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黄冈的历史沿革
黄冈早在旧石器时代,区域即有人类居住。
夏商时代,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史记·夏本纪》),本地域即为皋陶后人的封地(英六即英山、六安一带)。春秋战国时,本地属楚国。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本地先分属南郡和九江郡,后属衡山郡。
楚汉之际,楚项羽以衡山郡立衡山国,国都邾城(今黄州禹王城)。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恢复为衡山郡,属淮南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分衡山郡及南郡共十四县置江夏郡,驻西陵县,本域黄州、蕲春等地属江夏郡,黄梅、武穴等地属庐江郡。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立蕲春侯国,传三世,复为蕲春县。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分江夏郡置蕲春郡,驻地蕲春,辖今蕲春、黄梅、黄州等地。
三国时,本地域分属魏弋阳郡和吴蕲春郡。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撤销蕲春郡,辖地划入武昌郡,第二年,寻阳(今黄梅)县划属庐江郡,西陵、邾县、蕲春县改属弋阳郡。永嘉三年(公元309年),晋惠帝恢复司马西阳王爵位,先后将西陵、邾、蕲春等县划属西阳国。
晋成帝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在邾县侨置豫州,咸康五年,豫州侨迁芜湖,西阳郡沿属豫州。
南北朝时武装割据,域内建置更迭频繁。南朝宋分西阳郡置建宁左郡(今麻城西南)。南朝齐时,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又置齐安郡,驻齐安(麻城西南),置安蛮左郡,驻木兰(今红安西南。南朝梁时,西阳郡仍属郢州,并分西阳县置信安县。又在蒙笼城(今麻城东北)置定州,在白沙关城(今麻城西北)置沙州,在大活关(今大悟东)置湘州,在鹿城关(今红安)署北江州。北朝占领江北时沿袭南朝旧制,北齐天保年间,曾在域内置巴州(今黄州地)、衡州(今麻城地)、罗州(今蕲春地)等,北周废巴州置弋州,改罗州为蕲州,置永宁县(今武穴市),并将置于黄城镇(今黄陂东)的南司州改名为黄州。
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将两州改为两郡,黄州改为永安郡,治所移驻黄冈(今新洲属地),辖黄冈、黄陂、木兰、麻城4县;蕲州改为蕲春郡,治所驻蕲春,辖蕲春、罗田、浠水、蕲水、黄梅5县。本区域仍为两郡并治。
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永安郡改为黄州,且置总管府。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撤销南晋州、亭州、南司州,属地分属黄州、蕲州。
宋朝仍为黄州、蕲州共治,先属淮南路。
元代改两州为两路,各设总管府,两路并治。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撤销宣慰司,黄州、蕲州直属湖广行省。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均改属淮西道,第二年又改属河南江北行省。黄州路辖黄冈、黄陂、麻城3县,蕲州路辖蕲春、罗田、蕲水、广济、黄梅5县。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黄州路、蕲州路为黄州府、蕲州府,两府并治,同属湖广行省,并在黄州修筑城池。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蕲州府为州,撤销蕲春县,政归蕲州直理,蕲州仍辖其他各县,与黄州府同属湖广布政司,不久改属河南。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蕲州仅代辖广济、黄梅两县,属黄州府管辖,自此以后蕲州与黄州合二为一。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州府仍划属湖广布政司。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置黄安县。到此,黄州府辖有黄冈、麻城、黄陂、罗田、黄安、蕲水、广济、黄梅8县和蕲州。
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蕲州不再辖县,黄州府属湖北布政司,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黄陂县划属汉阳府,黄州府辖黄冈、黄安、麻城、罗田、蕲水、广济、黄梅7县和蕲州。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黄州府,改蕲州为蕲春县。各县属湖北省武汉黄德道(后又改名为鄂东道、江汉道),十五年(公元1926年)废道,各县直属湖北省政府。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本域划为省三、四行政督察区,各设专署,为湖北省政府辅助机关。三专署驻蕲州,辖蕲春、广济、黄梅、蕲水、罗田和该年从安徽划入的英山县;四专署驻黄安,辖黄安、黄冈、麻城和划入的黄陂县,又于第二年初分置礼山县,亦属四专署管辖。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六月,改蕲水县为浠水县。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三月,第三、四行政督察区在蕲州合并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第二年元月治所迁黄州。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元月,第二行政区署在黄冈县北部的黄土岭改组为鄂东行署,代行省政府职权,并先后增辖孝感县和第三行政区。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抗战胜利,鄂东行署迁回黄州,恢复为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27年黄麻暴动,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1931年,红四方面军攻克黄安,改黄安县为红安县。相继成立红安、麻城、黄冈、蕲春、广济、黄梅等县苏维埃政府。
抗战时期,1941年成立黄冈(中心)县抗日民主政府及豫鄂边区行政公署鄂东办事处,后改为鄂东行政专员公署。1943年成立长江行政专员公署。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成立鄂豫行署第四、五专署,各县也先后成立人民民主政府。四专署辖黄冈、新洲、麻西、麻东、浠水、罗田等县,五专署辖蕲南、蕲北、广济、黄梅、英山等县。
1949年3月至5月中旬,本域各县相继解放。5月初,第四、五专署在浠水合并为黄冈行政区专员公署,6月更名为黄冈区行政公署,7月迁黄州。辖黄冈、麻城(麻东、麻西合并)、罗田、英山、浠水、蕲春(蕲南、蕲北合并)、广济、黄梅8县。黄冈县治所驻团风。
Ⅱ 英山县金铺镇黄林冲村有多少年的历史
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分罗田以东的直河乡,始建英山,时属六安州。
民国初年1912年,属安徽省,不久改归淮泗道。
1914年改属安庆道。1930年,中共英山县委领导农民起义,即“三二”暴动,改英山为红山县,属鄂豫皖特区西北道。
1932年红军主力转移,国民党政府复称英山县。
1949年3月19日解放,英山属湖北省黄冈专员公署管辖。
1996年,黄冈市成立,英山隶属黄冈市。[3-4]
Ⅲ 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历史和现在又哪些名人
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历史上的名人有:宋代的毕升.清代的王寿轩,现在的有:田水,肖阳生
Ⅳ 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历史和现在又那些名人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生,现在的还真不知哎
Ⅳ 英山有哪些名人
首先是毕升,英山的人文符号。
然后才是清代主审和珅贪污大案的刑部尚书金光悌,辛亥革命元老傅慧初,对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提供确切依据的西伯利亚调查专员王孰闻,民国时期曾组织营救“七君子”的上海律师公会会长李次山,继周恩来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的傅维钰,继朱德任南昌卫戍司令、公安局长的彭干臣,现代著名作家刘醒龙、熊召政、姜天民等等。
现在:原南京军区政委、中将军衔付奎清、美国知名律师美籍华人学者胡知宇、现任山西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汤涛等
Ⅵ 英山有哪些风土人情和特色文化
旅游景点
麻姑岩,一峰秀出,群山环绕,林木蓊翳,鸟语花香。山顶原有“麻姑寺”,旧址依稀可见,悬岩上有麻姑洞乃麻姑修炼的地方,岩壁留有麻姑爪迹。相传,麻姑为东汉方士王方平之妹,俊美善良,因看破红尘,修炼成仙,该女手纤臂长,善于搔痒,撮米成珠。因路过此山采药,见幽静雅致,遂在山修炼,布道四方,留下了很多遗踪仙迹。供后人游览观光。与“麻姑岩”紧紧相连的“擂鼓岩”,地形如雄狮,狮头上原有大庙,曰“擂鼓寺”,寺院有正殿厢房四十八间,一九四七年,毁于战火,当地群众当时将寺中主佛“碧露元君”抢出隐藏,今寺已重修,无君像复位。此山中有“挂鼓石”、“石鼓”、“观音洞”、“罗汉洞”景多逸趣,是麻姑仙踪一带的风景区。
仙人壁立
“仙人壁立”位于英蕲交界的“仙人台”,距县城五十华里。山势雄奇,地形陡峭,松荫竹荫,怪石垒空,是闻名遐迩的两县风景区。
天堂寨风景区
天堂寨乃大别山主峰,界于鄂豫皖三省之间,一峰柱天,群山逐浪,云飞雾绕,气势磅礴。吴家山,昔称“蜈蚣山”,山山叠翠,陡峭逶迤,状如飞天蜈蚣。这里林深如海,碧野连天,珍禽聚散、异兽出没,为华中地区的一颗绿色明珠,被省林业部门命名为“森林公园”。[14]
桃花冲省级森林公园
桃花冲森林公园地处长江经济带中心,距武汉21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二条主干线西接318国道,东接105国道,南临英浠二级公路,东通淮海,控扼吴楚,界连皖鄂,水派江淮,公园与安徽省国家级自然保
公园境内主要有:“一门、两坎、三岭、四石、五尖、六潭、七湾、八亭、九松、十景”等近百个景点景观,在海拔650m的森林公园管理处所在地的“桃花山庄”。
吴家山国家森林公园
桃花冲
吴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山岳地貌、原始森林、河谷景观为主要特征,汇“峰、林、潭、瀑”于一地,集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人文景观、农艺景观于一体,融古朴、奇险、秀丽、神奥于一身。是生态旅游、避暑休闲、科考、探险、品味大自然的胜地。风景区由华中第一谷(龙潭河谷景区)、中原第一山(大别山主峰天堂景区)、南武当武圣宫景区等三大特色景区构成。
龙潭河谷下游龙潭峡漂流有“华中第一漂”之美誉。漂流线路全长2.5公里,海拔落差近100米。
大别山主峰天堂景区怀抱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古战场遗址遗迹,原始森林。主要景点有石鼓神庙、挂天瀑、大别神龟、天堂寨、世纪神钟、观日台等。
南武当武圣宫景区由九宫三院构成。武圣宫——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南宗发源地,中国武当武术基地之一。
名优特产
英山绿豆粉丝
英山绿豆粉丝为中国名产,1938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银质奖章后,更是享誉中外,中外客商订购者云集,远销欧美和东南亚诸国。
英山蚕丝被
英山丝绸制品驰名中外,曾荣获轻工部、国家旅游局、商业部、省轻纺工业厅等单位颁发的天马奖、金鹤浆、楚星金杯奖,被评为湖北省消费者满意产品、湖北省工业精品名牌消费品展销会金奖产品。
英山云雾茶
英山茶叶以其条索紧细、色泽嫩绿、清香宜人深受客户欢迎,早在唐代就是宫廷贡品。1987年湖北茶叶评比,9项名茶英山囊括5项,以后更是在全国履获名茶评比优胜。其主要产品有“英山银毫”、“羊角春”、“吉峰毛尖”、“长冲炒青”,“吉峰毛尖”、“羊角春”茶被评为部优产品。茶叶现已成为英山县主要商品之一。
著名人物
英山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疆,宋为毕升故里。这里曾孕育出一大批卓有成效的仁人志士。清代刑部尚书金光悌,辛亥革命元老傅慧初,西伯利亚调查专员王孰闻,民国时期上海律师公会会长李次山,中共中央军委书记的傅维钰,南昌卫戍司令、公安局长的彭干臣等,现代著名作家刘醒龙、熊召政、姜天民也生长在英山。
Ⅶ 帮我介绍一下英山
一、地理位置
英山县位于湖北省的东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的南麓,东与安徽省岳西、太湖交界;南与蕲春、浠水接壤;西与罗田相邻,北与安徽省金寨、霍山毗连。地跨东经115°31′53〃~116°04′02〃,北纬30°00′31〃~31°08′58〃。全县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约70公里,总面积1449平方公里。版图形状象一个斗柄朝南、斗勺朝东的北斗七星。
二、地质地貌特征
在太古代末期至中生代前期,英山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里,发生了多次地壳构造运动。其中,大别—吕梁和印支两次巨大的运动,使褶皱区地壳不断上升,形成各种形状不同的山脊和山谷。境内主要受北东向的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由于挤压应力不均衡,使北东向褶皱和断层发生轴向改变,形成弧形构造带。英山的三条山脊就是北东向弧形褶皱上升的结果。东、西两条大河就是北东向断层所形成的。后来的燕山运动,使原来的北东向弧形构造产生北东向褶皱、冲断层和挤压破碎带,形成一些南北走向的山体和河流。此后,经过第三、第四纪漫长时期的内外营力综合作用,逐步形成英山现代的“三山夹两河”的地貌轮廓。
英山全境以中低山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北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向东北延伸,构成了云峰顶、石鼓寨、五峰山、黄梅尖等一系列山峰,再向西分支为三大山脊,夹着东西两条河流,贯穿全境,构成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的地势。最高点天堂寨海拔1729米,最低点船形垸海拔90米,高差1639米,平均坡度17°。
三、气象与水文
英山属长江中下游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有灾害。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存在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每上升100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53℃,无霜期缩短3.5天。年平均气温16.4℃,1月平均气温3.6℃,7月平均气温28.5℃。极端最低气温—13.5℃,极端最高温度42.0℃。年平均无霜期241天,平均初霜日11月14日。
降水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加。全县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403毫米,而位于东北部的桃花冲年平均降水量却达到1533毫米。另外,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年降水量的70%集中与4—8月。春季29.8%,夏季45.1%,秋季16.2%,冬季8.9%。年平均降雨日133.1个,暴雨日5.1个。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66.1小时,80%的年份大于等于1892.7小时。四季辐射量分别为:春季26.2%,夏季35.2%,秋季22.8%,冬季15.8%。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洪涝、大风、山体滑坡、雷暴、干旱和连阴雨、低温冷害等。其中以洪涝危害最大。水系较为发育,东、西两大河流纵贯南北,在南冲畈相交汇,共有大小河流192条(流程在10公里以上的有15条),注入白莲河水库。只有陈家河向西注入罗田凤凰关水库。
四、土壤
境内地壳以大别山古老变质岩和侵入岩组成,土壤母质以花岗片麻岩为主的掩体,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形成。共有五大土类,十一个亚类,二十三个土属,八十九个土种。其中黄棕壤占总面积的86.97%,水稻土占总面积的12.29%,其他土类共占0.74%。
五、动植物资源
英山全境位于大别山腹地,属亚热带气候。境内群山绵亘,沟壑纵横,草木繁荣,蕴藏着较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野生动物11种,分别是天鹅、小灵猫、林麝、豹、鹰类、勺鸡、白冠长尾雉、虎纹蛙、鹞、娃娃鱼等;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四十种。全境现村乔木树种172种,灌木树种236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以上保护树种25种,省重点保护植物15种。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
一、人文背景
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分罗田以东的直河乡,始建英山,时属六安州。民国初年1912年,属安徽省,不久改归淮泗道。1914年改属安庆道。1930年,中共英山县委领导农民起义,即“三•二”暴动,改英山为红山县,属鄂豫皖特区西北道。1932年红军主力转移,国民党政府复称英山县。1949年3月19日解放,英山属湖北省黄冈专员公署管辖。1996年,黄冈市成立,英山隶属黄冈市。
目前辖11个乡镇,3个林场,309个行政村,总人口为40.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大约占87%,城镇人口占13%。男女比例大约为1.1:1。全县除汉族以外,还有回族、土家族、满族、壮族、僳僳族、朝鲜族、侗族7个少数民族。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全年生产总值206529万元(2005年可比价,下同),增长11.2%,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069万元,增长6.0%,提高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4398万元,增长15.7%,提高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9062万元,增长16.0%,提高2.6个百分点;人均现价英山生产总值达到5992元,增加820元。2007年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40.25%,增幅居黄冈市首位;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居黄冈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价发展速度达到51.5%,居黄冈市第一。
各项经济指标全面、高幅度增长,新产业、新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全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实现了比较合理的“二一三”的产业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特别是能源、交通、邮电、水利和城镇建设等项目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英山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全县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各项消费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特别表现在人均住房、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教育水平的提高,使的人们产生旅游的动机也逐步提高,特别是县域范围内和省内的旅游需求得到迅速增长。随着英山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旅游业的发展还会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届时,不仅仅只是县域和省域范围内的旅游需求,还会产生大量的国内旅游乃至国际旅游的需求。
第三节 旅游业发展现状
英山县是贫困山区县,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二三”落后的产业经济结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和世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发展旅游业,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英山政府和人民的共识。因此,英山县委、县政府提出“旅游活县”的战略和建设“大别山生态旅游名县”的目标,大力开发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连续几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旅游工作先进县”。 2006年全县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19.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000万元。
经过不断的努力,英山的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首先,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在交通方面,先后完成对318国道的改建、城区至张咀水库大坝沿途的硬化、改建扩建吴家山、桃花冲旅游公路等;新建旅游景区厕所、垃圾场等设施项目;在吴家山、桃花冲等重点景区新建星级宾馆、农家饭店等设施;还完成了重点景区的移动通信建设、电网改造工程、有线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大大提高了景区的接待能力,改善了旅游接待环境。其次,大量的招商引资,积极开发旅游项目。先后开发、建设了大别山洞穴漂流、温泉休闲度假、农副产品深加工、武圣宫道教景观、万人太极广场、民俗文化村、大别山主峰天堂索道、龙潭峡漂流、大别山风情广场、桃花冲影视拍摄基地等项目。再次,为了创建旅游品牌,先后举办“登大别山主峰,敲千禧年神钟”、“观大别山红日,迎新世纪曙光”、“雍华杯”汽车、摩托车旅游集结赛、大别山风情篝火晚会、英山“地税杯”大别山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中国英山南武当山首届国际旅游文化节、茶文化旅游节、万人景区长跑赛活动等等一系列的旅游文化活动。同时还上国际互联网、参加行业联动和多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大大提高了英山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英山还积极开发茶叶、蚕丝以及各种绿色食品等旅游商品,积极促进了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
Ⅷ 湖北黄冈英山县有什么典故和古代名人
纪光鳌,字孝思(1910-1948)。湖北英山金家铺纪家山人。幼读私塾,好学上进,为乡民称道。“五四”运动后,受英山陈卫东、彭干臣等革命志士的新思潮影响,1927年秋参加肖伯唐、姜镜堂创办的“农民夜校”,投身建立英山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农民协会的革命工作,并任双龙庙农会秘书。
1930年3月2日纪光鳌组织农会会员支援姜镜堂、金仁暄、姚家芳、傅昆言在金家铺发动的农民起义(史称“三·二运动”)。于3月9日解放英山县城。5月在金家铺建立了英山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任支委委员。
1932年10月,纪光鳌与所在的英山红军游击队并入刘士奇,郭述申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下辖徐海东为师长的第七十九师任排长。
1932年11月,红4方面军主力西征时,纪光鳌服从组织安排留任中共红山中心县委警卫连长,后参与1934年红二十五军“反围剿”和1939年抗日战争等长期艰苦的革命工作。后任红三区区长。
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纪光鳌参加谭扶平、程贞茂建立的石头咀革命根据地,担任挥指长,发动群众建立武装,三次攻克英山县城。
1948年2月26日驻毛坳的中共英山县委遭敌袭击,时任县委副书记的纪光鳌护送谭扶平等60余人转战火炉尖,壮烈牺牲。遗体被乡民送回,安葬于纪家山。
Ⅸ 谁知道湖北英山县是属于什么市介绍一下当地的状况及风土!谢谢
黄冈市
英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鄂皖交界处。东北与安徽省的岳西、太湖、霍山、金寨四县毗邻,西南与湖北的罗田、浠水、蕲春三县接壤。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疆,宋为毕升故里,今为中国茶乡,全县版图面积1449平方公里,辖3乡8镇,309个行政村。总人口40.5万人。是一个集老区、山区、库区为一体的贫困山区县,1986年被国家确定为重点贫困县,1987年被国家确定为对外开放县,2001年再次被国家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英山是—片神奇的土地。自古以来,她以万山磅礴,控引江淮的重要位置而成为鄂东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鄂皖咽喉、江淮要塞”之称。如今,这里交通十分便利,318国道贯穿全境,英浠公路与宜(昌)黄(梅)高速公路连接,距京九铁路浠水站60公里、长江码头70公里、武汉天河机场100余公里。这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之一,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就诞生在这里。
英山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大革命时期,英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徐向前、刘伯承、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转战于此。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这里开始西征,红二十七军在这里诞生,红二十五军从这里北上长征,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英山是—片新兴的生态旅游胜地。境内奇峰峻秀,沟谷幽深,森林茂密,植被丰富,“原草原木原生态,野滋野味野风情”。名山(大别山主峰)雄奇险峻,名泉(地热温泉)物华天宝,名产(茶叶、丝绸、板栗、山野菜)享誉全国,名人(毕升)闻名中外,是华中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地区之—。2000年,被湖北省旅游局确定为大别山生态旅游县。已建成吴家山森林公园、桃花冲森林公园、毕升森林公园、乌云山茶叶公园、桂枝山生态园和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等六大景区景点。吴家山森林公园境内的龙潭河谷风景区被誉为“华中第一景”。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英山旅游独具—帜,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观景,冬可泳泉,已成为“鄂东旅游的支撑点,大武汉的后花园”。
英山是—片物产丰饶的土地。农业上,茶、桑、栗、药四大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英山生产的“团黄”就与安徽“黄芽”、“圻门”并列为“淮南三茗”,作为贡品运往长安。现在,全县茶叶面积达13.5万亩,年产干茶2180万斤,茶叶产量位居全省第一,进入全国四强,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无公害茶叶基地示范县”,成为“中国茶叶之乡”。蚕桑生产规模扩大,现有桑园7.5万亩,年产蚕茧达380万斤。已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茧丝绸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药材产业快速发展。药材面积达10万亩,已形成木本、草本、菌类三大系列155个品种。其中,拥有天麻、灵芝、杜仲、麝香、三七、贝母等珍稀名贵药材六种,拥有茯苓、丹参、桔梗、苍术、射干等大宗药村50多种。年产药材1000多万公斤,是湖北省主要药材基地之一。工业上已形成五金工具、丝绸服装、丝绵制品、家俱制造、山野菜生产、中成药加工等一系列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县工业企业生产的500多种产品中,有11种被评为部优、省优产品,优质产品产值达到31%。活络扳手、优质茧丝、丝绸服装、丝绵制品、有机绿茶、名贵药材等20多种产品大批出口,远销海外。在矿产资源上,花岗岩、大理石等石材可开采量达5亿立方米,主要有芝麻蓝、芝麻黑、虎皮纹、高粱红等20多个品种,其质地细腻、色泽均匀,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地热温泉蕴藏量大。县城周围有东、西、南、北四大温泉,地热水日动储量1.73万吨,可开采流量1.44万吨,自溢水温为46--73度,水质良好,矿物含量多,现已开发东、西、北三处,已建成温泉跳水游泳馆、温泉疗养院、中日合资温泉山庄等一批康乐疗养设施,并广泛用于工、农、渔、科和居民生活中。
英山是一片正在崛起的土地。勤劳勇敢的英山人民,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黄冈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主题,提神鼓劲,提质增效,提速发展,突出项目建设、扶贫开发、民营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旅游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科技创新,推进效益财源建设,经济建设驶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英山是—片正在开发的热土。为建山区经济强县,加快向小康迈进,英山正在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按照“敞开山门、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开发思路,抢抓我国加入WTO的有利机遇,不断优化服务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人文环境,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目前,引进项目54个,投资规模达7.2亿元。已成功引进了投资6000万元的金地药业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的禾普土豆淀粉加工项目等一批工业项目。引进上海、江西、浙江等地客商租赁、购买工业企业21家。商贸步行街、大别山商贸城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大别山生态旅游等项目正在实施。名优茶、山野菜、良种畜、优质禽、名贵鱼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开发初具规模。新一轮的开放开发热潮正在初步形成。“一县好山花万树,三河春水酹佳名”。英山,封闭的山门已经打开,沉睡的群山已经苏醒,改革开放的春潮正在涌动。无论是投资办厂,还是开发经商,只要你到英山来,我们本着“你的要求就是我们最好的承诺,你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好的服务。”的原则,让你来得高兴,干得舒心,经营放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二十一世纪的辉煌。
Ⅹ 湖北省 黄冈市 英山县 在5几年的地名叫 黄什么府的 现在地名有没改 不得而知 望知情人士 求解
英山县历史:
四千年前,今天英山县这块土地是古代英国的所在地。
对于夏、商、周时代英国的历史,《左传》、《国语》等都没有详细的记载,只有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有比较简略的记载于《史记· 夏本纪》。
《史记·夏本纪》: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
安徽六安方志网:《安徽六安人:中国上古四圣、司法鼻祖皋陶》一文载:皋陶封地英、六,位于今六安、英山、金寨、霍山一带。
春秋战国时,本地属楚国。
西汉至唐代属庐江郡。
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分罗田以东的直河乡,始建英山,时属六安州。
民国初年1912年,属安徽省,不久改归淮泗道。
1914年改属安庆道。1930年,中共英山县委领导农民起义,即“三二”暴动,改英山县为红山县,属鄂豫皖特区西北道。
1932年红军主力转移,国民党政府复称英山县。
1949年3月19日解放,英山县属湖北省黄冈专员公署管辖。
1996年,黄冈市成立,英山县隶属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