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為什麼要放棄南京和上海
當然是打不過了抄。裝備、士氣、後援襲都遠遠弱於日本,南京、上海這些地方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而且還屬於大陸伸向海洋的突出部,日本利用海軍封鎖海岸線,再派遣精銳陸軍和空軍一路平推,國軍戰士即便再勇猛,也干不過人家啊!更何況相對來說日本指揮系統更加完備,配合更好,中國軍內派系林立,以保存自身力量為主,經常喜歡見死不救。這樣一來,碰到日本人玩命似的進攻,如何扛得住?只能後撤,依託連綿山脈防守。
『貳』 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是怎麼淪陷的
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是因為淞滬會戰而淪陷的,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
11月8日晚,蔣介石下令進行全面撤退,所有部隊撤出上海戰斗,分兩路退向南京、蘇州——嘉興以西地區。到了11日,上海市長俞鴻鈞發表告市民書,沉痛宣告遠東第一大都市——上海淪陷。
(2)抗日戰爭以上海南京戰爭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城市。它既是國民政府的經濟、文化中心和政治次中心,也是列強利益交匯之所在,更因此成為日本侵華的重要目標。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上海抗日斗爭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上海的特殊環境和有利因素,使這座城市的優勢條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中央機關長期堅守和戰斗的地方,也是黨領導文化工作的中心。抗日戰爭時期,上海黨組織以文化工作為重點和突破口,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使上海成為全國抗戰文化的策源地。
孤島時期,中國共產黨利用上海的特殊環境和列強之間的復雜矛盾,依託租界堅持開展抗日救亡斗爭,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進一步壯大了黨領導的抗日力量。同時,中國共產黨還利用洋商招牌進行抗日宣傳、團結國際人士推進救亡運動、藉助復雜環境開展情報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績。
『叄』 抗日戰爭開始後上海失守緊接著南京失守。說明國軍裝備太差嗎
關鍵是沒有全力抵抗,日軍入侵南京時,蔣家的主力軍已撤出南京,只留下少部分軍隊死守,基本算是棄城了。慘烈呀!你可以看看外國人拍的記錄片《南京大屠殺》。
『肆』 在抗日戰爭中,南京和上海誰淪陷的早
1937年11月12日
上海淪陷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佔領南京
『伍』 抗日戰爭中上海怎麼淪陷的
1932年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進攻上海閘北,一·二八事變爆發。駐守上海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粵軍)展開回擊,隨後張治中率中央軍第五軍增援上海,雙方陷入僵持,即第一次淞滬會戰(淞滬抗戰)。
2月28日,英國、法國、美國三國公使介入調停。5月5日,中日雙方簽署《淞滬停戰協議》,規定中國國民革命軍不得駐紮上海,只能保留保安隊,日本取得在上海駐軍的權利,6月,日本軍閥全部退回日租界。
而這一時期,由於國民黨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對日採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侵略軍迅速佔領中國東北,同時侵犯上海,並炮製偽「滿洲國」。
1932年3月9日,溥儀到達長春,在關東軍導演下,就任偽滿洲國「執政」。
(5)抗日戰爭以上海南京戰爭擴展閱讀:
1933年1月1日,日軍開始進犯山海關,把侵略矛頭指向了華北。
1933年5月,原西北軍將領馮玉祥在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5月31日,中日簽署《塘沽協定》,國民革命軍退出熱河和冀東,日本打開了通往華北的大門。11月,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將領發動福建事變,事變最終失敗,蔣介石撤銷了十九路軍的番號。
1935年,日本策劃製造華北事變,妄圖把華北變為第二個偽「滿洲國」;6月11日,梅津美治郎就華北問題提出備忘錄;7月6日,何應欽復函全部承認日方要求,實際形成《何梅協定》。
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於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八一宣言》),呼籲全國各黨派、各階層、各軍隊團結起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935年8月5日,日本外相廣田弘毅提出對華三原則。9月,日本再度製造輿論,要求「華北五省(察哈爾、綏遠、河北、山西、山東)自治」。11月25日,日本策動的,由宋哲元為委員長的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
參考資料:網路-抗日戰爭 (第二次中日戰爭)
『陸』 抗日戰爭南京與上海誰先淪陷
上海啊。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從1937年12月13日攻佔南京開始持續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開始好轉。
『柒』 抗日戰爭時南京保衛戰的具體情況
總計人抄數約10萬人
南京衛戍軍:司令長官唐生智,副司令長官羅卓英、劉興
第2軍團:軍團長徐源泉第41師:師長丁治磐第48師:師長徐繼武
第66軍:軍長葉肇第159師:師長譚邃第160師:師長葉肇(兼)
第71軍:軍長王敬久第87師:師長沈發藻
第72軍:軍長孫元良第88師:師長孫元良(兼)
第74軍:軍長俞濟時第51師:師長王耀武第58師:師長馮聖法
第78軍:軍長宋希濂第36師:師長宋希濂(兼)
第83軍:軍長鄧龍光第154師:師長巫劍雄第156師:師長李江
教導總隊:隊長桂永清第103師:師長戴之奇(代)第112師:師長霍守義
憲兵部隊(憲兵第二、第十團、教導團):憲兵副司令蕭山令
陸軍裝甲兵團指揮官劉介輝第三連趙鵠振少校(17輛一號戰車[29],據某些記載僅10輛與役)
江寧要塞部隊:要塞司令邵百昌炮兵第8團1個營、第10團1個營(戰車防禦炮計8門)防空司令部所屬各高射炮隊(大小炮27門)城防通信營本部特務隊
中國當時就是在上海、南京兩場戰役中央軍精銳損失殆盡。南京保衛戰的失利主要是司令長官唐生智逃跑造成潰敗!
『捌』 抗日戰爭時期南京和上海哪個最先淪陷
1937年11月,上海淪陷。接著日軍向南京進犯,12月,南京淪陷,日軍在此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
『玖』 抗日戰爭時期南京為什麼會失守
我用最簡單的話說一下要提到一個戰役-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開始淞滬會戰打了3個月回國.軍傷亡40萬日軍傷亡4萬是抗答戰開始後第一次大規模戰役這個戰役粉碎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淞滬會戰後上海失守上海丟了以後南京就不可能守住了蔣.介.石隨即開始把南京的工廠什麼的全都用輪船一箱箱運到重慶基本上南京就放棄了因為不可能守得住南京開始遷都重慶和日本打持久戰所以南京不是不守而是守護南京的戰役已經提前在淞滬會戰打了
『拾』 抗日戰爭十大戰役的南京保衛戰
背景
1937年11月,國民革命軍在淞滬會戰中失利,上海被日本佔領。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營下達了《大陸命令第八號》「命令:中支那方面軍司令官須與海軍協同,攻克敵國首都南京」,詳細部署則命令按「參謀總長指示」辦。於是,中國方面就此開始准備在上海以西僅300餘千米的首都南京的保衛作戰。11月8日,日軍分路直逼南京,11月30日,廣德失守,日軍逆向南京右側背迂迴,形成對南京東南至西南面的包圍。
戰斗開始
1937年12月1日,江陰要塞失守。4日,日軍完成了對南京東面的包圍。這樣,南京的第一道防線江寧、牛首山、淳化、湯山、龍潭之線已暴露在敵軍面前。
1937年12月9日,南京南郊秦淮河畔炮聲連綿不斷。日軍以坦克為前導攻克高橋門,向光華門進逼。夜色中的光華門上,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第一旅第二團團長謝承瑞上校望著遠處一言不發。此時已不用言明,每一個士兵都知道,大戰就要來臨。
10日上午,日軍佔領大校場的通光營房,炮轟光華門。謝承瑞團長指揮部下依託城牆堅決還擊,並將戰況向教導總隊總隊部匯報。總隊長桂永清中將命令,炮兵團立即入城,設陣地於明故宮,支援謝團。炮火中的日軍依然不斷沖鋒,至下午三時,已推進到護城河一線。晚八時,一支十餘人的日軍敢死隊沖入光華門外城城門洞內。謝承瑞團長向在午朝門督戰的桂永清總隊長建議火燒日寇。獲得批准後,謝團長親率士兵運送汽油到外城箭樓。半夜時分,將汽油灌進城門洞並投下火種。霎時濃煙滾滾,槍炮聲聲。火還未熄,謝團長命令打開城門並率領一排戰士反擊。城門洞中的日寇不是被燒死就是被擊斃。光華門陣地安然無恙,而謝承瑞團長沖鋒在前,被火焰灼傷。受傷的謝團長撤回陣地後又一次向巍然屹立的光華門望去。他保住了光華門,但他不知道就在不遠處的通濟門,71軍87師259旅旅長易安華少將已經以身殉國。
通濟門的戰事是在10日下午爆發的。城牆在炮火中傾頹,259旅的將士們與日軍殊死搏鬥,終因缺口太大,陣地失守。259旅喘息未定,71軍軍長王敬久的電話就打到了前線指揮所。命令259旅和261旅迅速恢復原陣地。易安華旅長手持軍令,沒有半點猶豫就叫通了261旅旅長陳頤鼎少將,相約黃昏反擊。盡管他清楚,他的部隊已在幾個月前的淞滬會戰中大傷元氣。
黃昏來臨,暮色中的滾滾硝煙使得天空愈加昏暗。攻擊的信號升空,易安華旅長親率一個加強團向東北方向的敵陣穿插。陳頤鼎旅長率261旅兩個加強營由北向南猛攻。日軍前鋒被夾在城牆和259、261旅出擊部隊之間,易、陳二部又被夾在日軍前鋒與日軍後援之間。混戰之中,只聽得到槍聲和喊殺聲。戰至深夜,突入之敵被全部消滅。但易安華旅長頭、腰、臂受傷多處大量失血壯烈殉國。年37歲。
11日,日軍的進攻重點轉向中華門外的雨花台。負責防守雨花台的是右翼陣地88師262旅和左翼陣地88師264旅。從9日到11日,雨花台陣地不斷受到日軍的進攻。262旅和264旅憑借地形殊死抵抗,寸土未失。日寇的進攻在11日達到最激烈的程度。日軍的攻勢在源源不斷的增援下絲毫未減,雨花台守軍的傷亡越來越大。262旅旅長朱赤少將和264旅旅長高致嵩少將手中再也沒有一兵一卒可供投入戰斗,而且他們沒有任何援軍。戰斗進行到12日凌晨,傷亡慘重的守軍依然牢牢控制著雨花台。日軍暫停了進攻,調集重炮和飛機轟炸262旅陣地。炮火越來越密集,山上的工事在轟炸中成為廢墟,堅守山崗的262旅將士們一批批陣亡。炮聲停止後,蜂擁而上的日軍步兵再也沒遇到抵抗。守軍262旅全軍覆沒,旅長朱赤少將殉國,年37歲。此時?264旅的堅守更加艱難。日軍在炮火的支援下已沖上陣地,與守軍短兵相接。混戰持續到下午,槍聲和喊殺聲逐漸停息。264旅陣地失守,旅長高致嵩少將陣亡,年39歲。
雨花台失守,日軍取得了制高點,繼續向中華門進攻。至12日,守軍74軍51師302團團長程智殉國。但中華門守軍依然死戰不退。下午5時許,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召集各軍師長開會,司令長官唐生智下令撤退。撤退令下達後,各軍師長大多未回部隊,只是打電話將命令下達後就各自跑掉。失去了指揮的撤退轉瞬間就成了潰退。守軍各部紛紛退向挹江門,形勢大亂。
清涼山憲兵指揮部,憲兵副司令兼首都警察廳廳長肖山令少將命令分散在各處的憲兵、警察部隊集結撤退,身邊只留下憲兵教導團的兩個營維持撤退秩序。等到肖山令完成撤退的善後工作到達江邊時已是深夜。此時,還有成千上萬的士兵在望江興嘆。肖山令果斷命令大家尋找一切可利用的東西,迅速過江。在他的指揮下,散兵們紮起木筏開始渡江。突然,中山大道上響起了密集的槍聲,日軍已追了上來。肖山令見敵軍來勢兇猛,便指揮未過江的散兵向兩側撤退,自己親率憲兵掩護。最終殉國。年35歲。
戰斗結束
在大多數部隊潰退之時,紫金山教導總隊陣地依然戰斗激烈,光華門上第二團仍然在竭力反擊。當撤退令下達到第二團時已是13日凌晨。教導總隊立即奉命轉移。傷病交加的謝承瑞團長就在此時犧牲在陣地上。年33歲。
此戰,中國軍隊以10萬之眾浴血奮戰,英勇地反擊了日本侵略軍。 但日軍以8個師的兵力分兵進逼,使守軍處於三面被圍。背水一戰的不利地位,再加上軍事當局在組織指揮上採取消極防禦,使守軍處處設防被動挨打,最後決定突圍又未擬定周密計劃,致使大量部隊困於城內,慘遭日軍殺戮。
作戰中,中國軍隊傷亡約5萬餘人。
影響
日軍於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之後,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平民和戰俘進行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強奸等戰爭罪行。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國際法庭認定至少20萬以上,中國學者考證為30萬以上。分析南京保衛戰的資料可以發現,國民黨軍隊真正在戰斗中陣亡的不多。多數死於混亂的撤退中以及日軍的大屠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