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日戰爭時國軍和日軍的陸軍武器裝備差距有多大
2樓和5樓說的都比較中肯。
美援大量到來前都沒比日軍好過,最初在淞滬打八一三的幾個德械師倒是不差,但淞滬日軍有海空支援,還是被虐的命。
以當時的國力,連子彈和山炮都不能自行生產,拿什麼去打贏一支後勤工業體系完整,海空軍強大,軍隊組織結構嚴密,軍令政令暢通的軍隊?
個人不是很同意把敗戰歸咎於國民黨消極抗戰的說法。
打贏打不贏其實和所謂消極抗戰沒什麼關系,淞滬八一三抗戰國民政府投入正規軍70餘萬,日軍投入30餘萬,蔣介石把最能打的部隊都砸到了淞滬戰場,能說國民政府消極么?顯然這是不公正的,但人多卻沒有現代化的軍事體制和思想,桂系的精銳部隊甚至進攻前團長給戰士訓話,准備士氣大振去打鬼子,結果被飛機發現一頓炸彈,整個團給炸的失去建制,這能用消極抗戰來解釋么?
戰爭是個總體性的,綜合性的國力,軍力,生產力和組織力的對抗,我們國家當時在這些方面全面落後日本至少20年,但直到今天我們中很多人還簡單地把失敗歸咎於國民政府消極抗戰,是很可悲的。實事求是的說,打贏日本的是美國人,不是我們,如果美國人不參戰,日本最起碼可以佔住沿海最繁榮的地方然後憑借海空軍固守不退,我們是毫無辦法的,沒有蘇聯參戰,沒有美國迫使梅津美治郎把關東軍精銳一個勁往東南亞調,我們連東北都收不回來。
如果國民政府消極抗戰,那新四軍在南方打國民政府軍比打日本人還多,又該怎麼解釋呢?八路軍加起來就打了一次大型戰役百團大戰,結果日本人一報復就把整個冀中都丟掉了,這又該怎麼解釋呢?
事實上國民政府的問題其實是軍令政令不統一——不抵抗的張學良是通過換個旗子加入國民政府的,都說蔣介石不讓小張抵抗,可事實上那時候蔣介石根本沒空管小張,忙著剿共呢,小張前幾年自己都承認不抵抗的命令是自己下的;另一個大漢奸韓復榘,是山東的地方軍閥,不戰而逃,被蔣介石槍斃;很多地區國民政府都是通過當地的軍閥在統治,並沒有直接的控制力,這些軍閥平時不聽國民政府的,打了敗仗就怪國民政府,投降了還要國民政府負責,而我們的宣傳機構,也一直有意無意地加深這種印象,其實仔細用腦子想想就知道了,根本是說不通的。
8年抗戰中國始終處於下風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整體發展程度和國力的落後;第二就是國家還沒有徹底統一,牽扯了很多力量,但這個沒有統一的責任,不是國民政府或者蔣介石一家應該背的。
----------------------------------------------
日本的陸炮肯定是不如美國的,毫無疑問,而且炮彈嚴重不足,但這和國軍抗日有什麼關系?哪個告訴你國軍抗日時候大量使用美製火炮的?
抗戰期間的國民政府軍用美軍火炮和日軍對抗的機會總體來說不太多,淞滬的時候用的是德國造火炮,只有緬甸遠征軍用過一些美軍的迫擊炮和小型輕炮,重炮是沒有的,緬甸也不適合重炮跟隨機動,還是空軍支援更多。國內戰場在大反攻以前的外援都爛在滇緬公路了,國軍哪來的美製重炮和日本人對轟啊,好不容易弄幾門來自己又生產不出炮彈,還要進口,無法形成有實際意義的運用規模,這種比較沒什麼意義。
你要比較就要先搞清楚國軍到底用過什麼,沒用過什麼,不要預設立場進行比較,這樣結論肯定經不起推敲。
老蔣的個人利益么?犧牲國家利益自己撈好處的領導人多的是了,某國貪污腐敗滿地跑已經習以為常了,有誰說過什麼么?評價一個領導人很簡單,把你自己放到他那個位子,看看你能不能做的更好,想想老蔣將一個軍閥混戰的中國一步步統一成一個能大體上一個政府的國家,我自問如果是老蔣,未必比他強多少,就這樣。每個人都可以對領導人有好惡,但如果要作為一個邏輯推理的論斷拿出來,是不能憑感覺的。
2. 中國抗日戰爭時的裝備和一戰時的列強比怎麼樣
沒法比,連1904年日俄戰爭的水準都沒有達到
抗戰時期,中國擁有的火炮,75毫米以上的,總計不過300門多一點
和一戰能比嗎?即便最糟糕的沙俄,也有5000多門
在150以上口徑,完全是空白,而一戰時期,誰沒有300以上重炮,都不好意思出來打招呼
這種怎麼比?
看看西線,攻擊之前的炮火都能把對方陣地打得和月球表面一樣,中國有這個能力嗎?
3. 中國紅軍時期敵我雙方武器,力量的對比
首先,紅軍和國軍都是中國人的部隊,而且國軍是後來中國抗日戰爭的主力軍,專他們不是敵屬人與敵人的關系,只是國內不同理想和觀念的兩支軍隊,所以不存在敵我對比的說法。
但是,當時紅軍和國軍在武器和力量的數量確實可以作個對比,紅軍全盛時期接近30萬,進攻紅軍的國軍主要有四、五次,分別是10萬、20萬、30萬、50萬,武器裝備一般來說比紅軍先進。但是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的就是,國軍每次進攻的時候,互相之間配合不好,比如當時廣東陳濟棠和廣西李宗仁的部隊並不聽從南京中央的命令,反而有些地方部隊和紅軍達成協議:紅軍只從我的地方路過而不進攻的話,他們就直接放紅軍路過。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4. 中日抗日戰爭裝備對比
日軍派遣到中國的軍隊56個師團、12個獨立旅團,約萬人,其中甲級師團有21個,其餘為乙級和丙級師團,到1941年後新建和補充的師團完全無法與前面比較,多採用三聯隊制,兵力和武器及輜重裝備上相差了許多。
甲級師團裡面還有5個甲級甲種特等師團,以關東軍的第二師團、進軍淞滬的第三師團、攻擊山西的第五師團、進攻濟南和南京的第六師團、攻佔河北直下黃河的第十四師團為配置最高師團,人數普遍在2.4萬以上,個別的達到3.1萬,如十四師團(土肥圓),下設27、28兵部旅團、騎兵聯隊、重炮聯隊、重炮大隊、機關槍大隊、裝甲車大隊、工兵聯隊和獨立工兵大隊、迫擊炮大隊、高射炮大隊、架橋大隊、架橋中隊、輜重聯隊、通信中隊,還有獨立陸軍航空大隊。
從這樣高配置的師團上不難看到,小日本當時的戰鬥力確實很厲害。
而我中國軍隊裡面,八路軍和新四軍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裝備實在無法與小日本對比,所以也只能在屁股後面偷襲和搗亂。
國民黨軍隊相對好點,幾個戰區都是原先的大軍閥,軍力配備都很正規,建制也很標准,武器上差了點,是沒有小,日本好,此前只有兩個全德國武器配備的正規師,可惜沒打出任何成績,而且每次都是這樣標準的高於日本裝備的師率先逃跑,老蔣視為心肝寶貝始終沒有責怪,引發了國民黨,嫡系與非嫡系的派別抗爭。
國民黨軍隊也有與中,共軍隊差不多的軍隊,如川軍和西北軍,尤其是川軍,什麼武器都有,連軍裝都無法統一。但1943年以後得到美國幫助,大為改觀,有幾個師的裝備高於小日本,天空上也有了自己的飛機。
海洋上完全被日本控制,不用比較。
5. 抗戰期間中日武器對比,就知抗戰勝利有多麼不易
抗戰期間中日雙方主要由陸軍交戰。空軍只起輔助作用。當年中國內地交通條件差,陸戰多由徒步和騾馬部隊流動進行,重炮很少使用,雙方主要以步兵武器和輕型火炮交鋒。侵華日軍步兵的標准武器,不少人在電影中看過--士兵扛「三八大蓋」、「歪把子機槍」,軍官挎「王八盒子」,其性能在當時的世界上已落後於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裝備。
日軍對華作戰的單兵裝備,主要使用6.5毫米口徑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式步槍,具有精度好、射程遠和槍身長利於白刃格鬥的優點,卻也有口徑小、殺傷力差的弱點。軍閥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在上世紀20年代曾一度仿造該槍,部隊拿到後卻反映其殺傷力小而不喜歡。從清末起,中國軍界大都看中德式7.92毫米口徑槍械。最早大批量裝備的步槍便是毛瑟槍的改進型--「漢陽造」。1935年南京政府根據德國顧問建議,以德式Kar98毛瑟步槍為標准統一全軍,除外購外在國內仿造為「中正式」(連同Kat98一同稱為「七九」槍)。此種槍在二戰中也一直是德軍主要裝備。參加過抗戰的老人大都知道,「七九」槍的傷口進去的眼小,出來能帶出一塊肉:6.5毫米的「三八大蓋」不僅口徑小,且因彈道設計缺陷造成「進去多大眼,出來多大跟」。當時人們戲稱:「用三八槍打中鬼子,過幾天鬼子又回來了」;「三八槍打中抗日戰士,養幾天傷繼續抗日」。日軍也深感三八槍威力小,1939年研製出7.7毫米口徑的九九式步槍,性能與德國Kar98式相當,卻因生產能力所限,只優先裝備關東軍和後來的南方軍精銳師團,中國關內戰場的「支那派遣軍」還多繼續裝備「三八」式。
日軍所用輕機槍主要是人稱「歪把子」的大正十一年(1926年)式,後裝備中國人俗稱為「拐把子」的九六式(1936年)。這類機槍供彈不暢,加上通用的6.5毫米子彈殺傷力不足,性能均不如中國各派軍隊主要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通用德式7.9毫米彈)。日軍於1939年研製出7.7毫米口徑的九九式輕機槍,也因生產能力不足未大量裝備。戰時日軍的重機槍為九二式。使用7.7毫米口徑子彈,耐寒性好,缺點是靠彈板供彈操作不便且易卡殼。當時中國軍隊的重機槍多屬馬克沁式,除需水冷這一麻煩外,可靠性優於九二式。
侵華戰場上的日軍沒有裝備沖鋒槍。是拘泥於日俄戰爭的經驗,認為「一門百發百中的大炮要勝於一百門百發一中的大炮」,感到沖鋒槍耗彈多且精度差,又不符合日本武士最後以刺刀決勝的觀念。抗戰前中國各派軍隊購買了德、美多種型號的沖鋒槍,後期又大量裝備了美製湯姆遜、英國的斯登沖鋒槍,近戰時火力密度要佔優勢。尤其是在遠征印緬的叢林戰中,中國士兵與日本兵在草叢和密林中相遇時。往往在幾十米內才能發現對手,此時手持沖鋒槍以「彈雨」傾瀉過去就會大佔便宜。
從手槍對比看,日本南部十四式手槍(「王八盒子」)因彈簧鋼質量差供彈常出問題,被稱為「二次大戰中最差的手槍」。中國進口的手槍型號雜亂,多數是德式毛瑟駁殼槍。德國生產此種享譽世界的手槍100多萬支,多數銷到中國,軍官和豪紳大都最喜歡「二十響」。該槍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自動手槍,使用7.62毫米手槍彈,相當於野戰手槍。德、日兩軍認為此型槍用於野戰威力不夠,用於防身又太大太重。納粹德國後來停產此型手槍,本國軍隊很少裝備,日本仿造少量此型槍只裝備少數特殊部門而未配發至作戰部隊。
抗戰初期,日軍地面重武器數量多於中國軍隊,性能卻並不佔優勢。日軍一個甲種師團支援火炮有24門四一式75毫米山炮、12門75毫米加農炮(亦即野炮)和24門三八式70毫米步兵炮,性能不及同期中國購買的美、蘇、德等國產品。中國軍隊的山炮口徑以75毫米居多,其中德國克虜伯廠製品性能最優。在迫擊炮方面,中國主要裝備的82毫米炮與日軍的同類武器性能相當,不過日軍大量裝備了50毫米口徑的八九式擲彈筒(一個中隊有6具),具備一定近戰火力優勢。抗戰後期國民黨軍大量裝備了美製60毫米迫擊炮,性能和威力才明顯優於八九式擲彈筒。
在航空兵方面,抗戰初期中日雙方飛機質量相差不大,日方卻佔有數量優勢。中方主要裝備美製「霍克」Ⅲ戰斗機,隨後主要補充蘇制伊-15和伊-16。日軍主力戰斗機為中島九七、川崎九一、三菱九六,雙方戰機性能基本相當。1937年夏,中國空軍僅有作戰飛機314架,飛行員700名,日本陸海軍航空兵卻有作戰飛機2100架,飛行員近1萬名,加之其飛機多系國內生產,年產可達數千架。中方開戰一個月後人機損耗便無法彌補,制空權完全落入日軍手中。此後兩年間蘇聯以「志願航空隊」名義派來2000名飛行員並援華1200架飛機,卻因數量不如日軍未奪回制空權。1940年日軍裝備當時世界上性能最佳的零式戰斗機後,質量壓倒了伊-15和伊-16,中國空軍便避戰保機。1941年末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對華提供性能與零式相當的P-40戰斗機。進入1944年以後,中美空軍又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P-51「野馬」活塞式戰斗機,在華日軍航空兵的川崎式、零式戰斗機已不是對手,大陸戰場上空便很少見日機蹤影。
抗戰期間日本陸軍裝備技術水平不高,主要是因工業水平落後於美英蘇等國,戰前其軍工生產就實行「重點主義」,在飛機、艦艇方面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地面裝備則放在次要發展位置。1939年夏,日本關東軍在諾門坎與朱可夫指揮的蘇軍交鋒,其落後的陸戰武器抵擋不住機械化部隊。第6軍大敗,陣亡1.8萬人(死亡數為蘇軍三倍)。此後日本陸軍雖提出改進陸軍裝備,卻因太平洋戰爭期間實行保障海空的「超重點主義」。仍無力兼顧。當年數量大大少於國民黨軍的日本陸軍能用性能並不佔優勢的裝備在中國橫行,重要原因在於其系統化程度高。
日本從甲午戰爭前夕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便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兵工業,裝備基本系自產。舊中國的腐敗和不統一,在武器方面表現為自製力差,外購也混亂無序。各派軍閥分頭購械(常視能否取得政治支持和回扣多少而定),僅槍支便來自十幾個國家,有「萬國武器博物館」之稱。這種裝備混亂對後勤保障是一種災難,戰時常出現件不配槍、彈不對膛,還受制於出售國能否及時供應彈葯。當時日軍的槍械性能雖不佔優勢,卻因實現了標准化、系列化而便於組織火力,而且能保障彈葯供應。
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戰之初,中國的火力還能部分壓制日軍。然而與蔣介石政權關系密切的希特勒因顧慮盟友日本的抗議,在彈葯供應方面故意拖延,結果國民黨中央軍在對日全面作戰一兩個月後便感到彈葯不足,裝備型號的雜亂也給組織火力造成困難。當時中日兩軍陣地交戰時間一長,日方便能靠較好的武器配系和彈葯供應充足,在火力上明顯占優勢。淞滬抗戰時期有人總結:交戰第一個月。中國四個德械師可抵擋日軍一個師團;到第三個月,六個德械師也抵擋不住日軍一個師團。
在現代戰爭中使用武器對抗,除了單項性能對比外,還需要武器配置按作戰要求力爭達成最優化。日本作為一個以組織力精強稱雄世界的工業國,在侵華戰爭前已跟蹤國際上現代戰爭發展的要求,對軍隊裝備進行配置,具體表現為陸海軍之間。航空兵(當時日本航空兵分隸陸海軍而沒有獨立的空軍)與地面部隊及艦艇之間,陸軍和步、炮、騎、裝甲兵之間,武器使用能達成有機結合,戰時有較好的火力協同。中國近代軍閥部隊的結構落後,重要表現又在於內部多是單一的步兵,少量炮兵、機械化部隊和空軍的組建規劃性差,且缺少協同作戰意識和訓練。這樣多而雜亂的部隊往往會敗於少而精強有序之敵
1937年夏全面抗戰開始時,國民政府在名義上對中央軍和川軍、滇軍、桂軍、粵軍、東北軍、西北軍等各派全國陸軍進行了整編,共編成178個師(其中包括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的3個師)。總的作戰兵力在200萬人以上,相當於侵華日軍的三倍,某些武器的單項性能也不差。不過佔全軍總數三分之一的國民黨中央系軍隊雖有較多火炮,槍械也最精良,其步炮協同卻很差,地面部隊與空軍更沒有戰術配合。中國多數的雜牌軍則得不到多少重武器,主要靠步兵武器作戰。蔣介石的中央軍系統的一貫作風,又是利用內戰外戰消滅異己,作戰時故意把雜牌軍擺在危險地段,對其損失也很少給以補充。這些雜牌軍也都盡量避戰而自保,一些無良的將領見形勢不妙還投降當了偽軍。抗戰期間國民黨先後成建制投降日軍而被編成偽軍的軍隊總數有60餘萬,其中有將級軍官58人(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在抗戰中卻無一連、一營成建制投降者)。中國抗戰時出現這種可恥的「降官如毛」、「降兵如潮」的「漢奸」現象,是回顧抗戰史的人所不能迴避的,分析其原因也無法單純以武器因素來解釋。
1937年夏天,全面抗戰開始。在中國軍隊總體素質和武器供應都不及日本,軍內又派系雜亂、難以相統的情況下,蔣介石仍實行陣地防禦方式,在華北、上海等日軍進攻重點地域擺開「堂堂之陣」打正規戰,日軍各兵種組織有序的合同作戰更能發揮優勢。按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總結,日軍同國民黨中央軍作戰時以一個聯隊(團)足以擊潰一個師,擊潰雜牌軍一個師只需一個大隊。
1943年至1945年間,美國通過裝備中國駐印軍並進行「駝峰空運」,使國民黨軍有了39個全部美械師。蔣介石又決定動用各師附加的三分之一儲備武器裝備起18個半美械師。當時中國駐印軍一個師有一個105毫米榴彈炮營(12門)以及其它口徑的各種中輕型火炮,火力遠遠超過日軍一個師團。不過這些美械師大都配置在大西南後方,少數參戰部隊多用於滇緬戰場,多數部隊後來用於國共內戰。抗戰後期國民黨軍雖在裝備上已對日軍居於整體優勢,又掌握制空權,兵力更是一直多於日軍,然而除了反攻滇西緬北取得全勝外,在國內戰場上仍是連遭敗績。除了戰略指導思想和兵員素質的弊病外,國民黨當局全盤依賴和仿照美國為軍隊配備武器,也是影響戰鬥力發揮的重要因素。美國的機械化裝備是以其發達的工業基礎作為保障,舊中國自身沒有工業基礎,從萬里外的大洋彼岸運來的裝備往往壞一個零件都無法修理和更換,許多車輛裝備剛用不久便「趴窩」。當時一些美械化部隊的作戰效能特別是機動能力,反而不如徒步輕便部隊,這恰恰反映出照搬美國模式進行武器配置並不完全適應中國戰場的特點。
中國海軍在抗戰期間未能打一次海戰,除了與敵實力相差懸殊外,重要原因又是戰前裝備配置不合理。1937年日本艦艇總噸位達130萬噸,中國海軍則只擁有6萬噸陳舊水面艦艇。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中國海軍只用於南北內戰,此後雖將日軍視成主要敵人,海軍建設仍缺乏有效的方針。當時中國海軍要對抗強敵,最好的方式應是分散襲擊並在沿海佈雷,為此應放棄陳舊的大艦而以小型快艇、魚雷艇、佈雷艇和潛艇為主力,國內漫長的海岸和眾多港口也具備分散小艇進行海上襲擊戰的條件。戰前國民政府沒有購買到潛艇,魚雷快艇也只買了15艘,有限的海軍裝備費大都用於到敵國日本去訂購中型水面艦只,以及維修清末留下的舊艦。全面抗戰爆發時,中國海軍正處於打大規模海戰力量不夠,打小規模襲擊戰又缺乏准備的「高不成、低不就」狀態。南京政府把艦艇集中到狹窄的江陰水域,又成為日機能輕易找到的活靶,開戰後便出現了全部自沉和被炸沉的大悲劇。對當年的中國海軍未同日軍進行過一次海戰便全部覆沒,一些為國民黨當局辯解的人對此只歸咎於裝備落後,而不反思海軍建設和作戰的指導思想。其實,落後裝備抗敵可以有特殊的打法,這在世界海戰史上比比皆是,不能出海而自沉或坐以待斃,這才是令後人追溯起來便可浩嘆的大悲劇!
進入抗戰後期,中國空中戰場的形勢有了根本改觀。在美國幫助下中國重建了空軍,具有8個大隊、900餘架飛機的規模,並實現了轟炸機、戰斗機、偵察機和運輸機有機結合的配置,大大提升了戰鬥力。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也來華參戰,戰機最多時達1000餘架。以1943年秋常德會戰為標志,中美空軍已經掌握了制空權。日軍在戰機數量和質量都居絕對劣勢的情況下,仍於1944年發動「一號作戰」等大規模攻勢。據美國第14航空隊宣稱,其空中攻擊共殺傷日軍12萬人。這自然有誇大成份,不過1944年以後日軍發動攻勢時確實主要靠夜間行軍,打通平漢、粵漢鐵路這些「大陸交通線」後因空襲猛烈也無法修復通車。據日軍戰史記載,在衡陽圍攻戰時,其前沿部隊白天都「要像地老鼠一樣鑽在洞里」,因供應不濟只好讓士兵用鋼盔舂米吃,險些重蹈英帕爾一戰供應斷絕的覆轍。可惜當時國民黨軍地面部隊腐敗無能,丟失了7個基地和36個機場,不僅嚴重影響了中美空軍作戰,也使正面戰場一直敗退到貴州,導致重慶震動。
中國對日抗戰乃至其它戰爭史都證明。在戰前和戰爭中對軍隊武器配置得是否合理,關鍵在於能否合乎國情、軍情的需要,這又反映了戰爭指揮者的戰略指導水平。
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不過戰爭中最終起決定作用的又是武器操縱者的素質。在全面抗戰初期,中國正面戰場除了台兒庄一役取勝,其餘會戰都以失利撤退告終,一年時間便有人口達2億的區域淪陷。當時國民政府歸咎於武器落後,迴避了不發動人民的片面抗戰弊病,多少還能對國內外做出一些解釋。1944年春到1945年初,已成強弩之末的日軍在喪失制空權且兵力、火力都不佔優勢情況下對豫湘桂進攻,竟又使國民黨軍一潰千里,淪陷了有6000萬人口的地區,丟棄了40個師的裝備。在戰爭勝利前夕出現這種讓反法西斯盟國驚訝和倍受國內人民譴責的戰況,國民黨當局再也無法推諉於武器的原因。
當時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在裝備最落後、條件最艱苦的情況下卻能發展壯大。八路軍出師到抗日前線的3萬多部隊,只有1萬多支過去繳獲的雜式槍,每支槍平均又只有30發子彈。至於火炮,八路軍只是在山西拾到閻錫山軍丟棄的12門75毫米山炮,成立了僅有的一個炮兵團,因炮彈無來源只能在關鍵性戰斗中偶爾使用。1937年和1938年這兩年間,國民黨當局每年只象徵性地發給八路軍、新四軍幾十萬發子彈,1939年以後便停止彈葯供應。當時解放區的槍支彈葯來源主要靠戰場繳獲,名副其實是「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在國民黨正面戰場得到盟國16億美元的外援還連打敗仗的情況下,八路軍、新四軍靠人民支援和戰場繳獲不斷發展壯大,至1945年夏發展到93萬人,有37萬支槍,並解放了敵後1億人口的地區。在全面抗戰的八年間,八路軍、新四軍消耗子彈不足4000萬發、手榴彈約800萬枚(當時火炮極少可忽略不計)。按殺傷52萬日軍和同樣數量的偽軍統計,平均每斃傷一敵約消耗30發子彈、7枚手榴彈。這一比例之低在世界上是罕見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平均斃傷一敵就需消耗子彈2000發以上,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上斃傷一敵平均耗子彈5000發。八年全面抗戰中,國民黨軍共耗用子彈17.09億發、炮彈959萬發、手榴彈和槍榴彈2359萬枚。按蔣緯國在《抗日禦侮》一書中統計,共斃傷日軍85萬人(國民黨軍基本不同偽軍作戰),平均消耗子彈2000發、炮彈12發、手榴彈30枚才能斃傷一名日軍。同為中國人,國共兩黨部隊在抗戰中的表現如此不同,連美國派到中國戰區的參謀長史迪威中將都盛稱共產黨而一再斥責蔣介石集團無能,主張將援華武器分配給「能打日本」的部隊即八路軍一部分。1944年美軍派到延安的觀察組的報告,也預言中國的未來將屬於共產黨,只是美國政府從其全球戰略出發,仍堅決支持腐敗卻親美的國民政府。
國民黨的大部分軍隊(印緬遠征軍等少數部隊除外)的戰斗能力低下,從軍事角度而論,除了武器系統性、標准性差之外,關鍵在於組織領導者腐朽昏聵,武器操縱者素質低下。國民黨軍提升軍官主要靠私人關系而不重軍事知識,徵兵又主要靠強抓壯丁,川、黔、滇軍部隊還多是大煙槍不離手的「雙槍兵」,其精神面貌和軍事素質之糟不問可知。中國人口眾多而財政困窘的特色,又使當權者有珍惜所購武器而輕視人命的傳統心理,加上士兵經常開小差,便捨不得消耗彈葯對其進行訓練。當時外國來華人員感到很奇怪的一件事,便是「國軍」士兵手中能有先進的德、美槍支,卻赤腳穿草鞋,連一雙極便宜的防護腳的膠鞋都不發。士兵如此不受珍愛、缺乏訓練又文盲充斥的部隊,使用武器的效能肯定不會高。
相比之下,當年的日軍除軍官作戰組織能力較強,士兵又受到「武士道」熏陶和嚴酷訓練,步兵出征前至少還要在各種條件下打靶耗彈數百發。據一些抗戰老兵回憶,許多鬼子兵在乘車行進時舉槍射擊,仍能較准確地打中百米內的人形目標,對技術兵器的操作、保養水平更是遠優於國民黨軍。雖然當年日本是侵略者,然而正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所說的,日軍高明的戰術還是很值得學習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詔書宣布接受盟國的《波茨坦宣言》,雖然其全篇避而不談「投降」二字,事實上卻接受了要求其投降的條件。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在國際反法西斯陣營對日本侵略者具有壓倒優勢的整個形勢下取得的。如僅以日本投降時中國戰場的情況而論。日強中弱的局面並未根本改變,國內的戰略要地北平、南京、上海、武漢以及經濟發達地區還都在日軍佔領之下,日本投降的消息當時對多數國人還是深感意外的驚喜。
在後來很長時間內,有些對抗戰史的宣傳只服從於振奮人心的宣傳需要,而具有科學定量分析的研究成果卻比較少。如今通過全面客觀地分析回顧抗戰期間中日雙方的武器對比,人們從中可以感到,武器落後並不一定要挨打,落後加腐敗卻註定要挨打
6. 抗日戰爭中國裝備比日本有差那麼大嗎
國民黨的嫡系部隊,在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時候,接受了蘇聯的軍事援助,建立了黃埔軍校,武器也由蘇聯提供,第一次為俄式化。第二次,在30年代初,進行對紅軍的「圍剿」的時候是德國的軍事援助,武器裝備德式化,二戰中,爭取美國援助,武器美式化,其中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全部配備美式裝備的張靈甫74師被我軍殲滅在孟良崮。
1937年7月抗戰爆發,武器彈葯消耗巨大,國民黨戰前所積攢的家底根本支持不了多久,能否得到充足的武器裝備成為決定戰局的關鍵.當時國民黨的武器來源有兩個:進口和自己生產.由於重工業基礎薄弱,國民黨兵工廠的水平是比較低的,不僅生產不了飛機和坦克,而且連最基本的槍支和子彈的生產能力也不能滿足需求.在當時的條件下,進口武器裝備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自清朝末年起德國就是中國最重要的武器進口來源地,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38年.抗戰前國民黨就通過進口德國武器裝備組建"德械師",國民黨從德國進口武器裝備所需資金主要用鎢礦砂,錫,銻,桐油等物資支付.1937年7月抗戰爆發,國民黨加大了德國武器的訂貨量.在日本的強烈抗議下,1938年5月德國宣布停止對中國出口武器,最後一批武器於8月份運抵中國.從抗戰爆發到德國停止供貨為止,國民黨從德國進口的武器裝備包括:飛機12架,105毫米榴彈炮36門,迫擊炮800門,37毫米戰防炮500門,13.2毫米高射機槍300挺,機槍1萬挺,步槍5000支,駁殼槍2萬支,手槍4400支;150毫米炮彈6000發,105毫米炮彈3.6萬發,迫擊炮彈190萬發,37毫米炮彈50萬發,子彈1.6億發.
抗戰爆發後的1937年8月21日,國民黨與蘇聯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蘇聯便開始以貸款的形式向國民黨提供武器裝備,貸款由中國用礦產和農產品償還.蘇聯對國民黨的武器供應持續到蘇德戰爭爆發.在這將近4年時間里國民黨從蘇聯進口的武器裝備包括:飛機885架,坦克82輛,汽車1540輛,115毫米榴彈炮80門,76毫米野炮160門,76毫米山炮50門,高射炮270門,45毫米戰防炮50門,37毫米戰防炮380門,航空機槍120挺,重機槍1300挺,輕機槍5300挺,步槍5萬支,沖鋒槍3000支;航空炸彈3.11萬顆,115毫米炮彈12.68萬發,76毫米炮彈16萬發,45毫米炮彈7.5萬發,37毫米炮彈61萬發,高射炮彈31.44萬發,子彈1.84億發.(中國向蘇聯支付的物資包括:鎢礦砂31177噸,錫13162噸,銻10892噸,鋅600噸,汞560噸,鉍18噸,茶葉30293噸,生絲309噸,羊皮223萬張,羊毛14300噸,豬鬃6340噸,桐油8868噸)
抗戰爆發後國民黨還從歐洲其他國家進口了一些武器裝備(到貨量)
從英國進口:飛機36架,子彈1667萬發
從法國進口:飛機24架
從義大利進口:裝甲車101輛
從比利時進口:步槍5.4萬支,子彈3867萬發
從捷克進口:輕機槍1829挺,步槍5000支,子彈2600萬發
從瑞典進口:子彈1.18億發
從匈牙利進口:子彈1500萬發
抗戰爆發後的1937年下半年,國民黨得到了從美國運來的279架飛機和1205萬發子彈,這批貨是戰前訂購的.由於中立法案的制約,此後美國便停止了對中國的武器出口.1939年11月美國修改中立法案,可以向交戰中的國家出口武器,但必須以現金購買,自行運輸.租借法案出台前美國陸續向國民黨提供了4筆小額貸款,分別是1939年2月的桐油貸款(用桐油償還),1940年4月的錫貸款(用錫償還),1940年10月的鎢砂貸款(用鎢礦砂償還),1941年2月的金屬貸款(用鎢礦砂,錫和銻償還),這些貸款規定用於在美國購買除武器彈葯外的其他物資.國民黨買回了一些物資(汽車,油料,輪胎,汽車和飛機零件,工業器材等).1941年3月11日美國出台租借法案,向符合美國利益的國家提供援助,1941年5月6日美國宣布將中國列入援助對象,自此美國開始正式向國民黨提供軍事援助.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國民黨從美國得到的武器裝備的粗略數字:飛機1394架(包括美國駐華空軍的飛機),坦克108輛,裝甲車36輛,汽車約2萬輛,155毫米榴彈炮36門,105毫米榴彈炮約200門,75毫米野炮約100門,75毫米山炮約500門,37毫米戰防炮約300門,迫擊炮約2000門,火箭筒1030支,噴火器約150支,槍榴筒約6000支,14毫米戰防槍1269支,重機槍約1500挺,輕機槍約8000挺,步槍約15萬支,沖鋒槍約3萬支,手槍約3600支;各類炮彈約220萬發,火箭彈約6萬發,子彈約7億發.
7. 抗日戰爭中,國軍和日軍裝備差距大么
戰場上80%的傷亡都抄是大炮造成的,國軍和日軍的差距就是在大炮這樣的重武器上。國軍一個師只有十幾門大炮,有的師甚至一門炮都沒有,日軍每個師團光150毫米以上的重炮都有十幾門,75毫米的山炮野炮好幾十門,加起來一個師團有各種火炮一百多門,輕輕鬆鬆可以把國軍陣地打的和月球表面一樣。
而且日軍在戰斗中大量使用毒氣彈,中國軍隊沒有裝備防毒面具。日軍一碰上堅固陣地就用毒氣彈開路,這也是抗戰初期中國軍隊節節敗退傷亡巨大的重要原因。事實上國民政府的問題其實是軍令政令不統一——不抵抗的張學良是通過換個旗子加入國民政府的,都說蔣介石不讓小張抵抗,可事實上那時候蔣介石根本沒空管小張,忙著剿共呢,小張前幾年自己都承認不抵抗的命令是自己下的;另一個韓復榘,是山東的地方軍閥,不戰而逃,被蔣介石槍斃;很多地區國民政府都是通過當地的軍閥在統治,並沒有直接的控制力,這些軍閥平時不聽國民政府的,打了敗仗就怪國民政府,投降了還要國民政府負責,而我們的宣傳機構,也一直有意無意地加深這種印象,其實仔細用腦子想想就知道了,根本是說不通的。
8. 幾張圖片告訴你,抗戰時的中日武器差距究竟多大
輕武器還勉強能頂一下,重武器差遠了,尤其是重武器彈葯,日本能自己生產,後勤跟上彈葯內補給多的容是,我們沒那生產能力,75毫米以上中型口徑山炮野炮榴彈炮的炮彈全部依賴進口,自己的兵工廠只能生產各種口徑的子彈和迫擊炮炮彈,武器上的差距並不是太大,就是彈葯,我們一門炮配五十發炮彈,兩天打完再也沒了,日本人一門炮一百發炮彈,今天打完明天輜重聯隊又送上來了。
9. 抗日戰爭時,偽軍的武器彈葯裝備比八路軍如何
從質量上來說,偽軍復的裝備比八路軍真制心好不到哪裡去!因為即便在當時,日本的軍工產能也非常有限,所以配備給偽軍的,多半都是從先前佔領的地區(比如中國東北等)繳獲的中國軍隊的武器。日本「原裝貨」配給偽軍的極少!尤其是到了抗戰後期,日本的產能(因為受到盟軍的打擊)被進一步削弱,連有些日軍甚至都不得不使用「中國造」來作戰,偽軍的裝備質量由此就可見一般了!~
另外,從數量上來說,情況也差不多。抗戰初期,雖然偽軍的規模短期內就膨脹的很大,但為了自身的利益,日軍還是會「足額」提供的。但隨著戰爭態勢的發展,日本的產能不斷被削弱,加之偽軍的「消耗」(主要是丟棄和被繳獲)也越來越嚴重,日軍連「中國造」的裝備也逐漸供應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