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抗日戰爭中年齡最小的戰俘(要圖片)
看到過一圖片,但找不到了,好像是一個10歲多點的小孩,很勇敢不怕日本鬼子,更不怕死。樓主咱兩講的估計是同一個圖片,所以選我的回答把。
② 抗日戰爭功勞最大到最勢力小排名
1937年全面抗戰前:
國民政府有步兵182個師及46個獨立旅、騎兵專9個師及6個獨立旅、炮兵4個旅及屬20個獨立團,和其他少量特種兵部隊,總兵力約200萬人;
八路軍下轄三個師不足3萬人,新四軍下轄4個縱隊約1萬人,總兵力不足4萬人。
1946年解放戰爭前:
國民政府總兵力約430餘萬(包括新擴編部隊及收編偽軍部隊);
解放軍總兵力約130餘萬(包括八路軍90餘萬,新四軍30餘萬)。
除此以外,日本侵華戰爭中,共129名日本將官陣亡,除去病死、自殺、飛機失事、死於蘇蒙、中美聯合航空隊之外,有50名將軍死於中國軍隊之手,其中死於國軍45人,死於八路軍5人(含一名刺殺身亡的)。
在全面抗戰中,國民政府方面犧牲的師級以上將軍及高級將領,多達70多人;另一部分則只有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與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兩名高級將領犧牲於抗日戰場。
現在你完全可以看出在日本全面侵華期間,誰有能力擔任正面抗擊日寇的重任了吧?其中軍隊數量的變化也可以看出戰爭的進程和變化了吧?如果再加上主要作戰地區的分布,我想你不難得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③ 抗日小英雄有幾個叫什麼名字
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涌現了一大批的少年英雄。抗日小英雄人物很多。比如:王璞、雨來、張嘎、王二小、海娃等。下面是比較有代表的幾個:
1、王璞
抗日小英雄王璞。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住在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3歲。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 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讓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2、王二小
抗日英雄王二小,1929年出生於中國河北省淶源縣,原名王禾。在反「掃盪」時,剛滿12歲的他把鬼子引入八路軍的埋伏圈,敵人一個中隊被全殲,可這位小英雄不幸被敵人殺害,英勇地犧牲了。
3、海娃
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一封信准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
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
他趕到羊圈裡,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後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拚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4、武建華
1943年,八路軍小戰士孫大興腿部受傷,組織決定派小衛生員武建華護理孫大興,到敵占區我地下黨員家中養傷。於是孫武兩人便以木匠靳錫武的小學徒和劉大爺的外孫身份在劉集隱蔽起來。日偽軍強拉民夫,在田鎮長家囤積糧食。大興和小武乘夜色鑽進田鎮長院內,放火燒了敵人的糧囤。
他們的冒險行動打亂了組織的安排,受到了嚴厲的批評。日寇蓄謀更大的掃盪計劃。一天,劉集的偽軍中隊突然開走,隨即開來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軍。老靳帶著大興和小武,摸清了敵人的真正意圖。緊要關頭,大興毅然決定自己留下吸引敵人,讓小武帶情報向部隊奔去。獨立三團得到小武送來的情報,立即行動部署戰斗。敵人遭到了殲滅性打擊。
5、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紅軍撤離中央根據地。參加了主力紅軍的父親出發前給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冬子把它當作寶貝似的收藏了起來。
紅軍一走,大土豪胡漢三又回來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親作為游擊隊的交通員,走東村奔西庄地傳達著黨的精神。在一次行動中,冬子媽被胡漢三的「靖衛團」圍困在燃燒著熊熊烈火的草屋內……母親的從容就義,使小冬子突然長大了許多,他懷揣爸爸留下的紅星,承擔起了游擊隊交通員工作。
他為山上游擊隊籌鹽,巧妙地躲過了「靖衛團」的搜查。冬子還機靈地做了米店的伙計,搞到了確切的情報,破壞了胡漢三的搜山計劃。冬子在沉著自如地對付了胡漢三的多次試探和盤問後,抓住良機,砍死了胡漢三。
1938年,江南遊擊隊准備開赴抗日前線,冬子和父親又見面了。他帶上那顆保存了多年的紅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紅軍戰士。
④ 小號幾級戰場的人最多,為什麼!
聲望是一來樣的,所以如果需要戰場榮譽自的小號,通常很低的級別就開始砍戰場,但是裝備的附魔必須好,因為小號的戰場上,拼的就是高級附魔和藍裝.否則就只能上去被殺.
小號戰場很精彩的,既沒有刷的,也沒有掛的.綠色,好玩,講究戰術和技術.
⑤ 抗日戰爭中和王二小一樣大的小英雄還有誰
2.銀幕抄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1940年河北唐縣兒童團員在執行"安檢"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
3.抗日小英雄——姜墨林
4.抗日小英雄——海娃
5.抗日小英雄——王朴
6.抗日小英雄——石英傑
7.抗日小英雄——李愛民
⑥ 列舉至少5個抗日戰爭中的小英雄。
(1)王朴
王朴,也叫作王璞。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住在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3歲。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 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讓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2)張嘎
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3)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四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海娃十四歲,是龍門村的兒童。一天傍晚,海娃腰裡插著羊鞭,拿著一桿紅纓槍,在山上的一棵小樹底下放哨。
(4)雨來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瞭望,捕捉敵情。1940年,他離家奔赴抗日戰場,長年轉戰南北。他參軍以後,童年時代的情景常常浮現眼前。於是,他創作了以雨來為主人公的小說《雨來沒有死》,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部一位負責語文教科書的編審專程找到管樺,告知他的小說改名《小英雄雨來》被選進了語文課本。從此,小英雄雨來便成了整整一個時代全國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5)王二小
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將他狠狠地摔在石頭上。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
⑦ 抗日戰爭中的小英雄
【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後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卧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庄村建設了「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
回答者: 檸檬的情緣 - 十三級 2008-5-11 17:21
活在歌聲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後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廣大觀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
⑧ 想知道抗日戰爭的士兵最小大約多少歲平均多少歲傷亡情況如何
幾個不滿十周歲的中國遠征軍最小士兵
這是一位美國記者拍攝於1940年代的專老照片。照片上定屬格著一個頭戴英式鋼盔,身穿美式夏季軍裝,在攝影師的鏡頭前顯得十分靦腆的小男孩。他還不滿十歲,假使放到今天,他才不過是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現在已經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了,或許在當年,他的戰友們也並不知道,亦或許他沒有正式的名姓,因為老兵們叫慣了他「小鬼頭」——而他是一名中國遠征軍的士兵,也許他是這支光榮的隊伍中年紀最小的成員。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國家和民族的真正含義,也不知道他明不明白戰爭的真實意味, 更不知道不滿十歲的他為什麼會出現在遠征軍的行伍中。他在戰爭中都做過什麼?是否在戰爭中倖存?今天是否還健在?如果他還健在,現在已經早就是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了。
這個具體多少歲及平均多少歲是無法具體調查及辨析的,傷亡的話也沒數據,想也是慘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