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学习美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史
美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史即外国文学史。
在学习外国文学时,还应该注意到学好这门课程的综合性要求,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第三,提高理论水平。
对这三方面的要求,都不能忽视。
针对以上情况,对学者提两点建议:
第一,一定要多读作品。
有些同学学习外国文学,只看教材不读作品,那是肯定学不好的。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文学史的基本材料,一个作家,一个流派,一个时代,它的文学成就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作品上。所以,不接触作品,不对作品进行分析,就无法获得感性材料,无法深刻体会教材的内容,更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只能人云亦云地背教材,死记现成的概念和结论。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乃至作品的历史意义,要能全面的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如果不在阅读作品上多下功夫,就学不好外国文学。过去有些同学不习惯某些外国文学作品的思想方式和表现形式,因而不爱看,有些同学又惧怕外国文学作品多,本子厚,望而生畏便索性不看。我们认为,不习惯可以变为习惯,看多了自然就会习惯,老不看就永远不会习惯。作品多,只要坚持看,积少可以成多。
第二,要注意学习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外国文学的论述。
我们学习外国文学,应该以马列主义思想作指导,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对于外国文学的论述,正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典范,他们的意见往往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学习这些论述既能帮助我们掌握要领,又能从中提高自己的马列主义水平。把学习外国文学和学习马列主义文艺论著结合起来,取得较好的效果。
❷ 谁能给我大致讲讲英国的文化和历史急!!!!!!!!!!!!!!!
英国的历史,其实可以分成四部分
1066年前,(结束标志:1066年诺曼登陆)
被称为古英格兰时期
著名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此人是英国历史上唯一被冠之“大帝”头衔的人。可见此人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
当然,这个时期,还有一群传说人物:亚瑟王和他的十二圆桌骑士。如果你看过电影《亚瑟王》,会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1066-1688年,(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
被称为中世纪英格兰时期
鼎盛时期:爱德华三世和他的黑太子时代(1327-1377)。爱德华三世,一直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最优秀的国王。而他的长子也叫爱德华,史称黑太子,则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英法百年战争前期和中期,英国之所以能占据压倒性优势,这父子俩功不可没。而他俩一死,百年战争的形势马上倒转,也为后来的国内三大家族的恩怨埋下了祸根(其实这三大家族表面上是英国历史上相互承接的三个王朝,实际上也可说是一个家族的三支。)
下面就来看看家族之争吧——英国著名的内战:玫瑰战争。旧贵族兰开斯特家族和新贵族约克家族之间的战争。这两个家族都是安茹家族爱德华三世的后代,家族标志都是玫瑰,只是一红一白区别而已。(安茹家族的标志也是花:金雀花)
至于英国革命,要划到中世纪还是近代史,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里权且按照史学界最传统的1688年为标志。不过应该革命大家都应该知道得够详细了,这里也不唠叨了。
1688-1914年,(结束标志:1914年一战爆发)
被称为近代不列颠联合王国时期
鼎盛时期: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的日不落帝国(1837-1901)。在1914年,英国的殖民地面积已达3350平方公里,统辖3.9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这相当于英国本土的137倍,本国人口的8倍多,被称作“日不落帝国”。在19世纪中,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的60%,铁产量占世界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当时航行于各大洋中的商船有1/3以上飘扬着米字旗,乃至整个19世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作“英国世纪”。
1914至今
被称为后维多利亚的现代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时期
日不落帝国随着英国的衰弱而逐渐瓦解,现在只空余一个“英联邦”,似乎还在追忆往昔的光辉。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2005-11066前英格兰国王世系
一,撒克逊王朝(七国时代)
西元五世纪初开始,罗马帝国在不列颠岛的统治已经日渐虚弱,西日耳曼部落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以及原来生活在日德兰半岛的朱特人(也译为裘特人)纷纷涌入不列颠岛,他们在和当地罗马人和凯尔特人(称不列吞人,布立吞人,布列塔尼人)的战斗中,从六世纪初起,形成了七个部落联盟,也称七国,他们分别是麦西亚,西撒克逊(威塞克斯,西塞克斯),南撒克逊(苏塞克斯),东撒克逊(伊塞克斯),东盎格鲁,肯特和诺森伯利亚。六世纪末,传教士圣奥古斯丁在肯特登陆,随后在坎特伯雷开始了传教,以后坎特伯雷成了英格兰宗教活动的中心。七世纪初,西撒克逊国王埃塞尔伯特渐渐强盛,一度控制了英格兰南部的西撒克逊、南撒克逊和肯特。七世纪中叶,东撒克逊国王雷德瓦尔德在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后,在英格兰中部地区建立了霸权,此后雷德瓦尔德帮助一个流亡王子埃德温获得了诺森伯利亚王位,而埃德温通过一系列的胜利,使除了肯特以外的诸王国公认为其为王中之王,他所建立的联盟为此后麦西亚和西塞克斯统一英格兰奠定了基础。诺森伯利亚王国此后领导着各地的撒克逊人同布立吞人作战,最终获得了对布立吞人的胜利,并统一了撒克逊人的基督教信仰世界。此后,诺森伯利亚的霸权开始衰退,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为了争夺霸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从731年到829年的一个世纪时间内,七国之间陷入混战,在混战中,麦西亚脱颖而出,至八世纪中叶,麦西亚控制了亨博河以南的所有地区,麦西亚国王奥法即位后,自称英格兰国王,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称英格兰国王的君主,我们的世系就从这位“英格兰国王”奥法开始写起。
1.奥法(757-796)麦西亚国王,东盎格鲁国王,肯特国王,布莱特瓦达。 (布莱特瓦达Bretwalda, 是当时七国时代的称号,可以译成王中之王,很类似于我们春秋时代的霸主,表示是诸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老大,这个称号不能继承,要凭实力去争取。)是被卫士谋杀的前麦西亚国王埃塞尔博德的堂弟。在撒克逊编年史里,说奥法和肯特在776年爆发战争,胜负不明,但一般认为是奥法获得了胜利,因为785年,奥法获得了肯特的王位。779年他在牛津打败了西塞克斯,此后他打败了东盎格鲁,并砍了其国王的头,794年,他获得了东盎格鲁王位。奥法还发动了多次对威尔士人的战争,并修建了留存至今的著名的“奥法墙”(英格兰和威尔士之间的东长城)。奥法和欧洲的查理曼大帝是同时代的人,查理曼宫廷的编年史家写道:“他是不列颠的光荣,对付敌人的刀剑.” 奥法去世后,麦西亚霸业中落, 霸权转到了西塞克斯王国手里.所以以下的世系转入西塞克斯王国世系之中.
2.埃格伯特(802-839), 西塞克斯国王,麦西亚国王, 布莱特瓦达. 埃格伯特的身世不明,撒克逊编年史称其父名字叫埃尔蒙德,但在当时的各国王系中找不到这个人(肯特国王也叫这个名字,但似乎死在埃格伯特出生前.) 789年,他一度被奥法以及与他结盟的西塞克斯国王贝奥提克流放到了欧洲大陆的法兰克王国, 802年贝奥提克死后, 埃格伯特经过和两位伯爵的战争,夺取了西塞克斯王位.815年,他征服了西威尔士(英格兰西南以埃克塞特为中心的康沃尔地区),并最终将康沃尔并入了西塞克斯,825年他击败麦西亚国王贝昂沃尔夫,此战之后,伊塞克斯、肯特,东盎格鲁均承认其为霸主,829年,埃格伯特征服麦西亚,(但麦西亚很快又获独立)。并迫使诺森伯利亚承认了其霸权。
3.埃塞沃尔夫(839-856)西塞克斯国王, 布莱特瓦达。埃格伯特长子,曾击败丹麦人的入侵。855年他前去罗马朝圣,但回国后被其长子埃塞巴尔德废黜。
4.埃塞巴尔德(856-860)西塞克斯国王, 布莱特瓦达。埃塞沃尔夫长子。856年,迫使其父退位,其父去世后,娶了他寡居的继母。
5.埃塞伯特(860-865)西塞克斯国王, 布莱特瓦达。埃塞沃尔夫次子,他在位期间,丹麦人洗劫了肯特和诺森伯利亚。
6.埃塞雷德一世(865-871)西塞克斯国王, 布莱特瓦达。埃塞沃尔夫三子。埃塞雷德一世在位期间无法有效遏制丹麦人的入侵,871年,在于丹麦人的作战中阵亡。
7.阿尔弗雷德大帝(871-899)西塞克斯国王, 布莱特瓦达,英格兰国王。埃塞沃尔夫四子。871年24岁的阿尔弗雷德继其阵亡的兄长为王,当时丹麦人已经占据了东盎格鲁,而肯特,诺森伯利亚和麦西亚也已相继亡国,并已入侵至西塞克斯中心区域的温切斯特。阿尔弗雷德初战丹麦人遭受惨败,阿尔弗雷德不得不以重金求和,丹麦人退回了英格兰中部,西塞克斯赢得了5年的宝贵时间。878年,丹麦人再次入侵西塞克斯,西塞克斯陷入一片混乱,阿尔弗雷德和少数军官不得不逃进沼泽和森林里去打游击。但此后运气站到了阿尔弗雷德一边了。同年,阿尔弗雷德在伊桑顿(今埃丁顿)展开反击,大破丹麦人。此后他和已臣服于丹麦的麦西亚结盟,886年,收复了伦敦,并和丹麦首领定立了合约。《编年史》中说:“阿尔弗雷德大帝收复了伦敦,所有的不受丹麦人奴役的撒克逊人都站到了他的一边。”892年丹麦人再次入侵,经过四年的苦战,阿尔弗雷德大帝和他的儿子爱德华带领撒克逊了击败了丹麦人,使其退回了不列颠岛东部的丹麦法地区和欧洲大陆。击败丹麦人后,阿尔弗雷德大帝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全英格兰的国王。
8.爱德华一世(899-924)英格兰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的长子。爱德华一世是优秀的军事统帅,在和丹麦人的作战中战功赫赫。918年在将丹麦人彻底赶跑后,他在麦西亚等地取消的丹麦人的法令,重新恢复了撒克逊法。他女儿嫁给了西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三世。
9.埃塞维尔德(924)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之子,继位16天后去世。
10.阿瑟斯坦(925-939)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之子,被认为是英格兰第一位正式的全国性的国王。 在位期间他击败了维京人和苏格兰人。
11.埃德蒙一世(939-946)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之子,阿瑟斯坦同父异母的弟弟。944年他收复了被爱尔兰的都柏林国王(维京人王国)占据的诺森伯利亚。945年他和苏格兰国王马尔科姆一世签订合约。946年他被闯入其聚会的贼杀死。
12.埃德里德(946-955)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之子。在位期间,击退了维金人的入侵。自阿尔弗雷德大帝开始,其子孙连续五位都是尚武的国王,打败了不断入侵的北欧人,使撒克逊人的统治在英格兰全面复兴。
13.埃德维(955-959)英格兰国王。埃德蒙一世长子。他在位期间,麦西亚和诺森伯利亚的领主们拥立埃德维之弟埃德加为国王起来反叛。957年,埃德维在格罗斯特战役中被击败,被迫签订合约,将王国以泰晤士河为界分裂,埃德维占据肯特和西塞克斯,而将北方领土交给了他弟弟。埃德维死后,埃德加重新统一了王国。
14.埃德加(959-975) 英格兰国王. 埃德蒙一世的幼子.被称为“和平的”埃德加。埃德加统治时期。英格兰行政机构趋于完善。他划分了各郡,每郡有郡守,直接对国王负责,在郡下面设区,区下面是市。从郡、区到市有一套严密的司法系统维持治安,税收制度也得到恢复,英国文学也开始萌芽,英语开始发展成为书面语言。埃德加的制度和西欧的领主制度完全不同,是一套相当先进的维护君主制统治的制度,虽然埃德加死后君主制度不幸衰弱,但他设立的组织机构和英格兰文化却已根深蒂固,此后丹麦人和诺曼人的王朝均无法加以改变。 埃德加的行政组织制度,保证了此后英格兰避免了类似于欧洲大陆国家那样领主割据局面的出现。973年,埃德加在巴斯举行了加冕典礼,从而奠定了日后加冕的程序,而这次加冕标志着英格兰王国的彻底统一。
15.爱德华二世(975-978)英格兰国王,埃德加之子。也称为“殉教者”, 978年被无神论者信徒所谋杀. 1001年被封为圣徒,称“圣爱德华”。
16.埃塞雷德二世(978-1013, 1014-1016)英格兰国王。埃德加之子。也称无准备者(Unready)。980年,20年的平静再次被打破,大规模的入侵活动又开始了,切斯特遭到爱尔兰人的洗劫,南安普顿人则受到维京人(斯堪的纳维亚人)或丹麦人的大肆屠杀。埃塞雷德面对入侵,一味赔款而不敢动武。991,994,1002,1006年,他一次次提高赔款数以换取短暂的和平,1012年,埃塞雷德缴纳了4.8万英镑的赔款(相当于当时英国大约4到5年的国民收入),但却没能阻止北欧海盗继续横行,1013年,丹麦人领袖斯韦恩将丹麦人控制的麦西亚、丹麦法及诺森伯利亚合并,并称英格兰国王,埃塞雷德不得不逃往他妻舅诺曼底公爵理查二世那里去避难。(其妻爱玛是诺曼底公爵理查一世的女儿)。1014年初斯韦恩去世,埃塞雷德得以复位。但斯韦恩的儿子卡纽特王子继续要求获得英格兰王位。
17.埃德蒙二世(1016),英格兰国王,埃塞雷德二世之子。被称为“勇敢的”埃德蒙。1014年起,埃德蒙不顾其父的反对,聚集了一支人马,开始和丹麦人作战,虽然敌我悬殊,但他仍然多次取胜,还解了伦敦之围,于是成为了众望所归的人物,埃塞雷德死后,他登上英格兰王位,但数月后,不幸英年早逝,英格兰因此陷于绝望之中。英格兰教界的贵族们于是在南安普顿宣布,永远废黜埃塞雷德的后代,承认卡纽特做英格兰国王,西塞克斯王族的末代子孙们不得不下野流亡,撒克逊王朝中断。
二 丹麦王朝
1 卡纽特(1016-1035),丹麦国王,挪威国王,英格兰国王。 被称为卡纽特大帝,丹麦国王斯韦恩之子。1016年被宣布为英格兰国王,他登基后,将丹麦和英格兰的行政机构合并,1017年,他将英格兰诸王国重新分成了四个伯爵国,分别是西塞克斯伯爵国,麦西亚伯爵国,东盎格鲁伯爵国和诺森伯利亚伯爵国,为了避免诺曼底的干涉,他娶了寡居的埃塞雷德的妻子爱玛(诺曼底公爵罗伯特的妹妹)。1018年,他抽取了大量英国赋税后,返回了丹麦。1020年,他将撒克逊习惯法纳入其编制的法典之中。1028年,卡纽特征服了挪威,迫使苏格兰臣服。卡纽特还将其女儿嫁给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二世的儿子亨利(日后的亨利三世),由此卡纽特帝国在欧洲盛极一时。
2,哈罗德一世(1035-1040),英格兰国王。 卡纽特大帝的私生子。他的绰号是“兔子的脚”,大概是说他打猎的时候跑得快。卡纽特死后,其合法继承人是他和诺曼底的爱玛所生的儿子哈瑟卡纽特,但哈罗德趁其不在英格兰之机,抢先宣称是英格兰国王。1040年,哈罗德在哈瑟卡纽特准备入侵前去世。
3. 哈瑟卡纽特(1040-1042),丹麦国王,英格兰国王,卡纽特大帝和诺曼底公主爱玛之子。哈瑟是个文盲加暴君。他在英格兰横征暴敛激起反抗,在王位岌岌可危的情形下,他邀请他同母异父的兄弟、在诺曼底避难的爱德华回国于他共同执政。(爱德华是爱玛与其前夫埃塞雷德二世之子)。1042年,哈瑟卡纽特去世,爱德华继位,撒克逊王朝复辟,丹麦世系在英格兰中断。
三 撒克逊王朝(复辟)
1。 爱德华三世(1042-1066) , 英格兰国王, 埃塞雷德二世与诺曼底公主爱玛之子. 被称为“忏悔者”爱德华。1041年回国和哈瑟卡纽特共同执政。哈瑟卡纽特死后,1043年在温切斯特大教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1045年,爱德华三世娶了西塞克斯伯爵戈德温的女儿伊迪丝。1051年,戈德温受英格兰宫廷的诺曼底势力的排挤被流放,在其流放期间,诺曼底公爵威廉(诺曼底公爵罗伯特之子,爱德华三世的表兄弟)访问了英格兰,据说和爱德华三世达成了由威廉继位的协议,(爱德华三世没有子嗣)。这成了日后威廉跨海征服的借口。1052年戈德温和其子哈罗德率军回到英国,并强迫爱德华三世恢复了他们的权力,从此英格兰政权落入戈德温父子之手。1066年1月5日,末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国王爱德华三世去世,在弥留之际,他喃喃地说:“一个罪恶的时代即将降临”。此后爱德华三世一直是撒克逊民族情绪的化身,作为撒克逊人王族最后一位国王,成为人民普遍崇拜的偶像。1161年爱德华三世被宣布为圣徒,从此圣忏悔者爱德华三世一直是英格兰王国的保护圣徒,直到百年战争时期,才被圣乔治取代。
2.哈罗德二世(1066),英格兰国王,西塞克斯伯爵戈德温之子。爱德华三世去世后,哈罗德声称爱德华临终前将王位传给了他。随后英格兰贤人会议批准哈罗德为英格兰国王,哈罗德的继位,激起了诺曼底公爵威廉的入侵,1066年10月14日,在苏塞克斯的黑斯廷斯一役,哈罗德兵败被杀,威廉一路向北残酷杀 戮,于该年圣诞节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爱德华三世所建)加冕。撒克逊王朝灭亡。
英国现在的综合国力和法国相当。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 1亨利二世(1133-1189)(英格兰国王1154-1189 )(安茹伯爵戈特弗雷德和亨利一世的女儿玛蒂尔达之子。同阿基坦女公爵埃丽诺结婚,取得法国南部大片领地。在位期间确立对爱尔兰统治权) 2理查一世(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英格兰国王1189-1199)(参加十字军东征,获得狮心王的称号。****阿基坦叛乱时身亡。身为国王十年,在英格兰的时间只有六个月) 3约翰(1167-1216)(英格兰国王1199-1216)(“无地王”,在贵族胁迫下签署《大宪章》,布汶战役被法国击败,失去大部分大陆领地) 4亨利三世(1207-1272)(英格兰国王1216-1272) 5爱德华一世(1239-1307)(英格兰国王1272-1307) 6爱德华二世(1284-1329)(英格兰国王1307-1327)(征服苏格兰失败,承认其独立。被王后伊莎贝拉和小舅子法王查理四世谋害) 7爱德华三世(1312-1377)(英格兰国王1327-1377)(发动英法百年战争,在克莱西和普瓦提埃大破法国骑士团,获得法国西南的大片土地。长子为黑太子爱德华,次子为兰开斯特公爵约翰) 8理查二世(1367-1400)(英格兰国王1377-1399)(黑太子爱德华之子。远征爱尔兰时被堂弟兰开斯特公爵亨利拘捕,并废黜,由亨利即位
补充一下,一般称亨利二世至约翰为安茹王朝,亨利三世至理查德二世为金雀花王
都铎王朝 1亨利七世(1457-1509)(英格兰国王1485-1509) (亨利六世同母异父弟里士满伯爵爱德华·都铎和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孙女玛格丽特之子。1486年与约克王朝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结婚,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合并,结束了红白玫瑰战争) 2亨利八世(1491年6月28日–1547年1月28日)(英格兰国王1509-1547)(亨利七世次子。即位后同亡兄的未婚妻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结婚。由于离婚问题而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1541年起英王成为爱尔兰国王,下不再注明) 3爱德华六世(1537-1553)(英格兰国王1547-1553) 4简·格雷(1537-1554)(英格兰国王1553)(萨福克公爵亨利·格雷的女儿。外祖母玛丽是亨利八世的妹妹。嫁给诺森伯兰公爵之子达德利。诺森伯兰公爵伪造遗嘱让简·格雷继承王位。后阴谋败露,简·格雷被玛丽女王废黜,关入伦敦塔后斩首) 5玛丽一世(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国王1553-1558)(亨利八世同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之女。和西班牙国王菲利佩二世结婚。由于****新教徒被称做“血腥的玛丽”) 6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国王1558-1603)(终生未婚,去世后都铎王朝结束) -----------------------------------------------------------------------------------------
此后英格兰王室转入诺曼世系
❸ 怎样记忆英国文学史中不同时期的作家及他们的作品
死记硬背……
感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其实如果你多读读他们的作品,真心喜欢他们的作品,自然就会记住的
或者做成一个表格,方便记忆
❹ 学习英国文学史的收获
英国文学是外国作家对其生命的一种特殊的留言方式,文学作品大多是作家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加工整 理创新创造的,是对当时社会大背景,个人家 庭影响,人生路上所见所遇的一种记录方式。 英国文学史是用特有的方式表现西方现实时空,有人说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学不仅能保存历史,虽不一定是完全真实,但在某种程度上要比作为学科的历史来得更加真实,文学所描写的现实,是帮助读者看见你所看不到的东西。作为英语语言文学的学生,通过英国文学可以看到英美国家的的大千世界,看透英语写作者思想,看到作者在英语文学中描绘的色彩斑斓,体会到在英国国家文化下所倡导的真善美的人物,体会到语言的魅力。而作为当代大学生,这些修养和参与社会竞争是非常一致的,作为学习语言的一种很好的调剂,英语文学就如同是中药一样是缓慢而见成效的。据UKEC英国教育中心了解英国文学类比较好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古典文献学专业、应用语言学专业。
❺ 19世纪到20世纪过度时的英国文学历史背景 英文
图书《英国文学选读2(英文版,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英国文学)》
这部小说写得很详细的。
网购只要8块钱。复旦大学外语系出版社出版的。
❻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英国文学史(英文版)
文学
各地的作家都开始使用自己的方言而非拉丁语进行文学创作,带动了大众文学,替各种语言注入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散文、民谣和戏剧等。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学三杰”。但丁一生写下了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鼻祖,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第一个发出复兴古典文化的号召,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彼特拉克主要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诗诗集《歌集》。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他的代表作。 在法国,文艺复兴运动明显地形成两派,一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二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七星诗社”以龙沙和杜贝莱为代表,在语言和诗歌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最早提出统一民族语言的主张,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然而,他们排斥民间诗歌,只为少数贵族服务。拉伯雷是继薄伽丘之后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是法国文艺复兴民主派的代表。他用20年时间创作的《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英国,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托马斯·莫尔是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1516年他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作品。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他的的作品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丰富精炼,人物个性突出,集中地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在西班牙,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和维加。塞万提斯是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小说,其中以长篇讽刺小说《堂吉诃德》最著名,它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维加是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 他是世界上罕见的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两千多个剧本,留传至今的有600多个,有宗教剧、历史剧、神话剧、袍剑剧、牧歌剧等多种形式,深刻反映了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最杰出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英语真心不懂。。。
❼ 英国文学史概括
第一个时期: Old English, Middle English and Chaucer,古英国,中世纪和乔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诗歌为主,需要关注的是乔叟和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第二个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以戏剧为主,需要关注的是莎士比亚和他的悲剧,喜剧以及历史剧。
第三个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以散文诗为主,雪莱,济慈和威廉布雷克等人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包括夜莺颂等。
第四个时期:维多利亚时期,这个时期是散文诗渐渐退出,小说逐渐兴起的时期,该时期的诗人著名的有罗伯特布朗宁,阿尔弗莱德等。但更为著名的是狄更斯和勃朗特姐妹的小说,代表作有《雾都孤儿》和《呼啸山庄》等
第五个时期:现代主义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各个流派粉墨登场,有现实主义的,有荒诞派的,还有意识流。爱尔兰的文学家叶芝,乔伊斯都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意识流的代表之作。同属意识流的还有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代表作《到灯塔去》。
第六个时期:当代: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到现在的这个时期,该时期的文学作品很难入到评论家的法眼,主要特征是内容多为快餐文化,不能称为经典。但这个时期的电影艺术发展非常迅速,有很多电影剧本都堪称佳作,不难看出,文学史的车轮经过诗歌——戏剧——小说的变迁后,下一站很有可能是电影。
以上纯属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❽ 英国文学简史应该怎样复习
_灬爱在|一级一、制作小卡片,随时复习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题是作家作品对号,此题看似简单,但这10分却不好拿,有的考生作家比较熟悉,却忘了他的作品;有的对作品不陌生却又记不起是谁写的了。为了加深记忆,便于复习,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制作小卡片。其内容可包括作家的名字,生活创作的年代,作品的名称(代表作、成名作、其他重要作品)。还可加上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名称,他们之间的关系等等。
当然,如果想详细一些的话,可以在作者的下面补充上其写作的特色,作品的后面加一其主题,限于空间,最好只写要点或关键词。
二、勤于思索,善于总结
第二题是单项选择题,约占总分值的30%,主要考察文学常识部分。这一部分涉及的面较广,应该注意每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某部作品在历史转型时期所起的作用,每个时代的文学流派及其特点等等,所做的复习准备工作要扎实细致,对大纲所指定的参考书目要仔细研究,特别要留意书上结论性,评价性的言语。
第三题为双选题,大约占50%的分值,在四个给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显然,其难度要比单选题大,不过内容与第二题大体相当,只不过对于某些文学常识不但要记,而且要记得准。
第四题为填空题,大约占10%的分值,其考查内容为文学常识与作品选 读交叉。如在1997年的考题中有这样一道题:All of the novels written by Samuel Richardson are in the form of letters.考的是对某一作家写作特点的掌握,属于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而“Oliver Twist/ tells the story of an orphan, whose adventures provide a description of the lower depths of London.(98年考题)考的是对狄更斯的一部分作品是否熟悉,属于作品选读方面的内容。
第五题为名词解释,份值约占15%。需要的名词往往是某种文学体裁,如:Romance,sonnet,Realistic Novel等;或是某一类别的作家群体,如:Radical Enlighteners,Lake Poets等;再或是某一文学流派,如:Sentimentalism,Neo-classicism等。回答第一类名词时要说明该体裁的特点,盛行的年代;第二类要说明盛行的年代,代表性的作家,以及其文学主张等;第三类要说明该派别有何特点和主张,盛行的年代和代表性的作家有哪些等等。
三、分析作品,便于记忆
第六题为作品题分析题,约占总分的10%,考生在该题上失分最多。究其原因,其一,没有花大量的时间来仔细阅读作品,故而印象不深;其二,由于文学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华,需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才能解读明白,尤其是英语诗歌,有些同学可能读了数遍,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该题的出题方式往往是给出四行短诗,让判明出处,即作者是谁,诗的题目叫什么。还有就诗的主题,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诗中的意象以及其他方面的内容提出问题。若想答好这道题,如果不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略微学点Poetic Form(诗体),即英诗格律方面的知识对于理解记忆诗歌大有好处,如莎士比亚善Sonnet(十四行诗),弥尔顿不朽的史诗Paradise Lost是用Black verse(素体诗)写成,从诗体着眼,有助于我们正确作出判断。另外,还可从Subject Matter(题材)方面入手,英诗有史诗,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选读中以抒情诗为主,如拜伦,雪莱诗中革命激情的奔放,华兹华斯诗中隐含着的对自然欲语还休的淡淡的忧伤等。换句话说,诗歌的风格,表达的思想感情,都能为我们判断诗歌提供线索。
四、体裁为经,历史为纬
最后两道题分别是简答题和论述题,约占总分的20%,其内容往往涉及到某一作家的写作特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其考查;某一部作品的主题,复述作品的故事梗概;某一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主张等等。为准备这部分内容,可以把指定参考书中所有的作家作品按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分类,即以体裁为经,纵向比较各个作家各有何特点,当然,这里会有交叉,一位作者的创作领域会有多样性,既可能是小说家同时又是诗人。以历史为纬,把文学史上所有的文学流派纵向分类比较,即某一时期的某一流派是如何既背离又继承前一时期的文学传统,同时又为下一时期的某种文学流派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希望能够帮助你。
❾ 英国文学史课上老师要求做文化词的研究报告,求文化词shepherd的历史发展
见下面的陈述:
A shepherd or sheepherder is a person who tends, herds, feeds, or guards herds of sheep. Shepherd derives from Old English sceaphierde (sceap 'sheep' + hierde 'herder').
Shepherding is among the oldest occupations, beginning some 5,000 years ago in Asia Minor. Sheep were kept for their milk, meat and especially their wool. Over the next thousand years, sheep and shepherding spread throughout Eurasia. Henri Fleisch tentatively suggested the Shepherd Neolithic instry of Lebanon may date to the Epipaleolithic and that it may have been used by one of the first cultures of nomadic shepherds in the Beqaa Val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