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信息机房发展历史

信息机房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13 15:46:48

『壹』 数据中心也就是IDC机房将来的业务发展何去何从

(一)信息化成为数据中心机房产业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各国纷纷推出了新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美国注重各种智能系统和先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如“智慧地球”等;日本推出“i-Japan”战略,韩国政府出台韩国未来IT战略,英国提出“数字英国”计划,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应用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我国数据中心机房产业在经历了2010年的低开高走后,今后几年对于产业发展而言将是极为重要的一段时期。十二五规划的颁布以及其它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数据中心行业的高速成长。
十二五规划使得各个主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高速发展,而其中数据中心的应用将持续发展,将从早先的概念普及和实验开始逐步进入市场主流。”邓白氏研究公司刘亮说。
(二)技术的创新和融合特征更加显著
当前,数据中心的技术发展集中表现为技术群的协同发展,例如以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群带来了产业的革命,已渗透到数据中心各个学科和领域。数据中心的技术创新脚步越来越快,从事数据中心相关研究的专家们加紧研发各种先进的产品和技术,这些新产品和技术或者要解决数据中心面临的实际问题,或者致力于让系统工作得更加稳定。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未来数据中心应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1. 灵活性
灵活性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用户业务变更过程中的必然需求。数据中心用户在扩展、增加业务时,必然要对IT资源做出动态调整。虚拟化技术是实现业务灵活性的重要手段,使用较少的硬件和电力能耗,而能实现更大处理能力。
2. 绿色节能
能耗是数据中心主要的运维成本,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可以达到节省运维成本、提高数据中心容量、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及可扩展的灵活性等效果。理想状态下,通过虚拟化、刀片服务器、水冷方式等多种降耗方式,在满足同等IT设备供电情况下,绿色数据中心可以降低空调能耗20%-45%。因此,绿色数据中心是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 模块化
未来数据中心将更多的呈现出模块化的特征。数据中心采用模块化方式构建将更灵活,更适应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需要。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将数据中心看成一个单一整体,我们可以将数据中心按应用、服务类型和资源耗费率将数据中心分成多个功能区域。各个功能区域在不影响其他区域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动态升级和维护。比如:按照密度可以分为高密度区和普通密度区,在高密度区,地板承重、冷却系统及电源供给配置都更高,可以满足更高要求的数据中心服务需求。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分类方式。
4. 整合
整合将是数据中心领域需关注的重要管理手段。用户可以通过重新设置服务器,提高服务器利用效率或者采用新型刀片服务器等多种方式提升数据中心的利用效率。用户也可以通过采用虚拟化技术及关闭高能耗、低效率数据中心等手段整合数据中心资源。
5. 自动化
数据中心还应当具备快速服务交付能力,实现可视性、可控性的自动化管理;同时,能够提供更高的效率、更经济的成本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使用户能够轻松应对服务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减少人工干预,从而有效避免人为错误导致的断电和其他问题的发生。
6. 稳定和安全
早期的机房基础设施无法从中断事故中快速恢复,同时,网络攻击和网络病毒也给安全制造了诸多的麻烦。系统稳定和安全必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基本属性。
7. 虚拟化和云计算
虚拟化是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虚拟化的优势在于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投资成本,整合、优化了现有
服务器的资源和性能,可以灵活、动态地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虚拟化让数据中心所承载的基础设施资源可以像水、像电一样随意取用。与虚拟化紧密相连的商业模式是云计算,云计算的核心就是虚拟化资源共享。
(三)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云计算有可能成为未来数据中心产业新的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北京云计算中心主任曾宇认为,未来的云计算中心将会使用户能够以较低廉的费用,随时随地按需使用其资源,而不需要购买或拥有复杂的软硬件系统。曾主任进一步讲到,中国的云计算发展经过2008和2009年概念普及阶段,已进入落地阶段。云计算的发展已经获得国家层面的关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开始尝试云计算。
近年来,国内意识超前的相关服务企业和国外成熟的数据中心专业服务商将目光投向了国内市场,催生了为数不多的几家商业化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建成或正在建设商业化的数据中心,提供基础设施外包、运维外包等专业化的数据中心服务,使国内数据中心需求单位有了寻求市场化支撑的可能,而且在银行、保险、证券等企业也产生了外包模式的案例,这为数据中心第三方服务市场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我们对数据中心第三方服务市场进行的调研显示,以北京为核心的华北市场和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市场发展较为显著,2009年分别有25.54亿以及28.03亿的规模,合计占2009年市场份额的47.3%。分布行业中,金融和电信是第三方服务的主要市场,2009年两者分别有24.64亿以及29.50亿的市场规模,合计占市场的47.9%。
对于各行业数据中心的建设,选择外包,自建,还是共建,专家们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息科技部总经理艾军更强调专业化与社会化的保障机制。他认为“社会是分工的”这是工业化社会的的必然,把工作交给合适的人去做,外包是一种理性选择。况且,数据中心也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包含供电、温控、消防、安全控制等综合性的,需要24小时无间断的保证。每个银行都去维持这样的高可用性的辅助环节,是低效率的。交给专业机构来做会更有效,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持续发展。
民族证券总工程师马光悌总工程师则主张自建,量身定做。因为这样做的优点是,免去维护上的麻烦,升级上的困难,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自己设计的工具来实现,当然也是存在缺点的,就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
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刘永涛认为“自建”还是“外包”,取决于企业自身根据业务应用和信息安全的要求的详细定位,并结合自身对成本、能力、效率方面的要求做各方面的考虑。他认为二者相结合的模式是最理想的选择,这种组合将带来“同类最佳”效果。
(四)各主要公司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自2009年以来,世界各大IT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开拓新兴市场,实施产品多元化发展策略,从而提升行业地位和自身的竞争力。例如IBM通过战略投资开拓新兴国家市场,高度关注云计算领域,同时收购有助其软件业务增长的知名公司;英特尔成立新的能源系统集团,锁定智能建筑、智能电网等新业务;艾默生电气斥资12亿美元收购网络设备技术提供商AVOCENT,全面补强艾默生电气旗下的数据中心业务部门;更早时期,施耐德电气公司对美国电力转换公司(APC)总金额约达61亿美元的收购案,也给行业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以UPS起家的APC公司也成为了施耐德全球战略与整体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自法国的罗格朗公司也在最近开始产品的整合,并全面进入国内数据中心市场。可以预见,未来5年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这种发展态势仍会继续,各大跨国IT企业将继续利用其已有资源积极开展并购,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五)绿色IT将成为产业未来发展重点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各国政府也纷纷推出绿色IT的战略。日本政府在“数字日本创新计划”中提出要开发和实施无所不在的绿色ICT,加速推动低碳革命;韩国政府在“绿色IT国家战略”中提出加大研发投入以实现低碳工作环境;欧盟也制定出各种运用ICT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框架。
受政策激励和引导,各主要IT公司都在积极设计和改进IT技术。IBM宣布其“绿色创新工程”进入第二阶段,在全球推出模块化、高能
效的数据中心设计,能够削减多达50%的能源消耗;惠普持续研究动态智能散热等各层面的节能技术;艾默生则一直坚持其能效逻辑理念,让用
户对自己的机房能耗进行量化,进而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数据中心节能增效方案。
三 对数据中心机房产业发展前景的思考
通过上面的分析,并汲取各方看法,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目前影响国内数据中心机房产业发展的几个因素:首先是国家投资的带动。中国今天的发展是靠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国家投资对整个市场的发展是不可小视的,无论是四万亿投资还是两化融合。2009年两化融合的重点实验区广州、上海、深圳都无一例外的提出了如何利用信息化进行改变。这样建设和大规模的投资必将带动整个数据中心的应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去年十月份,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推出了深圳、无锡、北京、上海这些城市进行云计算应用和产业示范。这些政策导向对市场发展来说是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其次,行业本身的应用。自国家提出关于钢铁、汽车、制造等十一个重点产业的振兴规划,这些行业都提到了保增长手段就包括创新业务模式改变传统IT应用的模式。
业务本身的需求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用户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后台的支撑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还有就是技术层面的推动。最新的冷却技术、更高效快捷的管理系统、快速发展的节能降耗需求都已逐步深入到国内数据中心机房的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这些技术和理念将引领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
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有更加冷静的认识和思考。一、可以看出我国数据中心机房产业的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但同时也存在过热的苗头,政府在这方面应加强产业统筹的引导,遏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二、在大型数据中心项目不断上马的情况下,无论是设备还是人员都在极具的膨胀,如何对这些人员和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是需要业内人员给与高度关注的话题。面对更大更复杂的系统时,显然依靠传统的手段是很难解决的,这需要我们探索出更科学的管理模式。三、数据中心做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还存在规划设计水平不高,能耗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未来的数据中心应该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形成集中化、智能化、模块化的共享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平台,实现绿色节能,高效运营。四、面对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需求,数据中心的建设方(包括各IT厂商及服务商)则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提高安全保障。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是国民经济各项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于数据中心机房产业从业者而言,面对机遇与挑战,应当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正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取得新的突破、获得新增长而共同努力,使数据中心机房产业早日从百舸争流的信息化大潮中脱颖而出。

『贰』 中国的网络发展历史

1992-1996年,中国网络游戏的“史前文明”时期,以《侠客行》为代表的文字网络游戏(Mud,中文译称“泥巴”)游戏开始盛行。

1998年6月,鲍岳桥、简晶、王建华始创的联众游戏世界,开始在东方网景架设游戏服务器,免费提供给国内上网用户围棋、中国象棋、跳棋、拖拉机、拱猪等共计5种网络棋牌游戏的服务,一代世界网络游戏巨人开始迈出了它的第一步。

1999年4月,乐斗士工作小组正式成立,笑傲江湖游戏网组建,推出了国内最早的简易图形MUD游戏《笑傲江湖之精忠报国》。

1999年7月,网络创世纪(Ultima Online)民间模拟服务器出现,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先后出现了大量的模拟服务器,从那时起,国内的玩家们才开始实质性地接触到了真正的优秀的图形网络游戏。

2000年3月,联众创造网络竞技吉尼斯世界记录。联众在拓展海外市场时选择韩国,在联众游戏世界韩文版开始运行的同时,中韩合作双方联袂举办首届“中韩网络围棋对抗赛”,创下了当时规模最大的网络围棋比赛人数记录——12140人,该赛事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并得到吉尼斯的正式认证。

2000年7月,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中文网络图形Mud游戏《万王之王》正式推出,凭借优秀的游戏质量,配合特殊的历史条件,《万王之王》成为中国第一代网络游戏无可争议的王者之作。中国网络游戏的运营机制也通过《万王之王》得到了建立,而其诱出的潜在市场成为吸引更多公司冲击网络游戏市场的直接原因。

2000年9月,智冠传统三国题材的网络游戏《网络三国》上市,与同期的《万王之王》分庭抗礼,并且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2000年11月,宇智科通代理韩国网游《黑暗之光》进入国内,但这个半成品游戏很快被市场淘汰,但是它却成为了韩国网络游戏进军中国的第一枪。

2001年1月,北京华义推出《石器时代》,这款游戏以明亮的色彩、可爱的人物造型和幽默的设计取代了传统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的血腥和暴力,盛极一时,成为《万王之王》后的又一市场霸主。同时华义的WGS(计点收费)系统开始运行,为后来的网络游戏收费提供了不少借鉴之处。

2001年3月,中国大陆第一款原创网络游戏《第四世界》上市,这款由北京中文之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作品虽然填补过了大陆原创网络游戏的空白,但是最终却只草草地结束了它的旅程。

2001年3月,亚联、台湾圣教士、晶合时代共同推出韩国武侠网络游戏《千年》,因为背景与中国文化更为接近,使得其成为早期韩国网络游戏中最具影响的作品。

2001年5月,“联众世界”成长为世界最大在线游戏网站。经过3年多的迅速成长,联众已经发展到同时在线17万人、注册用户约1800万的规模,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游戏站点。

2001年5月20日,“碰碰i世代”正式对外公开测试,这款最终失败的韩国网络游戏证明了冒险和PK才是中国玩家的首选,休闲类社区游戏在此后大为削减。

2001年6月,华义百万玩家专用机房动工。北京华义与中国网通合作,在中国上网人口最集中的3大城市的北京、上海、深圳架设可供百万以上的玩家在线进行游戏的专用机房,联盟共建全中国范围网络游戏专用机房,以提供更高速、更稳定的网络游戏服务。游戏公司与电信服务商的合作全面展开。

2001年7月,第三波戏谷代理的《龙族》正式上市,这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少有的取得成功的奇幻类网络游戏之一,但最终因为封包问题的处理不当失去了自己的市场。

2001年7月,亚联游戏第二款网络游戏《红月》正式上市,这款背景为韩国经典科幻小说的作品与 同期的《千年》、《龙族》韩国网络游戏一起分割了韩国网游在国内的大部分市场。

2001年7月,游龙在线推出《金庸群侠传ONLINE》,网金成功地韩国网络游戏手中占领了国产游戏的市场,并成为2001年最成功的原创网络游戏。

2001年7月华彩公司发行的《三国世纪》正式上市,但是这款游戏并没有能挽救《万王之王》失去的市场,称霸一时的华彩逐步走向没落。

2001年10月,天府热线游戏中心正式成立,并迅速成为西南地区最最为重要的游戏阵地。

2001年11月,网易推出《大话西游ONLINE》,吹响了门户网进军网络游戏产业的号角。这一举措让网络游戏成为了门户网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1年11月,上海盛大代理的《传奇》正式上市,谁也没有想到原本以为不入流的网络游戏会成为今后两年时间内中国网络游戏的最大赢家。

2002年1月,网星公司代理的《魔力宝贝》上市,这款同样来自日本的网络游戏迅速地取代了《石器时代》在Q版网络游戏领域的地位。

2002年1月11日,《传奇》爆出黑客事件,盛大网络悬赏30万捉拿元凶。

2002年5月,蝉童软件推出《决战》,韩流在此时已经势不可挡地疯狂席卷整个中国网络游戏市场。

2002年6月,网易为了弥补运营状况不佳的《大话西游2》,引进了当时韩国三大网络游戏的《精灵》,网易的复合型网络游戏经营战略浮出水面。

2002年6月16日,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震惊全国,北京科技大学21条年轻生命迫使政府全国范围内整顿黑网吧。

2002年6月25日,《古龙群侠传ONLINE》开始测试,这是香港网络游戏在大陆的第一款作品。

2002年7月,从《网络三国》改良而来的《三国演义ONLINE》正式收费,但是并没有能挽救已经落入低估的一代王者之作。

2002年7月,《传奇》同时在线人数突破50万,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网络游戏。

2002年8月,高嘉科技代理的《天使》正式上市。

2002年8月,第九城市为其代理的《奇迹》展开测试活动。

2002年10月6日,《传奇》私服出现在国内,私服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002年10月,天府热线游戏中心推出全国首个网络游戏电视节目《传奇之美梦成真》,这是网络游戏第一次使用电视节目手法作为宣传手段。

2002年10月,《精灵》出现外挂,网易为杜绝外挂使用而一口气删除10万账号。

2002年10月,国内单机游戏巨头奥美电子涉足网络游戏,《孔雀王》正式投入运营。

2002年10月,上海UBI签约EQ,欧美第一网络游戏登录中国。

2002年11月1日,玩家游戏公司创驰正式签约《神泪》。

2002年11月5日,天人互动代理的《魔剑》进入内测阶段。

2002年11月13日,九城联手公安机关打击黑龙江MU外挂网点。

2002年11月,天府热线游戏中心经过一年运营,其平台上经营的游戏达到9款,投入运营的服务器达到500台以上,平均在线游戏人数突破10万,成为西南地区网络游戏的首选合作伙伴。

2002年11月,上海依星代理的《遗忘传说》开始测试。

2002年11月,卓越数码继《不灭传说》后推出《新西游记之大唐天下》,这款游戏也是21CN网站介入网络游戏行业的开始。

2002年11月,新浪网正式签约《天堂》,标志着国内第一门户网介入网游领域。

2002年12月9日,目标首款网络游戏大作《天骄》推出。

2002年12月,IT名企清华同方代理的《N-age》进入测试阶段。

2002年12月,万众瞩目的《轩辕剑ONLINE》经由网星代理进入测试期。

2002年12月, “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调查报告暨网络游戏产业峰会”在成都召开。

2003年1月,四川地区第一家网络游戏运营商正式推出《命运》。

2003年1月1日,游戏新干线正式运营《仙境传说》。

2003年1月24日,盛大网络因拖欠韩国方分成费,Actoz和Wemade单方面中止了盛大对《传奇》的运营权,中韩第一次网络游戏运营纠纷就此开始。

2003年1月17日,《天骄》推出POLO车计划,同时还将10部手机作为奖品,开始了国内做大规模的促销活动。

2003年2月,刚测试不久的《仙境传说》在国内出现私服。

2003年2月,国产游戏的标杆裘新返回故乡成都创建梦工厂,致力于原创网络游戏的开发。

2003年3月,Actoz和Wemade与光通娱乐正式合作,新一代《传奇》作品《传奇3》进入运营筹备阶段。

2003年3月24日,第一个玩家维权组织“《命运》玩家元老院”在官方的支持下诞生。

2003年4月,“第一款国产3D网络游戏”《天空之城》夭折于襁褓之中,运营商上海风之谷数字娱乐科技有限公司也宣告解体。

2003年4月,非典(SARS)在全国蔓延,网络游戏成为这一时期国人主要的一种娱乐方式,部分公司借此作出了一些颇具创意的推广活动抢滩市场。

2003年5月,天睛数码携《幻灵游侠》参展E3 2003,这是中国第一款出现在世界一流展会上的网络游戏。

2003年5月26日,奥美电子宣布网络游戏《孔雀王》终止运营,这是中国第一款经过运营后退出市场的网络游戏。 2003年5月8日,北京网星公司启动了以“绿色网游新世界”为宗旨的活动。在其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数以万计的违规角色被永久停权。而国内网游公司空前团结,集体参与此活动以杜绝外挂等作弊行为,这个活动持续到2003年9月结束。

2003年5月23日,腾讯第一款网络游戏《凯旋》开始内测。

2003年6月,上海依星软件大规模裁员,放弃运营仅半年的《遗忘传说》,与科润集团合资组建上海润星,转向新游戏《猎人》。

2003年6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表示外挂行为属于非法互联网出版行为。并要求所有互联网游戏出版物在游戏开始前,必须在画面的显著位置全文登载《健康游戏忠告》: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2003年7月,盛大向新加坡国际法庭提出仲裁申请,要求Actoz和Wemade赔偿单方面中止合约造成的损失。

2003年7月,金山航母级作品《剑侠情缘ONLINE》正式内测。

2003年7月26日,金山公司在涿州央视影视基地召开大型主题产品发布会“剑侠英雄大会”,盛况空前。

2003年7月28日,盛大开发的《传奇世界》开始测试,测试期间在线人数峰值高达30万。

2003年8月6日,海虹正式与Actoz签约代理成人网游A3。

2003年8月10日,Actoz与盛大重修旧好,盛大续约《传奇》两年。

2003年8月,连邦4000万天价签下《剑侠情缘ONLINE》网络版点卡经销权,轰动一时。

2003年8月27日,盛大召开新闻发布会,著名导演陈凯歌正式加盟盛大负责制作3D版《传奇世界》的艺术指导,负责制作片头动画和其它宣传CG。

2003年9月,网络游戏正式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政府将投入500万支持原创网游开发,金山和世模成为863计划的第一批收益者。

2003年9月26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主办的2003年中国网络游戏年会结束,“最具人气10大网络游戏奖”、“国产网络游戏奖”等十个种类的评选,共产生50多个奖项。

2003年9月28日,《传奇世界》正式开始收费。

2003年10月9日,Wemade正式提出诉讼,控告盛大《传奇世界》侵权,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2003年9月25日,《魔兽世界》被九城、新加坡电信、搜狐和英特尔联手拿下。

2003年10月,英国人胡润制作的《中国内地百富榜》和福布斯制作的《中国内地年度富豪榜》相继出炉,排名前10位的富豪4位染指网络游戏。

2005年开始,九城凭借高价拿下《魔兽世界》这款世界级大作,稳稳跻身一线厂商集团,并在之后继续抢夺《卓越之剑》、《奇迹世界》、《RO2》等有较大影响的作品。许多游戏公司受此影响,甚至认为只要认准一款大作并拿下,就极有可能靠一款游戏取得成功。在众多国内厂商的争夺中,游戏的签约金及分成费两年里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是服务器及前期推广成本也大大增加,很多如愿拿到大作的厂商沦落到赔钱赚吆喝的尴尬地位,近三年来称的上成功的大作还只是一个《魔兽世界》。

《完美世界》的成功和《征途》的火暴以及网龙的低调大赚让众多挣扎在温饱线上的阶级兄弟颇为动心;久游在《劲舞团》事件上的被动及九城沦为“暴雪网管”的尴尬更是让国内公司看的心惊肉跳。自主研发可完全掌控的国产网游,尽量减少对韩日欧美同质化严重游戏的代理已经成了国内绝大多数厂商的共识。

完美时空、盛大、网易、巨人、久游、网龙等厂商在今年都有自主研发的产品推出,其中也不乏像《天下2》、《大话西游3》、《天龙八部》、《风火之旅》等品质上乘的产品。虽然这些游戏称不上尽善尽美,但在资金、技术。经验都比较欠缺的客观环境下,他们的努力也实属不易。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喜欢组建自己的研发工作室,相比于代理国外大作的付出的天价,一个中小型工作室每月只需几十万人民币的经费,相当划算。即使做出来的第一步产品比较失败,但也为公司为中国网游培养了珍贵的开发人才,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2007年7月16日正式使用

新闻出版总署倡议并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八部委,已经联合下发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按通知规定,防沉迷系统的实施将按三个步骤进行:
4月15日至6月15日为国内各网游企业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在网游中开发防沉迷系统;

6月15日至7月15日为测试时间;

7月16日开始防沉迷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届时,国内所有网游(包括代理的国外网游)均必须增加防沉迷系统,否则可能不允许运营。
寇晓伟表示,目前多数网络游戏都设置了通过长时间在线累计获得经验值增长和虚拟物品奖励的功能,似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络游戏,不但损害了身心健康,也导致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才会推出防沉迷系统。该系统将只针对未成年人,除大型网游外,也包括腾讯和联众运营的休闲网游。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的核心内容是:未成年人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后的2小时游戏时间为“疲劳”时间,在此时间段,获得的游戏收益将减半。如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即为“不健康”游戏时间,收益将降为0,以此强迫未成年人下线休息、学习。

舆论普遍认为,虽然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各国都普遍存在,但这样的技术保护措施是中国政府管理部门首创。

现今网络游戏的种类
1.武侠类: 这类游戏是以中国式武侠为背景,具有代表性的如:《金庸群侠传online》、《千年》、《新英雄门》、《武魂》等。

2.奇幻类: 这类游戏以奇幻世界为背景,具有代表性的是:《红月》等。

3.龙与地下城类: 这类游戏参照西方奇幻小说《龙与地下城》设定游戏背景,具有代表性的是:《龙族》、《无尽的任务》、《奇迹MU》等。

4.卡通类:这类游戏中的人物和怪物都是以Q版的卡通造型出现,具有代表性的有:《石器时代》、《魔力宝贝》。

5.休闲娱乐类: 这类游戏主要是供玩家在闲暇时休闲娱乐的小游戏,具有代表性的是:《疯狂坦克2》、《欢乐潜水艇》等。

从九十年代的MUD时代,到99年《网络创世纪》进入中国,再到2001年盛大《传奇》的奇迹成功,直到今天国内网络游戏市场的一片兴盛势头。网络游戏这个庞然大物已经在中国走过了好几个不同的阶段。今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宣布强制实行“网络游戏防沉迷”,标志着我国网络游戏业就进入了由政府参与调控的新阶段。随着网络游戏的影响不断增大,网络游戏具备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意义。在这个新阶段中,网络游戏的经营重点不再只是考虑到底能给玩家提供多少娱乐,同时还要关心一款游戏对于社会的影响。国内的网络游戏业面临着新的一次洗牌。

说到网络游戏对于社会的影响,正负两方面都是我们不能忽略的。网络游戏的正面价值在于它大大扩展了我国网络事业和计算机业的发展,吸引了大批用户加入到网络使用者的行列中来。网络游戏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以及就业机会,带动了不少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内的通信业,计算机业以及网吧服务业因为网络游戏的兴起而迅速发展起来。同时,网络游戏还是一种廉价而普遍的新型娱乐方式,为收入处于中下水平的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相比之下危害并不是很大的消遣之所。

但是,现在社会舆论越来越关心网络游戏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虽然归其原因未成年人进入网络游戏的责任并不只在游戏本身,但是在目前社会监督不力的情况下,网络游戏担负起了限制未成年人过分投入游戏的主要责任。其中对未成年人最大的危害就是网络游戏占据了未成年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由此连带出的,是其他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某些网络游戏恶劣低俗的游戏环境;比如暴力网络游戏的PK设定;一些网络游戏的结婚和赌博的设定;还有就是网络游戏本身需要玩家支付的费用,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也并不轻松。

稍微有经济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毫无节制的无限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必然会因为某种原因停滞下来。现在,网络游戏业就面临着一次停滞发展期,只有那些顺应发展的网络游戏——比如休闲网络游戏和永久免费网络游戏——才会在网络游戏市场的变革中留存下来,迎来事业的新的高峰。

网络游戏弊大于利谈游戏的相同点是,网络游戏赋予现实人群“第二生命”,这个生命在游戏里诞生,随着玩家终止游戏结束,游戏的人性化设计赋于玩家不同的身份和经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游戏的引进,和中国网络游戏的产业化旗帜的扬起,网络游戏另一个共性是它是与玩家的现实时间和金钱挂钩起来的。

之所以从中式教育这个角度去谈网络游戏,是因为在中国网络游戏的消费群体以学生为主,虽然也有工作环境相对宽松的成人挂在游戏上,比起学生军团来说也可谓小巫见大巫。

网络游戏对人群产生的利和弊分别是什么呢?所谓利,一则是消磨时间,二则是模拟锻炼,有点像军队实战之前的模拟演习。所谓弊,一是花费时间和金钱,二是意志力薄弱的人会产生将网络和现实混淆的状态。

国外的孩子接收教育的模式和咱中国的不一样,孩子相对比较独立,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而中国的孩子除了学习之外,社会阅历少的可怜,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一个相对“成人化”的游戏里,容易被虚拟的情感背叛所伤害,不利于孩子的良好性格发展。国外孩子们从小培养的金钱观里,大多数是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的观点。而我国的国情是,在一个孩子没有走出象牙塔之前,所有的费用支出都在掏父母的口袋。网络游戏的高时间和金钱投入,除了会荒芜孩子的学业更有可能使孩子因为金钱的需求感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已经不是危言耸听,在中国青少年犯罪实例中,因为网络游戏而产生的犯罪案件逐年递增。

不管一个网络游戏的设计多么精美,构思多么奇妙,只要想象那些虚拟的“生命”背后是一颗颗稚幻的心灵,他们将在网络游戏里接受邪恶、虚伪、欺骗等多种考验,只是为了能够走向最后虚拟人生的顶峰。这也不是笔者杜撰,稍有常识的玩家都应该了解,一个大型网络游戏既然结合了众多玩家,是用金钱、时间和智慧去攻占顶峰,其间必然会产生利益冲突,在利面前,网络玩家们也会有各自“情感背叛”,一个玩家用几个的时间积累的经验值被敌人甚至同伙“吃”掉的可能大有人在。这些角逐,不利于中国孩子心灵美的发展,游戏夸张化的表现会从某些角度误导青少年对现实社会的认知,使之性格变得偏激。

中国已经被世界各大网络游戏商看中,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和游戏运营商将资金投入到中国网络游戏之中,这引起中国IT界的一阵燥热,在利益面前,有谁还能擦亮自己的眼睛去关注我们祖国的未来,孩子们。很多游戏商们认为阻止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的责任应该是学校和家长,然而面对中国储多的“黑网吧”,在利面前,有多少人会对青少年说“NO”呢?从青少年的角度来看,中国网络游戏想要产业化的脚步可否放的缓慢些?建议去化更多精力研制“成人化”智力游戏,提高游戏品质,又能使青少年们在游戏面前自动止步。青少年是中国明天的希望,切不可因为眼前的利,不去考虑中国的未来

『叁』 数字北京机房的机房历史

数字北京是信息化的战略口号和奋斗目标,其核心工作就是深度开发和综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而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战略目标。

数字北京机房的机房历史,依据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机房(1960~1980) 这个阶段,技术经历了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进程。
前期的机房是为某台计算机(大、中、小型机)专门建设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完全是在摸索中建设的。它只有降温措施,但没有精密的温度控制,。它采用的是风道送风,稳压器供电,缺乏对电力干扰(尖峰、浪涌)的防范,也没有严格的除尘措施,它的门还是普通的双开门,有很大的缝隙,并不是密闭的门,环境极为恶劣。恶劣的环境加上早期计算机的能力较差导致计算机系统稳定工作时间只有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往往一天就要发生几次故障,有时候坏1次但却要修1~2天,可用性极差。 由于当时我国的国情,计算机主要还是国产为主,用于国防,科研和一些特殊的领域。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机房中,设备对运行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这时还没有专门的机房场地国标,主要由计算机的研制人员设计机房条件,每种机器都有专门的机房场地组。

中期机房(1980~1990)
这个阶段的计算机技术经过多年的积累,终于驶上了用硅铺就的信息高速公路。微机、超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超大型机一应俱全。同时,我国也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通过对外交流、对内引进,计算机脱去了神秘的外纱,开始进入各个应用领域。
这一阶段较有代表性的事件有:1980年10月,MS-DOS/PC-DOS开发工作开始;1982年,Compaq公司发布了IBM-PC兼容机;1983年12月,我国第一台PC机——长城100DJS-0520微机通过鉴定;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套国产以太局域网系统;1989年WorldWideWeb创立。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关于机房的国家标准《计算机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1982。机房专用标准的颁布,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机房建设开始有了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机房的建设从手工作坊式的一种机器一个做法,逐步走向了由专业机房工程公司建设,进行工业化、标准化的建设方式。这个时期还颁布了第一部关于机房的安全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1988。

近期机房(1990~至今)
这个阶段,计算机通信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计算机已开始作为一个网络中的节点在运行。从开始的X.25连接到后期的帧中继以及ATM网络、从拨号到卫星再到光纤专线,计算机和通信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体。这时也有第一部机房国家设计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我国在这个时期也开始了经济的腾飞,与世界先进国家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肆』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史

60-70年代
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原定于1960年5月9日首次进行平洞试验,但为了更快取得实用导弹弹头,并集中力量研制氢弹,这次试验改为测量弹头威力和性能的大气层试验,直到1969年9月23日00∶15时才首次进行平洞核试验。1978年12月17日的第二次平洞核试验取得大量重要数据,对后来的地下核试验贡献良多。1976年10月17日的第三次平洞核试首度在花岗岩内进行。1984年12月19日的第五次平洞核试是中子弹的首次原理实验。这颗验证弹圆满成功并为全面突破中子弹技术瓶颈和首次中子弹核试验打下了基础,并在时程上反驳了美国对中国“窃取”中子弹机密的指控。

中国在1967年4月选定罗布泊西北的辛格耳为竖井核试验场,这种方式是地下核试验的主要类型。1975年4月钻成深300公尺,直径2.5公尺的第一口花岗岩竖井,但直到1978年10月14日09∶00时才首次竖井核试验成功。1980年10月16日的大气层核试验后,后来的中国核试全面转入地下;包括中子弹和近年的核试,也都采用竖井方式。在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对科学规律认识不充分,中国有3次核试全部或局部失败,但比例并不高。

从1964年11月2日起,外国开始记录罗布泊地震数据,从全球标准化地震研究网和地震联合研究机构等地震记录,可获得特定的波形,有部分地震站定期向美国国家地震资讯中心和美国国际地震中心报告。90年代中期,美国利用电脑程序一天三次自动访问国家地震资讯中心的数据库,监控中国的核试验情况。西方自1972年10月3日开始利用商业卫星侦察罗布泊核试验场,采用多光谱扫描、反射束光导摄像管、地形测绘仪、高解析度照相机、红外侦察仪器、航天飞机的合成孔径雷达等,宇航员也进行人工摄影。罗布泊在北部以西约2300公里,曾选择甘肃敦煌以西,新疆罗布泊以北4个地点,中俄两国专家都认为敦煌以西160公里的地区最好。核试验场分3个区。马兰科学城位于试验场西北,在两条干线公路交汇点附近是主要指挥所和技术人员居住区。马兰西北几十公里有一个保密研究所,即核试验中心,三面环山,有一条对外公路。核试验在试验场东南方距马兰不远的沙漠中进行。中央分区在马兰分区和东南分区之间,是地下核试验场,但早年也进行过几次低当量地面核试验。中央分区又分为3个地下核试验区;南部试验区在大山中;1969年9月22日和1975年10月27日的头2次地下核试验就在此进行。这两次核试验检验了地下核爆炸的封闭技术。这两次试验后,平洞核试验转移到西部试验区,这个试验区的核试验都是低当量的,在试验的同时也检验了地震武器的试验数据和核试场的安全性、合理性。中子弹的原理性试验和首次试爆都是在此进行的。东部试验区是西山之间的一块低斜坡地,进行深竖井地下核试验。近年的核试验有很多在此进行,包括东风-41的弹头试验。

『伍』 无机房电梯的发展历史

无机房电梯首先由意大利制造,当时的无机房电梯的发明,主要是针对古建筑,不破坏原来外观而在内部增加的一种电梯。
在无机房电梯的发展历史中,一共有四代,第一代为下置式,涡轮蜗杆曳引机,井道面积大;第二代无机房电梯是将电梯曳引机合理安排后,增加导向轮,而使曳引机安装在电梯井道中间;第三代无机房电梯是由KONE发明的,采用蝶式马达的永磁同步曳引机,使无机房电梯有了根本性的发展,但是由于电梯曳引机放在导轨上,使电梯噪音与震动很大;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是最先进的无机房电梯,由WALESS发明,并弥补了前三代的缺陷,将无机房电梯提升高度与载重获得大幅度提高,安全性能与控制技术也有很大提高。
在中国无机房电梯发展很快。由于它不占用机房空间、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而被愈来愈多的人采用。
日本、欧洲有70—80%新安装的电梯为无机房电梯,只有20—30%的电梯为有机房或液压电梯。
虽然日本也有无机房电梯技术,但是从没对中国出口过。

『陆』 网宿科技的发展历程

2000年
2000.1
上海网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上海正式成立
2000.5
首家在业界推出国际标准的数据中心SLA品质保障协议
2000.7
建立首座自有产权数据中心—国门IDC机房
2001年
2001.4
联合HP、COMPAQ、Dell等公司,在业界首家推出服务器租用服务
2001.10
在业界首家推出“一站式”IDC服务
2002年
2002.3
开发基于互联网的移动短信商务平台,面向企业和SP客户提供集成服务
2003年
2003.5
推出基于IPSEC技术的“速通”VPN管理平台,并获得国家科委创新基金
2003.10
推出服务器订单式租用服务,并成为业务租用服务器主要产品模式
2004年
2004.8
网宿研发中心在厦门成立
2005年
2005.2
业内首先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N1.0技术
2006年
2006.4
在业内率先推出CDN2.0技术,推动了CDN技术升级
2006.10
在行业内正式提出“互联网业务平台提供商”的概念
2007年
2007.5
网宿获得首轮融资,总额为4000万元人民币
2008年
2008.6
上海网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8.8
网宿荣获“北京2008奥运会新媒体传播技术合作伙伴”称号
2008.10
获“2006—2007年度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7年度合同信用等级为AAA级”
2009年
2009.10
网宿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009.10
网宿为凤凰网国庆阅兵和大众网2009全运会视频直播提供CDN服务
2010年
2010.2
网宿为CNTV 2010年春晚网络直播和腾讯世博会官方网站提供CDN服务
2010.5
网宿业内首家推出WSA全站加速解决方案
2010.7
上海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宿首次推出覆盖全球的12个海外节点,全球加速战略正式启动
2011年
2011.2
网宿正式发布2010年第四季度互联网报告,此报告每季度推出
2011.4
网宿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管理认证
2011.6
网宿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11.10
网宿网络加速(CDN)内容分发网络平台完成云架构改造
2012年
2012.2
网宿参加CDN Asia 2012香港会议,全球化营销进程拉开序幕
网宿宣布第二批海外加速节点建成并投入使用,至此网宿海外CDN加速节点的数量已达23个

『柒』 中国超级计算机发展历史3000字

我国计算机研制工作起源于1956年制定的《全国年科技规划》。同年9月中科院筹建计算技术研究所。1957年秋季决定以苏联M-3型计算机资料为蓝本,由中科院计算所与北京有限电厂合作研制计算机。1958年8月完成生产调试,该机由800根电子管、2000个氧化铜元件、10000个阻容元件组成,分装400个插件,插入3个机柜。由于氧化铜元件性能不稳定,后改用锗二极管。全机于1959年3月开始试算。不久,计算所三室成功地为该机配置了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从以磁鼓作存储器时的每秒30次提高到每秒1800次。1959年8月1日投入运行,可执行短程序。738厂共生产了38台,并改名为103型计算机(即DJS-1型),供各单位使用。

中国超级计算机历史

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中国电子计算机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956年,周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把计算机列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之一,并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诞生。

以逻辑电路器件作为标志,到目前为止的电子计算机可以分为四代。此外还有“第五代”即人工智能计算机和“第六代”即生物计算机的说法。每一代计算机,都比前一代更小、更快,技术工艺要求更高,价钱也更便宜。中国科学家研制从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的工作,几乎贯穿于整个毛泽东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电子管。美国研制出第一代计算机用了4年(1943-1946,标志: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的ENIAC),而中国通过学习苏联的技术,仅用3年就完成了(1956-1958,中科院计算所的103机),并生产了38台。
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美国从第一代计算机进入第二代计算机花了9年时间(1946-1954,标志:贝尔实验室的TRADIC),中国用了7年(1958-1964,标志: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即国防科技大学前身的441B机),生产了约200台。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这段发展过程美国用了11年(1954-1964,标志:IBM公司的IBM360),中国用了7年时间(1964-1970,标志:中科院计算所的小规模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11机”)。
1965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块集成电路在上海诞生,仅比美国晚了5年。在此后的岁月里,尽管国外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但这一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工人阶级,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起了中国早期的半导体工业,掌握了从拉单晶、设备制造,再到集成电路制造全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和丰富的知识,相继研制并生产了DTL、TTL、 ECL等各种类型的中小规模双极型数字逻辑电路,支持了国内计算机行业。当时具备这种能力的国家除中国外,只有美国、日本和苏联。
我国的超级计算机研制起步于60年代。到目前为止,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主要从事大型机的并行处理技术研究;第二阶段,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主要从事向量机及并行处理系统的研制;第三阶段,自80年代末至今,主要从事MPP系统及工作站集群系统的研制。经过几十年不懈地努力, 我国的高端计算机系统研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银河”、“曙光”、“神威”、“深腾”等一批国产高端计算机系统的出现,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具备研制高端计算机系统能力的国家。
1958年5月我国开始了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研制,以前苏联当时正在研制的БЭСМ-II中型计算机为蓝本,中科院计算所、四机部(15所)、七机部(706所)和总参56所的科研人员与北京有线电厂(738厂)密切配合,于1959年9月完成研制任务。104电子管计算机有22个机柜,主机、电机组机房各占地200平方米。全机共用4200个电子管,4000个锗晶体二极管。字长40二进位,内存使用直径2mm的环形铁淦氧磁心体,容量为4096字,机器时钟频率500KHz,运算速度每秒约一万次浮点运算,运行功率为100千瓦。1958年10月完成部件生产,1959年4月完成调试。 104机共生产了7台。为使计算机产业化,保证整机配套,60年代中期,全国建立了11家计算机主机和外部设备厂,职工人数1万3千人。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贵州、黑龙江、山东、江苏等地。1970年之前,仅738厂就生产了18种类型的174台晶体管计算机。
我国在研制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的同时,已开始研制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年7月,中科院应用物理所王守武与林兰英等人,研制出我国第一根硅单晶;并开始筹建我国第一个晶体管厂——中科院109厂,从事锗高频晶体管的批量生产。该厂为计算所研制109乙型晶体管计算机(浮点32二进制位、每秒6万次),提供了12个品种、14.5万多只锗晶体管。
1964年3月,二机部(主管核工业)提出要在1967年底前,使用约20万次的大型计算机。3月20日,中科院计算所在109乙型基础上,开始研制109丙计算机。1967年4月,完成机器调试,开始进行试算,8月进行验收鉴定。该机所需硅晶体管和锗晶体管,由109厂和公安部辽河实验工厂生产。109丙机是六十年代中期我国自行设计的比较成熟的大型计算机,字长48位,平均运算速度每秒11.5万次。在国内首次采用了自行研制的汇编语言和BCY算法语言,并建立了管理程序。该机共生产两台,为用户运行了15年,有效算题时间10万小时以上,在我国核武器研制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国防科工委誉为“功勋计算机”。
"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机柜。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超级计算机——“银河—I”。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研制“银河”超级计算机的难度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当时文革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我国气象部门急需巨型机做中长期天气预报,航空航天部门急需超级计算机以减少昂贵的风洞实验经费,石油勘探部门急需超级计算机进行三维地震数据处理。有一个部门租用了外国一台中型计算机,却要由外方控制使用,算什么题目都要交给人家,中国人不得进入主控室。为了研制新一代导弹核武器,必须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和模拟来计算核武器的杀伤效能等等数据,显然不能再靠手摇计算机+人海战那么干了。
1975年10月和1977年秋,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的张爱萍上将先后两次指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对巨型机研制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国防科工委于1977年11月14日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呈交了“关于研制巨型机”的请示报告,党中央和中央军委11月26日就批准了国防科工委的报告。1978年3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专门听取了关于计算机发展情况的汇报,明确由国防科工委系统承担亿次机研制任务,张爱萍将军为该机命名“银河”。

国防科大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58年“哈军工”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由于历史原因,1966年“哈军工”退出军队序列,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更名长沙工学院,直至1978年才变更为国防科技大学。面对小平同志的信任与重托,时任国防科大计算机研究所所长的慈云桂教授立下军令状。
1983年12月4日,是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国自行研究与设计的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提前一年研制成功,通过鉴定;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台阶。
"神威"系列超级计算机
1996年为加强我国高端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开始了神威系列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1999年神威系列机的第一代产品——神威Ⅰ型巨型机落户北京国家气象局,系统峰值为3840亿次浮点运算,该机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于此同时,为顺应国际潮流他们还同步开展了神威“新世纪”集群系统的研制。现已成功推出A、P两个系列的“新世纪”集群系统,其中A系列采用Alpha21264处理器,P系列采用Intel Xeon处理器,两款的最大规模均可扩至千余节点。目前该系统已广泛地应用于石油、物探、生物、气象和材料分析等各个领域。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计算机领域悄悄地孕育着一场革命,传统的向量机发展受到了限制,大规模并行机悄然问世。金怡濂教授敏锐地洞察到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中国计算机跨越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与此同时,机遇也落到了他的身上,他担任了国家重点工程———“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的总设计师。
金怡濂教授当即提出了一个我国超大规模巨型计算机研制的全新的跨越式的方案。这一方案不仅当时在国内尚无先例,而且把巨型机的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10亿次跨越到每秒3000亿次以上,跨越了两个数量级。在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召开的“神威”机研制方案论证会上,许多人对此方案表示惊讶、怀疑,甚至反对,提出继续搞比较保险的传统机型。金怡濂力排众议:“不挑战就会失去竞争的机会,不突破就没有中国巨型机的崛起。”经过他的精辟分析,与会专家最终通过了他提出的总体方案。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跨越,闯出了一条中国巨型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道路。
气象预报是超级计算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在神威Ⅰ型机上运行的“集合天气预报系统”采用了32套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运算,然后得出32个结果,再运用气象学的知识和统计的规律,在这个结果群里,找出可能性最大的未来天气的情况。以往10天的天气数值预报,在百亿次机上运算大约需要640小时,等预报结果出来时,就已经不是“预报”了。利用“神威”机进行运算,则只需要8小时。
“神威”机的另一项重要的应用就是石油勘探。要开采石油,必须钻井。打一口井耗资巨大,差不多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如果选择的钻井地点有偏差,那么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就会全部浪费,损失巨大。因此提前的精确测算格外重要。
在认为可能的地方进行人工爆破,然后搜集爆破后的反应,记录它的反射弧,把这些数据送到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地质专家再根据得出的结论分析石油的分布。应用“神威”机后,可以明显提高分析面积和准确程度。
“神威”机在石油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油藏模拟系统”。类似大庆那样的老油田,油采出来还要注水平以衡压力。现在地下还剩下多少油,也是需要大量的计算。用普通的工作站,可能要算一个月才有结果,而为了提高准确度,一套程序要算好几遍。一次就要一个月,显然达不到要求。用了神威机之后,由一个月变成了一个星期,现在变成了几个小时。

"深腾"系列超级计算机
90年代末以生产个人电脑和服务器著称的联想集团,也加入了研制高端计算机系统的行列,且一鸣惊人。2002年由该集团研制的运算速度超过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的“深腾1800”高端计算机系统在北京中关村诞生。它是我国第一台由企业研制开发的万亿次级计算机产品,标志着国内大型IT企业开始进入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研究开发。在当年11月公布的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深腾1800”以每秒1.046万亿次浮点运算的实测性能排在第43位,这也是我国企业生产的高端计算机系统首次入围TOP500。此外,该集团还于1999年和2000年分别推出NS10000及NS20000高性能服务器集群系统,同期从事高性能集群系统研究的还有清华大学和上海大学等单位。1999年由清华大学研制的“探索108”大型群集计算机系统及高效能网络并行超级计算机THNPSC-1问世,其最高浮点计算速度达到每秒300亿次;2000年由上海大学研制的集群式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自强2000-SUHPCS在上海诞生,其峰值速度为每秒3千亿次浮点运算。

中国超级计算机谱系表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银河”系列
银河-Ⅰ1983年 运算速度每秒 1 亿次
银河-Ⅱ 1994年 运算速度每秒 10 亿次
银河-Ⅲ 1997年 运算速度每秒 130 亿次
银河-Ⅳ 2000年 运算速度每秒 1万 亿次
天河一号 2010年 运算速度每秒 2507万亿次(2010年世界超级计算机排名世界第一)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曙光”系列
曙光一号 1992年 运算速度每秒 6.4 亿次
曙光-1000 1995年 运算速度每秒 25 亿次
曙光-1000A 1996年 运算速度每秒 40 亿次
曙光-2000Ⅰ 1998年 运算速度每秒 200 亿次
曙光-2000Ⅱ 1999年 运算速度每秒 1117 亿次
曙光-3000 2000年 运算速度每秒 4032 亿次
曙光-4000L 2003年 运算速度每秒 4.2 万亿次
曙光-4000A 2004年 运算速度每秒 11 万亿次
曙光-5000A 2008年 运算速度每秒 230 万亿次
曙光-星云 2010年 运算速度每秒 1271 万亿次(世界第三台达到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中心——“神威”系列
神威-Ⅰ 1999年 运算速度每秒 3840 亿次
神威3000A 2007年 运算速度每秒 18 万亿次
神威蓝光 2010年 运算速度每秒 1100 万亿次 (我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CPU的超级计算机)

联想集团——“深腾”系列
深腾1800 2002年 运算速度每秒 1 万亿次
深腾6800 2003年 运算速度每秒 5.3 万亿次
深腾7000 2008年 运算速度每秒 106.5万亿次
深腾X 在研 运算速度每秒 1000 万亿次

『捌』 局域网的历史和发展

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是一种小型网(3至50个节点),通常布置在一个公司(或组织)的办公区域内。
确切地说,局域网只是与广域网相对应的一个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凡是小范围内的有限个通信设备互联在一起的通信网都可以称为局域网。这里的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微型计算机、终端、外部设备、电话机、传真机等。按照这种说法,专用小型交换机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也是一种局域网。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都是计算机局部网络,简称为局域网。

局域网的种类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局域网都具有以下特点:
(1)有限的地理范围(一般在10米到10公里之内);
(2)通常多个站共享一个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3)具有较高的数据传播速率,通常为1Mbps―20Mbps,高速局城网可达100Mbps;
(4)具有较低的时延;
(5)具有较低的误码串(一般在千万分之一到百亿分之一间);
(6)有限的站数。

局域网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不少。根据数据传输速率可分为局域网和高速局域网。高速局域网―般指的是在计算机机房内将主机与一些高速外设和另外的主机相连,其传输速率一般都在50Mbps以上。也可以根据访问方法分类,但最主要的还是按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类。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树型。

『玖』 网络技术公司的发展历程!

给你一个参考

成立于2013年的河源市畅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部惠州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注于信息安全、IT基础架构建设和企业级应用的高新科技企业,和全球范围内众多的顶尖IT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致力于为政府部门、各大公司和分支机构提供领先的IT解决方案和与之相关的IT服务。是深信服科技、IP-guard、爱数EISOO、NOD32、蓝盾等安全厂商在河源的核心代理商及服务支持中心。
公司经过多年耕耘,在信息安全领域累积了丰富的项目案例和实施经验,建立起一支技术精湛、响应及时的服务团队,通过了SANGFOR、IP-guard、ESAFENET、NOD32、BLUEDON等安全产品的高级技术认证,以及CISCO、LINUX等多项认证,能为客户提供涵盖:售前咨询、方案规划、项目实施、应用培训、系统维护等全程服务支持。
畅联公司目前代理的产品有:SANGFOR、IP-guard、EISOO 、ESETNOD32、Trendmicro、Softnext、Bluedon、VMware、NOVELL、H3C、HP、IBM等,业务涵盖以下三大领域:
一、信息安全:1、基础安全:包括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护、垃圾邮件防护等。
2、管理安全:包括上网行为管理、文件加密、网络准入控制、身份认证等。
3、应用安全:包括统一存储、数据备份容灾、业务连续性、应用交付、虚拟化等。
二、IT基础架构: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机房环境、网络运维管理等。
三、企业级应用: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高可用软件等。

阅读全文

与信息机房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