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模拟电子中有没有“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的讲法模电技术的实现工艺发展历程是什么
当然有“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的分别,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光耦、LED、电阻、电容、电感等都属于分立元件,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真空管、半导体分立元件(二极管、三极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包括厚膜电路、薄膜电路、固体电路)、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直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虽然现在集成电路的应用日渐普遍,但是分立元件仍是不可或缺的,特别在大功率输出方面,而LED作为新型节能环保光源的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贰』 关于模拟电子技术学习
告诉你一个网站吧。。CSDN
里面很多书,材料,源码 很不错的 麻烦就是要注册
///////////////////////////////////
呵呵..从电工基础开始学吧 然后才能学模电数电的的
如果你要的话,我这里有PDF文档
『叁』 模拟电子技术的介绍
《模拟电子技术》是 2013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永强、魏金成、吴昌东 。该书是21世纪高等院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规划教材,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及相关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肆』 模拟电子技术
电路的输入信号通过C2接入T1基极,T1射极接地,T1是什么放大工作组态和输出端应该知道了;T2基极通过C1交流接地,放大工作组态应该能确定啊。
『伍』 数字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 谁发明的
1897年,英国的J.J.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使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发展到更深的层次。
1900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罗斯的波波夫首次实现了无线电通信。
1904年,英国弗莱明(John A Fleming)发明了真空电子二极管。
1907年,美国德弗雷斯特发明了真空电子三极管(电子管)。
1936年,英国Esiler提出印制电路概念,但被冷落。后来由美国抢先制造出印制电路板(Printed Vircuit Board,PCB)用于军事领域。Esiler被称为“印制电路之父”。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Bell Lab.)的肖克莱、巴丁、布拉顿发明了晶体管(BJT)。
晶体管(BJT)的三个发明人中,以肖克莱写作能力最强。现在模拟电子学很多计算公式都以肖克莱的名字来命名。
1947年以后,模拟电子技术进入晶体管时代。
196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Bell Lab.)的D. Kahng和Mar tin Atalla发明场效管(FET)。
1960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基尔比发明了集成电路,微电子信息技术时代开始来临。
1965年,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ctor)的鲍波•维德拉(Bob Widlar)设计制造出第一块运算放大器μA709,后改进为μA741,得到广泛应用并几成行业标准。从此,模拟电子技术进入晶体管与集成电路并列的时代。现在,运算放大器OPA成为与BJT类似的一个器件。
数字电子技术所依赖的逻辑代数早在200年之前就由英国科学家布尔创立了。不过,数字电子技术的诞生一般以1946年美国人发明计算机为标志。到现在,数字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曾几何时,数字电子技术要取代模拟电子技术的说法甚嚣尘上。不过最终还是两者互补。
数字电子技术像模拟电子技术一样,也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及集成电路时代。数字电子技术进入集成电路时代以后,首先流行的是TTL电路,后来是MOS电路及CMOS电路,现在已进入高速CMOS时代。
『陆』 模拟电子技术
你好 很高兴为你解答
图片呢 怎么看不到图片呢
这就无法帮助你你了
把图片弄出来
再来问吧
『柒』 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恰好能够充分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从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来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取名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140千瓦,价格40多万美元,是一个昂贵耗电的"庞然大物"。由于它采用了电子线路来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信息,从而就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ENIAC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和减法运算,把计算一条弹道的时间短为30秒。它最初被专门用于弹道运算,后来经过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2月交付使用,到1955年10月最后切断电源,ENIAC服役长达9年。尽管ENIAC还有许多弱点,但是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史上,它仍然是一座不朽的里程碑。它的成功,开辟了提高运算速度的极其广阔的可能性。它的问世,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从此,电子计算机在解放人类智力的道路上,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在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ENIAC问世以来的短短的四十多年中,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异常迅速。迄今为止,它的发展大致已经了下列四代:第一代(1946~1957年)是电子计算机,它的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磁带等。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运算速度只是每秒几千次~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仅几千个字。程序语言处于最低阶段,主要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编程,后阶段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因此,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低,造价高,使用不便;主要局限于一些军事和科研部门进行科学计算。第二代(1958~1970年)是晶体管计算机。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10年后晶体管取代了计算机中的电子管,诞生了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晶体管,内存储器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相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逻辑功能强,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第三代(1963~1970年)是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1958年夏,美国德克萨斯公司制成了第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集中了几十个或上百个电子元件组成的逻辑电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磁芯存储器进一步发展,并开始采用性能更好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由于采用了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各方面性能都有了极大提高:体积缩小,价格降低,功能增强,可靠性大大提高。第四代(1971年~日前)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集成了上千甚至上万个电子元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计算机发展进入了第四代。第四代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替代了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
『捌』 模拟电子技术发展现状
一直很平稳。
广大的硬件工程师又在山脚下堆着,往上爬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