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各歷史時期商人如何自稱,如何稱呼買家
叫商賈。
商賈是古代對商人的稱呼,釋為行商坐賈 ,行走販賣貨物為商,坐著出售貨物為賈,二字連用,泛指做買賣的人。
歷史沿革:
商朝時期,已有專門做買賣賺錢的群體。
周朝滅商後政府允許商朝遺民繼續做買賣,並稱之為商人,當時商人受嚴密監視。其後商人地位一度有提高,但商鞅變法時期,秦國嚴厲打擊商業,藉此提高農業的地位,後來歷代封建王朝沿用重農輕商的政策。
唐朝時期,由於國家開放,商人地位再度提高。其後商人地位再次受打壓,並形成「士農工商」的職業排名,清朝時期的閉關鎖國政策令商人地位嚴重受打擊。中華民國時期,政府鼓勵工商,商人地位大幅提升,更成為愛國救亡的主力軍,至今商人已屬於社會較上層的人物。
(1)抗日戰爭時期商人的名聲最大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上十大商賈,個個都是富可敵國,馬雲根本不算啥!
1、富甲陶朱——范蠡。
范蠡為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
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後定居於宋國陶丘(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南),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他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孫,並被視為順陽范氏之先祖。
2、營國巨商——呂不韋。
呂不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人,他的謀略和口才都是中國歷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他憑著一人之力、三寸不爛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終生的榮華富貴。他是那種善於進行大的策劃、善於實施和完成這個策劃的人,這種人要口才出眾,自己就是自己謀劃的貫徹實施者。
就謀略而言,呂不韋不僅謀得深、算得遠,而且謀得全,算得廣,他共分了四個步驟來進行謀劃:
其一,當他看到公子異人時就覺得奇貨可居,是一個能夠贏得整個未來的上佳投資項目,於是他說服異人聽他指揮。
其二,這個「奇貨」要想推銷出去、這份投資由風險轉化為巨大利潤,還是需要作出艱苦的努力和費力的工作。他不僅要安排好接人,而且要安排好放人。他算計到華陽夫人及其弟弟的潛在的、迫切的需要,使華陽夫人能夠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為異人奔走,使秦國開始向趙國要人。
其三,他又游說趙王,以長遠的利益說動趙王送歸異人。
其四,人接回後,為更上一層樓,他在異人身上下了點工夫,使秦王最終立異人為太子。呂不韋在兩國間穿針引線、巧妙安排、運籌得當、步步迭進,他真是一個一流的策劃家、設計家。
完成他的這次交易,實際上是個大工程。要調動事主、接人的秦國、放人的趙國、認兒子的王後、立太子的秦王等等,龐大而復雜,非得要高屋建瓴和周全細致不可。
3、官商大鱷——桑弘羊。
在中國歷史上,桑弘羊是一個有著重要地位和影響的歷史人物。作為著名的理財家,在長達近三十年的時間里,他秉持工商富國思想,極力主張和踐行工商官營,主持或參與制定的一系列經濟政策和制度,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作為出色的政治家,他對政府管理和軍事外交亦作出過較大貢獻。
根據《漢書·食貨志》,鹽鐵官營等政策在西漢後期基本沿襲未變,只是在漢元帝時一度廢除。桑弘羊盡管被殺,他的財政措施依然被繼續推行。到了成哀時期,隨著官營壟斷政策的控制逐漸鬆弛,對桑弘羊及其理財措施的評價越來越趨於完全否定。
桑弘羊之所以受到許多譴責,除了「榷利」政策的影響,還在於他的理財措施極大損害了貴族官僚和商賈的利益。他許多政策不僅在西漢中期壟斷了工商業經營,堵塞了許多人的財路,由於他為後世樹立了「言利」的榜樣,其理財措施也被歷代王朝紛紛效仿,因而招致後人責難就不足為怪了。
4、實業巨子——張騫。
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中國同西亞和歐洲的通商關系,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往西,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再從安息轉運到西亞和歐洲的大秦(羅馬),開拓了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史學家司馬遷稱贊張騫出使西域為「鑿空」,意思是「開通大道」。
5、商界巨擘——盛宣懷。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蓀,又字幼勖、荇生、杏生、號次沂、又號補樓、別署愚齋、晚年自號止叟。漢族,祖籍江蘇江陰,出生於江蘇常州,死後歸葬江陰。
清末官員,秀才出身,官辦商人、買辦,洋務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中國高等教育之父」。
盛宣懷創造了11項「中國第一」:
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
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
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
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
第一條鐵路干線京漢鐵路;
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
第一所高等師范學堂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
第一個勘礦公司;
第一座公共圖書館;
第一所近代大學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創辦了中國紅十字會。
他熱心公益,積極賑災,創造性地用以工代賑方法疏浚了山東小清河。盛宣懷一生經歷傳奇,成就不凡,創辦了許多開時代先河的事業,涉及輪船、電報、鐵路、鋼鐵、銀行、紡織、教育諸多領域,影響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後世。
6、第一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順官,字雪岩,出生於安徽徽州績溪,13歲起便移居杭州。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攻杭州時,胡雪岩從上海運軍火、糧米接濟清軍而為左宗棠賞識,後來又幫助左宗棠組織「常捷軍」、創辦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時,為他主持上海采運局局務,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達1195萬兩,采供軍餉、訂購軍火,並做情報工作,常將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報告左宗棠。備受歡迎時,官居二品,賞穿黃馬褂。
胡雪岩憑借其卓越的商業才能,利用過手的官銀在上海籌辦私人錢庄,後在全國各地設立了「阜康」錢庄分號,被稱為「活財神」。在杭州創立了「胡慶余堂」中葯店,制「避瘟丹」、「行軍散」、「八寶丹」供軍民之需,葯店傳承至今,贏得「江南葯王」之美譽。
7、火柴大王——劉鴻生。
劉鴻生(1888—1956),中國近代實業家。祖籍浙江定海。1888年農歷三月初五生於上海,早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肄業。清末為開平礦務局上海辦事處買辦。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劉鴻生以經營開灤煤炭起家,被稱為「煤炭大王」。
此後,劉鴻生將其資本投資火柴、水泥、毛織等業。1920年起陸續創辦上海水泥廠、上海章華毛絨紡織公司、大中華火柴公司等企業,還投資碼頭、搪瓷、航運、金融及保險等業。到1931年投資額已達740餘萬元,被稱為「中國火柴大王」和「毛紡業大王」。
抗日戰爭時期,劉鴻生在香港、重慶和蘭州投資創辦中國火柴原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毛紡織公司、西北毛紡公司等,一度任重慶國民政府火柴專賣公司(後改火柴煙草專賣局)總經理。抗戰勝利後,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執行長兼上海分署署長、輪船招商局理事長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劉鴻生歷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常務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常委等職。
8、家族首富——孔祥熙。
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字庸之,號子淵,山西省太谷縣人,祖籍山東曲阜,出生於山西省太谷縣一個亦商亦儒的家庭,孔子的第75世孫。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亦是一名銀行家及富商。
孔祥熙的妻子為宋靄齡,岳父是宋嘉樹。孔祥熙與宋子文、蔣介石為姻親關系。孔祥熙長期主理國民政府財政,主要政績有改革中國幣制,建設中國銀行體系,加大國家對資本市場的控制等。
9、地產大王——徐潤。
早在寶順洋行上堂幫賬時,徐潤就自己經營茶葉等生意。他與人合作開過一家「紹祥」商號,從內地收購茶葉、生絲等,轉賣給上海各洋行,這既為寶順洋行提供了合適的貨源,又為自己賺取了差價。
1868年,徐潤脫離寶順洋行後,在上海開設了一家寶源祥茶棧,隨後又在湖南、湖北產茶區增設了多處茶棧,並選用一批得力商友管理,從而形成一個茶業網路。
由此,他可以清楚地了解各茶區的收成,掌握多條供貨渠道,並針對英、美、俄等國消費者的不同喜好,源源不斷地向各國洋行提供合適的出口貨源,而且根據行情隨時調整茶價,謀取高額利潤。徐潤和唐廷樞等人一起創辦了上海茶業公所,對上海及其周圍廣大地區的茶葉貿易進行控制。
茶葉是當時中國的四大出口產品之一。1868年至1888年正是近代中國茶葉輸出最興旺的20年,其中1886年輸出量達268萬擔,創茶葉出口的歷史最高紀錄。
這個紀錄直到整整100年後的1986年才被突破。當時上海的茶葉出口量佔全國出口總量的2/3以上,而寶源祥茶棧又是上海最大的經營出口茶葉的茶棧。因此,有人將徐潤譽為「近代中國的茶王」。
10、雙棲勇士——章乃器.
章乃器(1897-1977),漢族,浙江青田人,政治活動家、經濟學家和收藏家,救國會「七君子」之一,中國近代史上一位特立獨行的愛國民主先驅。我國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中國資信業第一人。
曾任浙江實業銀行副總經理,創辦《新評論》月刊。抗日戰爭時期,任安徽省政府委員、財政廳廳長等職。1945年底參與發起成立中國民主建國會,任中央常務委員。
1949年9月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政務委員,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糧食部部長,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副主任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任委員。
章乃器將收藏的1192件文物捐獻給故宮博物院,名留故宮博物院景仁宮內的「景仁榜」.
『貳』 為什麼日本封建時期商人的地位那麼低
日本自古以來受到中國的影響極大,在聖德太子時期(相當於中國隋朝)無論政治還是經濟都照搬中國的制度。中國自戰國時起就奉行商鞅在經濟方面重農抑商的思想乃至於出台了一系列歧視商人的政策,因為商業發達不僅使社會財富集中在某些「大資本家」手中,而且也不利於封建統治。但你關於「日本封建時期商人地位低」的看法其實是不完全的,在中國春秋時代孔子的徒弟子貢就是富甲一方的大商人,而越國流亡之臣范蠡也靠自己發家致富,號為「陶朱公」。在日本戰國時期,商業極度發達,其中著名的商業城市有堺,京都等,而很多著名商人同樣也是聞名遐邇的文化人例如千利休(千宗藝)。
『叄』 誰能列舉五位以上戰國時期的大商人的名字
九方皋 陶朱公 呂不韋
『肆』 中國抗戰期間哪個商人最有錢
抗戰時期,如果算國內,不算華僑,應該算宋子文!但是如果算真正的最有錢的商人甚至可以算到蔣中正頭上,因為他創立了中央銀行!你想想或者感受一下就知道了。當然在抗戰期間,其實很多商人都將資產轉移至國外了,所以具體誰最富有,很難考究!
『伍』 抗日戰爭時期,西藏的商人做出了哪些貢獻
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國沿海被日本侵佔,大量的布匹、醫葯等經西藏遠銷內地,不僅西藏的商人積極參與內地與西藏以及中印貿易,而且不少內地商人還把商品由內地經雲南、印度轉運西藏。西藏地區的貿易因此獲得很大發展,也為抗戰勝利作出了貢獻。
『陸』 中國抗日戰爭的十大偉人是哪些
張自忠:第一名將。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台兒庄戰役中重創日寇坂垣師團,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被老百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國軍最高將領(李家鈺犧牲得晚於張)。但最主要的,是因為人們對張自忠悲劇經歷的同情,這樣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愛國者卻曾被誤認為漢奸而人人喊打,簡直是奇恥大辱。最後張自忠為這件恥辱主動選擇了犧牲,以生命的代價表達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劇英雄。
李宗仁:國軍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有點類似中共抗日名將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戰,然後銷聲匿跡。台兒庄戰役共殲敵兩萬餘人,是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取得的第一次戰役規模的大捷,而且對手是日本的王牌師團,在國際上也被稱為是日本建立現代化軍隊以來遭受的第一場引人注目的大慘敗。台兒庄戰役後,李宗仁雖然又參加了武漢、隨棗、豫南等會戰,但沒出什麼彩。後來,乾脆被蔣介石高吊了起來,和馮玉祥、李濟深等一樣,位高權輕。不過,只憑台兒庄一戰,李宗仁也可以無愧於抗日名將的稱號。
宋哲元:第二十九軍軍長,長城抗戰名將。以喜峰口戰斗最為有名。1933年3月9日下午,日軍服部、鈴木兩旅團的聯合先遣隊進抵河北遵化東北50多公里的喜峰口,即向東北軍萬福麟部進攻。傍晚,侵佔北側長城線及喜峰口以東的董家口等陣地。守軍第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指揮該軍英勇抗擊。第三十七師馮治安部旅長趙登禹,奉命派王長海團為先鋒,急行軍增援喜峰口。王長海組成500人的大刀隊,乘夜分兩路潛入敵陣,趁日軍酣睡,用大刀砍殺,暫時穩定了戰局。日軍服部旅團長令步兵第二十六、第二十七聯隊一部增援喜峰口,由董家口、鐵門關等處發起進攻。趙登禹即率部前往堵截敵人,宋哲元令第三十七師王治邦、佟澤光兩旅分左右兩翼支援,與敵展開激烈戰斗。日軍以一部確保喜峰口關口,將主力集中在長城北側地區待機。3月11日夜,第二十九軍採取迂迴夜襲戰術,分左右兩路向敵出擊。趙登禹帶傷率兩個團從左翼出潘家口,繞至敵右側背,攻擊其喜峰口西側高地。官兵們身攜手榴彈,手提大刀,在夜暗中踏雪前進,於次日拂曉前進至日軍三家子、小喜峰口、狼洞子、白檯子等陣地。敵人在睡夢中未及還擊,紛紛被砍殺。佟澤光率兩個團從右翼經鐵門關出董家口,繞至敵左側背,攻擊喜峰口東側高地之敵。王治邦旅在第一線固守,候左右兩路出擊得手後,即行出擊。駐喜峰口外老婆山的日軍趕來增援。雙方激戰,傷亡均重。日軍再攻喜峰口,迄未得逞,漸次後撤到遵化以北25公里的半壁山。宋哲元部收復老婆山。此役,第二十九軍殺敵數十人,天津《大公報》稱喜峰口抗戰「竟能使驕妄氣盛之日軍受偌大打擊,此誠足為中國軍人吐氣」。日軍在喜峰口受挫後,於3月16日沿半壁山向遵化以北9公里的羅文峪進攻。被第二十九軍劉汝明部擊退。3月17日,日軍三四千人又向羅文峪、沙石口一帶進攻,並以飛機20多架助戰。劉汝明部奮起抵抗,反復爭奪陣地10多次。當晚,劉部從兩翼夾擊日軍,營長王合春率部抄到敵後,重創日軍。王合春陣亡,全營生還者僅70多人。敵向鶯手營方向退去。3月18日晨,日軍再次猛攻羅文峪。守軍依託城牆、碉樓頑強抵抗。劉汝明師長親率手槍隊督戰。激戰至天黑,將敵擊退。此時,李金田旅長率一個團由沙寶峪繞攻敵之側背,另一個團由左翼繞攻敵之後方,正面守軍也全線出擊。次日拂曉,敵除以一部配置在龍王廟警戒外,主力調回承德。羅文峪戰斗後,第二十九軍在整個防禦線上與敵形成對峙狀態。
杜聿明:國軍第5軍軍長。參加過古北口長城抗戰和八一三淞滬抗戰。以桂南會戰中取得昆侖關大捷而一舉成名。雖然有人認為這次勝利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是5軍作為中國第一個機械化部隊,火力強於日軍,但對手畢竟是號稱日本鋼軍的坂垣師團中村旅團(薛岳萬家嶺戰役面對的則是一個二流師團)。42年杜聿明作為遠征軍副司令出征緬甸,雖然戴安瀾在東瓜獲勝,孫立人在仁安羌也大敗日軍,但最終遠征軍還是失敗了。對於這段歷史,眾說紛紜,功過是非很難說清,因為有些戰略決策不經過親自實踐,很難判斷對錯。
孫立人:新1軍軍長。抗戰八年,孫立人在國內除了參加過淞滬會戰外,基本上沒打過仗,他的功勛主要是在緬甸建立的。尤其是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他在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000多英軍和記者,蔣介石、羅斯福、英王喬治都給他授勛章,由此聲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緣於此。不過,我並不認為英國人的命比中國人的命更值錢。 欣賞孫立人的是他對日本俘虜的態度,對那些曾沾滿中國人鮮血的禽獸,盡管成了俘虜也照樣格殺勿論,此舉大快人心。
薛岳: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從抗戰爆發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征戰,功勛累累,被稱為殲敵最多的將領,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餘萬。但使他名聲顯赫、排名靠前的主要還是萬家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葉挺盛贊此戰與平型關、台兒庄三足鼎立。有人稱薛岳為中國抗日第一戰將,就數量而言,薛岳是受之無愧的。不過,薛岳雖軍事上成就顯著,但治理湖南卻頗遭物議,為了謀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廣東,結果使湖南百姓在豐收之年餓死無數,百姓編民謠罵他
衛立煌: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適的。抗戰時他指揮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戰役,該戰役對日軍進行了沉重打擊,殲敵數萬,如果不是劉峙在河北大潰退,使得娘子關門戶大開,也許會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戰役畢竟是個不敗而敗的戰役。43年衛立煌擔任第二次遠征軍司令長官時遠征緬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實的勝仗,該戰消滅了盤踞緬甸的日軍,打通了滇緬公路,成果輝煌。衛立煌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之一,但其他四將都是空有其名,只有衛是名副其實的虎將,但恰恰是這員虎將最不為蔣信任。
林彪:八路軍第115師師長和該師軍政委員會書記。1937年9月25日與聶榮臻指揮所部設伏平型關,一舉殲滅日軍精銳第5師團21旅團一部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各種槍1000餘支(挺)、軍馬50餘匹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取得華北戰場上中國軍隊主動出擊作戰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同時使他成為名噪一時的抗日名將。10月17日,他以《平型關戰斗的經驗》為題在《解放》周刊發表文章,總結出12條與日軍作戰的經驗。平型關戰斗後,率第343旅由五台地區南下,於11月初在廣陽設伏,再殲日軍近千人,繳獲騾馬700餘匹以及大批軍需物資。由於平型關戰斗的意義重大而深遠,此戰在全國的輿論工具中成了重大新聞,被各報刊登載。林彪作為作戰的指揮官在黨內的影響更大,在全國也成了知名人物。
彭德懷:國民革命軍第8路軍副總指揮(9月11日改稱第18集團軍副總司令),八路抗戰的直接指揮員。1938年起在華北敵後參與領導發動群眾,創建抗日根據地,擴大抗日武裝;指揮部隊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和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挫敗日軍多次「圍攻」和「掃盪」,同時與製造磨擦的國民黨頑固派進行堅決斗爭。以指揮百團大戰而聞名。1940年8月,為粉碎日軍的進攻和防止國民黨投降的危險,在華北指揮實施百團大戰,對正太、同蒲、平漢鐵路等重要交通線進行大規模破襲戰,前後歷時3個多月,進行大小戰斗1800餘次,斃傷俘日偽軍4萬餘人,增強了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
左權: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彭德懷的助手。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犧牲的最高軍事指揮官。1938年12月任八路軍前方指揮部參謀長。38年春,八路軍總部決定殲滅日軍一部,左權建議先攻打苫米地旅團。他決定利用長樂灘的地形優勢,兵力分作三部分,布成口袋狀。待日軍全部進入口袋之後,左權一聲令下——「打」,日軍隊伍被斬成數段。最後被八路軍用火力和肉搏消滅。旅團長苫米地親自率精銳前來救援,左權又安排部隊截擊,使其逃走。長樂之戰殲敵2000多人,繳獲大批輜重。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軍發動了百團大戰。這次戰役的總指揮所設在武鄉縣王家峪村。左權協助彭德懷全力投入作戰指揮。1941年11月日軍第36師團及獨立混成旅團各一部7000餘人向黃崖洞進攻,負責保衛黃崖洞的是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左權要求該團在保衛戰中「一定要抓住一個』穩『字,堅持不驕不躁,不惶不恐,以守為攻,以靜制動的原則」。11日凌晨戰鬥打響。21日乘勝追擊的八路軍收復了黎城,勝利地結束了黃崖洞保衛戰,此仗日偽軍損失2000餘人,雙方傷亡之比為6:1。中央軍委認為:「這次保衛戰是最成功的一次,不僅我受到損失少,同時給了日軍數倍殺傷,應作為1941年以來反『掃盪』的模範戰斗。
『柒』 中國有史以來最有名的商人是誰
胡雪岩 清代
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績溪人,是我國近代歷史上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從一個錢莊裡的「掃地、倒溺壺」的「學生子」一躍成為「官居二品、頭戴紅頂、身穿黃馬褂、擁資數千萬兩白銀」的一代巨賈。軍機大臣左宗棠在向朝廷的奏章中稱他為「商賈奇男子」,他是晚清唯一戴紅頂子的商人。
作為一個成功的商業企業家,胡雪岩有著他過人的商業謀略。他十分注重「勢」在自己商業經營中的地位,他在商不言商,而是花費很大精力去作勢。他一生的商業活動就是從構築官場勢力開始的。他通過資助王有齡、黃宗漢、何桂清、左宗棠這些地方官吏和朝廷重臣,通過為他們出謀獻策,出資出力,把他們的功名利益與自己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從而達到一種「一日不可無雪岩」的效果。浙江巡撫王有齡,兩江總督何桂清的升遷享樂離不開雪岩;封疆重臣左宗棠建立西北征伐的大業也離不開胡雪岩。特別是左宗棠的器重與信任,使胡雪岩在官場的勢力做到了極點,左宗棠金戈鐵馬在西北戰場上轉戰征伐,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里,胡雪岩在上海為他轉運輸將,購置彈葯籌借洋款,撥響運糧,經常是一夜間就獲利巨萬,他所擁有的財富也很快由白銀數十萬轉而數百萬進而數千萬。
胡雪岩長袖善舞,層層投靠,左右逢源的手段常常使人看得目瞪口呆。清朝末年,幫會勢力十分強大,對官府形成極大威脅,胡雪岩通過結交幫會首領,給他們提供固定的運送官餉和官方物資的機會,很快在江湖上擁有了自己的勢力。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里,如果沒有漕幫的保護,他為左宗棠提供的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葯、軍餉供給是根本無法送到前線的。
胡雪岩生逢清末社會大變亂的時期,他善於適應亂世,把握方向。發現成功與發財之道。在當時社會封閉、妄自尊大的社會圈中,他能夠出於商業利益的需要較早地和洋人做生意。他利用亦官亦商的身份,為左宗棠購買洋槍、洋炮,籌辦洋務,並向洋人籌借巨款開我國外債先河,形成了他在上海的買辦壟斷地位。
在胡雪岩身上,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一個商業企業家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明明是無可救葯的賭徒,胡雪岩卻成功地利用他善於應酬的技巧,為自己贏得了事業上最重要的夥伴並成為該生意的得力助手;明明是落魄潦倒的文人,胡雪岩卻能夠把他充分調動起來,盡自己所長。平地方變亂保一方平安,還結拜為兄弟。官場和江湖勢不兩立,洋人和官府存有間隙,而胡雪岩卻能夠巧妙地周旋於他們中間,和他們攜起手來做生意。這種作為,一般人想不到,更做不到。而胡雪岩卻想到了也做到了,這就是他令人贊嘆,令人稱奇的地方。
『捌』 抗日戰爭時期四川商人怎麼捐法幣
在抗日根據地初創時期,之所以能實行「力爭外援,休養民力」的財政方針,抗日根據地經濟和人民不堪負重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共產黨的抗日戰爭得到了海內外廣大愛國和進步人士的大力支持。在陝甘寧邊區,1938年11-12月,香港匯款50萬元法幣,孫夫人菲島匯款6萬元法幣,重慶轉來匯款8萬元法幣,西安1939年1-2月匯款59.0948萬元法幣,其他匯款7萬元法幣,5個月之間,捐款達到130萬元法幣 。除此以外,國內一般的富有者(主要是農村的大地主和城市的商人)也響應共產黨的號召,為抗日軍隊捐獻錢物。如山東抗日根據地政府,募捐的對象主要是地主和商人,每百斤募集的糧食中地主富農佔62.5斤,一般群眾佔37.5斤。除捐糧食外,還有捐錢和物的。如山東根據地范明樞先生捐助國幣200萬元,劉醒吾先生捐汽油機一部。在鄂豫邊區,一個鍋廠老闆一次捐13700元,應城膏鹽礦商,獻出大量銀元資助部隊。在淮南抗日根據地,安徽省愛國人士朱蘊山曾為新四軍募集食鹽100包,大米700包。同時,還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捐獻,如安徽南港等地民眾捐獻糧食180石。
捐獻的數量是相當可觀的,就山東抗日根據地來看 ,1938年,膠東地區捐款占財政收入的71%,1939年佔66% 。至於中央所在地的陝甘寧邊區,國內外進步人士的捐款就更多了。外援金額在財政收入中所比重,1937年為77.20%,1938年為51.69%,1939年為85.79,1940年為70.50% 由此可知,在抗日根據地的初創時期,外援與捐獻是一項重要的財政來源,在財政收入中佔到70-80%,極大地彌補了這一時期抗日根據地的財政困難,為廣大農民恢復元氣創造了條件。
『玖』 世界上最誠信的商人
喬致庸:喬致庸(18l8—1907),字仲登、號曉池,是喬全美之子,喬貴發之孫,喬家第四代人。人稱"亮財主",生於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卒於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是喬門中最長壽的人。出身商賈世家,自幼父母雙亡,由兄長撫育。淳厚好學,本欲以仕進光大門庭,剛考中秀才。兄長亦故。遂不得不放棄舉子業而承襲祖遺商業資產,挑起理家、理財之重擔。素性恬淡、酷嗜讀書,經營財務非其甘願亦非其所長,然知人善任。待下寬厚。豁達大度,慎始慎終,人都樂為其用。「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偽」為其以儒術指導商業經營的主導思想。喬致庸的一生頗有善行,經常救濟貧民百姓。特別是在清光緒三年,天遭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民謠有:"光緒三年,人死一半"的說法。當時喬致庸曾開倉賑濟。對此,光緒八年版《祁縣志》有記述,並給予褒獎。
在理家上,他經常告誡兒孫:經商處事要以"信"為重,以信譽得人。其次是"義",不哄人,不騙人,該得一分得一分,不掐昧心錢。第三才是利,不能把利擺在首位。又誡"驕、貪、懶"三個字。他治家有方,以《朱子治家格言》為准則,把它當作兒孫啟蒙的必讀課,同時寫在屏門上,作為每日的行動規范。兒孫如若有過,則令跪地背誦,到有針對性處,令讀多次。如犯拋米撒面之錯,便把"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今物力維艱"反復誦讀,直到認錯為止。然後再作一番訓教,最後犯者謝赦,慢慢退出。
胡雪岩:胡光墉(1823~1885),安徽績溪人,因在杭州經商,寄居杭州,幼名順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初在杭州設銀號,後入浙江巡撫幕,為清軍籌運餉械,1866年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後,主持上海采運局局務,為左大借外債,籌供軍餉和訂購軍火,又依仗湘軍權勢,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20餘處,並經營中葯、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以上。並開辦胡慶餘堂中葯店。
胡光墉親書「戒欺」字匾,教誡職工「葯業關系性命,尤為萬不可欺」,「采辦務真,修制務精」。其所用葯材,直接向產地選購,並自設養鹿園。且招牌為「真不二價」胡慶餘堂現為國內規模較大的全面配製中成葯的國葯號,飲譽中外,對中國醫葯事業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王永慶:從米店小老闆到塑膠大王
1917年1月18日,台北縣新店的一個貧苦農家喜添新丁,這就是後來被尊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
當時,祖籍在福建省安溪縣的王家過著十分艱難的生活,幾代人都以種茶為生,只能勉強糊口。王永慶的父親王長庚整日照看茶園,微薄的收入勉強支撐著一個家庭的正常開銷。9歲那年,王長庚不幸患病只得卧床休養,王永慶開始用自己瘦小的肩膀幫助母親分擔生活的重擔。
15歲那年,王永慶小學畢業,先到茶園做雜工,後到台灣南部嘉義縣的一家小米店當了一年學徒。第二年,王永慶作出人生中第一個重要決定,開米店自己當老闆,啟動資金則是父親向別人借來的200塊錢。
問題隨之而來,王永慶的小店開張後沒有多少生意,原因是隔壁的日本米店具有競爭優勢,而城裡的其他米店又拴住了老顧客。不過,16歲的王永慶展現了超強的營銷能力,不僅挨家挨戶上門推銷自己的大米,而且還免費給居民掏陳米、洗米缸,照現在的話說,王永慶向嘉義縣老百姓提供的是針對性極強的個性化服務,在維系客戶關繫上逐漸佔了上風。此外,當時大米加工技術比較落後,出售的大米摻雜著米糠、沙粒和小石頭,買賣雙方都是見怪不怪。王永慶在每次賣米前都把米中雜物揀干凈,買主得到了實惠,一來二往便成了回頭客。有篇文章說,起初王永慶的米店一天賣米不到12斗,後來一天能賣100多斗。
幾年下來,米店生意越來越火,王永慶籌辦了一家碾米廠,同時完成了個人資本的原始積累。從那個時候起,王永慶的命運發生了變化。
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經濟開始發展,建築業勢頭最好。王永慶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便抓住時機經營木材生意,結果獲利頗豐。這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居然成了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商人。這時,經營木材業的商家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王永慶看到這一點,便毅然決定退出木材行業。
50年代初,台灣急需發展的幾大行業,是紡織、水泥、塑膠等工業。當時台灣的化學工業中有地位有影響的企業家是何義,可是何義到國外考察後,認為台灣的塑膠產品無論如何也競爭不過日本的產品,所以不願向台灣的塑膠工業投資。出人意料的是,這時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商人王永慶,卻主動表示願意投資塑膠業!消息傳出,王永慶的朋友都認為王永慶是想發財想昏了頭,紛紛勸他放棄這種異想天開的決定。當地一個有名的化學家,公然嘲笑王永慶根本不知道塑膠為何物,開辦塑膠廠肯定要傾家盪產!
其實,王永慶作出這個大膽的決定,並不是心血來潮,鋌而走險。他事先進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雖然他對塑膠工業還是外行,但他向許多專家、學者去討教,還拜訪了不少有名的實業家,對市場情況做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甚至已私下去日本考察過!他認為,燒鹼生產地遍布台灣,每年有70%的氯氣可以回收利用來製造PVC塑膠粉。這是發展塑膠工業的一個大好條件。
王永慶沒有被別人的冷嘲熱諷嚇倒。1954年,他和商人趙廷箴合作,籌措了50萬美元的資金,創辦了台灣島上第一家塑膠公司。3年以後建成投產,但果然如人們所預料的,立刻就遇到了銷售問題。首批產品100噸,在台灣只銷出了20噸,明顯地供大於求。按照生意場上的常規,供過於求時就應該減少生產。可王永慶卻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擴大生產!這一來,連他當初爭取到的合夥人,也不敢再跟著他冒險了,紛紛要求退出。精明過人的王永慶,竟敢背水一戰,變賣了自己的全部財產,買下了公司的全部產權,使台塑公司成為他獨資經營的產業。王永慶有自己的算盤。他研究過日本的塑膠生產與銷售情況,當時日本的PVC塑膠粉產量是3000噸,而日本的人口不過是台灣的10倍,所以,他相信自己產品銷不出去,並不是真的供過於求,而是因為價格太高——要想降低價格,就只有提高產量以降低成本。
第二年,他又投資成立了自己的塑膠產品加工廠——南亞塑膠工廠,直接將一部分塑膠原料生產出成品供應市場。事情的發展,證明了王永慶的計算是正確的。隨著產品價格的降低,銷路自然打開了。台塑公司和南亞公司雙雙大獲其利!從那以後,王永慶塑膠粉的產量持續上升,從最初的年產1200噸,發展到現在100萬噸,使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膠粉粒生產企業。
目前,台塑集團經營范圍十分廣泛,包括煉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纖維、紡織、電子材料、半導體、汽車、發電、機械、運輸、生物科技、教育與醫療事業等。尤其是在石化工業領域,建立起從原油進口、運輸、冶煉、裂解、加工製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這在台灣是獨一無二的企業集團。台塑集團下轄9個公司、員工總數超過7萬,資產總額達1.5萬億新台幣。
根據台灣《天下雜志》近年對島內2000家大企業實力狀況的調查,台塑集團已經躍居台灣各企業集團的龍頭老大。王永慶也以54億美元的身價登上《福布斯》全球頂級富人榜。
2002年,盡管王永慶宣布退休,不再過問集團的具體經營事務,但仍是集團與主要企業的董事長,是台塑集團幕後的舵手與精神領袖。
經營之神崇尚樸素人生觀
幾十年來,全球化工行業一直把王永慶尊為「經營之神」,其經營之道更是備受推崇,很多台灣企業家都將王永慶的管理經驗當作最為實用的教科書。
羅思柴爾德家族
羅思柴爾德家族是歐洲最古老、最顯赫的銀行世家,當時英國在修建蘇伊士運河的時候就向羅思柴爾德家族貸款,羅思柴爾德問道拿什麼擔保?他們說用英國政府擔保,因此他們的名聲影響了整個歐洲,這是猶太人經商的巨頭。
博馬舍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