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抗日戰爭課件怎麼做
但沒有對侵略帶來的危害進行系統分析。瓜分狂潮與民族危機二、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三元里抗英無左宗棠收復新疆無黃海海戰和反割台斗爭用小字和圖片介紹了致遠艦和反割台斗爭。義和團反帝運動無三、偉大的抗日戰爭侵華日軍的罪行下冊第七單元第五課(共兩框內容提到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細菌戰、西安事變、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東北抗日義勇軍、台兒庄戰役、敵後抗日、國際救援、抗戰勝利等重要知識點)關內關外的抗日救亡運動全民族的抗日戰爭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2、課標要求(1)列舉1840年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2)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簡述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探討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3、學習要求能力層次要求:識記層次——「列舉」、「知道」、「了解」、「簡述」、「說明」、「講述」等;理解層次——「概述」、「理解」、「說明」、「闡明」、「歸納」等; 應用層次——「分析」、「評價」、「探討」、「比較」、「討論」等;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認識、感受、感悟等心態詞彙。 第一課學習要求:了解鴉片戰爭的背景,知道1840年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的主要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簡述《馬關條約》、《南京條約》、《辛丑條約》的內容及其危害;認識列強侵華戰爭對中國的影響:中國的國家主權遭到嚴重踐踏,中國由獨立主權國家淪為受列強支配的半殖民地國家,中國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課學習要求:通過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典型事跡: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復新疆、黃海海戰和反割台斗爭、義和團運動,概括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分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眾自發抵抗兩類,善於發現中國近代史中關於抗敵禦侮的相關事例,總結出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是列強未能將中國變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第三課學習要求:簡述盧溝橋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中共全面抗戰路線和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知道正面戰場的淞滬會戰、太原會戰與平型關大捷、徐州會戰與台兒庄大捷、武漢會戰和敵後戰場的百團大戰等;了解南京大屠殺、日軍的細菌戰和毒氣戰;理解抗戰的勝利及其意義。體會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探討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4、專題概述兩條主線:一條是列強侵略,一條是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一個主題:捍衛國家主權與民族完全獨立與解放。 列強侵略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國際背景主要戰爭侵華方式愛國官兵人民群眾工業革命完成開辟國際市場鴉片戰爭商品輸出(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展;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中國邊疆危機從瓜分狂潮到「以華治華」。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過渡左宗棠收復新疆(略)甲午中日戰爭甲午海戰愛國官兵台灣人民反割台斗爭瓜分中國狂潮 八國聯軍侵華(略)義和團運動3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日本侵華軍事侵略殖民統治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和高漲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民族抗戰 第三課、偉大的抗日戰爭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簡述盧溝橋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中共全面抗戰路線和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知道正面戰場的淞滬會戰、太原會戰與平型關大捷、徐州會戰與台兒庄大捷、武漢會戰和敵後戰場的百團大戰等;了解南京大屠殺、日軍的細菌戰和毒氣戰;理解抗戰的勝利及其意義。體會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探討抗日戰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 2、過程與方法⑴提問學生:通過小學和初中有關歷史知識的學習,你對中國的抗日戰爭了解多少?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逐步培養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學習和理解未知知識的知識遷移方法。⑵要求學生首先閱讀本節的大標題和三個子標題,並分析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使學生學會從整體上把握歷史的過程和方法。⑶引導學生從《侵華日軍的罪行》一目中列舉最能反映日本帝國主義殘暴本質的事實,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過程和方法。⑷要求學生對《關內外的抗日救亡運動》一目進行分類:先從政治派別分,再從關內與關外分,最後看書上是按什麼進行編排的等,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多角度的分類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⑴通過對侵華日軍罪行史實的掌握,培養學生愛憎分明的情感立場,共同警惕日本今天新的軍國主義企圖重新抬頭的危險。⑵通過中國軍民團結抗日史實的學習,深刻理解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⑶通過學習,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二、本課重點和難點 本課重點:盧溝橋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中共全面抗戰路線和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本課難點: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以及原因、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三、教學理念 1、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社會的聯系,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2、教學過程中滲透教學評價,教中有評,評中有教,體現一種過程引導、及時反饋和激勵鞭策的教學理念。3、注重情景體驗和理性分析、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4、屏棄原來的以教材為中心,一綱一本的觀念,樹立新的教材觀,以課標為依據,參照教學指導意見,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四、知識結構及教學流程導入新課:提問:中共誕生前,中國人民為維護國家主權進行過哪些可歌可泣的抗爭,結局怎樣?中共誕生後,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出現了怎樣的高潮?由此導入新課——進行了偉大的抗日戰爭。新課學習:(一)、侵華日軍的罪行1、日本侵略中國的原因何在?① 滅亡中國,稱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國策。② 1931年,受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影響,日本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③ 中國國民政府全力圍剿紅軍,給了日本可乘之機。④ (補充知識)日本之所以敢於侵略中國,還在於中國長期積弱不振。參見下圖表對比,使學生認識中日雙方的差距。中國日本工業總產值13.6億美元60億美元生鐵產量95.9噸239.7噸鋼產量55.6噸635噸石油0.02噸39.3噸論由史出:分析日本侵華之前的政治社會背景,給學生講述自明治天皇以來日本的國策,也可以結合日本的地理位置,資源狀況等讓學生了解日本所面臨的民族危機感,從而試圖通過對外擴張尋找出路;放眼全球,簡單地給學生講述一下經濟危機給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帶來的影響,並結合一些資料了解經濟危機對日本經濟和社會的影響,以及從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特點來分析日本侵華的原因;通過回顧幾次日本侵華的主要戰爭,讓學生認識到征服中國是日本的目標;給學生介紹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以及對紅軍的圍剿,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說日本有侵略中國的可乘之機。討論:對這些原因,你有何感想?(讓同桌同學、及周圍同學一起討論,然後自由發言,答案沒有唯一性。)2、軍事罪行過程:盧溝橋事變 八一三事變 攻陷南京 進攻徐州 攻陷廣州、武漢暴行:南京大屠殺 細菌戰 毒氣戰通過一些圖片和資料向學生展示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細菌戰、毒氣戰。讓學生充分認識日本的侵略給中國帶來的危害,對學生進行情感價值觀方面的教育。通過一些資料給學生介紹現在日本對這段歷史的反應,通過介紹戰爭給中國人民,包括日本無辜民眾帶來的災難,介紹日本現在的態度,讓學生思考,為什麼日本不能夠從中反思,為什麼不肯向亞洲人民道歉,為什麼軍國主義還有抬頭的趨勢,作為我們這一代人,應當怎樣認識這段歷史,我們要以史為鑒,不要讓歷史重演;同時,也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戰爭的根源,不能完全用仇恨的眼光來看待日本,要有理性的思考,要看到中國的落後,讓學生明白「落後就要挨打」這一道理,中國在遭受了100年的侵略後為什麼還是不能反思,還會給日本以可乘之機,在民族危機面前,為什麼到了要亡國的地步才能夠覺醒,而正是因為日本的侵略才促使了這種覺醒,而日本卻早在西方最早滲透到亞洲之時,就已經覺醒,大力推行改革,從而實現了富國強兵,從這一點也可以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中國的舊體制實在是太僵化,而改革又是如何的舉步為艱,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失敗充分印證了這一點。3、殖民統治原因:鞏固和擴大佔領區。表現:①「以華制華」,利用漢奸,扶持傀儡政權;②實行殖民統治;③經濟掠奪和奴化教育。危害:再次踐踏了中國的國家主權,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掠取了在淪陷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權,剝奪了許多無辜百姓的生存權,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引導學生思考)註:盧溝橋事變 南京大屠殺 細菌戰 毒氣戰 屬於新課標學習要求內容,教材描述比較簡單,宜加入一些文字和圖片來詳細講述。思考題: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了哪些罪行?教材外擴充知識:補充一些關於日本現在對這場戰爭的認識的背景資料,比如日本的新教科書問題,參拜靖國神社問題,當前中日關系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反思這段歷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只有牢記過去,吸取教訓,才能避免歷史悲劇重演。要學生深切感受「落後就要挨打」這一道理,從而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樹立為國家富強、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二)、關內關外的抗日救亡運動1、關內關外的抗日運動⑴中國共產黨的態度:堅決(九一八事變的宣言、八一宣言和召開瓦窯堡會議)⑵ 關外的抗日武裝:東北抗日義勇軍⑶國民黨愛國軍隊 :一二八事變中,蔡廷鍇、蔣光鼐率領國民黨第十九路軍抵抗;日軍進犯山海關,東北軍奮起還擊,愛德馨等全營殉國;日軍進犯長城時,二十九軍宋哲元部英勇抵抗;日軍進犯察哈爾省時,馮玉祥、吉鴻昌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將日偽軍趕出察哈爾省。2、關外的救亡運動 ⑴關外人民的救亡運動:工人罷工、募捐;愛國工商業者抵制日貨;拒收日鈔,要求政府與日絕交。⑵愛國學生:掀起「一二九運動」:背景、時間、目的意義⑶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時間、經過、結果、意義這部分內容(三)、全民族的抗日戰爭1、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背景: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合作抗日的序幕;⑵盧溝橋事變,日軍開始全面侵華;⑶八一三事變,日軍侵佔上海、威脅南京。經過:⑴國民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⑵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⑶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意義:⑴從此抗日戰爭發展為全民族的抗戰。⑵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學生思考:為什麼國共兩黨能夠實現合作進行抗戰?抗日救亡運動為什麼會發展為全民族的抗戰?(啟發學生聯系初中所學知識加以總結,並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2、正面戰場的抗戰⑴淞滬會戰:時間、經過、意義⑵太原會戰:時間、平型關大捷⑶徐州會戰:時間、台兒庄大捷結果:⑴消耗了日軍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優勢敵人的進攻。⑵1938年10年,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學生討論: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的結果,說明了什麼?怎樣評價正面戰場的地位和作用。(通過講述要學生充分認識國民黨正面戰場的重要作用)1、 國民黨正面戰場是抗日的主力,國民政府組織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會戰,……使日本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計劃破滅;2、 聲援了共產黨組織的抗日根據地的建立,為敵後游擊戰爭創造了條件;3、 國民黨愛國官兵的英勇事跡,振奮了民族精神,大長中國人的志氣,請學生舉例說明;4、 喚起了國際上的同情和支持,擴大了中國抗戰在國際上的影響力;5、 掩護了西南抗戰基地的營建,為確保抗戰的勝利提供了條件。(補充知識)6、 引用一些資料來說明正面戰場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在抗戰中,國民黨殲敵100多萬,國民黨軍隊傷亡321萬,為抗戰的勝利做出了極大的犧牲。3、敵後戰場的抗戰⑴洛川會議,制定全面抗戰路線;⑵敵後抗日根據地開辟⑶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⑷百團大戰⑸少數民族抗日武裝斗爭:蒙古抗日游擊隊、回民支隊等。意義:敵後戰場發展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學生思考:怎樣正確認識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在抗日戰爭中的關系。(相互配合、互相依存)1、抗戰前期,正面戰場聲援了共產黨組織的抗日根據地的建立,為敵後游記戰爭創造了條件;2、抗戰進入相持階段,由於正面戰場的消極抗戰,正面戰場形勢惡化,這時,敵後戰場成為抗戰的主力,但正面戰場繼續堅持抗戰,鉗制了敵人,有力地配合了敵後戰場的堅持和發展。四、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1、中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部成立
②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標志是什麼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標志是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飛抵芷江洽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志著二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舉行。
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的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代表日本帝國大本營的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依次在投降書上簽字。
1945年9月9日9時,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代表日本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正式向代表中華民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舉行受降儀式,這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志。
(2)中圖版抗日戰爭勝利課件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主要戰役:
1、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
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沈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
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
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而採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2、淞滬抗戰
一·二八淞滬抗戰(1932年1月28日~3月3日)系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為掩護炮製偽滿洲國傀儡政府的陰謀,由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館助理武官田中隆吉。
蓄謀在上海製造事端。田中隆吉與女間諜川島芳子策劃,於1932年1月18日,唆使日僧天崎啟升等五人向馬玉山路中國三友實業社總廠的工人義勇軍投石挑釁,與工人發生互毆。
特別提示:淞滬抗戰不同於淞滬會戰。淞滬會戰是1937年日本妄圖三個月滅亡中國發動的戰爭,持續三個月,上海失守。
3、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
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③ 抗日戰爭為什麼是全中國人民的勝利果實 ppt
這是考我呢
④ 抗日戰爭勝利有什麼歷史意義如何在ppt中進行互動製作
你可以使用101教育ppt進行相關課件的製作,裡面有個課件製作的功能,能夠提供互動ppt的相關素材內版容。從中權國近代史上來看,我們所中止的反侵略戰爭,只需抗日戰爭是完好勝利,而且是日本無條件投誠,並被徹底驅逐出中國。台灣回到祖國懷抱。從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來看,中國的抗日戰爭有力地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並付出了龐大的民族犧牲。所以,抗日戰爭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好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洗刷了近代以來的民族羞恥,成為中華民族由衰落到重新復興的轉機點。
⑤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
1、在中國共產黨倡導下,建立了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專戰線。
2、國民屬黨軍隊在正面戰場與日軍展開了多次會戰,消滅了大量日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3、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全面抗戰路線,制定了持久戰的戰略方針和一整套正確的作戰原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各地的人民抗日武裝抗擊和牽制著大部分侵華日軍和肌膚全部偽軍,成為全民族的中流砥柱,對抗戰的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
4、海外華僑和世界各國的支持,蘇聯紅軍,英美聯軍在歐洲,太平洋地區各個戰場痛擊德.意.日法西斯,加速了抗戰勝利的進程。
1、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2、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⑥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的標志和根本原因分別是什麼
勝利結束的標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根本原因:
(1)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同近代以來歷次反侵略戰爭最大的區別。
(2)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得到了世界所有愛好和平和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以及各種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抗日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另一說法抗戰的時間應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