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中的中間勢力包括

抗日戰爭中的中間勢力包括

發布時間:2021-03-08 03:35:40

1. 抗日名族統一戰線的進步勢力,中間勢力,頑固勢力具體有哪些

1、進步勢力是指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他們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抗日的主要依靠力量。為了發展進步勢力,中國共產黨沖破國民黨的種種限制,廣泛地發動人民群眾主要是農民群眾,發展革命武裝和開辟、擴大抗日根據地。這為阻止時局逆轉、阻止投降和分裂創造了條件,也為堅持抗戰並爭取抗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2、中間勢力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和地方實力派。

3、頑固勢力指的是蔣介石為代表的親美派國民黨,和指大資產階級的抗日派。他們採取兩面政策,既主張團結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並摧殘進步勢力。

(1)抗日戰爭中的中間勢力包括擴展閱讀:

抗日統一戰線形成的重要意義: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最大限度地動員全國人民參加抗戰,最大限度地反對日本侵略者和漢奸賣國賊,孤立頑固勢力的反共投降活動的有力武器。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國人民義無反顧投身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實現了中國兩大政治力量的聯合,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礎。抗日戰爭開始時,國民黨掌握著全國政權,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不爭取國民黨抗日,就不能實現全國范圍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就不可能迅速形成團結一致的抗日力量。

2. 抗戰時期,「中間勢力」是指什麼

中間復勢力是指民族資產階級,開明制紳士以及地方實力派。
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持,擴大,和鞏固,中國共產黨制定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方針。
進步勢力主要是指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
頑固勢力是指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抗日派,即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親英親美派。

3.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中間勢力包括哪些階級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爭取中間勢力」主要是爭取中等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地方實力派。中國共產黨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方針是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毛澤東把統一戰線視為與黨和軍隊平列的、取得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他認為:「須知中國社會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共產黨如果不能爭取中間階級的群眾,並按其情況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決中國問題的。」

他還說: 「在中國,這種中間勢力有很大的力量,往往可以成為我們同頑固派斗爭時決定勝負的因素,因此,必須對他們採取十分慎重的態度。」

(3)抗日戰爭中的中間勢力包括擴展閱讀:

抗日統一戰線形成的重要意義: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最大限度地動員全國人民參加抗戰,最大限度地反對日本侵略者和漢奸賣國賊,孤立頑固勢力的反共投降活動的有力武器。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國人民義無反顧投身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實現了中國兩大政治力量的聯合,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礎。抗日戰爭開始時,國民黨掌握著全國政權,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不爭取國民黨抗日,就不能實現全國范圍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就不可能迅速形成團結一致的抗日力量。

4.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中間勢力為何不包括城市小資產階級

因為城市小資產階級是堅決抗日的,他們是屬於進步勢力的。

5. 抗日民簇統一戰線中的中間勢力包括哪些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抄中間勢力包括:即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和地方實力派、愛國華僑、無黨派人士和民主人士。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在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使中國大片土地淪失,華北危機、中華民族危機之際,1936年經過晉中之窗雙十二事變(西安事變)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全國抗日戰爭終於爆發了,參加統一戰線的不僅有農民、工人、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還包括除了漢奸、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1937年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6.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中間勢力包括(AC) A.中等資產階級 B.小資產階級 C.開明紳士 D.知識分子 E

知識分子是抗日的中堅力量之一,不是中間勢力

7.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總方針中的"進步勢力"指的是什麼

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方針是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在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使中國大片土地淪失,華北危機、中華民族危機之際,1936年經過雙十二事變(西安事變)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全國抗日戰爭終於爆發了,參加統一戰線的不僅有農民、工人、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還包括除了漢奸、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1937年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通訊社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實際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7)抗日戰爭中的中間勢力包括擴展閱讀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陝北洛川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提出了爭取抗戰勝利的全面抗戰路線。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中央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任命朱德、彭德懷為正、副總指揮,開赴華北抗日前線。

10月間,又將在南方十三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任命葉挺為軍長,項英為副軍長,張雲逸為參謀長,開赴華中抗日前線。

在共產黨的催促下,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談話,實際上承認了共產黨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

8. 抗戰時期,「中間勢力」是指什麼

中間勢力是國共兩黨以外的有著共同政治傾向的政黨、政團及民主人士的總稱。中間勢力的黨派、社團在大革命失敗後出現,並在反蔣抗日和救亡禦侮的斗爭中發展起來。到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間勢力已表現頗為活躍,不僅已經開始出現了具有政黨性質的中間勢力組織,而且隨著中間勢力中不同政治要求和政治傾向的團體和個人逐步凝結,使民主黨派的發展逐漸具備了政治上和組織上的基礎。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凝聚成中間勢力的政黨、政團、地方實力派及民主人士基本面貌大致可以概括為:九個政黨、七個政團、四個地方實力派和若干個有代表性的無黨派人士。

(一)九個政黨

1.第三黨。成立於1928年3月,主要發起人和前期領導者是鄧演達、譚平山。該黨堅持孫中山革命的三民主義,反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地主以及大官僚買辦資本階級,號召推翻「竊取中國國民黨之旗號,曲解及假託革命的三民主義」的南京政府,建立以工農為重心的平民革命政權,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努力向社會主義過渡。「第三黨」盡管認為中共的政治主張是「盲目的追求未來的空想」,並宣稱自己「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敵」,但是,該黨在實際斗爭中,始終把斗爭目標指向國民黨政府。他們積極開展宣傳與組織工作,廣泛聯絡各派反蔣勢力,嚴密籌劃軍事反蔣活動。由於「第三黨」不妥協的斗爭態度,該黨遭到蔣介石政權的壓制。1931年10月鄧演達被國民黨殺害後,「第三黨」受到沉重打擊。

2.中國致公黨。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該黨早期由軍閥政客把持黨務,其政黨作用沒有得到真正發揮。1931年10月,致公黨「二大」在解決黨內矛盾,加強黨務工作的基礎上,開始切實介入國內政治斗爭。該黨以反蔣抗日的政治面目出現,「主張民族聯合抗日,主張各黨派聯合,主張停止一切內戰,主張停止剿共內戰」,認為「非抗日無以救亡,非聯合無以抗日」,只有共同禦侮,方是「復興民族之大道」。

3.青年黨。1923年12月在法國巴黎成立。1924年後轉入國內活動。主要領導人是曾琦、李璜、左舜生、陳啟天、余家菊等人。該黨在大革命中反蘇、反共非常激烈,與當時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需要嚴重背離,是一個落後黨派。1927年之後,隨著國民黨政府獨裁專制統治的加強,青年黨也對國民黨統治進行了抨擊和揭露。1928年8月15日青年黨「三大」明確提出「打倒禍國殃民的新舊軍閥」、「打倒一黨專政的國民黨」的口號,青年黨以「外抗強敵,內除國賊」為總政治綱領,以「實行國家主義,實現民主政治、實施社會政策」為具體行動綱領。青年黨1927年以後的政治表現,得到了民族資產階級右翼勢力的支持,並成了他們的政治代表,從而演變成中間勢力的一支。

4.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32年12月29日成立。領導人是宋慶齡、蔡元培、楊杏佛等。民權保障同盟從有利於推動積極抗戰,有利於推動政治改造的目的出發,以爭取民主、保障民權為宗旨,強烈呼籲:「如果要中國不成為一個被奴役的國家,我們釋放所有政治犯的要求就是革命上必要的要求。」1933年6月,該盟重要負責人楊杏佛遭到暗殺。民權保障同盟隨後在不斷增長的政治迫害下停止了活動。

5.國家社會黨。1934年4月16日成立。主要領導人是張君勵、張東蓀等人。人權派分化後,著名的「人權運動」活動者羅隆基等人也積極參與了國社黨方針政策的制定。該黨成立後,一方面堅決反共,另一方面堅持反蔣,因此在抗戰爆發前一直處於非法地位。國社黨的理論基礎是絕對的愛國主義和漸進的社會主義。政治方面主張建立一種原則上完全合乎民主政治精神的政治制度,反對共產主義,反對獨裁專制;經濟方面主張實行國家社會主義,使國營經濟與私營經濟以及合作社經濟有一個相當的比例,在統一計劃之下進行。該黨組織系統頗為嚴密,1937年前,該黨成員最多時近千人。國社黨盡管有強烈的反共傾向,但是,他們對國民黨政策也深為不滿,而且這種不滿還不僅僅停留在要求國民黨政府政治改良的基礎上,而是提出了一整套政治經濟改造方案。當然,國社黨在以後的演變的過程中,存在著與國民黨妥協,甚至合流的表現。這是國社黨的倒退。

6.生產人民黨。1933年11月成立。生產人民黨是以粵系實力派人士為核心,團結一部分其他中間勢力的組織和代表人物而形成。他們號召推翻南京政府「打倒賣國媚外的蔣介石」,認為只有反蔣抗日中華民族才有光明的前途。

7.中華民族革命同盟。1935年7月成立。是閩變失敗後,由十九路軍的主要將領聯合其他國民黨民主派建立起來的一個政治組織。主張反蔣抗日;呼籲建立反日聯合戰線;要求召開救國會議;成立國防政府。1937年10月停止組織活動。

8.中國中和黨。1887年組建。創建者尤烈。原是反清革命黨的一支。辛亥革命之後,主要以中和堂的形式在海外存在,政黨活動渙散。1936年,尤烈病逝南京,其子尤永昌繼任主席,對中和黨進行了一系列改組,意圖重振中和黨。該黨主張以孫中山民生主義思想作為國家建設之根本,號召努力實現民主憲政,反對專制統治。中和黨在民族危機日益深化的形勢下,積極要求停止內戰,一致禦侮。尤永昌甚至親往曲江、桂林等地發動該黨黨員抗戰。改組以後的中和黨,表現了中間勢力政黨的性質和特點,對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起了有利的促進作用。但是,該黨在抗戰勝利後,拋棄了中間勢力的政治立場,走向反動陣營,中和黨從此喪失了群眾基礎,淪為國民黨的附庸。

9.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1936年6月1日成立。是這個時期在抗日救亡的旗幟下形成的最有影響的中間勢力組織。領導人是宋慶齡、何香凝、馬相伯、沈鈞儒、章乃器等,代表了當時全國各地各界救國會組織,1936年底,全救會成員達10萬之眾。全國救國聯合會主張在「 反日第一」的原則下,實現各黨派的徹底合作,形成人民救國陣線,以普選的方法產生國民救亡會議,迅速建立統一的救國政府,動員全民的力量,進行「舉國之戰」。全救會組織在全面抗戰爆發後逐步消失,但原領導人仍堅持抗日反蔣活動。

(二)七個政團

1.職教社派。1917年5月6日成立。創始人梁啟超、蔡元培、范源濂、黃炎培等。該政團1927年以前是一個研究、倡導、實施職業教育的全國性教育團體。1927年後,在堅持其教育救國理論的同時,開始廣泛地進行教育救國實踐,並積極參與了農村改造實驗。1928年該社社員達6600多人,規模很大。

2.鄉村建設派。1927年,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人士梁漱溟提出「鄉治」主張。這是在國家社會前途黯淡的歷史條件下,對中國社會改造和發展道路的另一種選擇。由於這一主張立足於農村衰敗的現實,反映了農村小地方富農階級的政治意願,因此,很快形成一種潮流。1931年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和鄉村建設學會的成立以及《鄉村建設》雜志的出版,標志著鄉建派正式形成。主要領導人梁漱溟、晏陽初、梁仲華等人。鄉建派認為,中國是一個「倫理本位」、「職業分途」的社會,根本不存在階級對立。中國出路不在於哪個黨派執政,而在於「鄉村建設」,建立「鄉農學校」,恢復「法制禮儀」,從「根本」上開始國家建設,才是民族的希望所在。鄉建派在全面抗戰爆發後解體。

3.本社。1928年9月9日成立於北平。是激進的小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領導人是劉成春、朱侶伯、闕里、李得光等人,該社堅持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立場,主張從根本上改造國民黨,團結革命同志,研究革命理論,完成國民革命,實現三民主義,本社由於非常推崇和贊成「第三黨」的政治主張,於1931年後並入「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

4.蟻社。1930年在「青年之社」的組織基礎上改組而成立的中間勢力左翼社團。領導人是沙千里、許德良、李伯龍、楊修范等人。蟻社利用公開合法地位,呼籲用文化改造推動社會政治、經濟改造;廣泛聯系和發動國民黨統治區的進步青年。社會影響很大。1938年,蟻社被國民黨查封。

5.人權派。形成於20年代末。主要發起者是胡適、羅隆基等一批自由派民族資產階級人士。南京政府建立後大官僚買辦獨裁專制的性質日益明顯,使這部分人士感到「時局嚴重」,「覺得忍無可忍」,於是便以《新月》雜志為陣地,針砭時政,呼籲改良。1929年4月,胡適、羅隆基等人針對國民黨虛偽、抽象的保障人權命令,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進行揭露和遣斥,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由此掀起了頗具規模的「人權運動」。人權派從批評人權狀況入手,較為系統地提出了以西方民主政治為目標模式的政治改革思想。1930年後,在國民黨政權的壓迫下,人權派分化解體。人權派盡管存在時間不長,但是影響不小。30年代後,許多中間勢力黨派和社團的領導人、發起人都曾是人權派成員或是「人權運動」的積極參加者。

6.廢止內戰大同盟。1932年8月在上海成立。組織者和領導人是吳鼎昌、王曉籟、張公權、陳叔通等人。廢戰同盟認為:「外侮紛來,源於內戰,內亂靡已,由於內戰」,因此,無條件的廢止一切內戰,是救國圖存的基本前提,是修明內政的必要條件。廢戰同盟成立後, 得到全國工商界民族資產階級的廣泛熱烈的支持和擁護。社會反響很大。當時《大公報》曾建議廢戰同盟領導人「躬赴江西,遲訪共產黨首領」,廢戰同盟所掀起的「廢戰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民黨「攘外必先安內」反動政策的宣傳,推動了團結抗戰、共同禦侮社會環境的形成。

7.主張與批評派。1932年11月形成。創始人王造時。1932年底,原人權派成員王造時在上海創辦《主張與批評》半月刊。該雜志反蔣抗日的政治態度十分鮮明,吸引和團結了一批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他們以《主張與批評》雜志為論壇,抨擊專制,呼籲救亡,逐漸形成一個較為穩定的社會團體,當時就被稱作主張與批評派。主張與批評派有四項基本政治主張:(1)主張實現獨立統一的國家;(2)主張組織社會主義的生產;(3)主張建設民主法治的政府;(4)主張提倡科學的文化。主張與批評派由於其主要成員參加全救會而解散。

(三)四個地方實力派地方實力派在整個新民主主義
革命時期,曾發展到十大派系。而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已轉化成中間勢力的派系有四個。

1.桂系地方實力派。「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桂系即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主張堅決抵抗,反對蔣介石的妥協投降政策。李宗仁明確指出:收復失地,「只有靠中國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鮮血和頭顱同敵拚命,才能圖謀生存。」為此,桂系提出了「抗日反蔣」口號,並且開展實踐斗爭,旗幟鮮明地支持「淞滬抗戰」和察哈爾抗戰。1934年以後,桂系又加強了與中共的聯系。其中間勢力的政治態度表現得更為明顯。

2.粵系地方實力派。「一·二八」事變爆發,屬粵系勢力的十九路軍奮起抵抗。由於蔣介石堅持其反動的妥協內戰政策,粵系與國民黨中央矛盾日深。1933年的「福建事變」和1936年的「兩廣事變」,均是由粵系實力派領導和參加的武裝「反蔣抗日」斗爭。在積極「反蔣抗日」的同時,粵系還密切與中共之間的合作關系。1933年10月粵系與中共簽署了《反日反蔣初步協定》。其愛國性、民主性、進步性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已經表現出來,其中間勢力的政治地位也由此可以認定。

3.滇系地方實力派。1931年前後,滇系實力派在依靠蔣介石力量穩定滇政之後,即遇到蔣介石剪滅異己政策的威脅。為此,滇系實力派人物龍雲一方面加強滇政建設以圖自保;另一方面,也緩和了與中共之間的關系,其中間勢力的政治態度開始表現出來。1934年在「追剿」紅軍問題上,滇系與國民黨中央政府的矛盾深化。這進一步促進了滇系的中間勢力的政治傾向。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以後,滇系實力派人物龍雲對中共顧全大局,不計怨仇,主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和實踐,深表欽佩。對中共的認識和態度也有了明顯轉變,與中共關系日益加強。這樣,在中共統戰政策的推動下,滇系中間勢力的政治立場更加鞏固。

4.馮系地方實力派。馮系實力派人物早在1931年4月就與中共地下組織取得並建立了聯系。「九·一八」事變後,在中共的推動下,馮系實力派人物馮玉祥積極主張抗戰。1933年5月,馮玉祥任總司令的「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成立。6月,同盟軍開赴前線英勇抗敵,重創日軍,並收復大批失地,舉國振奮。馮系地方實力派由於較早地與中共建立了聯系,其政治表現較為積極進步,其中間勢力的地位也十分明顯。

在這個時期,除以上四個地方實力派外,還有川系、晉閻系、綏傅系、陝楊奉張(學良)系也開展了各種各樣的反蔣抗日活動,而作為中間勢力的軍事政治集團,也正在轉化和形成過程之中。

(四)若干有代表性的無黨派人士有代表性的無黨派人士,是中間勢力中的一個特殊群體。這部分人士盡管不屬於任何黨派,但是,他們中間勢力的政治立場鮮明,且具有相當廣泛的社會號召力和影響力。在中間勢力形成和初步發展時期,丁文江、吳景超、王芙生、錢端升、王雲五、傅斯年、莫德惠、杜重遠、錢永銘、嚴重等都屬於這個群體,這是一個數量很大的群體,他們聯系著自由派資產階級人士、工商實業界人士、非中央系軍界人士和上層小資產階級人士,代表和反映了這些社會成員的政治要求和政治主張,頗有社會實力。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政治時期,中間勢力的活動堅持反蔣抗日、救亡禦侮的政治斗爭大方向,有力配合了中國共產黨的武裝斗爭。其活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廣泛而深入地啟迪民智

這個時期,幾乎所有中間勢力的黨派、社團都有自己的機關報和機關刊物。這些報紙和刊物是社會了解中間勢力的窗口,也是中間勢力進行政治斗爭的講台。斗爭性強,影響大。1928年創刊的《新月》(月刊)就曾是人權派的主要陣地,是當時著名自由派人士的政論沙龍。胡適、梁實秋、羅隆基、潘光旦、余上沅、聞一多、饒孟侃、徐志摩、吳澤霖、唐增慶等都曾積極主持和熱心在這一刊物參與政論活動。其方式是將主要社會問題分專題在編輯部討論後,由參與者(往往是該社會問題專家)撰寫成文,在《新月》上發表。這些文章抓住社會敏感問題,鞭辟入裡,社會反響強烈。同一時期的《革命行動》半月刊和《革命行動日報》也十分引人注目。這兩份
「第三黨」的機關報和機關刊物,文字犀利,觀點鮮明,充滿戰斗色彩。「第三黨」通過這兩份宣傳品,深刻揭露南京國民政府的反動本質,深入探討中國革命的復興之路。《革命行動日報》創刊時每天發行500份,很快增加到了1萬份。《革命行動》和《革命行動日報》就連國民黨的立法院和監察院機關都能看到。甚至對國民黨政府中的人員觸動也很深。此外,這個時期的《再生》、《益世報》、《沉鍾》、《長紅周刊》、《南國月刊》、《生活周刊》、《大眾日報》等等,都是中間勢力創辦的有較大影響的報刊。

(二)政治改良運動國民黨政府的一系列獨裁專制

政策,一直是中間勢力斗爭的主要目標,「反對獨裁」、「改良政治」始終是中間勢力的口號。1929年4月,「人權運動」以較大影響和規模在國民黨統治區首先興起。4月23日,國民黨政府公開炮製了一份空洞、抽象的《保障人權命令》,宣稱「當此訓政開始,法治基礎亟宜確立,凡在中華民國法權管轄之內,無論個人或團體均不得以非法行為侵害他人身體自由及財產。違背即違法,嚴行懲辦不貸」。在訓政時期約法尚未制定之前就拋出這份所謂受「法律」保護的人權命令,無疑是欺世欺民。胡適首先提出人權保護「依什麼法」的問題,並大聲疾呼「快快制定約法」,以確立法治基礎,這樣才能真正談得上保障人權。胡氏此論一出,社會雲者四集。羅隆基、潘光旦、梁實秋等紛紛撰文參戰。他們強烈指出:如果國民黨堅持這種專制黨化政策,而置民主、人權於不顧的話,「將來總有人會替國民黨上『反動』的謚號的」。在「努力起來爭回人權」的呼聲中,「人權運動」興起。由於「人權運動」明顯的反政府傾向,它遭到國民黨的壓制。1931年後,「人權運動」逐步衰落下去。

(三)社會改造實驗這是中間勢力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中間勢力的一部分人士深入實際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社會改造實踐。這項社會改造實踐主要就是指以鄉建派為代表的鄉村改造實驗。

鄉建運動發韌於1927年5月梁漱溟的廣東之行。1927年5月,梁應李濟深之邀來粵。在粵期間,他開始闡發他的鄉建思想。同年10月,梁與另一批鄉村建設的早期實踐者王鴻一、梁仲華、彭禹庭在河南創辦河南村治學院。11月,梁任主編的《村治月刊》創刊。1931年6月15日,鄉建派在山東重建鄉村建設研究院後,迎來了鄉建運動的黃金時期。他們先後在鄒平(1931年6月)和菏澤(1933年1月)開展了大規模的實驗活動。這場聲勢頗大的社會改造運動,後來由於本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以及抗日戰爭爆發的影響而衰落。

(四)武裝反蔣事變武裝反蔣事變,是中間勢力介入政爭的最激烈表現,是地方軍事力量中間勢力化的表現之一。

「第三黨」成立之後曾將武裝反蔣提上議事日程。他們聯絡地方軍事勢力,訓練武裝斗爭骨幹。但是,由於武裝斗爭的積極策劃者鄧演達遇害,「第三黨」武裝反蔣計劃未能付諸實施。1929年10月,俞作柏、李明瑞以「反對獨裁,實行民主,釋放政治犯,貫徹三大政策」 為口號,在廣西南寧誓師,成立南路討蔣軍,通電反蔣。由於准備倉促,這次反蔣武裝斗爭不到10天就失敗了。1936年6月1日,粵系實力派人士與桂系實力派人物又聯合發動「兩廣事變」,成立抗日救國西南聯軍,多方聯系反蔣的黨派、團體來西南共籌反蔣抗日大計。歷次武裝斗爭,深化了國民政府與地方勢力之間的矛盾,推動和促進了地方軍事力量中間勢力化的進程。

(五)發動抗日義舉「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民族矛盾不斷激化。在民族命運攸關的形勢下,與南京國民政府妥協退讓政策有所不同的是地方實力派人士頻頻發動抗戰義舉。

東北淪陷後,原奉張系勢力的馬佔山、王德林等紛紛組織義勇軍,堅持抗戰。「一·二八」事變後,粵系軍事力量十九路軍違背國民黨中央政策命令,英勇還擊日寇的侵略行徑,以傷亡7499人的慘重代價,譜寫了中間勢力抗敵禦侮的輝煌篇章。1933年2月,日本侵略者從熱河南下進犯長城各口。愛國將領馮玉祥也在察哈爾領導軍民痛擊日軍。這些抗日義舉,均是以國民黨的地方實力派人士為主體,是其民族意識覺悟趨向進步的表現。

(六)襄助愛國救亡活動在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中間勢力順應時代要求,積極投身抗日救亡斗爭,在國統區掀起救亡運動熱潮,成為國統區愛國救亡運動的重要力量。東北失陷後,東北愛國人士杜重遠、閻寶航等首先於1931年6月27日發起組織了東北人民抗日救國會。1936年5月,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在上海成立,全國60多個救亡團體參加了成立大會,這是全國救亡運動合流的表現。在全救會領導下開展的愛國反日大遊行、營救七君子運動等活動,將救亡運動和政治斗爭緊緊聯系了起來,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鼓舞了人民的鬥志,為中共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9. 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里的三三制的不左不右的中間派是那些人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原則,確保無產階級在統版一戰線中的政權治領導權;堅持放手發動群眾,開展敵後游擊戰爭,擴大抗日人民武裝和抗日根據地,並在根據地內建立「三三制」政權,即在政權人員的分配上,共產黨員(代表工人階級和貧農)、左派進步分子(代表小資產階級)、中間分子及其他分子(代表中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大體各佔三分之一。針對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採取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總方針,執行「又團結又斗爭,以斗爭求團結」的政策,在與頑固派的斗爭中,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從而克服了國民黨當局製造的反共摩擦,發展和壯大了人民抗日力量,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保
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中間分子及其他分子(代表中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大體各佔三分之一,此為不左不右的人。

10.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中間勢力以及中共爭取中間勢力所必需的條件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原則﹐確保無產階級在統內一戰線中的政治領導權﹔容堅持放手發動群眾﹐開展敵後游擊戰爭﹐擴大抗日人民武裝和抗日根據地﹐並在根據地內建立「三三制」政權﹐即在政權人員的分配上﹐共產黨員(代表工人階級和貧農)﹑左派進步分子(代表小資產階級)﹑中間分子及其它分子(代表中產階級和開明紳士)大體各佔三分之一。針對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採取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總方針﹐執行「又團結又斗爭﹐以斗爭求團結」的政策﹐在與頑固派的斗爭中﹐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從而克服了國民黨當局製造的反共摩擦﹐發展和壯大了人民抗日力量﹐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保證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抗日戰略時期有三種 勢力:進步勢力,以共產黨為代表;中間勢力,以民主黨派為代表;頑固勢力,以國民黨為 代表。其次,弄清爭取中間勢力的重要性,共產黨爭取中間勢力,就孤立了國民黨;國民黨 爭取中間勢力,就孤立了共產黨。所以,毛澤東講爭取中間勢力和關繫到革命斗爭的成敗有充足的力量
對他們的動搖性進行堅決的斗爭對頑固派作堅決的斗爭並能取得勝利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中的中間勢力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