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甲午戰爭給了中國軍隊建設什麼啟示
甲午中日戰爭,一百多年來,帶給世人,尤其是作為戰敗國的我們深深的啟示。然而,在以高科技為主導的現代戰場,在打贏現代化復雜電磁環境下局部戰爭,實現我軍軍事教育訓練轉型建設的重要時期,甲午戰爭仍給我們留下了諸多的思考和啟示。 海軍攻堅克難,思想先行 思想理論是力量的源泉,它的力量是不可估計的。任何一次軍事變革,不僅意味著軍事技術的進步、武器裝備的更新、戰爭形態的演進和軍隊體制的調整,更是一場思想觀念的解放。假如舊有思想體系仍占統治地位,軍事變革就很難成功。縱觀世界各大軍事強國,無不把思想觀念建設作為軍隊發展和建設的重點,目的就在於通過不斷地推進思想觀念的發展。 面對當時世界海軍實力排名第六的中國 ,第十二位的島國日本就對雙方所要面臨的作戰形勢進行了大量細致的研究,並明確了「首先在海上殲滅中國海軍主力,掌握渤海與黃海的制海權,保證安全輸送陸軍主力在渤海灣內登陸」的作戰思路。 令人遺憾的是,就在日本大本營正確判斷和決策的基礎上做出上述十分周密、明確而堅決方案的同時,作為戰爭另一方的中國,盡管對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早有洞察,並做過一定的努力,但從北洋海軍組建以後,海軍發展就一直停滯不前甚至萎縮,當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是因為思想觀念上的落後,在戰略戰術理論上的缺失,從一開始就註定這支擁有先進鐵甲戰艦的海軍要失敗。 那麼,面對高科技日益發達的當今世界,又恰逢我軍向信息化邁進的關鍵時期,適時瞄準軍事前沿理論,大力提倡和發展創新型軍事理論研究,進一步明確發展和建設的正確方向,充分轉變觀念,趕超先進潮流,跟上發展的步伐,從而保障我軍當前向信息化的順利轉型。 協調統一,同步發展 一段時間以來,我黨一直致力於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創新理論成果。所謂科學發展,就要求全面、協調,促進社會各系統協調一致地向前推進。然而,在我軍向信息化跨越的關鍵時期,許多人卻片面地認為只要擁有先進的武器,就實現了跨越,其實國防和軍隊建設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工程,還涉及軍事制度、正規化建設、官兵綜合素質等關鍵性的部分,少了任何一個都不行。 很自然,我們就再一次想到了一百多年前那支「雄壯」的艦隊。戰爭前夕,中國建立了全部新式裝備的陸軍,還買了幾十艘外國的軍艦,建立了北洋水師。從作戰雙方的裝備來看,雙方的武器性能不相上下,在個別艦船的性能上,中國甚至超過了日本。 單獨從武器裝備的技術水平和數量看,中國軍隊並不比日本軍隊差,但是在其他的方面,中國卻落後日本一個時代。 晚清的軍事變革,採取的是在舊體制的邊緣改制的辦法。對於改革來說,確實取得了局部的成功,但從全局來看,由於新的軍事制度不能順利確立,軍隊建設整體水平難有大的突破。當清軍依然在沿用古老的湘軍營制,打仗排列著古代的密集隊形時,日本已經模仿西方實現了軍事體制的改革,作戰實行散兵隊形,而其海軍則模仿英軍。 在法度上,雖然頒布了《北洋海軍章程》,但違規的行為依然各行其是。將士們紛紛移眷劉公島,晚上上岸住宿的人一船有半。提督丁汝昌更是在島上蓋屋出租,收取租金。其不能以身作則、嚴格治軍,導致艦隊管理混亂確是不爭的事實。 北洋海軍的將領多受過正規西式教育和訓練,他們中的多數人並不缺乏憂國憂民心,但在國家優渥的待遇下,他們在經濟上卻貪婪不止,出現了結構性和共生性的腐敗,不能不令人悲哀啊! 所以,當今天的中國軍事步入世界舞台的時候,落後絕不僅僅在武器裝備方面。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需要從武器裝備、戰術技術、軍事思想、人才素質結構以及軍隊編制體制等諸多方面並進。如果僅僅把目光盯在武器裝備上,而不去全面改造整個系統,即使有了先進的武器裝備,也很難取得軍事變革的成功。 強軍固本,以人為本 人的素質,是一個綜合、復雜的龐大體系,包括思想素質、身體素質、科學素質、創新能力等方面內容。鍛造新時期綜合型的新式軍事人才,是順利實現我軍信息化轉型的根本,也是目前我軍正在大力推進的教育訓練轉型的重要目標之一。 北洋水師戰艦 盡管北洋水師中的大部分官員都接受過系統的海軍軍事理論教育,但面對著用西方最先進的理論和科學進步武裝起來的日本海軍,這些自小伴著《四書》、《五經》長大的高級將領卻顯得微不足道。 不能夠正確地運用先進理論,找不到正確的應對策略,一味因循守舊,惟命是從,最終造成了耗資巨大的先進裝備在隆隆炮聲中變成了華麗的擺設。 同時,由於平時不注重操練,使得廣大水師官兵對先進的裝備並不熟悉,再加上倉促應戰,很難達到人與裝備的充分結合。同樣,在我軍當前的信息化建設中,也要注意人員與武器系統的充分磨合,達到戰斗人員與武器裝備的密切協調,使得信息化高科技裝備在熟練而精準的控制下發揮最大的效能,從而實現戰鬥力的不斷提升,切實增強部隊應對各種威脅和挑戰的能力。 創新,一個民族的靈魂,其本質在於揚棄。一味照搬,最終釀成慘敗的結局。 歷史再次告訴我們,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既不能離開世界軍事變革總的趨勢,又不能完全套用別人的經驗,而應當在適應「世界性」中走「中國式」。事實一再告誡我們,進行軍事變革,必須把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創新作為一項長期任務,離開了科學和創新的支持,軍事變革必然成為無源之水。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在軍事工作領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就是牢固確立以人為本的建軍治軍理念,充分調動官兵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促進戰鬥力全面提升。要把人的現代化與軍隊信息化結合起來,把培養戰斗精神與關愛官兵結合起來,把從嚴治軍與軍事民主結合起來,不斷促進官兵的全面發展和部隊的整體進步。
2. 甲午戰爭時期中國國防能力
當時的國力還是不錯的,起碼比日本強。可惜清政府政治腐敗,統治階級矛盾重重!
3. 從北洋海軍滅亡看國防教育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極為深遠的一場戰爭。戰前,很少有人會預料到,堂堂中華帝國經過幾十年軍事變革後,會輸給「蕞爾島夷」。但是,當一支擁有近代化軍事裝備的北洋水師慘敗於日本後,人們開始長久地反思。除了武器裝備、編制體制、戰略戰術、政治腐敗等諸多原因外,其文化傳統的差異不能不說是晚清北洋海軍覆滅的重要原因。
從一定意義上說,軍事是一種文化現象。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這種文化,滲透於軍事領域的方方面面,並對軍事發展產生復雜與極其微妙的影響。
文化上的差異是深層次的差異。從文化的視角看晚清北洋海軍的失敗,似乎更能解釋那些常被人忽略的深層內涵,給人以新的昭示。眾所周知,晚清時期北洋政府在海軍建設上所花的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比日本多,而結果卻是「中不如日」——甲午海戰中國慘敗。其原因有人歸咎於清政府的腐敗,有人歸咎於海軍發展戰略錯誤,有人歸咎於海軍管理水平低下。這些說法都自有道理,但探究其深層原因,我們會更清楚地看到,文化觀念上的差異是導致上述諸多問題出現的核心因素,是文化上的落後或缺失導致觀念淡薄、思路陳舊、管理弱化、體制積弊、權益喪失,而這正是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覆滅的根本症結。一種完整的文化形態,一般應包含三個層面:即實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我們就通過文化形態的三個方面,來探究甲午海戰北洋海軍失敗的具體原因和深層次原因。
一、物質文化的差異是導致北洋海軍失敗的根本原因
翻開世界近代海軍史,比較甲午戰前中日兩國的海軍建設,應該說清海軍佔有多方面的優勢。一是投資多。清政府用於海軍建設的費用,僅艦船的構造費便已超過3000萬兩白銀,加上其他費用,清政府以海軍海防建設名義所征的費用約7000萬兩白銀。甲午戰前20年間,清政府用於海軍建設的白銀約60000萬兩,平均約占其年財政收入的3.5%左右。這在當時是很高的投入。而日本當時並不強大,實際籌集的海軍經費並不很多。據統計,從1868年~1894年,日本政府向海軍的投入約為9480萬日元,比清政府的投入少。二是規模大。到甲午戰爭前夕,清海軍總共擁有78艘軍艦、24艘魚雷艇,總排水量8萬余噸。而日本海軍共有31艘軍艦,24艘魚雷艇,武裝商船4艘,總排水量59898噸。顯然,清海軍的規模要大於日本海軍。此外,在基地設施、官兵訓練時間等方面,清海軍都有明顯的優勢。
然而,這種明顯的優勢在戰前和戰斗過程中展現的卻是一種低效能。首先,清海軍戰前雖有艦艇上百艘,但並未占據兵力兵器優勢。實際上,直接參加甲午海戰的清海軍軍艦僅有25艘,魚雷艇只有13艘,排水量只有4.4萬余噸。清海軍的其他軍艦為什麼沒有參加戰斗?這一問題令人深思。而日本海軍有26艘軍艦,24艘魚雷艇參戰,在參戰的艦艇總數和總排水量上卻優於清海軍。其次,清海軍雖然投資多,但其裝備卻並不比日本海軍先進。相反,日本艦船的航速和艦載火力均超出了中國。第三,清海軍雖有設施齊全的基地,可是到戰時不但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海軍艦船,反而資敵害己,受制於敵。第四,清海軍雖然有較長的訓練時間,但卻將帥不和,官兵矛盾大,部隊紀律不嚴,而且缺乏戰術應變能力,火炮命中率低。造成以上諸多劣勢的原因,表面上是在軍事上,而深層次的原因卻是在文化上。是文化上的差異,致使清海軍制定了落後消極的海防戰略;是文化上的差異,致使清海軍運用了落後的裝備和技術,所以,艦船的數量雖優於日本,但質量卻劣於日本,在艦船的航速和艦載火力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特別是由於文化上的差異,致使政府和軍隊腐敗落後、能力低下,以至於軍隊外強中干、戰鬥力不強。
二、制度文化的差異是導致北洋海軍失敗的重要原因
中國傳統軍事制度文化的理念,主要表現在不是追求軍隊的戰鬥力,而是使軍隊如何俯首聽命和效忠皇上。晚清時期,這一傳統的軍事制度文化仍然是當時盛行的主流文化。「洋務運動」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指導下,引進先進裝備比較積極,但卻是只引「裝」不引「制」,使軍事改革基本上限定在軍事技術這一層面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還停留在「器物」改革的層面上。對於國家和軍隊的安全體制,卻因觸及到封建的倫理綱常和宗法思想,甚至關繫到上層封建官吏的切身利益而無法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革。就海軍的情況而論,由於清政府缺乏對高層軍事領導體制的徹底改革,海軍領導管理體制的問題始終未能得以理順,致使海軍建設分散、規劃短視且弊端叢生,頑疾長期存在,海軍的內耗、低效問題更為嚴重。由於這種體制,使「山頭」軍、「家」字型大小軍各自為政,從而導致軍隊的領導體制不順,指揮不靈,海軍艦隊之間,陸軍、海軍之間均未形成密切協同的作戰體系,單打獨斗,最終被敵軍各個擊破。
面對海軍建設存在的各種問題,清政府於1885年設立總理海軍衙門,試圖對之有所改動。但在不得觸動「中體」這個根本前提下,總理海軍衙門不但不能使海軍建設走上正軌,相反,它本身也作為一個典型的封建衙門,參與對近代海軍的腐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封建之「體」不變,傳統的軍事制度文化觀念不變,近代海軍的發展終究走向失敗。這一推理和結論,在甲午海戰中得到了極好的驗證。
而反觀日本,他們在海軍建設中,不僅學習西方的「船堅炮利」,而且對西方近代海軍的先進制度、組織管理方式都較早地進行了借鑒和模仿。如明治政府對海軍人才的嚴格正規教育制度、對海軍經費的預算制度,都是從西方學習來的。明治政府為了對海軍實施有效的管理,特別注重調整改革海軍領導管理體制,從1868年明治元年到甲午戰爭時的27年間,日本海軍領導管理機構做過23次大變動,其體制不斷得到完善。此外,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人很快便領悟到了西方軍事法規的價值,並積極認真地加以學習借鑒。因此,在明治軍事改革中,健全法制被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從1868年~1895年,共計頒布實施了100多項法規,幾乎每年都有數項新的軍事法規生效,或者有數項修訂後的法規頒行。到甲午戰爭時期,日本已經建立起完整的近代軍事法律體系。這就使日本近代軍事體制的高度集中統一從法規上得到了保障。日軍能在軍費困難的情況下實現裝備的統一標准化,能在人口總數少的情況下使大量的義務兵應征入伍,日軍士兵能在甲午戰爭中表現出一種精忠勇猛的精神,皆源於這些法規制度文化。
甲午戰爭的隆隆炮聲昭示我們:清軍和日軍同樣裝備洋槍洋炮,可是中國人卻慘敗在日本人手下,其原因之一就是兩軍制度文化的差異使然。
三、精神文化的差異是導致北洋海軍失敗的主要原因
甲午海戰的失敗,表面上看是一次戰爭的失敗,但從深層原因來看,也折射出中國傳統軍事文化的短板和缺陷。中國傳統軍事文化的核心和顯著特點是和平主義、消極防禦的傳統文化心理。翻開明、清兩代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明朝前期的海上武裝力量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到明朝後期實行「重防其入」的消極海防觀念。清王朝前期,實行禁海和「重防其出」的海防戰略,極大地限制了中國艦船技術水平的發展。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期,清軍的艦船技術性能和武器裝備與英軍相比,實力相差過於懸殊,幾乎沒有任何抗衡能力,致使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清軍海上機動作戰能力完全喪失。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李鴻章等洋務派首領開始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厲害,選擇旅順和威海衛作為其海軍基地開始組建北洋海軍,重修環渤海地區的大沽、旅大、威海等三角形的要塞炮台體系。但在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在「避戰保船」的錯誤作戰方針的指導下,不敢主動尋機殲敵,且指揮混亂,致使北洋海軍全軍覆滅。在海上機動作戰能力的完全喪失後,以炮台式要塞為主體的海岸防禦完全置於敵海上火力的打擊之下,陷入了孤立狀態,最終以海岸炮台的全部失陷,海岸防禦體系的崩潰,並最終以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而告終。
再從兩個朝代的軍事戰略文化觀來看,明王朝北方長城防線的機動作戰力量不足,特別是騎兵機動作戰力量的嚴重缺口,導致北方長城防線多次出現潰口,這種長線式防禦作戰已經擋不住機動式的重點式進攻了,宣告這種「消極防禦」思想的失敗。清王朝前期海防水師與歐洲海上力量本身就有實力差距,還把傳統的築城防禦思想由北方移到了東南沿海的岸邊,盡管組建了相當實力的北洋水師,但其作戰思想不是奪控制海權,而是控守自己的港口和海岸,結果在晚清甲午海戰中,北洋海軍全軍覆滅。由於海上機動作戰力量的缺口,所以最終難逃海岸防線的崩潰和戰爭失敗的厄運。
明、清這兩個封建王朝,由於消極防禦而帶來的大潰敗,特別是晚清海上防禦的屢屢失敗,是很值得我們今天深思的。我們農耕民族長期奉行「陸主海從」、「消極防禦」軍事文化觀念和戰略,導致甲午戰爭的失敗,也導致了我們國家海洋戰略的缺位,使我們海上權益受累,長期未能走出這來自海上屈辱的陰影,這是我們必須汲取的歷史教訓。
文化是一個民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基礎,一個民族要想復興,必須先有文化的復興,一個國家要想有強大的海防,必須有先進的海防文化支撐,這是我們回顧晚清海防歷史、思考北洋海軍失敗得出的一個必然結論。(中國海洋報)
4. 中國近代國防史時間是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遷至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人民在遭受屈辱的同時,中國也一步步沉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部落後挨打的近代歷史,也是一部恥辱史。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每每想起,都會痛徹肺腑。在近代中國走向衰落,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同時,解決民族獨立的問題成為中華民族的首要任務,一部中華民族抗爭史也由之而起。
從中國近代史中不難看出,中國近代國防史是一部民族屈辱的歷史。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抓住了中國的「國防不牢,軍隊不精」這一致命弱點,對中國進行了赤裸裸的侵略。
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100多年間,先後有英、美、法、俄、普、瑞典、挪威、丹麥、荷蘭、西班牙、比利時、義大利、奧地利、秘魯、巴西、葡萄牙、日本、墨西哥、瑞士等近20個國家的侵略者踐踏過我國的國土,損害我國的主權,整個中華民族美麗而富饒的國土被帝國主義列強蹂躪得支離破碎。
(4)由甲午戰爭看中國近代國防擴展閱讀
將現代化作為中國近代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在中國史學界由來已久。
20世紀初年,梁啟超曾經在《50年來中國進化概要》中,從現代化的視角把近代中國五十年的歷史演進過程劃分為三個時期,它們分別代表著中國從傳統向現代社會轉型的三個層面。
一是從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經世致用論和自強運動即器物層面的現代化起步;
二是從甲午戰爭至五四運動,維新變法運動即制度層面現代化的變革;
三是開始於五四新文化運動——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新文學運動即文化層面的現代化變革。
20世紀70年代末起,由於國家確立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針,現代化事業成為國家和人民共同關注和進行的主要事業,中國近代史研究者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以現代化為主題的主張再次提了出來。
以現代化為基本線索研究中國近代史,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這個話題很快進入了中國近代史前輩研究者的筆下。1990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為紀念建所40周年,舉辦了以「近代中國與世界」為題的國際學術討論會。
名譽所長劉大年在開幕式上講話,他說,近代世界的基本特點不是別的,就是工業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近代化。適應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來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其核心,就是中國社會能否走向近代化。」
「近代中國沒有實現西方那樣的近代化,但它憑自己的力量打開了走進近代化世界的大門。」他還說過:「中國人民百折不撓追求民族獨立,最終目的仍在追求國家的近代化。
1949年,毛澤東說:『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是什麼,那就是解決近代化問題了。」
胡繩認為:「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幾代中國人為實現現代化作過些什麼努力,經歷過怎樣的過程,遇到過什麼艱難,有過什麼分歧、什麼爭論,這些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題目。以此為主題來敘述中國近代歷史顯然是很有意義的。」
兩位史學前輩,在他們學術生涯的前期曾主張「兩個過程論」和「三次革命高潮說」的革命史觀,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研究的深入發展,他們後期則支持「現代化論」。
許多學者明確主張現代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主題或基本線索。他們認為用現代化史觀考察鴉片戰爭以來的歷史進程,不僅包納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而且還涵蓋了像戊戌變法、清末新政這樣的改革運動和其他眾多的社會變遷,這就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歷史的發展,也較接近歷史的真實。
而且,以現代化為基本線索進行歷史研究,能夠以是否有利於現代化作為主要的評判標准,它可以將復雜廣博的歷史內容作為有機的整體進行考察,闡明各個歷史事件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5. 甲午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有那些
影響:
1.甲午戰爭失敗標志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
2.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志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
3.甲午戰爭直接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斗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4.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5.允許在華投資辦廠,其他列強引用「利益均沾」的條款,爭先恐後地在中國開設工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5)由甲午戰爭看中國近代國防擴展閱讀:
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鬆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6. 從甲午戰爭看新中國現代化國防建設
主導的現代戰場,在打贏現代化復雜電磁環境下局部戰爭,實現我軍軍事教育訓練轉型建設的重要時期,甲午戰爭仍給我們留下了諸多的思考和啟示。
海軍攻堅克難,思想先行
思想理論是力量的源泉,它的力量是不可估計的。任何一次軍事變革,不僅意味著軍事技術的進步、武器裝備的更新、戰爭形態的演進和軍隊體制的調整,更是一場思想觀念的解放。假如舊有思想體系仍占統治地位,軍事變革就很難成功。縱觀世界各大軍事強國,無不把思想觀念建設作為軍隊發展和建設的重點,目的就在於通過不斷地推進思想觀念的發展。
面對當時世界海軍實力排名第六的中國
,第十二位的島國日本就對雙方所要面臨的作戰形勢進行了大量細致的研究,並明確了「首先在海上殲滅中國海軍主力,掌握渤海與黃海的制海權,保證安全輸送陸軍主力在渤海灣內登陸」的作戰思路。
令人遺憾的是,就在日本大本營正確判斷和決策的基礎上做出上述十分周密、明確而堅決方案的同時,作為戰爭另一方的中國,盡管對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早有洞察,並做過一定的努力,但從北洋海軍組建以後,海軍發展就一直停滯不前甚至萎縮,當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是因為思想觀念上的落後,在戰略戰術理論上的缺失,從一開始就註定這支擁有先進鐵甲戰艦的海軍要失敗。
那麼,面對高科技日益發達的當今世界,又恰逢我軍向信息化邁進的關鍵時期,適時瞄準軍事前沿理論,大力提倡和發展創新型軍事理論研究,進一步明確發展和建設的正確方向,充分轉變觀念,趕超先進潮流,跟上發展的步伐,從而保障我軍當前向信息化的順利轉型。
協調統一,同步發展
一段時間以來,我黨一直致力於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創新理論成果。所謂科學發展,就要求全面、協調,促進社會各系統協調一致地向前推進。然而,在我軍向信息化跨越的關鍵時期,許多人卻片面地認為只要擁有先進的武器,就實現了跨越,其實國防和軍隊建設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工程,還涉及軍事制度、正規化建設、官兵綜合素質等關鍵性的部分,少了任何一個都不行。
很自然,我們就再一次想到了一百多年前那支「雄壯」的艦隊。戰爭前夕,中國建立了全部新式裝備的陸軍,還買了幾十艘外國的軍艦,建立了北洋水師。從作戰雙方的裝備來看,雙方的武器性能不相上下,在個別艦船的性能上,中國甚至超過了日本。
單獨從武器裝備的技術水平和數量看,中國軍隊並不比日本軍隊差,但是在其他的方面,中國卻落後日本一個時代。
晚清的軍事變革,採取的是在舊體制的邊緣改制的辦法。對於改革來說,確實取得了局部的成功,但從全局來看,由於新的軍事制度不能順利確立,軍隊建設整體水平難有大的突破。當清軍依然在沿用古老的湘軍營制,打仗排列著古代的密集隊形時,日本已經模仿西方實現了軍事體制的改革,作戰實行散兵隊形,而其海軍則模仿英軍。
在法度上,雖然頒布了《北洋海軍章程》,但違規的行為依然各行其是。將士們紛紛移眷劉公島,晚上上岸住宿的人一船有半。提督丁汝昌更是在島上蓋屋出租,收取租金。其不能以身作則、嚴格治軍,導致艦隊管理混亂確是不爭的事實。
北洋海軍的將領多受過正規西式教育和訓練,他們中的多數人並不缺乏憂國憂民心,但在國家優渥的待遇下,他們在經濟上卻貪婪不止,出現了結構性和共生性的腐敗,不能不令人悲哀啊!
所以,當今天的中國軍事步入世界舞台的時候,落後絕不僅僅在武器裝備方面。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需要從武器裝備、戰術技術、軍事思想、人才素質結構以及軍隊編制體制等諸多方面並進。如果僅僅把目光盯在武器裝備上,而不去全面改造整個系統,即使有了先進的武器裝備,也很難取得軍事變革的成功。
強軍固本,以人為本
人的素質,是一個綜合、復雜的龐大體系,包括思想素質、身體素質、科學素質、創新能力等方面內容。鍛造新時期綜合型的新式軍事人才,是順利實現我軍信息化轉型的根本,也是目前我軍正在大力推進的教育訓練轉型的重要目標之一。
北洋水師戰艦
盡管北洋水師中的大部分官員都接受過系統的海軍軍事理論教育,但面對著用西方最先進的理論和科學進步武裝起來的日本海軍,這些自小伴著《四書》、《五經》長大的高級將領卻顯得微不足道。
不能夠正確地運用先進理論,找不到正確的應對策略,一味因循守舊,惟命是從,最終造成了耗資巨大的先進裝備在隆隆炮聲中變成了華麗的擺設。
同時,由於平時不注重操練,使得廣大水師官兵對先進的裝備並不熟悉,再加上倉促應戰,很難達到人與裝備的充分結合。同樣,在我軍當前的信息化建設中,也要注意人員與武器系統的充分磨合,達到戰斗人員與武器裝備的密切協調,使得信息化高科技裝備在熟練而精準的控制下發揮最大的效能,從而實現戰鬥力的不斷提升,切實增強部隊應對各種威脅和挑戰的能力。
創新,一個民族的靈魂,其本質在於揚棄。一味照搬,最終釀成慘敗的結局。
歷史再次告訴我們,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既不能離開世界軍事變革總的趨勢,又不能完全套用別人的經驗,而應當在適應「世界性」中走「中國式」。事實一再告誡我們,進行軍事變革,必須把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創新作為一項長期任務,離開了科學和創新的支持,軍事變革必然成為無源之水。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在軍事工作領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就是牢固確立以人為本的建軍治軍理念,充分調動官兵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促進戰鬥力全面提升。要把人的現代化與軍隊信息化結合起來,把培養戰斗精神與關愛官兵結合起來,把從嚴治軍與軍事民主結合起來,不斷促進官兵的全面發展和部隊的整體進步。
7. 談談甲午戰爭對中國海軍的未來發展的意義約1000字軍事理論課的題目
一、海洋意識的弱化與缺失,是甲午海戰失敗的重要原因。海軍建設必須樹立強烈的海洋意識
甲午海戰爆發及結局,是中國封建社會晚期沉積深厚的社會根源,復雜、尖銳的國際關系,科學技術水平的時代落差,作戰思想的嚴重滯後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海洋認識的混沌、海洋觀念的淡漠、海洋意識的弱缺,則是甲午海戰慘敗的重要原因。
我國是一個瀕海國家,有著18,000多千米海岸線和32,000多千米的島嶼線,安全和發展與海洋息息相關,重視海洋在海軍建設中有著特殊的意義。中國傳統的軍事思想與國防觀念具有三個基本特點:重防輕攻、重謀輕技、重陸輕海。海洋意識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是很弱化與缺失的。晚清統治階層創建海軍的動機,並非完全基於捍衛國家海洋領土完整和維護國家海洋權益,而是重在衛戍京畿。因此在北洋艦隊組建成軍之後,當清政府認為海軍已經發展到「用之自守則有餘」的時候,便停止了海軍的繼續發展,從1888年成軍即開始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停止撥付器械彈葯經費,海軍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
海洋意識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長期的海洋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海洋意識雖不能一蹴而就地催生現實海軍實力,但卻會對海軍建設起到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內在驅動作用,並在戰略決策、用人機制、武器發展、體制編制等方面產生強烈的滲透與輻射作用。由於海洋意識的淡薄,盡管清政府在海軍海防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海軍作戰艦艇的總噸位一度達到4萬多噸,躍居世界海軍大國的行列,並在亞洲地區首屈一指。但海軍戰略偏重保存實力,消極防禦,不敢放手進攻。因而始終未能構建海軍建設的有序機制和把握海上力量發展的戰略節奏,造成了近代中國海軍的衰敗。
歷史告訴我們,如果只在軍事上、國防上需要海軍,而在經略海洋、開拓海洋事業方面並無需求的話,這種建設海軍的基礎是不夠牢固和沒有後勁的,也難以形成持續發展的局面。海軍是個知識密集、技術復雜的軍種,它的建設和發展需要大量的投入,離開了強大的物質基礎,要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海軍是不可能的。經略海洋可以為開拓和發展海洋事業進行戰略性指導,大大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沒有強烈的海洋意識,沒有對海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價值的深刻認識,就不可能重視海洋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更不可能建設強大的海上力量。
二、軍隊整體素質低下與戰鬥力不強,是甲午海戰失敗的直接原因。海軍建設必須樹立堅定的強軍意識
甲午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固然是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但軍隊整體素質低下,綜合戰鬥力不強是不可置疑的直接原因。
北洋海軍是洋務運動的產物,是清政府不惜重金打造的一支近代化的海軍。這支軍隊的主帥海軍提督丁汝昌原是淮軍系軍官,在陸戰中縱然身經百戰,但由於「未涉海軍門徑」,「不諳管駕,亦不知水戰諸法、西國文字,雖追隨前教習琅提督多年,不過略識皮毛而已」,「他不能訓練他的下級軍官,海軍的專門技術,海軍的科學教育,他知道的也很有限」。李鴻章之所以選他統帥北洋艦隊,表象是「海軍軍官皆年青,資望不足以統馭全軍」,而深層的原因則是培植自己的勢力。反觀日本方面,聯合艦隊司令為海軍中將伊東佑亨。此人自幼對海軍興趣濃厚,早期留學英國海軍,明治維新後即加入海軍。其職業履歷包括炮兵、航海、多艦艦長、造船所長,海軍大學校長等,是集行政、技術與學術多重角色於一身的職業海軍。日本把此人與時任海軍大臣的西鄉從道、軍令部長樺山資杞並稱為甲午戰爭時的日本海軍三套馬車。這完全是一個野心勃勃富於冒險精神的戰爭班底。
北洋海軍後期軍事訓練有名無實,弄虛作假成風;打靶演習時「預設數碼,設置浮標,遵標行馳,碼數已知,放固易中」。「我軍無事之秋,多尚虛文,未嘗講求戰事,在防操練,不過故事虛行。故一旦兵興,同無把握,雖職事所司,未諳款竅,臨敵貽誤自多」。至此,黃海激戰中,致遠、經遠不幸中彈沉沒,濟遠、廣甲、揚威三艦倉皇逃竄也就成了必然。
甲午海戰是對近代中國海軍全面建設的一場實戰檢驗。它告訴我們,強軍要先強將。孫子曰:「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吾以此觀知勝負矣。」主將的軍事素養必將對部隊戰鬥力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知人善任,真正把熱愛事業、精通業務、敢於擔當的人用到重要崗位,施以重任,並通過多種渠道多種辦法,不斷提高其組織指揮能力和業務水平,確保懂打仗,會打仗,能指揮部屬打勝仗。它說明苦練實練才能有真本領。走形式,走過場,搞弄虛作假,只能毀掉戰鬥力,勞民傷財且不堪一擊。
三、軍事思想與軍事理論的嚴重滯後,是甲午海戰失敗的關鍵原因。海軍建設必須樹立積極的進攻意識
甲午海戰的失敗,還在於北洋水師沒有深謀遠慮的軍事戰略思想和先進的軍事理論作指導,軍事理論的水平低下,決策層對海軍作戰的戰略、戰役、戰術問題研究甚少。因此,當戰爭來臨之際,決策層難以科學地思考並規劃海軍在戰爭中的運用,更不知道如何從全局的高度盡可能地利用近代海軍的特性並發揮它的威力。
受李鴻章「我之造船本無馳騁域外之意,不過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思想影響,到甲午海戰前,「中國一直強調陸軍立國根基,其海防思想始終未跳出單純海岸守口主義窠臼」,發展海軍是為了服務其閉關自守政策,而不是為了控制海權和利用海洋。北洋海軍成立不久,清政府即為其確定了單純防禦的戰略。這一戰略的核心是劃分區域,扼守「最要」及「次要」的海口,拱衛旅順、威海和渤海海峽,保障京畿門戶的安全。這種海防戰略思想觀念,只把海軍視為陸軍的依附,沒有充分認識到海軍作為一個新興的戰略性軍種的技術特點和獨特屬性,不是從重視制海權和奪取制海權出發,制約了海軍戰略能量的有效釋放。在這一戰略思想指導下,甲午海戰中,北洋海軍消極避戰,一味的「保船制敵」,艦隊自始至終都未發起一次主動進攻,艦隊的進攻性和靈活性受到抑制。海防建設未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海防建設思想和海軍建設理論的落後,導致海戰一敗塗地。
而日本則相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戰略環境,使日本從明治維新一開始就十分注重海軍的建設,重視海軍作戰理論的研究和海軍戰略的制定。在西方海洋觀念和制海權理論的影響下,日本不斷推進軍事理論的發展,抓住了海軍發展的歷史機遇期,制定了正確的海軍作戰指導方針,推進了海軍建設發展。甲午海戰前,日本「戰時大本營」和海軍部長樺山資杞制定了上、中、下三策,為海戰提供了實用的理論指導,並始終把通過主動進攻謀取制海權作為海軍運用的重中之重。
恩格斯指出;「當技術浪潮在四周洶涌澎湃的時候,最需要的是更新、更勇敢的頭腦」。海軍現代化的進程絕不僅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次軍事思想上的變革。變革離不開理論的指導。需要對海軍的戰略運用重新認識。海軍的機動性、戰略性、攻擊性決定了海軍是一種進攻性軍事力量,進攻是海軍軍種戰略運用的本質屬性,也是最能發揮海軍效能的最佳運用方式。在世界海戰史上,沒有哪一次戰爭是通過完全倚重防禦而取得勝利的。只有充分認識了海軍的核心軍事能力和本質屬性,才能更好地發揮海軍的戰略功能。
8. 聯系甲午戰爭時期談談中國國防歷史對我們的啟示
早在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就大行軍國主義之道,連年擴軍備戰,自 1890 年後,日本將國 家財政收入的 60%用於發展海軍、陸軍,不斷加強軍備、進行戰備,日本為發動這場甲午戰爭准 備了 26 年。
而當時的清朝政府在日軍磨刀霍霍的備戰中卻毫無戰備之意,肆意驕奢淫逸,清朝 軍隊也上行下效,除了少數主戰官兵還在進行戰備訓練外,大多清軍不是在官場爾虞我詐,就是 在情場聲色犬馬,要不就是在賭場揮金如土,毫無戰備之念。
清軍的管理鬆懈、紀律鬆弛,直接 導致了戰備水平低落,戰鬥力低下,在戰時則不堪一擊。由此可見,在戰爭危險尚未完全消除、 世界和平尚未最終實現的今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必要保持常備不懈的戰備意識。
同時,一 個國家、一個民族有必要保持高度的戰備水平,這既是軍隊的常務,也是國家的要務,亦是全民 的義務。對軍隊來說,加強戰備就是要增強戰鬥力和威懾力,確保打贏、懾贏。對國家來說,加 強戰備就是要完善、完備國防動員體制和機能,確保平時積蓄潛力、戰時擴充戰力。
(8)由甲午戰爭看中國近代國防擴展閱讀:
甲午戰爭失敗標志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
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志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
甲午戰爭直接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斗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9. 中日甲午戰爭之前,中國的近代軍事通信已經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到甲午抄戰爭之前,中國的近代軍事通信已經有了很大的成就。「東北則達吉林、黑龍江俄界,西北則達甘肅、新疆,東南則達閩、粵、台灣,西南則達廣西、雲南,遍及二十二行省」,基本形成了「縱橫全國,經緯相維」、「殊方萬里,呼吸可通」的軍事通信系統。到1894年,全國共敷設陸路電報線40餘條,總長2.3萬多公里,基本上溝通了京城與全國各地的聯系,結束了以往專靠驛遞馬傳的落後通信狀況。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清軍作戰已普遍採用了電報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