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看待中共歷史保衛史上肅反擴大化問題
在斯大林的影響和指揮下,季米特洛夫領導的共產國際於1929年10月26日致電中共中央,要求中共在黨內肅清托洛茨基分子和取消主義分子。1930年6月又再次指示中共,要將斗爭鋒芒指向「改組派」、「第三黨」。中共中央按照共產國際的指示,立即在紅軍和蘇區中開展了肅反,一大批從蘇聯回國的王明的追隨者被派往各大蘇區,使肅反擴大化愈演愈烈。
1929年下半年—1930年10月,江西中央蘇區整肅「AB團」,在4萬紅軍中竟揪出了4400多名「AB團」分子,再加上各級地方黨政幹部,被冤殺的已達上萬人,連根據地創始人李文林也被當作「AB團」首領殺掉了。陳毅也被扣上了「AB團」團長的帽子,差點兒被幹掉。亂捕濫殺終於引發了紅20軍的「富田兵變」,這場兵變平息後,紅20軍從軍長、政委到所有副排級以上幹部全部被處決了,士兵則被編入了紅7軍。
1931年2月—1932年5月,閩西蘇區開展了肅清「社會民主黨」的肅反,許多紅軍指戰員和地方幹部、普通黨員被定為「AB團」、「第三黨」、「改組派」、「社民黨」、「反革命團體」,被公審處決,在僅有100萬人口的閩西蘇區就有6352人被殺,黨員由8000人減少到5000人。
1933年2月,臨時中央又在福建、江西反「羅明路線」,使張鼎丞、譚震林、鄧小平、毛澤覃等一大批幹部被撤職並遭迫害。
1932年1月—1934年夏,王明派夏曦到湘鄂西蘇區任中央分局書記,兼任肅反委員會主任。夏任命國民黨特務江奇任副主任,在湘鄂西蘇區連續搞了四次「肅反」,一大批黨政軍高級幹部被當作「改組派」、「反革命份子」遭逮捕處決。賀龍回憶說:僅第一次肅反就殺了上萬人。第二次肅反,政治機關的幹部幾乎全部被殺,有的連隊前後被殺掉了十幾個連長。第三次肅反,連根據地的創始人段德昌也殺掉了,賀龍也上了黑名單。夏曦身邊的4個警衛員也被他殺掉了3個。黨組織被解散,紅3軍從9000人銳減為3000多人。紅軍中只剩下了3個半黨員,只有夏曦、關向應、盧冬生三人,賀龍只算半個。肅反擴大化使湘鄂西蘇區岌岌可危,紅3軍也面臨覆滅的危險。
張國燾在紅四方面軍採用「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手段來排除異己,肅反濫殺已到了極其嚴重的地步。1931年8月,張國燾將不服從其錯誤決定的紅4軍政委曾中生撤職,又將師長許繼慎、周維炯逮捕。(曾中生在長征途中神秘被害。)同年9月,張國燾在白雀園主持「肅反」,對象是三種人:一是起義投誠和俘虜過來的白軍;二是地富出身的;三是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肅反採用刑訊逼供的手段,被捕殺的人越來越多。王建安上將回憶說:「留分頭的、戴眼鏡的、AB團、第三黨、還有吃喝委員會的都要殺掉。知識分子不可靠,地方幹部也殺了不少,愛提意見的都殺掉了,最後部隊找個文書都找不到了。」軍長徐向前的妻子程訓宣也被抓起來嚴刑拷打,又被無辜殺害,徐都不能過問。連許世友這樣的猛將都感到膽戰心驚:「那時一說『反黨』就不得了,殺人不敢作聲,他以中央名義殺人,誰敢作聲?誰作聲,馬上就被殺掉了。」
1933年6月,張國燾再次「肅反」,將紅4軍12師師長曠繼勛、師政治部主任韓繼祖和余篤三、舒玉章等人秘捕處決,朱光、王振華、徐以新被捕,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張琴秋被批判斗爭。1933年10月,王維舟領導的川東游擊軍被編為紅33軍,張國燾先在宣漢縣雙河場殺害地方幹部百餘名,又在巴中縣殺害33軍師長蔣群林、冉南軒,在宣漢縣清溪縣殺掉3個團的團幹部。隨後又將正在前線指揮戰斗的軍政委楊克明撤職,將50多名排以上幹部調到後方大部分殺害。
「肅反擴大化」使中國革命損失了一大批優秀的共產黨員和紅軍指戰員。那麼多優秀的領導幹部和紅軍將士,沒在戰斗中犧牲在敵人的槍口下,卻含冤死在了「肅反擴大化」之中,真是莫大的悲哀,莫大的心痛。這些隨時准備為共產主義獻身的人,只能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默默寫下對革命的無限忠誠,只能堅信歷史和人民會還給自己以清白和公正。這是留給後人的一條必須永遠牢記的慘痛的歷史教訓。
❷ 抗日戰爭14年,傷亡超過3500萬,在這14年裡蘇聯在幹嘛中國怎麼不向蘇聯請求大力支援
由於蘇日是宿敵,蘇聯需要中國拖住日本,但同時也忌憚激怒日本造成兩國再次爆發戰爭。同時,蘇聯不希望援助國民政府後對中共方面造成危險。在這種矛盾心理下,行動上自然就不能放手大幹了。另外這種援助不是無償的,而是要中國以物資來交換的。受國力所限國府也拿不出很多物資來進行這樣的交換。同時,作為國民政府方面來講,最初也是不希望跟蘇聯(共產黨國家)有太深的關系。這就是中蘇之間在整個中國抗日戰爭前期面臨的基本態勢。
抗日戰爭爆發,中國主要的戰爭物資是來自德國。然而畢竟戰爭消耗太大,遠水難救近火,因此在無可奈何之下是向蘇聯提出過援助的請求。蘇聯也是切實提供了援助的,尤其是飛機方面,也派遣了航空志願隊(因為蘇日之間沒有宣戰)來加強中國的空中力量。尤其是1940年德日意聯手組成了軸心國,德國終止了對華軍事援助,之後的一年中也只有蘇聯在繼續對中國進行著一定的軍事援助。然而這種支持在1941年6月爆發蘇德戰爭後,蘇聯自顧不暇對中國的援助也就停止了。一直到結束了歐洲戰場的戰爭後,再根據波茨坦協議直接向中國東北出兵。
事實上,1940-1942年這三年中,中國的抗戰是最艱苦的,因為基本(後來是完全)失去了國際援助。國內戰場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全靠東南亞華人的捐助和通過各種渠道購買武器彈葯,並設法運進國內而得以維持。
❸ 蘇聯大肅反運動中被處決的黨政軍的具體人數和著名代表
蘇聯三十年代的大肅反運動是人類歷史上聳人聽聞的暴行史,但直到今天,這段歷史也未完整披露過。蘇聯大肅反運動從1934年底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結束,約有70%的軍長、60%的師長、50%的團長、20-25%其他軍事人員遭清洗,共有25000-35000名紅軍指揮員,約占軍官團的50%,遭到形式多樣的清洗,許多人被送進集中營。領導十月革命的29名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中,有15人被處決,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934年)選出的71名中央委員中,除了基洛夫被暗殺外,只有19人活下來,其餘均被處決或自殺。法律被撇到一邊
從1922至1928年,蘇公安和安全機關總共槍決了一萬一千二百七十一名各類犯罪分子。1930年一年就達到了兩萬零兩百零一人。1937年的數字是三十五萬三千零七十四人,1938年的數字是三十二萬八千六百一十八人。1939年下降到四千二百零一人,1940年再下降到一千九百三十九人。
1934年1月至1947年12月31日止,古拉格自然死亡人數為九十六萬二千一百人。1937年死亡兩萬五千人,1938年死亡九萬五千人,1939年死亡五萬五千人,1940年死亡四萬六千七百人,1942年猛增到二十四萬八千九百人
1953年斯大林剛去世,蘇共中央主席團(即蘇共政治局—赤軍注)立刻要求安全部門提供有關在押「反革命犯罪分子」人數的詳盡資料。1954年2月,蘇總檢察長魯登科、公安部長克魯格洛夫、司法部長戈爾申寧向蘇共中央主席團連名遞交了相關報告。報告中說,從1921年到1954年2月1日止,以反革命罪判刑的人數是三百七十七萬七千三百八十人。其中被處死刑的有六十四萬兩千九百八十人,被判勞改和監禁的有二百三十六萬九千二百二十人,被判流放和強制遷居的有七十六萬五千一百人。在所有判刑人員中,對大約二百九十萬人的判決是由非常規司法機關做出的:政治保衛局工作組、「三人審判組」和特別專案組。剩下的九十萬人是由一般的法院、軍事法庭和最高法院做出的。這一報告在九十年代初被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領導部門批露出來(見《蘇聯歷史》雜志,1991年第5期,第152至153頁)。
要指出的是,在這一組數字中,包含了一部分(盡管是不大的一部分)重復的判決,就是說一個人被先後判了幾次。這樣的情況主要是針對當時的左翼反對派(即所謂的托派—赤軍注)成員來說的。
1934年12月1日,列寧格勒州委書記謝爾蓋·基洛夫遇刺身亡。斯大林對此大做文章,從1936年到1938年在莫斯科進行了對部分原共產黨高級領導人的三次公審。被告人被控與西方列強陰謀刺殺斯大林和其他蘇聯領導人、解體蘇聯以及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全蘇聯的宣傳機器都被動員起來,人民群眾經教育後得知,那些失勢的前反對派們是如此險惡,他們謀殺了基洛夫,還想謀殺斯大林,甚至全體政治局委員。
第一次公審是1936年8月針對所謂的「托洛茨基-季諾維耶夫恐怖中心」的16名被告人的審判,其中格里格利·季諾維耶夫和列夫·加米涅夫是重要的前黨領導。所有16人被判有罪並處死。第二次公審是1937年1月,被告17人中包括卡爾·拉狄克等。13人被槍斃,其餘被關入勞改營,這些人很快死於營中。第三次公審是1938年3月針對所謂的「托洛茨基和右派集團」,其中包括原共產國際主席尼古拉·布哈林、原總理阿列克塞·李可夫、克里斯蒂安·見賴可夫斯基和原秘密警察首領雅戈達本人。所有重要被告人被處死。此外於1937年6月還在一個軍事法庭上對一批蘇聯紅軍將軍進行了一次秘密審判,被告人中包括米哈伊爾·圖哈切夫斯基。
一些出席公審的西方觀察員說公審是公正的,被告的罪責確鑿。他們的這個判斷基於被告人在法庭上,在顯然沒有受到任何拷打或葯物影響的狀態下,所做的供認。
比如一位英國律師寫道:「這些虛心的社會主義者又一次被懷疑和憤怒圍困」,但是「在戰場的煙霧滾過之後我們又一次堅定地認識到控告是正確的、承認是正確的,判決是公正的。」
今天我們知道,被告人的認罪是在對他們施加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後才獲得的。通過前秘密警察軍官亞歷山大·奧爾洛夫和其他人的敘述,得知認罪的手段:反復毆打、拷打、讓被告人連續數日站立、不準睡覺、威脅關押和殺害被告人的家庭成員。比如加米涅夫的青年兒子被捕並被控恐怖主義。使用這樣的手段數月後被告人陷入絕望和精力耗竭。
季諾維耶夫和加米涅夫提出「認罪」的條件是政治局保證他們和他們的親人不被殺。但是他們並沒有獲得政治局的保證,相反地他們與斯大林、伏羅希洛夫和耶卓夫單獨會晤。會上斯大林給予他們這個保證。但是事後斯大林不但沒有饒被告人的命,而且他們大多數親人被關押和槍斃。布哈林也同意以家屬不受害為「認罪」條件,這個條件得到部分實現:他的妻子被關入勞改營,但是倖存。
1937年5月在美國,托洛斯基的支持者成立了一個「考察在莫斯科公審中針對托洛斯基的控告的委員會」,一般被稱為杜威委員會,來考察公審中被「證實的事實」。這個委員會的主席是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約翰·杜威。雖然這個委員會明顯地要證明托洛斯基的無罪,但是它還是揭露了莫斯科公審中所「證實」的一些事件不可能是真的。
比如一位被告承認說他於1935年12月飛往奧斯陸從托洛斯基「獲得進行恐怖活動的命令」。但是杜威委員會證明沒有這次飛行。另一位被告承認說他於1934年12月參加了一場謀殺,但是此時他已經被關押了一年了。
杜威委員會在其422頁厚的書《無罪》中發表了它的研究結果。它的結論是所有莫斯科公審中被判的人全部無罪。它總結說:「與外來跡象無關,委員會發現:
莫斯科公審在其施行中就是為了要使得不了解真相的民眾相信它確證了事實。雖然一般認罪是最有力的證據,但是當事人承認了如此不可能的罪行,以至於委員會確信不論這些認罪是如何獲得的,它們不是事實。托洛斯基從未指導任何在莫斯科公審中被告的人與外國勢力一起反對蘇聯,以及托洛斯基從未要求、計劃或試圖在蘇聯設立資本主義。」
委員會總結說:「我們因此認為莫斯科公審是在做戲。」
當時一些相信莫斯科公審是公正的人引用莫洛托夫的說法來解釋為什麼有些認罪包含不可能的事實。比如這些打算挖蘇聯及其政府的牆腳的人承認可懷疑的事件來讓人懷疑他們的審判的正確性。但是莫洛托夫本人就是政治局成員,他自己簽署了死刑證,因此他的解釋本身就很可疑。
編輯本段軍隊內的肅清
紅軍內的清洗是由通過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愛德華·貝奈斯(Edvard Beneš)傳遞的納粹假造的文件(納粹間諜頭目萊因哈德·特里斯坦·尤根·海德里希偽造的)引起的。這些偽造的文件包括紅軍元帥圖哈切夫斯基與德國最高指揮部成員的通信。紅軍中5位元帥中的3位、15位將軍中的13位、9位海軍上將中的8位、57位軍長中的50位、186位師長中的154位、全部16位陸軍政治委員、28位軍政治委員中的25位在清洗中被處決。
❹ 中央紅軍長征中如何果斷結束陝北肅反
四方面軍停止西政東征,劉志丹戰死,張國燾被擠兌走,毛獲得最高領導權,肅反結束。
❺ 亮劍中「肅反運動」和「松雲嶺戰役」是第幾集
第一個似乎沒有.第二個是第一集.
❻ 斯大林在歷史進程中起什麼作用
扭轉乾坤的巨人----斯大林
龔 正
(2005年4月)
內容提要:本文比較系統地介紹了斯大林的人生經歷、事業成就和理論創新,客觀地評價了斯大林功過和在歷史上的地位。作者認為:斯大林是人類5000年文明史中最偉大的人物之一;斯大林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和對人類的貢獻甚至超過了列寧。
關鍵詞:斯大林 列寧 蘇聯 社會主義 蘇聯 共產黨 巨人
今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日。在這個值得全世界人民紀念的日子到來之際,世界上一切懂一點現代史的有良知的人都會想到斯大林,懷念斯大林。這是因為,約瑟夫·斯大林(英文Joseph Stalin,俄文Иосиф Сталин,1879年-1953年)領導的蘇聯軍隊和蘇聯人民是打敗德國法西斯的主要力量;斯大林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最大的貢獻。不僅如此,斯大林還是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和領導者,使蘇聯由一個落後貧窮的國家變成為與美國勢均力敵的社會主義超級大國;是斯大林主義的創立者和社會主義「斯大林模式」創立者,是世界革命人民的導師。斯大林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和對人類的貢獻超過了列寧。
出身工人 奮勇投身革命斗爭
約瑟夫·斯大林生於1879年12月21日,原名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朱加施維里(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Джугашвили)。他的父親是喬治亞哥里鎮的一個鞋匠,母親是農奴的女兒。在約瑟夫11歲的時候,父親因意外事故不幸身亡。
1888年,母親把小約瑟夫送進了教會小學。少年斯大林是這所小學最好的學生之一。1894年夏,斯大林由校方推薦進入了第比利斯神學院。1899年5月,斯大林因為參加革命活動而被學院開除了。
斯大林離開神學院以後,自稱柯巴(在俄文中意思是「不屈不撓的人」)。他積極參加、領導工人運動。1902年4月,斯大林因領導工人遊行示威而被捕。這是他第一次被捕。從1902年至1913年,在反對沙皇專制制度、領導工人運動的斗爭中,斯大林七次被捕入獄,六次被流放到西伯利亞。
1911年9月,柯巴正式起用了「斯大林」(意思是「鋼鐵」)這個名字。1912年1月,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代表大會上,在流放地的斯大林由列寧提名成為黨中央委員。
斯大林是1912年5月創刊的《真理報》的創辦者和實際上的第一任總編輯。
1913年2月,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沙皇的專制統治被推翻了。
協助列寧 直接領導十月革命
1917年4月3日,列寧結束了長期在外國流亡的生活,回到了彼得堡,直接領導俄國革命。
1917年10月10日,布爾什維克黨中央決定舉行武裝起義。10月16日,中央委員會擴大會議決定成立了以斯大林為首的領導武裝起義的黨總部。
1917年10月24日,武裝起義爆發了。托洛茨基任主席的彼得堡軍事委員會是前線指揮部,斯大林是這個委員會的核心。24日晚,列寧秘密到達了斯莫爾尼宮----彼得堡蘇維埃和布爾什維克黨中央所在地,親自領導起義。
1917年俄歷10月25日(公歷11月7日),「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向冬宮轟擊的隆隆炮聲宣告了社會主義革命新紀元的開始。這天夜間,革命的士兵和工人攻佔了反動政府的老巢冬宮,彼得堡武裝起義勝利了。布爾什維克黨公布了《告俄國公民書》,宣告國家政權已轉到蘇維埃手中。10月25日晚上,第二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斯莫爾尼宮召開。26日,成立了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斯大林為民族事務人民委員(相當於民族事務部部長)。
1918年3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舉行的第七次代表大會決定把黨的名稱改為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
1918年7月,在蘇維埃第五次代表大會上通過了由斯大林主持制定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即第一部蘇維埃憲法。
1919年3月,在莫斯科召開的各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上成立了共產國際,列寧是共產國際的領袖。列寧逝世以後,斯大林成為共產國際的領袖。
1919年3月,俄國共產黨(布)召開了第八次代表大會。這次會議決定成立政治局、組織局和書記處三個常設領導機構,政治局是最高決策機構和權力中心。斯大林當選為政治局和組織局委員。
1919年春,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對年輕的蘇維埃政權進行武裝干涉,國內的反革命勢力發動了叛亂。在列寧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到1920年底,國內外反對勢力的聯合進攻被粉碎了。在這場斗爭中,斯大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列寧領導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鞏固政權的斗爭中,斯大林一直是列寧最堅決的支持者和最得力的助手,相當於列寧的參謀長。斯大林當時的助手培斯特科夫斯基回憶說:在蘇維埃政權誕生初期的日子裡,「列寧連一天都離不開斯大林」。[1]
臨危受命 順利接掌蘇聯大權
1922年3月,舉行了俄共第11次代表大會。大會決定設立中央書記處總書記的職務,斯大林被選舉為蘇共中央總書記。書記處負責處理中央的日常工作。這樣,斯大林就成了在政治局、組織局和書記處三個領導機構中都任職的唯一領導人。從此,奠定了斯大林做列寧接班人的基礎。
斯大林擔任總書記不到兩個月,1922年5月,列寧開始患病,再也不能直接領導黨和政府的工作了。從此,斯大林成為黨中央實際上的主要領導人。
1922年12月,全蘇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了。在這次大會上,建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由於列寧患病,蘇聯是由斯大林領導創立的。斯大林是真正的「蘇聯之父」。
在黨內外尖銳的矛盾和斗爭中,斯大林沒有參加任何派別活動。在列寧與其他領導人發生矛盾和激烈爭論時,斯大林從來沒有反對過列寧。因此,斯大林深受列寧的賞識。
在列寧患病期間,在外貿壟斷制問題和喬治亞民族問題上,斯大林與列寧發生了較大的矛盾。在這兩個問題上,列寧與斯大林的分歧是正常的工作分歧。但是,由於托洛茨基和列寧妻子克魯普斯卡婭在其中起了不好的作用[2],使列寧對斯大林產生了誤會,以至列寧在1923年1月4日的所謂「政治遺囑」中說:「斯大林太粗暴,這個缺點在我們中間,在我們共產黨人的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總書記的職位上便成為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議同志們想個辦法把斯大林從這個位置上調開,另外指定一個人擔任總書記。這個人在各方面同斯大林一樣,只是有一點強過他,就是更耐心,更忠順,更和藹,更關心同志,少任性等等。」[3]但是,列寧並沒有推薦任何人來接替斯大林。
1922年和1923年,托洛茨基在黨內外發動了反對斯大林的活動。1924年1月,俄共(布)舉行的第13次代表會議批判了以托洛茨基為首的反對派。
1924年1月21日,列寧逝世。1924年5月,克魯普斯卡婭把列寧的「遺囑」交給了政治局。在1924年5月21日舉行的中央全會特別會議上,政治局主席加米涅夫宣讀了列寧的「遺囑」,並代表政治局建議把斯大林留在總書記的職位上。全會批准了政治局的建議。這樣,在黨和國家的危難之際,斯大林就順利地成為列寧的接班人,掌握了蘇聯的最高領導權。
雄才大略 領導蘇聯建成社會主義強國
斯大林掌握蘇聯的最高領導權以後,他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施展。在列寧逝世以後的將近30年的歲月中,斯大林領導蘇聯人民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把蘇聯建設成了社會主義超級大國,並把社會主義制度推廣到世界十多個國家。
1925年,蘇聯的工業和農業已經恢復到接近第一次世界之前的水平。斯大林及時提出:「把我國從農業國變成能自力生產必須的裝備的工業國」。[4]斯大林還在理論上論述了:蘇聯一個國家可以建成社會主義。1925年12月召開的黨的第14次代表大會決定,俄共(布)被稱為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在黨的14大前後,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聯合組成「新反對派」,反對社會主義工業化計劃。斯大林挫敗了新反對派。
從1926年起,斯大林領導的蘇共採取了很多措施,擴大國民經濟中的社會主義成分,努力實現工業化。1926年夏,托洛茨基和季諾維也夫結成聯盟,反對黨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路線。1927年12月,蘇共舉行了第15次代表大會。這次大會批判了托-季聯盟。
從1928年起,蘇聯開始實行農業集體化。在農業集體化的過程中,蘇共實行反對富農、進而消滅富農的政策,並採取了很多過激的措施。布哈林和李可夫反對向富農進攻。1929年11月舉行的中央全會批判了布哈林的右傾機會主義。
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經濟建設時,斯大林十分重視科學技術和知識分子。在1931年2月舉行的一次大會上,斯大林指出:「在改造時期,技術決定一切。」[5]
1929年-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空前未有的經濟危機。1933年美國工業總產值降到1929年的65%。然而,蘇聯工業1933年達到1929年的201%。
1934年,蘇聯完成了對工業、農業和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蘇聯建立了。
1936年11月舉行的蘇維埃第8次代表大會通過了斯大林主持制定的蘇聯新憲法。
斯大林對日益臨近的世界大戰危險有高度的警惕性,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發展國防工業,加強軍隊建設。
由於斯大林的正確領導,蘇聯的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0年,蘇聯國民經濟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蘇聯用十多年的時間走完了資本主義國家一百多年走過的現代化路程。這是人類歷史的奇跡。蘇聯是落後國家實現現代化的榜樣。
嫉惡如仇 開展肅反運動功過難定
在蘇聯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取得勝利的過程中,德國、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加強了在蘇聯的間諜和策反活動。1934年12月,列寧格勒(現名彼得堡)市委書記基洛夫被槍殺了。斯大林懷疑他是被隱藏在內部的反革命殺害的。斯大林嫉惡如仇。從此,斯大林決定開展肅反運動。
肅反運動第一階段的負責人是內務人民委員雅戈達。1936年9月,葉諾夫被任命為內務人民委員,開始了肅反運動的第二階段。1937年1月,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等13人被判處死刑。他們被指控勾結德國和日本政府,陰謀推翻蘇維埃政權。1938年3月,布哈林、李可夫等11人被判處死刑。他們被指控犯有間諜、破壞和恐怖主義罪行。對上述「罪犯」的判決只有很多口供和人證,而缺乏足夠的物證。
後來,斯大林發現葉諾夫和內務部打擊了許多無辜的人。1938年7月,斯大林對大清洗進行「剎車」:任命貝利亞主管內務部,開始糾正肅反擴大化的錯誤。1939年,葉諾夫及內務部的許多人被處決。斯大林認為,新的敵人是葉諾夫那樣的黨內野心家,他們犯有破壞黨的罪行。斯大林領導開展了清洗野心家的運動,一些在肅反運動中製造冤案、假案的野心家受到了打擊,許多無辜的受害者被恢復了名譽。1940年,斯大林說:「葉諾夫是只耗子,他在1938年殺了許多無辜的人。為此,我們把他處決了。」(見參考文獻[2]第370頁)
斯大林發動的肅反運動的主要成果是徹底肅清了希特勒的間諜特務組織「第五縱隊」分子,使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五縱隊」對蘇聯無所作為。但是,肅反運動犯了嚴重的擴大化錯誤。其主要責任在斯大林。然而,錯誤的程度不像某些人所說的那麼嚴重。某些文章中所列舉的「估計」數字是不符合事實的。
斯大林發動肅反運動的動機是好的。即使是後來背叛了斯大林的赫魯曉夫,也在1957所作的《秘密報告》中承認:「斯大林相信,這對於保護工人階級的利益、反對敵人的陰謀和帝國主義的進攻是必要的----這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勝利的利益所在。我們不能說這是一個輕率的暴君的需要。他認為,這應該是為了黨和工人階級的利益、並以保衛革命成果的名義來做的事。」
肅反運動主要是在黨政軍上層機關進行,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基本上沒有不利影響,對經濟建設也基本上沒有負面影響。
力挽狂瀾 統帥蘇軍戰勝德國法西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大林在統率蘇聯軍隊和人民抗擊德國侵略者的斗爭中表現出鋼鐵般的堅強意志,氣吞山河的宏大魄力和超群絕倫的軍事指揮才能。在建立、領導反法西斯聯盟的過程中顯示出斯大林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戰略,縱橫捭闔的外交藝術,以及叱吒風雲的國際巨人氣魄。
1939年8月,為了延緩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時間,蘇聯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進攻波蘭;9月3日,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1941年6月22日,德國軍隊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聯衛國戰爭開始了。
為了便於集中統一領導衛國戰爭,在1941年6月-8月,斯大林先後擔任國防人民委員(即後來的國防部長),最高總統帥部大本營主席,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這樣,斯大林不僅在名義上,而且在實際上都是蘇聯反法西斯戰爭的最高統帥。
在斯大林的英明指揮下,1942年冬,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獲勝。德軍開始撤退,蘇軍轉入反攻。1945年4月下旬,蘇軍攻入德國首都柏林。希特勒於4月30日自殺。蘇軍於5月2日攻克柏林。德國軍隊在1945年5月9日全面投降,這標志著歐洲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蘇聯軍隊迅速進入中國東北,摧毀了日本關東軍。8月14日,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斯大林作為蘇聯政府首腦出席了蘇、美、英三國領導人舉行的德黑蘭會議(1943)、克里木會議(1945)和波茨坦會議(1945),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並為確定戰後國際新秩序和建立聯合國做出了重大貢獻。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斯大林及其統帥的蘇聯紅軍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壯志凌雲 指導世界人民開拓社會主義天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斯大林雄心勃勃,壯志凌雲,不僅迅速在蘇聯治癒了戰爭的創傷,恢復、發展了國家的經濟,改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使蘇聯成為與美國抗衡的世界超級大國;而且在全世界大力推行社會主義制度,力圖成為國際局勢的主宰。
從1945年4月起,蘇聯軍隊在歐洲對法西斯展開全面進攻,勢如破竹,在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和南斯拉夫摧毀了德國、義大利法西斯軍隊和本國反動勢力。在斯大林的指導下,這些國家和德國東部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從1945年9月到1950年,亞洲的中國、朝鮮(北部)和越南(北部)也在斯大林的幫助下摧毀了日本軍隊和本國反動勢力,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到1950年,加上在1924年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的蒙古,全世界共有13個國家(包括蘇聯)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了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其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約三分之一。後來,古巴、寮國、柬埔寨、安哥拉、莫三比克等若干國家也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這些國家的制度都仿效斯大林創立的蘇聯模式,即「斯大林模式」。這些國家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初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斯大林在國際上高舉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旗幟,大力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爭和民族獨立運動,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面對斯大林模式和社會主義國家繁榮昌盛的挑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都相繼進行了改革,吸取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很多優點,使資本主義制度得以繼續發展。
探索創新 把馬克思主義發展到新階段
斯大林不僅是個堅定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有力地捍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而且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斯大林的思想理論構成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斯大林主義。斯大林主義主要由以下六部分組成:
(一)哲學。斯大林第一次全面地、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和列寧創立的唯物辯證法、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並且有所發展和創造。
(二)政治經濟學。斯大林創立了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並在蘇聯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中得到了證明。
(三)社會主義理論。斯大林創立了系統的、完整的社會主義理論,並以此理論為基礎,創立了斯大林式的社會主義制度。這種制度被稱為「斯大林模式」。
(四)世界革命理論:斯大林創立了世界革命理論,並用其理論親自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五)軍事理論和戰略戰術。斯大林創立了無產階級的軍事理論,提出了一整套現代戰爭的戰略和戰術。
(六)共產黨的建設理論。對於在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包圍中的蘇聯,建設什麼樣的黨和如何建設黨的問題,斯大林提出了完整的理論和路線。
斯大林的俄文著作有:《斯大林全集》,1—13卷,莫斯科1946—1952年版;《列寧主義問題》,莫斯科1952年第11版;《論蘇聯偉大衛國戰爭》,莫斯科1953年第5版;《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莫斯科1950年版;《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莫斯科1952年版;等等。中國出版了中文《斯大林全集》、《斯大林選集》和若干小冊子。
大公無私 為人類的進步事業貢獻一切
斯大林的一生,是奮不顧身為革命事業戰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一生。
斯大林的生活十分簡朴,住房很簡陋。斯大林習慣於夜晚通宵工作,每天工作的時間平均15小時左右。
斯大林結過兩次婚。1904年,他與葉卡特琳娜.斯瓦尼澤結婚。1910年,她過早地離開了人間。娜佳.阿利盧耶娃是斯大林的第二個妻子。他們於1918年結婚。娜佳於1932年11月自殺。關於娜佳自殺的原因,有人說是她不堪忍受斯大林的折磨而自殺的;而斯大林的養子阿爾喬姆和他的母親卻認為娜佳自殺是難於忍受的頭痛導致的。
斯大林對自己的子女要求很嚴格。他不準子女坐公家的車子,不準搞任何特殊化。
在1941年6月德國軍隊進攻蘇聯的第二天,斯大林的大兒子雅可夫就上了前線。不久,他受傷被俘,關在德國的集中營中。後來,德軍統帥部給斯大林寫信,建議用雅可夫交換被蘇軍俘虜的德軍元帥保羅斯。斯大林拒絕了:「我不會用士兵換元帥。」 雅可夫堅強不屈,最後死在集中營里。[1]
1952年,蘇聯共產黨舉行了第19次代表大會。斯大林選擇的接班人馬林科夫在大會上代表黨中央做報告。這時,斯大林的事業達到了頂峰;斯大林在蘇聯和全世界的威望也達到了頂峰。
斯大林為蘇聯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進步事業奮斗到最後一天。斯大林於1953年3月5日因病逝世。
結束語
根據以上的敘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約瑟夫·斯大林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和理論家,是人類文明的拯救者,是扭轉乾坤的歷史巨人。斯大林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推動了歷史的前進,為全人類做出了無可估量的巨大貢獻。斯大林是人類5000年文明史中最偉大的人物之一,是馬克思之後對人類貢獻最大的政治人物。斯大林對世界歷史進程的影響和對人類的貢獻超過了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超過了拿破崙和華盛頓。
當然,斯大林像其他歷史巨人一樣,犯了不少錯誤,其主要錯誤是肅反擴大化。但是,斯大林的錯誤和由此造成的損失,與他的功勞和對人類的貢獻相比,幾乎是微不足道的。
斯大林的英名永垂不朽!
參考文獻
[1] 古潤菊:《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斯大林》,中共黨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北京,第82頁,241-142頁。
[2] 劉樂華等:《斯大林》上冊,京華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北京,第212-213頁,221-223頁,370頁。
[3] 列寧:《列寧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北京,第617-618頁。
[4]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北京,第294頁。
[5] 斯大林:《列寧主義問題》,人民出版社,北京,第402頁。
❼ 肅反運動中的AB團是什麼
肅反運動中的AB團:
原是國民黨於1926年在南昌成立的「以篡奪江西國民黨省黨部大權為目的」的組織。
❽ 致楊靖宇於死地的叛徒(程斌張秀峰趙廷喜張奚若)的結局
程斌抗日戰爭勝利後混進解放軍,後被揭發,肅反時被殺。張奚若,張秀峰因為強調楊靖宇是自殺而死,非常戲劇化地躲過了建國後數次風暴,僅僅是坐牢而已。等80年代事實清楚了,追訴期也過了。
(8)抗日戰爭中後期肅反擴展閱讀:
造成這種局面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抗聯部隊成分復雜,有潰散的東北軍,有佔山為王的山林隊,有殺富濟貧勇士,也有戰場倒戈的偽警察……可以說魚龍混雜。由於戰斗頻繁,部隊沒有太多的時間改編和休整。在這種條件下,隨著戰斗條件的日益殘酷,出現「倒戈」、「嘩變」都是在所難免的。
二是抗聯生存條件惡劣。當時的抗聯將士,大多數人是懂得為正義、為祖國而戰的,但其中也有些當兵為吃飯,以圖生存的人。
戰亂社會,所有生活物資都控制在「軍閥」和部隊手中。平民若想不被餓死,當兵是最好的選擇。可是一旦部隊物資斷絕,食不果腹,這些為謀生存的人就會發生動搖。
三是,一些人思想信念不堅定,缺乏克服萬難,不怕犧牲的精神和堅持斗爭到底的堅強意志。在最需堅持之時,丟棄革命志節,思想發生裂變而投降敵人。抗聯後期發生的不少投抗敵叛變的情況,大多與上述原因有關。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
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敵人周旋戰斗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❾ 抗戰時期『肅反』一詞,哪位前輩能給後輩解釋一下
三十年代初期,斯大林戰勝反對派之後,已掌握大權,躊躇滿志。作為黨的總書記加強黨的機器的作用;通過伏羅希洛夫指揮紅軍,通過雅哥達指揮安全機構;並通過宣傳機器把任何功績都與斯大林聯系起來。於是,布爾什維克黨內和蘇聯國內出現了近乎迷信般的個人崇拜現象,斯大林儼然已經成為人民心目中的神明,一切成績的取得都歸於斯大林,因為他是黨和國家的象徵。
1929年12月為斯大林五十壽辰舉辦的盛大慶祝活動。報刊上出現了對「偉大」的甚至「天才」領袖和導師斯大林祝賀。原來被擊敗的反對派也參加了對斯大林歌功頌德的大合唱,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以及其他領導人一個接一個發表文章,承認自己錯誤的同時,大談這位「全世界人民偉大領袖」斯大林同志是如何正確。
但是與此同時,另一種傾向也是存在的,並形成一股潛流。斯大林所推行的政策越來越依靠由他挑選提拔的年輕幹部。老一代布爾什維克黨絕不會有青年一代人對斯大林的熱情、忠誠、崇拜。因此斯大林對老一代布爾什維克的輕蔑態度逐漸轉變為仇恨。他堅信必須把那些不同意或懷疑自己政策的人趕下歷史舞台。這些人對他所設計的偉大社會主義事業是有害的,起妨礙作用。
另外,蘇共在十七大形成了共產黨中央書記組成的秘密聯盟。據猜測,在這次大會剛開始或大會前夕,一批黨的工作者和基洛夫談過話提出必要時撤換斯大林。從後來參加談話的人在肅反運動中命運來看,斯大林通過秘密渠道知道了這項談話的內容。對斯大林個人來講,1934年是他生涯中重要的一年。正如他在前幾年擊敗反對派一樣,他要消滅、清洗新的一批敵人,雖然這些人曾幫助他戰勝反對派,但這些人已對他統治構成威脅。從政治經驗來講,他知道歷史給每一個人一次機會。假若沒有戰勝對手,對手就要利用這個機會打倒自己。
❿ 抗戰時期反奸運動和肅反運動一樣嗎
很類似。不同之處在於,抗戰時期的反奸是不分黨派、全國性的。而肅反,是黨內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