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中國下一次戰爭

中國下一次戰爭

發布時間:2021-02-05 22:49:22

A. 中國最近的一場戰爭是什麼時候

對越自衛反擊戰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當時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廣西軍區獨立師、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廣西軍區2個邊防團、雲南省軍區5個邊防團)、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例如,戰前准備中各個甲種步兵師、乙種步兵師都擴編為12000人以上的臨戰編制),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由於事發突然,且當時越南主力正規軍皆在高棉戰場作戰,於是便動員雲南(3個師)、廣西(3個師)共六個邊境步兵師、國境警備民兵、地方民兵及後備部隊應戰,至諒山戰役時始有較正規之首都防衛軍第308師參戰。戰爭中一度攻佔了越南約20多個城鎮和軍事據點。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越軍剛經過越戰洗禮,全民皆兵,使中國軍隊損失慘重。越軍用以退為攻的戰術、當中國部隊撤退時越軍進行小規模反擊戰、這使中國部隊傷亡人數增加。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中國政府稱:中國雲南、廣西邊防部隊發動了對越南軍隊的自衛還擊戰;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國境警備民兵。但中國人民解放軍傷亡慘重,僅2月17、18日兩天陣亡人數就達4,000餘人。 2月17日,中國突襲越南,戰爭開始,中國佔領孟關鎮。 2月18日,佔領清水,越軍在高平戰線以坑道頑抗,諒山、同登一帶的飛彈陣地被摧毀,老街激戰,萊洲越軍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中國突襲並佔領河鹿縣長白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轟炸海防。 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樂激戰,越南空軍轟炸河口以西的中國增援部隊。 2月21日,高平淪陷。 2月22日,包樂淪陷,越軍開始抽調駐高棉與寮國的精銳正規部隊回防,防守河內的2個師試圖對高平,萊州方面中國部隊展開反擊,無功。 2月23日,諒山附近高馬山爆發激烈攻防戰,河江淪陷。增援的兩個師在空軍掩護下,進攻芒街、祿平。 2月24日,越軍反擊,與中國部隊在高平、老街發生激烈巷戰。越軍曾試圖滲透進入中國境內,但遭擊潰。柑塘淪陷。 2月25日起,戰情膠著,越軍死守邊防要地諒山。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但在諒山攻防戰中,負責擔任諒山、高平一線的中國精銳主攻部隊第41、42軍與越南首都防衛軍之第308師正面交鋒,損失慘重,幾全軍覆滅。 3月1日,諒山激戰,越軍自河內增援精銳之首都防衛軍第308師向諒山展開逆襲,並使用化學武器。42軍被擊潰,中國緊急將後方炮兵師拉至前線與越軍進行刺刀肉搏戰,兩個炮兵師皆損失慘重。 3月4日,308師遭中國隨後增援的兩個師由側翼突襲擊退,諒山陷落。 3月5日,中國宣布已達到目的,開始自越撤軍。越南宣布全國總動員令,誓言抵抗到底,越軍自高棉與寮國抽調回國的正規部隊正式抵達,已就戰爭態勢准備就緒。蘇聯開始增兵中蘇邊界,中蘇大戰一觸及發。東歐共產國家掀起一片聲討中國侵略的怒吼。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此期間中國軍隊取得了大批民生工礦物資回國(皆為此前中國無償支持越南的物資),越南工礦業設備亦遭破壞殆盡。 3月7日起,中國正式撤軍,並開始拿取民生工礦物資,利用補給車輛載回中國境內。多處越南工礦業設備遭破壞殆盡。西方國家紛紛譴責中國的「侵略行為」。 3月13日,中國繼續撤軍,並在撤退路線上鋪設地雷,以火箭與長程炮火掩護撤軍。越軍無大規模追擊行動。 3月15日22點20分,最後一輛軍車離開越南領土。 3月16日,中國宣布完成撤軍行動,戰爭結束。 中國官方未發表傷亡人數。越南官方亦未正式發表傷亡人數,僅於官方《人民日報》上羅列了中國軍隊在撤退時對攻佔過的城鎮做出的大規模劫掠破壞項目。包括基礎設施、廠礦等。 此戰曝露出中國軍隊在歷經文革十年,戰力受到嚴重損毀:紅而不專結果,形成熟悉馬、列政治教條指戰員領導專業軍人,軍階制因文革廢除導致軍隊上戰場不能層層領導亂成一團,於諒山戰役於山霧里,中國部隊坦克寸步難行,竟發生捆綁新兵於坦克炮管上指揮方向怪事。經鄧小平深入知悉問題,於此戰後進行大刀闊斧改造軍隊。 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14,8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 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 (1944-1994)》(軍事誼文出版社有中譯本),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至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戰斗,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6萬餘人,還有2萬被擊斃。

B. 中國的下一場戰爭何時到來

中美之來間的戰爭可能自性很小,畢竟都是大國,而且美國和中國沒有接壤。而且現在雙方都在淡化意識形態。中日的可能性也很小,因為歷史原因日本二戰戰敗後要對一個國家戰爭的難度很大,而中國也不太願意和日本戰爭,雖然有領土爭端但出現戰爭的幾率很小中俄,冷戰後俄國經濟已經落後於世界,在歐洲被北約東擴逼得喘不過氣來,正巴不得和中國結盟以對抗美國和北約呢,所以也不大可能出現戰爭。------中印是最有可能出現戰爭的,因為他們又想當地區老大,又和我們又領土爭端。

C. 中國下一次戰爭是什麼時候和誰打啊

中國下一次戰爭最快也得100年之後了,那時估計日本早TMD沉海底了。
你這么想看中國打仗,真打起來,中國經濟就完了,和平是王道。兵不血刃才是最高境界,學著點吧!別老說自己的祖國窩囊~!

D. 中國下一次的戰爭將在什麼時候發生。。。 和誰。。。。。

這可不能亂說

E. 建國後中國一共打過幾戰爭最後一次是哪一場有多久時間

建國後中國一共打了八場戰爭。它們分別是:

1. 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10月25日—1953年7月27日。停戰時說的好聽叫打成了平手,但是占據裝備優勢的美國實際上就是輸了這結局;

2. 援越抗法戰爭:1950年初—1954年7月21日。最後殲滅法軍14萬多人,解放了越南北方,結束了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

3. 中印邊界戰爭:1962年6月—11月21日。1962年11月22日,中國軍隊遵照毛澤東的命令,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

4. 抗美援越戰爭:1965年6月—1973年8月,包含西沙海戰(1973年1月19日);

5. 中蘇珍寶島之戰:1969年3月2日—17日。雙方談判但未和解。2005年雙方簽訂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確定珍寶島是中國的領土;

6. 鐵列克提之戰:1969年8月13日。8月在新疆鐵列克提發生了一場邊境沖突,這場沖突鮮為人知,卻以我方慘重的傷亡而宣告結束;

7. 對越自衛反擊戰:1979年2月—1990年2月,包含南沙海戰(1988年3月14日)。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8. 建國後對外戰爭的最後一仗:發生在1990年2月13日凌晨,越軍以一個排的兵力對我邊防部隊駐守的陣地實施偷襲。我軍迅速阻止還擊。此戰也是中越戰爭的最後一仗。

(5)中國下一次戰爭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

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

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越南抗法戰爭(英語:Vietnames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France),即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法語:Guerre d'Indochine),或稱法越戰爭,越南稱東洋戰爭、反法抗戰。是1945年9月至1954年7月間越南獨立同盟會為使越南獨立與法國進行的一場戰爭。

越南抗法戰爭大致可分為防禦、相持、反攻三階段。防禦階段(1946年12月—1947年12月)。抗法戰爭爆發時,法國投入近10萬海陸空兵力,而越南衛國軍的總兵力8.5萬人,地方部隊和民兵游擊隊100萬人。武器原始,又無外援。越軍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他們將隊伍一分為二:一部分打陣地防禦戰,正面狙擊法軍進攻;另一部分則轉移到農村,開展游擊戰,消耗法軍有生力量。

1947,越南軍民發揚「決戰決勝」的精神,在誘敵深入之後,展開游擊戰和運動戰,於12月23日粉碎了法軍的進攻,收復了太原、宣光等地,取得了越北戰役的勝利。

1948—1949年冬春,越軍在東北、西北、羅江、洮江等戰役中取得了勝利,解放了大片國土。

1950年邊界戰役的勝利,標志著北部的軍事主動權已轉移到越軍手中,也標志著越南抗法戰爭由戰略相持階段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

F. 預測中國下一次戰爭爆發會在什麼時候,和誰

我預測地球還能轉100億年

G. 中國下一次爆發戰爭可能在什麼時候 會暴發一次戰爭

戰爭肯定是有的,這是歷史不變的規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要看中國的發展。

H. 中國最後一次戰爭在什麼時候 是什麼

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官方稱為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或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則又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是指於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中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以下簡稱越南)之間的戰爭。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反制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布勝利,撤出了越南。越南在中方撤出之後,宣布越南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進入八十年代後兩國繼續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通過十年邊境戰爭,中國打擊了越南自越戰勝利後膨脹的信心,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同時促進了東南亞的和平局面,並為柬埔寨問題的最終解決打開了道路。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回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沿途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政設施、公路、鐵路、礦山。

I. 中國的最後一次戰爭是幾幾年

中國的最後一次戰爭是1979年,是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官方稱為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或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則又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

對越自衛反擊戰(國際稱「中越戰爭」,越南稱「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指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期間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稱取得勝利。

隨後解放軍開始對越南北部的基礎設施進行系統毀滅後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在中方撤出之後也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

20世紀80年代,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20世紀90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9)中國下一次戰爭擴展閱讀: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影響。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中國達到了預期的作戰目的,打亂了蘇聯一越南的戰略部署 ,摧毀了越南北部的工礦業,對於保護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東南亞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都有重要的意義 。

越南經過這場戰爭後也變得疲憊不堪。通過十年的輪戰,解放軍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指揮人才,鍛煉了部隊的作戰能力。戰爭中,中國佔領了大部分的邊界騎線點,將清末清政府和法國簽訂的邊界向前推進,控制了中越邊境地區廣大的戰略制高點,並在1999年通過中越陸地邊界條約予以確認。

J. 中國最後一次戰爭是什麼時候

建國後對外戰爭的最後一仗:發生在1990年2月13日凌晨,越軍以一個排的兵力對我邊防部隊駐守的陣地實施偷襲。我軍迅速阻止還擊。此戰也是中越戰爭的最後一仗。

中國通過這次戰爭,恢復了南疆邊境的安寧,同時也將邊境爭議區收回,獲得了一個滿意的陸上邊界。同時通過後來的兩山輪戰和對戰爭經驗的總結,鍛煉了中國軍隊也為未來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指引了方向。

閱讀全文

與中國下一次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