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有關抗日戰爭川軍的靈異事件

有關抗日戰爭川軍的靈異事件

發布時間:2021-03-07 17:53:11

『壹』 川軍抗日的歷史

川軍出川抗戰

在八年抗戰中,300萬川軍出川抗戰,64萬多人傷亡,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冠!

「七七事變」爆發後的第二天,四川省主席劉湘即電呈蔣介石,同時通電全國,吁請全國總動員,一致抗日。8月7日,劉湘飛赴南京參加國防會議。慷慨陳辭近2小時:「抗戰,四川可出兵30萬,供給壯丁500萬,供給糧食若干萬石!」
8月25日,劉湘發布《告川康軍民書》,號召四川軍民為抗戰作巨大犧牲:「全國抗戰已經發動時期,四川人民所應負擔之責任,較其他各省尤為重大!」
劉湘說:「過去打了多年內戰,臉面上不甚光彩,今天為國效命,如何可以在後方苟安!」帶病出征的劉湘,在抗戰前線吐血病發,他自知病已不支,曾在紙上書寫「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兩句杜詩。1938年1月20日,劉湘去世,終年僅48歲。

死前他留有遺囑:「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劉湘這一遺囑,很長一段時間里前線川軍每天升旗時,官兵必同聲誦讀一遍,以示抗戰到底的決心!1939年9月19日在成都為劉湘舉行極隆重國葬典禮。劉湘抱病出征的壯舉,為他晚年寫下最光彩的一筆。

台兒庄戰役中,122師師長王銘章,奉命駐守滕縣,王師長親自指揮巷戰,不幸遭機槍掃射壯烈犧牲。,所部官兵逐屋抵抗,戰至最後一人。122師5000餘人幾乎全部傷亡,但也斃日軍4000餘人。

李宗仁極感慨地說:「如無滕縣之固守,焉有台兒庄之大捷!以寡敵眾,寫成川軍史上最光輝的一頁!」

何應欽《八年抗日之經過》記載:抗戰8年中,四川(包括西康省)提供了近300萬人的兵源充實前線部隊,佔全國同期實徵兵1405萬餘人的1/5強。

川軍抗日殉國將領錄 :

李家鈺 1891年出生,四川蒲江人,早年畢業於四川陸軍軍官學校,抗日戰爭中任第一戰區第三十六集團軍中將總司令,1944年5月21日,在河南陝縣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饒國華 1984年出生,四川資陽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二十一軍第一四五師中將師長,1937年十一月三十日在廣德作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王銘章 1893年出生,四川新都人,四川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四十一軍一二二中將師長,1938年三月十七日在騰縣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毛澤東等聯名贈輓聯。

楊 懷 1897年出生,四川人,抗日戰爭時任第十集團軍第六0師一八0旅三五九團上校團長,1938年四月五在靠近安徽省的戴埠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少將。

張雅韻 四川成都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七十二軍新編第十五師四十四 團團長1941年三月二十四日在江西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少將。

許國璋 1898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二十九集團軍第四十四軍一五0師少將師長,1943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常德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張 敬 第三十三集團軍少將參謀,1940年五月十六認真湖北南瓜店犧牲。

『貳』 抗日戰爭有多少川軍加入,並獻出生命。。。。

炮灰團聽說沒? 川軍出川身上有兩桿槍土銃和步槍 裝備是所有部隊最差的 穿的是草鞋皮帶是是草。。

幾十年來,與世隔絕的四川盆地養育著從不出川的川軍。但當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全國各地的部隊都奔向抗日戰場時,駐扎在遙遠而寧靜的四川的川軍也被胸中一腔中國人的豪情鼓盪得熱血沸騰。四川省主席劉湘雖以圖謀自保、擁兵自重聞名全國,但也絕不願在抗日這件事上給蔣介石一個收拾川軍的借口。於是,在四川人民的強烈要求下,川軍將領劉湘、鄧錫侯、李家鈺等,紛紛致電國民政府,請纓殺敵。

蔣介石任命劉湘為第2路預備軍總司令,轄2個縱隊,第一縱隊正副司令為鄧錫侯、孫震,下轄41軍(孫震部)、45軍(鄧錫侯部)、47軍(李家鈺部)。第一縱隊(後改稱第22集團軍)經川陝公路開赴抗日前線。第二縱隊正副司令為唐式遵、潘文華,下轄21軍(唐式遵部)、23軍(潘文華部)。第二縱隊(後改稱第23集團軍)順長江東下至武漢。此外,川軍第20軍由軍長楊森率領,從貴州出發支援淞滬抗戰。從1937年9月起,川軍前後組織了12個軍,共30萬人,分批出川投入抗戰。其中,第一縱隊第22集團軍的10萬川軍腳穿草鞋,身穿單衣進入北國的嚴冬之中。第22集團軍還沒上戰場,卻首先碰到了大自然的考驗。寒冷、飢餓中,沒有人抱怨,沒有人喊苦。誰要是嚷著要回四川,便立刻會招來無數雙白眼,一大堆奚落:沒出息的東西,滾回去吧,別給四川人丟臉。

10萬川軍在晉綏軍和中央軍的潰潮中逆流而上,來到了山西抗日前線。大自然的嚴酷沒能打垮這些精明矮小的四川漢子,但世間人心卻使他們寒透了心。川軍出川,比不上蔣介石的驕子中央軍,又是卡車,又是人力地運送軍需物品。他們的軍需補給都得自己就地解決,槍械彈葯的更換、補充更無人問津。10萬大軍得首先給自己找口飯吃,找件衣穿。當面對天之驕子中央軍和地方土皇帝晉綏軍那一雙雙鄙夷的目光,他們覺得自己像是個乞丐。在遭著冷眼向面前的富翁伸手乞討,這令自我為王數十年的川軍忍無可忍。

川軍終於被激怒了。只要能弄到糧食、衣物,他們便顧不得那麼許多戒律,連買帶搶。潰退時,遇到軍械庫也砸開大鎖,擅自補給。一時間,山西是連潰敗帶自擾,烏煙瘴氣。

第2戰區司令長官、山西的土皇帝閻錫山一個電話打到武漢軍委會,控告川軍抗日不足,擾民有餘,簡直是一群土匪。請軍委會令川軍立刻走人,第2戰區養活不起。

蔣介石聞報極為憤慨。想當初劉湘幾次請纓抗戰,要求出川,又是發誓,又是保證。可今天仗沒怎麼打,狀倒先告來了。以他的本意,他真想好好收拾收拾這支地方雜牌。可眼下國民黨軍新敗於京、滬,正值用人之際,川軍這么大股力量不用確實不妥。再說讓他們繼續回川稱王稱霸,那更不能容忍。思前想後,蔣介石還是咽下了這口氣,吩咐侍從室主任林蔚道:

「第2戰區不肯要,把他們調到1戰區去,問問程長官要不要。」

誰知一聽是川軍,程潛就像是遇到洪水猛獸一般,不待林蔚說完,就在電話里一口回絕道:「不要,不要。連閻老西都不要,你們還往我這兒推,我不要這種爛部隊。」

蔣介石一氣之下聲稱要將22集團軍統統趕回四川

八年抗戰,作為大後方的四川省,為抗戰作出巨大貢獻和犧牲。川軍出川達300萬之眾,傷亡64萬!參戰人數、傷亡人數居全國之冠

八年抗戰,作為大後方的四川省,為抗戰作出巨大貢獻和犧牲。川軍出川達300萬之眾,傷亡64萬!參戰人數、傷亡人數居全國之冠

川軍反正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 歷史不會忘記川人為抗擊蒙古,抵抗滿清中的慘烈與堅持,不會忘記川人出川抗日,抗美援朝的壯烈與英勇
台兒庄戰役,抗戰重要轉折點之一。川軍122師與日軍在滕縣展開巷戰,師長王銘章壯烈殉國。其後,全師官兵拒不肯降,不惜以手榴彈與入城的敵人同歸於盡。滕縣一役,122師擊斃日軍4000餘人,而該師5000人戰至最後一人,幾乎全部犧牲。原國民黨政府代總統李宗仁曾在回憶錄中寫道:「川軍以寡敵眾,不惜重大犧牲,阻敵南下,完成戰斗任務,寫成川軍之魂!」

中華人民萬歲!

『叄』 抗日戰爭死了多少川軍

陣亡263991人。

據《抗戰期間各省歷年實征壯丁人數統計表》統計,抗戰八年,四川總計共征壯丁2578810人,居全國各省之冠,為全國同期實征壯丁14050521人的1/5。

據何應欽的統計,抗戰期間,四川出川將士傷亡人數約為全國的1/5,即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共計64萬餘人。

(3)有關抗日戰爭川軍的靈異事件擴展閱讀:

川軍出川:

1937年8月25日,劉湘發布《告川康軍民書》,號召四川軍民為抗戰作巨大犧牲:全國抗戰已經發動時期,四川人民所應負擔之責任,較其他各省尤為重大!川軍各將領紛紛請緡抗戰。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園(現人民公園)內人山人海、戰旗飄揚。四川省各界人士在此歡送出川抗敵將士。

「此行決心為國雪恥,為民族爭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復,誓不回川」。

抗戰全面爆發後,川軍七個集團軍,另有一軍一師一旅共40餘萬人,先後開赴抗戰前線浴血奮戰,此後8年中,四川提供了300左右萬人的兵源充實前線部隊!川軍傷亡64萬餘人。

川軍出川抗戰,建立了卓著功勛。

1937年10月後,淞滬戰役廣德戰場,23集團軍145師中將師長饒國華的部隊,戰斗尤為慘烈。

饒國華離川時對家裡人說:「我此去,為國而戰,義無反顧,我萬死不辭」。

日軍發起總攻,傾瀉成千上萬噸的炮彈、炸彈。饒部苦戰三晝夜、傷亡極慘重。

饒國華說:「前人史可法曾說過『以城為殉』,我誓與廣德共存亡」。

陣地失守,師長饒國華毅然率剩餘僅一營部隊沖入敵陣,以圖恢復陣地,終因寡不敵眾,身陷重圍,彈盡援絕,11月30日晚,饒國華舉槍自戕殉國、慷慨成仁,年僅44歲。

一四四師師長郭勛祺也在戰斗中負重傷。饒國華忠烈殉國後,國民政府明令褒揚,追贈為陸軍上將。

在淞滬會戰中,川軍將士幾乎全部戰死沙場,僅2000餘人撤退到湖北,後在棗宜會戰中,川軍再次成為主力,殲敵4萬日軍後,有20餘萬川軍士兵傷亡。

在出川的6名中將中,便有4名壯烈殉國,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團級軍官基本全部在前線犧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川軍

『肆』 抗日戰爭川軍死了多少

263991。

據《抗戰期間各省歷年實征壯丁人數統計表》統計,抗戰八年,四川總計共征壯丁2578810人,居全國各省之冠,為全國同期實征壯丁14050521人的1/5。

據何應欽的統計,抗戰期間,四川出川將士傷亡人數約為全國的1/5,即陣亡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共計64萬餘人。

川軍先後有6個集團軍另有2個軍1個獨立旅出川抗戰,約佔全國出兵抗戰軍隊總數的1/5。

(4)有關抗日戰爭川軍的靈異事件擴展閱讀:

川軍(包括西康省)在抗戰中為全國提供最多人力的省份,在1938年-1945年,國民革命軍中尚有戰鬥力的部隊30%均為川軍,實際戰斗人員甚至超過了中央軍。

而提供純勞力的壯丁佔了全國壯丁1/5以上,其陣亡將士亦居全國之冠。

1937年9月1日,首批出川抗日的川軍先頭部隊分2路出征。之後的8年抗戰中,先後出川投入抗日前線的川軍編組為6個集團軍另2個軍,1個獨立旅。

他們轉戰晉東、魯南、皖南以及河南、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區,馳騁於南北戰場,幾乎參加了所有的對日大會戰,其戰績輝煌。

全面抗戰中,川軍出川第一戰為第43軍26師和第20軍在淞滬戰場的血戰。

26師屬川軍43軍郭汝棟部,淞滬會戰爆發後,奉命開赴上海抗日前線,與楊森的20軍等協同作戰。當時,該師的武器裝備極差,一個連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1挺輕機槍和五六十支步槍。

有的槍使用過久,來復線都沒有了,還有少數步槍機柄用麻繩系著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見」。雖然如此,官兵的抗敵激情並不稍減。

在日軍的飛機大炮狂轟濫炸和猛烈射擊下,盡管工事被摧毀殆盡,傷亡慘重,仍抱誓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堅守陣地。白天與敵苦戰,阻敵進攻,晚上又不顧疲勞搶修被破壞的掩體,准備來日迎戰,前仆後繼,毫無懼色。

軍士「劉芳負傷不下火線,第2次重傷時還在說:『為抗日犧牲,死而無憾!』他一直堅持到停止呼吸」;155團中校營長、代理團長強兆馥左腿被敵彈打穿,頸部亦中流彈後,仍繼續和官兵一道堅持戰斗。

該師官兵就是這樣英勇頑強地在戰場上鏖戰了7個晝夜,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被譽為參加淞滬會戰的70多個師中成績最好的5個師之一。

但該師所付出的代價也極為慘重,全師「4個團長,2個陣亡……14個營長,傷亡13個……全師4000多人,僅剩下600多人」。其犧牲之慘重,於此可見。

20軍在淞滬抗日前線立下戰功。該軍的任務是接防蘊藻浜、橋亭宅、頓悟寺、陳家行一線陣地。當時日軍第9師團和近衛師團以及其他特種部隊共數萬之眾,以這一線為重點進行猛烈攻擊。

20軍在此與日軍激戰7個晝夜,盡管戰斗非常艱苦,但官兵們悍不畏死,殺敵熱情高昂,多次擊退其進攻,斃傷大量日軍,繳獲不少槍枝彈葯。

以「傷亡團、營長20多名,連排長200多名,士兵7000餘人」的慘重代價,在粉碎日本侵略者迅速攻佔上海的狂妄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蔣介石的嘉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川軍

『伍』 抗日戰爭川軍出川共有多少人,

350餘萬。

抗戰期間,共有350餘萬川軍出川抗戰,約佔全國出兵抗戰軍隊總數的1/5,是除國民黨中央軍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裝,幾乎參加了抗戰中的所有大型戰役。

數十萬川軍以貧弱之師和簡陋的武器與裝配著先進武器的日本侵略軍進行了長達八年的戰斗,雖然犧牲慘重,但是川軍將士視死如歸,有著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故而在歷次大會戰中,戰績卓著,給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成為人所稱道的鐵血之師。

(5)有關抗日戰爭川軍的靈異事件擴展閱讀:

「九一八」事變以後,中日民族矛盾急劇上升,全國抗日潮流洶涌澎湃,抗日救亡的吶喊聲,震撼巴山蜀水。

日軍侵略華北的事件發生後,在日軍加緊侵略,中日矛盾空前激化及川軍與蔣介石的矛盾日趨尖銳的形勢下,川軍中抗日情緒也日趨激烈,以劉湘、鄧錫侯、劉文輝為代表的四川地方實力派接受中共「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表達了團結抗日的願望。

「七七」事變的發生,進一步激發了川軍的愛國熱忱,正在重慶參加整軍會議的川軍愛國將領極其憤怒,紛紛致電上書,請纓殺敵。

川康綏靖公署主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湘迅速作出投入抗日疆場,挽救民族危亡的決策,並於1937年7月10日和13日兩電當局,表達其「願率川軍供驅遣抗敵」「共赴國難」的決心。

7月25日,劉湘命令綏署直轄各軍師長於3日內馳返原防,「遵令整軍」。8月,川康整軍勝利完成,為川軍出川抗戰奠定了基礎。

1937年9月1日,首批出川抗日的川軍先頭部隊分2路出征。之後的8年抗戰中,先後出川投入抗日前線的川軍編組為6個集團軍另2個軍,1個獨立旅。

他們轉戰晉東、魯南、皖南以及河南、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區,馳騁於南北戰場,幾乎參加了所有的對日大會戰,其戰績輝煌。

全面抗戰中,川軍出川第一戰為第43軍26師和第20軍在淞滬戰場的血戰。

26師屬川軍43軍郭汝棟部,淞滬會戰爆發後,奉命開赴上海抗日前線,與楊森的20軍等協同作戰。

當時,該師的武器裝備極差,一個連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1挺輕機槍和五六十支步槍。有的槍使用過久,來復線都沒有了,還有少數步槍機柄用麻繩系著以防失落,武器之窳劣,可以想見」。

雖然如此,官兵的抗敵激情並不稍減。在日軍的飛機大炮狂轟濫炸和猛烈射擊下,盡管工事被摧毀殆盡,傷亡慘重,仍抱誓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堅守陣地。

白天與敵苦戰,阻敵進攻,晚上又不顧疲勞搶修被破壞的掩體,准備來日迎戰,前仆後繼,毫無懼色。

軍士「劉芳負傷不下火線,第2次重傷時還在說:『為抗日犧牲,死而無憾!』他一直堅持到停止呼吸」;155團中校營長、代理團長強兆馥左腿被敵彈打穿,頸部亦中流彈後,仍繼續和官兵一道堅持戰斗。

該師官兵就是這樣英勇頑強地在戰場上鏖戰了7個晝夜,多次擊退日軍的進攻,被譽為參加淞滬會戰的70多個師中成績最好的5個師之一。

但該師所付出的代價也極為慘重,全師「4個團長,2個陣亡……14個營長,傷亡13個……全師4000多人,僅剩下600多人」。其犧牲之慘重,於此可見。

20軍在淞滬抗日前線立下戰功。該軍的任務是接防蘊藻浜、橋亭宅、頓悟寺、陳家行一線陣地。當時日軍第9師團和近衛師團以及其他特種部隊共數萬之眾,以這一線為重點進行猛烈攻擊。

20軍在此與日軍激戰7個晝夜,盡管戰斗非常艱苦,但官兵們悍不畏死,殺敵熱情高昂,多次擊退其進攻,斃傷大量日軍,繳獲不少槍枝彈葯。

以「傷亡團、營長20多名,連排長200多名,士兵7000餘人」的慘重代價,在粉碎日本侵略者迅速攻佔上海的狂妄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蔣介石的嘉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川軍

『陸』 有多少人知道抗戰時期川軍的英勇事跡

許蓉生(市社科院歷史與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川軍將士英勇抗戰的事跡,映照出了成都「輕生死重大義,堅韌不拔」的城市精神。

成都人的性格,水性至柔,雍容、平和,善於享受,但在生死存亡的重大歷史關頭,卻表現出迥然不同的氣概。蘆溝橋事變後,川軍將士紛紛請纓抗戰。川軍出川時,裝備不足,彈葯匱乏,基本上沒有醫療設備,然而,就是這樣一支部隊,卻在抗戰中經歷了無數次最艱苦、最慘烈的犧牲,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獨立事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包括成都將士在內的四川軍民,以他們的鮮血和生命,以他們堅韌不拔的英雄氣概,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氣壯山河的慷慨悲歌。「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至今矗立在萬年場路口,它是成都人輕生死重大義,堅韌不拔精神的生動寫照。

焦汝敬,男,87歲,成都市政府任命參事。雖然遠離戰爭年月已有幾十年的時間,但談起那段難忘的歷史,老人仍然記憶猶新。

焦汝敬告訴記者,1938年,21歲的他剛剛從黃埔軍校畢業便來到了成都。就在當時,駐扎在四川的十幾個軍,除他所在的95軍和56軍留守後方以外,其餘幾乎已全部出川參戰,而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抗戰的八年時間里一直堅守在戰場上,一次都沒有回過家。比如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整個抗日戰爭中犧牲在戰場上級別最高的指揮員,「直到犧牲時為止,他甚至都沒有機會到自己在蒲江老家新修的房子里住過一次」;陳章文是焦汝敬剛到成都時認識的老大哥,而當1939年他隨88軍的范紹增出川抗戰後,兩人的再次相遇竟然等到了1949年之後。

不僅全川的官兵以抗日救國為己任,四川的老百姓也對抗戰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眾人紛紛捐款捐物支援前線,年輕人都積極報名參軍參戰。有一次,在人民公園舉行的抗戰講演活動上,他就親眼看見當講演活動結束後,放在台下的大籮筐里已放滿了普通市民自發捐獻的錢物,而且沒有一個人留下姓名。

新聞鏈接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後,全國各地紛紛抗日,從抗戰初期的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到抗戰相持階段的長沙會戰、南昌會戰、隨棗會戰、浙贛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桂柳會戰等,川軍先後共有300多萬人參戰,廣大民眾積極捐糧、捐款,各項軍事工程動用人數更無法統計。對於這段歷史,李宗仁將軍曾說:「八年抗戰,川軍之功,殊不可沒」。

『柒』 抗日戰爭時期川軍出川多少死了多少幾人回川

川軍加上川籍補充兵約有110萬人,陣亡26.4萬人,活下來的大概有八九十萬。

『捌』 川軍在抗日戰爭期間的表現是怎樣的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國抗戰的呼聲甚高,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湘立即向專中央和全國屬通電請纓抗戰,甚為激憤。8月,各路川軍將領集議抗戰事宜,決心放棄前嫌,統兵14個師,組成二個集團軍。鄧錫侯率領第二十二集團軍,劉湘率領第二十三集團軍開赴抗日前線。還有兩批川軍出川抗戰,分別是:第29集團軍王攢緒總司令轄兩個軍,第30集團軍王陵基總司令轄兩個軍,第36集團軍李家鈺總司令轄兩個軍和李宗鑒旅長的獨立第35旅。抗戰八年,出川抗戰的川軍在40萬人以上(不包括以後各部隊自行補充數)。川軍三期出兵抗戰,參加了正面戰場上幾乎全部大的會戰。川軍是被常凱申玩兒殘的。

『玖』 關於二戰川軍抗日,急求!

抗日戰爭中的川軍僅指國民革命軍中的四川籍將士,而並非真正意義的國民革命軍四川地方軍閥,抗戰中從四川招募的士兵很多補充到了中央軍等國民革命軍主力軍隊中,而非國民革命軍四川地方軍閥

川軍為抗日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抗戰中傷亡的326萬國民革命軍將士中有224萬為川軍將士,其中1939年到1945年間,全軍陣亡的85萬人中有60萬川軍。川軍被俘人數是國民革命軍地方軍閥中最少的,整個抗戰中共2.4萬餘人被俘(註:統計不準確,抗戰中從四川招募的士兵很多補充到了中央軍等國民革命軍主力軍隊中,而非川軍),不到總人數的1%(而中央軍在安徽一役中便被俘4萬餘人)而陣亡比例高達1/3,在淞滬會戰中,川軍17萬將士全部幾乎戰死沙場,僅2000餘人撤退到湖北,後在棗宜會戰中,川軍再次成為主力,殲敵4萬日軍後有20餘萬川軍士兵陣亡。在出川的6名中將中,便有4名壯烈殉國,一線戰斗部隊中沒有一名團一級指揮官被俘,第一批出川的400多位團級軍官基本全部在前線犧牲。

川軍(包括西康省)在抗戰中為全國提供最多人力的省份,在1938年-1945年,國民革命軍中尚有戰鬥力的部隊40%均為川軍,實際戰斗人員甚至超過了中央軍。而提供純勞力的壯丁佔了全國壯丁1/5以上,其陣亡將士亦居全國之冠。

『拾』 川軍在抗戰期間做出哪些犧牲和貢獻

發生在1937年至1945年之間的抗日戰爭,是100年來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戰爭。

在這場歷時八年拯救民族危亡的保衛戰中,300餘萬川渝將士義無反顧地走上抗日戰爭的第一線,奮勇抗戰,浴血沙場,其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

據不完全統計,8年抗戰中,川軍「所擔任之前線,約佔全國十分之二」,死於戰場者多達263991人,負傷356267人,失蹤26025人,總計達646283人。

這當中,既有四川省政府主席、川康綏靖公署主任劉湘;也有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中將的第21軍145師師長饒國華、第41軍代理軍長王銘章、第36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第44軍150師師長許國璋。

還有校尉級軍官王潤波、李成烈等30餘人,而更多的則是那些生前默默無聞,死後甚至連地址、姓名都不清楚的下級士兵。

正是由於出川將士「大家都滿腹殺敵報國的熱血」,個個胸懷「不把日寇驅出國境,誓不生還」的決心,所以才能夠使川軍「臨戰之勇,奮斗之烈,較國內任何部分軍隊亦無愧色」。

(10)有關抗日戰爭川軍的靈異事件擴展閱讀:

抗戰爆發後,四川軍人更是群情激憤,紛紛請纓殺敵。就在盧溝橋事變發生的第二天,川軍第41軍軍長孫震在重慶表態,願率所部出川,參加對日作戰。

7月16日,國民黨中央軍校成都分校陳執功等23名學員聯名請纓參戰。「學員等身為軍人,痛亡國之無日,欲請纓而無路,今以最大之決心,寧願為收復失地之抗戰而慘死,不願為帶兵陞官之軍人而幸生」。

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著名的「最後關頭」的講話,明確表示,只要還有一線希望仍會爭取和平,只應戰而不求戰。「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7月23日,中國政府獲得情報,除關東軍外,日本陸續開往華北的增援部隊已經達到10多萬人,侵入華北的日軍人數全面超過華北守軍。

7月29日,北平淪陷。一天之後,天津淪陷,9天後日軍在北平舉行了入城儀式。

8月14日,國民政府發表《抗戰自衛書》,宣布:「中國絕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

一天後,日本宣布全國總動員,成立作戰大本營。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從此踏上不分勝負不罷休的不歸路。

1937年8月,國民政府正式命令川軍出川,參加抗戰。從1937年9月開始,川軍分三路奉命開赴抗日前線。

第一路由第22集團軍總司令鄧錫侯率領(轄第41軍,軍長孫震;45軍,軍長陳書農;47軍,軍長李家鈺)從成都啟程,徒步經川陝公路至寶雞,然後沿隴海路東進,經潼關、渡黃河,進入山西境內對日作戰。

第二路由第23集團軍總司令劉湘率領(轄第21軍,軍長唐式遵;23軍,軍長潘文華;44軍,軍長王纘緒),這一路從重慶朝天門碼頭啟程,乘船沿長江東下,經武漢轉道許昌、鄭州,參加南京保衛戰。

第三路由川軍將領楊森率領第20軍,從貴州出發,直接開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

這三路參戰的川軍共14個整編師,20餘萬人。

此外,1938年春,川軍將領范紹增在顧祝同的支持下,於重慶組建了第88軍,開赴第三戰區作為總預備隊。再有獨立第35旅,原系川軍第20軍楊森部的一個加強旅,後直屬國民政府軍政部,也奉命開赴前線。

60年前的四川,交通極端落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川軍開赴前線,困難重重。當時雖有長江通道和川陝公路,但車輛船隻極少,川軍出川多靠步行,長途跋涉數千里。

川軍裝備十分簡陋,每個士兵僅有粗布單衣2件,綁腿1雙,單被1條,單席1張,草鞋2雙,斗笠1頂。所用步槍80%系川造,質量差。

每個戰士配備子彈三五十發,手榴彈二枚、大刀一把,一個團僅有幾挺機槍。盡管武器裝備較差,但川軍在各次會戰中,勇敢作戰,不怕犧牲,特別是廣大士兵,更是滿懷民族義憤,沖鋒陷陣,前仆後繼,報效祖國。

川軍第20軍和第26師參加淞滬會戰時,在一片平原地帶,沒有任何可以防守的天然屏障。川軍遠道而來,倉促參戰,幾乎連像樣的工事都無法修築,全憑血肉之軀抵擋敵進攻。

日軍出動了飛機、坦克、大炮和軍艦,攻擊的炮火來自地面、空中和海上,守衛陣地的川軍官兵常常整連整營地被敵人的炮火毀滅。

「我們的部隊每天一個師又一個師地投入戰場,有的不到三個小時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個小時死了三分之二,這個戰場就像大熔爐一般,填進去就熔化了!」這是曾任第三戰區司令官馮玉祥的一段原話。

第41軍、第45軍將士,身穿單衣,赤足草履,一直從成都步行2000多里,奔赴山西戰場。11月的山西,已是北國冰封,寒風刺骨,將士們全身冰涼,手持一桿老式川造步槍,腰系僅有的一顆手榴彈,與武器裝備精良的日軍作戰,戰況十分慘烈。

1938年3月,在台兒庄戰役中,第41軍代軍長王銘章,奉命率部死守滕縣,阻擊敵軍。日寇採取空軍、炮兵、坦克部隊和步兵聯合作戰的戰術,輪番進攻,川軍拚命死守,王銘章等3000多將士全部壯烈犧牲,以身殉國。

由於川軍死守滕縣三個晝夜,終於挫敗了日寇增援台兒庄的企圖,使友軍能順利完成對台兒庄的包圍。

在台兒庄戰役中,川軍與友軍一道浴血奮戰,共殲滅日軍1萬餘人,擊毀坦克30餘輛,繳獲步槍1萬余支,機槍數百挺。台兒庄戰役是繼平型關戰役之後又一次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百萬川軍挽艱危征萬里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川軍在抗日戰爭中的犧牲與貢獻

閱讀全文

與有關抗日戰爭川軍的靈異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