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抗美援朝有記載的有幾次著名戰斗
入朝參戰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
從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一階段。這個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採取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的方針,連續進行了五次戰略性戰役。其特點是:戰役規模的夜間作戰和很少有戰役間隙的連續作戰,攻防轉換頻繁,戰局變化急劇。
第一次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在朝中邊境及其附近地區,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突然發起的進攻戰役。[5]
10月25日,志願軍發起戰役,以1個軍的主力配合朝鮮人民軍在東線進行阻擊,集中5個軍另1個師於西線給「聯合國軍」以突然性打擊,將其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挫敗了「聯合國軍」企圖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佔領全朝鮮的計劃,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第一次戰役志願軍共殲敵15000多人。[5]
第二次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誘至預定戰場後,對其突然發起反擊的戰役,是扭轉朝鮮戰局的一次戰役。[5]
西線六個軍主力在清川江地區。東線3個軍師在長津湖地區發起反擊,給以出其不意的打擊。「聯合國軍」兵敗於西部戰線的清川江兩岸和東部戰線的長津湖畔,放棄平壤、元山,退至「三八線」以南。[5]
「聯合國軍」雖然已經發覺志願軍入朝參戰,但卻估計志願軍參戰只不過是為保衛邊界。11月24日,「聯合國軍」發起旨在聖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志願軍按預定計劃,將「聯合國軍」誘至預定地區後,立即發起反擊,給以出其不意的打擊。「聯合國軍」兵敗於西部戰線的清川江兩岸和東部戰線的長津湖畔,被迫棄平壤、元山,分從陸路、海路退至「三八線」以南。第二次戰役志願軍共殲敵36000多人。
第三次戰役
抗美援朝五次戰役形勢圖
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於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為打破美國政府「先停火,後談判」,爭取喘息時間,卷土重來的陰謀,突破「三八線」,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進行的進攻戰役。[5]
志願軍集中6個軍,
B. 中國援過幾次朝
一共三次,很多人應該記住這三次戰爭。
第一次是壬辰衛國戰爭,南朝鮮、北朝鮮稱之為壬辰倭亂,第二次稱之為丁酉再亂,日本稱之為文祿之役,第二次稱之為慶長之役,或合稱為文祿慶長之役,中國稱為萬曆朝鮮之役,亦將其與寧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稱為萬曆三大征,現代漢語中稱為萬曆朝鮮戰爭。這場戰爭由日本前關白豐臣秀吉在1592年派兵侵略朝鮮引起。朝鮮向明朝求援,明神宗應請求派遣大軍救援,明朝和朝鮮陸軍及水師多次並肩作戰,加之配合上李舜臣設計的龜船,中朝軍隊最終獲勝,朝鮮轉危為安;日軍主力被迫撤退,日本企圖侵佔朝鮮並以之為跳板進攻中國乃至整個亞洲東部(包括印度)的企圖破滅,豐臣秀吉也在希望破滅後不久死去。他死後不久,日本軍隊被迫全部從朝鮮撤退。而日本國內因為德川家康參戰打敗豐臣余部(主將是小西行長,島津儀弘及豐臣秀吉之子豐臣秀賴)建德川幕府。
第二次是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1894年(光緒二十年)爆發。按中國干支紀年,時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Sino-Japanese War) 。豐島海戰是戰爭爆發的標志。
隨著戰爭的失利,清政府進一步加緊了乞降活動。2月11日,決定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4月17日,李鴻章與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傅文及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在馬關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包括《講和條約》十一款,《另約》三款,《議訂專條》三款,以及《停戰展期專條》兩款。
日本人繪制的馬關條約談判時的場景 該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同時它也成為中國近代民族覺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第三次是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出兵朝鮮,為援助朝鮮、保衛中國安全,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發生的戰爭。這場戰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大力配合。把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1953年7月27日,戰爭雙方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至此,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宣告結束。
據中國官方的統計,朝鮮戰爭期間中國志願軍傷亡50萬餘人次,陣亡、病故171687人,負傷22萬人(扣除多次負傷人次),合計傷亡39萬人。中朝軍隊傷亡總人數約63萬人。另見抗美援朝紀念館。部分來自美韓及其他渠道的資料稱志願軍傷亡人數在一百萬以上甚至三百萬以上,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據中國官方近十幾年來公布的數字,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以輪戰方式先後入朝參戰的各種部隊共計190萬,補充兵源近50萬,共計240萬。另外,還有東北軍區60萬支前民工入朝出戰勤。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三百萬的傷亡數字。
另外,志願軍還有2.1萬人被俘,其中7100餘人返回大陸(其中有440人是在中立國部隊監管下,經我方解釋工作後返回的),14000餘人去了台灣或其它中立國。被俘人員數字不存在爭議。
聯合國軍方面,美軍傷亡約14萬人次。其中陣亡美軍36570人,負傷10萬餘人次,扣除多次負傷後的負傷人數不詳。韓國方面數字並未有結論,許多早前公開數字包括平民傷亡,但無論如何,以韓國人力,不可能有多達百萬軍隊傷亡。近年根據當年人口普查資料推斷,所謂傷亡失蹤百萬應該是軍民合計數字。韓軍的傷亡約在30萬-40萬之間。根據中國的資料統計,被中朝軍隊共斃、傷及俘虜「聯合國軍」1093839人。
C. 歷史上中國幾次幫助朝鮮抗擊外國侵略
主要有三次。 萬曆年間的中日朝鮮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望採納。
D. 中國歷史上大規模向朝鮮派兵共有兩次,各是什麼時候
1、隋煬帝612年第一次征討高句麗
高句麗地跨鴨綠江兩岸,位於今中國遼寧東部、吉林中部和朝鮮北部。遼寧東部、吉林中部古稱遼東,很早即入中國版圖,後被高句麗占據。開皇十八年(598年),高句麗又攻隋的遼西。楊堅派大軍三十萬攻高句麗,後因士卒多病,高句麗亦遣使謝罪,遂罷兵。
楊廣即位後,又三次大舉進攻高句麗。大業八年(612年),隋煬帝第一次進攻高句麗。征調士卒一百一十三萬余,陸軍集中於涿郡(今北京),水軍集中於東萊(今山東萊州)。另調民夫二百萬,以運送衣甲、糧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皮膚潰爛,腰以下生蛆,死者甚眾。
2、第二次是1950年的抗美援朝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
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4)中國古代的三次朝鮮戰爭擴展閱讀:
隋煬帝進攻高句麗的影響:
隋軍雖曾攻至平壤附近,最後卻大敗而還。大業九年(613年),第二次進攻高句麗。正當雙方相持不下時,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叛隋,隋煬帝倉皇撤軍。大業十年(614年),第三次進攻高句麗。隋煬帝因國內農民起義已成燎原之勢而不敢久戰,高句麗也疲於戰爭而遣使請降,楊廣就此撤軍。
進攻高句麗的戰爭,先後動用人力數百萬,征調財物無數,大量士兵、民夫死於戰場和勞役,由於農村中極度缺乏勞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蕪,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難以生活下去,引發了大規模隋末農民起義。
E. 據說在古代中國三次侵略日本,三次都失敗
一、白江口海戰—初唐時期 (公元663年前後)
唐帝國一統中華後,其東北邊境的朝鮮半島卻仍然呈現三分天下的局面:於是爆發了以唐、新羅聯盟為一方,而高勾麗百濟與日本聯盟為另一方,為爭奪東北亞的主導地位而進行的戰爭。
中日歷史上的第一次戰爭是663年8月進行的白江口之戰。唐新羅聯軍以170艘戰船大破日本增援盟國百濟的400餘艘戰船,取得決定性勝利。百濟國滅亡。 之後唐滅高勾麗,朝鮮半島落入對唐表示友好的新羅之手。
白江口之戰的慘敗,使日本意識到自己的實力尚不足以與中國抗衡,於是此後的幾百年間,他們一直與中國修好,並派遣十幾批「遣唐使」,全面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和政治、經濟領域的先進經驗和技術,中日的和平一直延續九百餘年,其間雖有蒙元入侵,但和平基本上被維持,直到豐臣秀吉一統日 本。而這一切,都是由於白江口中日一戰,創建了全新的朝鮮半島新秩序,以及日本方面經戰爭失敗後而對唐朝尊敬有加的雙重原因。
戰前實力對比:中國強於日本。
戰爭結局:中國勝
二、「神風!神風!」 —元朝初期(1270—1282)
蒙古騎兵橫掃歐亞大陸,建立起了歷史上罕見的超級大帝國。朝鮮半島的高麗也對元朝表示臣服。元世祖忽必烈的眼睛瞄準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270年,蒙古使者第五次向當時僅18歲的日本執政者北條時宗傳達忽必烈的旨意:如果日本不向蒙古朝貢,蒙古即將出兵。日本堅決拒絕了這一要求。1274年和1281年,被激怒的忽必烈兩次組織元朝軍隊跨海東征日本。然而,在陸地上所向無敵的蒙古人的不敗神話卻在海上破滅。日本異常頑強的抵抗和天降的「神風」葬送了忽必烈的艦隊和他征服日本的夢想。這是蒙古勢力擴張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也使日本游離於東亞大陸體系之外,並保持著相應的入侵大陸的力量。
戰前實力對比:中國強於日本。
戰爭結局:日本勝
三、龍戰三千里—萬曆援朝之役(1592—1597)
日本歷史上的一代梟雄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戰國時代大名紛爭的日本後,自認實力強大,迫不及待的開始了他「圖朝鮮,窺視中華」的計劃。
公元1592年,也就是明朝萬曆二十年,朝鮮李朝宣祖二十五年,日本的文祿元年,豐臣秀吉悍然下令發動侵朝戰爭,這一打就是7年,日本稱之為「文祿慶長之役」,中國則稱為「萬曆朝鮮戰爭」,朝鮮稱之為「壬辰衛國戰爭」。
面對15萬經過日本戰國時代廝殺磨練的百戰精兵,號稱20萬之眾的朝鮮軍隊毫無鬥志一觸即潰。盡管朝鮮乃至世界歷史上不世出的水軍奇才李舜臣在海上依靠他的「龜船」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卻仍然無法阻止陸軍的一再潰敗。短短3個月,日軍連下漢城、開城,直逼平壤。朝鮮國王李昖無奈倉皇北逃新義州,並遣使向明朝求援。
萬曆皇帝此前雖已久不上朝,但卻似乎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昏聵。他仍然敏銳的認識到「關白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並派出以遼東鐵騎和江南戚家軍為主力的中國軍隊援朝抗日。經平壤大捷(我認為此戰可比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一舉扭轉了朝鮮局勢。此後雙方談談打打,戰爭成了比拼國力的消耗戰,而彈丸之地的日本自然不是大明的對手。一代梟雄豐臣秀吉鬱郁而終。 最後的露梁海戰,中朝艦隊重創日本海軍,並將日軍完全逐出朝鮮。日本的對亞洲大陸的侵略野心被中國大軍鐵拳粉碎。
此戰對中日朝三國都影響深遠。對中國,明朝稱其為「東洋大捷,萬世之功「。但是戰爭耗費錢糧無數,張居正十年改革的積蓄消耗殆盡,並間接導致了滿洲的崛起和明朝的最終滅亡。對朝鮮,中國實同父母之邦,有」乾坤再造「之功。對日本,則暫時收斂了對亞洲大陸的侵略野心。豐臣之後的德川幕府意識到日本與中國作戰的時機尚不成熟,於是又採取對中國表面上睦鄰友好的政策。
戰前實力對比:中國強於日本
戰爭結局:中國勝
F. 歷史上,中國和美國一共發生過幾次戰爭時間事件
兩次。
1、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2、1950年抗美援朝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
(6)中國古代的三次朝鮮戰爭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朝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大清帝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強便開始對大清帝國這塊肥肉垂涎三尺。隨著戰爭賠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負,終於引起了義和團運動,清政府內憂外患,無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強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圖吞霸大清帝國。
2、抗美援朝
1945年8月8日,根據雅爾塔協定,蘇聯對日宣戰。14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為劃分對日本佔領地區受降范圍,經蘇,美協商,在朝鮮,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界,以北為蘇軍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
1948年8月15日,在朝鮮半島南部大韓民國成立,9月9日,北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圍繞朝鮮統一問題,雙方之間的斗爭日益尖銳化,三八線上武裝沖突日增,局勢日趨緊張。
G. 抗美援朝一共有幾次主要戰役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抗美援朝時期共爆發了五次主要戰役。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在朝中邊境及其附近地區,對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韓國國軍突然發起的進攻戰役。
10月25日,志願軍發起戰役,以1個軍的主力配合朝鮮人民軍在東線進行阻擊,集中5個軍另1個師於西線給「聯合國軍」以突然性打擊,將其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挫敗了「聯合國軍」企圖在感恩節前佔領全朝鮮的計劃,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於1951年4月22日發起,至6月10日前後結束,志願軍和人民軍將「聯合國軍」從三八線附近地區打退到漢江南岸地區,但又被「聯合國軍」推回到三八線南北地區,雙方開始進入談判階段,前線戰事的爆發頻率開始降低。
1951年6月中旬,志願軍提出「充分准備持久作戰和爭取和談達到結束戰爭」的戰爭指導思想和在軍事上採取「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據此,適時進行戰略轉變,由運動戰為主轉變為陣地戰為主,由軍事斗爭為主轉變為軍事、政治(外交)斗爭「雙管齊下」。
H. 歷史上中國和朝鮮發生過戰爭嗎
中韓:又《三國志》《濊傳》載:「正始六年(),樂浪太守劉茂、帶方太守弓遵以領東濊屬句麗,興師伐之,不耐侯等舉邑降.」則劉茂、弓遵別部於正始六年又攻打了濊貊 !
這樣一來,整場戰爭的情況就大致清楚了:\x1f
公元244年8月,毋丘儉的大軍步騎萬人進入高句麗境內,先後在沸流水、梁口兩度大敗東川王,將號稱有二萬人的高句麗軍誅滅一萬八千餘人,東川王偕同妻子及千餘騎逃竄往東沃沮(又稱南沃沮).10月,魏軍攻陷高句麗的首都丸都城,並屠之.隨後,毋丘儉自在丸都一帶坐鎮,而別遣玄菟太守王頎追擊東川王等人,另一路由樂浪太守劉茂、帶方太守弓遵攻打曾依附於高句麗的不耐等濊貊種落.王頎的軍隊追至竹嶺,再度大破東川王余部.隨後,魏軍殺至沃沮境內,將協助高句麗的邑落一並攻破,斬殺三千餘人.東川王再逃入北沃沮境內,魏軍進一步追討.但高句麗王終於在部下的忠誠保衛下擊殺一小隊魏軍而得以隱匿.王頎軍主力則進一步向東北行,一直抵達北沃沮與肅慎的邊境地帶.而劉茂、弓遵也成功擊潰了濊貊各邑,逼迫不耐濊侯舉邑降.整個征剿行動至公元245年初基本結束,最終毋丘儉等刻石紀功並於245年5月回師凱旋.
雖然魏軍在正面的戰場上取得了空前的勝利,並且王頎的別遣軍攻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也屬中國歷史上對該區域的首次征服,但在背後卻遭到了韓人的襲擊.馬韓百濟臣智或許是受到了隱藏在韓人中公孫氏餘孽的挑唆,竟然抖膽於244年末趁著樂浪、帶方空虛偷襲劫掠樂浪郡的邊民.這一行為無疑是具有挑釁性的,一方面可能是估計高句麗未必會敗於魏軍之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依仗著目支辰王的力量並有意挑起魏韓之間的矛盾.如果魏韓之間也發生了戰禍,並且與高句麗戰事相呼應起來,遼東及朝鮮就可能陷入一片混亂,到時候公孫氏的復國運動就極有可能實現,這才是公孫氏餘孽的最終目的吧.
然而,高句麗在毋丘儉的大軍面前顯得不堪一擊,他們的連連敗走使得魏軍似乎輕易就能獲得大勝.在244年8月至245年5月的不到一年時間內,魏軍不但幾乎將東川王的軍隊全數消滅,而且還攻破了東沃沮、北沃沮、濊貊等高句麗的附屬國.所以,百濟臣智盡管受到公孫氏餘孽及自己野心的唆使,但也被魏軍秋風掃落葉般的兵鋒所震懾.更為重要的是,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他也無法完成對韓人的煽動工作,如果繼續堅持與魏廷作對只能是自取滅亡.因而,當樂浪太守劉茂為此事憤怒的消息傳到百濟時,臣智便戰戰兢兢地將所劫掠到的人口交還郡府,以免遭受到滅頂之災.一方面是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回了人質,另一方面樂浪太守可能也考慮到高句麗、濊貊等存在的隱患,就沒有進一步追究.這場風波便這么於244年底基本結束了.
也可能由於資料記載方面有缺漏的關系,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只有百濟方面的情形.事實上,韓人各邦國中未必只有該國採取了不友好的舉動,存在其他小國的侵擾也完全是有可能的.韓人在244年至245年的騷動明顯也令帶方太守弓遵甚至是朝廷感到了壓力.所以,當245年倭國使者難升米再度前來朝貢時,魏廷詔賜了他「黃幢」,並交付帶方郡派郡使前往倭國假授.這次授予帶有軍事性質的「黃幢」極有可能就是希望倭人能夠在南方牽制韓人,這說明魏國此刻已經有了更為深遠的打算.不過,現在弓遵仍有其他重要的事務需要處理,帶方郡使並沒有立刻奔赴倭地完成使命.
由於前番大戰並沒有捉拿到高句麗的東川王,經過九個月休整的毋丘儉大軍於正始七年(公元246年)2月再次出擊,目標直指丸都.因為不久前剛遭受重創,位宮很快便退卻,魏軍又輕易取得勝利.5月,毋丘儉又會同劉茂、弓遵討伐了濊貊,也獲得大勝,各濊人城邑徹底歸降,之後如同魏國百姓般地向樂浪、帶方「軍征賦調,供給役使.」
魏軍正始七年上半年的這第二次征伐還有著另一個目的,那就是全面震懾不安分的韓人.與濊貊曾有勾結的韓人大多懼怕株連,隨著濊人的徹底失敗而紛紛向魏國表示臣服.於是在《三國志》《魏志》第四中留下了這樣的記錄:「(正始)七年春二月,幽州刺史毋丘儉討高句驪,夏五月,討濊貊,皆破之.韓那奚等數十國各率種落降.」那奚國並不在《韓傳》所列的七十八個韓人國家中,或許是不同記錄者按照發音所比對的漢字不同,或許是另有其國.不過,這么多的韓人邦國投降無疑是令人喜悅的,表明魏國在半島的勢力達到了頂峰.甚至有學者將那奚國比定在半島東南部鄰近倭人地域的地方,如果是那樣的話魏國所能控制的區域就更令人震驚了
然而,記載中明確這數十國是以那奚國為首的,其中並沒有辰王所都的目支國.所以,這次臣服明顯不是辰國邦聯的行為,只是邦聯部分成員私下聯結的非法行徑.魏國接受他們的投誠當然是對目支辰王在韓人中權威的無視,不論魏廷的目的是故意暗示還是疏忽大意,都已經構成了對辰王的侵犯.而那奚等數十國的背叛也令辰王無比惱火,他們不但私下結成邦聯內的小同盟,還公然越過自己向他國效忠.因此,連帶先前的百濟襲擊樂浪事件及魏廷詔賜難升米黃幢事件一同考慮,當事態發展到這步田地時,魏韓之間爆發戰爭已經順理成章.萬事俱備的魏國與盛怒之下的韓國都已經只需要一個形式上的借口而已了,而公孫氏餘孽們希望魏韓開戰的目的也即將達成,只不過此時開戰究竟是有利於他們的復國運動還是將斷送他們最後的希望難以預料罷了.
1950年10月19日晚,中國人民志願軍從安東(今稱丹東)、河口(即寬甸縣長甸鎮河口)、輯安(今稱集安)等多處地點秘密渡過中朝邊界鴨綠江,10月25日發動突襲.
聯軍並未料到中國會在未對聯合國宣戰的情況下出兵,而且此前前方的聯軍也沒有收到任何中國軍隊已經跨過鴨綠江的情報.聯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第一次戰役以中國軍隊的全面告捷結束,中方宣稱殲滅了3萬5千名聯合國軍士兵.
雖然第一次戰役慘敗,麥克阿瑟依然堅持中國出兵只是象徵性的,但同時他也承認「聯合國軍全部被殲的危險」,因此建議應該大規模轟炸中國東北地區,但是美國杜魯門政府顯然意識到在二戰剛剛結束後就立即與中國作戰將有可能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因此認為應該將戰爭限制在朝鮮半島.而中國的參戰,令杜魯門政府再度改變政策,稱朝鮮半島的統一可以「日後再談判」,顯然拋棄了之前要一鼓作氣統一朝鮮的策略.
11月24日,麥克阿瑟發動了對清川江以北中朝軍隊的進攻,並宣稱要讓美軍士兵「回家過聖誕節」.中國人民志願軍先示形於敵,誘敵軍進入戰役發起線後於11月25日發動第二次戰役,在西線戰場使用志願軍第38軍、42軍從左翼突擊美軍第8集團軍縱深.美韓軍被迫全線突圍南撤至三八線,12月5日棄守平壤.1950年12月31日中朝軍隊發起第三次戰役,推進至三八線以南50英里處,漢城被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與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佔領.
杜魯門政府的另一個心患竟是自己的前方指揮官.麥克阿瑟將軍在朝鮮的行動很多都未得到華府的首肯,有些甚至違背了華盛頓的決策.麥克阿瑟不顧政治目標,而僅僅追求軍事上的利益,這種行為其實會使任何一場沖突升級為世界大戰,而這在核武時代是非常危險的行為.麥克阿瑟提出過多次針對中國的攻擊,如大規模轟炸中國東北、動用原子彈轟炸中國東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請蔣介石軍隊參戰等,都一一被杜魯門駁回.4月11日,杜魯門最終決定免除麥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職務,由李奇微將軍接任.這項命令是麥克阿瑟是在無線電廣播中與全世界民眾一樣知悉的,麥克阿瑟認為這是杜魯門對他的羞辱.
此時的美國已經發現自己陷入朝鮮半島的泥潭而無法自拔,自己被迫在一個陌生的戰場打一場前途未卜的戰爭.為了扭轉不利的戰爭形勢,贏得喘息時間以便增強在朝軍事力量,不得不從1951年7月10日開始同朝中方面在開城進行停戰談判.但是美國並不甘願放棄侵略野心,在談判過程中,一方面提出蠻橫無理的要求,製造借口拖延和破壞談判;另一方面不斷對我施加軍事壓力,動員了它的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近半數的兵力,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當時所有的現代化武器,企圖用空中絞殺、海岸進攻等各種軍事手段迫使朝中方面在談判中屈服.但是美國的政治陰謀和軍事進攻在朝中兩國人民的英勇斗爭面前徹底失敗了.
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志願軍又發動第四次戰役,殲敵7.8萬人.4月22日至6月10日,志願軍又取得第五次戰役的勝利,共殲敵8.2萬餘人.但是,這次戰役由於發起時間提前,准備比較倉促,戰役殲敵目標企圖過大,進攻縱深過遠,志願軍損失較大,已方傷亡和失蹤8.5萬餘人,因而取得的勝利不夠圓滿.此後,作戰雙方轉入戰略對峙.
1953年7月雙方簽署停火協議,談判的最終結果是在三八線附近以1953年7月27日22點整雙方實際控制線南北各2公里寬設立非軍事區.直到52年後的今天,朝鮮半島依然是分裂的兩個國家:朝鮮和韓國.
中朝:朝鮮戰爭中,關於中國出兵朝鮮的過程,近幾年來學者們的研究已經形成了較為一致的看法,其中包括中國領導人早在戰爭之前和初期就有心援助朝鮮,而直到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前,朝鮮領導人對於中國方面提供援助的願望卻始終拒之門外.本文依據相關檔案文獻和當事人的回憶,披露了朝鮮戰爭期間中朝高層關系的緊張狀態及其得以緩解的途徑,以使人們對此間中朝關系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關於中國出兵朝鮮問題
金日成欲以武力統一朝鮮
1950年1月底,斯大林突然同意金日成來蘇聯商談以武力統一朝鮮半島的問題.在4月10日-25日蘇朝領導人舉行的三次會談中,斯大林強調,對南方採取軍事行動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美國不進行干預和獲得中國領導人的支持.
金日成保證,由於有蘇聯和中國作後盾,美國不會冒險發動一場大的戰爭.而毛澤東一向支持朝鮮解放全國的想法,並多次表示,中國革命成功之後將幫助朝鮮,如果需要還可以提供部隊.但金日成相信,他完全能夠依靠自己的軍隊統一朝鮮.斯大林反復強調,蘇聯不準備直接捲入朝鮮事件,特別是如果美國冒險把部隊派到朝鮮,金必須同毛澤東進行商議並獲得支持.
5月13日,金日成秘密訪問北京,通報了他准備進攻南方的計劃.盡管毛澤東感到意外,但在收到斯大林14日的電報後,仍表示支持.在15日與金日成的會談中,毛澤東建議朝鮮人民軍要速戰速決,對大城市要迂迴而不要戀戰,要集中力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毛澤東解釋說,他曾設想朝鮮在中國攻佔了台灣後再開始進攻南方,那時中國就可以給予朝鮮充分的支援.但既然朝鮮決定現在就打,而這又是大家共同的事業,那麼他表示同意並准備給予必要的協助.
金日成對毛澤東的建議表示感謝,但沒有接受.在金日成看來,既然莫斯科已經答應給予援助,他此番到中國,只是奉斯大林之命來取得毛澤東的認可.因此,會談剛剛結束,金日成即當著毛澤東的面向蘇聯大使羅申宣稱,會談的所有問題都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在躊躇滿志的金日成面前,毛澤東的尷尬處境是可以想像的.
朝鮮對中國封鎖軍事情報
戰爭果然在沒有事先通知中國的情況下爆發了,毛澤東甚至是從外國報紙上得知這一消息的.盡管中國領導人對此頗有不滿,但在美國直接參與戰爭的情況下,還是表示要支持北朝鮮.7月初,中國政府同意將東北軍區部隊中的200名朝鮮籍幹部送回朝鮮,以便加強人民軍的幹部素質.同時,周恩來還向羅申表示,中國同意蘇聯政府提出的請求,允許經長春鐵路和中國領空向朝鮮運送軍用物資的要求.中國領導人特別向蘇聯提出了為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的問題.
7月2日,周恩來會見羅申時通報了中國對朝鮮戰局的估計:美國可能向朝鮮增兵,在南方一些港口登陸,並沿鐵路線北進.建議人民軍加速南進,佔領這些港口,尤其是應在仁川地區組織強大的防禦,保衛漢城,並防止美軍陸戰隊在此登陸.周恩來一方面抱怨朝鮮領導人無視毛澤東屢次提出的美國將進行軍事干涉的警告,一方面又強調,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將組成穿著人民軍制服的志願軍對抗美軍.
7月4日,中國情報總署署長鄒大鵬甚至向羅申講述了如何通過山東半島的港口將北朝鮮軍隊運往南朝鮮,以及如何將中國的軍事專家送到南朝鮮戰場幫助朝鮮人民軍的具體設想.對於中國的建議,斯大林馬上表態支持:「我們認為立即集中9個中國師到中朝邊界是正確的,以便當敵人越過三八線時在朝鮮開展志願軍的行動.我們將盡最大努力為這些部隊提供空中掩護.」
此時中國駐朝鮮大使倪志亮還在國內養病,為了保持與朝鮮方面的聯系,周恩來早在6月30日就臨時改派柴軍武(後改名柴成文)以政務參贊名義去朝鮮.臨行前,周恩來指出:「現在朝鮮人民處在斗爭的第一線,要向朝鮮同志表示支持,看有什麼事需要我們做,請他們提出來,我們一定盡力去做.保持兩黨兩軍之間的聯系並及時了解戰場的變化,是當前使館的主要任務.」
然而,朝鮮領導人卻對中國使館採取了封鎖消息的作法.據柴成文回憶,當他7月10日到達平壤後,金日成給予了很高的禮遇:「今後有什麼事,可以隨時找我」,還指定人民軍總政治局副局長徐輝每天向中國武官介紹一次戰場情況.但不久中國使館便發現,徐輝所談的情況,絕大多數都是朝鮮當晚對外廣播的戰報,而柴也不可能經常見到朝鮮最高領導人.
對於中國使館提出派副武官到人民軍部隊參觀學習的請求,朝鮮方面則一直拖而不答.在同其他朝方人員的接觸中,柴感到軍事情報對於中國人基本上是個禁區.與此同時,中國軍隊擬派往朝鮮了解情況的參謀團,也遭到拒絕.
朝鮮暫不考慮請中國援助
然而,戰事的拖延使中國領導人越來越感到必須做好出兵援朝的准備.8月11日,已經集中在東北的第13兵團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召開了所屬各軍、師幹部會議.高崗在會上充分闡述了准備出國作戰的目的和意義,提出必須主動地、積極地援助朝鮮人民,幫助朝鮮人民解放,使朝鮮成為獨立、民主、統一的國家.
而最新情報表明,美國決心大規模增加在朝鮮的兵力.中國領導人也直接提醒朝鮮方面對戰爭要做好最壞的准備,盡管沒有明確提出中國出兵的問題,但言外之意是可以領會的.
毛澤東在8月和9月初兩次接見朝鮮代表李相朝並與之討論戰爭形勢.毛澤東指出人民軍的錯誤在於沒有建立足夠的預備隊而是全線平均分配兵力,不去殲滅敵人而只想擊退敵人奪取領土.劉少奇也指出應當讓人民作好戰爭可能曠日持久拖延下去的思想准備.
對於中國方面的建議,甚至包括蘇聯軍事顧問的警告,朝鮮領導人置若罔聞.究其原因,第一,對戰局的估計過於樂觀.當9月4日柴成文直接向金日成提出戰爭正處於膠著狀態時,他很有信心地說,釜山戰役已經開始,當精乾的突擊部隊上去後,就會打破僵局;當問道美軍有無可能在後方登陸時,金日成肯定地回答:「我們估計美軍目前反攻尚不可能,他沒有較大兵力的增援,在我後方港口登陸是困難的.」
第二,普遍存在著速勝論和冒險主義傾向.柴成文報告說,朝鮮領導人開始沒有考慮到美國出兵,預計一個月結束戰爭.及至美軍參戰後,又提出「八一五前解決問題、8月要成為勝利月」等口號.從動員大批技術工人和學生入伍,以及人力、財力嚴重浪費等情況可以看出,完全是孤注一擲的拚命打算.9月10日,柴成文回國匯報後再次返回平壤,並按照周恩來的指示緊急向金日成報告,希望朝鮮軍隊考慮戰略退卻的問題.金日成的回答是:「我從未考慮過後退.」
在當時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軍隊及時出動,無論是在後方防禦美軍登陸,還是在釜山前線協助進攻,都會明顯地影響戰局發展.然而,由於中朝雙方對戰爭局勢的判斷和戰略安排存在重大分歧,即使沒有其他的原因(如金日成對中國出兵心存顧忌),朝鮮方面也不會考慮請中國出兵援助的問題.
戰局變化迫使金日成向中國緊急求助
麥克阿瑟在仁川成功登陸以後,局勢立即發生了嚴重變化,中國領導人感到派兵赴朝參戰已經不可避免.9月18日,周恩來會見了蘇聯大使和軍事顧問.周恩來首先詢問了朝鮮戰局的情況,並抱怨說,中國領導人除了報紙上公布的材料和平壤電台的報道外,不掌握任何情況,甚至駐平壤的中國大使也收不到關於軍事形勢的作戰通報.
周恩來還指出,在軍事問題上同北朝鮮領導人的接觸很少,中國方面根本不了解朝鮮人民軍的作戰計劃.中國曾試圖派一些高級軍事幹部去北朝鮮觀察戰場形勢,可是至今沒有收到平壤的任何答復.
周恩來建議,如果人民軍沒有足夠的預備隊,就應將主力北撤,並建立突擊部隊以備萬一;應當利用西方對中國和蘇聯參戰的恐懼心理,「採取能證明我們意圖的步驟」.羅申答應立即報告莫斯科,還建議派一位負責幹部去朝鮮弄清情況,消除誤會.20日莫斯科答復,朝鮮方面沒有向北京提供軍事情報是「不正常的」,但原因是他們沒有經驗.至於目前的軍事部署,同意中國提出的朝鮮人民軍主力北撤的建議.
9月21日劉少奇進一步向羅申表示,中國軍隊士氣高昂,如果需要,他們願意,也有信心打敗美軍.中國領導人認為,如果美國威脅到北朝鮮的生存,中國必須幫助朝鮮同志.盡管斯大林派往朝鮮的私人代表扎哈羅夫大將也曾勸說金日成向中國求援,但朝鮮方面對此始終毫無反應.
直到9月28日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召開緊急會議,才做出請求蘇聯和中國出兵的決定.經過激烈的爭論,政治局一致認為,漢城陷落後已無法阻止聯合國部隊越過三八線;如果他們越過三八線,朝鮮人民軍殘余部隊也無法進行有效的抵抗,戰爭將在很短時間內結束.北朝鮮領導人一致同意要求蘇聯和中國提供直接的軍事援助,並通過了遞交斯大林和毛澤東的兩封正式信件.
即使如此,朝鮮領導人也是先試探莫斯科的態度,給斯大林發出了信件.10月1日斯大林回電表示,提供援助的最好形式是派遣志願軍,而且首先需要同中國商量.萬般無奈的金日成於當天深夜緊急召見中國大使,要求中國盡快派已集結在鴨綠江邊的第13兵團過江,支援朝鮮作戰.
根據上述情況分析,朝鮮領導人從內心是拒絕中國直接提供軍事援助的,個中原因大概有兩方面,一是金日成過於自信,對局勢的估計也過於樂觀;二是中朝兩國歷史上存在的特殊關系使得朝鮮領導人對於中國出兵有某種擔心和憂慮,所以金日成寧可依賴蘇聯也不願中國插手朝鮮事務.這兩個問題在中國出兵朝鮮以後仍然困擾著雙方.
關於中朝軍隊的統一指揮問題
中朝首次會談只談軍隊配合
雖然由於中國領導層內部的意見分歧和蘇聯在出動空軍的問題上猶豫不決,10月1日至18日期間,中國派兵赴朝作戰的行動一再受阻和出現反復,但毛澤東本人的決心從來沒有改變.在周恩來赴蘇與斯大林討論武器裝備和空軍援助的問題時,中朝已經開始商談中國出兵的具體事宜了.不過,因情況緊急,雙方並未就出兵後的指揮、通信、補給、運輸等一系列問題進行討論,更沒有達成任何協議.
10月8日毛澤東即致電金日成,通知中國已決定出兵,並要朝鮮政府內務相朴一禹到沈陽與彭德懷和高崗商議志願軍入朝諸項事宜.當日朴趕到沈陽,但並未談及志願軍入朝的具體事項,只是根據金日成的要求,催促中國部隊立即出動.朴一禹還說,目前金日成在德川,金的意見是志願軍的指揮所也設在那裡.這就涉及到了對中朝軍隊的統一指揮問題.
據柴成文觀察,金日成開始的想法比較簡單,即在敵情緊迫的情況下,請求中國出動軍隊幫助朝鮮頂一陣,這樣,軍隊的指揮權自然要由朝鮮領導人掌握.當他得知中國准備派幾十萬部隊分批入朝作戰後,才感到事情重大.顯然,由朝鮮人來指揮中國軍隊是不現實的.因此,金日成只是提出雙方指揮所合在一起.
彭德懷當然另有一番考慮.首先,斯大林在10月1日建議中國出兵的電報中明確表示,志願軍「當然由中國的指揮員統率」.其次,在朝鮮的所見所聞,實在令人對朝鮮人的軍事指揮能力擔憂.後來彭曾對柴成文講:「我要對中朝人民,對幾十萬士兵負責啊!」因此,在彭德懷看來,根本不存在將中國軍隊交給朝鮮指揮的問題.
至於對朝鮮軍隊的指揮,一則不了解朝鮮方面的主張,二則人民軍主力部隊已經潰散,新兵正在中國境內整訓,尚無法直接參與軍事行動,此時還不宜提出.於是,當10月21日彭、金在大榆洞第一次會面時,雙方均未提出統一指揮問題,只是在談到兩軍如何配合時,金日成同意派朴一禹駐彭處保持聯絡.
兩軍統一指揮作戰提上議事日程
10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任命朴一禹為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副政委,黨委副書記.
隨著戰事發展,兩軍統一指揮的問題漸漸提到議事日程上.在第一次戰役期間,彭德懷屢次報告,因中朝之間缺乏協調———語言不通、地形不熟、朝鮮勞動黨政軍民撤退堵塞道路等等,使「志願軍行軍作戰受阻」,特別是還多次發生人民軍誤擊志願軍的事件.在物資供給、交通運輸等方面,由於沒有統一的協調指揮,也出現了混亂的局面.
為此,彭德懷通過北京委託中國使館人員向金日成提出作戰中的協調統一問題,希望人民軍總部能夠靠近志願軍總部.11月7日彭又請朴一禹面見金日成,反映幾個問題.但商談3天的結果令人失望:1、開辟敵後戰場問題,由於什特科夫堅決支持中國方面的主張,決定派方虎山和崔仁兩個軍團深入敵後,金日成對此勉強同意.2、兩軍配合問題,金日成堅持只派參謀擔任通信聯絡,交換情報,既不同意兩軍總部靠近,更不同意採取聯合的形式.3、對待逃避兵役的朝鮮平民問題,金日成同意志願軍幫助召回逃跑者,但實際上准備以反叛罪名對這些人進行武裝圍剿.在此期間,彭請求中央軍委轉告金日成,人民軍第6師尚有6200多人,且已同志願軍125師會合,希望讓該師留在當地協同志願軍作戰.但金堅持將該師調走了.後第7師5000餘人又與125師會合,彭再次提出留下該師,金日成則不予答復.此外,朝方和駐朝蘇聯軍事顧問還反對彭德懷提出的後撤幾十公里設伏的第二次戰役作戰方針,主張志願軍應繼續向清川江以南追擊敵人.
所有這些問題的核心是軍隊指揮權的歸屬.為了解決問題,毛澤東決定一方面請中朝兩軍最高指揮官直接面談,協調雙方立場,一方面向莫斯科反映意見,以求得到支持.
中朝聯合司令部成立
11月15日,金日成和什特科夫應邀來到志願軍總部,高崗也專程從沈陽趕到.會談一開始,性情直率的彭德懷便提出了兩軍必須統一指揮的問題.什特科夫明確表示應該由中方統一指揮,認為對中方指揮的正確性不應存在任何懷疑.但金日成在發言中只介紹了人民軍的情況,而對指揮權和有關政策問題卻閉口不談.
情急之下,彭直接提出由金、什特科夫和他本人組成三人小組,負責對軍事問題進行協商和統一指揮.對此建議,金日成未置可否,什特科夫因未請示莫斯科,也不便表態.最後決定,待第二次戰役結束後召開會議再行討論.
毛澤東在11月13日給斯大林的電報中轉述了彭的建議:「希望金日成同志和什特科夫同志能常駐前方,並由金日成、什特科夫、彭德懷組織三人小組,負責決定軍事政策……如您認為可行,即請由您處向什特科夫同志和金日成同志提出為妥」.17日,毛澤東致電彭、高說,斯大林已回電,完全贊成由中國同志來統一指揮,並將電告金日成和什特科夫.另外,蘇聯駐中國軍事總顧問扎哈羅夫也贊成統一指揮.
I. 中國抗美援朝一共經歷了幾次戰爭
抗美援朝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回國軍進行過五次戰役。後答來有消息披露,中朝方面曾策劃過第六次戰役,但沒有實施。也有人認為認為,這個「第六次戰役」實質上實施過,就是1951年夏季、秋季防禦作戰。
從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一階段。這個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採取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陣地戰、游擊戰相結合的方針,連續進行了五次戰役。其特點是:戰役規模的夜間作戰和很少有戰役間隙的連續作戰,攻防轉換頻繁,戰局變化急劇。
從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為抗美援朝戰爭第二階段。這個階段,中朝人民軍隊執行「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進行持久的積極防禦作戰。其特點是:軍事行動與停戰談判密切配合,邊打邊談,以打促談,斗爭尖銳復雜;戰線相對穩定,局部性攻防作戰頻繁;戰爭雙方都力圖爭取主動,打破僵局,謀求於自己更有利的地位。1951年7月10日,戰爭雙方開始舉行朝鮮停戰談判。從此,戰爭出現長達兩年多的邊打邊談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