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啥歷史上外地入侵,北方淪陷得快啊
中國南北都有少數民族,但南方的少數民族由於地理原因基本上規模專不大,而且中國屬文化對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也深得多。從漢朝開始,中國各朝對南方就有絕對的控制。但北方從來就沒有絕對的控制過。且北方的土地廣茂,有很大的戰略縱深。更重要的是北方生存環境嚴峻、資源稀少。為了生存,北方少數民族經常發動戰爭。所以北方少數民族都比較好戰。每當北方少數民族出現一個英明的領袖實現統一之後,都會對覬覦中原的富繞。
再加上北方多為平原,適合騎兵沖殺,這對一直缺少戰馬的中原來說也是一個問題。而南方多為山地,騎兵的優勢不明顯。所以各朝淪陷後其最後的抵抗力量都是向南方轉移。這就給人一種北方人不善戰的錯覺。其實每當中原主明君時,中原的軍事都能直接壓制北方少數民族的。最主要的問題是領導者的問題了。
『貳』 抗日戰爭時中國大城市淪陷時間
自1937年——1945年中,抗日戰爭時中國大城市淪陷時間如下:
1、1937年7月29日,北平失陷。30日,天津失陷。
2、1937年11月8日 太原陷落。
3、1937年11月20日,上海淪陷。
4、1937年12月13日,首都南京陷落。
5、1938年5月19日,日軍佔領徐州。
6、1938年6月6日佔領河南省會開封。
7、1938年10月21日,在大亞灣登陸的日軍佔領廣州。
8、1938年10月25日,湖北重鎮武漢三鎮相繼陷落。
9、1938年11月24日南寧陷落。
10、1938年10月下旬廣州、武漢失守以後,全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本鑒於戰線過長、兵力不足,被迫調整侵華政策,逐漸將其主要兵力用於打擊在敵後戰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而對國民黨政府則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的方針,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
(2)為什麼抗日戰爭中北方那麼快淪陷擴展閱讀:
武漢保衛戰:
武漢是平漢,粵漢兩鐵路的銜接點,又是東西南北水陸交通的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南京失守後,這里成了全國政治,軍事和經濟,文化的中心。日本侵略者妄圖攻佔武漢,控制中原,進而支配整個中國。
1938年6月後,中日雙方在武漢外圍展開大戰。日軍以華中派譴軍司令畑俊六為總指揮,分兵5路進犯,另派波田支隊及海軍陸戰隊協同海軍第3艦隊沿長江西上。
我軍為保衛武漢,由第9戰區司令陳誠指揮,依託幕阜山,九宮山,廬山等山脈構築陸地防守;在江北,由第5戰區司令李宗仁指揮,依託大別山,富金山等山脈構築陸地防守;並在馬當,湖口,武穴和田家鎮等江防要塞設防.
1938年6月11日,日軍溯長江西上,進攻安慶,拉開了武漢會戰的序幕。7月26日,日軍攻陷九江,我軍第29軍團退守廬山兩側,全殲日軍第145聯隊。10月上旬,薛岳兵團又殲敵4個聯隊,挫敗日軍突破南潯路的企圖。
在長江以南,長江沿線和長江以北地帶,皖西及豫東南等各戰場,我軍官兵英勇抵抗,在馬當,瑞昌,萬家嶺,馬頭鎮,田家鎮,固始等戰斗中,將士浴血奮戰。但由於我方單純防禦,逐次使用兵力,防線一再被攻破。我軍於10月25日撤出武漢。
武漢會戰歷時4個半月,戰線大到皖,豫,贛,鄂4省數千里地,雙方投入兵力之多,戰線之長,時間之久,規模之大,是抗戰中任何戰役所不能比擬的。會戰後,日軍由於戰線延長,兵力與資源不足,不得不放棄"速戰速決"的企圖,抗日戰爭逐漸進入相持階段。
『叄』 為什麼抗日戰爭最先淪陷的就是東三省
這根日本的計劃有關,在日本的大國政略里滿洲蒙古應該是一獨立國家,專1916年他就曾經扶持宗社黨奪取屬滿洲,最後失敗了,主要還是因為那時中國的強大,但他不會停止,他還會不斷的挑撥煽亂搞亂中國,削弱中國的國家力量,蔣中正在1928年濟南事件中的表現讓日本看出了他的軟弱無能容易妥協,刺激了日本,看輕中國。
『肆』 北方城市抗日戰爭多少天淪陷得注意是抵抗了多少天淪陷。一煞筆說什麼南方愛講和。特么得和元朝打得時侯
說的北方城市總要有個名字吧,象陝甘寧以西的城市抗日戰爭從頭到尾日軍就沒到過,更別說淪陷了。
至於東北,晚清之際東三省實際已經陷入俄國與日本的瓜分之下,日俄戰爭之後俄國的勢力范圍被日本排擠到長春以北,整個南滿地區全部成為日本的勢力范圍。
孫文旅日期間由日本間諜『宮歧寅藏』介紹結實了當時的日本大財閥『頭山滿』,頭山與孫文在東亞問題上一拍即合,此後由頭山滿出面於日本朝野上下疏通並將孫文的《與滿洲權益及倒清革命資助事宜咨文》提交日本國會,進行了秘密研討。終於在1905年末得到了日本政界的回復,日方提給孫文的基本意見是:
1、革命黨務必承認日本帝國於滿洲之一切權益,同時承認日本帝國於朝鮮之屬權。
2、革命黨旅行如是承諾為基本,帝國視與革命黨之關系為外交夥伴,並於有涉清國之外交事件上彼此信賴。
3、革命黨與第三國之交涉,務必與帝國外交部照知,與第三國商妥之事亦應與帝國照知。
4、革命黨亦與帝國承諾,凡倒清活動取得成功,支那軍事行動即不涉入滿洲本土,帝國即保留於滿洲本土之優先租另權,周期以100年為限。
基於以上共識,孫文(即 中山僑一郎)獲得了日方一定程度的資助。但是辛亥革命以後孫文並未實際取得政權,日本的投資暫時擱淺。為此日本又向袁世凱施壓,要求袁旅行孫文與日本達成的秘密協議。袁世凱顧及東北三省的戰略重要性而未能全部同意日本方面的要求,轉與日本簽定《21條》作為補償。但日本並未就此罷休,而是扶持東北保安司令奉系軍閥張祚霖作為其在滿洲權益的代理人,並與北洋直系政權對抗。
此後,由於張祚霖逐漸不肯聽命於日本而最終釀成「皇姑屯事件」,張學良宣布歸附南京政府之後,日本再度以《孫文秘密協定》向蔣介 石施壓,迫使蔣同意將東北軍主力調入關內絞 共,從而為日本軍部製造「柳條糊事件」創造了機會。後來日本關東軍理直氣壯占據東北,而蔣做不抵抗姿態,其外交動機即源於《孫文秘密協定》。
『伍』 為什麼抗日戰爭最先淪陷的就是東三省
這根日本的計劃有關,在日本的大國政略里滿洲蒙古應該是一獨立國家回,1916年他就曾經扶持宗答社黨奪取滿洲,最後失敗了,主要還是因為那時中國的強大,但他不會停止,他還會不斷的挑撥煽亂搞亂中國,削弱中國的國家力量,蔣中正在1928年濟南事件中的表現讓日本看出了他的軟弱無能容易妥協,刺激了日本,看輕中國。
『陸』 抗日根據地為什麼多在北方
抗日戰爭中,國軍的大大的在敵前正面作戰的有,共軍的致力於敵後大大的發展根據地。所謂敵後根據地,就是在敵占區域內(敵人後方)開辟根據地。華北淪陷較早,因此八路的盡在北方的幹活。
『柒』 抗日戰爭日軍已經佔領了整個北方,為什麼還吃不下整個南方,最後還被打到快輸的地步
首先小日本國內民眾自信心膨脹,非要去搞美國,結果偉大發了,然後我大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要短時間吞下是不可能的。
『捌』 為什麼每次中國抵抗侵略都是北方迅速淪陷
因為中國北方平原不容易防守,而且北方是中國軍事中心,一旦失手就是被吞並。
『玖』 為什麼抗戰時北方出了那麼多偽軍
中國抗戰時期偽軍現象的思考
一、抗戰前期的基本形勢
自1931年東北淪陷以來,雖然國民政府成立了國防委員會備戰,並與納粹德國達成軍事合作協議,用鎢礦等物資換軍備,但在內主要是以壓制、親日為主,大量放棄華北地區的主權,導致華北以「自治」為名已事實脫離中央政府的管轄。蔣介石政府如果在1931至1935年間努力堅持抵抗或認真整肅軍備,對財政極度緊張而內部並不團結的日本(當時日本陸海軍分歧嚴重,華北駐屯軍與關東軍間也無良好溝通,東北尚未消化,大本營並無戰爭准備)而言,可以取得更大的效果。然而十年所謂黃金時期,國家並未認真面對工業建設,全國的鋼鐵等戰略物資的生產有退無進,全國工業僅集中在紡織等行業中,精力大部用在內部清洗、建立獨裁政權力量上,國民政府的正規軍乾脆退出了華北。軍隊進行的現代化強差人意,德式槍械固然好用,但是要用錢買或用物資去換的,而且國軍何嘗真正德化,大部分部隊只是用了德制的輕武器而已,部隊素質、軍隊建設仍是老一套,與正規職業軍隊相差很遠。
1937年戰事開啟時,英美等國對中國的戰事並不關注。美國境內的孤立主義甚囂塵上,而英法的綏靖政策能連歐洲都不管,指望外人來幫忙實在不切實際,此時軍備仍然是依*德國。由於軸心國間的約定,如果中國對日本宣戰,則三國要同時對中國宣戰。對當時的中國而言,這一壓力是不可忍受的,尤其是當時在和德國做軍火生意。當時中國對德重要的出口物資是鎢,因為鎢的材質硬,是製作穿甲彈彈頭的重要材料。這些鎢後來裝備在德國裝甲師和反坦克炮的炮彈里,成為其進攻綏靖政策的英法的利器。
不能宣戰,卻又不得不戰,中國當時只好選擇「抗戰」的說法,即你打我就抗,你不打我就不抗。國力衰弱、工業不能自主時無論十里洋場多麼繁華,都只能是這種下場,何況十里洋場的繁華中,很少一部分是中國自已的資金。當時的「焦土抗戰」其實是基於這一種考慮,即日本的國力弱小,進攻中國雖然在軍事上能獲得局部勝利,但其國力無法支撐全面長期的戰爭,如果在佔領的地方不能以戰養戰,而是不斷地消耗資源,則最終會有打不下去的時候。這種戰略對大而弱的國家而言或許是比較能見效的選擇,但它是以放棄領土時毀掉所有可利用的資源為代價的,而且要有一個前提,就是國民必須盡最大的可能性來支持政府的作戰而非資敵,焦土抗戰實施得徹底的地方,往往當地百姓要受的犧牲也是最大。盡管當時國民以高昂的士氣支持過了1937、1938年日軍進攻最為凌厲的時期,但是指望它能支撐八年是不現實的,必須要有可持續的凝聚力。
二、抗戰凝聚力與偽軍起源
在持續凝聚力這一點上,國民政府沒有很好地盡到職責。盡管全國民眾都在民族存亡的呼聲中支持,國民政府在改變自身腐朽的政治體制與沒落的軍事狀況上仍是步履蹣跚。中國國內的土地兼並與民生問題已然十分嚴重,政府對此根本沒有興趣改善,從而使基層民眾在最初的支持激情過後,仍然面對著各級壓榨與落後的政治。抗戰各級軍事組織不僅派系林立,除了蔣介石誰也不能指揮國民政府的軍隊(有時蔣介石也指揮不動地方系軍隊),最高軍事委員會被人為設得錯綜復雜、政出多門又無人負責,而且中央軍內也分派系,各部隊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絕大部分情況下各級軍事指揮員都清楚軍隊是自已的身家,一旦拚完自已也就一文不名,因此在作戰時都瞻前顧後,不到刺刀架到脖子上不用心。而蔣介石的手腕也做得極絕,象台兒庄戰役中被嚴重削弱的孫連仲軍隊,大捷後反而失掉了42軍番號,而一直不肯出戰的湯恩伯卻風光倍至;打到後來,地方系有南昌會戰的雲南第1集團軍,中央系有常德會戰的方先覺,有中條山戰役的一觸及潰,這些都是軍事政治上失掉凝聚力的體現。事實上基層官兵的凝聚力本來也很脆弱,全*上級的號召與督導,例如南京保衛戰前期同日軍血戰的官兵,在主帥遁走後立即士氣全失,數千數千地任日本兵屠殺。
當時中國國內亟需解決土地問題,而國民政府顯然不可能象共產黨政權那樣以沒收土地的方式徹底解決,但是較為平和的緩和手法都沒有採取,整個政權階層就是由既得利益階層構成,從而使廣大鄉村基層民眾對政府難有更多認同。這一點,日本非常清楚且比中國意識得更早。在日本看來,在中國使用中國人組成的軍隊來統治和控制佔領區,從軍事和政治上都是可行的。因此偽軍在這個時候便成了一道特殊的「風景」。
所謂偽軍,在1937年全面抗戰以前便已存在,那是在東北的偽滿州國軍,主要是由原東北軍組成,也包括當地招募的土匪等。在七七事變以前,由於這支部隊與抗聯作戰,積累了一定的反游擊經驗,並且日軍在基層都有派駐顧問或指揮,偽滿部隊的戰鬥力,可以說是比後來的偽軍要強一些。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在華北、華東兩地全面作戰,大量俘獲國民黨軍;同時隨著北平等地的陷落,大批華北部隊編入偽軍序列。當時的偽軍主要是兩類:偽滿州國軍和華北偽軍。華東也開始出現偽軍,但在規模上遠不能與二者相比。1938年時,中國東北以外的偽軍數量約為78000人,隨著1940年汪精衛叛離國民政府建立新的政府後,華東方面偽軍大為擴張,偽軍數量急劇上升至145000人。平心而論,此時的偽軍現象尚不十分嚴重,也不在對華作戰中占據太重要的地位。但1938年後,正面戰場開始出現相持情況,抗日軍隊間相互矛盾嚴重,不僅國共兩黨出現兵戎相見,國軍內部派系問題也大為突出,*一時的激情已難以維系高昂的士氣。而國民政府更是推出"曲線救國"口號,許可國民革命軍指揮官在面對戰局不利的情況下,"可為保存實力,暫時投降"的指令,結果偽軍數量急劇攀升。作戰時戰局不利,在上級許可下投降是職業軍人的選擇,二戰時除蘇聯和日本外各國都認可這種做法,並盡力保護已方戰俘的安全,但公開許可作戰部隊這樣做的後果則是嚴重的,尤其是許可這些部隊去協助敵人作戰。
從汪偽政府建立並獲軸心國「外交承認」起,中國當時就在國號上開始變得混亂起來。一個南京政權,一個重慶政權,各有一邊的「外交認可」並保持高層的相互接觸,而且居然使用一樣的旗幟(一開始汪偽的青天白日旗還有一條黃帶區別,後來去掉了)、一樣的國號、一樣的口號,雙方都號稱正統,而且都是國民黨的高層人物,都擁有大批高層官員的支持,這樣造成的混亂不僅是紙面上的,更對政治局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對於重慶政府而言,這樣的混亂有利於政治上的多邊博弈:一面是共產黨人,雖然弱小但是潛力很大;一面是日本人,由於對華作戰消耗巨大,日本當時希望在鞏固既得利益的基礎上結束戰事,一片一片地消化吞來的領土資源;對於國民黨政府來說,汪偽政權的存在一方面是一個危脅,但另一方面也是與日本的一個外交緩沖,坐視部隊投降日本,協助其與共產黨軍隊相爭,對已方並非無益。而日本人十分清楚偽軍與國民黨軍的淵源,也盡量避免讓偽軍對國民黨軍作戰,以防這些人又逃回去。日本人的意圖是不斷地發動攻勢敲擊國民黨政府,迫其投降或在日本要求的條件內講和;汪偽是希望有實力在日本人的支持下獲得對中國的統治,而國民黨政府則是一面不承認汪偽政權、對日抗戰,一面坐視軍紀潰散、默許部分部隊投敵鉗共並派要員與汪偽接洽,以圖與日本達成某些共識,同時對日本的攻勢作戰,也經常積極防禦,不讓日本輕易得手,並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極有信心能拖到日本垮掉,不肯答應日本停戰。國民政府一直在強調要准備「大反攻」,一直在說反攻的兵力准備都不足,只是包圍邊區的兵力一定足,投降的兵力一定足,形成的反差實在太明顯。讓人心酸的是當時外交上獲得大國認可的「中國政府」同時有重慶和南京,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重慶政府正式向德意日宣戰,汪偽政權則向英美蘇宣戰,無論二戰是盟國還是軸心國勝,中國都會是「戰勝國」,也註定了都享受不到戰勝國的待遇。
倘使這是在智力游戲里,可以說幾方都是政治高手。但在血淋淋的戰爭與民族存亡關頭出現這樣的游戲,對普通士兵來說,未免太高深了些。一個人當兵,最初的動機多種多樣,有的是想精忠報國,有的是想混飯吃,有的是土匪收編,還有的乾脆就是被強拉來的。如果一支軍隊沒有自已的指導思想,連自已的作戰任務也不清楚,是用於抗日還是降日反共都只在政客股掌間的玩弄,則在最初全民支持抗戰的高潮過後,凝聚力便可想而知了。
三、偽軍發展原因與其生存方式
1938年後中日在正面對抗戰場上開始沉寂下來。戰前日本對中國的企圖是:陸軍要求得到中國華北做為對蘇作戰的基地,海軍要求得到中國華東華南一帶做為對東南亞進攻的基地,瓜分掉有用地區後,戰略價值不大的中國西南腹地則*轟炸等手段迫使其承認這種侵略並採取親日政策。到了1938年時,中國首都南京已佔領,華北也成立了日本扶持的政權,日本此時的政策也隨之成為迫降國民黨、鞏固已有領地。日軍並非不希望吃掉全中國乃至亞洲,但以其人數相對之少、力量難以兼顧,其戰略是一步步吞食。這樣,正面戰場雖然還有大的戰役,但整體上進入了相持階段。
兩軍相持不是比爆發力,而是比堅韌。國民黨政府可以在民族感情上做文章,中高層軍官、士兵可以*血性拼博,但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治凝聚,這樣的情形不可能普遍且持久。當與同一陣線間的共產黨人開始出現磨擦,而同一旗號下又有不同的軍隊投敵時,它對軍心的沖擊是巨大的。國民黨一面在戰場後方滯留了大量戰敗不及撤回的部隊,另一方面也在正面對峙戰場的敵人後方派出過大量挺進縱隊,構成了國民黨軍的游擊作戰,這些游擊作戰一度有過戰果。然而,游擊作戰是沒有後方基地和友軍側援的戰斗,所有的基地和援助只有當地老百姓,對軍紀、政治松馳且沒有精神主骨的國民黨軍來說,這樣的要求超出其能力范圍。這也是國軍游擊作戰在戰區有國軍正規軍協助時常常有一定效果,但一旦承擔起主要抗敵力量的任務便難以勝任的原因。大量的所謂「游擊隊」不是佔地為王,便是在日本人進攻時「曲線救國」,直接送到共產黨根據地打共產黨人。國民黨一直諱言這一段歷史並不肯檢討這么多國軍投降資敵的原因,與其當時在背後的政治考慮有關系。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民黨非常明白日本不可能戰勝,因此只要保存實力不投降,就一定能迎來勝利的那一天。國府的考慮當時已經「高瞻遠曙」到了勝利的時候自已能有多少兵馬的地步,部隊是成為偽軍還是國軍,並不十分重要,因為到了那一天,所有的偽軍都會成為「國軍」,連旗幟都不用換。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經過統計,除偽滿洲國軍外駐華偽軍的數量大約是118.6萬人,但有不同版本的說法,認為實際數量可能超過200萬人。在華偽軍建制中62%左右是原國民革命軍部隊,換句話來說,是國民黨向日本「提供」的,其餘則為地方土匪、招募等。部分偽軍駐扎在城市負責佔領區政權維護,絕大部分的偽軍則被調往華北地區進行「掃盪」或者「治安強化作戰」,其中不少偽軍參與了在華北地區對平民的大屠殺活動。
之所以日軍要使用這么多偽軍,有其自身的原因。一方面日軍佔領的地域很大,如果每個縣城都駐軍,主力師團一下就會分光,被抗日武裝各個吃掉;另一方面守衛、鞏固政權、收稅收糧的事情對軍事的要求比野戰要低,讓漢*去做正合適。因此在華北、華南日軍大量地把佔領區交給偽軍駐守,只派駐顧問一類監控,這樣好騰出精銳部隊。由於偽軍數量眾多,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日軍也常常把他們編入野戰一線使用,充當前進時的炮灰。投敵偽軍以軍統的投敵部隊較為有名,軍統的部隊雖然野戰能力弱,但是其出身就是情報特工,在後方充當夜襲隊一類漢*武裝攻擊抗日游擊隊、斬斷地下組織非常專業。
偽軍在被派駐某地後,軍餉給養是不由日軍負責的,一切任其在當地「自籌」,說白了就是交足給日本人的,剩下刮的就是自已的。大中城市裡有日本兵駐扎控制,小縣城裡一切都是自已說了算,四處搜刮勒索。一支連國家民族都失掉了的軍隊,在做這些事情上不可能對同胞還有什麼餘地,何況隨時會被拉去和共產黨人作戰當炮灰,大部分人都是多活一天是一天,誰給錢就擁護誰。汪偽政權的日籍顧問影佐禎昭就曾在一份呈上的意見書上記載:「一、綏靖部隊並警察駐屯於都邑者希望其給養能每人每月二十五元,陰歷正月請主席平均賞給每人五元於人心收攬上可生甚多之效果。」而沒有汪精衛「主席」惠顧的偽軍「發財」的手段則是千恣百態,很重要的一點是跟抗日武裝做生意,走私違禁物資,盜賣軍火彈葯。很多時候八路軍的彈葯也要*他們「接濟」。由於參與作戰時日軍要給他們發彈葯,日本人也很惱火偽軍兩頭通吃的行為,在冀中一度不得不按子彈殼來給偽軍核發彈葯。
「國軍」向日本人走私,偽軍向「共軍」走私,這也是抗戰時的一大奇景。
而日本人對偽軍很明顯不會信任。這種信任不僅表現在高層的顧慮,而且偽軍每每被懷疑通敵,或成為戰斗損失的替罪羊。例如43年「華北戰地參觀團」的覆滅,日軍便懷疑是偽軍內線通報,大量撤換偽軍。偽軍只要被懷疑,隨時會被處死或拉到礦山做苦力。可以說,偽軍是一支被國民黨和日本配合玩政治手段下邊緣化的畸形軍隊。沒有國民黨重慶、南京兩派同日本的三方政治博弈(這種博弈從政治角度看是很有手腕和技巧的,但從道德上看是十分下作),就沒有這支打著青天白日旗向同胞開槍的軍隊。
而這種博弈的犧牲品,不僅是偽軍自身和淪陷區的民眾,還有抗日武裝。不去打抗日武裝,日本人要這支軍隊做什麼?
『拾』 抗日戰爭南京為什麼那麼快失守
歷史學家認為南京淪陷的原因有很多個因素,其中一個便是中國軍隊的裝備與日軍相比強弱懸殊,就算守衛首都南京的中央軍部隊,一身德國式的裝備,然而卻虛有其表,而實質上真正缺乏有效的攻防武備,加上指揮混亂,最終中國附出了沉重的代價!在抗日戰爭時中國軍人還需要使用大刀來殺敵,然而在抗日戰爭後期仍有軍人使用這些大刀片,正好反映軍備缺乏的嚴重情況。
當時南京守軍有十餘萬,歸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指揮,但唐採用了將外圍陣地放棄,困守孤城的戰術,坐以待斃。12月12日,日軍主力猛攻雨花台,至正午,雨花台陷落。下午二時,又攻陷中華門,南京城被打開了一個缺口。下午五時,唐生智匆匆開了一個歷時二十分鍾的師以上將領會議,散發了一份油印的突圍命令,而他本人卻不顧自己立下的「與南京共存亡」的誓言,倉皇地渡江出走了。13日,日寇佔領南京。當日寇侵入南京時,城內剩下的居民,大多數都躲進了「難民區」。其餘有些人是公司、商店裡的留守人員,有些人是市民,他們要看守自己的房物,因此,街道上已經見不到多少人了。可是前方潰散下來的散兵、傷兵、病兵,以及被炮火和日寇驅來的各地難民,扶老攜幼,從中山門、中華門涌進了南京城。他們來到南京後,敵人的炮聲、槍聲愈來愈緊,大家更感慌張,希望躲入難民區的「難民收容所」,但又被拒絕;最後,則希望沖出城門,渡過長江。於是,一部分人群湧向通向長江邊的中山北路,准備闖過挹江門到下關中山碼頭渡江;一部分人群湧向中央路,准備闖過和平門到燕子磯渡江。當許多難民向中山北路、中央路移動時,最後逃出南京的一部分國軍官兵,蟻集在江岸上,未能脫險,此時深怕難民群妨礙他們,所以把挹江門、和平門兩道城門緊閉起來,以便於他們搶渡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