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1937年抗日戰爭租界問題

1937年抗日戰爭租界問題

發布時間:2021-03-08 00:14:28

Ⅰ 抗日戰爭中上海怎麼淪陷的

1932年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進攻上海閘北,一·二八事變爆發。駐守上海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粵軍)展開回擊,隨後張治中率中央軍第五軍增援上海,雙方陷入僵持,即第一次淞滬會戰(淞滬抗戰)。

2月28日,英國、法國、美國三國公使介入調停。5月5日,中日雙方簽署《淞滬停戰協議》,規定中國國民革命軍不得駐紮上海,只能保留保安隊,日本取得在上海駐軍的權利,6月,日本軍閥全部退回日租界。

而這一時期,由於國民黨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對日採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侵略軍迅速佔領中國東北,同時侵犯上海,並炮製偽「滿洲國」。

1932年3月9日,溥儀到達長春,在關東軍導演下,就任偽滿洲國「執政」。

(1)1937年抗日戰爭租界問題擴展閱讀:


1933年1月1日,日軍開始進犯山海關,把侵略矛頭指向了華北。

1933年5月,原西北軍將領馮玉祥在張家口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5月31日,中日簽署《塘沽協定》,國民革命軍退出熱河和冀東,日本打開了通往華北的大門。11月,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將領發動福建事變,事變最終失敗,蔣介石撤銷了十九路軍的番號。

1935年,日本策劃製造華北事變,妄圖把華北變為第二個偽「滿洲國」;6月11日,梅津美治郎就華北問題提出備忘錄;7月6日,何應欽復函全部承認日方要求,實際形成《何梅協定》。

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於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八一宣言》),呼籲全國各黨派、各階層、各軍隊團結起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935年8月5日,日本外相廣田弘毅提出對華三原則。9月,日本再度製造輿論,要求「華北五省(察哈爾、綏遠、河北、山西、山東)自治」。11月25日,日本策動的,由宋哲元為委員長的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

參考資料:網路-抗日戰爭 (第二次中日戰爭)

Ⅱ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的租界還繼續存在嗎

(很詳細, 不騙你)

天津租界的收回,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北京政府作為協約國成員,於1917年3月宣布與敵對的德國和奧地利斷交,並收回兩國在華租界。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又經過天津人民的爭取,德、奧租界才正式由中國政府自行收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蘇維埃政府在革命後發表宣言,表示願無條件放棄帝俄在華特權,其中也包括帝俄在華強設的租界。後經兩國政府談判,俄租界於1924年由中國政府收回。1929年比利時政府在確保本國在津利益的前提下,將比租界交還中國政府。抗日戰爭時期,作為同盟國成員的重慶國民政府曾自行宣布將天津的日本租界和義大利租界收回,英國也與重慶國民政府簽訂條約,將天津英租界交給中國。但日、意和法國維希政府卻聲明將英、法、意、日租界交給偽南京政府。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首先收回天津日租界,然後於1947年將英、法、意租界收回。其間,天津的英租界存在時間最長,達87年;比租界存在的時間最短,為17年。

一、德租界

1914年7月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作為同盟國的德國為了擺脫困境,於1917年2月違反國際法,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宣布將擊沉一切駛往協約國口岸的中立國商船。作為中立國的美國於2月3日與德國斷絕外交關系,並吁請各中立國採取一致行動。2月9日北京政府向德提出抗議,聲明如抗議無效,則斷絕兩國間的外交關系。就在德國的答復送來不久,北京政府於3月14日宣布與德國絕交,並收回德國在華的一切特權。

3月15日,直隸省長朱家寶根據北京政府內務部的命令,派天津警察廳長楊以德和天津交涉員黃榮良率軍警300人,前往接收天津德租界。他們先到德國領事館與德國駐津領事交涉了接收事宜,隨即同赴德租界工部局及巡捕房將其接收,然後中國軍警在德租界升起中國國旗。同時,租界內的各項事宜,也換由中國政府派人掌管。

3月28日,北京政府內務部公布了《管理津漢德國租界暫行章程》,其中規定,接收後的天津、漢口德租界改為特別區,各自設立臨時管理局,管理區內的警察及一切行政事宜。天津特別區臨時管理局由楊以德充任局長。8月4日,北京政府正式向德國宣戰,並宣布廢止中德間所訂立的一切條約、合同、協約。之後,又將特區臨時管理局改為正式的特區管理局,1928年改稱特別第一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作為戰勝國於1919年1月派遣代表團參加了巴黎和會。在會上,中國代表明確地提出要求收回天津、漢口德租界。6月28日,由英、美、法等國與德國簽訂的《凡爾賽和約》第130條規定,德國把天津、漢口德租界內所有屬於德國政府的房屋、碼頭、軍需品、各種船隻等各種公產轉讓給中國;第132條規定,德國承允取消得自中國政府現有漢口及天津租界之契約。這些條款確認了中國對德租界的收回。但是,和約中竟還規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為此,中國代表拒簽這一和約,致使中國收回德租界的行動仍無國際條約為依據。1921年5月,德國為了恢復對華貿易,與中國另訂新的雙邊條約,並在該約後附的換文中聲明,德國政府承擔《凡爾賽和約》中有關在華租界等條款所規定的義務,北京政府終於完成了收回天津德租界的一切法律程序。

二、奧租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中國政府參加了協約國集團,1917年8月14日對奧宣戰,並宣布收回奧租界。同日,中國軍警進駐奧租界。9月1日,中國政府與協約國達成協議,同意中國政府收回奧國在華租界。1919年9月10日,協約國與奧國在巴黎附近的聖日耳曼宮簽訂了《聖日耳曼和約》,其中第116條確認了中國收回奧租界的正當權益。收回後的奧租界改名為特別第二區。

三、俄租界

蘇維埃政權建立以後,面臨著外有列強干涉,內有白黨叛亂的十分嚴峻的形勢。當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的消息傳至俄國後,蘇俄政府非常高興,決定在外交上採取對華新步驟,以打破帝國主義在東方的反蘇陣線。1919年7月25日,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外交人民委員會向中國南北政府(即廣東軍政府和北京政府)發表宣言,鄭重宣布放棄帝俄時代在華所取得的一切特權,包括歸還租界和廢除不平等條約。然而,這時的北京政府在親日派安福系勢力控制之下,並受到英、法、美等國家的壓力,他們只承認二月革命後建立的舊俄臨時政府,而且讓這個已不存在的政府駐華公使和各地的領事繼續行使職權。

隨著蘇俄政權的日益鞏固以及在遠東影響的擴展,安福系下台後建立的北京政府,在1920年9月23日終於宣布停止俄臨時政府駐華公使、領事的外交待遇。之後,蘇維埃政府於9月27日再次對中國宣言,重申廢棄俄皇政府與中國所訂一切不平等條約。宣言第一款寫道:「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政府,宣言所有俄國前政府與中國所締結之條約皆屬無效,放棄侵佔所得之中國領土及中國境內之俄國租界,並將俄皇政府及俄國資產階級掠自中國者,皆無報酬的永久歸還中國」。北京政府面對蘇俄政府的宣言,雖然在帝國主義列強的壓力之下,沒有就以上問題與蘇俄談判,但還是下令著手收回在華俄租界。

1920年9月15日,直隸警察廳長楊以德和天津交涉員黃榮良帶領隨員到俄租界接收,由俄國領事移交了工部局卷宗帳簿,俄租界工部局鍾樓上掛上了中國國旗,該界華捕換上中國巡警服裝,又從天津各警區抽來120名警察維持秩序。同時,天津交涉署會同天津警察廳、高審檢廳議定了接管租界及管理、審判俄僑辦法。接管俄租界辦法規定:

(甲)天津俄租界應由交涉署會同天津警察廳先行接收,即將接收應辦事宜會銜通告旅津各俄僑一體遵照;

(乙)俄租界內原有警章稅則及一切管理章程暫准照舊辦理,但與中國現行法令章程抵觸及有其他特別情形時,得停止或變更之;

(丙)俄租界內管理警察並實施警察處分及其他行政處分均由天津警察廳執行之;

(丁)俄租界內如發生外交事宜,應由警察廳會同交涉署辦理;

(戊)從前俄使領職權內行政事宜,概由接管之地方官廳主辦,交涉事宜由交涉署主辦,裁判事宜由司法官廳主辦。

以上皆屬暫行辦法,待中國承認蘇俄新政府,該國派來新的駐華使領後,再加討論。

北京政府接管俄租界的行動,不僅引起白俄僑民的反抗,而且各帝國主義國家也紛紛出來干涉。10月11日和11月18日,駐北京公使團兩次照會北京政府,攻擊天津接管俄租界辦法,他們要求北京政府承認:「(一)所有俄國租界可自編警察,應歸該市政廳管理;(二)所有俄國租界之市政廳仍應照現行制度繼續辦理。」12月29日,中國外長表示:天津俄國租界工部局一切辦事章程均已許其暫行照舊。這實際上承認了俄租界的存在。中國政府派去的官員只代行監督行政權。

十月革命後的蘇維埃政府的兩次對華聲明,都未能及時得到北京政府的響應,在這種情況下,蘇聯全權代表加拉罕1923年9月到達北京,並於9月4日重申了兩次對華聲明的原則。經過一段時間的周折,中國外長顧維鈞與加拉罕於1924年5月31日簽訂了一系列的協定及聲明書。其中在《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中有「蘇聯政府拋棄前俄政府在中國境內任何地方根據各種公約、條約、協定等所得之一切租界等等之特權及特許」的條款。

根據《解決懸案大綱協定》的精神,天津地方當局於6月26日將沙俄領事館移交給蘇聯代表。8月6日,俄租界工部局董事會宣布解散,將董事會權力移交給新成立的天津第三特別區區公署。自此,天津俄租界才算完全為中國政府收回。

四、比租界

1927年國民政府建都南京,將收回外國在華租界作為對外交涉的一項重要內容,天津比租界是在中比交涉中被收回的。

天津比租界開辟以來一直沒有起色,它不但沒有給比利時帶來多大的實際利益,反而可能成為負擔。當時的比國政府沒有財力,也不願意投資於租界的建設。因此,1927年1月17日,比利時政府與北京政府舉行雙邊條約談判時,比利時駐華公使洛恩就宣布,比國願將天津比租界交還中國,以示友好。北京政府遂組織接收天津比租界委員會,准備予以接收。由於南方的國民政府堅決反對比利時政府與北京政府訂立任何條約,另外北京政府也無力支付比方要中國政府贖回界內土地的款項。於是,這一交涉遂被擱置。

1929年1月,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重提這一舊案,比利時政府表示,願「自動」將該租界「無抵償」地交還中國。隨後,國民政府特派外交部條約委員會顧問凌冰等5人與比利時駐華使館參議紀佑穆進行了具體交涉。1929年8月31日雙方訂立《比利時交還天津比國租界協定》及4項附件。這些文件規定,比利時政府將該租界的行政管理權移交中國政府,並將界內的所有租界公產也交與中國政府。該協定簽字後,中國政府指派凌冰等為接收委員,與比國駐華公使葛來姆繼續會商有關交收問題。到1931年1月15日,雙方才互換協定批准書,至3月,正式舉行交接典禮。比租界收回後改名為天津市特別第四區。

五、日租界

天津日租界的真正收回,實際上是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然而在1938年12月22日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之後,卻由其內閣總理大臣近衛文了發表了一紙遮羞的「聲明」,說什麼「日本非常尊重中國之主權,即更進一步,撤廢對中國獨立完整所必要之治外法權,及交還租界,亦不吝予以積極的考慮。」嗣後於1940年11月30日,又與偽南京政府簽訂《中日基本條約》,其中第七條說:「日本政府基於本條約之中日新關系的發展,應撤廢在中華民國所享有之治外法權,並交還其租界。中華民國政府則應開放其領域,使日本國臣民,得居住營業。」換句話說,就是要把日本佔領下的中國完全變成其租界。

1941年12月8日,日本對美、英等國不宣而戰,挑起了太平洋戰爭。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向日本宣戰,並宣布廢除中日之間的一切條約、協定、合同。這樣,中國便可以收回日本在華的全部租界。然而在當時,除重慶外,其他日租界的所在地均已淪陷,事實上,中國政府根本無法收回這些城市的日本租界。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日本為了盡力動員本國和佔領區的全部力量來與盟國決戰,於1942年12月21日的御前會議上決定了對華的新政策,其內容包括歸還租界,撤消治外法權等,藉以強化汪偽政權,「拂拭」中國人民的抗日意識,並促令偽南京政府向英、美宣戰。於此同時,由日本政府扶植的偽南京政府也勁頭十足地開展著「收回」外國租界的運動,以此來掩蓋其賣國嘴臉。1942年3月,日本政府把它所奪取的天津、廣州兩個英租界「移交」給偽南京政府後,於1943年1月初,又與偽南京政府訂立了所謂日華關於《交還租界及撤廢治外法權協定》。根據這一協定,日本將把在華日租界的行政權「交還」偽南京政府。隨後,日、汪在3月9日簽署了日本《交還專管租界實施細則協定》。條款規定,在杭州、蘇州、漢口、沙市、天津等地的日本專管租界之行政權,定於3月30日實施「交還」。3月17日,偽南京政府任命陳君慧為接收天津日本專管租界委員。

3月30日,在天津日租界公會堂舉行了日租界「交收」儀式,參加「交收」儀式的有日本駐北京的公使鹽澤,駐天津總領事太田,日本租界居留民團團長臼井忠三,汪偽接收委員陳君慧,以及偽天津特別市市長王緒高等。日租界「交收」後,改名為「興亞第一區」,偽特別市參事張同亮被任命為興亞一區區長。被日軍佔領的原英租界和法租界,分別改名為興亞二區、興亞三區。

偽南京政府「收回」的日租界,表面上租界的行政機構已不復存在,實際上一切行政大權仍操縱在日人之手。日本導演的這場雙簧戲,不僅無損於自己的絲毫利益,而且還可以收到掩飾其侵略形象,抬高汪偽地位,欺騙中國人民加入其「大東亞戰爭」的特殊功效。

1945年初秋,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結束。10月6日,由美國海軍陸戰隊駱基中將和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前進指揮所主任施奎齡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在原法租界公議局大樓舉行駐天津日軍投降儀式。隨後決定由有關當局隨同收復淪陷區,將日租界收回。

六、意租界

1941年12月8日,日本對美、英等國不宣而戰。同一天,侵華日軍也佔領了天津英、法租界。9日,國民政府正式向日、德、意宣戰,並宣布廢除中日、中德、中意之間的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據此,中國即可收回義大利在華的租界。但是,此時天津已處在日本統治之下,中國政府無法將意租界收回。

在此期間,由日本政府扶植的偽南京政府,卻在起勁地開展「收回」外國租界的運動。因為「歸還」租界,「撤廢」治外法權一直是日本招降汪偽的誘餌,而汪偽又一直將「收回」租界當作掩蓋其賣國嘴臉的遮羞布。作為法西斯陣營中的義大利,為配合日偽的這一行動,於1943年1月14日,指使駐南京的「大使」拜會了汪精衛,向他轉達了意國政府「交還」租界與撤廢治外法權的決定。該決定的電文稱:「義大利政府在本月13日,業已表明贊同交還租界及取消治外法權之原則,至實際執行辦法,將共同協商之」。這只是一個原則性聲明,何時交還天津意租界,電文沒有說明,以後也一直沒有下文。

1943年8月,義大利反法西斯力量乘著盟軍在義大利迅速推進的形勢,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墨索里尼政權,並公開向盟軍投降(後德國又將墨氏重新扶上台)。片刻之間,義大利從日本的盟國變成了敵國,駐津日軍立即封鎖了意租界,並「協助」偽天津市政府強行將意租界「接收管理」。8月13日至16日,在日本駐天津總領事太田的主持下,意方代表與偽天津市長張仁蠡和汪偽外交部的兩個司長確定了「交收」意租界的9條辦法,並舉行了「交收」儀式。意租界改為「特管區」。

由於當時的南京政府是個偽政權,它對租界的接收不為國際社會所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5年11月24日,國民政府外交部正式公布《接收租界及北平使館界辦法》。這一辦法規定,天津意租界的收回,根據1941年12月8日中國對義大利宣戰後廢止兩國間一切條約的聲明來辦理。隨後,天津市政府成立了天津市前英、法、意租界官有資產與官有義務、債務清理委員會,對意租界的財產進行了清理。這樣,天津意租界方正式為中國政府所接收。

七、英租界

1927年1月漢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在國內外震動很大,天津人民亦有收回天津英租界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北京政府專門組成接收租界委員會,把收回天津英租界的問題提到了日程。而天津英租界當局,也迫於形勢,採取了兩手准備。一是通過會商「第一步為確保永租權」,拖延收回時間;二是採取中英共管的辦法做好「交還」的准備。1927年3月,中英組織了交還天津英租界委員會,雙方代表開始進行接觸會商,經過9次討論,初步取得統一意見,即:採取中英共管的辦法,組織中英共同管理委員會,由英租界行政部將管理權移交給共同管理委員會掌管並擬出一個《紫竹林市政管理章程草案》。當時,由於中方主管部門認為「章程」草案必需修改而未能很快獲准。後來,由於中國政局的動盪,天津英租界收回問題便無人再提及。

1937年7月30日,日本侵略軍佔領了天津,隨之對英租界即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如勸告日僑撤離英租界,傳言英租界為中國人的抗日活動提供了掩護,以及有與日政策相沖突的行為等等,因而英租界當局與日本佔領者之關系日趨緊張。1938年12月15日,日軍在英、法租界的周圍架設了鐵絲網,對出入於英、法租界的行人進行檢查,除持有護照或通行證外,一律不準出入。1939年4月9日,偽天津海關監督、偽中國聯合準備銀行天津分行經理程錫庚被「抗日鋤奸團」暗殺於英租界大光明電影院。日軍立即通過偽天津市長溫世珍向英國駐津領事館發出抗議照會,並要求進入租界搜查兇手。15日,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和偽天津市警察局共同搜捕了4名嫌疑犯,日本天津防衛司令官要求英租界工部局引渡給日方。經多次交涉均被英方拒絕。5月6日,日方向英租界提出嚴重警告:「英、法租界是抗日共產分子陰謀活動的策源地,為各種暴力行為的避難所。英租界庇護暗殺犯人,是對日軍的間接敵對行為,是對東亞新秩序的挑戰」。6月14日,日本天津防衛司令官奉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部的命令,將英、法租界通往日租界及中國管轄區的7條路完全封鎖。不久,在日本外務省和軍部制定的《措施要領》中也規定,對於英租界不但要封鎖,而且可以「直接搜捕」,「實在不得已也可以實行軍事佔領」。

英租界被封鎖後,日軍選精銳官兵500人,以公祭「庚子殉難」日本兵墳墓為名,全副武裝開入英租界廣東路墳地。英國政府迫於日本所施的壓力,決定通過外交途徑進行斡旋,雙方同意在日本東京舉行英、日談判。

1939年7月,經日本外相有田八郎和英國駐日本大使克萊琪的幾次會談,於24日達成了初步協定,即《有田—克萊琪協定》。根據這個協定,英國政府承認日本在中國鎮壓抗日活動「有特殊需要」,保證在治安與經濟方面與日本合作;關於處理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在英租界所存的白銀等問題將繼續進行談判。

《有田—克萊琪協定》發表以後,受到中國各界及國際輿論的譴責,認為英國簽署的這個協定,是英國政府向日本的投降和退讓。這個協定,也引起了美國的震動。7月26日,即協定發表後的第三天,美國國務卿赫爾發表聲明指出:「如果日本欠斟酌的行動繼續下去,那麼不可避免發生某種嚴重事件。」次日,又向日本駐美大使崛內提出了廢除《日美通商航海條約》的通告。由於美國的強硬態度,英國在談判桌上的態度也立即改變,最終沒有達成天津租界貨幣流通問題的協議。8月31日,英、日談判宣告決裂。

1940年6月,經英國政府的要求,英日的東京談判再次舉行。6月19日,雙方達成了關於天津問題的一些協定。如公認偽聯合準備銀行的紙幣在英租界內流通;封存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原存於英租界之白銀;日軍可以對租界行政進行干涉等等。6月20日,日本解除了對天津英、法租界的封鎖。

1941年12月7日爆發了太平洋戰爭,日本向英、美宣戰。8日清晨,一支番號為極部隊的日軍進駐英租界,並立即將英租界改為極管區。1942年2月18日日本發表「移讓」天津英租界的「聲明」;3月,日本與偽南京政府搞了一次「移交英租界」的會商,並於3月28日正式履行了「移交」儀式,把極管區改名為特別行政區。設區公署,由漢奸方若任署長。1943年3月,又改名為興亞第二區。

日本對天津英租界的接管,英國並不予以承認。與此同時,英國與重慶國民政府進行會談,並在1943年1月11日簽訂了《關於取消英國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條約》,其中第四條規定將天津英租界交還中國。但是,當時天津尚處於日軍佔領之下,這一條約並不能履行。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頒布《接收租界及北平使館界辦法》,其中對收回天津的英、法、意三國租界作了相應的規定。年底,天津市政府成立了「天津市前英、法、意租界官有資產與官有義務、債務清理委員會」,杜建時任主任委員,英國首席顧問為甘悌,法國首席顧問為美馥瑞。1946年12月開始進行清理工作,1947年5月結束。至此,天津英租界正式收回。

八、法租界

在1937年七七事變以前,日本就有步驟地對法、英租界施展陰謀,以圖進占。據1934年8月31日《申報》記載,由於在津日軍進行演習,致使各國租界「檢查通過行人甚嚴,法租界巡警局尤執行最厲」。七七事變以後,日本佔領了天津。當時,由於租界享有治外法權,日軍尚不敢進佔法租界,只是不斷進行挑釁。

後來,隨著日本與法、英兩國矛盾的日益激化,日本軍方於1938年12月15日開始封鎖英法租界。1939年6月14日上午6時又開始封鎖法、英租界通向外面的道路。19日晚10時,日軍對於環繞英、法租界周圍之鐵絲網通放強烈電流,外僑受辱現象也不斷發生。日本的這種恐嚇活動一直延續到1940年6月20日才暫告一段落。與此同時,天津偽特別市公署配合日軍當局,飭令市商會,勸諭在英、法租界內之米業、錢業等各大商店迅速遷移至市區。27日,偽特別市公署又通告各人民團體,不拘會址或會員,一律遷出英、法租界。

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駐津日軍隨即進駐法、英租界。法租界因日本與維希政府關系得以繼續維持,雖然沒被接管,但已成為附庸。1943年2月23日,維希政府發表聲明,撤廢在華治外法權,將其在華租界「交

還」給中國,並於同年5月18日與偽南京政府簽署了交還協定,每月由天津市公署撥款4萬元,充法籍留用人員之薪金。是年6月5日10時30分,雙方舉行了法租界交還典禮,即日,在租界內設置行政、警察機關,管理收回後的法租界事務。同日,天津偽特別市公署布告,「查本市法國專管租界於6月5日交還中國,茲經本署規定,由接收之日將該租界地區暫行改稱為興亞第三區。依照興亞第一、二兩區之例,即日組設區公所,直隸於本署管轄,並立即實施保甲制度。」

與此同時,在重慶的國民政府也針對據法國維希政府1943年2月23日之聲明,宣布收回法租界。由於天津當時尚處日本控制之下,國民政府對法租界無法實施有效管理,其宣布收回之命令也只能是一句空話,毫無實際意義。直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以後,南京國民政府頒布《接收租界及北京使館界辦法》,才正式將天津法租界收回。

http://www.tjdfz.org.cn/tjtz/zjz/zjdsh/

Ⅲ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虞洽卿與工部局協商了什麼事情

當時上海公共租界內難民遍地,工部局為此傷透腦筋,虞洽卿與工部局協商,成立上海難民救濟協會,救助在滬難民。虞洽卿親自出任協會理事長,為使難民脫離險境做了大量工作。

Ⅳ 關於抗日戰爭和上海的問題

1937年7月29北平淪陷,30日天津淪陷,至此,華北基本全部淪敵。淞滬會戰從版1937年8月13日打到11月12日,上權海淪陷。
關於第三個問題,很難講,淞滬會戰事端是日本人挑起的,但國民革命軍誓死保衛上海,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在上海拖住了日本人3個月之久,並沒有聽說過關於上海淪陷誰是最大的漢奸這一說法。但是早在32年大漢奸川島芳子在上海曾製造過一·二八事變。

Ⅳ 1937年發生的中國大事件和世界大事件

1937年國內外大事記:
1月13日——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動畫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問世。
1月20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在延安成立。
美國連任四屆的總統羅斯福第二次任期就職,從此美國總統改在1月20日就職。
4月26日——德國空軍部隊神鷹軍團在西班牙內戰中摧毀了格爾尼卡城。
5月6日——辛登堡號飛艇在美國Lakehurst失事焚毀。
5月27日——金門大橋落成。
5月28日——內維爾·張伯倫任英國首相。
6月1日——中共代表周恩來與蔣介石在廬山談判。
6月3日——「不愛江山愛美人」,退位後的溫莎公爵迎娶華里絲·辛普森。
7月7日——七·七盧溝橋事變。
7月17日——蔣介石於廬山發表抗戰演說。
7月17日——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在好萊塢卡泰劇場首映。
7月29日——日軍攻克北平。
7月30日——日軍攻克天津。
本月 設立浙江省地方銀行景寧縣辦事處。
8月13日——上海事變。
8月14日——中日首次空戰八一四空軍大捷為空軍節。
8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8月22日——中共中央舉行洛川會議。
9月1日——淞滬會戰。
9月2日——香港發生丁丑風災(又稱「九.二風災」),造成11000多人死亡,大量魚棚損毀。
9月——時任浙江省主席的朱家驊寫介紹函給蔣緯國赴德國留學研習軍事。
10月13日——新四軍建軍。
11月20日——國民黨政府宣布遷都重慶。
11月25日——日軍攻陷無錫縣城,國民黨最後國防線——澄錫國防線隨即被攻破。
12月1日——日軍攻陷江陰要塞,開始控制長江。
12月13日——日軍攻克中國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發生南京大屠殺。
12月14日——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北京)於北京成立。
12月29日——愛爾蘭採用了新的愛爾蘭憲法,將國名正式定為「愛爾蘭」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673049.htm

Ⅵ 1949年解放後上海租界還存在嗎,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有沒有借機讓日本撤出日租界嗎

1840年—1854年年6月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1842年6月 英軍攻入上海
1842年8月 《中英江寧條約》(《南京條約》)簽定上海成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
1843年11月14日 英國首任駐上海領事GEORGE BALFOUR宣布上海於11月17日正式開埠
1844年7月 《中美五口通商貿易章程》(《望廈條約》)簽定
1844年10月 《中法五口通商貿易章程》(《黃埔條約》)簽定美國及法國獲得與英國相似的在華特權。
1845年11月29日 《上海土地章程》公布,正式確定了第一塊租界的范圍,計830畝(約553278平方米)
1848年11月 英國將租界面積擴大至2820畝(約1879812平方米)
1848年 美國開始在虹口地區購地,造成租界事實
1849年6月 法國建立租界,面積986畝(約657267.6平方米)
1854年7月11日 成立租界行政委員會(EXECUTIVE CMMITTEE),不久更名為市政委員會(MUNICIPAL COUNCIL)中文名為工部局1857年—1941年1857年 法租界成立「管理道路委員會」
1862年 美英租界合並
1862年 法租界「管理道路委員會」更名為「公董局」(CONSEIL MUNICIPAL),職能與工部局相似
1862年 大英自來火房(英商上海煤氣股份有限公司)籌建,於1865年供氣.
1881年 英商上海自來水公司成立,1883年供水.
1881年 上海大北電報公司開始兼營市內電話業務.1882年由英商德律風公司接辦.
1882年 英商上海電光公司成立
1893年 美英租界面積擴展至10676畝(約7116621平方米)
1899年 美英租界正式更名為「上海國際公共租界」(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OF SHANGHAI),並再次擴展到33503畝(約22333099平方米)。
同年 法租界擴展至2135畝(約1423191平方米)
1914年 法租界擴展至15150畝(約10095990平方米)
1941年12月 日軍佔領公共租 界
根據《上海租界志》,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於1945年正式收回上海租界主權,前後經歷了一百年。可是我們現在的歷史教科書,和許多刊物卻說上海的租界是在上海解放以後才被收回的,難道這個功勞也要爭一爭嗎?

國民政府時期收回治外法權的斗爭歷程,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28年至1931年,這一時期由於列強無故拖延,結果成效不大。第二階段從1941年至1943年,這一時期由於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國民政府基本上收回了治外法權。

Ⅶ 日本侵略中國時有沒有進入上海租界

日本侵略中國時有進入了上海租界。

上海被佔領的時候,很多社會名流和普通民眾紛專紛逃向租界內避難,屬各種抗日團體也紛紛把基地移入租界內,展開對日斗爭。

日本真正侵佔租界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美國參戰,隨後,英國等國家向日本宣戰,《英日同盟條約》廢除,隨即日本開進租界,整個上海在被占。

(7)1937年抗日戰爭租界問題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在「七七事變」之前,日本海軍已有擴大戰爭的准備。此後,日本軍部有一部分人主張不擴大戰爭,中日之間就停戰已開始談判,但海軍方面還是在繼續准備擴大作戰,認為如果陸地作戰的話,海軍的奇襲也是有必要的,所以繼續在制訂作戰方案。

1937年7月12日已形成對中國作戰計劃內部方案,要對中國實行海上封鎖,攻擊中國艦隊。詳細方案有海軍航空兵第一、二航空戰隊空襲杭州,第一聯合航空隊空襲南昌、南京等,這與「八一三」淞滬會戰開始後,日本海軍的行動一致。

日本海軍有一系列准備,在各地進入備戰狀態,海軍軍令部嚴格命令將長江流域下游城市的日本僑民遣返回日本,至8月9日為止。

Ⅷ 抗日戰爭期間,上海租界是如何區分的,誰能簡單介紹一下當時租界的情況

上海租界在抄抗戰時期,主襲要分公共租界(英美租界),和單獨分離出去的法租界

公共租界當時分為西,中,北,東四個區,大致是沿黃浦江和蘇州河沿岸延伸,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實際上沒有日租界,但習慣上會稱公共租界中日本人聚居的虹口一帶為日租界,1937年淞滬戰役這里就是主戰場之一,此後公共租界蘇州河以北的北區,東區實際都被日軍占據,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整個公共租界都被日軍佔領,1942年1月,英美為對抗日本與重慶政府簽訂新約,正式放棄了治外法權和在華租界,公共租界不復存在。

法租界是從原公共租界分離出去的,位置在原公共租界以南,上海縣城以北直到黃浦江邊,大致上海現在徐匯,盧灣,加上黃浦區一部分,是上海最高檔的住宅區。太平洋戰爭期間因為法國已經戰敗並和軸心國媾和所以未被日軍佔領,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放棄在華租界。6月5日汪偽政府先後收回天津、漢口和廣州的法租界。7月30日,正式收回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上海的租界歷史,從此就在汪偽政府手中終結。

Ⅸ 抗日戰爭期間,上海租界是如何區分的

上海租界在抗戰時期,主要分公共租界(英美租界),和單獨分離出去的法租界

公共租界當回時分為西,答中,北,東四個區,大致是沿黃浦江和蘇州河沿岸延伸,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實際上沒有日租界,但習慣上會稱公共租界中日本人聚居的虹口一帶為日租界,1937年淞滬戰役這里就是主戰場之一,此後公共租界蘇州河以北的北區,東區實際都被日軍占據,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整個公共租界都被日軍佔領,1942年1月,英美為對抗日本與重慶政府簽訂新約,正式放棄了治外法權和在華租界,公共租界不復存在。

法租界是從原公共租界分離出去的,位置在原公共租界以南,上海縣城以北直到黃浦江邊,大致上海現在徐匯,盧灣,加上黃浦區一部分,是上海最高檔的住宅區。太平洋戰爭期間因為法國已經戰敗並和軸心國媾和所以未被日軍佔領,1943年2月23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放棄在華租界。6月5日汪偽政府先後收回天津、漢口和廣州的法租界。7月30日,正式收回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上海的租界歷史,從此就在汪偽政府手中終結。

閱讀全文

與1937年抗日戰爭租界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