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時期的台灣

抗日戰爭時期的台灣

發布時間:2021-03-10 06:18:01

1. 抗日戰爭前台灣怎麼樣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後來因地殼運動,相連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台灣島。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的。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縣左鎮鄉發現了迄今為止台灣最早的人類化石,被命名為「左鎮人」。考古學家認為,「左鎮人」是在3萬年前從大陸到台灣的,與福建考古發現的「清流人」、「東山人」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有著共同的起源,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現今台灣少數民族的祖先。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台灣),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台灣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師台灣。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到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中葉,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灣。元、明兩朝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並兼辦鹽課。明朝後期開拓的規模越來越大。在戰亂和災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當局和鄭芝龍集團曾經有組織地移民台灣。
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把觸角伸向東方。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乘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台灣。不久,西班牙人侵佔了台灣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後於1642年被荷蘭人趕走,台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把其收購到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農民領袖郭懷一領導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它表明荷蘭的殖民統治已經出現危機。
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權。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台灣。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佔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斗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台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設置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至1811年,台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個時期,台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台灣。
由於西方列強向中國邊疆侵逼,中國出現了邊疆危機。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定,法軍被迫撤出台灣。
中法戰爭以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將台灣劃為單一行省,台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台灣省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台,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採煤機器;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劉銘傳把眾多新式事業集中於一省,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佔,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斗,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從此,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
台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在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長達20年的斗爭。後來,文化協會、民眾黨、共產黨等還組織領導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抵抗運動。

2. 抗日戰爭後的台灣

1940年9月,百團大戰進入第二階段。我八路軍385旅按縱隊首長的部署,准備攻取管頭據點。時任炮兵指揮部主任的趙章成奉命帶領一個迫擊炮連參加戰斗。9月23日23時,我攻擊部隊迅速包圍了敵人據點。戰斗發起後,先由我迫擊炮進行射擊,數發炮彈全部命中目標。但敵工事很堅固,並沒有被摧毀。

炮彈都打得很准,可就是難以殲敵,而我步兵戰士卻在敵人隱蔽火力的猛烈射擊下,一批批地倒下。趙章成看在眼裡,心裡像裝了塊石頭沉甸甸的。他寢食難安,連做夢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把敵人從工事里引出來,讓敵暴露在我火力之下,然後將其一舉殲滅呢?

一天深夜,趙章成終於有了辦法。他要用「辣椒炮彈」把敵人引出來。趙章成翻身從床上跳起來,把連隊的文書和通信員都叫醒,找來工具。幾個人連夜動手改裝武器。他們把迫擊炮彈里的炸葯倒出一部分,然後把辣椒壓成面,裝進去,再裝上引信。幾個小時的忙碌過後,20發奇特的「辣椒炮彈」就製成了。

9月26日,我軍再次對管頭據點發起攻擊。趙章成把火炮陣地設置在距敵150 米處,以便盡快提高射擊速度。攻擊開始後,全連4門迫擊炮同時射擊,首先仍以普通炮彈對敵進行火力准備,掃清了據點外圍的障礙。據點內的敵人憑借「烏龜殼」繼續頑抗。

正當敵人得意忘形之時,趙章成下達了口令:「辣椒炮彈裝填———放!」 ,只見一發發「辣椒炮彈」飛向敵陣,在敵碉堡周圍爆炸了。一股股濃烈的辛辣氣味涌進敵堡,嗆得敵人難以忍受。由於不知道我軍使用了什麼「新式武器」,敵人連滾帶爬紛紛棄堡出逃。我攻擊部隊抓住有利時機迅速發起沖鋒,將暴露之敵一舉殲滅,佔領了管頭據點

3. 抗戰勝利後的台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條款,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14年的艱苦抗戰,付出巨大的犧牲,終於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使台灣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結束了台灣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台北公會堂舉行人民蒙受日本奴役的屈辱歷史。

台灣人民歡天喜地,慶祝回歸祖國。國民政府將台灣設置為中國的一省,省會定於台北,任命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長官。

10月25日,中國政府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台灣省日軍受降儀式,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政府接受日軍的投降,並正式宣告:「從今天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

台灣光復後,接管台灣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失當,二二八事件聚集在專賣局台北分局門口的群眾官員貪污腐敗,軍警橫行,加上糧食恐慌、物價飛漲、失業嚴重,引起台灣人民強烈不滿。

1947年2月28日,台灣省台北市人民為反抗國民黨當局的暴政、抗議反動軍警屠殺市民,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2月底3月初,台灣各地漢族、高山族人民紛起響應,奪取武器,舉行起義,並攻佔台中、嘉義等城市。

國民黨當局從大陸調來大批軍警、特務,對起義群眾進行鎮壓。3月14日起義失敗。二二八起義雖然失敗了,但作為全國人民民主運動的組成部分,它有力地顯示了台灣人民的革命精神,鼓舞了全國人民。國民政府在「二·二八事件」後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組為台灣省政府。

1960、70年代台灣形成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工業占經濟中的比重逐漸超過農業,長期保持年均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

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布了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同時大陸停止炮擊金門,實現兩岸的真正停火。

(3)抗日戰爭時期的台灣擴展閱讀:

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省主要的少數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大量的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台灣,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

南宋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佔;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台灣建省;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重新恢復了台灣省的行政管理機構。

1949年國民黨當局退據台灣,1954年美國同台灣當局簽訂《共同防禦條約》,造成台灣同祖國大陸分離的狀況。

台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於1990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之列。台灣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在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領先全球。

4. 台灣持續的抗日戰爭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台灣的古典文學,即大陸的移民文學一出現,便伴隨著反對異民族入侵的內歷史,開始了文學的反侵容略斗爭,其中有與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新老殖民主義的斗爭。如明朝詩人陳建勛於1604年左右便創作了反荷詩《諭退紅夷詩》。明朝詩人李楷於1606年前後便創作了反日詩《征倭詩》。1662年鄭成功創作了抗荷詩《復台》。在反抗諸帝國主義的斗爭中,與日本帝國主義的斗爭持續時間最長,戰斗最為激烈尖銳,中國人付出的代價最為慘重。雖然在清朝以前,日本人就不斷騷擾我國領土台灣,但大規模的,持續的抗日戰爭是自1895年反台灣割讓開始,與日本人的戰爭進行了50餘年,直至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在這場持續了半個世紀的殘酷斗爭中,中國人始終是在兩條戰線上作戰,即武裝斗爭和非武裝斗爭。19世紀20年代以前,是以武裝斗爭為主,非武裝斗爭為輔;19世紀20年代以後,以非武裝斗爭為主,武裝斗爭為輔。即使在以武裝斗爭為主,非武裝斗爭為輔的日子裡,抗日的勇士們也是一手持槍,一手握筆,寫下了大量的感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濤篇。

5. 台灣被日本佔領的歷史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戰爭,翌年清朝戰敗,派遣李鴻章前往日本議和,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於1895年4月17日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台灣人民則以「台灣民主國」的名義,發誓「願人人戰死而失台,決不願拱手而讓台」,在台灣島上與日軍展開數月的殊死斗爭,是為台灣人民反割台斗爭,又稱「乙未戰爭」。另外,雖然清廷因為戰爭失敗才割讓台灣,但日本謀取台灣的武力攻佔方式,中國大陸學者稱之為占據。

在日本侵佔台灣的五十年間,台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持續20年的斗爭。

後來,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共產黨等組織領導了民族抵抗運動。原住民抗日行動有莫那·魯道領導的霧社事件。許多台灣人還從事政治、社會運動以爭取權益。

(5)抗日戰爭時期的台灣擴展閱讀

台灣日據時期為1895年至1945年之間台灣島被日本殖民的時期。日本將台灣之經營視做殖民成就的宣傳品,這點與日屬朝鮮、香港日佔時期、以及日本控制的偽滿州國、南京汪偽國民政府、日本佔領的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的治理方針很不相同。

根據殖民統治「內地延長主義」,日本據台後期已經開始著手將台灣日化,希望減少與日本本土的差異。但日本在所有其他殖民、佔領區,則主要實行資源取得以支持戰爭之政策,對當地少數民族采高壓政策,並未著手進行日本化。

也因為台灣在日本殖民時期,於政經文化得到某些程度現代化,加上戰後初期陷入國共內戰的國民政府治台失當,導致部分的台灣居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戰前生活產生某些程度的懷念。此心態不僅普遍留置於老一輩台人之間,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台灣的認同感、族群意識觀念。

6. 抗日戰爭時,台灣在干什麼

軍隊沒有被派到中國 派到中國的是韓國軍
只有台灣醫護隊還有一些台北帝大的學內生被派到東容北幫助關東軍
東北人稱之為日本次鬼子....
台灣兵大多派到南太平洋 跟歐美打太平洋戰爭
因為萬一台灣人在中國造反那日本就麻煩了
而且台灣地屬亞熱帶 比起日本人更能夠適應南太平洋的熱帶濕熱氣候
不容易生病 台灣兵在南太平洋戰死人數 以目前.靖.國.神.社.供奉的數量來估計的話約兩萬人 還有很多是被派到戰俘營的 澳洲還有很多台灣兵當年執行日本政府的恐怖虐殺政策的證據 毒氣爆裂物鞭打等 很多英國戰俘回憶說 當年最害怕的就是日本人跟台灣人

7. 抗日戰爭中的台灣是怎樣的

台灣和大陸認為什麼都沒有用,看看日本的統計,日本的戶籍制度是很好的,戰敗後也都撫恤。日本軍隊在中國戰死40幾萬,跟xx黨領導有關的不到1000人,其他40幾萬人陣亡都是國民政府軍對戰的結果。以1:13死亡比例,國民政府軍隊死了500多萬精銳部隊。所以戰後剩下的基本都是訓練不足的軍隊和將領。

8. 抗日戰爭時期台灣歸誰統治

中國,網路一下「台灣」的網路就知道了

9. 抗日戰爭結束後的台灣是怎麼樣的

台灣光復指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使台灣重回中國領土。「光復」字面上,就是「把失去的收回」[1]的意思。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投降後,於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在台北中山堂舉行中國戰區台灣省的對日本的受降典禮。翌年8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命令,明訂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簡稱「光復節」,以為紀念。「台灣光復」自此就被各界大量運用。其詞亦有另一說法,表示是緣由自1947年8月由台灣仕紳籌組的台灣光復致敬團。

中日甲午戰爭後,本來為中國領土的台灣被清政府割讓給日本,從此台灣進入日治時期。

二次大戰期間,在1943年開羅會議中,同盟國同意戰後台灣歸還中華民國。1944年4月在重慶的中華民國政府,委由中央設計局設立「台灣調查委員會」,並任命陳儀為主任委員。該調查委員會對當時日治下台灣的經濟、政治、民生、軍事等各方面作出頗為詳細的調查。

戰後,設於重慶的國府對於如何接管台灣有兩派意見,一派建議完全與進駐其他「淪陷區」相同,設立「台灣省」。另一派則主張在台設立擁有軍警等特別公權力的「特別行政區」。當時的中國領導者蔣介石先生採納陳儀《台灣接管計劃綱要》中的意見,設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負責接收台灣,全部公署行政人員初定為2000名。但最後接管計劃中的規劃並未完全實施,長官公署制度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而為人詬病,甚至被稱為「新總督府」。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發表終戰詔書,二戰結束。同年8月29日日蔣介石任命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並於9月1日於重慶宣布成立「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與「台灣警備總部」。同時命陳儀兼任「台灣警備司令」

經過准備後,10月5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前進指揮所於台北成立,接收人員分別在10月5日-10月24日分別由上海或重慶飛抵台灣。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受降典禮於上午十點於台北公會堂舉行。降方為日本國所屬台灣總督府,而陳儀則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受降。同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正式運作,機關處所設於原台北市役所(即現在行政院院址)。

主要參加人員有

陳儀、葛敬恩、柯遠芬、黃朝琴、游彌堅、宋斐如、李萬居(國民政府代表)
林獻堂、陳炘、林茂生(台灣代表)
安藤利吉、諫山春樹(日本代表)

10月15日,中國軍隊在台灣基隆登陸,台灣民眾傳誦著杜甫「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詩句,唱著「台灣今日慶昇平,仰首清天白日清,六百萬民同快樂,壺漿簞食表歡迎,哈哈!到處歡迎,哈哈!到處歡迎,六百萬民同快樂,壺醬簞食表歡迎。」的歌曲(陳保宗詞,周慶淵曲),熱烈歡迎中國軍隊進入台灣。二二八受難者家屬阮美姝回憶父親阮朝日當時興奮的情景:「我父親八月十五日竟然用跳回來,人還沒進門就聽到他的聲音,大聲說我們回歸祖國了,我們要做中國人了,不再做日本人!」

中華民國各級政府機關,在敘述二次大戰後歷史時,仍大量使用台灣「光復」一詞。但在民間人士由於各自因素,不認為台灣當時是被「光復」,而使用「二戰結束」或「終戰」等詞。因此,台灣光復一詞除了官方現在已鮮少被使用。

一般認為,二次大戰後中華民國重新擁有台灣的主權,這也是中華民國官方的立場。主張「台灣地位未定論」人士則認為:《開羅宣言》雖然表達了同盟國支持中華民國接收台灣的立場,但僅是新聞公報而不是正式條約。二次大戰日本是向同盟國投降,而不是僅向中國投降。由受降典禮上掛有中、美、英、蘇四國國旗及元首肖像可得知,國民政府只是代表同盟國暫時軍事接管台灣。但國民政府因國共內戰失利,來不及正式簽訂領土轉移的條約,因此「台灣地位未定論」認定中華民國並未重新收回台灣主權,因此不能稱為光復。
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之後,貪污事件頻傳,米、鹽、糖等民生物資上漲十倍以上,通貨膨脹嚴重,民眾參政權利和日治時期相比仍未改善,後來更爆發了二二八事件。部分人士對這些不當統治行為反感,雖然不一定反對中華民國接收台灣主權,但對帶有勝利意味的「光復」一詞不以為然。
台灣在二次大戰期間是日本領土,因此屬於軸心國陣營,部分人士認為「光復」一詞是站在統治者的立場,未能反映台灣的特殊歷史背景。

10. 抗日戰爭時期香港和台灣都是怎麼樣的

一、香港:

1、從1937年到1941年12月25日,香港處於英國政府殖民統治之下。

2、1941年12月25日(黑色聖誕日),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時任港督楊慕琦投降。香港被日本佔領,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據時期」。

日據時期,香港經濟、民生等方面皆受摧殘,市民普遍對日軍反感,不時有平民在香港島山頭伏擊日軍。更有香港居民參加東江縱隊抗日武裝組織,在新界等地對抗日軍。

3、1945年9月15日,日本戰敗,撤出香港,英國政府重新接管香港。

二、台灣:

1、根據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台灣進入日據時期。

在整個抗戰時期,台灣一直處於日據時期。其間有大量台灣士兵被派遣到南洋參與太平洋戰爭,也有部分士兵被派遣往偽滿洲國。

2、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戰結束,台灣回歸中國。


(10)抗日戰爭時期的台灣擴展閱讀:


抗戰時期的香港抗日行動:

1、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簡稱港九大隊,1940年9月建立,是一隊由香港新界原居民子弟在中共領導下組成的游擊隊,成員包括農民、學生和海員,主要於新界西貢一帶活動。

港九大隊殺死了一些漢奸及其同黨,在九龍和廣州等地保護貿易商人,協助救援部分在港外國人,攻擊大埔的警察局,並轟炸啟德機場。

2、原香港大學教授賴廉士上校(Lindsay T. Ride)組建了英軍服務團(British Army Aid Group),總部設於桂林。

英軍服務團從戰俘營中協助戰俘逃脫,並走私葯物和其他必需品進出戰俘營,亦組織了智囊團。並且收集日軍情報、接送重要人物潛出或進入香港。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香港

網路-台灣

網路-香港日治時期

網路-台灣日據時期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時期的台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