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1、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太TM快了
2、中国人职业技能普遍缺乏
3、在中国技术人才永远不会嫌多
4、中国正大量往国外输出技能型人才
② 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国内外)
对于教育,我们正经历着一场考验,即就是高等教育过渡的扩张后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如大学生就业问题、教育模式问题、教育负担问题以及对教育的终极目的之思考等等,诸多问题,仅拿大学生就业问题,其实就是一种误导性的教育困局--千军万马去走独木桥,最后学到的东西用不上,不仅造成了大批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且使得很多家庭为此而负债累累,众多学生耽误了宝贵的青春。这种结局当然与我们过分和盲目追求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错位有关--我们不能盲目的追求大学生数量,而应该是符合社会规律的逐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但是另一个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助孽者--就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承担不了社会赋予的期望,我们的职业教育,现在实际上是另一种高中教育--理论和实践均是闭门造车,理论上比不上高中,实践上比不上民间的学徒。也就是说,职业教育没有它的优势,过去唯一的优势是有个文凭,现在呢?!现在在改变,一些职业学校索性把学生扔到社会,不论对方的资质,能否培养人才,扔过去就不管了,这样的职业教育叫什么教育?!在讲职业教育缺乏实践之后,我们的职业教育立即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样好吗?!
在国外,职业教育是一种很正规的教育模式,是可以与大学教育独立存在的教育模式,大学教育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但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投入,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或者每个家庭;而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要而发展的,也许这对于象我们这样的国家,职业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我们有大量的国民需要得到最基本的职业技术培训--这是高等教育所无法也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我们的社会真的不可能需要那么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把研究生当民工用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所以对于我们的职业教育,我们应该使之成为一个与高等教育同样重要的教育模式和阶段。职业教育的模式,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就是满足培养熟练技术工人所需要的最基本理论知识和最基本的技术,这就需要有合适的理论教育和正规的实习单位,而不能象我们现在把学生放到学校里学些与社会实践脱节的东西,或者把学生扔出去不管。我们应该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为职业教育创造合适的教育模式。如适当的理论学习,而且理论知识更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状况,如寻找符合资质的实习单位,并形成完整的跟踪和评价体系和标准。
总之,一定要重视职业教育,这也许是解决我们目前高教改革之困的唯一办法。
③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什么的职业历程
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
职业生涯是以心理开发、生理开发、智力开发、技能开发、伦理开发等人的潜能开发为基础,以工作内容为确定和变化,工作业绩的评价,工资待遇、职称、职务的变动为标准,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的工作经历和内心体验的经历。
职业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作用。
职业生涯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一个人一生在职业岗位上所度过的、与工作活动相关的连续经历,并不包含在职业上成功与失败或进步快与慢的含义。也就是说,不论职位高低,不论成功与否,每个工作着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
可分为六个阶段:
1.职业准备期,即接触社会初步形成职业意向,从事职业技能学习以及等待就业的时期;
2.职业选择期,即根据社会职业需求以及自己的能力、愿望、作出职业选择;
3.职业适应期,即走上职业岗位,逐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时期;
4.职业稳定期,即稳定于某种职业,它占据人的职业生活期的绝大部分;
5.职业能力衰退期;
6.职业结束期。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负担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职业生涯不仅仅是职业活动,而且包括与职业有关的行为和态度等内容。美国的一位职业指导专家萨帕(Donald E.Super)把人的职业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成长阶段(出生--14岁),是一个以幻想、兴趣为中心,对自己所理解的职业进行选择与评价;2、探索阶段(15--24岁),逐步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就业机会进行考虑,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开始从事某种职业;3、确立阶段(25--44岁),对选定的职业进行尝试,变换工作,到逐步稳定;4、维持阶段(45--64岁),劳动者在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维持现状,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5、衰退阶段(60岁以后),职业生涯接近尾声或退出工作领域。我国专家也提出与之相似的划分方法,即萌发期、继承期、创造期、成熟期和老年期。
职业生涯专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历程。一个人一生中的职业不仅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些可以实际观察到的职业发展过程,而且还包括个人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也许一生中从事多种职业,但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个相对稳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如何选择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往往受学识、爱好、机遇、工作环境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只有根据现行的工作需要改变原来的职业目标和兴趣,调整心态,培养对所从事职业的敬业精神,在实践中产生对事业的热爱,才能集中经历全身心投入工作,实现个人价值,做出成就。
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社会职业的现实要求;二是当事人自身的实际情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当事人自己。
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社会或学校强加在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而是当事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所以,从个人的角度来讨论职业生涯规划,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规划(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制定职业发展道路计划);自我管理(明确需要进行的自我学习、提升准备和行动计划);自我实现(反馈评估,修正完善)。
在国外,有人将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 5 个阶段:
一是职业准备阶段。典型年龄为 0-18 岁,其主要任务是职业想象力,评估不同的职业,选择第一份工作,接受必需的教育;
二是进入组织(学校)阶段。典型年龄在 18-25 岁,其主要任务是在一个理想的组织中获得一份工作或学到足够的知识、技能、信息以后,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
三是职业生涯初期阶段。典型年龄为 25-40 岁,其主要任务是学习职业技术,提高工作能力,学习组织规范,学会协作与共处,逐步适应职业与组织,期望未来职业成功;
四是职业生涯中期阶段。典型年龄为 40-55 岁,其主要任务是对早期职业生涯重新评估,强化或转变职业理想,对中年生活做适当选择,在工作中再接再厉;
五是职业生涯后期阶段。典型年龄为 55 岁,退休,主要任务是继续保持职业成就,维持自尊,准备光荣引退。其特点是调整心态,做好退休后的打算。
④ 记者的职业发展历程
记者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也叫职业规划或职业生涯设计,它指的是从业人员制定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记者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记者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和计划安排。它是由记者一生中所占据的一连串不同职位构成的连续的过程,是媒体或者记者将个人发展与媒体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媒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出的有关个人在事业发展各个时期的规划。记者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媒体对记者的职业规划与记者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两个方面。它既是个人职业发展的总体设计,又是单位、机构、行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方略。
职业生涯可以分为职业准备期、选择期、适应期、稳定期、衰退期和退出期。在职业生涯各个时期中,从工作岗位的角度又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它们基本上与上述“职业适应期、稳定期、衰退期”相对应。本文研究的是记者(包括新闻媒体的编辑导播人员)在这三个时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首先是有利于记者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第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记者自身的潜能,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保证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就。第三,有利于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让业务上有不同专长的人各得其所、各显其能。第四,有利于实现记者个人与媒体的双赢。媒体培养计划与个人奋斗目标相合拍是职业生涯规划成功推行的重要标志。第五,有利于促进媒体的有效管理。人员职业发展和工作满足是媒体和记者之间的重要纽带,做好职业规划工作,媒体考评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培训过程也更有针对性,激励措施会产生更大的效力,从而达到记者与媒体的共同发展。
记者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七步棋”
从记者个人角度来看,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包括自我定位、目标设定、目标实现和反馈与修正四个方面,其关键在于弄清楚自己到底希望从职业(职位)中得到什么,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自己的价值是什么,以及这些要件与自己考虑的备选职业(职位)、发展方向是否匹配。具体说来,记者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走好“七步棋”。
第一,要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学习有关知识,把握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把握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权。第二,认清媒体在竞争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将其切实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基本要素和凭依,不断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第三,尽可能地弄清楚自己的能力特长、职业兴趣、职业个性,确立崭新的价值观念。明了自己处在职业周期的哪个发展阶段,同时确定自己的技能所在,并将这些技能按照水平高低加以排列,然后进行自我评估。第四,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和分析可供自己选择的职业信息和资源,帮助自己了解有关职位的工作标准和要求。第五,在对自己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制订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包括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第六,通过各种积极的具体行动去争取目标的实现,包括向主管人员说明自己的职业倾向,向媒体和管理部门提供所需的技能、工作经验和职业意愿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密切关注和利用可能的发展机会,特别是那些有利于自己职业发展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与主管人员共同商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能够达到目标的实施方案并执行双方设定的行动方案。第七,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修正对自我的认知和最终的职业目标。
媒体关于记者职业生涯规划“七要领”
媒体应当将记者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规划和评价机制,实行信息公开与对称,系统推行职业发展策略,设置多种职业通道,发挥创新的杠杆作用,努力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将新闻媒体的战略计划、人力资源计划和记者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将新闻产业发展计划与人才开发项目结合起来。建立与记者职业生涯管理相协调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构建职位阶梯,明晰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建立高层次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多功能培训体制,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实现人才自身素质的持续提升,为记者提供发展机会和项目。与此同时,要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建立职业生涯发展期望的资料;制定综合性的职业管理及内部晋升计划,如技能储备、管理人才储备等等。应当根据新闻媒体的发展变化,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适应新闻宣传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及其价值观完善评价体系。媒体能否正确评价记者个人的能力和潜力是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关键,它对于合理地开发、使用人才和记者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记者个人能力和潜力进行评估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绩效评价法、个人资料法、心理测试及评价中心评价等。通过测评,能够较为准确地衡量记者的能力和潜力。应当破除传统观念,淡化“官本位”思想,把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放在与中高层管理人员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通过设立金牌和首席记者等制度,使得专业技术人员在业务上有一个与行政职务同等重要的、平行的、开放式的升迁阶梯,使得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以及记者的不同业务岗位之间形成合理的比值效应,并且与工资待遇挂钩,提高采编一线业绩优良记者的薪酬待遇,形成新的市场价值导向,并且通过奖励机制的建立健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得骨干记者乐于在采编一线建功立业,引导优质人力资源向采编导播一线合理流动。
三是在记者的不同职业阶段采用不同的职业发展策略。对处在职业适应期的记者,职业发展的重点首先是进行新闻业务知识培训和有针对性的业务辅导。其次是帮助他们判断当前选择的职业或职位是否适合自己,如果不适合,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职业稳定期,媒体应当为记者开辟更宽的职业出路,注重记者的晋升和进步,赋予更多的责任。对处于该阶段的记者,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是进行工作岗位轮换,对于在业务上有一定建树、平时完成工作任务较好的记者给予适当的任职或业务职位提升。对于职业衰退期的记者,应适当减少其工作量,尽可能将其安排到较为擅长的岗位上工作,使其专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为记者的成长设置多种职业通道,这是职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媒体在了解记者个人职业需求、判明其需求合理性及现实可行性的基础上,根据发展的要求,以及可能提供的帮助和条件,建立帮助记者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具体途径,制定出相应的职业道路实施计划,如纵向升级或横向转移计划等,进行职业路径设计。目前常见的职业路径有纵向(传统)职业路径、网状职业路径、横向职业路径、三维职业路径等等。传统职业路径以及由其改良而来的网状职业路径都是基于晋升而设计的,横向职业路径可以增加职业生活的多样性,为记者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三维职业路径可以保证记者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展,使媒体既可以培养和聘请高技能的管理者,又可以造就和雇用更多高技能的业务人员。良好的职业路径设计有利于媒体吸收并留住优秀记者,同时,能够激发记者的工作兴趣,挖掘记者的工作潜能。
五是发挥创新在记者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杠杆作用。创新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崇尚创新的今天,应当将其作为记者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根据记者不同年龄段的个性特点,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创新水平。在职业适应期,要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发掘创新能力,启发他们以创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在职业稳定期,要注意发挥记者在业务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帮助其拓展创新空间,多出创新精品。在职业衰退期,要避免记者落入老套路,充分发挥其思辨优势,实现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浅层次向深层次的跨越。通过增加理性思辨的分量,焕发老记者的创新意识与活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记者进行创新培训,可以使记者始终以充沛的激情创新创优。
六是及时提供媒体内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有关信息,给予公平竞争的机会。个人制定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之前,首先希望得到有关职业情况和职业机会的信息。而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是媒体搞好职业管理、促进记者发展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信息包括媒体有关职务工作的分析资料;媒体的绩效考评信息和有关职务开发与调整等。建立详尽的职业记录及工作公告制度,通过各种沟通渠道向全体记者及时传递职位空缺的信息,从而确保媒体内部候选人的职业目标和技能能够与各种晋升机会公开、公正、合理地匹配。
七是注重职业规划咨询和指导。开展职业规划咨询和指导的主要形式包括帮助记者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指导其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资料和媒体需要,确定职业目标;上级与下级进行讨论沟通,充分交换意见;请人力资源专家、顾问和心理专家对记者的职业选择、职业规划给予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指导、咨询和帮助;举行专题讨论会,向记者公布媒体职业规划方案及其实施办法,帮助记者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使之与媒体需要相结合。
记者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与媒体对记者职业规划相结合
媒体对记者职业规划同记者个人职业规划紧密相关,两者互相呼应,互相作用,当二者相互吻合时,媒体的职业管理才可能是卓有成效的。作为记者个人来说,应当在每个时期了解自己职业生涯的真实状况,弄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现在掌握了哪些技能?技能水平如何?如何去学习和发展新的技能?发展与学习哪些方面的技能最为可行?
2.我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既使上司满意,又使自己满意的程度?
3.根据我目前的技能,是否可以或有可能从事更高一级的工作?
4.我下一步朝哪个职位(或工作岗位)发展为好?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
5.我的计划目标是否符合本媒体的情况?在本媒体实现自己的职业计划目标,我应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
媒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部门应协助记者回答这些问题,并对记者职业规划目标的实现和实现的途径进行具体指导和必要支持。作为媒体应当让记者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本单位记者的现状如何?记者现状与媒体发展有哪些差距?如何弥补差距?
2.本单位急需什么类型的人才?打算如何培养或引进这些人才?
3.本单位记者职业生涯发展有哪些规划?职业生涯各时段各方面人员的结构如何优化?
在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媒体与记者之间可实现经常性的良性互动。媒体要全面展示职业阶梯、任职条件、竞争情况和成功概率,使他们清楚地了解本单位记者职业路径。与此同时,要科学描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及其运行轨迹。相关业务部门在设计记者职业目标过程中,应当搭建开放式的互动设计平台。从记者的自我评价入手,由所在部门根据其工作质量、效率、表现等方面的分析做出初步设计草案,再提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一个阶段性的记者职业生涯管理方针目标展开图,充分体现职业生涯目标管理的动态性,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⑤ 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要经过哪些过程和阶段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可分作五个阶段,把握住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规划,才能让自己掌握主动权。
第一坎:“青黄不接”阶段
工作1-3年是职业生涯最“青黄不接”的阶段:你既不像毕业生那么“单纯”,又不像有四五年资历的那样能“独挡一面”,正处于“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状态,那么这时候你如果跳槽找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第二坎:“职业塑造”阶段
工作3-5年后,你就会逐渐步入“职业塑造”阶段,逐渐熟悉组织文化,了解组织内情,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网,经过一段时期后,你的“职业性格特点”就暴露出来了:哪些是你特长的地方,而哪些又是你不足的地方,于是你开始进入“职业塑造”阶段,对职业方向进行合理调整和矫正。
第三坎:“职业锁定”阶段
工作5-10年,随着你对自身优劣势及性格特点的日渐清晰和不断的实践锻炼,你渐渐由“职业塑造阶段”走向了“职业锁定阶段”,开始认定“你是干哪一行的”了。
在这个阶段,有的人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承担起工作的责任,发挥并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提升或进入其它职业领域打基础。
第四坎:“事业开拓”阶段
工作10—15年,你的“职业”将成为终身的“事业”,意味着你开始从前期“职业阶段”中的技能、经验及资金积累走向人生事业的开拓历程。可能你在这个阶段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职业”状态,仍然是每天在为“老板的事业”而奔波,但年龄和阅历已经将你推向了事业发展的起跑线。并且你跑也得跑,不跑也得跑,你要为自己而跑,你的家庭开始逼迫你为他们着想,你的事业心和成就感都决定了你要开始考虑自我了。
第五坎:“事业平稳”阶段
工作15年以后,你已经步入“不惑之年”,前期“职业阶段”和“事业开拓阶段”已经为你留下了几多积淀。在这个阶段,你所需要的是如何使你的事业能够在平稳的过程中持续上升。这期间你还要不断地去观察市场、了解市场,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所以你可能会感觉很累、很辛苦,不过你见的多了,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增大了很多,于是你也就能游刃有余了。
⑥ 职业生涯理论的发展历程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源于20世纪初美国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从学科历史发展角度看,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研究的历程。在我国,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凸显出各种专业型人才需求的日益紧缺但同时又存在着大量人员无法找到工作的“结构性失业”状况。为解决这些问题,对不同的群体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导引,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
1908年,“职业辅导之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创办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从事职业指导工作,这也成为人们公认的职业指导工作的滥觞。1909年,帕森斯撰写了《选择职业》,该书第一次运用了“职业辅导”这一专门学术用语,建构了帮助青少年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以及人职相配的职业指导模式,标志着职业指导活动的历史性开端。帕森斯的这三个步骤包含了“知己、知彼与决策”的三重涵义,其理论成为以后职业指导理论的基石。
1939年,美国学者威廉姆逊出版了《怎样咨询学生》一书,进一步拓展了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他将职业指导分为分析、整理、诊断、预测、咨询(处理)、追踪六个步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指导方法,被称为“明尼苏达辅导学派”。该理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占据了职业指导的主导地位。1942年罗杰斯所著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一书出版,提出应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尊重人自我选择的能力及自由发展的权力。同时,罗杰斯以“人性善”和“人的本质潜能的可信赖性”为依据,创立了“当事人中心”的非指导学派。
1951年,金斯伯格等人出版了《职业选择》一书,通过对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职业选择过程及其间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向动态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迈出了一步。1953年,舒伯提出了生涯发展理论,重在对个人的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过程本身进行研究。他以差异心理学和现象学作为解释职业选择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个体生涯发展中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以及衰退五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这一思想把职业指导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不仅以个人的发展为着眼点,同时也兼顾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从个体发展和整体生活的高度来考察个人与职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被认为是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
20世纪60年代至今,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继续得到了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为霍兰德的类型论与吉列特等的生涯决定论。霍兰德把人和环境区分为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以及传统型六大类型,以此为依据,把人的特质和这种特质所适合的工作联系起来。吉列特等的生涯决定理论则以“个体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是不断面临生涯决定的过程”为逻辑起点,提出了职业生涯管理中的预测系统、价值系统以及决策系统。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对于中国而言,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则是一种地道的“舶来品”。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初步引进、停滞与恢复发展的历程。
我国对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引介始于民国时期。该理论的引入,与辛亥革命以后至20世纪30年代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衰密切相关,也深刻反映了当时我国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大量新式人才的紧缺和大批学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实,成为职业指导理论被引入中国的直接动因。
1916年,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刊物《教育与职业》第15期专门刊出《职业指导》专号,进行宣传和推介。同年,清华学校校长周寄梅为了指导学生择业,发起了择业演讲活动,聘请名人、专家进校职业问题的演讲,指导学生填写工作志愿,以预测就业趋势,并为确定职业指导学科提供依据,此次活动可谓开创了我国指导就业的先河。
此后,在二、三十年代,一系列有关职业指导的著作不断出版。早在1923年,国外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也刚刚起步不久,邹恩润就编译了《职业指导》一书。该书通过对职业指导范围的界定,指出了职业指导的效用、机关和方法,该书是我国首次系统论述职业指导的著作,堪称我国职业指导理论研究的开创性著作。其后,喻鉴清和陈重寅的《中小学升学及职业指导》,江恒源的《如何办理职业指导》,何清儒的《职业指导学》,潘文安的《职业指导》,等等,对我国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此后,欧美和日本的职业指导理论又相应地被介绍到中国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教育与职业》杂志,几乎每期都要涉及到职业指导问题。而黄炎培、蔡元培、胡适等当时的教育界名流积极投身到对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讨论中去,则使得职业指导理论蔚为思潮,对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改革、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和教育理论的丰富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当时的的动乱局势,职业指导理论并没有真正普遍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和抗战胜利后内战的爆发,职业指导理论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各行各业建设人才奇缺,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各级各类的人才在配置方式上长期使用“统包统分”的政策,使得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没有用武之地。加之以后十年动乱,使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一度在中国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促使国家就业政策也逐步向“自主择业”的方向演变,经过近30年的发展,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方面,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宏观研究蔚为大观。在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研究的初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有1996年出版的朱启臻的《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俞文钊主编的《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等。朱启臻主要从职业指导的学科类型,职业指导的功能和原则,职业指导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职业指导的基本途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职业指导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梳理,该书对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陆职业指导理论的启动和发展具有筚路蓝缕之功。俞文钊主编的《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则以心理学为基础,全面介绍并评价了职业心理和职业指导的各种理论,以及国外各种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的情况。旨在帮助求职者获得具体的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达到对未来职业的适应,等等。从出版年代上看,这些著作是随着我国就业政策向“自主择业”政策的转变应运而生的。其后至今,一大批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宏观论著也相继出版,为当今就业政策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另一方面,具体到大学生职业指导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继面世。尚志平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主编的《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从就业政策与法规、职业素质及养成方法、就业途径、创业意识与创业教育等方面,阐释了促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掌握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掌握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技巧。熊志梅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程》一书,则是针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对这种形式无所适从而做。她把多种学说运用到该教程中来,厘清了学生择业、就业以及创业方面的若干问题,具有较强的教育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大学生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关系的一些专题性论著也相继出版,则是通过职业价值取向角度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所做的一个指导。
总体上说,改革开放以后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论著的相继出版,对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下自主择业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以及帮助缓解当今各类求职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事实,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就这些了。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⑦ 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
1、早在清末1902-1904年的“壬寅-癸卯学制”中,就规定了“高等实业学堂”和“高等师范学堂”,这两种高等学堂就是中国近现代意义上最早的高职院校。
2、中华民国政府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的“壬戌学制”的专门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是中国近现代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影响最深远的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至今仍然在台湾贯彻实施。
3、1949年后,中国的高职院校除了高等师范院校真正是在继续走高等职业教育之路外,其他的高等职业教育几乎没有或是名存实亡。
4、1980年,天津职业大学创办,这是1949年后在中国大陆出现的第一所师范院校之外的高职院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决定”颁布以后,全国先后建立起120余所职业大学,举办高职教育。
6、1991年,中国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决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方向、任务、措施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并再一次重申建立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问题,也再一次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
7、1993年,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由国务院颁布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会议明确指出我国教育今后发展的两个重点,一是基础教育(重中之重),二是职业技术教育。“纲要”更加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有计划的实行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三级分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系列。”“积极发展多样化的高中后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以及举办灵活多样的高等职业班等途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8、1996年,召开了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同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教会议提出,通过三级分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三改一补”(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成人高校改革;中等专业学校办高职班作为补充)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同时,《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使职业教育走向了依法治教的道路。《职业教育法》的第13条指出:“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
9、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本法中非常明确地把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确定了下来。
10、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标准分类”将教育分为七个等级:学前教育为0级、小学教育为1级、初中教育为2级、高中阶段教育为3级、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之间有一段补习期教育为4级、大学阶段教育为5级、研究生阶段教育为6级。“标准分类”将大学教育(5级)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标准分类”对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描述为:“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进入高级研究课程和从事工程要求的职业作充分的准备。”“标准分类”对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描述为:“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从“标准分类”可以看出,5B就是我国所追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它的发展是世界教育的总趋势,而不是一个国家的现象。标准分类的颁布,使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权威性的确认。
11、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加快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12、2006年11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开始实施被称为“高职211工程”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力争到2020年中国大陆出现20所文化底蕴丰厚、办学功底扎实、具有核心发展力且被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界广泛认可的世界著名高职院校;重点建设100所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在全国起引领示范作用的高职院校;重点建设1000个技术含量高,社会适应性强,有地方特色和行业优势的品牌专业。截至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财政部已经正式遴选出了天津职业大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和8所重点培育院校。自此,中国大陆的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历史时期。
⑧ 职业病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医籍中已提到有关职业病的内容。古罗马的老普林尼记述了奴工用内猪膀胱预容防熔矿烟气的办法,瑞士医生帕拉切尔苏斯提出铸造及熔炼中的劳动卫生问题,G.阿格里科拉报告矿工中呼吸病多发,B.拉马齐尼所著 一书,详细分析和记载了多种生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的关系。随着大工业生产及自然科学发展,职业性疾病越来越多。
⑨ 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有哪些
教师专业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职前准备阶段。是指从进入师范学院版或大学接权受培养开始到初入新岗位时的再培训,该阶段是教师角色的储备阶段。
第二阶段,入职阶段。是指教师初任教师的前几年,新任教师努力寻求学生、同事、学校与教育行政人员的认同,在处理日常问题时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第三阶段,形成能力阶段。在此阶段,积极地参加培训计划和各种交流会,积极接受各种新的教育观念,是获得专业发展的阶段。
第四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在此阶段,教师持续的追求专业的更大发展,不断寻求进步。
第五阶段,职业受挫阶段。在此阶段,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开始下降,体验到的是挫折和倦怠。此阶段多数发生在职业生涯的中期。
第六阶段,稳定和停止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已经失去了进步的要求,工作囿于本分,只满足于完成任务,缺乏进取心和高质量的要求。
第七阶段,职业泄劲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带着各种不同的感情品味着即将离职的感受。
第八阶段,职业生涯结束阶段。是教师离开工作岗位及离开后的阶段,既包括退休教师的离开,也包括因各种原因的被迫或自愿的中止工作。
⑩ 职业病鉴定的发展史
人类自开始生产活动以来,就出现了因接触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有害因素而发生的疾病。追溯国内外历史,最早发现的职业病都与采石开矿和冶炼生产有关。随着工业的兴起和发展,生产环境中使人类产生疾病的有害因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因此,职业性病伤的发生,常与社会经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国外职业病学的发展简史 从埃及木乃伊中发现矽肺,可以推测古代给法老王修建金字塔的石工因接触矽尘而罹患矽肺病。但“矽肺”这个名词直到1870年方才出现。欧洲人于公元前即开始铅、汞金属矿的开采。根据记载,Hippocrates(公元前460~ 337年)似乎是第一个认识到铅是腹绞痛的原因的人。矿工和冶炼工的职业病,包括冶炼金、银、铅、铜、锌、汞等引起的职业病,曾在德国的Agricola(16世纪)所著的《论金属(Deremetallica)》中述及。同一时期,意大利Ramazzini(1633~1714)出版了《手工业者疾病》(1700)一书,描述了50多种职业病,包括矿工、陶工、制玻璃工、油漆工、磨面粉工、石工等的疾病和金属中毒等,成为职业病的经典著作,而Ramazzini也因此被誉为“欧洲职业医学之父”。
自18世纪英国纺织机械的革新和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上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转变为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但当时劳动条件恶劣,职业病及传染病流行,经常发生意外工伤事故,工人的工时过长,并出现雇佣童工等问题。19世纪,德国因电力的广泛应用又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大规模的采矿和冶炼,开始煤化学工业的生产,还发明了合成染料等。但也出现了工人的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起阴囊癌等问题。特别自20世纪开始,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迅速,合成生产了许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农药、医药、石油化工产品等,出现了多种急、慢性化学中毒和职业性肿瘤等新问题。20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又兴起了以原子能、高分子化合物和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X射线、原子能、高频、微波、红外线等技术,还有其他新原料、新化学物质和高科技等被应用于生产,随之出现劳动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新的职业卫生问题。
自19世纪末起,职业性危害受到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开始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行职业性病伤的防治。工人为维护自己劳动和健康的权益,也广泛组织起来进行斗争,促使一些国家的政府建立职业安全卫生以及劳动保险的法规,开展防治职业病的服务与研究。因此20世纪后期,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卫生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使不少古老或传统的职业病在大型企业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当前这些发达国家在城乡的小型企业中,在使用新技术和新化学物质的产业中,和医疗卫生服务难以顾及的职业人群中,仍然存在职业有害因素不同程度的危害。慢性肌肉骨关节疾病、职业性外伤、职业性聋和职业性皮肤病是这些发达国家目前较多见的需补偿的疾病。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因未能避免发达国家两百年前工业革命早期曾发生过的各种职业危害,仍重复职业病流行的教训。这些史实说明,防治职业病的需求始终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伴存;职业病学的发展,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水平密切相关。
(二)我国职业病学的历史 我国古代即曾见有关于职业病学的论述。早在四千年前即夏末和商初时,我国的青铜冶炼和铸造业已达到较高水平,开始使用了锡、铅、汞的化合物。我国汉代王充(公元27~100年)在《论衡》中提到,冶炼时可产生灼伤和火烟侵害眼鼻;公元4世纪葛洪著的《抱朴子》开始记载共用用汞与硫炼丹;11~12世纪北宋孔平仲在《谈苑》中述及,“后苑银作镀金,为水银所熏,头手俱颤”,分别反映了冶炼作业中的烧伤、刺激性气体中毒和汞中毒等职业病。《谈苑》并述及“贾谷山采石人,石末伤肺,肺焦多死”等句,反映了当时石工所得的矽肺病。公元7世纪,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记载古井和深坑多有毒气,则是对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描述。此后,明代李时珍在所著的《本草纲目》 (1593)中,明确提到铅矿工人的铅中毒。17~18世纪,宋应星在《天工开物》 (1637)中述及煤矿井下简易通风方法,并指出烧砒(三氧化二砷)工人应站在上风向操作,并应保持十余丈的距离,以免发生中毒。
但是,由于长期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主义的压迫,新中国建立之前,我国工业落后,劳动生产条件恶劣,职业病无人过问,旧中国的职业病学基本上是处于空白状态。
(三)新中国职业病学的发展与成就
1.职业病防治网络的建立 新中国建立后进入经济恢复初期,广大工人生产积极性高涨,但因缺乏劳动卫生知识,劳动保护措施不力,出现了矽肺、急性及慢性中毒等较多的职业病,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从1954年起,我国开始建立职业病防治的专业机构。1980年后,在卫生部领导下,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为全国中心,建立了七大行政区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中心,各省、市及各工业部门相继成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使全国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超过200个,并与地(市)、县近2000个卫生防疫站劳动卫生科相结合,形成了全国的职业病防治网络;在各地开展了生产环境中职业有害因素的监测,接触职业有害因素职工的健康检查与职业性健康监护,开展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及劳动能力鉴定,职业病统计报告,以及工人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等工作。199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并于1997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决定指出,要认真做好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和学校卫生。2002年,全国各级卫生防疫站改为疾病控制中心,大多数省、市职防机构合并入疾控中心。广东省除了包括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在内的8个职防机构外,其余均在疾控中心设职防科或职业卫生科。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国务院、卫生部相继颁布了相关的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病防治工作完全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
2.职业病范围的修订和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研制 我国1957年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确定了14种法定职业病。1987年进行修订后,新的职业病名单中规定的职业病为9类102种。与此同时,卫生部组织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职业病诊断标准分委员会,集合各地技术力量,开展我国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研制工作。在充分总结国内临床经验和参考国外资料的基础上,研制职业病的国家诊断标准(GB),至1997年底,已制订有74种职业病的国家诊断标准,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职业病诊断标准系列,对全国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及管理起到了指导作用。随着职业病学的进展,职业病诊断标准还得不断制订和修订,使之进一步完善。1996年新颁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 (GB-T16180—1996),为职业性病伤患者提供全国统一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和实施劳动保险的医学依据。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卫生部相继颁发了《职业病名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及《职业病报告办法》等条理法规,进一步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