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抗日戰爭貴州軍隊編制
抗日勝利了貴州只是配角,幫別人犧牲自己,最後被遺忘啦不過沒什麼,勝利就好!
❷ 二戰時日本打到過貴州哪裡
打到了三都縣、獨山縣、丹寨縣和荔波縣。
抗日戰爭時期貴州全省共轄78個縣和一個省轄市。全省面積170196平方公里。抗戰期間,有4個縣先後淪陷。這4個縣分別是:三都縣、獨山縣、丹寨縣和荔波縣。
淪陷面積為8194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4.8%。貴州省第一個淪陷的縣城是三都縣(1944年11月30日淪陷),最後一個淪陷的縣城是荔波縣(1944年12月3日淪陷)。
(2)貴州抗日戰爭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時期,貴州雖然很少有抗戰前線的彌漫硝煙,慘烈的搏鬥與撕殺也不多,但作為抗戰大後方,貴州人民對抗日戰爭所作出的貢獻卻是不可抹殺的,也是不能遺忘的。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貴州抗日救亡運動興起。七七事變後,貴州抗日救亡運動掀起高潮,貴州學生救國聯合會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在省內各地的相繼建立,推動了貴州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
此外,省內社會各界成立抗日救亡團體,如築光音樂會、沙駝話劇社、大夏大學歌詠隊等。它們宣傳抗日主張,揭露日軍暴行,揭露國民黨假抗日、真反共的陰謀,號召人民群眾起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同國民黨進行了反獨裁、爭民主、堅持抗戰的斗爭。
中共貴州各級地下組織根據新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領導貴州各族人民開展丁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與國民黨貴州當局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為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貴州除派出軍隊開赴前線與敵人英勇作戰外,省內各族各界人民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參加抗戰斗爭。開展戰地服務,組成「貴州省戰地服務團」,開赴抗日前線擔任戰地救護和宣傳工作。
援華醫療隊與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遷到貴陽圖雲關後,便成為當時全國的救護中心。為了保證對傷兵、難民和兒童的服務,先後組建了貴州省傷兵之友社、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貴州分會、貴州省難民組訓委員會等等,為他們提供相關救助服務。
遷到鎮遠的第二日俘收容所(和平村)為改造日本俘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大後方相對較為穩定,許多大型企業、軍工企業、軍事院校如第41兵工廠、第42兵工廠、中國煤氣機製造廠、浙江大學、大夏大學等紛紛遷到貴州,為前線生產和提供所需的戰略物資及培養抗戰官佐,保存了大批的文化精英。
為此,日軍也加大了對貴州這些地方的襲擾。1939年2月4日,日軍飛機轟炸貴陽。整個抗戰時期,日軍飛機共轟炸貴州達33次,使用飛機358駕次,共投彈604枚。
造成傷亡4363人(其中死亡1482人),波及貴陽、安龍、龍里、丹寨、三都、獨山、鎮寧、桐梓、正安、晴隆、沿河、清鎮等12個縣市,其中貴陽受損失最重,共遭受空襲10次,來襲日機達100架次,傷亡達1939人,其中597人死亡,損失無數。
這些地方往往都是大型企業、軍工企業、軍事院校所在地或是戰略要沖。
為了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貴州各族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據統計,貴州省遭受人口傷亡者有14外縣市,傷亡總數近三萬人(傷亡官兵未計算在內);遭受直接、間接損失分別達14、37個縣市,損失共計2077億元(民國34年價)。
為了運送戰略物資,在抗日戰爭的8年時間里,貴州共征壯丁近64萬人(約占當時全省人口的6%)。興修了公路2285公里,修建了興仁至興義公路、玉屏至銅仁公路、遵義至綏陽公路等等道路,共征工360300人次,著名的滇緬公路上的「二十四道拐」就位於晴隆縣境內。
共征工235857人次修建清鎮、黃平、獨山、安順等飛機場:1941年至1945年間全省共征糧12421209石,其中軍糧稻穀7400689石;幾年間共接濟難民近2萬人(其中華僑761人),發放接濟津貼5.16億元。
為了支援前線,貴州各族群眾積極捐獻,開展各種形式的義賣、義演,還積極購買公債,以緩解戰爭時期的財政困難。
許多貴州籍官兵紛紛開赴前線英勇殺敵。先後奔赴前方戰場的軍隊(其中大部分是黔籍官兵)有第八十五師、第八十二師、第一零二師、第一零三師、第一二一師、第一四零師、新二十八帥等。
他們在前線與日軍血肉相搏,先後參加了中條山戰役、洛陽激戰、淞滬抗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台兒庄戰役等等,尤其是第一零二師全師9000餘人絕大部分犧牲。
其中許多部隊加入中國遠征軍赴緬甸作戰,打通了滇緬公路,堅守怒江,為國際援華物資順利運到中國抗戰前線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貴州人民正面抗擊日軍的侵略。1944年11月27日,日軍入侵貴州獨山、荔波等縣,造成黔南事變,民眾病、餓、凍、殺死者不計其數,燒毀房屋無數,損失財物計約1525億元左右,人員傷亡近25000人。
貴州人民英勇抗擊日軍,大小戰斗數十起,阻擊、截殺、擾襲日軍,迫使日軍退出貴州。貴州人民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取得勝利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淪陷區
參考資料來源:貴陽網——貴州省眾志成城築抗日戰爭大後方堅強屏障
❸ 抗日時期日本人到過貴州那些地方
三都縣、獨山縣、丹寨縣和荔波縣。
抗日戰爭時期,貴州省(4.8%淪陷),全省共轄78個縣和一個省轄市。全省面積170196平方公里。
抗戰期間,有4個縣先後淪陷。這4個縣分別是:三都縣、獨山縣、丹寨縣和荔波縣。淪陷面積為8194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4.8%。
貴州省第一個淪陷的縣城是三都縣(1944年11月30日淪陷),最後一個淪陷的縣城是荔波縣(1944年12月3日淪陷)。
(3)貴州抗日戰爭擴展閱讀:
貴州是一個人口較少的省份,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保家衛國,卻徵集了數十萬兵源出黔抗戰。
據省《地理志》中記載,在八年抗戰期間,全省總人口最多時才1060餘萬人,而據民國32年(1943年)出版的《黔政五年》記載,僅從1938年至1942年五年間,全省徵集兵源就有457,278人。
加上1937年「七·七」事變後和1943、1945年的徵集數(含黔軍11個出黔抗日的建制師兵源)在正面戰場,貴州健兒出黔抗戰的總兵源多達70餘萬人。
也就是說,在八年抗日戰爭中,全省平均每100人中就有近7個兵源。更有許多優秀貴州子弟奔赴革命聖地延安及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各抗日根據地對日英勇作戰。
黔軍出黔抗日之初,部隊裝備較差,許多部隊的士兵都是腳穿草鞋,故有「草鞋兵」之稱。但這些「草鞋兵」很能吃苦,作戰勇敢,敢拼敢殺,尤其是在山地作戰更顯出「草鞋兵」的優勢。在對日作戰的許多戰役中,取得了不少輝煌的戰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淪陷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黔軍
❹ 貴州省在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重大戰役
紅軍長征時期有「強渡烏江、「四渡赤水」、婁山關戰役等等。
❺ 貴陽在當年有無被抗日戰爭侵佔
日軍沒有佔領貴陽。
1944年日本為了打通在中國的大陸交通線和阻擋美國空軍空襲日本本土,發專動打通大陸交通線的屬「一號作戰計劃」,大舉進攻了河南、湖南、廣西三地,中國抗日的正面戰場第二次大潰退,半年多的時間里,中國損失了五六十萬兵力、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12月2日日軍進入黔南地區,荔波、三都、丹寨、獨山等縣城相繼淪陷,貴陽告急,但12月4日到12月10日期間,日軍受到兵力不足影響,相繼撤出了貴州全境。日軍入侵貴州省期間,沒有佔領過貴陽市。
❻ 抗日戰爭打到貴州嗎
抗日戰爭打到了貴州。
抗日戰爭期間,貴州四縣下降。四縣分別為:三都縣,獨山縣,丹寨縣和荔波縣。窪地面積8194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4.8%。貴州省的第一個縣是三都縣(1944年11月30日秋天),最後一個縣是荔波縣(1944年12月3日)。
(6)貴州抗日戰爭擴展閱讀:
抗戰期間,中國全省淪陷的省份總共有九個。分別是:台灣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熱河省、察哈爾省、河北省、山東省和江蘇省。
1、台灣省
台灣省在日本佔領之前由於沒有正式的行政劃區,因此台灣省行政劃區按照日本政府在1920年規定的行政劃區計算,這一行政劃區沿用到了1945年12月6日。
台灣省共轄5個州、3個廳,全省面積35961平方公里(包括澎湖列島及周邊島嶼)。1895年4月17日,根據〔馬關條約〕,清政府割讓台灣本島及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台灣諸島以及澎湖列島共35961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被日本侵佔。
2、遼寧省
遼寧省全省共轄59個縣。全省面積288518平方公里。遼寧省第一個完全淪陷的縣城是金縣。遼東半島的金縣(包括旅大市)土地面積1412平方公里,1895年4月17日根據《馬關條約》,日本開始侵佔金縣。
遼寧省最後一個淪陷的縣城是義縣(1933年1月3日淪陷)。截止到1933年1月3日,遼寧省全省淪陷。
3、吉林省
吉林省全省共轄41個縣。全省面積329662平方公里。吉林省第一個淪陷的縣城是永吉縣(1931年9月20日淪陷)。吉林省最後一個淪陷的縣城是扶遠縣(1934年2月13日淪陷)。截止到1934年2月13日,吉林省全省淪陷。
4、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全省共轄43個縣。全省面積572502平方公里。黑龍江省第一個淪陷的縣城是龍江縣(1931年11月19日淪陷)。黑龍江省最後一個淪陷的縣城是呼倫貝爾地區的奇乾縣(1932年12月6日淪陷)。截止到1932年12月6日,黑龍江省全省淪陷。
5、熱河省
熱河省全省共轄16個縣和2個盟旗。全省面積179982平方公里。熱河省第一個淪陷的縣城是綏東縣(1933年1月3日淪陷)。熱河省最後一個淪陷的縣城是阜新縣(1933年4月8日淪陷)。截止到1933年4月8日,熱河省全省淪陷。
6、察哈爾省
察哈爾省全省共轄16個縣和3個盟旗。全省面積283675平方公里。察哈爾省第一個淪陷的縣城是多倫縣(1933年4月29日淪陷)。察哈爾省最後一個淪陷的縣城是蔚縣(1937年9月11日淪陷)。截止到1937年9月11日,察哈爾省全省淪陷。
7、河北省
河北省全省共轄130個縣。全省面積140253平方公里。河北省第一個淪陷的縣城是臨榆縣(1933年1月1日淪陷)。河北省最後一個淪陷的縣城是東明縣(1939年11月27日淪陷)。截止到1939年11月27日,河北省全省淪陷。
8、山東省
山東省全省共轄107個縣和一個省轄市。全省面積146736平方公里。山東省第一個淪陷的縣城是濟南市(1937年9月24日淪陷)。山東省最後一個淪陷的縣城是榮成縣(1940年2月22日淪陷)。截止到1940年2月22日,山東省全省淪陷。
9、江蘇省
江蘇省全省共轄61個縣和一個省轄市。全省面積108314平方公里。江蘇省第一個淪陷的縣城是川沙縣(1937年9月7日淪陷)。江蘇省最後一個淪陷的縣城是贛榆縣(1938年2月27日淪陷)。截止到1938年2月27日,江蘇省全省淪陷。
❼ 抗日戰爭搬到貴州最多的外省人
江西
❽ 二戰時貴州有多少兵力
二戰時貴州有2萬余兵力。
1912年之後,滇系軍閥曾經佔領了貴州省和廣西地區,從而控制了3個省。滇系軍閥控制貴州省長達10多年時間,滇系軍閥被逐出貴州省以後,川系軍閥又佔領了貴州省。在這一階段,貴州省並沒有形成獨立的軍閥體系,而是隸屬於其他軍閥集團。
20年代末期,川系軍閥最終被趕出了貴州省,黔系軍閥的雛形基本建立。請注意,黔系軍閥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好幾個派系相互爭霸。雖然黔系軍閥集團已經建立,但黔系軍閥的控制層,各個派系不斷的變化。起初,黔軍僅僅擁有2萬多人,下轄了3個師。
1928年,北伐戰爭結束以後,貴州省的黔軍被南京方面改編為第25軍,總計下轄了5個師,分別是第1師、第2師、第3師、第4師和教導師。請注意,黔軍的5個師都做不到齊編滿員,每個師都有大量的空額。根據計算,每個師的兵力,只有6000人到8000人之間。
此外,黔軍官兵被稱為「雙槍兵,」一手拿著漢陽造,一手拿著鴉片煙槍。黔軍的戰鬥力並不強,紅1方面軍的一些將領,後來回憶說:「黔軍滇軍兩只羊,桂軍凶如猛虎惡如狼。」最後,只剩下了2萬余兵力。
南京派出的部隊隨後進入了貴州省,而且多達10多萬人,黔軍軍閥根本就無力抵抗。最後,25軍大的番號被撤銷,最後,編入了其他部隊。就這樣,黔系軍閥集團土崩瓦解,被南京方面所吞並。黔系軍閥被吞並的結局。
(8)貴州抗日戰爭擴展閱讀:
二戰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經濟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戰爭最後以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❾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佔領過雲南和貴州嗎
雲南怒江以西的滇西地區在1942年被入侵緬甸的日軍佔領。所以雲南屬於部分地區淪陷。
貴州獨山地區在1944年日軍發動一號作戰時,一度被日軍攻入。後來日軍就撤走了。屬於短期被竄犯。
❿ 為什麼不宣傳貴州抗日戰績
因為貴州抗日戰爭在中國的影響力是有限的。應該是沒有進入到貴州地區吧。所以宣傳的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