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七声”乐理创造者是谁
在中国音乐史上,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叫苏祗婆。他将龟兹琵琶七调,从西域传到了中国,后经音乐家郑译、万宝常的努力,使中国传统的五音音阶,兼用了西域的七音。这一音乐理论称为“五旦七声”,指乐律中,音阶可划分为七调,五旦之中又有七声,以每一声为主,可构成一种调式,可得35调。这七声相当于中乐七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也相当于西乐七个音符C、D、E、F、G、A、B。总之,苏祗婆比较系统地引进了印度、波斯的乐律,推动了中国音乐的改革和进步。并且对后世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隋朝音乐家郑译从苏祗婆的这一音乐理论中得到启发,进而推算出84个宫调,被称为“苏祗婆琵琶八十四调”。在实际音乐中84调不全用,又演变成隋唐燕乐28调,后来有人将其中最常用的五宫四调,合称“九宫”,一直流传至今。
这样一个对中国音乐发展、对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人们却对其身世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来自西域龟兹国,世代为音乐家,北周、隋之际来到中国,生卒年不可考,名字苏祗婆为梵语Sujiva的译音。由于史料语焉不详,因而有学者大胆推测:北齐的音乐家曹妙达可能与北周的苏祗婆为同一个人。
曹妙达(生卒年不详)为北齐的乐官,擅弹琵琶,世传其业,并能作曲。他为北齐的文宣帝所器重,常常召入宫内弹奏琵琶,皇帝自己则在一旁敲击胡鼓进行配合,两人一起沉浸于美妙的音乐世界。他的音乐活动从北齐至隋文帝时,将近半个世纪。北齐灭亡后,他为隋的宫廷音乐教习。
杨宪益在《关于苏祗婆身世的一个假设》一文中指出,“苏祗婆”与“曹妙达”原音相同,后者也是从梵文转译过来的。而且,“妙达”是梵文“苏”(su)的意译,“达”字含有“生”字诸义,也就是梵文“祇婆”的意思。在同一时代,差不多同一地方,居然有两位善弹琵琶的西域人,而且连名字都差不多,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巧事,除非假设:北齐的曹妙达就是北周的苏祗婆。杨宪益根据这一假设自圆其说道:苏祗婆幼年为突厥所俘虏,因精通乐理,为突厥王看重,周武帝天和三年(568年)或前几年,作为突厥王后随从乐人来到北周京都,在那里不甚得意,又到了北齐,得到北齐后主的重视,位至开府封王。
这一假设颇具新意,苏祗婆与曹妙达确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要断定“苏祗婆就是曹妙达”,似又显证据不足,有牵强附会之嫌。苏祗婆到底身世如何,同曹妙达关系如何,还有待于挖掘史料进一步探讨。这一谜底的揭晓,将大大推动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史的研究。
❷ 中国音乐史研究生笔记
中国古代史(一)
一.远古时期:
1.音乐形式:歌、舞、乐合而为一(基本因素是节奏),与生产力发展紧密相关(古歌、古乐舞)。
①《弹歌》——狩猎。
②《八阙》——农牧。
③《蜡辞》——祭歌。
④《云门》——黄帝拜神乐舞(图腾)。
⑤《咸池》——尧崇天乐舞(星座)。
⑥《萧韶》——舜时期宗教性乐舞。2.乐器:①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最古老的乐器,是我国音乐文化9000年可考的依据。20支,距今9000年。音孔不一,五、六、七、八。七音笛居多,保存完整。
②骨哨,陶埙(浙江余姚河姆渡,一孔)、籥。
③鼓 ——山西陶寺鼍鼓,永登土鼓,商代双鸟饕餮纹铜鼓。二.夏商时期。
1. 音乐发展:与远古乐舞性质不同,有阶级烙印。
①《大夏》:歌颂夏禹治水。
②《大濩》:歌颂商汤伐桀。
③巫乐:求雨,驱鬼逐疫,出征。2.乐器:
磬 ——石制。虎纹大石磬。山西陶寺夏磬。
编磬——故宫商代编磬,三枚一组。“永启”、“夭余”、“永余”。
埙 ——商代,五孔。
钟 ——陶钟。商代青铜钟。
编钟——河南安阳商代编钟,三个一组。
编铙——殷墟,五件一组。三.西周。(奴隶制社会达到鼎盛)
1. 周代礼乐制度实质——等级制度。(可作填空或名词解释,如:判县。)
a.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
① 乐队——天子-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周代礼乐制度体现在舞队、乐队规模与排列的严格规定。天子的乐队为四面排列,称宫县。)②舞队——天子-八佾;诸侯六佾;依次递减。
b.典礼仪式,祭祀,宴飨的步骤。2.乐舞:
①六代乐舞: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宴享,儒家雅乐最高典范。
黄帝——云门大卷;
尧 ——大咸;
舜 ——箫韶(九韶);孔子“尽美以,尽善也”。尽善尽美的由来。
夏 ——大夏;
商 ——大濩;
西周——大武。②小舞:彩绸舞、羽毛舞、牛尾舞、长袖舞。(娱乐性强,道具与舞的关系)③散乐:民间音乐。④四夷之乐:周边部落音乐、歌曲。⑤宗教性乐舞:摊舞。3.八音分类法:我国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西周有多达70多种乐器。
金~钟、铙;石~磬、鸣球;土~埙,缶;革~鼓、鼗;丝~琴、瑟;木~拀、敔 ;匏~笙、竽;竹~箫、篪。4.西周宫廷音乐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
(古代音乐教育制度始于秦)周朝建大司乐,我国古代第一所音乐学校。职能:
① 皇室贵族子弟的音乐教育,包括“乐德、乐语、乐舞”。
② 音乐表演:宫廷内所有大型饮宴、祭祀。
③ 行政管理:大司乐1000余人,分工明确,下设各部,各司其职。
目的:维护周王朝的统治。5.乐律。
①十二律——西周时期,正式有文献记载。完整的十二个半音结构: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②五声音阶——西周有了记载,宫商角徵羽。③旋宫——西周转调理论。任何一律都可作为宫音排列,形成新调。
四.春秋战国
1.乐律
①三分损益法——记载于《管子·地员篇》春秋战国出现,以弦长为计算基础来计算乐律的理论,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
宫→徵→商→羽→角。②隔八相生法——记载于《吕氏春秋·音律篇》。三分损益法五律的基础上,继续往下至第十二律,每隔八位生一律。(参看十二律。如:黄钟为宫,林钟就为徵。)2.曾侯乙墓编钟(2400年前):(从它的规模引发的思考启示)
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规模最大,音域最宽,数量较多,音律较准,保存较好。我国十二乐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特大型定调乐器。
①共65枚,上中下三层,分三组排列。上为钮钟,19;中下甬钟,45。有一铜鎛,楚惠王赠。标志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高度发展。②总音域五个八度:从大字一组的A到小字三组的c。其中大字组的G到小字二组的g,三个八度,十二律备齐。钟上2800错金铭文,记载楚、齐、晋、周、申、曾等国律名、阶名、变化音名的对照。对律学研究的重要性:反映了这个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为古代乐律研究提供了实证资料,旋宫转调有实践成果。割 律、姑冼律。③多数甬钟可发两音(鼓部、隧部),为大三、小三度。引发研究者双音规律实际运用的思考④上层钮钟律制与三分损益法近似——三分损益已用于实践。 中下层三组近似纯律——复合律制,可以转调。3.《诗经》:春秋末年产生,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现存305 首。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500年间各类音乐作品。
风——最优秀,多达十几种曲式手段,表现手法丰富。160,15国民歌。
雅——105,贵族文人的作品。分大雅与小雅。
颂——40,祭祀宗庙祖先。
◇“乱”(名词):《商颂·那》。《西周·大武》。
“关雎之乱,洋洋乎,引尔哉”——孔子。说明已有“乱”的手法。
为全曲最后高潮段落。在相和歌,相和大曲中成为第三段。4.“楚辞”——屈原所创作的体裁形式,与楚地密不可分。用楚地方言,风俗,音乐来进行创作。后人的模仿应按楚语、楚风。《楚辞》——总集,收集了以屈原为主的辞赋。5.音乐思想:儒、墨、道家。
儒家孔子:开创儒家,创立私学。“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虽对音乐只有只言片语,强调“德”的思想,对其后儒家音乐思想产生重大影响。荀子:《乐论篇》,被吸收到乐记。墨家墨子:《非乐》《三辩》。认为音乐使“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老者不得息”,使统治者丧失江山。从劳动者和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反对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认为音乐会加重人民的痛苦和灾难,浪费物力和人力,可能使国家衰亡。忽视音乐对社会、人类具有不同功能。道家老子:“大音希声”,“五音令人耳聋”。主张自然,反对雕琢。庄子:崇尚天籁。6. 我国早期儒家最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著作。
《乐记》(公孙尼子),集先秦儒家思想之大成。我国最早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著作。吸收了荀子《乐论篇》。
①音乐的本质:音乐是表达感情的艺术;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之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立场,区别。
②政治的关系:音安政和;
③社会功能:端正社会风气;与孔子观点一致,分层论述。
④美感认识:给人的愉悦感受不可缺少。五. 秦汉
秦:汇集六国之乐到秦。
1. 汉:乐府:
建立于秦,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一枚错金银钮钟上刻有“乐府”二字,可以肯定乐府机构原为秦代所设。汉承秦制,在汉武帝时期对乐府进行了扩建,达到兴盛。“采诗夜诵”:采诗官四处收集民歌,回宫廷后秉烛夜审,使乐府鼎盛。然后加工、改编、创作、填词、研究。李延年的“新声二十八解”,是西域音乐与汉音乐结合的最早记录。106年后,汉哀帝时,由盛变衰。意义:保存民间音乐,促成汉代民间音乐繁荣,对其音乐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汉代俗乐
相和歌 由徒歌(清唱)~ 但歌(一人唱,三人和)~ 相和歌 ~(魏晋南北朝)清商乐。
高级形式:相和大曲。
结构形式:三段式歌舞曲,艳——曲(段后加解)——趋(乱)。
相和三调:平、清、瑟。后称清商三调。鼓吹乐 以管乐、打击乐为主,兼有歌唱。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传统音乐融合形成。分鼓吹(排箫,笳为主要乐器,常在殿廷、宴饮中用);横吹(鼓、角,仪仗、马上之乐)。百戏 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包括角 、杂戏、魔术、歌舞等。有歌手、乐器伴奏。3. 乐器曲项琵琶、羌笛、筑、笳、排箫、马王堆古琴(长度稍小,七弦)4. 乐律。
京房六十律——在三分损益法产生十二律之后,继续往下相生。为解决黄钟不能还原的问题。到了五十三律已经还原。附会了天文历书、阴阳五行。发明了乐器“京房准”,十三弦,似筝。相和三调:平、清、瑟。鼓谱:《李记·投壶》。三种符号:□、○、半。如果算乐谱的话,是我国最早的乐谱。
六.三国、两晋、南北朝。
1. 清商乐
清商乐——魏晋南北朝汉魏相和诸曲与南方民间俗乐的总称。(清商三调)
吴 歌——东晋、南朝流行于建康的民歌。
西 曲——南朝流行于江陵的民歌,表演形式有舞曲与倚歌。2. 音乐文化大融合
a.少数周边国家歌舞在中原迅速流行[龟兹、西凉、高丽、天竺]。
b.少数民族乐器带入中原: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筚篥(管子)、方响、钹、羯鼓。
c.佛教传入,佛教音乐与中国民间音乐相融合,建立中国佛教音乐体系。
d.龟兹:苏祗婆带入五旦七调,隋唐形成八十四调理论。
为隋唐音乐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主要音乐思想:《声无哀乐论》。。
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嵇康著。与《乐记》(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成为封建社会音乐思想两大潮流。音乐-客观存在,哀乐-主观存在。
①与儒家的音乐观点——表情说相对立。“心之与声,名为二物”。
②哀乐之情来自客观事物的影响,音乐只是诱导其表现出来。肯定了音乐的娱乐作用和美感作用,否定了儒家提倡的音乐教化作用。反对无视音乐的艺术性,将之简单与政治话等号。是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美学论著,涉及到音乐本质、音乐功能、音乐审美等思想。4. 乐律学发展。
①何承天——南朝杰出律学家,创立了“新律”,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意在消除“黄钟不能还原”、不能旋宫转调的缺憾。
②荀勖——西晋律学家,发现了笛律中“管口校正数”,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出比较精确的十二笛。
③纯律——古琴有了“徽”位,按照纯律所定。有了徽位后可以记谱,促使古琴艺术飞速发展。5. 歌舞戏(简单掌握)——停留在歌舞上,有了戏剧的雏形。
南北朝后期兴起,有情节、角色、歌舞、伴奏、伴唱。与百戏有直接渊源,为高度综合戏曲艺术的形成作了准备。剧目:《大面》出现了戏曲脸谱的雏形。《钵头》《踏摇娘》(《苏中郎》)
中国古代史(二) 七.隋唐
1. 宫廷燕乐——隋唐音乐发展的重心。 ①专指天子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音乐,体制宏大。 ②它的发展建立在多民族音乐并存的基础之上,继承性、兼容性 ③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音乐最高成就, ◇多部伎:隋,九部伎;唐,十部伎,燕乐(景云河清歌)为诸部之首 ◇坐、立部伎:坐部伎3-12人,堂上表演,六部乐舞幽雅抒情。 立部伎64-108人,堂下表演,八部乐舞气势磅礴。
2. 隋唐的音乐形式:大曲与法曲 大曲:又称“燕乐歌舞大曲”,综合器乐、歌唱、舞蹈,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是汉代相和大曲与清商大曲的高层次发展。其特点:歌、舞、乐三位一体,结构庞大、节奏速度复杂多变。《破阵乐》《玉树后庭花》《凉州》《霓裳羽衣舞》 分三部分:散序——器乐,自由节拍。 中序——歌唱,器乐伴奏,抒情的慢板。 破 ——舞蹈,热烈快捷。 法曲:因佛教法会得名,以汉音乐和器乐为主。特点:清淡。《霓裳羽衣曲》。《霓裳中序第一》:为宋代姜夔从故纸堆中发现,加以填词,收录在《白石道人歌集》中,名为《霓裳中序第一》。 1. 唐朝的音乐机构 太常寺是唐朝最高行政机构,大乐署、鼓吹署隶属于太常寺,监管雅乐、俗乐。 a.大乐署,对宫廷艺人进行训练和考核的严格管理机构,最多时达11447人。 b.鼓吹署,专门管理仪仗鼓吹乐。 c.教坊,由宫廷直接管理,专门培养宫廷燕乐表演人才。歌舞、器乐水平较高。 d.梨园,在禁苑设立的音乐机构,教习、演奏法曲(器乐 )为主。从太常乐工精选,300余人,“丝竹之戏” 2. 唐朝主要民间俗乐形式。 曲子:隋唐时期一种齐言的、可以填写各种歌词的新型民间歌曲。代表作品有王维的《阳光三叠》(听辨)。这首乐曲到了明代成为琴曲;清代《琴学入门》的版本最为流行。曲子到了后期发展为长短句。
变文: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说唱形式。“俗讲”的本子就叫作变文。散文、韵文更替出现。内容有两类 ①讲说佛经故事,佛经教义《目莲变文》《地狱变文》 ②讲说民间故事、传说,历史故事。《王昭君变文》《孟姜女变文》。 3.乐律 “八十四调”,隋代万宝常、郑译根据苏祗婆的“五旦七调”理论发展而来。它的提出建立了宫调理论较为完整的体系。
“二十八调”,唐宫廷燕乐所用宫调体系,有“七均四调”“四均七调”两种说法。 “犯调”,同宫系统,调性转换。 “移调”,音乐不变,换调进行。
4. 重要的拉弦乐器: 奚琴:似二胡,轴非平行。 轧筝:竹片拉之。 八.宋金 1. 曲子(词调音乐): 在民间歌曲基础上发展的艺术歌曲,多为长短句。体裁形式源于唐大曲,创作手法多为依乐填词。常用技法:减字,偷声,摊破,犯调。
《白石道人歌曲》:姜夔,收入词曲17首,其中自度曲14首,古曲填词2首,为范大成曲填词1首,旁缀宋俗字谱;祀神曲,旁缀吕字谱;琴歌,旁缀减字谱;另有《圣宋铙歌鼓吹曲》歌词14首。代表作《扬州慢》《杏花天影》(听辨)。 2. 宋代市民音乐的发展: 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剧增,带来社会结构的改变。 ①表演场所:“瓦子”和“勾栏”,茶坊,酒肆,歌馆。 规模:有的可容数千人。数量:汴京“大小勾栏50余座”。 艺术形式:小唱、杂剧、诸宫调等。 ②宋杂剧颇有特色,遍布城乡。 唱赚:两种形式。缠令- 缠达-两个曲牌交替使用。 勾栏艺人: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 ③后期的发展——出现专业组织: 书会——编写话本和脚本的行会组织。 社会——从事职业表演艺术的行会。 分别有专门的唱赚社、杂剧社等。 ④特点:音乐转型,主流由宫廷向民间;戏曲的确立,替代了歌舞,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3. 宋代器乐合奏(简单了解名称) ①民间合奏形式:细乐,清乐,小乐器,鼓板(拍板、鼓、笛)。 ②宫廷合奏形式:教坊大乐,随军番部大乐,马后乐。 4.宋说唱发展(宋元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a.唐在寺院中表演,宋元到城乡各处。 b.形式普及,广受人们喜爱。 c.大型长篇说唱以丰富形式呈现出来。 主要形式: ①鼓子词——是一种说唱相间、以唱为主的艺术形式,用鼓伴奏得名。同一曲牌,反复歌唱多段曲词。 ②诸宫调*——北宋时期勾栏艺人孔三立创立的大型说唱形式,把我国说唱艺术推进到新的水平。使用多种宫调,表现较为复杂的故事情节。主要伴奏乐器有:鼓、拍板、笛。《西厢记诸宫调》董解元作,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作品,代表说唱音乐高度成熟。《刘智远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 ③陶真——农村说唱形式。题材、歌词通俗,多为七字句。 5. 宋杂剧与元杂剧的区别。
①宋由艳、正杂剧、散段组成,固定角色:副净,副末,孤,旦。一类以对白为主的滑稽剧,音乐少。一类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戏,音乐贯穿全剧。 ②元杂剧一本四折,有时加楔子,可以几本串联。每折用相同宫调若干曲牌;一本有四个不同宫调。曲、宾白、科组成。唱曲为主,一人主唱。属曲牌体形式,又称北曲。 优秀曲目: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马致远《汉宫秋》《岳阳楼》;郑祖光《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西厢记》。 5. 乐器: 嵇琴——奚琴,弓弦乐器。后改进为马尾胡琴。 ——唐称“轧筝”,宋改称“”,弓弦乐器。 6. 音乐理论: “十八律”,南宋蔡元定创立。生成十二律之后,继续计算出六律。理论上解决了三分损益音阶转调后,音程关系不统一的问题。理论上更完善。
❸ 用发展的眼光论述一下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死与活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主要内容
先秦时期
1、
先秦时期的考古发现
贾湖骨笛距今9000年,说明中华音乐文明历史的久远,且有了乐律、音程的概念。
河姆渡的骨哨和一孔埙说明南方的音乐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曾侯乙编钟公元前400多年的战国时期。64件乐器,音域达5个八度,十二律俱全,能够旋宫转调。一钟发两个音说明当时的乐器制作工艺之高超。三份损益律和纯律并存。2800多字的铭文是说明当时律制的重要文献。
2、
先秦的乐律
管子地员篇,记录了以弦长计算乐律的三分损益法方法。吕氏春秋音律篇记录了隔八相生法,为三分损益法的发展。
十二律是十二个半音的意思;单数为阳律,又称六律,双数为阴律,又称六同。
旋宫是西周以来的转调理论。
八音是乐器分类方法,以乐器制作材料为依据: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3、
先秦的民歌
诗经是春秋末年的民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北方十五国民歌;雅为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祭祀祖先的乐舞。
楚辞是南方的战国时期民歌总集。收入了屈原的九歌、离骚等作品,大部分是可以歌唱的,九歌属于组曲形式。
4、
先秦的音乐机构和礼乐制度
周代的宫廷音乐机构大司乐,最重要职能是音乐教育,另外两个职能是行政管理和音乐表演。
礼乐是一种等级制度,不同等级使用不同的音乐,乐队排列天子四面、诸侯三面、卿大夫两面、士一面。六代乐舞是雅乐的最高典范。
5、
先秦的音乐思想
儒家的孔子: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改造社会风气的作用;孟子提倡王与民同乐,有民主思想;荀子,音乐应配合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感化人心。
墨子主张非乐。
道家的老子主张大音希声;庄子提出天籁之声为音乐的至高境界。
《乐记》公孙尼子或汉儒集先秦诸子言论编纂而成。肯定音乐的表情作用;强调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及其社会功能;认为音乐应该给人以美感。
汉魏南北朝
1、
俗乐
汉乐府既是机构也是当时该机构收集到的民歌的名称,代表人物是协律都尉李延年,吸收西域音乐进行创作。
相和歌:是北方兴起的歌曲形式,分徒歌、但歌和相和歌三个阶段。其高级形式是相和大曲(南朝发展为清商乐),即三段体的歌舞曲:艳是抒情的歌舞,曲以歌唱为主,趋或乱为快速奔放的舞蹈。
鼓吹乐:汉代以管乐器和打击乐为主兼有歌唱的艺术形式,分鼓吹和横吹两种,前者在仪仗行进中奏,后者在殿廷奏。
百戏:为汉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含杂技魔术武术和歌舞等。
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汉魏相和诸曲与南方民间音乐的总称。所使用的三种宫调称作清商三调。吴歌是流传于建康一带的民歌,如《子夜歌》。西曲是流传于江陵一带的,如《莫愁乐》。
歌舞戏:是戏曲的萌芽阶段代表作有《大面》、《钵头》、《踏摇娘》
2、
音乐思想、乐律成就和民族音乐大融合
魏晋名士嵇康所作的《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与感情无因果关系,是道家音乐思想的延续。
何承天的新律力图解决黄钟不能还原的问题;荀勖提出管口校正数。
此期间西域音乐大量传入中原,如龟兹乐。曲项琵琶等乐器传入后成为重要民族乐器,佛教音乐传入。为隋唐音乐的繁荣奠定基础。
隋唐时期
1、
宫廷燕乐与俗乐
多部伎:隋七部、九部,唐九部、十部,除清商伎外大多数为外来乐部。
其中龟兹乐一直保持,可见它影响之大。
坐立二部伎:西域音乐占据很大比重。坐部伎堂上表演,以抒情优雅见长;立部伎堂下表演,以气势磅礴见长。
唐大曲:歌舞乐三位一体。结构为散序(乐器演奏,散板)、中序(歌唱为主,抒情慢板)、破(以舞蹈为主,节奏快捷)。《霓裳羽衣舞》是其代表曲目。宋代姜夔填词改编为《霓裳中序第一》。法曲是用于佛教法会的音乐,《霓裳羽衣舞》也是法曲的代表曲目。
管理音乐的机构有:太乐署(艺人训练考核)、鼓吹署(管理仪仗音乐)、教坊(为燕乐培养人才的机构)、梨园(禁苑教习演奏法曲的机构)。
曲子:隋唐时期可以填写各种词的民间歌曲,宋词的前身。
变文:宣讲佛教教义的说唱形式。
2、
隋唐宋的乐律
八十四调:隋代的万宝长和郑译根据苏 婆的“五旦七调”(龟兹乐调)发展而来,以七声十二律旋相为宫。二十八调:四种调高,七种调式。十八律:南宋蔡元定创立,用三分损益法生十二律后再生六律。
宋元明清
1、
宋代市民音乐
城市商业空前繁荣,出现市民阶层。瓦子勾栏、茶楼酒肆众多,成为民间艺人表演的场所。演出形式有:小唱、嘌唱、诸宫调、杂剧等。表演艺人的行会组织叫社会,编写话本和剧本的行会叫书会。音乐主流由宫廷到民间,戏曲、说唱音乐确立发展,取代了原来的歌舞艺术。音乐文化更加普及,艺术综合性更强。
民间器乐:细乐、清乐、鼓板、小乐器。
宫廷器乐:教坊大乐、随军番部乐。
❹ 维吾尔族有哪些名人
法拉比法拉比(870—950),全名穆罕默德·艾卜·奈斯尔·法拉比。出生于中亚锡尔河北岸法拉卜城(今名喀喇楚),突厥(语)人。掌握阿拉伯和古希腊文化,通晓十余种语言,以“全才”学者著称于整个伊斯兰世界,被誉为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
音乐造诣亦深,对律学与乐器创制贡献突出。他创作的木卡姆,迄今保留在维吾尔音乐中。著有哲学、逻辑学、文学、音乐等方面著作达160篇(部)。其文艺理论论著有《论音乐》、《音乐全书》、《长诗和韵律》、《诗艺》等。 ——《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理论集成》第3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优素甫·哈斯·哈吉甫(1018——1085) 喀剌汗王朝著名诗人。1012至1017年间出生干巴拉沙衮名门世家。后移居喀喇汗王朝的文化中心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1069—70年完成著名长诗《福乐智慧》。《福乐智慧》是一部以喀什噶尔当地人民的语言写成的劝诫性长诗,共13290行。
宗旨是宣传伊斯兰教的哲学伦理,用清新、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抽象、难懂、枯燥的哲学概念。在突厥语诸族的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其以后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研究喀喇汗王朝的重要史料,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经济、阶级关系、国家组织、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等。
有维吾尔文、汉文及德文、土耳其文的全译本和节译本,—《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第95、9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北京。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麻赫穆德·喀什噶里(1019—1005)喀喇汗王朝著名学者。
纳瓦依。 纳瓦依(1441—1501)的全名是艾里什尔·纳瓦依。出生在赫拉特。他是继尤素甫·哈斯·哈吉甫之后,维吾尔族文学史和文化思想史上又一个最有名的代表人物。纳瓦依出身于巴克什(知识分子)家庭,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 他一生留下了《深邃的宝库》、《五部诗集》等15卷文学和学术巨著。他在中亚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现在,研究纳瓦依的文学和学术遗产已成为专门的学科,称为“纳瓦依”。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❺ 礼乐志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各礼乐志所载史料,常可互相对照、互为补充,是研究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如:《汉书·礼乐志》,所记“郊祀歌”、“房中乐”、“乐府”等,它志少有涉及,为研究西汉音乐的难得史料;《宋书·乐志》,除记载统治阶级关于歌舞的各项措施和《雅》、《颂》之类作品,以及魏晋至刘宋朝廷祠祀、礼仪音乐舞蹈的沿革、制度、歌词外,还兼记民间谣讴、汉世相和十三曲、清商三调、大曲、鼓吹铙歌、杂技百戏、古乐器和新乐器等,内容颇详,史料价值较高;《隋书·音乐志》,关于苏祗婆五旦七调、八音之乐、隋七部乐的记载,他书不见,材料弥足珍贵;《新唐书·礼乐志》,在史料内容上较《旧唐书·音乐志》更为丰富,不仅可弥补其不足,并可与之互为对照;《宋史·乐志》,记录有大量散失的宋人乐书佚文,材料难得;《辽史·乐志》、《金史·乐志》、《元史·礼乐志》等,则实录有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对研究北方民族音乐历史和各民族音乐交流历史,均有重要学术价值。
❻ 宋词确实来源于西域音乐吗
第一章 词 源
词是随着隋唐燕乐的兴盛而起的一种音乐文艺。
从音乐方面说,词是燕乐发展的副产品。从文学方面说,词是诗乐结合的新创造。燕乐的兴盛是词体产生的必要前提,词体的成立则是乐曲流行的必然结果。经过三个时间:
一,隋唐燕乐的兴起开辟了新的音乐时代,也开始了词曲的孕育创造期。(宋刘梁陈世有新声,但属于清商乐系统。追溯词的起源不能超越隋代。) 二,日见繁富与新声竟作的燕乐乐曲,为词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乐曲条件。(唐教坊曲是盛唐乐的总汇,中晚唐俗乐大盛,曲调繁衍。但要注意乐曲发展为词调是有条件有选择的。)
三,适应社会需要与乐曲要求,长短句曲子词逐渐发展起来,最终取代唐声诗,成为与古、近体诗并行的新诗体。
第一节、燕乐与词——我国诗、乐结合的新传统
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三阶段
先秦的古乐为雅乐,是庙堂之乐。《诗》中的雅、颂就是雅乐诗歌。在战国时衰落。无力与新兴的俗乐争胜,最后不得不沦亡。唐宋时的雅乐只是装点礼仪的模拟品。
汉魏六朝的音乐称清乐。乐府诗就是配合清乐的歌词。清乐之始是相和三调(平调、清调、瑟调),或称清商三调(宫、商、角),行于中原。六朝的吴歌、西曲称清商乐(因其清调以商为主,故称清商),行于江南。但清乐与隋唐燕乐相比,从容雅缓,音希而淡,入唐后也逐渐衰落,只是一些唐代南方的吴吟越调,还是清乐的余波。
唐宋词的配合音乐主要是燕乐。隋唐时代流行的新乐叫燕乐。燕乐源头上溯到北朝的魏、刘、周。南北分裂造成了音乐上的南北分界。在北方少数民族统治地区,中原旧乐与西域胡乐融合,并以胡乐为主,逐步形成了与清乐不同的北乐系统。
隋统一后,隋文帝对南北曲进行汇集整理,于雅乐外置七部乐,后炀帝置九部乐。
隋七部乐:国伎(西凉伎) 清商伎 高丽伎 天竺伎 安国伎 龟兹伎 文康伎
隋九部乐:清乐、西凉、龟兹、高丽、天竺、康国、安国、疏勒、礼毕
唐贞观十四年,太宗平高昌,得高昌乐。使协律郎张文收造燕乐,去礼毕乐。合为唐十部乐。
唐十部乐:燕乐、清商、西凉、龟兹、安国、康国、疏勒、高昌、高丽、天竺
燕乐的主要部分是西凉乐与龟兹乐。
苏祗婆琵琶的五旦七调
四弦:宫、羽、商、角
七调: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
第二节 唐教坊曲——唐五代词调的渊薮
唐曲分大曲、次曲、小曲。大曲结构复杂、遍数繁多,多至数十遍。小曲是单谱单唱。大曲盛于宫廷,民间多为杂曲小唱。
由乐曲转为词调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词调与曲调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有人依谱填词。
一、 隋曲
王灼《碧鸡漫志》卷一:“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认为词起于隋。
二、 唐曲
唐代音乐发达,始于贞观,极于开元、天宝。
唐代的两张曲名表:
1、 太常曲
太常寺是专门的音乐机关,而大乐署是太常寺八署之一。唐十部乐就录隶于大乐署。太常曲对词源意义不大。
2、 教坊曲
教坊曲对词调起源意义重大。
教坊即教习音乐歌舞的伎艺之所。玄宗好俗乐,为了不受太常礼乐制度的限制,将俗乐引入宫廷,于开元二年,另设内外教坊。内在蓬莱宫侧。外又分两所,右为光宅坊,左为长乐坊。右善歌,左善舞。洛阳也有教坊两所。从此,教坊与太常并存。太常为政府官署,主郊庙;教坊是宫廷乐团,主宴享。
此外,玄宗在长安西北禁苑内设梨园,这个由他亲训的乐团体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内外教坊与梨园实际上取代了太常寺而成了当时真正的音乐中心。
开、天年间的教坊曲,共324曲。其中杂曲278,大曲46。曲名备载于崔令钦《教坊记》。教坊曲内容丰富,有用于歌唱的,也有说唱,亦有歌舞,甚至还有扮演戏弄的。用于歌唱的歌词形式有齐言声诗和长短句两种,演变为唐五代词调的有79曲。
另有40余曲,入宋后转为词调。
教坊是供奉宫廷,在中晚唐却出现于社交场所。教坊曲传播机会大增。这种音乐环境和社会环境是词生长所不可或缺的温床。
教坊曲还有二百多曲没有被用作词调,说明曲调转为词调是有条件和选择的。原因如下:
1) 杂曲入词多,大曲入词少,夫大曲演唱繁复,限制过多,不易流行之故也。
2) 词调选用还反映时代风尚。菩萨蛮词调盛于晚唐,盖其曲风行晚唐耳。词依曲作,曲借词行。
第三节 从选词以配乐到由乐以定辞——词体的形成过程
新曲越多,曲调越流行,就越需要为它们配上更多的合乎时尚的曲辞。不断地以新歌辞替换旧曲章,是中晚唐时兴的做好。同时,为新声撰写曲辞,为名曲配上名词也是诗人们乐往的。
但要注意曲辞与词不是同一个概念。唐燕乐曲辞相当多的是“声诗”,依曲拍为句的“长短句”倒是较为后起。
元稹《乐府古题序》论及歌诗之异,其区别为:
一类本徒为诗,“后之审乐者,往往采取其词,度为歌曲。盖选词以配乐,非由乐以定词也”,这就是“声诗”,或称“歌诗”。
一类本备曲度:“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因之准度。”“斯皆由乐以定词,非选词以配乐也”。这就是曲子词,歌词,或简称词。
近体诗入乐的矛盾:整齐的句式与参差不齐的乐曲始终存在矛盾,尽管入乐时,可以在节奏和歌法上作一些变通,但不能彻底解决,而且乐曲越复杂多变,这种矛盾就越难克服。唯一的出路是探索一种新的诗乐结合方式。
宋人关于曲辞从齐言到杂言演变的解释:
沈括《梦溪笔谈》卷五:和声说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三九:虚声说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四零:泛声说,
以上说话都不尽当,但实际上都是指出五七言诗式与乐曲的矛盾。以乐定词,声文相从是唯一出路。依曲拍为句是重大突破。
最早提出这种方式的是刘禹锡。其《忆江南》二首自注:“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依曲拍为句,打破整齐的诗律,以文就声。就进入了依谱填词的阶段。这是确立词体的开端。经过唐五代与北宋,这种方式日趋复杂和完善,终于形成了一整套与诗律不同的词律。词体从此独立发展,与诗分流异趋。
沈括《梦溪笔谈》卷五,谓填词入曲始自王涯:“唐人乃以词填入曲中,不复用和声。此格虽云自王涯始,然贞元、元和之间,为之者已多,亦有在涯之前者”。
李白词的真伪考证(了解)
宋代黄升(花庵)《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首录李太白七首,以《菩萨蛮》、《忆秦娥》为“百代词曲之祖”,案谓词起义李白。
菩萨蛮曲名见于教坊记,或天宝间曲。忆秦娥词不见于唐五代记载。北宋李之仪《忆秦娥》词自注“用太白韵”,说明北宋后期才传为李白作。且此词与五代、北宋前期的诸篇《忆秦娥》用词都不同。欧阳修、冯延巳、张先似都不知李白之作有前。显然,“箫声咽”一调比他们的词要出得晚,乃托名李白之作。
词源于唐,而大盛于宋。唐词还处于创体和初步发展阶段,尚为唐诗的一个支流。它在燕乐风行的环境里,盛唐时于民间孕育生长,中晚唐经过一些著名诗人之手逐步成熟和定型。这就是词产生的大致过程。与此同时,声诗则由盛而衰,两者是此消彼长。至于要确定哪首词是词体的鼻祖,非常困难。但如果不顾现传文人词多出于中晚唐,而把词体成立时间一味地提早,也是不合实际的。
第二章 词 体
词上承诗,下衍曲。三者源流相继,而界域判然。词体的特点部分由诗体演化而来,但更主要是的是诗乐相生的性质所决定的。
词曲相依其方式就是由乐以定词,依曲以定体。
第一节 词的创作——按谱填词
作词与作诗不同,除了有自度曲先撰词再上谱的之外,一般都须先按律制谱,尔后配词。“前人按律以制调,后人按调以填词”。所以我们把作词叫作“填词”。
填词用的谱有两类:一类是音谱。谱以纪声,词以示例。一为词谱,分调选词,作为词声律定格。
一 音谱
音谱就是曲谱或歌谱,以乐音符号记录曲调。它是乐师伶工依乐律而制的声乐谱。现存最早的唐乐曲谱是20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一卷唐曲谱抄本。就在1908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劫走的六千余卷文物之中。现存于法国国家图书馆(伯3808号)。
现存的完整音谱,只有姜白石的《白石道人歌曲》十七首。不但声、词俱全。而且有令曲、慢词,声词相配的方式亦比较复杂。是研究宋代词乐的重要艺术文献。
二 词谱
唐时的“乐章文谱”,是有谱有词。宋词谱亦有谱有词。以词谱代替音谱,音谱湮没的原因有二
1) 填词按谱,其意义就是按音谱。填词者就必须知音识曲。柳七、美成、白石知音善律,自可成。但大多数词人却未必能够尽谙乐律,难以尽依音谱。宋之后,音谱失传,所谓按谱填词,就只能是“前人按律以制调,后人按调以填词”。
2) 唐宋乐曲的流行大都有时间性,一个曲调的音谱歌法失传,便成绝响。有些词调因有人有作,以文字声律定型下来,于是就能独立流传。
柳、周、姜诸家词在宋代实际上是起到了代替词谱的作用。
第二节 词休的形成——依曲定体
曲词是一首歌曲的音乐形式,词调则是符合某一曲调的歌词形式。
词调与近体诗的区别:
1、 有调名 词调名本是曲调名,曲名除了表明音乐内容外,还表示曲调性质与乐央类别。词调以曲调为名,不另取名。
2、 分片 唐宋曲大多为两面。词调分片即由音乐分段而来。
3、 韵位无定
每段音乐分为若干小段,称之“均”。一均为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单位,乐曲于此“顿”“住”,词调则于此断句、押韵。
4、 句式参差
一均分若干小节,谓之拍。一拍就是音乐的一小节,称之为乐句。词分句与曲拍有关。曲拍有轻重缓急,故词调句有短长,字有多少。
5、 字声结合更加复杂 曲调节奏、旋律是用七音表现的。词调以文字声调与之配合。其用字讲平仄四声,阴阳清浊。
词调的上述特点是依曲定体的结果:
一 依乐段分片
片者,遍也。唐宋时乐曲的一段为一遍。大曲常由数遍至数十扁组成,称之为“大遍”,
其分曲为“小遍”。摘取其中一遍,用为词调,称为“摘遍”。所以,急曲就是急遍,慢曲是慢遍。词调称遍是由大曲、法曲而来的。
现代乐段有多段式,唐宋曲也大多分段,有一至四段四种。以两段的为主。词调亦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四种。以双调为主。
1、 乐曲一段而成一调的,称为单调、单遍。单遍词往往起于词初期,其中一些调后来加叠为双调。
2、 乐曲两段而成一调的称双调。双调是词曲的基本形式。前后两段相互对称或对比。前段称上片或前阕,后段则是下片或后阕。乐终曰阕,一阕就是一遍。上下前后之分依乐段,而与词义无关。下为双调词中的一些术语:
重头曲:双调词上下片完全相同,依原曲重奏一遍。其中上下片首句相同的就是重头曲。
大头曲:双调词前后段不同(大都为慢曲),前段短,后段长,前段可以视作后段的头。
换头:双调词如果前后段首句不同,那么后段的首句就是换头。
过遍:双调词后段首句称过遍,即乐曲换了一段之意,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3、 乐曲三段成一调,谓之三叠。三叠词分为两类:一为前两段相同,称之为“叠头曲”,又称为“双拽头”(如水龙吟)。另一类三叠是非叠头的。柳永的《戚氏》,周邦彦的《兰陵王》就是这类。
4、 四段成一调的是四叠。吴文英的《莺啼序》四段二百四十字,是最长的词调。
二依词腔押韵诗不论古近体,一般是两句一韵。词除了隔句韵外,还出现了韵位或疏或密,甚至疏密相间的方式。密者一句一韵,疏者一均一韵。这种方式因调而异。
柳永的《八声甘州》就是八小段音乐(八均)组成,压八韵。断词时一段均尾都用句号。非顿句的尾字如果有看似压韵的字不算入韵位。
押韵还有个选韵的问题。唐近体中押平韵,词则有平、仄、平仄通押、三声互押、入声独押与中间转韵多种方式。多数词调有具体规定。
词依曲定体,因此韵位的规定比近体诗复杂。但因为词韵分合比诗韵广,词要应歌,所以要求接近口语,就不能死守所谓的官韵。三声通叶、入派三声,甚至可以用方言压韵。这是与诗韵相比重大进步之处。
❼ 都有哪些乐志记载了我国传统音乐
各志所载史料,常可互相对照、互为补充,是研究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如:《汉书·礼乐志》,所记“郊祀歌”、“房中乐”、“乐府”等,它志少有涉及,为研究西汉音乐的难得史料;《宋书·乐志》,除记载统治阶级关于歌舞的各项措施和《雅》、《颂》之类作品,以及魏晋至刘宋朝廷祠祀、礼仪音乐舞蹈的沿革、制度、歌词外,还兼记民间谣讴、汉世相和十三曲、清商三调、大曲、鼓吹铙歌、杂技百戏、古乐器和新乐器等,内容颇详,史料价值较高;《隋书·音乐志》,关于苏祗婆五旦七调、八音之乐、隋七部乐的记载,他书不见,材料弥足珍贵;《新唐书·礼乐志》,在史料内容上较《旧唐书·音乐志》更为丰富,不仅可弥补其不足,并可与之互为对照;《宋史·乐志》,记录有大量散失的宋人乐书佚文,材料难得;《辽史·乐志》、《金史·乐志》、《元史·礼乐志》等,则实录有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对研究北方民族音乐历史和各民族音乐交流历史,均有重要学术价值。
❽ 中音史 名词解释--五旦七调
古龟兹乐的一种宫调体系。
五旦,古代西域曲调的五韵,七调是琵琶七调,娑陀力(Sadharita,宫调)、鸡识(Kaisika,商调)、沙识(Sadja,角调)、沙侯加滥(Sadja-grama,变徵调)、沙腊(Sadava,徵调)、般瞻(Pancama,羽调)、俟利箑(Risabha,变宫调)。
(8)五旦七调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龟兹乐的历史: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坚之大将吕光灭龟兹,将龟兹乐带到凉州。吕光亡后,龟兹乐分散。后魏平定中原,重新获得龟兹乐。
南北朝北周周武帝时有龟兹人苏祗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其所奏琵琶乐有七声:宫声、南吕声、角声、变徵声、徵声、羽声、变宫声。
隋文帝开皇初(581年)定令置《七部乐》:《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开皇中(590年),龟兹乐器大盛于朝野。当时著名乐师有曹妙达、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贵等人,精通龟兹弦乐、管乐,新声奇变,公王之间,争相慕尚。
隋大业中(611年)隋炀帝定《九部乐》:《清乐》、《西凉乐》、《龟兹乐》、《天竺乐》、《康国乐》、《疏勒乐》、《安国乐》、《高丽乐》、《礼毕乐》。
❾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乐志
中国“二十四史”典籍中,自《史记》起,大部分都有关于音乐的专门记述。《史记》有《乐书》,其余或称《乐志》,或称《音乐志》,或结合礼叙述而称为《礼乐志》。各代乐志除客观记述前代音乐理论、音乐沿革、礼仪宗庙音乐种类、乐舞作品之外,亦各有侧重地突出当朝音乐存见状况。各志所载史料,常可互相对照、互为补充,是研究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如:《汉书·礼乐志》,所记“郊祀歌”、“房中乐”、“乐府”等,它志少有涉及,为研究西汉音乐的难得史料;《宋书·乐志》,除记载统治阶级关于歌舞的各项措施和《雅》、《颂》之类作品,以及魏晋至刘宋朝廷祠祀、礼仪音乐舞蹈的沿革、制度、歌词外,还兼记民间谣讴、汉世相和十三曲、清商三调、大曲、鼓吹铙歌、杂技百戏、古乐器和新乐器等,内容颇详,史料价值较高;《隋书·音乐志》,关于苏祗婆五旦七调、八音之乐、隋七部乐的记载,他书不见,材料弥足珍贵;《新唐书·礼乐志》,在史料内容上较《旧唐书·音乐志》更为丰富,不仅可弥补其不足,并可与之互为对照;《宋史·乐志》,记录有大量散失的宋人乐书佚文,材料难得;《辽史·乐志》、《金史·乐志》、《元史·礼乐志》等,则实录有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对研究北方民族音乐历史和各民族音乐交流历史,均有重要学术价值。
❿ 各志所载史料怎么互相对照
各志所载史料,常可互相对照、互为补充,是研究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如:《汉书•礼乐志》,所记“郊祀歌”、“房中乐”、“乐府”等,它志少有涉及,为研究西汉音乐的难得史料;《宋书•乐志》,除记载统治阶级关于歌舞的各项措施和《雅》、《颂》之类作品,以及魏晋至刘宋朝廷祠祀、礼仪音乐舞蹈的沿革、制度、歌词外,还兼记民间谣讴、汉世相和十三曲、清商三调、大曲、鼓吹铙歌、杂技百戏、古乐器和新乐器等,内容颇详,史料价值较高;《隋书•音乐志》,关于苏祗婆五旦七调、八音之乐、隋七部乐的记载,他书不见,材料弥足珍贵;《新唐书•礼乐志》,在史料内容上较《旧唐书•音乐志》更为丰富,不仅可弥补其不足,并可与之互为对照;《宋史•乐志》,记录有大量散失的宋人乐书佚文,材料难得;《辽史•乐志》、《金史•乐志》、《元史•礼乐志》等,则实录有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对研究北方民族音乐历史和各民族音乐交流历史,均有重要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