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少數民族的抗日英雄有哪些
1、廖漢生。
土家族,抗日戰爭爆發後,廖漢生同志任八路軍一二〇師三五八旅七一六團副團長、政治委員,率部開赴抗日前線,初戰雁門關,切斷日軍運輸線;再戰晉西北,收復七城;夜戰滑石片,殲滅日軍一個大隊,有力地支援了晉察冀邊區,粉碎了敵人的多路圍攻。
2、烏蘭夫。
蒙古族,1937年春,為建立和發展蒙古族抗日武裝力量,決定利用國民黨軍番號,組建蒙旗保安總隊(後改編為蒙旗獨立旅、新編第三師),他任政治部代主任,並在該部隊任中共黨委書記。同年9月,帶領所部在歸綏(今呼和浩特)黑河一帶阻擊日軍進犯。
3、粟裕。
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於湖南會同。1939年1月,粟裕在指揮水陽鎮伏擊戰、橫山戰斗、奇襲官陡門等戰斗中,殲日偽軍400餘人,俘日偽軍57名,並炸毀火車一列。8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成立,任副指揮。
4、關向應。
滿姓瓜爾佳氏,中國抗戰爆發後,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賀龍任八路軍第一二0師師長,關向應任政委。關向應與賀龍一起領導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5、韋國清。
壯族,1944年9月任新四軍第4師副師長,在師長彭雪楓犧牲後,組織西進戰役野戰司令部,統一指揮津浦路西部隊作戰,經數月奮戰,挫敗了日偽軍和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進攻,恢復了豫皖蘇抗日根據地。
『貳』 少數民族的節日和風俗(最好有圖片)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 「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綉、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一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稱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獲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桿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桿節」扣人心弦,據說上刀桿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
7、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10、納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 麗江納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靈,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萬物皆有神靈主宰。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 祭祀獅子山,就是人們敬拜自然實體的公共祭祀慶典。
11、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 唐時稱「朴子蠻」,元、明、清 時稱「蒲蠻」,由於居住的地區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稱。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稱為布朗族。布朗族過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山康節是布朗族最盛大的節日,每年傣歷六月中旬舉行,一般為3天。
12、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內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還有「蒙撒」、「蒙撒禪」、「對撒」、「漢撒」等自稱。解放後統稱為阿昌族。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歷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
13、怒族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與僳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穀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當地又稱鮮花節,於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舉行。
14、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在北緯52度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裡,至今仍有鄂溫克人的腳印與炊煙,其定居點便是有「北極村」之稱的敖魯古雅鄂溫克獵人村。敖包節是鄂溫克族的宗教節日,但也舉行一些文娛體育活動,因而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除春節等節日與臨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一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農歷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的「米闊勤」節
15、鄂倫春族
「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 「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清朝以前,人們一般把鄂倫春族稱為「索倫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鄂倫春的先人們和火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火有著特殊的感情,對篝火無比親近。
16、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歷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游」的人們。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歷的7月15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17、門巴族
據藏文史籍記載,門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繁衍生息。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林芝、錯那等縣。「門巴」意為居住在門隅的人。 門巴族沿用藏歷,節日也與藏族相同。節日期間要殺牛宰羊,置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賓客。相傳藏傳佛教的佛祖釋加牟尼誕生和圓寂的日子是藏歷四月十五日,為了紀念這一天,門巴族地區的所有寺廟念經祈禱,舉行各種宗教活動。
18、白族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布於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自稱「白伙」、「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1956年,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
19、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安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人民意願,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甘肅省一帶。保安族通用漢文,多信仰伊斯蘭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尤為藏族人民所喜愛。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饊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0、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1953年,貴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經過協商,正式統一用「布依」作為本民族的名稱。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六月六」。
21、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達斡爾」意即「開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紀中葉,這個民族為維護祖國統一,打響了武裝抗擊沙俄入侵的第一槍。達斡爾族稱春節為「阿涅」,也把春節當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十六為「黑灰日」,在黑灰日這一天,人們之間互相往對方的臉上抹黑,認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2、德昂族
(崩龍族)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崩龍」是他稱,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稱「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遠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23、東鄉族
東鄉族是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後一天,均以見新月為准,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24、侗族
侗族來源於秦漢時期的「駱越」。魏晉以後,這些部落被泛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現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節日飲食常和宴客活動聯系在一起,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 水牛王」。
25、獨龍族
獨龍族曾被稱為「俅人」、「曲人」等。解放後根據本民族的願望,正名為獨龍族。現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本世紀中葉,獨龍族還處於原始公社的解體階段,婦女還崇尚紋面的習俗。獨龍族過去的宗教信仰尚處在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萬物有靈階段,即使是唯一的年節(獨龍語: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聯系在一起的。過卡雀哇於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准備的多寡而定。
26、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是從18世紀後逐漸從沙皇俄國南遷到中國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內蒙古、黑龍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前蘇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東正教,俄羅斯族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復活節」最為隆重。過節前一周,不吃葷,只吃素。
27、哈尼族
據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南。哈尼族自稱很多,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稱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節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此外還有「栽秧節」(又稱「黃飯節」)和嘗新節兩個小節日。
28、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源遠流長。西漢時,天山北部的烏孫即是哈薩克族的先民。這些東遷的牧民得名「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數分布在甘肅阿克賽和青海等地。哈薩克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公元十一世紀前後,改信伊斯蘭教。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和肉孜節,還有「那吾熱孜」節。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拋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叄』 找少數民族特色照片加描述
維吾爾」是本族自稱,一般認為含有「聯合」、「協助」的意思,主要分布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族歷史悠久,從古代起就以'Uygur'為族稱,與西方和中國內地各族相交往,迄今已有兩千年歷史維吾爾族地區的地主經濟,又往往和宗教統治相結合。宗教上層佔有大量土地、房產、水磨,通稱「瓦合甫」。維吾爾族有經營農業的悠久傳統,對於植棉和園藝尤其具有豐富經驗。新疆最遲在南北朝(420~589)時代就已大量種植棉花,內地大量種植棉花是在元朝(1279~1368)以後,而植棉技術傳入內地的道路之一就是新疆。在新疆由於有發達的園藝業,很多地區都出產大量的、品種繁多的瓜果,獲得了瓜果之鄉的美譽。維吾爾族的手工業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精湛的技藝。特別著名的有和田地區的地毯和絲綢,莎車縣的巴克衫綢,喀什市的綉花小帽,伊寧市的莫合煙和長筒皮靴。庫車縣的「砍土曼」(一種鐵制農具),烏魯木齊市的烏修爾鐮刀等.維吾爾族有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的文化藝術。文學的體裁、內容都十分豐富,如流傳至今的敘事長詩《福樂智慧》等。勞動人民的口頭文學豐富多彩。流傳極廣的「阿凡提的故事」,至今為人們喜聞樂見。近現代也有不少優秀的文學作品,如毛拉比拉力賓·毛拉玉素甫所著《中國土地上的戰爭》的敘事長詩,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民1864年的抗清斗爭。革命詩人穆塔里甫在抗日戰爭時期寫出《中國游擊隊》、《戰斗的姑娘》、《愛與恨》等許多熱情洋溢、歌頌祖國的詩篇。維爾吾族能歌善舞。在農村中,結婚、節日、歡迎貴客以及一切喜慶的日子,男女老幼簍警歌警舞。傳統的舞蹈有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等多種,「賽乃姆,,是最普遍的舞蹈曩譽:.霎行全疆尤其盛行於南部地區的「夏地亞納」,是一種歡樂的民間集體舞。古代維吾爾族型竺紫曼簍舞譬史詩——《十二木卡姆》,包括歌曲、舞曲、組歌等340多首,已整理、錄譜。建粵要』顰楚孽的音樂、舞蹈以及民歌等從形式到內容更加豐富、新穎、多采。維吾爾族的民族水襦句十兒種,常用的有「達甫」(手鼓)、「獨他爾」、「熱瓦甫」等。 維吾爾族的節日主要有:開齋節(肉孜節)、古爾邦節(亦稱庫爾班節或獻牲節)、諾魯孜節。一年一度的古爾邦節最為隆重,信教群眾家家炸油饊子,很多人家宰羊殺雞。節日開始,男女老幼芽上新衣互相拜節,互致節日的祝賀.
圖片你要不要了?
『肆』 誰知道有關少數民族水族的資料啊,圖片,文字,傳說,歷史,風俗,人文等都可以
苗族侗族的好鄰居——水族
水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貴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和荔波、都勻、獨山以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凱里、黎平、榕江、從江等縣,少數散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
水族的居住地位於雲貴高原東南部的苗嶺山脈以南,都柳江和龍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畫,適於農林業的發展,是貴州高原的魚米花果之鄉。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鳳凰羽毛一樣美麗」來形容自己的家鄉。
水族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九阡酒」是水族傳統佳釀。
水族的遠祖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唐宋時與壯侗各民族一起被統稱為「獠」。北宋時在水族地區設「撫水州」。「」族之稱,最早見於明代史籍。清代,多稱其為「水苗家」、「水家」等。新中國成立後,水族被正式定名。
水族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水語支。水族先民曾創制過自己的文字,稱為「水書」,其形狀類似於甲骨文和金文,但只有400多個單字,且多用於巫術活動。水族有自己的歷法,水歷與夏歷基本一致,但以夏歷八月為歲末,九月為歲首。
在中國近代史上,水族人民譜寫了光輝篇章。1855年10月,潘新簡領導水族人民武裝起義,提出「不繳糧,不納稅,打倒清朝享太平」的響亮口號,堅持斗爭16年之久,配合了太平天國斗爭。1909年吳朝俊領導水、布依、苗等民族起義,提出「滅洋興漢」,進行反洋和反帝反封建斗爭,在全國產生重要影響。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水族人民的優秀兒子鄧恩銘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數民族同志。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水族人民也積極參加了當地中共地下黨組織所領導的斗爭。
傳統女服
水族男裝從20世紀40年代起就與周圍漢裝無大差別,倒是婦女服飾至今仍保留有鮮明的民族特徵。水族婦女織的「水家布」(即九阡青布)紗質精細均勻,所染青、藍、綠色皆深透耐洗,早在百年前就聞名遠近。水族獨創的豆漿畫印染工藝技術,相傳已有700多年歷史,其印染品更是深受群眾喜愛。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縫制,無領大襟半長衫或長衫。長衫過膝,一般不綉花邊。而節日和婚嫁盛裝與平時截然不同。婚禮服上裝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褲子膝彎處皆鑲有刺綉花帶,包頭巾上也有色彩繽紛的圖案。頭戴銀冠,頸戴銀項圈。腕戴銀手鐲,胸佩銀雅領,耳垂銀耳環,腳穿綉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得花枝招展,風采翩翩。此外婦女刺綉的背帶更有藝術性。說是「帶」,實際上是一塊刺綉華麗的「T」形「簾子」,上端兩邊有帶,「簾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兒。它是將白色馬尾纏繞上白絲線,再加上其它色彩絲線,先把各種圖案分別刺綉好,最後將綉好的圖案拼鑲到背帶布料上做成的。背帶美觀實用,是母親給出嫁的女兒最好的禮品。
水族婦女在婚前喜用淺藍、綠色或灰布做成便服長衫,上衣多以綢緞為衣料。衣身衣袖都比過去收縮,顯得貼身利索有曲線美。胸佩綉花長圍裙,頭包青白布長條巾,素雅文靜。已婚婦女的袖口、環肩、褲腳口,都鑲一道藍桿花邊做裝飾。長發梳成一把盤於頭頂,從右側插梳子固定。有的婦女在頭巾外又橫扎白巾,有的直接用花格方頭巾包頭,傳統而不失時髦。
婚俗禮儀
水族婚俗留有較濃的傳統色彩,講究明媒正娶。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節日及趕集時的對歌活動交遊相戀。即使自由戀愛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則不合禮俗,要受歧視。青年男女相愛後,先託人告訴雙方家長。若家長表示願意,男方才請媒人去女方家送禮定親,並擇定吉日,派人抬著豬仔去女家「吃小酒」。正式迎親時,再抬大豬到女家「吃大酒」。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來表現主人的盛情。接親與送親,男女雙方的家人不參加,除少數地方由新娘的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數是盛裝的新娘打一把故意撕開一條縫的紅傘步行在前,接親的伴郎、伴娘及抬著嫁妝的長隊緊隨其後。一般是於中午出娘家門,傍晚六七點鍾進夫家門,吉時不到不得進門。新郎家的親人在新娘進門前外出迴避,新娘進屋後才能回家。新婚之夜,伴娘與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門去娘家住。婚期之後,新郎再去請新娘回來,開始夫妻生活。有些新娘第一次回門就長達一兩個月時間,謂之「坐家」,實際上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殘存餘音。新娘出嫁的路上,最忌諱打雷變天,因此婚期在秋冬舉行。
「借端」和「過卯」
水族一年中過端節最隆重。「端節」是以水書水歷推算出來的。水歷也將一年分為12個月和四季,但把農歷九月作歲首,把農歷八月當歲末,以十二地支記日。水歷每年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即農歷八月下旬十月上旬),每逢亥(豬)日,各地依傳統分批過節。這就是端節,又稱「瓜節」,水族群眾叫「借端」。
在水族中,有「過端不過卯,過卯不過端」的傳統區分,而且各地區過節的先後次序是不能顛倒或混淆的。關於這種風俗,較一致的傳說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有兩個兒子,哥哥被分住到上邊內外套地區,弟弟被分住到下邊的九阡地區。原先約定好,豐收後到祖公處團聚慶祝。後來感到相距路遠,往來不便,就決定哥哥過端節,弟弟過卯節。時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過節。
端節之前,家家灑掃庭院,居室內外收拾得乾乾凈凈。節日的前一天,過節村寨敲響銅鼓,辭舊迎新。節日里殺雞宰鴨吃新谷,並要以鮮魚燉湯,准備好新米鮮湯招待親朋。除夕(戌日晚)和初一(亥日)晨祭祖,忌食葷,供品不能有魚以外的其它肉類,忌葷但不忌魚。祭祖的主品是魚包韭菜,原因是傳說先人們曾以九種菜和魚蝦做成的葯驅除過百病。它的做法是將韭菜、糟辣及蔥、姜、蒜等調味品填進洗好的魚腹,捆紮後清燉或清蒸而成。
端節時,青年男女在「端坡」周圍奏樂歌舞,而且舉行賽馬、鬥牛、文藝演出、放映電影、親友歡聚會餐等活動。鄰近的苗、侗、布依、壯、瑤、漢等兄弟民族上萬人前來參加。
不朽的英雄鄧恩銘
鄧恩銘是水族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人。他有如此影響,其因有二,第一, 是中共一大代表,凡是知道中共是怎樣建立的人,都知道他;第二,2001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發行《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一)》紀念郵票一組,鄧恩銘的光輝形象在第三枚郵票上,凡是集郵的人或收到貼有這枚郵票的郵件的人,都會知道他。
鄧恩銘,原名鄧恩明,1901年1月生於貴州省荔波縣水浦村的一個水族勞動人民家庭。1917年秋,他小學畢業後,因家境困難,赴山東省投奔自己的二叔,進入濟南市省立第一中學讀書。在五四運動中,他走上革命道路,被選為一中學生自治會的領導兼出版部部長,主編校刊。在此期間,他與王燼美同志結為戰友,並進一步接受了馬列主義。1920年11月,組織勵新學會,創辦《勵新》半月刊,並參與組織山東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與王燼美一起作為山東代表出席中共一大,次年赴莫斯科出席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回國後,任中共青島市委書記、山東地委書記,領導膠濟鐵路工人和青島日商紗廠工人大罷工。1927年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1928年12月在濟南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曾領導越獄斗爭。1931年4月5日,英勇就義,年僅30歲。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鄧恩銘,英名不朽,精神永存。
獨特的生產習俗
水族經濟是典型的山地稻作農耕類型,早在150年前,水田在水族聚居區就佔耕地面積的80%以上。在農業生產中,水族農民仍保持著一些特殊的習俗。從今天綠色農業的角度來看,有些做法是值得借鑒與推廣的。
積肥與施肥。現在水族農民雖然也使用農葯和化肥,但其成本高和有污染是明顯的弊端。為了增加和多使用農家肥,水族農民仍普遍採取牛踩肥的辦法來積肥。他們在耕牛休閑的時候,將其圈養,把牛吃剩下的青草墊在圈內,適時加入墊圈土,讓牛把糞尿和草土踩混在一起,漚成肥料。
耙田工具。耙田是為了耙碎田中的泥塊,耙平水田,使稻子有疏鬆的生長土壤,且能均勻受水。特殊的是,水族農民用「船耙」和「石耙」耙田。「船耙」是長1米左右的木製船形耙,「船底」是平的,底部外面朝下裝有木齒或竹齒。若用人拉耙,「船」內裝土或石塊來鎮壓;若牛拉耙,人則站在「船」內駕馭。石耙就是一塊長方形石條,條石兩頭鑽孔穿繩牽引,條石底面有粗的刻紋。石耙的主要作用不是耙田,而是磨平。
灌溉。水族地區灌溉得自然之利。在高於水田的山谷修塘堰或河壩蓄水,然後開渠引水灌溉,或直接引山泉溪流到田頭灌溉。田高水低處,也使用筒車、翻車(龍骨車)等古老的提水裝置。
水族地區廣泛流行「活路頭」生產習俗。「活路頭」是當地漢語方言土語,「譯」為普通話是「干農活的領頭人」。水族村寨里的重要農活,如犁田、耕田、育秧、插秧、收割等,全寨各家都要等「活路頭」開始幹了,才能開始干。農時到來,「活路頭」擇吉日,舉行簡單的儀式,象徵性地犁一壟地,插幾蔸秧,或割幾把稻子,其他人再開始在自己承包的田地里干這項農活。這種習俗起碼有兩個含義,其一是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其二是「活路頭」是種莊稼的老把式,他們根據氣候掌握農時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性,跟著他們干可獲好收成。
水族在農業生產中有明確的性別分工。「女不犁田,男不插秧」是傳統,誰若違反,會遭到非議。過去,曾有缺勞動力的家庭,婦女女扮男裝在夜裡犁田的。男人犁田、耕地、整修田埂。這些活兒較費力,且泥里水裡的拼搏,對婦女來說確實困難。這並不是說婦女不辛苦,插秧、割秧、挑禾等,不說別的,僅就腰來說,一天下來,幾乎都有「快要累斷了」的感覺。
經過世世代代的辛勤勞作,水族人民把自己生活的山山嶺嶺打扮得像鳳凰一樣。波光 粼粼的梯田,花果累累的園林,層層疊疊的干欄木樓,堆綠砌翠的樹木,歡快流淌的泉溪,就像鳳凰光彩美麗的羽毛 。山鄉美景,田園風光,泥土氣息,自然的美、淳樸的情,與城市的繁華共同交響,演奏出偉大祖國的時代樂章。
『伍』 少數民族抗日歷史
論少數民族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作用http://bbs.tiexue.net/post_1057234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