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時期朝鮮反抗力量

抗日戰爭時期朝鮮反抗力量

發布時間:2021-03-09 02:34:09

⑴ 我國對與日軍的反抗舉其中兩個

1.甲午中日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而日本稱日清戰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Sino-Japanese War)。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而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老大帝國,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鬆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確實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
2.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淞滬會戰中日軍因遭到國民黨的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志兩國之間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並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3.武漢會戰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此戰,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斗數百次,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逼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此後,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4.南京保衛戰

南京保衛戰,又稱南京戰役,是中國軍隊在淞滬會戰失利後,為保衛首都南京與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作戰。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軍大本營下達「大陸第8號令」,命令華中方面軍與海軍協同,兵分三路,攻佔南京。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衛戰。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南京各城門先後被日軍攻陷,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12日,唐生智奉蔣介石命令,下達守軍撤退令。守軍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數滯留城內,被日軍大量屠殺,損失慘重。
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5.徐州會戰

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雲港)鐵路地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防禦戰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間的台兒庄大戰最為著名,因圍殲日軍一萬餘人,史稱之為台兒庄大捷。徐州會戰對日軍給予了巨大的打擊,大大遲滯了日軍進攻的腳步,為中方部署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

⑵ 抗日英雄人物事跡

抗日戰爭英雄有哪些
懸賞分:10
|
提問時間:2007-12-9
10:31
|
提問者:chenmmm
推薦答案
收復察哈爾的將軍——方振武
·
中國人民的朋友——約瑟夫·史迪威
·
戰功顯赫的開國上將——楊得志
·
捨身救國的泰國華僑領袖——蟻光炎
·
美洲洪門愛國老人——司徒美堂
·
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克萊爾·李·陳納德將軍
·
屢建功勛敵膽寒——張雲逸
·
抗日名將「鐵軍將才」——朱程
·
一生獻給中國衛生事業——馬海德
·
戰斗在大後方的抗日將軍——肖勁光
·
為中國抗戰而犧牲的蘇聯勇士——庫里申科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血灑贛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馬耀南:從愛國學生到八路軍優秀指揮員
·
血染抗日戰場的虎將——葉成煥
·
用犧牲精神喚起民眾的抗日將領——李兆麟
·
聲震昆侖關的抗日將軍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黨的戰士--馬本齋
·
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張宗蘭
·
傳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趙登禹
·
為抗日而死的共產黨員--吉鴻昌
·
英勇抗戰的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
·
為理想奮斗終生的抗日將領——續范亭
·
刀劈日本憲兵的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
·
淞滬抗戰總指揮——蔣光鼐
·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愛國將軍——馬佔山
·
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抗聯十二烈士
·
捍衛邊疆的抗日愛國將領——傅作義
·
永垂史冊的愛國將領——張學良
楊虎城
·
朝鮮族抗日英雄——李紅光
·
獻身中國人民解放與建設事業的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
·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⑶ 請推薦十部經典的抗戰電視劇

第一部:《亮劍》,這部抗戰電視劇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是「抗日神劇」中的佼佼者,滿足大部分年齡段的胃口。這部劇是由小說改編的,主演是十分有男人味又帶著一絲痞氣的李幼斌,整個故事是圍繞在他演繹的李雲龍這個人物的領導和指揮下,經歷重重險阻,抗爭日本軍團的故事。劇中特效到位,故事的發展也跌宕起伏,保證讓觀眾過足抗戰劇的癮。

第十部:《硬骨頭之絕地歸途》,這部劇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它描寫了敵我之間激烈的戰爭,主要講述在抗戰時期內運送重要資料過程中敵我之間的鬥智斗勇,勇敢對抗,它不僅僅是槍炮之間的斗爭,也是一場腦力的對抗。

⑷ 朝鮮戰爭時,蘇聯為什麼沒有否決美國在聯合國的以聯合國名義出兵朝鮮的提案

我要說蘇聯是為了中國 你信嗎?

事實是 從當年一月開始 蘇聯代表馬利克就因抗議在聯合國保留「台灣」席位而缺席安理會

所以當時決定以聯合國名義出兵的決議 其實是在沒有蘇聯參與的情況下決定的

而美國觀點認為 蘇聯此舉是想讓聯合國看起來就是美國的霸權工具

當然 個人認為這是典型的美國語言 說一半 藏一半 實際上 按照當時的情況 大多數國家都在等待戰後重建 於是乎 很多諸如盧森堡這種軍隊只有五百多人的小國也積極參加了聯軍 為的無非是從美國得到援助

甚至連號稱不結盟領袖的印度 當時為了向美國人獻媚 在擔任戰俘營看守的時候 也對美方在戰俘營的骯臟勾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甚至其參與的戰俘甄別都是不公正的 導致我一萬余戰俘被送到了台灣

所以說 當時蘇聯參加安理會的結果就是多數人投贊成票 這是自取其辱 如果動用否決權 反而顯得蘇聯是在一意孤行 枉顧絕大多數國家熱愛和平的呼聲

所以 既然如此 蘇聯不如裝傻 讓聯合國看起來像個黑幫組織 但後來 美國人開始叫囂使用核彈的時候 蘇聯人終於動了肝火 用行動投了「反對票」:如果美國轟擊中國 那麼蘇聯將炸平倫敦以示報復 ……

⑸ 抗美援朝時,朝鮮爆發內戰的原因是什麼

其歷史原因為:

1)朝鮮半島分裂

根據開羅宣言精神,1945年12月27日,蘇、美、英三國外長莫斯科會議達成協議,由駐朝鮮的蘇軍司令部和美軍司令部組成聯合委員會,協助南、北朝鮮迅速建立一個統一的臨時政府,但是由於蘇、美雙方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意見分歧而未能實現。

1948年8月15日,在朝鮮半島南部大韓民國成立,9月9日,北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在朝鮮半島上出現了兩個不同性質的政權,形成南北分裂、對立的局面。圍繞朝鮮統一問題,雙方之間的斗爭日益尖銳化,三八線上武裝沖突日增,局勢日趨緊張。

2)金日成欲武力統一朝鮮,發動了內戰第一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各種勢力進行了重新組合,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

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1950年2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字並公開發表,中蘇同盟促美改變對台政策 。

朝鮮半島分裂為兩個相互對立的國家以後,南北雙方都試圖通過武力實現民族的統一。美國和蘇聯當時都無意在亞洲出現雙方直接沖突的局面,因此,對其代理人均採取了限制和壓抑的措施。

1950年1月底,由於中蘇條約談判中來自中方的壓力,莫斯科改變了主意。為了保證蘇聯在亞洲的戰略利益,以朝鮮半島南部的港口取代旅順港,在4月10日-25日的秘密會談中,斯大林與金日成詳細討論並最終批准了發動戰爭的計劃。

(5)抗日戰爭時期朝鮮反抗力量擴展閱讀:

關於中國抗美援朝:

首先,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爭取到了相當長時期的和平建設的環境,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國的成立,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國的實力。

其次,美國在越過了三八線。1950年8月27日起,美國飛機連續不斷侵入中國領空,進行轟炸掃射。9月底,美國侵朝地面部隊全線進抵三八線,並准備越過三八線向中朝邊境進攻。此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援助。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新中國才做出了出兵抗美援朝的決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美援朝

⑹ 明朝的2億漢人打不過幾十萬滿族,為什麼跟日本打堅持了那麼久

記得是清末誰說的吧,軍隊要想打勝仗,首先要滿足三個條件:足兵、足糧、內足餉。大概的容意思就是要打勝仗的話,軍隊必須有充足的後勤保障,糧食、軍餉、武器、訓練都必須充足。當然除此之外,還有獎懲機制、指揮體制等等。——這裡面幾乎不講軍事技術因素。
如果換做明朝早期洪武或者永樂時期的軍隊的話,哪怕軍事技術差一點,也不擔心滿清軍隊。即便明朝中期的軍隊,也不是太擔心滿清軍隊。
明朝後期的軍隊,如果也能獲得充足而良好的資源、訓練和指揮的話,我認為對滿清軍隊也不是太大問題。但是明朝末期的後勤資源陷入混亂,朝廷拼了命地加收「遼餉「,但是這些錢絕大部分都沒有用到加強前線士兵戰鬥力身上。前線官兵被欠餉一年以上已經成為常態。邊軍因為欠餉而嘩變、逃散、出賣武器馬匹鎧甲以維生等等並不少見。大批的軍餉落入官員、軍閥、太監等人的私囊——很難想像這樣的邊軍還有戰鬥力。

⑺ 抗日戰爭中,中日雙方的傷亡人數各是多少

一、日本死亡人數

日本二戰總死亡軍隊人數為212.1萬,其中:

1、美軍在太平洋戰場擊斃日軍131萬人(也包括日本本土死於美國大轟炸的軍人)。

2、英軍在東南亞擊斃日軍19.27萬(包括中國遠征軍擊斃)。

3、蘇聯擊斃13萬(含朝鮮游擊隊在朝鮮擊斃、蘇軍解放庫頁島戰役、諾門罕戰役、張鼓峰戰役、關東軍覆滅之戰、以及戰後殲滅虎頭要塞以及在西伯利亞戰俘營折磨致死的數萬日軍)。

4、1937年-1945年戰死於中國關內戰場40.46萬人(包括國民黨、共產黨兩方面的戰果)。

5、死於東北戰場為2.65萬人(由抗聯及其他武裝的戰果打死的)。

6、戰後還在中國關內死了5.11萬人(日本投降後被蘇軍消滅於張家口、承德的、舉槍自殺或死於飢餓疾病的、回國船上跳海自殺的、死我黨對日寇最後一戰的,死於解放戰爭的、以及在我黨戰俘營病死的)。

7、日本二戰中還有20多萬的武裝僑民死亡(類似於民兵), 日本方面僅僅承認其為軍屬(類似於中國文職軍人),不列入212萬二戰日本軍隊死亡之內。

8、日本二戰期間由美國轟炸造成50-100萬平民死亡。不列入212萬死亡之內。

所以:僅算1945年日本投降後,我黨就打死日軍5.11萬(參考《對日寇最後一戰》),解放戰爭時期就有若干日軍被我黨消滅(還有加入我解放軍被國民黨打死的)。

二、中國傷亡人數

國軍直接戰死132萬、病亡42.2萬,受傷累計189萬人次。

共產黨傷亡人數為58萬人,其中陣亡16萬人,失蹤8.7萬人,被俘4.5萬人,負傷29萬人。

中國二戰軍事死亡總人數為300-400萬。除了上述190萬戰死和病亡外,還有110萬-210萬為其他死亡原因。

軍人的死亡包括陣亡、因傷致死、被俘虜後殺害或病亡、病餓致死、事故、失蹤、其它原因致死成分。

⑻ 革命戰爭時期英雄事跡

1943年,劉志丹犧牲7周年時,毛澤東親筆題詞:「群眾領袖,人民英雄」。
劉志丹,1903年生,陝西保安人。1924年冬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春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受黨指派入黃埔軍校第4期學習。大革命時期,積極參加北伐戰爭。1928年4月,參與領導渭華起義,任西北工農革命軍軍事委員會主席。後在陝甘邊開展兵運工作。1931年10月,和謝子長、閻紅彥、吳岱峰等組建西北反帝同盟軍,後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邊游擊隊,任副總指揮、總指揮,開辟以照金、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蘇區。此後,相繼任陝甘邊紅軍臨時指揮部副總指揮兼參謀長、紅26軍42師師長、中共陝甘邊軍事委員會主席、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把陝北、陝甘邊兩塊蘇區連成一片,成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紅軍長征之後的落腳點。
1935年9月,任紅15軍團副軍團長兼參謀長,參與指揮勞山戰役。後任北路軍總指揮兼第28軍軍長、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窯堡警備司令。劉志丹經常教育部隊顧全大局,絕對服從中共中央的領導和調遣。在他的影響下,陝北紅軍與中央紅軍團結一致,共同對敵。周恩來說:「劉志丹同志對黨忠貞不二,很謙虛,最守紀律,他是一個真正具有共產主義品質的黨員。」
1936年3月,劉志丹率紅28軍參加東征戰役,挺進晉西北,迭克敵軍。4月14日在中陽縣三交鎮戰斗中犧牲,年僅33歲。為紀念他,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政府決定將保安縣改名為志丹縣。

⑼ 什麼力量是抗日戰爭的決定力量

原因很多,不過主要的就以下的幾個:
1客觀條件因素方面:中國是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的大國,日本需要付出更大的力量來征服和佔領中國,然而日本當時不具有這樣的實力,典型的例子可以看東三省,那裡面積有限,日本投入了80萬左右的關東軍,因此抗聯這樣的游擊隊組織根本無法立足,日軍的兵力實力和密度已經足夠消滅抗聯的有組織抵抗而且一直到1945年蘇聯出兵,東北基本上屬於日本牢固統治地區.而反觀關內,日本投入的兵力主要編組為中國派遣軍,實力通常在60萬到80萬之間,然而這些兵力的戰略目標卻是從長城到華中再到華南的廣大地域,而這一地區恰恰是中國人口密集的地區,也是國民黨起家的基礎,能夠參與抵抗的兵力數量也是比較龐大的.盡管日本一直在努力將海外佔領區資源化為其工業經濟實力進而裝備更多的師團,然而不幸的是日本的野心永遠比他的胃口大,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這種兵力和佔領地區面積的矛盾更大了.
2國內自身因素方面:盡管不和,但是總的來說在已經形成的抵抗外族入侵強烈民族意識的鼓舞下,國共倆黨政府形成了抵抗的倆個政治核心,民族力量得以圍繞這倆個核心聚集起來,並投入到抗日戰場上;
3國外的因素:日本和德意形成軸心國體系,表面上勢力大漲,氣焰囂張,但是掩蓋不了其後起國家資源有限的內在弱點,反而更加激發明確了以英美盎格魯薩克遜文明國家為核心的原有世界秩序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強烈反抗,在亞太戰場上,特別是表現為日本不顧一切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實力分散大量陷入中國戰場泥團同時在太平洋上與美國糾纏在一起,隨著時間的推移,盡管不擁有現代工業體系國家體系的中國仍然無力擊敗當地日軍,但是充分動員起來的美國一邊用物質加強了中國等抗日國家的抵抗力量實力,一邊用遠遠超過日本的實力徹底擊敗了日本的武裝力量.
總之,發生在現代的這次世界聯盟戰爭充分顯示了資源工業實力人口等民族國家實力在總體戰中的地位,必然是在這些方面占優勢的聯盟集團最終將贏得戰爭的勝利.
說白了,當時中國和日本打就根本沒指望能把日本擊敗,只要能抗到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失敗就行了.而扛得住對於中國這么巨大的國家還是沒有問題的.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時期朝鮮反抗力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