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经济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的阶段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第一,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两次宣布贬值,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第二,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的能源危机,打乱了国际贸易旧有的价格体系。第三,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比美国快,美、日、欧各国的经济实力消长明显。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亚太经济贸易区这三大地区集团化方向发展。
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
2.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3.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4.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5.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经济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6. 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7.世界各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
8.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㈡ 世界经济发展史大事年表必修2
1 .工场手土业时期
( l )时间:16 ? 18 世纪下半期。
( 2 )特征:① 14 一世纪,欧洲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直接促成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贸易的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欧洲封建经济开始衰落。② 这一时期,工场手工业一直是工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形式。‘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在英、法、美诸国先后爆发革命或战争,新统治秩序虽历经曲折却最终确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趋向上看,资本主义己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这是历史发展规律决定的。
2 .蒸汽时代
( l )时间:19 世纪初一19 世纪70 年代。
( 2 )特征:① 在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考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许多国家和业洲的日本确立,这一阶段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就是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通过这些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经济战胜封建的自然经济,确立了在世界经济中的统治地位。② 18 世纪60 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从手工工场阶段向大机器生产过渡;1840 年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建立,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9 世纪初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19 世纪中期,法、美完成工业革命,俄、日步其后尘。工厂取代传统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
3 .电气时代
时间:19 世纪70 年代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开始、扩展和深化时期,具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 l )时间:19 世纪70 年代初一20 世纪初。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 2 )特征:①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世界历史进人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出现飞跃式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到19 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②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国、德国超越了英、法;英、法由于技术设备的落后,资本大量输出,经济发展缓慢下来;俄、日也开始崛起。
第二阶段:
( l )时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 ——1945 年)。
(2)特征:① 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战争破坏严重,英、法经济衰退,德、意处于崩溃的边缘,但美、日从一战中受益,实力大增,国际经济力量发生了变化。②1929 一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为克服危机,英、美、法等国采取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国家干预,其中,尤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为典型;德日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走上了法西斯化的道路,同时发动对外战争,转嫁危机;意大利法西斯专政进-步加强。
4 .电子信息时代,
( l )时间:1945 年一20 世纪90 年代。
( 2 )特征:① 二球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挤普遍经历了“恢复一繁荣一滞胀一稳定发展”四个时期,西欧、日本的崛起,动摇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② 二战结束到50 年代初,西方各国凭借自己较好的科技实力,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靠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迅速恢复生产;20 世纪50 年代初至20 世纪70 年代,欧洲各国加强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在此阶段,各国经济经历不,段高速发展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其中,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发展尤为突出。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未得到解决,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发生了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陷人“滞胀”阶段。
㈢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简史
说说瑞士的经济发展史吧
经济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瑞士先后参加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许多国际性或地区性的经济组织。虽然迄今它还不是联合国的成员国,但已是联合国一些机构的成员,其中有些机构就设在瑞士。1992年12月6曰,瑞士公民对欧洲经济区
走进古村落触摸活化石 2007五一·黄金周盘点 走进地下铁赏独特风景 聚焦国内知名企业 协议进行投票表决,结果公民投票未能通过,从而使瑞士处于欧洲经济区之外。
战后以来,瑞士经济是在通货膨胀率较低的情况下实现较为迅速的增长的。在战后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有五六十年代的迅速增长阶段,也有70年代初期以来的停滞阶段;虽然在此期间,瑞士爆发过两次主产过剩 的经济危机,经济增长率有3年绝对下降,其中1975年甚至下降了1.3%,然而从总体上看,战后至今,瑞士经济的增长还是比较迅速的。从1950年到1986年,瑞士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1倍,每年平均增长3.2%。 1986一199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2.86%。然而,1990年以来,瑞士经济也受西方经济衰退的影响,1991和1992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0.8%。失业严重困扰西欧各国,许多国的失业率达到两位数,个别国家甚至超过20%的时候,瑞士的失业率仍长期处于1%以下,80年代以来才略微超过1%。1991年瑞士失业人数为39200人,失业率为1.3%;而上年的失业人数为18100人,失业率为0.6%。
瑞士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也是很突出的,虽然在70年代最初几年,消费物价的上涨率较之于五六十年代高,个别年份(1974年)甚至达到9.8%,但总的来看,1987年的消费物价只比1950年上涨2.3倍,平均每年上涨3.3% 。1988年以来,除个别年份外,消费物价上涨率均呈负数。目前瑞士已经成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据《欧洲管理论坛》的调查,近些年来,瑞士的国际竞争能力仅次于日本,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居第二位,1988年瑞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7260美元,超过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一位。
3.经济概况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政府尽量减少干预,吸收大量外籍工人从事工资较低的劳动。对外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受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自1991年开始,瑞士经济已连续6年停滞和衰退,陷入3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失业率持续上升,国家财政状况恶化。经济复苏步履维艰。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 农业就业人数约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6.6%。长期以来, 瑞士政府相当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农业长期实施补贴政策, 诸如发放补助金, 对山区提供特别补助, 对主要农产品提供价格补贴; 限制和减少蔬菜和水果的进口;对农民提供无息贷款;支持农业的机械化和专业化;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
重视农业知识普及。 因此,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自给率有了很大提高. 目前肉类基本自给, 奶制品自给有余,谷物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1/3以上。瑞士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的产值占 农业产值的3/4到4/5, 主要饲养牛、猪、羊和马匹。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马铃薯、甜菜和水果。
农产品产量统计
(2).工业概况
工业是瑞士国民经济的主体, 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瑞士的主要工业部门包括: 钟表、机械、化学、食品等部门。瑞士素有"钟表王国"之称。从1587年日内瓦生产手表迄今的400多年中, 一直保持着在世界钟表业的领先地位。近几年, 瑞士钟表出口量大幅度增加。 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纺织机械和发电设备。机床、精密仪器、仪表、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化工机械、食品机械、印刷机械也很重要, 近些年来, 打 字机、计算机、照相机和电影摄像机生产的发展十分迅速。食品工业的产品主要供国内需要, 但奶酪、巧克力、速溶咖啡和浓缩食品在世界也享有盛誉。化学工业也是瑞士工业的重要支柱。目前, 药品约占化学工业产值的2/5, 染料、农药、香脂、香精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很重要。
(3).服务业概况
瑞士旅游业发达, 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瑞士是世界金融中心, 银行业和保险业是最大的部门, 旅游业长期保持稳定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为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3620亿瑞朗;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95年):51275瑞朗;
国内生产实际增长率(1996年):-0.7%;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4916瑞士法朗;
通货膨胀率(1996年):0.8%;
失业率(1996年):4.7%;
㈣ 世界近代史的经济发展
工业化的准备阶段(16~18世纪):
⑴世界近代史始于16世纪,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根据的是生产力标准。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在
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到16世纪才形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诸如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的兴起尼德兰革命等,都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体表现。再者,正是从16世纪开始,世界才改变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联为一个整体。
⑵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手工工场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主流。首先从农业看,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动摇。英、法的农奴制在14、15世纪已经瓦解,货币地租盛行,农业商品化进程加快,都是其具体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发展起来。英国出现圈地运动,租地资本家办起的牧场和农场,成为典型的农业资本主义经济。法国的富农经济则是一种小农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普鲁士的容克农庄也成为有着浓重色彩的资本主义农场。
16~18世纪,手工工场在西欧有了迅速的发展。英国的呢绒业最为典型。海外贸易长足进步,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如东印度公司)陆续建立。18世纪,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这一时期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尚未完全分开。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和金融资本占有首要地位是16~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大特点。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工业化的开始(19世纪初至六七十年代):
⑴英国工业革命及其扩展
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向工厂大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使人类开始脱离长久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迈向工业化、技术化、城市化的工业社会。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始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扩展到法国、美国,随后是德国、俄国、日本。而各国工业革命主要是*从英国引进机器进行的。英国在工业革命中的特殊地位,使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世界工厂”。
⑵工业革命的后果和影响
工业革命促成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对社会起了巨大的改造作用:①以农业和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农业文明)向以工业和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工业文明)转变;②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③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潮流,工业资产阶级将成为新的执政者;④出现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潮流;⑤殖民扩张加强,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至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工业化的完成,资本主义高速发展(1870年至20世纪初):
⑴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出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它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另两大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先进工业国的产业结构,使它们开始由以轻工业为主导演进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大国,实现了工业化。
⑵垄断组织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生成力的惊人发展,汽车、电力、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中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于是垄断组织(超大规模企业或大型企业群)应运而生,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工业大国就是有力证明。
⑶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与不平衡性
1870年以后的三四十年是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各国发展不平衡,美、德最快、英、法相对缓慢,俄、日自身比发展迅速、横向比相对落后。20世纪初,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形成。
㈤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展历史。
达沃斯会议即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 (World Economic Forum -- WEF)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前身是1971年由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商学院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因为这个论坛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它在5年以后改为会员制。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论坛的年会每年1月底至2月初在瑞士的达沃斯小镇召开,故也称“达沃斯论坛”。而小镇达沃斯也因此闻名遐迩。
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的瑞士商学院年轻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倡议欧洲企业界为迎接国际市场和竞争的挑战举行一次非正式会晤,以制定发展战略和研讨管理方法。他的倡议得到了当时欧共体委员会和欧洲工业家联合会的支持。翌年1月,400多名企业家和学者参加了第一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三十多年来,一年一度的论坛年会规模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要人也逐渐被邀请参加。每届年会都有数十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数百位部长和两千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金融、财政、文化、艺术、教育、新闻等领域人士参加。近十年来,凡是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安全、社会事件都在论坛上得到反映,讨论的政治色彩也越来越浓。世界经济论坛主张自由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近年来越来越遭到反全球化组织和人士的批评。但尽管如此,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界决策人研讨世界经济问题最重要的非官方聚会和进行私人交往、商务谈判的场所。西方舆论由此称它为“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会议”。
㈥ 世界金融发展历史
世界经济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初形式,是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早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国际间的商品交换较前频繁。16世纪~18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大发现、殖民地的开拓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国际商品交换有了相当发展,并出现了国际分工的萌芽。18世纪中叶~19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机器大工业的出现,需求一国国内的生产和市场已无法满足。一些先进国家迫切需要到海外去寻找销售市场、原料和生活资料来源。而这时,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因此,形成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大量销售工业品;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逐渐被打破,变成先进国家倾销工业品的市场和提供原料、粮食、劳动力基地的格局。原来一国内部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分工和对立,开始转化为世界范围内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对立。由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了国际分工的范围,通过国际商品交换,各国经济开始建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初步形成。
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以电力的应用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一系列规模巨大的重工业部门的形成和发展,交通运输的长足进步,使国际经济的联系更加频繁和紧密。这个时期,垄断的形成加速了生产扩张和资本积累,出现了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的溶合。势力庞大的金融资本必然要对外扩张、输出资本。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也展开了争夺世界市场、瓜分殖民地的斗争。这样,不仅交换关系国际化空前发展,而且生产过程也国际化了。各国国民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紧密结合,形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世界经济最终形成。这一阶段的世界经济主要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殖民地、附属国经济两大部分构成。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新生的社会主义经济出现,打破了世界经济的旧格局。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40多年间,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大批民族独立国家,因而形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民族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并存的格局。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原子能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自70~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加剧,出现了滞胀(见停滞膨胀)长期存在的局面。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战后初期美国一家独霸的局面,逐渐演变为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70年代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贸易战、投资战等日益加剧;它们之间经济往来和互相依赖也同时加强,所有这些已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内容。
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曾长期遭受殖民掠夺,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畸形发展。在战后几十年,它们依据各自不同的条件逐步发展民族经济,取得一定成就,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旧的国际分工的束缚,在全面发展民族经济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特别是一些国家还受到债务问题的困扰。这些国家都积极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开展相互合作南南合作)和同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南北对话),争取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不但要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和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经济联系,而且要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在广泛的国际经济联系中发展本国经济。当今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事务,在与他国互利合作中发展壮大。
世界经济是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并将随着各国经济的国际化而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空前深化,各国经济联系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乃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欧洲共同体、美、加自由贸易区等。它们已构成今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㈦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回顾
我们回顾一下近几十年来,从亚洲四小龙到金砖四国再到VISTA五国的发展模式,对比分析其原因,从而来勾勒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概括如下:
亚洲四小龙:政府主导、积极性不干预、外向性
金砖四国:国家主导、强调独立性与开放性结合
VISTA国家:新兴力量 “四小龙”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模式的成功典范,后来泰、菲、马、印尼、越等国基本也用此模式。特点是面积非常小,没有自然资源。支持经济成长靠工业制造,早期是劳工密集型,后期是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
从政府角色来看,西方认为只有民主政府才能维持经济发展。但“四小龙”并不具备西方所谓高度的民主,而是集权政府,但都有很强的发展意识:要维持政权就要发展经济,用经济成果支持政权,这与西方看法不同。同时,西方经典看法,即“华盛顿共识”主张,政府角色要完全不干预市场,市场完全自由化、完全由市场来分配资源,而“四小龙”政府扮演积极角色,制定工业政策。
从文化角度看,西方100多年一直认为基督教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密切关系,主张竞争、个人主义,可以帮助资本增长,但“四小龙”都奉行儒家学说。
“四小龙”是出口导向,因需求带动生产,灵活性是其发展重要因素。儒家文化的重要内涵是灵活性,适应能力强,但其文化突破性又不强,对创新不利。所以,不好说哪种文化对经济发展有利。
“四小龙”经验是政府有不同程度干预,是“积极性的不干预”,而不是“积极的不干预”。这是翻译错误,将PositiveNon-interven-tion翻译成“积极的不干预”,其实它是“积极性的不干预”之意。“四小龙”干预的程度在于其经济形式,不是什么都不干预。香港式的积极性的不干预就是一个“香港共识”,“四小龙”发展用的是“香港共识”。
西方“华盛顿共识”主张市场、资本完全开放,价格由市场决定,认为这是最好的发展模式,这对“四小龙”的发展并不适用。 “金砖四国”近年来发展迅速,构成另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与“亚洲四小龙”模式完全不同。
“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发展模式。这一名称来自这四国国名开头英文字母BRIC(Brazil,Russia,India,China)的谐音英文单词BRICK(砖头)。高盛公司在2003年10月首次提出这个概念。
“金砖四国”与“四小龙”不同之处在于其经济体系很大,人口多,面积大,其经济发展依靠自身丰富的天然资源。同时,其经济体系不完全是开放的,不完全依靠出口,各自内部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四小龙”政权都是集权、不民主的,靠经济成果来维持政权,而“金砖四国”各自民主程度不一,政治模式也各不相同。同时,四国的文化因素互不相同,这与“四小龙”都奉行儒家学说不一样。
但“金砖四国”有一点因素是一致的,就是中国发展模式,即“北京共识”。其基本经验:循序渐进地开放、改革。
从“四小龙”到“金砖四国”,反映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崛起的轮替。 全球化、经济自由化深入发展。过去10多年,很多国家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出现很多外向型经济,出现贸易和金融自由化,通过海外投资很多国家经济全球化了,由此出现低价有效产品,生产增加,成本下降,产品越来越便宜,对原材料、能源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同时生活改善后,人口增多,对农产品需求增加,“金砖四国”有较强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能力,在农业、原材料、能源方面占有优势,同时不完全靠出口来进行激烈竞争,而各自有内部市场。
小型开放经济在金融方面受到的危险不断增大。亚洲金融危机后,小型经济受外资冲击机会大,保护自身金融体系能力低。目前,这种金融危险越来越大。而大的国家,尤其是不完全开放的经济体就具有防卫、保护自己能力的优势。整个世界金融秩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国际金融体制是“金本位”,现在并不能保障本地区的金融安全。
“新经济”浪潮推动生产变革。随着新的技术演变,导致在新经济年代,产生灵活的新生产制度,一个地方可以生产很多不同东西,生产范围要比以前广大。过去福特生产追求规模以降低成本。现在通用利用新科技可以生产不同产品,而不一定需要很大规模。一个大的经济体,可以生产很多不同的产品,经济上就可以拥有很大的活力。
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加。亚洲金融危机及9·11事件之后,经济发展要考虑非经济因素。地区安全、军事能力、能源安全等。大型经济体有资源,发展就能稳定,从而减少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而上世纪“冷战”结束后,经济发展并没有受到如今这么多的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加快世界经济多极化进程。“四小龙”地小人少,经济基数较小,其经济快速发展虽颇受关注,但影响主要在亚洲。而“四大金砖”都是幅员辽阔、经济规模庞大、经济体系完整和门类齐全的国家,且分布于亚、欧、美三大洲,影响遍及全球。据预测,至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出现重大变化,四国将跻身全球六大经济体之列,其GDP按购买力平价算将超过西方七大国。
促进国际经济秩序合理化。与“四小龙”不同,“金砖四国”均拥有重要国际影响。随着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他们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其发言权也明显增大。
推动国际政治多极化。随着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增强,四国进一步提高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影响力。印、巴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得到有力支持。美“一超独霸”战略面临更大挑战。
“金砖四国”的崛起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备受关注是因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未来具有巨大潜力。目前,四国内部还存在各自不同的问题,如教育落后、社会分化、创新能力不足等。但从趋势看,“金砖四国”崛起是“科学预测”,而非“美丽神话”。 “金砖四国” “开始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力量”。
奥尼尔:在世界经济的许多方面,“金砖四国”都已经开始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力量。这种影响各处都可以看到,不管是在商品市场、外汇市场、资产包括个人资产市场,还是在固定收入市场上都是如此。世界经济现在能够很从容地应对美国经济的减速,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有“金砖四国”的力量支持。对于从日本、德国到韩国和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其它的许多经济体来说,这都意味着一种新的出口推动力。
目前“金砖四国”的GDP总和占世界GDP总和13%,而美国占30%。可是,从另一个方面看,2007年第一季度,单是中国一国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就超过了美国,这在现今时代还是第一次。中国经济占世界GDP总量的6.5%左右,而在2007年第一季度,则是增长到近12%,美国却几乎没有什么增长。
不好的影响:奥尼尔:我知道有些人可能会把商品价格的上涨视为一种“坏”的影响,因为这增加了通货膨胀加剧的风险。但是从许多新兴国家的角度来看,尤其是非洲国家,这种价格的上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而绝不是坏事!只要西方的通货膨胀预期还保持在一个大致平稳的状态,商品价格的上涨就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相对的价格浮动,而不是通货膨胀。 奥尼尔:对于世界经济和“金砖四国”的未来,存在着两大风险,那就是通货膨胀和贸易保护主义,而后者的危险现在正在开始缓慢提升。如果美国对中国实施大范围的贸易制裁、限制中国出口的话,将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世界贸易大幅度下滑。世界贸易是现实生活中极少的可以实现双赢结局的行为之一,应该尽力避免出现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应向更发达经济体”质变“”:“金砖四国”能将这样快速的发展保持下去。中国应该改变现在对于出口贸易———尤其是一些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过于看重的状况,这样可以给其它新兴经济体以发展的空间。中国需要做的是向更发达的经济体所具有的一些特质转变,其中包括出口技术含量更高、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家庭个人消费品在出口贸易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奥尼尔:许多人这些年来一直担心中国经济会“硬着陆”,我的态度要轻松得多。因为中国大多数时候一直在采取非常正确的举动。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生产率正在提高,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长率也很可能会持续提高。当然确实存在着通货膨胀加剧的风险,这也是我认为中国应该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之一。 我认为最为紧要的就是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来刺激个人消费,减少贸易顺差。中国还需要加强能源的利用效率,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好的迹象,但是还需要做得更多。 日本“金砖四国”研究学者门仓贵史:继“金砖四国”后,VISTA(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五国将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
依据:VISTA五国作为有潜力的新兴国家已引人瞩目。这五国经济未来几十年内将会有飞速发展,根据“金砖四国”经济研究所推算,从2005年至2050年,西方七大工业国(G7)的经济规模以美元计算,与现在相比最多扩大到2.5倍,“金砖四国”扩大到20倍,VISTA五国预计可扩大到28倍,因此有理由认为VISTA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
㈧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历程
在国际的贸易当中,你可能已经了解,各个国家基本都是将货币兑换为美元进行交易,就连美国的最大债主——中国,都是拿着成捆的美元……可以说这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当今的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是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世界三大经济支柱的总称,而这三大世界经贸和金融支柱都是源自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得国际储备货币,从而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您所问到的之前,之后的影响,确切的说,在这之前,世界的主要货币是英镑和法郎,国际金融结算主要是以英镑为货币,直到1943年,英镑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全球范围的经济体系。
而在1973年,因为美元贬值,欧洲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而日本和欧洲的交易市场也被迫关闭了17天,欧美发达国家经过磋商最终决定,放弃固定汇率制,采用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完全崩溃。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固定机构,成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留下的产物。
答案是由我多方查找资料,加上个人理解,为您奉上,决无复制粘贴!希望采纳!
㈨ 全球化进程的三个历史阶段
谈经济全球化的三个阶段及其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大势,目前已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商品经济的全球化。这一阶段全球化肇始于英国工业革命。由于地理大发现和远洋航海事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商品远销世界各地,并给自身带来巨量社会财富,推动世界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在这一阶段,商品生产中心也就是世界的中心,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全世界经济活动受这一中心的支配。
第二阶段是资本经济的全球化。这一阶段全球化肇始于电力革命。由于电力的普遍使用,发达国家经济又有了指数级的增长,并推动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哪儿能赚钱,资本就去哪儿。世界的中心是掌握巨量资本的帝国主义国家,各国经济活动均处于帝国注意国家的控制之下。
第三阶段是信息经济的全球化。这一次全球化肇始于二十世纪中期的信息革命,信息网络的建立则是其发展的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世界的中心是那些掌握了信息网络的国家,谁掌握了信息网络的控制权,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并能获取巨量社会财富。但由于社会主义中国的信息网络科技迅速发展,目前发达国家信息网络控制中心地位正在受到冲击,既由实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中心开始转移到中国中心,而中国5G网络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则使这一对美国中心的冲击加大,中心转移也加速。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信息网络技术服务于全世界,因而它必将极大增强世界各国的发展能力,而削弱帝国主义国家实施霸权的能力,因此也必然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欢迎和支持,而遭到帝国主义中心国家美国的强烈反对。美国近期挑起的封锁“华为”之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其目的则在于维护自己的全球化控制权,以便继续剥削和称霸世界。由此可见,在第三次经济全球化之中,信息霸权与各国人民反信息霸权之争必将是十分激烈的。我们应该对此有充分准备,并保持信息网络优势,为自身和世界人民发展经济服好务。
总之,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张并攫取世界财富的过程,而信息经济全球化则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反对帝国主义霸权的过程。今后还会继续发展,内容会更新,意义会变化,其特征亦需人们不断给予关注。当然,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并不是说就把以往阶段的内容完全抛弃了,而是会保留下来,使其继续发挥作用,所以目前阶段的经济全球化是保留了前两个阶段内容的综合全球化,只是信息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罢了。现阶段的经济全球化将带来百年未遇的“大变局”,推动世界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也许会以美国霸权的衰落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