得利润的机会,廉价报纸在新闻业务上扩大新闻报道面,特别注重对本地新闻和社会新闻的报道,大量报道凶杀、堕落、两性、社交、金融和体育方面的新闻,在报道手法上强调人情味和煽情性,极力煽动公众的情绪产生社会轰动效应,从而达到扩大报纸发行量的目的。这种绘声绘色地揭露丑闻、渲染色情、描写犯罪细节,以刺激读者感官的新闻,被叫做“煽情新闻”,“黄色新闻”就是继承并发展煽情新闻的结果,是煽情新闻的极端化。

二.“黄色新闻”是大众报刊的副产品

从前面对黄色新闻发展史的扫描中我们发现,“黄色新闻”的出现和发展都与廉价报刊有着密切联系,而廉价报刊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报刊,廉价报刊的所有特点都与大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西方新闻史上,廉价报刊的含义是19世纪三十年代前后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一种报刊类型,其特征是大众化、商品化和机器化,史学家称之为“机器的、群众的”报刊样式。廉价报刊的产生和繁荣过程是西方新闻传播事业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第一,廉价报刊是第一种真正建筑于资本主义市场体制上的近代报刊,第二是廉价报刊是资本主义现代商业化大众报刊的雏形,它奠定了当代西方新闻传播事业的许多原则和基础。廉价报刊也就是后来大众报刊的主要角色,没有廉价报刊的推动,报刊就不可能大众化,所以廉价报刊和大众报刊基本上是可以等同理解的。

就是在廉价报刊产生的同时,黄色新闻理念开始生根发芽甚至开花,不过这是一朵饱受争议的有毒奇葩,做出巨大的贡献的同时遭受了百年唾骂,但却毫不冤屈,仍然倔强的展示着自己的生存魅力。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来解释,黄色新闻也是应社会现实条件下的需求而出现的,它的生命力来自于普通大众,它的众多特点的凸显也都是因为大众为其提供了空间和土壤。

1 “黄色新闻”的刺激性追求源于大众报刊的告知和娱乐功能

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工业化虽然使整个国家普遍受惠,但是这个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里,并非人人都分到了一杯羹,两极分化严重导致了当时全国有组织的工人运动和罢工的高涨。当时的社会变动剧烈、各种各样的社会新闻尤其是社会丑闻也层出不穷,报刊杂志热衷揭黑运动。种种原因,使当时的普通受众对兼具娱乐和告知两种特性的通俗报刊青睐有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大量报道社会运动的新闻形式最终成了一股不可遏止的潮流,而“黄色新闻”便恰到好处地发挥好了这些功能,也“恰到好处”地出现并为大多数人接受了。

普利策、赫斯特等人的黄色报纸,引起的读者消费潮流、迎合广告客户的潮流适应了城市居民不断改变的生活、感受和渴望,这也意味着报纸“娱乐功能”的扩大。当然,这其中并不能排除其“媚俗”的成份,媚俗作为一种与大众传媒发生发展相共生的现象,基于广大受众的刺激性需求而生。内容上报道有争议性的消息,激发群众的讨论兴趣,对低层读者口味的迎合也不仅仅是“媚俗”,也是大众传媒的告知功能和娱乐功能的一种预演和初步发挥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

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大众心理必须找到一个释放途径来取得平衡,而媒体是最适合承担这个任务的载体。媒体置身于这样一个社会环境,要想获得目标受众的认同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而不对这些现实加以报道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媒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顺应时代潮流把自己的告知和娱乐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2 “黄色新闻”对于读者的迎合源于大众报刊的受众定位

在美国从十九世纪30年代起,廉价报刊的诞生把普通民众纳入了读者范畴,新闻市场逐渐形成,新闻传播媒介已开始了一个全面的转型。以往自上而下的指令性传播模式逐渐发生了根本性倒置,来自大众的指令行为——购买——成为新闻媒介必须倾听的回声,媒体开始意识到“普通大众”对媒介存在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

报刊的廉价销售催生了庞大的报业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报业竞争,由于报业的竞争加剧,19世纪晚期报纸之间的垄断程度也不断加强。以《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为代表作报道的“黄色新闻”为了获得众多忠实的读者,常常报道一些有争议性的消息,激发群众的讨论,从而获得他们对报纸连续不断的关注。

在这个商业利益高于其他利益的社会里。既然黄色新闻迎合了大众的需要。就会有许多“制造者”创作黄色新闻,达到他们的商业要求。这并不是某个“制造者”道德沦丧的结果,而是社会大众集体性媚俗需求的一种体现。

将这些普通民众作为自己争夺的目标受众,依靠适合这些读者阅读水平和口味的方式来扩大发行量赢得经济上的独立,并获得高额的经济回报。要在这种环境下保持和增加报刊的发行量,就不得不靠各种手段吸引受众的眼球,而受众的购买行为为此提供了选择标准,那就是新闻的冲击力。媒介开始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大的下层民众,并开始不择手段地运用各种方式、各种新闻来极力满足公众求知、猎奇、娱乐、争论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三 黄色新闻是大众报刊与生俱来的生存悖论

既然黄色新闻和大众报刊同时产生,是大众报刊的副产品,那么黄色新闻和大众报刊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历经百年的唾骂和羞辱,大众报刊却还是仅仅牵住黄色新闻的手不放,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其中有什么难以割舍的情感还是有不可解脱的魔咒?

1黄色新闻是媒介的大众化和社会教育功能之间的悖论

社会教育功能是大众媒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是指通过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后代,并继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使社会成员共享统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这一点对社会或个人都有积极意义。但是自媒介开始了大众化之路的扩张之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功能性负效应。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结束了文化作为上流阶层的特权进而垄断人类精神生活的历史。人类精神产品的世俗化对于提高社会整体文明水准,增强较低阶层的公共生活意识具有时代意义。但人们同时注意到大众文化(有人定义为工业化生产、商业化运作、快餐式消费的文化)所带来的功能性负效应,即文化的庸俗化。

尽管经济进步带来了城市发展,教育事业也日趋见好,但事实上,当时整个社会的总体文化水平依然较低,另一方面,由于这些“黄色新闻”都标榜着以社会中下层阶级为主,报道内容也相应的受到这些阶级的喜欢,种种因素都成了“黄色新闻” 滋生的温床。文化制造商们迎合大众对庸俗、色情以至野蛮行为的渴求心理,每天都在向社会大批量生产粗俗低劣的传播品,在社会上造成一种功利的 、浮躁的、乃至浅薄滑稽的文化氛围。这种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的文化传播内容暴露了大众传播中庸俗消极的一面。

大众化与庸俗化的矛盾悖论引起的学术争论此起彼伏,无法统一,往往同一个人就会对其进行褒贬参半的评价,鲜花和唾骂同在。应该指出,黄色新闻之所以会风靡全世界,归根结底是报纸在大众化方面做出了努力。大众文化改变了长期以来文化为少数上层人士所拥有的局面,使报刊事业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大众的事业,有它积极的一面。但其大众化带来的功能性负效应导致社会教育功能的几近丧失确实应该受到指责,虽然对于大众传播是否导致大众素质下降的问题还不能做出定论,但其庸俗化报道不能提升大众素质却是有目共睹的。
2 “黄色新闻”是市场竞争原则和新闻价值之间的悖论

大众报刊时代来临的前提是新闻市场条件的形成,这些条件在人类走到十九世纪中期以前终于具备。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因素逐渐汇集,形成了新的整合力量,新闻市场的形成便是这个时代所有相关因素汇总的结果,政治民主化为这个市场保证了发展的顺利前途,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追求商业利润的时代狂潮最终催熟了这个市场,于是新闻商品化、对象大众化、传播事业社会化,大众报刊的时代来临。

市场是大众报刊的孕育体,当然市场竞争原则就是大众报刊的行销发行核心原则。市场运作报纸终于得以独立,摆脱了政党报纸的窠臼,是新闻业的最伟大的进步之一,它使大众媒介不再受党派的牵制而走向公共领域。但是媒体被推向市场,市场激烈的竞争导致市场化新闻媒体争相以市场为导向,这带来的后果更是难于收拾。大众报刊的思维其实是放弃了政党等团体或者阶层而选择了普通大众,那么它在享受好处的同时当然也必须承担机会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办报者眼光转向底层受众对于满足普通大众的知晓欲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报刊对受众的依赖导致受众至上,受众想看什么内容报纸就要刊登什么内容。而作为社会最大基数的底层大众平均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却掌握了报刊的发行量命脉,操控报刊的生死大权。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市场竞争原则在报刊背后起推动作用之外,没有其他力量来制衡这种推动力,从而出现了力量失衡,报刊越发倾向为争取发行量而大肆追求轰动效应的黄色新闻,刺激性喧宾夺主取代了新闻价值的应有地位。总之,黄色新闻表面上是大众媒介乐此不彼的嗜好,实际上却是读者的选择。

市场竞争原则在新闻运作领域里表现为一个很著名的模式——观点的自由市场,这是密尔顿的天才表达,却无法遏制大众报刊对此功能的异化。报业竞争在受众眼球的诱惑下转化为内容冲击力的竞争,既然夸大的、具争议性的黄色新闻报道能激发讨论,那么理所当然就成为报刊的主要内容。选择新闻的标准——新闻价值——也慢慢的被抛弃,而转向另一个含混的标准——新闻的价值。

总之,“黄色新闻”从十九世纪粉墨登场以来已逾百余年,带来的社会恶果是巨大的。这种新闻形式是遭人摒弃的,因为它违背了新闻客观、真实、中立等一系列最根本的特征,被许多新闻学者认为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新闻思潮。但是它在媒介的社会化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正是黄色新闻使新闻媒介作为信息载体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文明水平,更好地发挥了信息产业的性质和功用。在反映社会现实和推动社会变革方面它同样功不可没,虽然其报道内容含有大量煽情或者虚假的成分,但这些有争议性的消息引起的群众讨论,至少在社会舆论方面是值得肯定的,同时这些讨论至少在某些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变革。

但无论是毁是誉,都无法把黄色新闻同大众报刊分开。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黄色新闻离不开大众报刊,而大众报刊也离不开黄色新闻,黄色新闻和大众报刊之间的先天性捆绑共生是大众报刊不可消除的痛。黄色新闻作为大众报刊的副产品,并不是随便受其摆布的,而是作为寄生虫一样保持先天性的共生关系。无论是媒介大众化和社会教育功能之间的悖论,还是市场竞争原则和新闻价值之间的悖论,都和大众息息相关,自从报刊走向大众化变成大众报刊之后,就把自己的生死贞节交给了大众。大众的文化水准和集体无意识决定了市场竞争的方向舵,径直驶向黄色新闻不可更改。黄色新闻是大众报刊的生死锁,是大众媒介的无奈选择和生存诱惑,是大众报刊与生俱来的生存悖论。

文章管理:just4admin (共计 48 篇)

CDDC刊载文章仅为学习研究,转载CDDC

2. 美国政党报刊史的建国初期的两党报刊

美国建国后面临着决定国家未来政治体制的诸多问题,争论中形成相对保守的联邦党和比较开明的民主共和党,激昂的政治热情使得美国报刊,包括商业报刊大多卷入了各种政治、社会问题的论战,形成新的两大党派报刊的局面。
《合众国公报》(Gazette of the United States)是联邦党最早的机关报,创建于1789年。《国民公报》(National Gazetee)是共和党最早的机关报,创建于1791年。两党的报纸编辑从政治论战发展到人身攻击,甚至街头对骂和殴斗,报道亦无真实性可言。

3. 报纸的发展历史

1、来历来
公元前60年,古罗马自政治家恺撒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事件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汉代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但目前争论很大,还有周朝和唐朝之说,还有东晋说等,尚无定论。
2、报纸newspaper(s)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3、报纸之最
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藏有我国的敦煌唐归义军《进奏院状》,该报被认为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报纸。
在我国出版的第一张汉文日报,是1858年在香港创办的《外中新报》。林则徐,现代有人说他是清王朝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所办的《澳门新闻纸》,是我国最早的译报。《澳门新闻纸》和《澳门月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所用名)虽然名为报纸,但不公开发行。
1872年广州出版的《羊城采新实录》,是我国内地出版的第一家近代化报纸。
《昭文新报》:1873年艾小梅、汉口创办,国人自办的第一家近代报纸。

4. 报纸的起源是什么

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公元前60年,古罗马政治家恺撒把罗马市以及国家

新青年发生的时间书
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中国在2世纪,西汉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1493年,罗马发行的报纸上刊登了哥伦布航海的消息。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
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虽是周报,但很快波及整个欧洲。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1660年发行于德国,法国1631年才出现报纸,而英国由于当时发生了政治事件,报纸才得以发行。美国的第一张报纸是独立前的1704年,由波士顿邮局局长发行的《波士顿通讯》。历史发展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报纸已在欧洲各国相继发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这一次“飞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
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小众化”(贵族化)而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报刊已经具有了“大众化”的倾向。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从而将资产阶级报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普通民众为读者对象的“廉价报纸”(亦即“大众化”报纸)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报纸日渐迎合下层民众的口味,且售价低廉,读者范围不断扩大。然而,这一时期的“大众化”只是具有初步的形态,其发展也十分不稳定,与后来的大众化报纸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这次飞跃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19世纪大众化的廉价报纸出现以后,尤其是19世纪末报纸的“大众化”过程完成之后,报纸不再接受党派津贴而转为自由出版,独立经营。报社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而享有了较为充分的出版权,采访权和发布权。在内容方面,报纸以各类信息为主,尽可能的向读者提供有关各项事务的信息,并给包括各界人士在内的广大读者以充分的言论表达自由。在此过程中,报纸作为“社会公器”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使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倡导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得以贯彻。与此同时,经过自身的实践,报界对资产阶级言论自由的原则进行了补充,修正,使它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由此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再次,它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产生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之时,他以19世纪“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为起点,实行企业化经营,以降低售价,刊登广告,扩大发行作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世纪之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商家采取各种手段推介产品,扩大销售。在此过程中,作为大众信息载体的报纸愈发受到他们的青睐。于是,发行量大的报纸就获得了大量的广告,而广告又刺激报纸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赢得更多的读者。这样又能吸引更多的广告,其结果是数额巨大的广告费源源而来,成为报纸的一项主要收入。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生产,资本集中过程的加剧,报纸上的广告越来越多,广告收入在报社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美国著名的报纸《纽约时报》为例,报纸大量刊登广告,大小广告共占报纸总篇幅的三分之二;在其总收入中,30%来自报纸的发行,70%来自广告。广告“养活”了报纸,成为它的经济命脉;同时,通过刊登广告,推销产品,报纸又反过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它启动消费,平衡供需,促进市场的繁荣,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后,报纸业的飞跃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产业化。工业革命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渐突出,报业也由小生产的经营方式逐渐过渡到企业化管理,并日益成为一种有利可图且利润丰厚的资本主义行业。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报业资本迅速集中,出现了报业垄断组织“报团”,由此形成了媒介产业化的格局。到了20世纪末,这些报业集团更是滚动发展成为财力雄厚,多角延伸,跨国经营的媒介产业集团。例如,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在报刊,图书出版,音乐,电影和有线电视等领域全面出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来自网络

5. 世界报刊的发展历史主要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如何

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公元前60年,古罗马政治家恺撒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时间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中国在7世纪,唐朝宫廷内就发行过手写的传阅版,这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1493年,罗马发行的报纸上刊登了哥伦布航海的消息。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
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虽是周报,但很快波及整个欧洲。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1660年发行于德国,法国1631年才出现报纸,而英国由于当时发生了政治事件,报纸才得以发行。美国的第一张报纸是独立前的1704年,由波士顿邮局局长发行的《波士顿通讯》。历史发展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报纸已在欧洲各国相继发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这一次“飞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
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小众化”(贵族化)而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报刊已经具有了“大众化”的倾向。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从而将资产阶级报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普通民众为读者对象的“廉价报纸”(亦即“大众化”报纸)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报纸日渐迎合下层民众的口味,且售价低廉,读者范围不断扩大。然而,这一时期的“大众化”只是具有初步的形态,其发展也十分不稳定,与后来的大众化报纸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这次飞跃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19世纪大众化的廉价报纸出现以后,尤其是19世纪末报纸的“大众化”过程完成之后,报纸不再接受党派津贴而转为自由出版,独立经营。报社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而享有了较为充分的出版权,采访权和发布权。在内容方面,报纸以各类信息为主,尽可能的向读者提供有关各项事务的信息,并给包括各界人士在内的广大读者以充分的言论表达自由。在此过程中,报纸作为“社会公器”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使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倡导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得以贯彻。与此同时,经过自身的实践,报界对资产阶级言论自由的原则进行了补充,修正,使它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由此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再次,它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产生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之时,他以19世纪“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为起点,实行企业化经营,以降低售价,刊登广告,扩大发行作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世纪之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商家采取各种手段推介产品,扩大销售。在此过程中,作为大众信息载体的报纸愈发受到他们的青睐。于是,发行量大的报纸就获得了大量的广告,而广告又刺激报纸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赢得更多的读者。这样又能吸引更多的广告,其结果是数额巨大的广告费源源而来,成为报纸的一项主要收入。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生产,资本集中过程的加剧,报纸上的广告越来越多,广告收入在报社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美国著名的报纸《纽约时报》为例,报纸大量刊登广告,大小广告共占报纸总篇幅的三分之二;在其总收入中,30%来自报纸的发行,70%来自广告。广告“养活”了报纸,成为它的经济命脉;同时,通过刊登广告,推销产品,报纸又反过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它启动消费,平衡供需,促进市场的繁荣,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后,报纸业的飞跃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产业化。工业革命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渐突出,报业也由小生产的经营方式逐渐过渡到企业化管理,并日益成为一种有利可图且利润丰厚的资本主义行业。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报业资本迅速集中,出现了报业垄断组织“报团”,由此形成了媒介产业化的格局。到了20世纪末,这些报业集团更是滚动发展成为财力雄厚,多角延伸,跨国经营的媒介产业集团。例如,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在报刊,图书出版,音乐,电影和有线电视等领域全面出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媒介的产业化是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过来又促进大众化报业的发展,使它拥有了更为雄厚的资金和更大的规模。这是因为,产业化是各种资源的优化和强化,它有助于报社更新设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有助于报纸的稳定售价,扩大发行,争取更多的广告;有助于报业经营者集中监控,统一管理。
报纸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报纸的进一步“大众化”以及互联网的出现,报纸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发展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现代,造纸要想发展,就要走品牌化战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即“质量”。这样才有利于报纸自身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报纸的质量呢?必须从报纸的权威高度,思想深度,信息广度,和亲切程度入手。
第一,报纸的权威高度。没有权威,没有高度,报纸的消息顶多是读者饭后的谈资,自然谈不上什么影响力了。如何提高权威高度?一是要做独家新闻,以独一无二来打造权威;二是作政府新闻,用政府的权威来提升报纸的权威;三是作原则新闻,实事求是,坚持观点,用坚持正义来树立权威。不因为广告投放多就不批评报道,不因为没有或少广告投放就放肆批评,这样必然使报纸提前进入衰退期。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权威的话语权已经作为报纸的一种无形资产,成为构筑报纸高影响力的重要砝码。
第二,报纸的思想深度。随着社会现象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社会信息流每年成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干扰受众的生活。更加复杂与节奏快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使受众更多的接受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使受众更多的需要信息服务。于是报社发布的新闻信息更容易成为读者判断某一事物或决定某一行为的材料依据。一次,报纸媒体要想有更大的影响力,不仅要成为读者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读者的思想源。谁能更好的,更丰富的提供思想的参考,谁更具有思想的深度,谁能将同一新闻事件分析的更透彻,谁就在读者的心中达到最佳的影响力。
第三,报纸的信息广度。信息量的大小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张报纸实力的象征。近年来,国际国内“厚报”现象的流行真实的反映了读者对报纸媒体信息量的需求趋势。即便是专业报,读者也希望从报纸上看到的专业信息尽可能的全面和丰富,甚至还要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也决定和左右着报纸在受众力中的影响力。
第四,报纸的亲切程度。一篇报道,多用会议语言,空话套话连篇;一篇评论,专业词汇迭出,故作高深,读者看不懂;一个版面,一年四季一个模样,面目可憎等,像这样的熬制至少在感觉上就与读者拉开了距离,就更谈不上影响。报纸的影响力与报纸的亲切程度密切相关,影响力影响的是人心,不从读者的角度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用读者善于接受的方式,排读者容易接受的版面,就不能让读者感到报纸的亲切,就影响不了读者的心,自然谈不上报纸的影响力了。
创建高质量的报纸,走报纸的品牌化道路是报纸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报纸的发展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给读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从而促进报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6. 简述美国新闻(媒体)史 四五百字即可,不要太长

如果是一字抄一字的论述的话,真的是有点困难了,不过这里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思路。

第一:美国近代报业——殖民地时期的报刊、独立战争中的报刊和报刊活动家、杰弗逊和新闻自由、革命后政党报刊、廉价报纸和独立报纸的发展、工人报刊。
第二:美国现代报业——普利策和《世界报》等现代报业、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演变、近期报业
第三:美国广播电视事业——商业广播电视、公共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直播电视、广播电视数字化和网络化,
第四:美国的国际新闻发展和国际传播。

其实,可以把各个主要阶段的新闻发展情况提炼出来就可以组成美国新闻媒体发展历史了。
美国之所以新闻能够发展这么快,这么迅猛,得益于美国良好的环境,和高度的市场话竞争,只要是对于企业发展有利,他们都会赞助媒体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的,甚至不惜在海外收购媒体一扩张实力。

7. 外国报纸发展历史

16世纪中叶,是人类历史上航海大发现的时代。地中海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基础,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城颇为流行的威尼斯小报(Venice Gazette)在报纸的发展里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意大利威尼斯城当时居地中海贸易中心,与地中海沿岸诸港及德国商业都市联络频繁,成为集中世界各地新闻的都市。在这所城市里有个叫 Manant的组织者,收集有关法庭、城市动态以及贸易信息等新闻,专为王公贵族以及商人发行这个 Gazette 的手抄新闻,在当时非常流行,这就是 Venice Gazette。后来Venice Gazette 改用手抄为印刷,加大了发行力度,被后人称为《威尼斯公报》。
Gazette( 格塞塔 ) 本意是一枚威尼斯硬币,一个 Gazette 买一份小报,所以人们就称威尼斯小报为 Venice Gazette , 以至于这个词后来成为西欧“报纸”的代名词。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具备现在印刷三大性质的报纸。同时,由于威尼斯是当时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海港之一,来往于此的四方过客众多,Venice Gazette 随着这些往来的商贾、水手、游客、教士被更大面积的在欧亚非进行传播,影响了各个地方报纸业的发展。从某中意义上说:Venice Gazette 是现在报纸的鼻祖。
自德国人谷登堡使用熔化的混合金属铸造铅字,随后他又发明了脂肪性的印刷油墨和印刷机,实现了印刷术的机械化。报纸的发展也随之迎来了春天。报纸的发展:自意大利,沿欧洲西海岸北上:北非、利比利亚、英法、神 圣罗马、维京……很短的时间内,报纸在欧洲取得了流行。并且在其后的几百年时间里,伴随着殖民者的军舰游弋了世界。
中国的《邸报》是世界最古老的报纸。但中国现在意义上的报纸却是舶来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诸多机构出于方便传教的目的,在中国建立报馆,发行报印贸通商情2006.363期最终版.indd45 2006.4.17 9:31:19 AM 纸。但当时的报纸多为宗教性质的。并无太多新闻性质。直到19世纪末,中国官办、民办的报纸才逐渐多了起来。1895年,即光绪二十一年,著名的维新变法派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创办强学会,并出版报纸《中外纪闻》(又名《万国公报》),这是早期的中国人所办报纸中影响力较大的。当时仅北京就已经有几十种各类报纸,日印量过千的规模。
1900年后, 随着报纸的陆续创办, 北京出现了六大报房, 字号是: 聚兴, 聚恒, 合成, 信义, 集文。这些报房控制着京城各报业的发行权,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报房。各报房都雇有报夫,一律穿蓝布长衫,肩上搭一条蓝布长袋,内装日报,健步如飞,分送各衙门、官员府第、大商号、钱庄等订户。1911年北京各报社在琉璃厂南柳巷永兴寺, 联合开办了一个报刊发行处, 负责各类报纸的销售发行,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民间报刊发行及物流机构。
由于联合报刊发行处的建立,在北洋时期,北京的报业中心也随发行处而集中在了南城菜市口附近,《民国报》、《觉报》、《晨钟报》、《中国公报》等百余种报纸的聚集,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规模产业。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报业的鼎盛时期,仅北京就有报馆一百多家,发行报纸三百多种。也一时间正处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期,民主思想,人文精神通过大大小小的报纸被人们深入理解,渐入人心。其中共产主义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传播,其中报纸功不可没。《新青年》、《国民》、《每周评论》、《京报》、《新生活》等报刊为中国的革命点燃了最初的星火。《晨报》每期的发行量更是创记录的达到了一万份。
今天,中国的报业发展已经不仅仅用迅猛就可以形容。据权威机构测定,北京每天的报纸印刷量超过了700万份。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拥有一份报纸。以北京最为著名的《北京晚报》为例,其每日都有百万份的定额。2005年,全国拥有报纸近2000种,年用纸量也超过了三百万吨,这一数字达到了世界之最。报纸2000年以前起源于中国,2000以后,中国是世界第一报纸大国。

8. 简述美国广告发展史

1.美国广告的发展是从近代报纸广告开始的。第一份刊登广告的报纸是《波士顿新闻通讯》,于1704年4月24日创刊。刊登了一则广告商们推荐报纸的广告,其内容是关于报纸的发行量问题。
2.美国第一家具有现代广告代理业雏形的广告公司叫“艾耶父子广告公司”,它是由艾耶于1869年在费城成立的。其经营的基本特征是开始经常整版地购买这些报纸的版面转卖给客户,从中盈利。1880年后,公司在经营报纸版面的同时也向广告客户提供劳务服务。为客户设计、撰写文案,建议和安排适当的媒介,并代为制作广告,提高了广告的效果。成为美国第一个安排广告活动的现代广告公司。
3.美国的商业广播电台首播的广告业务始于1922年。
4.美国的商业电视于1941年起正式开播。50年代率先在全世界发明了彩色电视。
5.美国在1929年创建了消费者研究公司。又于1936年成立了消费者联盟。
6.美国广告发展中20世纪20年代至今,各阶段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
(1)20~30年代,兴起市场调查研究热潮,帮助广告客户劝诱、购买施展推销术。
(2)40~50年代,在广告主题上大做文章,“独特的销售主题”(即USP广告策略)被普遍推广。
(3)60~70年代,进入了为产品定位、为企业树立形象的“形象广告时代”。
(4)80年代后,随着电子媒介的飞速发展与普及,电子计算机设计广告、广告策划、广告战略的运用,广告活动普遍走向整体化。
(5)90年代,人们更是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包围中。
7.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已拥有大小广告公司600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600多家。美国的广告活动,基本上是以广告公司为核心来展开的。试述美国现代广告公司有 哪些经营发展特点。
(1)美国的广告公司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科学的组织及合理的分工,从而保证了高效率的经营体制和现代化的服务。
(2)提高广告公司经营服务水平。广告经营活动:以创意为中心、以策划为主导、全面进行营销服务的新的发展阶段。
(3)走集团化、国际化的道路,开拓全球广告业务。
总之,美国的广告公司在美国广告业中地位显赫、作用巨大。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采用新技术,追求高质量,以实现对客户的全面服务。

9. 美国新闻集团的发展历程

新闻集团的前身是澳大利亚新闻有限公司。1954年,默多克接管阿德雷德市出版的《新闻报》,并于1964年出版了澳大利亚第一份全国性日报—《澳大利亚人报》,开始了新闻集团最早的报纸业务。
60年代后期,新闻有限公司开始向海外市场发展,首先收购了英国的《世界新闻》,然后又买下了英国的《太阳报》。70年代新闻有限公司开始进入美国新闻业,先后买下了《圣安东尼奥新闻和快报》,《纽约邮报》,《波士顿先驱报》等多家报纸。
70年代末,新闻有限公司扩大业务范围,首先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墨尔本两地投资电视产业。公司业务逐渐遍及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为更好的管理和协调公司日益扩大的业务,默多克于1979年成立了新闻集团。
80年代是新闻集团全球业务拓展的重要奠基阶段。新闻集团在英国收购了著名的《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以及世界上最大的英文图书出版公司之一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接着新闻集团进入了竞争异常激烈的美国电影电视市场。1985年收购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后,于1987年组建了全美第四大电视网—福克斯电视网,由此开始了电视市场的大规模投资。
90年代新闻集团的业务已地跨澳亚(Australasia)、欧洲、美洲、非洲,在卫星电视领域形成了霸主地位;伴随着大范围的跨媒体、跨行业,跨国并购,其娱乐产业已完全发展成熟;在媒体技术领域,新闻集团也走在了前面,开发应用数字卫星技术,建立自己的互联网传输系统,开发新的媒体内容和服务传输渠道。
90年代中后期,新闻集团的战略性投资逐渐聚焦于最有潜力的媒体市场—亚洲。STAR成为其辐射亚洲媒体市场的重要平台,它已经成功的打开了印度、日本市场,并积极在中国开展业务。新闻集团的扩张更加显示了全球攻略的趋势。

10. 世界报刊的发展历史主要分哪几个阶段

查了下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
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虽是周报,但很快波及整个欧洲.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这一次“飞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
以上是发展历史的几个重要阶段,以下是关于报刊的历史走向.
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公元前60年,古罗马政治家恺撒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时间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中国在7世纪,唐朝宫廷内就发行过手写的传阅版,这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1493年,罗马发行的报纸上刊登了哥伦布航海的消息.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
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虽是周报,但很快波及整个欧洲.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1660年发行于德国,法国1631年才出现报纸,而英国由于当时发生了政治事件,报纸才得以发行.美国的第一张报纸是独立前的1704年,由波士顿邮局局长发行的《波士顿通讯》.历史发展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报纸已在欧洲各国相继发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这一次“飞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
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小众化”(贵族化)而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报刊已经具有了“大众化”的倾向.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从而将资产阶级报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普通民众为读者对象的“廉价报纸”(亦即“大众化”报纸)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报纸日渐迎合下层民众的口味,且售价低廉,读者范围不断扩大.然而,这一时期的“大众化”只是具有初步的形态,其发展也十分不稳定,与后来的大众化报纸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这次飞跃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19世纪大众化的廉价报纸出现以后,尤其是19世纪末报纸的“大众化”过程完成之后,报纸不再接受党派津贴而转为自由出版,独立经营.报社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而享有了较为充分的出版权,采访权和发布权.在内容方面,报纸以各类信息为主,尽可能的向读者提供有关各项事务的信息,并给包括各界人士在内的广大读者以充分的言论表达自由.在此过程中,报纸作为“社会公器”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使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倡导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得以贯彻.与此同时,经过自身的实践,报界对资产阶级言论自由的原则进行了补充,修正,使它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由此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再次,它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产生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之时,他以19世纪“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为起点,实行企业化经营,以降低售价,刊登广告,扩大发行作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世纪之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商家采取各种手段推介产品,扩大销售.在此过程中,作为大众信息载体的报纸愈发受到他们的青睐.于是,发行量大的报纸就获得了大量的广告,而广告又刺激报纸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赢得更多的读者.这样又能吸引更多的广告,其结果是数额巨大的广告费源源而来,成为报纸的一项主要收入.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生产,资本集中过程的加剧,报纸上的广告越来越多,广告收入在报社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美国著名的报纸《纽约时报》为例,报纸大量刊登广告,大小广告共占报纸总篇幅的三分之二;在其总收入中,30%来自报纸的发行,70%来自广告.广告“养活”了报纸,成为它的经济命脉;同时,通过刊登广告,推销产品,报纸又反过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它启动消费,平衡供需,促进市场的繁荣,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后,报纸业的飞跃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产业化.工业革命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渐突出,报业也由小生产的经营方式逐渐过渡到企业化管理,并日益成为一种有利可图且利润丰厚的资本主义行业.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报业资本迅速集中,出现了报业垄断组织“报团”,由此形成了媒介产业化的格局.到了20世纪末,这些报业集团更是滚动发展成为财力雄厚,多角延伸,跨国经营的媒介产业集团.例如,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在报刊,图书出版,音乐,电影和有线电视等领域全面出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媒介的产业化是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过来又促进大众化报业的发展,使它拥有了更为雄厚的资金和更大的规模.这是因为,产业化是各种资源的优化和强化,它有助于报社更新设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有助于报纸的稳定售价,扩大发行,争取更多的广告;有助于报业经营者集中监控,统一管理.
报纸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报纸的进一步“大众化”以及互联网的出现,报纸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发展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现代,造纸要想发展,就要走品牌化战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即“质量”.这样才有利于报纸自身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报纸的质量呢?必须从报纸的权威高度,思想深度,信息广度,和亲切程度入手.
第一,报纸的权威高度.没有权威,没有高度,报纸的消息顶多是读者饭后的谈资,自然谈不上什么影响力了.如何提高权威高度?一是要做独家新闻,以独一无二来打造权威;二是作政府新闻,用政府的权威来提升报纸的权威;三是作原则新闻,实事求是,坚持观点,用坚持正义来树立权威.不因为广告投放多就不批评报道,不因为没有或少广告投放就放肆批评,这样必然使报纸提前进入衰退期.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权威的话语权已经作为报纸的一种无形资产,成为构筑报纸高影响力的重要砝码.
第二,报纸的思想深度.随着社会现象与社会思潮的多元化,社会信息流每年成几何级数增长,从而干扰受众的生活.更加复杂与节奏快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使受众更多的接受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使受众更多的需要信息服务.于是报社发布的新闻信息更容易成为读者判断某一事物或决定某一行为的材料依据.一次,报纸媒体要想有更大的影响力,不仅要成为读者的信息源,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读者的思想源.谁能更好的,更丰富的提供思想的参考,谁更具有思想的深度,谁能将同一新闻事件分析的更透彻,谁就在读者的心中达到最佳的影响力.
第三,报纸的信息广度.信息量的大小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张报纸实力的象征.近年来,国际国内“厚报”现象的流行真实的反映了读者对报纸媒体信息量的需求趋势.即便是专业报,读者也希望从报纸上看到的专业信息尽可能的全面和丰富,甚至还要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也决定和左右着报纸在受众力中的影响力.
第四,报纸的亲切程度.一篇报道,多用会议语言,空话套话连篇;一篇评论,专业词汇迭出,故作高深,读者看不懂;一个版面,一年四季一个模样,面目可憎等,像这样的熬制至少在感觉上就与读者拉开了距离,就更谈不上影响.报纸的影响力与报纸的亲切程度密切相关,影响力影响的是人心,不从读者的角度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用读者善于接受的方式,排读者容易接受的版面,就不能让读者感到报纸的亲切,就影响不了读者的心,自然谈不上报纸的影响力了.
创建高质量的报纸,走报纸的品牌化道路是报纸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报纸的发展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给读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从而促进报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另外一个关于报纸起源的考证
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国就出现过类似的文书抄本.它是当时的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称为《邸报》.它具有报刊的某些特点.可认为是最早形式的 “政府公报”.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进奏院状》,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报,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使用印刷术印报大约出现在1450年的欧洲.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经历的报纸出现在1493年,是罗马当时印制的第一份报纸.当时的报纸并非天天出版,只是在有新的消息时才临时刊印.
1609年,索恩在德国出版了《艾维苏事务报》,每周出版一次,这是世界上最早定期出版的报纸.不久,报纸便在欧洲流行起来,消息报道的来源一般都依赖于联系广泛的商人.
日报首次发行于1650年,是德国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虽然只发行了3个月左右,但却是世界上第一份日报.
报纸指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通常散页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的纸质出版物.有固定名称,面向公众,定期、连续发行.现在多数报纸每日出版一次或数次,也有每周出版几次或每周出版一次的.这种意义上的报纸只出现在现代社会,古代社会的“报纸”或不是纸质的,或不是印刷的,或非定期、连续发行,一定意义上也不是面向公众的.
现代报纸的直接起源是德国15世纪开始出现的印刷新闻纸(单张单条的新闻传单).一般把1615年创刊的《法兰克福新闻》视为第一张“真正的”报纸,因为该报有固定名称、每周定期出版一次、每张纸上印有数条而不是单条新闻(但是该报是单面印刷).“报纸”的英文一词(Newspaper)最早出现于1665年英国第一家报纸《牛津公报》上.1650年在德国莱比锡出现最早的日报《新到新闻》,但是日报成为报纸的主角,是在18世纪以后.日报的普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新闻业得以成熟,因为日报的连续出版,对信息的采集和发送、印刷技术、新闻人员的素质和管理人员的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初期的报纸和杂志是混同的,有新闻,也有各种杂文和文学作品,简单地装订成册.对于这个时期的报纸和杂志,通常笼统地称“报刊”,英国、法国、中国早期的“报刊”概念,便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英国和法国从18世纪起,报纸与杂志开始明显地分离,中国在本土出现现代“报刊”后约二十年,报纸和杂志的分野得到明确.
报纸可以作为商品,也可以作为政治斗争的宣传品.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纸大多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和商业报纸时期.在官报时期,报纸对于封建王权来说.主要是政治斗争的宣传品,但对于特许经营报纸的出版商来说,它是一种通过出售而获利的商品.党报时期,相当多的报纸从属于各个政党或派别,为各自的利益作宣传,但也存在较大的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商业性报纸.19世纪中叶,美国、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多数报纸,每份报纸的价格便宜到只是本国货币的最小单位(美分、便士).当报纸面向下层公众之时,它们开始最大限度地争取公众,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于是,党报时期结束,进入了商业报纸时期.
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发行量,报纸除了刊登新闻和强化新闻的平民化外,越来越多地增加了娱乐方面的内容.在与电子媒介的竞争中,报纸新闻的深度报道得到更大的重视.
大众化报纸逐渐在报纸总体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但是,以中上层公众为读者对象的所谓“高级报纸”也逐渐稳定下来,于是形成大众化报纸、“高级报纸”各自的生存空间.前者发行量巨大,获利较多,后者发行量有限,但在影响舆论和赢得声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情形较为明显的国家,例如英国、德国;而另一些国家,这种分野并不很清晰,例如美国、法国、日本.

阅读全文

与美国报纸的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