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中国酿酒文化发展历史

中国酿酒文化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13 14:20:24

⑴ 中国酿酒业的发展历史

晋代文人江统的《酒诰》中有段的介绍:“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上皇:指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 仪狄: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属下,时间上晚于上皇时代。《世本》有“仪狄始作酒醪”的说法。 杜康:许慎《说文解字》说他是夏朝第五世君主,张华《博物志》说他是汉朝的酒泉太守,民间传说他是周王朝王宫的酿酒师。现在学术界的看法是:杜康可能是周秦之间的一个著名的酿酒家。 这段话说酒的起源是由于把剩饭倒在桑树林,粮食郁积,久蓄则变味成酒,而不是由于某个人发明的。
那么酒到底是怎样、何时酿出来的呢?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仪狄酿酒 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属下,《世本》相传“仪狄始作酒醪”。公元前二世纪《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的《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但《黄帝内经》已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汤液醪醴”的记载,《神农本草》又肯定神农时代就有了酒,都早于仪狄的夏禹时代。
二、杜康酿酒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杜康也是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杜康造酒” 经过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咏唱,在人们心目中杜康已经成了酒的发明者,也有了各种传说。 陕西白水县康家卫村,传说是杜康的出生地;河南汝阳县的杜康矾、杜康河,传说是杜康酿酒处;河南伊川县皇得地村的上皇古泉,传说是杜康汲水酿酒之泉。
三、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 黄帝内经· 素问》中有黄帝与医家歧伯讨论“汤液醪醴”的记载,《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但《黄帝内经》一书是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可信度尚待考证。
四、考古中的酒的发现 考古的发现,说明酿酒早在夏朝(4000多年前)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一点已被大量考古事实所证实。
1、磁山文化时期(7355-7235年前) 磁山文化时期,发现了一些形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和大量谷物,谷物酿酒的可能性很大。
2、河姆渡文化时期(6000-7000年前) 发现有陶器和农作物遗存,具备酿酒的物质条件。 3、三星堆遗址(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2870年) 该遗址地处四川省广汉,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铜酒器,其器形有杯,觚,壶等。
4、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400年) 该遗址地处山东莒县,随葬80多件陶器中,有25件洁白的白陶器,主要是成套的酒器,计有贮酒的背壶,温酒的陶规、注酒的陶瓮和饮酒用的规杯。
五、现代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1、酒最早是天然产物 人类不是发明了酒,而是发现了酒。酒里的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学名是乙醇),许多物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变成酒精。谷物中的淀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分,酒精,自然转变成了谷物酒。水果和乳汁也很容易转变成酒。
2、最早的酒——果酒和乳酒 远古时代,人们的食物主要靠采集和狩猎,采集的野果含糖分高,最易发酵成酒。动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质,乳糖,也很容易发酵成酒,以狩猎为生的远古人也有可能意外地得到乳酒。

蒸馏酒的起源
用特制的蒸馏器将酒液加热,由于酒中所含的物质挥发性不同,在加热蒸馏时,在蒸汽和酒液中,各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较易挥发,则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浓度增加,而酒液中酒精浓度就下降。收集酒气并经过冷却,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一般的酿造酒,酒度低于20%。 蒸馏酒则可高达 60%以上。
现代人们所熟悉的蒸馏酒分为"白酒"(也称"烧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兰姆酒"等。
白酒:中国特有,谷物酒蒸馏而成
白兰地:是葡萄酒蒸馏而成的
威士忌:是大麦等谷物发酵酿制后经蒸馏而成的
兰姆酒:是甘蔗酒经蒸馏而成的。 蒸馏酒与酿造酒相比,在制造工艺上多了一道蒸馏工序,关健是蒸馏器。蒸馏器的发明是蒸馏酒起源的条件,但也可能用来蒸馏其它物质,如香料,水银等。
一、蒸馏酒起源于东汉 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 26.6-20.4的蒸馏酒。在安徽滁洲也出土了一件类似的青铜蒸馏器。所以有人认为东汉已有蒸馏酒。
二、蒸馏酒起源于唐代 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光"中提到了烧酒。陶雍有"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的诗句。有些人认为这里所提到的烧酒即是蒸馏酒。 但从唐代的《投荒杂录》记载了烧酒方法:"南方饮'既烧',即实酒满瓮,泥其上,以火烧方熟,不然不中饮"。显然不是蒸馏酒的操作,所以也很难判断唐代的烧酒是否就是蒸馏酒。
三、蒸馏酒起源于宋代 宋代的《丹房须知》中描述了蒸馏器"抽汞器";南宋周去非在1178年写成的《岭外代答》中记载了一种广西人升练"银朱" 的用具,基本结构与《丹房须知》 中的描述大致相同;南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卷五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所以蒸馏酒也可能起源于宋代。
四、蒸馏酒起源于元代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麦蒸熟,以普瓦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辛、甘、大热、有大毒。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与姜、蒜同食,令人生痔。盐、冷水、绿豆粉解其毒。"。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说:"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 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章穆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饮膳正要》曰‘阿剌吉’。番语也(外来语--著者注),盖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罗及荷兰等处人始传其法于中土"。不管是自己的发明还是外国的传入,蒸馏酒最迟应该起源于元代。

⑵ 中国酒的历史

酒的起源——考古资料对酿酒起源的佐证
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是酿酒原料和酿酒容器。以下几个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时期的情况对酿酒的起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裴李岗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6000年)
(2)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500年)
上述两个文化时期,均有陶器和农作物遗存,均具备酿酒的物质条件。
(3)磁山文化时期
磁山文化时期距今7355-7235年,有发达的农业经济。据有关专家统计:在遗址中发现的"粮食堆积为100m3,折合重量5万公斤"还发现了一些形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有人认为磁山文化时期,谷物酿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4)三星堆遗址
该遗址地处四川省广汉,埋藏物为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2870年之间的遗物。该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铜酒器,其器形有杯,觚,壶等。其形状之大也为史前文物所少见。
(5)山东莒县陵阴河大汶口文化墓葬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莒县陵阴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掘到大量的酒器。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其中有一组合酒器,包括酿造发酵所用的大陶尊,滤酒所用的漏缸,贮酒所用的陶瓮,用于煮熟物料所用的炊具陶鼎。还有各种类型的饮酒器具100多件。据考古人员分析,墓主生前可能是一职业酿酒者(王树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酿酒",《中国烹饪》,1987.9)。在发掘到的陶缸壁上还发现刻有一幅图,据分析是滤酒图。
在龙山文化时期,酒器就更多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龙山文化时期酿酒是较为发达的行业。
以上考古得到的资料都证实了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夏禹时代确实存在着酿酒这一行

⑶ 中国酿酒技术发展历史

酿酒 酿酒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
由于酿酒用的原料不同,所用的微生物和酿造过程也不一样。以白酒、啤酒、葡萄酒为例加以说明:
白酒: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第2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白酒中的香味浓,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还产生较多的酯类、高级酯类、挥发性游离酸、乙醛和糠醛等。白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60度以上。
啤酒:以大麦为原料,啤酒花为香料,经过麦芽糖化和啤酒酵母酒精发酵制成。含有丰富的CO2和少量酒精。由于发酵工艺与一般酒精生产不同,啤酒中保留了一部分未分解的营养物,从而增加了啤酒的香味。啤酒中酒精含量一般为15度,或更低。
葡萄酒:以葡萄汁为原料,经葡萄酒酵母发酵制成。其酒精含量较低(约9~10%)较多的保留着果品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并带有特产名果的独特香味。在工艺上葡萄酒的酿制要经过主发酵和后发酵阶段,后发酵就是在上述主阶段酿成后要贮藏1年以上继续发酵的过程。酿酒葡萄的品种主要有:赤霞珠、品丽珠、梅鹿辄 、佳丽酿、黑品乐、蛇龙珠、佳利酿、神索、佳美、歌海娜、西拉、琼瑶浆、白玉霞、玫瑰香等。
酒曲
知道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 但一直不知道曲蘖的本质所在。现代科学才解开其中的奥秘。酿酒加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蘖也含有许多这样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将蘖本身中的淀粉转变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转变成乙醇。同时, 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
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酒曲中所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 对霉菌的利用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创造。日本有位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坂口谨一郎教授认为这甚至可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媲美,这显然是从生物工程技术在当今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推断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古代人民所创立的方法将日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酒曲的种类
酒曲的起源已不可考,关于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 书经·说命篇>>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科学原理加以分析, 酒曲实际上是从发霉的谷物演变来的。酒曲的生产技术在北魏时代的<<齐民要术>>中第一次得到全面总结,在宋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酒曲品种齐全,工艺技术完善, 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发酵力都很高。现代酒曲仍广泛用于黄酒,白酒等的酿造。在生产技术上,由于对微生物及酿酒理论知识的掌握,酒曲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原始的酒曲是发霉或发芽的谷物,人们加以改良,就制成了适于酿酒的酒曲。由于所采用的原料及制作方法不同,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异,酒曲的品种丰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国酒曲的种类和制造技术基本上定型。后世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改进。以下是中国酒曲的种类:
一 酒曲的分类体系
按制曲原料来分主要有小麦和稻米。故分别称为麦曲和米曲。用稻米制的曲,种类也很多,如用米粉制成的小曲,用蒸熟的米饭制成的红曲或乌衣红曲,米曲(米曲霉)。
按原料是否熟化处理可分为生麦曲和熟麦曲。
按曲中的添加物来分,又有很多种类,如加入中草药的称为药曲, 加入豆类原料的称为豆曲(碗豆,绿豆等)。
按曲的形体可分为大曲(草包曲,砖曲,挂曲)和小曲(饼曲),散曲。
按酒曲中微生物的来源, 分为传统酒曲(微生物的天然接种)和纯种酒曲(如米曲霉接种的米曲,根霉菌接种的根霉曲,黑曲霉接种的酒曲)。
二 酒曲的分类
现代大致将酒曲分为五大类,分别用于不同的酒。它们是:
麦曲,主要用于黄酒的酿造;
小曲,主要用于黄酒和小曲白酒的酿造;
红曲,主要用于红曲酒的酿造(红曲酒是黄酒的一个品种);
大曲,用于蒸馏酒的酿造。
麸曲,这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用纯种霉菌接种以麸皮为原料的培养物。可用于代替部分大曲或小曲。目前麸曲法白酒是我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操作法之一。其白酒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
酒曲生产技术的演变
一 原始的酒曲
我国最原始的糖化发酵剂可能有几种形式:即曲,蘖,或曲蘖共存的混合物。
在原始社会时,谷物因保藏不当,受潮后会发霉或发芽, 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可以发酵成酒。因此,这些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是最原始的酒曲,也是发酵原料。
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发霉的谷物和发芽的谷物是不加区别的, 但曲和蘖起码在商代是有严格区别的。因为发芽的谷物和发霉的谷物外观不同,作用也不同,人们很容易分别按照不同的方法加以制造,于是,在远古便有了两种都可以用来酿酒的东西。发霉的谷物称为曲,发芽的谷物称为蘖。
二 散曲到块曲
从制曲技术的角度来考察,我国最原始的曲形应是散曲,而不是块曲。
散曲,即呈松散状态的酒曲,是用被磨碎或压碎的谷物,在一定的温度, 空气湿度和水分含量情况下,微生物(主要是霉菌)生长其上而制成的。散曲在我国几千年的制曲史上一直都沿用下来。例如古代的"黄子曲",米曲(尤其是红曲)。
块曲,顾名思义是具有一定形状的酒曲, 其制法是将原料(如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匀后,填入一个模具中,压紧,使其形状固定,然后再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和湿度情况下培养微生物。
东汉成书的<<说文解字>>中有几个字,都注释为“饼曲”。东汉的<< 四民月令>>中还记载了块曲的制法,这说明在东汉时期,成型的块曲已非常普遍。
到北魏时代,以<<齐民要术>>中的制曲,制蘖技术为代表, 我国的酒曲无论从品种上,还是从技术上,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境地。主要体现在:确立了块曲(包括南方的米曲)的主导地位;酒曲种类增加;酒曲的糖化发酵能力大大提高。 我国的酒曲制造技术开始向邻国传播。
散曲和块曲不仅仅体现了曲的外观的区别, 更主要的是体现在酒曲的糖化发酵性能的差异上。其根本原因在于酒曲中所繁殖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
从制曲技术上来说,块曲的制造技术比较复杂,工序较长, 而且制曲过程中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酿酒前,还必须将块状的酒曲打碎。古人为何多此一举? 其中的道理是块曲的性能优于散曲。从原理上看,我国酒曲上所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有的霉菌菌丝很长,可以在原料上相互缠结,松散的制曲原料可以自然形成块状。酒曲上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如细菌,酵母菌,霉菌。这些不同的微生物的相对数量分布在酒曲的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也不同。有专家认为,酿酒性能较好的根霉菌在块曲中能生存并繁殖,这种菌对于提高酒精浓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块曲的使用更适于复式发酵法(即在糖化的同时,将糖化所生成的糖分转化成酒精)的工艺。
西汉的饼曲,只是块曲的原始形式。其制作也可能是用手捏成的。 到了北魏时期,块曲的制造便有了专门的曲模,<<齐民要术>>中称为“范”,有铁制的园形范,有木制的长方体范,其大小也有所不同。如<<齐民要术>>中的“神曲”是用手团成的,直径2.5寸,厚9分园型块曲,还有一种被称为“笨曲”的则是用1尺见方,厚2寸的木制曲模,用脚踏成的。当时块曲仅在地面放置一层,而不是象唐代文献中所记载的那样数层堆叠。使用曲模,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统一曲的外型尺寸,所制成的酒曲的质量较为均一。采用长方体的曲模又比园型的曲模要好。曲的堆积更节省空间。更为后来的曲块在曲室中的层层叠置培菌奠定了基础。用脚踏曲,一方面是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曲被踏得更为紧密,减少块曲的破碎。总之,从散曲发展到饼曲,从园形的块曲发展到方形的块曲,都是人们不断总结经验,择优汰劣的结果,都是为了更符合制曲的客观规律。
三 麦曲制造技术的发展
在汉代以来,麦曲一直是北方酿酒的主要酒曲品种,后来传播到南方。<< 齐民要术>>中所记载的制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后世也有少量的改进。

⑷ 中国酒文化发展史是怎样的

我国酒类品种繁多,名酒荟萃,酒与中华文化、养生保健密切相关,因此历代都有论酒专著出现。

周武王灭掉商纣后,建立了周王朝。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因其年少,由周公旦辅佐。为了汲取商因酒败亡的历史教训,使周王朝政权更加稳固,周公曾作《酒诰》以警戒之。随着春秋至秦汉时期生产技术的进步,酒文化也取得了很大发展。东汉末年的建安年间,大臣曹操将家乡亳州的“九酝春酒”以及酿造方法献给汉献帝刘协,御医认为有健身功效,自此“九酝春酒”成为历代贡品。在魏晋时期,文人饮酒之风极盛,出现了有名的“竹林七贤”,他们是晋代的7位名士,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刘伶还写了一篇著名的《酒德颂》。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曲水流觞”的习俗,把酒文化更向前推进了一步。唐代由于疆土扩大,物质财富的增加,而粮食的储积对发展酿酒业提供了前提。再加上唐代文化繁荣,喝酒已不再是王公贵族、文人名士的特权,老百姓也普遍饮酒,酒类品种更加繁多,并由此开创了唐宋“诗酒文化”,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都颇有酒名,并且有“饮中八仙”之说。

宋代的酿酒工业,在唐代普及和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上至宫廷,下至村寨,酿酒作坊,星罗棋布。宋仁宗时期,窦苹著有《酒谱》一书,他杂取有关酒的故事、掌故、传闻计14题,包括酒的起源、酒的名称、酒的历史、名人酒事、酒的功用、性味、饮器、传说、饮酒的礼仪,关于酒的诗文等,内容丰实,多采“旧闻”,且分类排比,一目了然,可以说是对北宋以前我国酒文化的汇集。

⑸ 中国酒文化有多少年历史

俗话说,“无酒不成礼仪”,又说,“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酒,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也渐渐创造出了灿烂的酒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国家之一。不知各位朋友认为中国酿酒的历史有多长吗?告诉你吧,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酿酒,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制作酒曲的方法,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好几十种酒和药酒的酿造方法。可以说,酒是人类最古老的人造饮料之一。

酒的种类非常多,按酿造方法,可以分为蒸馏酒、发酵酒和配制酒;按酒精的含量,可以分为高度酒(度数在40度以上)、中度酒(度数在20到40度之间)和低度酒(度数在20度以下);如果按照通常的商业习惯,又可以分为白酒、黄酒、果酒、啤酒和配制酒等。如大家所熟知的茅台酒、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属于白酒,而像浙江绍兴女儿红、花雕酒等则属于黄酒,我们则把各种葡萄酒划分到果酒类里面,等等。

酿酒,离不开水。一方水土产一方物,在几千年的酿酒史上,水一直是酿造上品佳酒必不可少的条件,名酒产地必有好水,尤其是含有丰富矿物质的水。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一瓶碎了的茅台酒让国人扬眉吐气美美地回味了近百年,茅台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县,那里有一条赤水河,水质特好。离开了茅台镇,在其它任何地方,用同样的方法,却再也酿造不出如此香美的好酒。古井贡酒扬名天下,则完全得益于那口古井;而如果没有了崂山泉水,青岛啤酒的口味就是不再相同。

酒有多种,每一种酒的口味、特性和功效都会略有不同。一般来说,都有这样的特点,即酒性温而口味较为辛辣,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具有疏经活脉、行气调血、温阳祛寒的功效,一经喝下,便会觉得自己的郁闷之情得以松解,兴奋、失意之绪得以宣泄。再有,酒本就为谷物酿造出来的精华,故还补益肠胃的功效。此外,酒能杀虫驱邪、辟恶逐秽。而如果把酒与药物结合起来,两者相加,功效何止增长十倍。

要懂得饮酒,选一套好的酒具必不可少。喜欢饮酒的人,总要关注酒具的选择如何。酒具是用来贮酒、盛酒和饮酒的器具。在我国,按照质地材料,可以把酒具分为陶酒具、瓷酒具、青铜酒具、玉酒具、玻璃酒具和其他酒具等。不同的酒具,反映了历史上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状况。不同地位的人,所用酒具有所不同,在古时,低下层的劳苦大众使用最多的便是陶酒具,而玉酒具、金银酒具等则成为上层统治者的专用酒具。当然这些早已成为了历史,只要大家喜爱,无论用什么酒具也不受限制的。

有了渊源流长的酒历史,也就有了灿烂悠长的酒文化。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饮酒吟诵,借酒言志,留下了无数的佳作名言。李白“斗酒诗百篇”,多少年来让人何等羡慕;“葡萄美酒夜光杯”,景色多么的优美,谁的酒兴不会大增呢?“酒逢知己千杯少”,好友相聚,美酒必不可少。当然,也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惆怅。不过,我们可不要追求“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小算盘,亲朋好友之间,总还是多点坦诚,多点直率吧。虽说没有必要“一醉方休”,但我们还是要学会“美酒赠知己,玫瑰送佳人”。

酒,演绎了人间多少的恩恩怨怨,又留下了数不清的经典故事与千年绝唱。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成就武圣威名;卓文君当垆沽酒,为了一曲“凤求凰”;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既保住了自己的皇位,又给手下大臣以充足的体面; 而无人敢赴的“鸿门宴”,终于由此爆发持续八年的楚汉战争。喜事喝喜酒,气氛更加喜庆,悲痛郁闷之时,“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以说无论在红白喜事,宴亲赠友等各种活动中,“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仪”。

喝酒,无外乎总会有醉酒出现。,可以说,醉是酒的精华。对于普通人,有“灌夫骂座”,则对于那些历史名人,因醉酒更引出了许多故事。汉高祖刘邦醉酒斩白蛇而得天下;“贵妃醉酒”,让洛阳所有牡丹都为之凋谢;一代词人李清照,更有“沉醉不知归路”。也因为醉酒,才让中国武术多了一套醉拳,辉煌的宋词也有了“醉花阴”、“酒泉子”等词牌名。醉,让中国的酒文化发挥到了极致。总之,“酒外乾坤大,壸中日月长”, 无论是过去,还是在现在及将来,我们的生活始终离不开酒,我们能饮酒,更要会饮酒,“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酒的历史和酒文化还将继续演绎着美丽的神话,也必将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⑹ 中国的酒文化起源那个时期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还与徭役及其他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⑺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背景

酒自从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联系以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便超越了纯粹的物态意义。因其文化传统的不同,酒在与世界各民族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过程中,随着历史的脚步形成了诸多不同的酒文化现象。有人说与西方文化相比较,中国文化几乎在每一方面都表现出它的独特形态。中国酒文化亦如此。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蔚蔚大观,它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世界酒文化的长河里,显现着自己独特的芬芳。
一、农业文明的象征

中国从古到今农业是立国之本,素以发达的农业文明著称于世。中国酒文化正是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就其实质而言,中国酒文化是一种重农文化的反映。首先,从酒的原料来看,中国酒自它问世以后,粮食便是最主要的酿酒的原料。虽然从汉代开始西域葡萄和葡萄酒就已传入中国,但葡萄酒在中国直到近代一直未得到大的发展,甚至在酿造葡萄酒的方法上,明显地糅和了传统的曲蘖法。所以宋以前占各类酒品种主导地位的黄酒和宋以后逐渐居于主要地位的蒸馏白酒(烧酒),都是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的粮食酒。
从酿造技术看,中国用曲造酒在世界酿酒史上独树一帜,而曲的发明正是农业发展的反映,因为只有农业生产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贮存剩余粮食过程中才能发现酶变发芽的现象,从而制造出酒曲来,所以古人称“清酞之美,始于耒耜”是很有见地的议论。
从流传到今的各类医书如《饮膳正要》、《本草纲目》来看,大都把酒列入米谷类,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很早就把酒的生产看作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部门。
从喜庆丰收的文化活动来看,酒几乎成了五谷丰登、富足享乐的象征,远在商周时代已是“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十月滁场,朋酒斯飨”(《诗经

⑻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酿酒的历史渊源久远,最初起始于商、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朱翼中的《酒经》称,夏朝初年,名为仪狄的一个官员用桑叶包饭酿成酒以此献给大禹,大禹饭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于是下令禁止造酒,但此造酒之法仍在宫中暗暗流传。另据《说文解字》记载:“古青少康初作萁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自古以来,文人学士多爱饮酒,因;而给酒起了许多雅名,如“金浆”、“琬液”、“琼苏”等,有些直接进入诗中。酒成为文人生活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在这里已成为文人文化的一部分了。
在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酒也不是作为一种单纯的饮料来看待的,而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个人性格的“壮胆剂”,它起到调节人际关系、培养和促激人们性格的作用。 中国有句俗话“无酒不成席”,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从古到今,中国人一向敦于友谊,友人相逢,无论是久别重逢,还是应邀而逢,都要把酒叙情,喝个痛快。中国人把婚礼的筵席称“喜酒”,生了孩子办满月称“满月酒”,重阳节要喝“重阳酒”,端午节要喝“菖蒲酒”,祝捷要喝“庆功酒”,情人喝“交杯酒”,交朋友喝“拜把子”酒,此外,敬神、祭祖、开业等等都要喝酒,酒已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酒种类繁多,白酒、葡萄酒、啤酒、黄酒、药酒等等应有尽有。其中,中国的名优白酒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受到了中外宾朋的好评。1979年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评出了18种中国名酒。这些酒是:贵州茅台酒,四川五粮液,四川剑南春,贵州董酒,山西汾酒,安徽古井贡,四川泸州老窖酒,江苏洋河大曲酒,烟台葡萄酒,北京中国红葡萄酒,河北沙城白葡萄酒,河南民权白葡萄酒,烟台味美思,烟台金奖白兰地,山西竹叶青,绍兴加饭酒,福建沉缸酒,青岛啤酒。
中国不仅酒的种类繁多,而且还有着源远流长的饮酒文化。中国人饮酒最讲究的是意境。最佳的状态是似醉非醉,使人处于最快乐、最兴奋的境界中。这时不仅人们话多,而且兴致大发,会妙语连珠,诗如泉涌,“李白斗酒诗百篇”即是最好的例证。
中国人在饮酒方面还编织了许多酒令和饮酒歌。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喝多不喝少,一点不喝也不好”、“一杯酒,开心扉”、“五杯酒,豪情胜似长江水”、“十杯酒,红心与朝日同辉”……因此,从古至今以酒为引子的典故也十分丰富,如“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武松醉打蒋门神”等,至于以酒为题的文字创作则不胜枚举,这些均为中国酒文化增添了饶有趣味的内容。 中国的酒文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喜欢慢慢的品尝,不喜欢一饮而尽,更不喜欢喝得酩酊大醉。所以不仅在饮酒的器皿上有许多讲究,在饮酒的方式上也多种多样。如酒盅要小,满杯为多少份量都有固定标准。 在民间,还有温酒、烫酒的习惯,认为饮凉酒有害于健康,常常把瓶中的酒倒入酒壶中,放在热水中温一下,热了再饮。 这些有关酒的文化,是中国人民的一种生活习俗。但随着外国酒文化的侵入,中国的酒文化也逐渐在发生着变化。

阅读全文

与中国酿酒文化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