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武当山发展史及人文历史

武当山发展史及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14 23:02:02

① 武当山的历史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武当县。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太宗诏武当节度使姚简到武当山祈雨而应。敕建“五龙祠”。

乾宁年间(896—897年),武当山列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自唐代后,武当山就得到历代封建皇帝的重视,封号武当,使其地位崇高、名声显赫。

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师张留孙向世祖忽必烈奏报武当山后,忽必烈大信其道。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封“武当福地”。

明代永乐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张信、驸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礼部尚书金纯等率20余万军民,工匠大修武当山。

永乐十五年(1417年)封为“大岳”,高于五岳之上。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历时12年,敕建的大岳太和山大小宫观33处落成。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封为“治世玄岳”,把武当山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显赫地位标名于世,被列为道教第一名山。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世宗令工部右侍郎陆杰提督重修武当山宫观。1956年,湖北省将全山古建筑群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金殿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02月22日,紫霄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把武当山太和宫、紫霄宫列为全国重点宗教活动场所。

1988年01月,“治世玄岳”石牌坊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15日,南岩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2月17日,“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07月,玉虚宫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05月,启动武当山玉虚宫修缮工程。2012年,武当山启动武当大兴600年20余项大型系列活动。2012年07月25日,五龙宫景区正式投入开发建设。

2012年08月01日,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遇真宫顶升工程正式启动。2012年09月27日,武当山玉虚宫修缮落成。

(1)武当山发展史及人文历史扩展阅读:

武当山的传说故事:关门山

武当山老君堂对面,奇峰如玉笋参天,峻岭似龙腾虎跃。就在这奇峰峻岭中间,有一扇又高又大的石门。石门里装满金牛金马金虎,金碗金筷金碟子,宝珠宝瓶宝葫芦要啥有啥,万宝俱全。

要想打开石门取宝,必须找到宝钥匙。我们的故事,就从宝钥匙说起。传说山下住着一户人家,勤劳善良的老妈妈,养了两个儿子。老大叫牛娃,老二叫猫娃。

牛娃忠厚勤快又有孝心,拼上力气种庄稼;细心侍候老妈妈;省吃俭用,盖了一院亮飒飒的大瓦房,置了一块一踩一窝油的好地。日子越来越美,村里人人见了都眼馋,个个都夸牛娃好。

可猫娃好吃懒做,地里庄稼他不摸,家务事儿他不干,成天想上山去找宝钥匙,一心想打开大石门,独吞万宝享清福。

牛娃看弟弟成天想美事,不干活,就好心劝他。可好话说了几大堆,他都当作耳边风。猫娃想得宝,越想心越迷,越想心越大,他听说山西有个盗宝大盗招徒弟。

就偷出房产地契卖掉,去学盗宝术了。从此,母亲和牛娃只好住在山洞里,苦度时光。老妈妈气得光哭,哭啊哭,便哭瞎了眼。

好心的牛娃轻言慢语劝妈妈,说:“别伤心,别难过,我有一把力气两只手,一定要把家重新建起来,一定要把您的眼睛治好。”

牛娃天天打柴卖,养活瞎妈妈,他两脚忙的象织布梭子一样,汗水象雨水一样往下趟,脚板踩出一条长长的路,汗水把路洗得又光又亮。多少汗水换来一把钱,到处求医为妈妈治眼睛都没治好。

这天挨黑,牛娃正挑着沉沉的柴禾走在高山上,嘴里渴得直冒烟,肚子饿得咕咕叫。可他心里还在想,怎么才能把妈妈的眼睛治好呢。

他想啊想,跑啊跑,忽听黄莺鸟儿叫:“牛哥,牛哥,跟我走!快点,快点,莫停留!”牛娃很奇怪,丢下柴担就跟黄莺跑。不觉来到一个小茅棚前,忽听里边传出“嗯─嗯─”声。

他应声进门一看,床上躺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便上前问道:“老爷爷,你老人家是怎么啦?”老大爷有气无力地说:“我得了重病,难活过今天夜里。”

牛娃说:“老大爷,你可别乱想,我这就去请医生。”说着,转身就走。老大爷阻拦他说:“好孩子,任何人也治不好我的病,只有一种药能救我的命,可没人有那大的胆子去取。”

牛娃说:“我有胆子,为了救你的命,我去。”老大爷说:“你要真心想救我,就到后山千丈悬崖上,把那棵发杈竹子取回来。”

牛娃没说二话,转身跑去一看,果真有棵发杈竹子在悬崖绝壁上晃动。他抓住树枝青藤滑到悬崖中腰,定睛一看,只见那竹子旁,卧着两只大老虎,张着血盆大嘴,瞪着凶焰四射的眼睛。

牛娃不觉全身一寒,可他想到要救老大爷,就又壮起了胆子,“唰”地一声拔出弯刀,一个鹞子翻身荡过去。说也奇怪,猛虎不见了,只有那发杈竹子闪射着金光。

牛娃扛着竹子刚攀上山头,忽见那老大爷从对面走来。他笑道:“哈哈哈,好孩子,你勤劳勇敢,为人忠厚,应得到幸福。”原来,他是武当山万宝仙翁,发杈竹子就是打开石门的宝钥匙。

仙翁拿过发杈竹子,引着牛娃走到石门前,把发杈竹子朝前一指,高大的石门“嚓”的一声闪开了。牛娃跟着仙翁进石门,走过美玉铺的路,穿越银子垒的桥,进入金子盖的宫殿。

便见数不尽的宝贝堆成山。仙翁说:“好孩子,你要多少,就拿多少,尽管拿吧。”牛娃摇摇头,说:“这些宝贝不是我的,我不要。要是有药能治好我妈妈的眼睛,求老大爷给我一点吧。”

仙翁顺手拿过两个亮晶晶的黑珠子,递给他。说:“好孩子,你把这珠子拿回去,叫你妈妈安到眼睛上,眼睛就好起来了。”

牛娃接过宝珠子,拜谢了仙翁,跑出山洞,把黑珠子朝妈妈眼睛上一安,呀!老妈妈忽觉天地一亮,重见光明了。

老妈妈喜得不知说啥好,眨眨眼睛想:“山洞里又黑又潮,不好住,要是有几间房子住就好了。”正想着,只见一道金光闪,化作一座大厦。

老妈妈眨眨眼睛想:“牛娃又累又饿,应该给他做顿好吃的。”只见又是一道金光闪,化作一桌香喷喷的酒肉。

母子俩坐下来,高兴地边吃边谈。老妈妈笑眯眯地看看儿子,又眨眨眼睛想:“牛娃大了,要是能娶个称心如意的媳妇,那该多好啊!”只见又是一道金光,面前站出了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

她羞答答甜丝丝地喊道:“婆母,儿媳给您请安哩。”老妈妈一看,喜得合不拢嘴。从此,她想要啥,只要把眼睛一眨,啥就来了,家里应有尽有,吃不完,用不尽,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幸福。

再说猫娃学会盗宝术,回来盗宝了。这天,猫娃背着一个大背篓,刚上山,就听黄莺鸟叫道:“要盗宝贝跟我走!钥匙挂在岩上头”!

猫娃忙跟着黄莺鸟跑到岩下一望,果然岩上挂着一根发杈的竹竿,取下竹竿朝石门一指,石门就开了。他跑进石门,把金碗金筷金碟子、金牛金马金老虎┄┄恨不得都装进背篓里。

直压得他咧着牙巴骨。他一边走一边高兴地想:“哈哈,有了这一背篓宝贝,子孙万代就掉进福窝里去了┄┄”

哪知,他刚要出门,只见那石门“哗啦”一声响,关上了。一道金光闪,管宝仙翁拦住去路,怒指猫娃骂道:“强盗,你朝哪里去!”猫娃一看,吓得拔腿就跑。

仙翁把手一指,石门“哗啦”一声关死了,猫娃从此再也没有出来。以后,那山上的石门再也不能开了,人们就把那山叫“关门山”。

② 武当山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一、武当山成名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

二、“武当”之名最早出现于《汉书》中,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武当县。

三、武当山记载的最早一位老神仙名叫尹喜,当年他观函谷关“紫气东来”,不久老子从这里经过,并向他传授《道德经》。

之后尹喜想找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修炼,于是他便寻到了武当山。如今在武当山三天门岩石下,还有尹喜岩,这是当时尹喜到达武当山最高的地方,眼往天柱峰,心驻大罗天。于是,武当山渐渐成为了道教修炼的地方。

(2)武当山发展史及人文历史扩展阅读:

武当山历史传说

相传在2500多年前,净乐国(所谓净乐国,是古均州的别称,也就是现在的武当山所在的丹江口市。当年还留有净乐宫,50年代修丹江水库,也就是现在的太极湖的时候,给淹没了。)太子,天资聪颖异于常人,他无意继承王位,十五岁时便辞别父母,入武当山潜心修道。在乌鸦神的指引下,在武当修行了四十二个春秋,终于得道成仙,成为一代天帝,即玄武大帝。

在中国古代把天空里东南西北划分成为“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玄武’即龟,因此化身为水神,由于又主北方,因此又是北方之神。

在宋朝,玄武一词需要避讳,所以改叫真武,在很多城市中都有真武庙,供奉的就是玄武大帝。到了明朝,朱棣篡位定都京城,为了体现封建帝王“君权神授”的理念,于是就想到了武当山供奉主宰北方的玄武大帝,这也就给武当山香火鼎盛埋下了伏笔。

当年张三丰的高徒孙碧云老神仙,受明永乐帝规划武当山为皇家道场的皇命,对武当山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规划建造。

在孙碧云规划下,武当山各宫观皆符合皇家规制,既体现皇家道场的气派、又根据山势展现皇权;既表现玄武大帝传说对武当山的神话色彩,又体现道教“道法自然”的思想,将这一切融为一体。经过5年的建造,已经修建太子坡、紫霄宫、南岩等,而此时孙碧云羽化登仙。

此后武当山的建造便由永乐帝的驸马都慰沐昕继续完成,直到武当山大顶的金殿完工。武当山的古建筑群在明代,历经十几年的时间逐渐形成规模,兴盛于明朝,并也伴随着明朝的兴衰。

元末明初,武当道门著名的内丹修炼家、道学研究家张三丰以《道德经》为理论基础,融汇了道、儒、佛三家理论,集武当拳技之大成,借鉴少林拳法之优点,纳武技与道义于一体,创立了太极丹道修炼体系——太极拳法,作为内丹修炼之动功。以张三丰为核心的武当武术派逐渐形成,慢慢便有了中国武林中“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

③ 武当山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武当地名源于先秦,汉袭秦制设武当县。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武当山上的武当派也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教派之一。
武当山历史地位的变迁:"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至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为它以后的显荣尊贵打下了基础,入明以后,由于统治者对真武的尊崇,武当山被封为"太岳"、"玄岳",成为"天下第一名山".清以后,武当山的地位大为下降,它对周边地区和区域社会的影响,主要通过朝山进香等民俗活动来体现。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张良皋先生在《中国建筑宏观设计的顶峰--武当山道教建筑群》一文中说:"明朝称武当为'太岳',名位在五岳之上……我们若试将武当山的建筑与五岳之首的泰山相比,泰山尽管历史悠久,建筑却非一气呵成,在总体上就先逊一筹。泰山的岱宗坊比之武当山玄岳门,东岳庙比之玉虚宫,碧霞元君祠比之紫霄宫,南天门比之太和宫,玉皇顶比之金顶,亦都要输分。其余四岳,远让泰山,更难与武当颉颃。"
武当山被世人尊称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武不足当之”,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帝)的发迹圣地。因此,千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历朝历代慕名朝山进香、隐居修道者不计其数,相传东周尹喜,汉时马明生、阴长生,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谢允,唐朝姚简、孙思邈、吕洞宾,五代时陈抟,宋时胡道玄,元时叶希真、刘道明、张守清均在此修炼。
武当山之盛名,还得益于它远离繁华喧嚣的宁静、清秀和奇异的风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置身云端,所有尘世烦忧尽消于足下。环顾四周,七十二峰凌耸九霄,且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宛如众星捧月,俨然“万山来朝”。元人有诗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武当山天柱峰一带,山高谷深,溪涧纵横,身入其境,会有俗念顿消的出世之感。
武当山的宫观、道院、亭台、楼阁等宏伟的古建筑群,遍布峰峦幽壑,历经千年,沐风雨而不蚀,迎雷电竟未损,似是岁月无痕,堪称人间奇绝。
武当道乐“戛玉撞金,鸣丝吹竹,飘飘云端”,但凡亲耳聆听者皆肃然起敬,尊之为“仙乐”、“梵音”。 武当山武术以“内家功夫”而著称,是中国武术中与少林齐名的重要流派,誉为“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传说有的道士曾练成在万丈悬崖上步履如飞的功夫,其卓绝处令人景仰。
武当山以天机生化的旨趣和透脱通达的胸怀,将山的雄奇与妩媚,水的流荡与静谧,雾的生腾与凄婉,人生意态的高远与宽阔,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种奇特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令游子心荡神迷,令神仙留连忘返……

④ 武当山有多少年的历史

武当地名源于先秦,汉袭秦制设武当县。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武当山上的武当派也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教派之一。
武当山历史地位的变迁:"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至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为它以后的显荣尊贵打下了基础,入明以后,由于统治者对真武的尊崇,武当山被封为"太岳"、"玄岳",成为"天下第一名山".清以后,武当山的地位大为下降,它对周边地区和区域社会的影响,主要通过朝山进香等民俗活动来体现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张良皋先生在《中国建筑宏观设计的顶峰--武当山道教建筑群》一文中说:"明朝称武当为'太岳',名位在五岳之上……我们若试将武当山的建筑与五岳之首的泰山相比,泰山尽管历史悠久,建筑却非一气呵成,在总体上就先逊一筹。泰山的岱宗坊比之武当山玄岳门,东岳庙比之玉虚宫,碧霞元君祠比之紫霄宫,南天门比之太和宫,玉皇顶比之金顶,亦都要输分。其余四岳,远让泰山,更难与武当颉颃。"
武当山被世人尊称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武不足当之”,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帝)的发迹圣地。因此,千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历朝历代慕名朝山进香、隐居修道者不计其数,相传东周尹喜,汉时马明生、阴长生,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谢允,唐朝姚简、孙思邈、吕洞宾,五代时陈抟,宋时胡道玄,元时叶希真、刘道明、张守清均在此修炼。
武当山之盛名,还得益于它远离繁华喧嚣的宁静、清秀和奇异的风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置身云端,所有尘世烦忧尽消于足下。环顾四周,七十二峰凌耸九霄,且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宛如众星捧月,严然“万山来朝”。元人有诗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武当山天柱峰一带,山高谷深,溪涧纵横,身入其境,会有俗念顿消的出世之感。
武当山的宫观、道院、亭台、楼阁等宏伟的古建筑群,遍布峰峦幽壑,历经千年,沐风雨而不蚀,迎雷电竟未损,似是岁月无痕,堪称人间奇绝。
武当道乐“戛玉撞金,鸣丝吹竹,飘飘云端”,但凡亲耳聆听者皆肃然起敬,尊之为“仙乐”、“梵音”。 武当山武术以“内家功夫”而著称,是中国武术中与少林齐名的重要流派,誉为“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传说有的道士曾练成在万丈悬崖上步履如飞的功夫,其卓绝处令人景仰。
武当山以天机生化的旨趣和透脱通达的胸怀,将山的雄奇与妩媚,水的流荡与静谧,雾的生腾与凄婉,人生意态的高远与宽阔,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种奇特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令游子心荡神迷,令神仙留连忘返……

⑤ 武当山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相传为道教玄武大帝(北方神)修仙得道飞升之胜地,历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炼。据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即在灵应峰创建五龙祠。宋、元以来,代有开拓扩建。明成祖于永乐十年(1412)曾动用军夫30多万人在此大兴土木。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宫观内保存的各类神像、法器、经籍等都有较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武当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周围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胜景环绕,风光旖旎,气势宏伟,被世人赞为“万山来朝”。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武当山兴建了大批建筑,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从而形成了9宫、9观、72岩庙、36庵堂的大型建筑群,总面积达160万平方米的规模。武当山的道教音乐也是中华音乐的活化石。

现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共200余处。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规模极其庞大。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遗产包括:太和宫、紫霄宫、南岩宫、复真观、“治世玄岳”牌坊等。

太和宫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南侧,包括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太和宫主要由紫禁城、古铜殿、金殿等建筑组成。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组建筑在悬崖峭壁上城墙,环绕于主峰天柱峰的峰顶。古铜殿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位于主峰前的小莲峰上,殿体全部由铜铸构件拼装而成,是中国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金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于天柱峰顶端,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南岩宫位于武当山独阳岩下,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现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龙虎殿等建筑共21栋。

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道教建筑,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殿内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筑式样和装饰具有明显的明代特色。

“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门”,位于武当山镇东4公里处,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牌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铆拼合,造型肃穆大方,装饰华丽,雕刻有多种人物、花卉的图案,堪称明代石雕艺术的佳作。

此外,武当山各宫观中还保存有各类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题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还有大量图书经籍等,也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存。

武当山古建筑群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在这里还衍生出武当道教、武当道乐和武当武术等文化范畴的精髓,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新内容。

武当山古建筑群历经沧桑,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布局、规制、风格、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状。建筑主体以宫观为核心,主要宫观建筑在内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于宫观附近地带,自成体系,岩庙则占峰踞险,形成“五里一底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巨大景观。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国宗教历史以及古建筑的实物见证。武当山古建筑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规划严密,建筑杰出

武当山古建筑群分布在以天柱峰为中心的群山之中,总体规划严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筑位置选择,注重环境,讲究山形水脉布疏密有致。建筑设计的规划或宏伟壮观,或小巧精致,或深藏山坳,或濒临险崖,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具有浓郁的建筑韵律和天才的创造力。

高超的技术与艺术成就

武当山古建筑群类型多样,用材广泛,各项设计、构造、装饰、陈设,不论木构宫观、铜铸殿堂、石作岩庙,以及铜铸、木雕、石雕、泥塑等各类神像都达到了高度的技术与艺术成就。

道教建筑之瑰宝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始终由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皇室派员管理。现存建筑其规模之大,规划之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国现存道教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

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

武当山金殿及殿内神像、供桌等全为铜铸馏金,铸件体量巨大,采用失蜡法(蜡模)翻铸,代表了中国明代初年(15世纪)科学技术和铸造工业的重大发展。

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武当山建筑群的兴建,是明代皇帝朱橡在扩展外交的同时,对内大力推崇道教,灌输“皇权神授”思想,以巩固其内部统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思想信仰等意义。

主要遗产:

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主要遗产有太和宫、南岩宫、紫云宫、复真观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l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

金殿: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正中,面积约160平方米,朝向为东偏南8°。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正脊两端铸龙对峙。四壁于立柱之间装四抹头格扇门。殿内顶部作平棋天花,铸浅雕流云纹样,线条柔和流畅。地面以紫色石纹墁地,洗磨光洁。屋顶采用“推山”做法为特点。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坛下玄武一尊,为金婉合体。坛前设香案,置供器。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显示我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堪称现存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古铜殿:位于天柱峰前小莲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铸,高3米,阔2.8米,深2.4米,悬山式屋顶,全部构件为分件铸造,卯榫拼装,各铸件均有文字标明安装部位,格扇裙板上铸有“此殿于元大德十一年铸于武昌梅亭万氏作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

紫禁城: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按中国天堂的模式建有东、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紫霄宫: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现存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面积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三层崇台衬托,比例适度,外观协调。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头和斗栱显示明代斗杠的特征。梁架结构用九檀,高宽比为5:2.5,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殿内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楼空雕花,装饰丰富多采华丽,为其他宗教建筑所少见。

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扩建。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现存建筑2l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有议案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建于元至大三年(公元13lO年)以前,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下斗栱均作两跳,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龙头香,长3米,宽仅o.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复真观:建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于狮子峰前,现存建筑20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观门侧开9Jr匝山势建夹墙复道,状如游龙。中轴线上有照壁、梵帛炉、龙虎殿、大殿、太子殿。左侧道院建皇经堂、芷经阁、庙亭、斋房,随山势重叠错落。前有五云楼,五层楼翼角立柱上架设12根梁枋,交叉叠阁,为大木建筑中少见的结构,有一柱十二梁之称。

“治世玄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l552年)。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名玄岳门。系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1.9米,阔14.5米。明间与次间之比为5:3。坊柱高6.4米,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柱顶架龙门枋,枋下明间为浮雕大小额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访和下枋,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敞、两侧稍低的三个门道。正楼架于龙门枋上,明间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横式牌匾。次间各分两层架设边楼、云板与次楼,构成宽阔高耸的正楼、边楼,由上而下,逐层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楼,中嵌横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此坊结构简练,构件富于变化,全用卯榫拼合,装配均衡严谨,坊身装饰华丽,雕刻精工,运用线刻、圆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动物和花齐图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楼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艺术珍品。

此外,在全山各宫观中还保存着铜、铁、木、石各类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制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图书经籍等,均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⑥ 武当山的人文历史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
武当山历史地位的变迁: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武当县。
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太宗诏武当节度使姚简到武当山祈雨而应。敕建“五龙祠”。
唐乾宁年间(896~897年),武当山列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师张留孙向世祖忽必烈奏报武当山后,忽必烈大信其道。
元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封“武当福地”。
明永乐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张信、驸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礼部尚书金纯等率20余万军民,工匠大修武当山。
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历时12年,敕建的大岳太和山大小宫观33处落成。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世宗令工部右侍郎陆杰提督重修武当山宫观。
1961年,金殿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2月22日,紫霄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11月8日,武当山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8年1月,“治世玄岳”石牌坊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12月15日,南岩宫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2月17日,“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7月,玉虚宫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5月,启动武当山玉虚宫修缮工程。
2012年,武当山启动武当大兴600年20余项大型系列活动。
2012年7月25日,五龙宫景区正式投入开发建设。
2012年8月1日,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遇真宫顶升工程正式启动。
2012年9月27日,武当山玉虚宫修缮落成。

⑦ 武当山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武当山是道教第一名山,从周代开始,就有道士在此居住修炼,如周代的尹喜,内汉代的阴长生,唐代的吕洞宾容,五代的陈抟等,唐代贞观年间,均州太守姚简在灵应峰修建了武当山上的第一座道观,名叫五龙祠,之后随着道教的兴盛,武当山的神仙宫殿日益增多,尤其是在明朝永乐年间。永乐皇帝为了夺取政权,声称真武大帝曾显圣帮助自己,并动用军夫30万在武当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道教建筑群,基本上确立了武当山的建筑体系,朱棣还封武当山为“太岳太和山”,使其地位在五岳之上。经过嘉靖年间的再度扩建,武当山最终形成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庙堂、七十二岩庙、十二亭和三十九桥的庞大建筑院落。

⑧ 武当山历史,介绍一下开山鼻祖!

武当地名源于先秦,汉袭秦制设武当县。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武当山上的武当派也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教派之一。
武当山历史地位的变迁:"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至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为它以后的显荣尊贵打下了基础,入明以后,由于统治者对真武的尊崇,武当山被封为"太岳"、"玄岳",成为"天下第一名山".清以后,武当山的地位大为下降,它对周边地区和区域社会的影响,主要通过朝山进香等民俗活动来体现。
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张良皋先生在《中国建筑宏观设计的顶峰--武当山道教建筑群》一文中说:"明朝称武当为'太岳',名位在五岳之上……我们若试将武当山的建筑与五岳之首的泰山相比,泰山尽管历史悠久,建筑却非一气呵成,在总体上就先逊一筹。泰山的岱宗坊比之武当山玄岳门,东岳庙比之玉虚宫,碧霞元君祠比之紫霄宫,南天门比之太和宫,玉皇顶比之金顶,亦都要输分。其余四岳,远让泰山,更难与武当颉颃。"
武当山被世人尊称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 南岩武不足当之”,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帝)的发迹圣地。因此,千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历朝历代慕名朝山进香、隐居修道者不计其数,相传东周尹喜,汉时马明生、阴长生,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谢允,唐朝姚简、孙思邈、吕洞宾,五代时陈抟,宋时胡道玄,元时叶希真、刘道明、张守清均在此修炼。
武当山之盛名,还得益于它远离繁华喧嚣的宁静、清秀和奇异的风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置身云端,所有尘世烦忧尽消于足下。环顾四周,七十二峰凌耸九霄,且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宛如众星捧月,俨然“万山来朝”。元人有诗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武当山天柱峰一带,山高谷深,溪涧纵横,身入其境,会有俗念顿消的出世之感。
武当山的宫观、道院、亭台、楼阁等宏伟的古建筑群,遍布峰峦幽壑,历经千年,沐风雨而不蚀,迎雷电竟未损,似是岁月无痕,堪称人间奇绝。
武当道乐“戛玉撞金,鸣丝吹竹,飘飘云端”,但凡亲耳聆听者皆肃然起敬,尊之为“仙乐”、“梵音”。 武当山武术以“内家功夫”而著称,是中国武术中与少林齐名的重要流派,誉为“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传说有的道士曾练成在万丈悬崖上步履如飞的功夫,其卓绝处令人景仰。
武当山以天机生化的旨趣和透脱通达的胸怀,将山的雄奇与妩媚,水的流荡与静谧,雾的生腾与凄婉,人生意态的高远与宽阔,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种奇特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令游子心荡神迷,令神仙留连忘返……

⑨ 武当山历史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内岳”、“玄岳容”、“大岳”之称。
武当山历史地位的变迁:"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武当县。
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太宗诏武当节度使姚简到武当山祈雨而应。敕建“五龙祠”。
唐乾宁年间(896~897年),武当山列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玄教宗师张留孙向世祖忽必烈奏报武当山后,忽必烈大信其道。

武当山
元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封“武当福地”。
明永乐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张信、驸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礼部尚书金纯等率20余万军民,工匠大修武当山。

⑩ 武当山的历史人文

英山,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疆,宋为毕升故里,今为中国茶乡、温泉名城。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原草原木原生态,野滋野味野风情”之美誉。名山(中原第一峰——大别山主峰天堂寨)雄奇险峻、名泉(中国第二大温泉)物华天宝、名产(英山云雾茶、丝绸保健制品、山野菜)畅销市场、名人(毕升)驰名中外,大别山生态旅游已成为“鄂东旅游业的支撑点,大武(南武当山秀美风光(18张)汉的后花园”。
英山境内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峰海拔1729.13米,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此山南北分界,阴阳交错,为鄂皖之咽喉,江淮之要塞,素称“吴楚东南第一关”。这里春季姹紫嫣红,夏季绿满山川,秋天红叶漫坡,冬季冰花怒放,景色等级可与庐山、峨眉山、张家界等著名风景区比肩。大别山与道教结缘已久,仅英山县境内多有道教圣迹,历史上有许多真武、三丰、吕仙在此显灵、修炼的传说,道教场所多达150处,其中有一府(东岳府)、一观(太一观)、一楼(魁星楼)、二堂(三官堂、明伦堂)、二塔(龙珠塔、两河口塔)、四阁、四坛、四十九庙(北有玉皇庙、南有仙人台等)、七十四庵、十一宫(七座供奉真武大帝和张三丰祖师的武圣宫)。南武当的崛起,是历史的回归和时代发展的必然,填补了中华国教——道教在鄂东宗教旅游中的空白,作为中国著名道教文化圣地、武当南宗发源地、中国未来的武当武术基地、中国最大的避暑养生旅游中心,整合了英山经典景区的山水人文资源,上有大别山主峰,中有南武当武圣宫,下有华中第一谷和大别山天池,成一线穿珠之势,为大别山地区的文化、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生在自古多侠士的燕赵晋州书香门第的武当道长游玄德,是武林12大门派中武当派代表人物、三丰祖师第十四代传人。游玄德道长自幼随父习武,后出家武当,得到武当派南宗掌门人王杰的真传,九十年代初创办了三丰武术院,以其“北崇少林,南尊武当”、“武当祖庭,万法归宗”的影响力,促进了吴家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道教文化区、休闲度假区、生活服务区、民俗文化区、植物生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八大景区的建设,完成了武圣宫三丰大殿、民俗文化村、中华武术院、太极广场、道家养生院、宗师府、石鼓神庙、龙潭峡谷漂流等八大工程,启动了大别山主峰登顶索道建设,带来了英山旅游外向型、国际化发展的联动效应。2003年10月4日,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了以“世界和平、人类健康”为主题的中国英山南武当山首届国际文化旅游节,来自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的演艺明星、游客一万余人出席了盛会,南京、武汉的旅行社推出了英山南武当山风景区及龙潭峡谷漂流二日游、三日游热线,为英山的旅游事业带来了生机。2007年4月21日,黄冈市政府又在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举办了“中国英山首届国际武林大会”,来自国内外11大门派的武林高手到会献艺。
大别山是一座古老的山,是一座英雄的山,是一座富有的人文之山,是当代旅游发展的后起之秀。而南武当山的崛起,弘扬了道教文化,传播了中华文明,印证了三丰仙师“武当异日必大兴”的预言,使千年沉睡的大别山终将成为世界关注向往的道教振兴之圣地,人类团结交流的净土。

阅读全文

与武当山发展史及人文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