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日戰爭之太原會戰
1937年夏末;在日本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指揮下的關東軍察哈爾兵團(後稱蒙疆兵團)在多倫設立指揮部,以四個旅團附有偽蒙軍九個騎兵師由察哈爾(分內蒙古東南部)沿平綏路進犯蒙疆。平漢路之日本侵 略軍第五師團在師團長板垣征四郎指揮下,由懷來經蔚縣、淶源向保定策應作戰。 中國方面,國民政府第二戰區以各一部在蔚縣、平型關間及天鎮、陽高進行抵抗,以主力在大同附近集結,准備在聚樂堡與日本侵略軍決戰。日軍自9月5日向西進攻至24日,僅二十天,便佔領了天鎮、陽高、大同、集寧各城市和大片地區。天鎮作戰失利,追查責任,第六十一軍軍長李服膺伏法。 大同失守 大同失守後,國民政府第二戰區接著組織平型關戰役,其主力撤至恆山內長城一帶防守,國民革命軍第六十一軍防守茹越口,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五軍撤至雁門關陣地,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第七十三師及第十五軍退守平型關、團城口既設陣地,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第—一五師進出平型關外,遮斷日軍後方供應連絡線。 日軍蒙疆兵團之一部於9月21日陷商都、豐鎮,續向集寧進攻,其主力攻陷應縣、山陰、左雲、右玉、平魯、涼城等地,再向內長城線進攻,以策應第五師團作戰。28日突破茹越口,中國守軍第二零三 旅旅長梁鑒堂殉國。日軍進陷繁峙,威脅平型關守軍後方,第二戰區各部遂於30日夜撤向五台山、代縣之線,平型關戰役結束。 應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請求,國民革命軍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率蔣介石嫡系部隊第十四軍、第九軍、第八十五師、獨立第五旅等部,由石家莊趕來太原以北增援。10月十10日衛部集中於忻口附近,會合原第二戰區各部,區分為三個兵團。劉茂恩所指揮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五軍、第十七軍、第九十四師為右翼兵團。以王靖國為總指揮、郝夢齡為前敵總指揮、陳長捷為前敵副總指揮所指揮的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十九軍、第三十五軍、第六十一軍為中央兵團。李默庵所指揮的第十四軍所屬第十師、第八十三師、第八十五師及晉綏軍第六十八師、第七十一師為左翼兵團,歸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衛立煌統一指揮。於10月12日在忻口以北龍王堂、界河鋪、大白水、南峪之線佔領陣地,進行忻口戰役。 攻陷原平 日軍主力於10月8日後相繼攻陷崞縣、原平,13日開始向忻口陣地攻擊。中國軍隊堅守陣地,進行反擊,激戰至14日,第二十一師師長李仙洲負傷,獨立第五旅旅長鄭廷珍及繼任李繼程接連陣亡,至16日,前總指揮兼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第五十四師師長劉家麒壯烈殉國,官兵傷亡極重,戰勢呈膠著狀態。 10月上旬,日軍第二、第二軍主力向正定鉗擊,形勢嚴重。第一戰區抽出第一軍團、第十四軍團、第三軍、第三十八軍等部,轉用於娘子關佔領既沒陣地,歸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黃紹竑統一指揮。 日軍陷石家莊後,長驅南進。僅以其第二十師團之一部向娘子關進攻,策應其第五師團之攻勢。11日後進攻井陘、砭驢嶺,中國守軍第三十八軍第十七師迎擊。14日突進葦澤關、舊關,被第一軍團、第三軍包圍,消滅甚多,困守數據點,賴空投補給。惜中國軍隊火力不足,未能將其全殲,圍攻至22日,日軍仍負隅頑抗。 10月21日,日軍被迫抽調第二十師團全部及第一零九師團一部由冀南回援,第二十師團對娘子關再 興攻擊,第一零九師團由橫口車站向測魚鎮、南漳城前進。中國軍隊第三軍及增援之第四十一軍調集未畢,迎擊失利。娘子關側背暴露,退守平定。第二十師團於26日陷娘子關,30日進平定,第一零九師團進至昔陽,平定、陽泉相繼失守,日軍進逼太原。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命傅作義守衛太原。忻口各部隊為免於被圍,於11月2日夜開始撤退,轉移太原北郊,終以東山失陷,乃渡汾河西撤。娘子關方面撤下部隊到達太原,日軍已對太原形成包圍,只好分路南移或西渡汾河。 11月6日,日軍第五師團和蒙疆兵團向太原陣地進攻,8日由北城突入,守軍向西山突圍,太原陷落。日軍9日陷交城,接連陷祁縣、平遙後停止。中國軍隊退守子洪鎮、韓侯鎮、兌九峪。太原會戰結束。 參加太原會戰的中國軍隊,於會戰結束後,其國民革命軍第十五軍、第十七軍等部轉進於晉東南高平、陽城等地;其第十四軍、第十四軍團等部轉進於翼城、沁水一帶。晉綏軍各部轉進於晉西山嶽地帶,與日軍繼續進行不間斷的戰斗,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為止。 這是一場由國共兩黨軍隊在站上協同作戰的戰役。
2. 中國抗日期間的難民逃亡哪裡了
抗日戰爭對中華民族是一場血與火的洗禮。戰爭期間,日軍鐵蹄踐踏之處,國土遭躁躪,生靈被塗炭。淪陷區人民為逃避日軍的燒殺淫擄,紛紛攜妻帶子、呼兒喚女被迫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輾轉遷徙,奔向大後方和安全區域,從而形成了巨大的難民潮。其人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在世界近現代史上是罕見的。
一
「難民」是指遭到戰爭威脅或受到某種外力壓迫而背井離鄉的人。難民的產生屬於社會演化中的特殊現象。難民遷徙後,可能在條件許可時返回原地,也可能在遷徙地長期定居成為移民。抗日戰爭時期的難民遷徙發端於戰爭,不僅衣食無著的下層民眾參與其中,而且眾多富有之家和知識分子也參與了遷徙。這一時期的難民大體分為三大類:富裕及曾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政治方面活躍人士或同情國民黨政府的人;愛國者以及不甘受日偽壓迫的人。其中,尤以商人、醫生、工程師、教師、自由職業者和技術工人居多。他們大都是青壯年,具有一定的才能和職業上的經驗,容易適應不同環境的生活。當日寇入侵時,眾多難民被迫離開久居的家園。有的在條件允許時重返故鄉,更多的人難以忍受種族與惡劣環境的壓迫,一再遷徙,最後移居於西南或西北地區遙遠的後方。
抗日戰爭時期究竟有多少難民?鑒於其情況復雜,迄今尚無准確的數字。有的資料估計近億或數千萬。據統計,僅1937年7月至1938年3月已達2000萬,到1938年7月受戰爭直接威脅的民眾超過1億人口。日軍佔領華北後,一些鄉鎮的逃亡人數已佔當地總人口的50%左右[1](p.113)。從難民逃亡的范圍考察,既有北平、天津、上海、太原、鄭州、濟南、武漢等大城市,也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等省的中小城市和沿海村鎮居民。從難民的形成分析,自東北到華北、江浙,再抵達安徽、山東以及福建、廣東,乃至湖南、湖北,隨著日軍對許多城市的狂轟濫炸和對各地區的侵佔,產生了一股股巨大的難民潮。
抗日戰爭時期的難民遷徙,肇始於20世紀30年代初。「九一八」事變以後,日軍佔領東北,大批難民湧入關內,達數十萬之眾。他們或是原關內流向關外謀生的移民,被迫重返關內;或是東北籍軍人、官員的家眷;或是具有強烈愛國熱情的知識分子。許多難民入關後,散布於北平等大城市,生活沒有著落,需要社會救濟。以後,有的重新返回東北,有的隨東北軍遷至西北地區,盧溝橋事變後多數人融入全國性的難民遷徙潮流中。
華北難民的大批流亡是從1937年8月初開始的。北平淪陷前兩三個星期,城內的一些有錢人家,便攜帶細軟舉家外遷。平津淪陷後,大批市民為躲避戰亂,或匿身附近農村,或遷居租界。更多的人扶老攜幼朝兩個方向逃難:從陸路遷徙的主要沿平漢和津浦鐵路,以武漢三鎮和上海為駐足之地;從海路則由天津直接乘輪船南下。不久,平漢和津浦鐵路北段不能通車,他們多由天津乘船到煙台或青島,再經陸路跋涉趨濟南。10月初,日軍佔領德州。濟南難民一部分折返青島乘船赴上海,絕大多數擠乘火車、汽車、馬車或推獨輪車沿津浦路南下,致使津浦路擁擠不堪。以後,濟南戰事緊張,人們再次遷徙。濟南原有六十餘萬人口,經過兩次人口遷離,僅剩萬餘人,幾乎成為一座空城。
河北、豫北一帶的難民,主要沿平漢路南遷,至鄭州以後,有的繼續遷往豫南和湖北,有的沿隴海路遷往陝西。山西雁北、太原等地難民沒有經濟條件和不願意離開家鄉的,紛紛逃往山裡,能夠遷徙者多數流入西北各省。
華東地區的難民潮自淞滬會戰形成。這場戰火不僅殃及全體上海居民,也使大批流亡到上海的外地難民再遭厄運。據統計,戰前上海市包括租界在內,人口超過三百萬。「八一三」以後,約有二三十萬上海難民逃到浙江一帶。戰爭初期,每天約有三萬人離開上海,然而,當時上海的人口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到三百五十多萬。這是因為,隨著上海市郊以及江蘇等地的相繼陷落,造成更多的人流離失所,而上海的列強租界,就成了上海居民和外地難民避難的場所,僅「八一三」當天就有6萬中國人躲進租界。租界當局對於這些無家可歸的難民,本欲拒之門外,但是,由於難民人多勢大,無法阻擋,只得將一些學校和公共場所騰出來,辟為臨時難民收容所。以後,隨著戰火不斷擴大,各地難民源源而來,租界當局也無力全部收容。來得比較晚的難民就只能在弄堂口、馬路旁人行道上棲身。
11月12日,日軍佔領上海,隨即在長江三角洲一帶進行追擊作戰,很快就把戰火指向國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從而京滬杭一帶又出現了無數新的難民。
京滬沿線的丹陽、常州、無錫、蘇州等地難民,有的逃往南京,希望得到國民政府的保護,有的遷到內地,絕大多數暫時移至長江以北避難。江北如皋、靖江、南通三角地帶,幾乎每一個村莊都住了江南難民。丹陽移避江北者,多數遷往興化,也有的暫居鹽城、揚中附近。蘇州連續遭日機轟炸,居民不得不到城外避難。然四鄉盜匪蜂起,人們被迫相率逃往更遠的地方避難,留在城內者只有5萬人。江陰「稍富有的居民均預先向江北及四鄉避難,西門及南門之居民,十有八九均逃往芙蓉鎮、馬甲河及泗河口一帶。無錫原有居民30萬,留下來的不過1萬人」[2]。
戰前,杭州約有人口六十多萬,戰爭爆發後,約有三分之二逃到鄉下。日軍佔領杭州後,全城一片恐怖,未及逃出的居民四處躲藏,兩處最大的難民收容所共收容三千餘人,已經擁擠得達到睡覺不能翻身的程度。宿舍、走廊、通道、陽台、樓梯、操場都擠滿了難民。
南京原有居民100萬,淪陷前已有大批難民遷離,多數移往安徽和兩湖等地。日軍佔領南京後,進行了駭人聽聞的大屠殺,死亡30萬人,所余者只有20至30萬人。
華南地區的難民遷徙,出現稍晚。東南沿海被日軍封鎖後,福建、廣東等地居民有的逃往山區和內地,有的到香港、澳門,也有的移居南洋一帶。如,廣州原有150萬人口,至1938年6月初「僅有五十餘萬人」。遷離的難民少數疏散回鄉,相當數量的難民流亡到內地一些城市。
相比較而言,南方難民的遷徙情況比較復雜。難民多集中於各大城市,然後分別遷入西南各省。如,華東諸省的難民,多隨國民政府西遷武漢,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後,又遷往四川等地。難民西遷大致形成三路:一路進入四川、陝西;一路進入貴州和雲南;一路進入廣西。四川的難民來源最為集中,除小部分來自北方外,絕大部分為東南各省市遷徙而來。
難民在逃亡過程中,長途跋涉,歷盡艱辛,經常遇到難以想像的困難。上海陷落後,日軍進入南京,到處殺人放火,逃出的難民一路受到炮火襲擊,不少人倒在侵略者的槍口下。1937年8月28日,日軍出動兩批共12架飛機轟炸上海南火車站,炸死正在候車的難民七百餘人。12月10日,日軍第18師團攻佔安徽蕪湖,當天「就在沿江一帶抓捕了2000多名難民,將他們驅趕到江邊,全部用機槍殺害」[3](p.64)。再有,是飲食和住宿問題。難民都為匆匆逃脫,隨身只能攜帶很少的衣物和錢,沿途還會遭遇盜匪的滋擾,除偶爾獲得慈善機構的救濟外,經常忍飢挨餓,甚至沿街乞討。為爭奪一小份食物,難民中往往發生流血事件。美國著名記者西奧多·懷特曾如實記述逃亡路上難民的凄慘景象:「老百姓剝掉榆樹皮,把它碾碎當食物吃。有的把新麥連根拔掉;在另一些村子裡,人們把花生殼搗碎來吃。路上可以看到難民們把泥土(觀音土)塞到嘴裡,來填滿他們的肚子」。[4](pp.191-192)有的難民長期沒有食物,只能賣兒鬻女。由於食物緊缺造成普遍營養不良,難民中常常發生流行病。至於住宿,更是一種奢望。由於日機狂轟濫炸,沿途缺少棲身之所,他們只能暫避於破廟內或斷垣下,忍受飢餓、寒冷與疾病,許多人因此喪失了生命。
婦女逃難的遭遇也很悲慘,據范長江《皖中戰影》中記載:「許許多多戰區被難同胞,婦女尤佔比較多數,看衣服和面貌,逃難者多中人以上家庭,向日皆在家安閑自在,而今亦被迫在道途上轉徙。交通工具是談不到的,縱有,也不過獨輪小車幾輛,上面可以放些行李,甚而至於完全無代勞工具,重重的行李,通通自己背上。小腳老婦,黃發兒童,也得在地上徒步,紅顏少女,多也執繩挽車。當然,他們一天不會走多少路,而且他們究竟走到什麼安樂的地方,走到哪裡去生活,他們通通沒有把握。」[5]她們在逃難的路上,經常遭到日機轟炸,被日軍殺害和強行擄去慘遭蹂躪的,也為數不少。
最後,難民抵達某一目的地,仍可能受到日軍的威脅。有的難民剛遷至一地,就遇日軍的進攻,只能再次遷徙。不及遷離的,便成為日軍屠殺的對象。因此,難民只有不斷地連續遷移,甚至整個抗戰期間一直在外地流浪。
二
規模宏大的難民遷徙,構成令世人矚目的社會奇觀,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八一三」至武漢會戰期間,各地報紙、雜志、廣播都曾長篇累牘地談論難民問題。在社會輿論的督促下,國民政府於1937年9月7日通過《非常時期救濟難民辦法大綱》,決定成立非常時期難民救濟委員會,專職辦理難民收容、運輸、給養、保衛、救護、管理及配置等應急事宜。委員會總會設於南京,省及(行政)院轄市設立分會,縣、市設立支會。其救濟經費,總會可以動用中央救災准備金,還可以呈請中央指撥專款或募捐。分、支會經費由地方政府從原有救濟基金和救災准備金中統籌支配,並得募捐。1938年初,行政院頒布《賑濟委員會組織法》,撤消非常時期難民救濟委員會,成立賑濟委員會,作為難民救濟的最高領導機構。該會最初由孔祥熙兼任委員長,後聘許世英為代理,下轄3個處:第1處負責總務;第2處負責難民的救護、運送、收容、給養及緊急賑濟的辦理等事項;第3處負責災民、難民生產事業的舉辦及補助,災民、難民的小本貸款,兒童的收容救濟等。另設衛生所辦理災民、難民的醫療救濟。該會下設救濟區、各省賑濟會、各運送配置難民總分站、各難民組訓委員會、各空襲緊急救濟聯合辦事處及各地難童教養院所及賑濟學校、賑濟工廠、小本貸款處等,分別管理各類救濟事務。其經濟來源主要靠國家撥款,也接受國內外各種捐款。
3. 抗戰時期發生在山西的大規模戰役有哪些
太原會戰
太原會戰包括有:天鎮戰役、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回原保衛戰。1937年10月至11月,在抗答日戰爭中,中國第2戰區部隊同日 軍華北方面軍在山西省北部、東部和中部地區進行的大規模的戰略性防禦戰役。
雁門關戰役
雁門關大捷,抗日戰爭時期,八 路 軍第120師第358旅第716團在山西省代縣雁門關地區對日 軍汽車運輸隊進行的伏擊戰斗。兩次伏擊戰斗,共 斃 傷 500餘人,擊毀汽車30餘輛,一度切斷繁峙至忻口間交通,配合了國 民 黨 軍的忻口防禦作戰。
神頭嶺戰役
神頭嶺伏擊戰是八路軍第129師於1938年3月16日,在山西省潞城縣至涉縣之間,邯(鄲)、長(治)公路上進行的一次伏擊戰。此戰殲滅了侵 華日 軍第16師團、第108師團、第14師團各一部,共一千五百餘人(日 軍報道損失失蹤407人),沉重地打擊了入侵晉東南地區日軍的囂張氣焰,破壞了敵之交通運輸 線,有力地策應了我第115師在晉西地區的作戰行動,鉗制了日 軍向黃河南岸和西岸的進攻。
4. 抗日戰爭中太原保衛戰是誰指揮的
山西太原在抗復日戰爭時期劃分在第制二戰區,第二戰區總司令為閻錫山,副總司令為朱德。
1937年11月,日軍三路大軍共計十萬圍攻太原。戰前閻錫山召開第二戰區高級將領緊急軍事會議,參加軍事會議的高級將領有衛立煌、黃紹、孫連仲,晉綏軍將領趙戴文(時任山西省省長)、朱綬光、楚溪春,傅作義。中國共產黨代表周恩來也應邀參加了閻錫山召開的軍事會議。
閻錫山一開始想讓衛立煌守,但衛沒有答應,後傅作義守臨危授命,因為他以前有守涿州兩月的成功經歷,於是傅作義就是太原會戰的前線指揮官。
在補上一句,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太原三天就被日軍攻克。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張洪濤寫額《國殤: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紀實》這本書,書中寫的很詳細。
5. 抗日戰爭太原何時收復
從1937年9月到1937年11月8日,國民黨太原會戰失利,太原淪陷;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30日,閻錫山在日軍保護下到達太原,太原光復
6.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為何山西都很難攻下了
不管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山西難以攻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山西的地形。山西的周圍被高山黃河環繞,能夠守住進入山西的幾條關鍵的入口,敵人就難以打進來。所以在歷史上的戰爭中,在山西這個地方消耗的兵力都很多。
除了地形以外的另一個原因是,在山西內部,還有一支由閻錫山指揮的晉綏軍。這支軍隊是為了保衛山西而存在的。並且在當時那個年代,山西已經擁有為軍隊提供製造重炮,山野炮等這些火力武器的工廠。所以,山西本身也有充足的武器。
但像山西這種在戰爭中有非常多好處的地形,在現代發展中卻沒有那麼多的優點。比如山西的地形又限制了它與外部的交流,從而限制了發展。
7. 山西抗日戰爭英雄人物和事跡
1、張凡平(1924~2009)
張凡平同志生平(1924-2009)中共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原66軍政治部主任張凡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9年11月15日00時30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5歲。張凡平同志,1924年12月出生在山西省右玉縣米家莊村。
1938年受革命思想的啟迪,積極參加當地的抗日救亡運動,參加了青救會並任主席。1939年被提升為村抗聯主任,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賀仁駰(1920~2012)
賀仁駰同志生平(1920-2012)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原農業部畜牧總局副局長、離休幹部賀仁駰同志(正部級醫療待遇),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5月21日00時1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賀仁駰同志1920年2月出生於山西省懷仁縣。1937年初在山西省懷仁縣實驗小學教讀時,受我黨進步思想的影響,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同年4月參加山西犧盟會國民軍官教導八團,並投身革命。
3、田文(1918~2008)
田文同志生平(1918-2008)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原中共武漢市委書記、湖北省軍區顧問田文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3月12日上午9時59分在武漢逝世,終年90歲。田文同志1918年6月出生於山西省萬榮縣東趙庄,1936年12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3月,參加了黨領導的八路軍晉豫游擊隊,隨後奔赴延安,194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抗大學員、助教、政治指導員等職
4、岳德旺(1929~2011)
岳德旺同志生平(1929-2011)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江蘇省委原常委、江蘇省軍區原政治委員,江蘇省鄭和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長岳德旺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1年6月28日15時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3歲。岳德旺同志1929年11月出生於山西省忻縣(現忻州市)溫村鄉西大王村。1946年7月參加革命,194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5、周旭民(1924~2018)
周旭民,(1924-2018)同志1924年11月出生於山西省萬榮縣,1942年參加革命工作,積極組織學生抗日運動,194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6月入伍。抗日戰爭時期,周旭民同志任八路軍洪趙支隊支部組織委員、五連黨支部書記。1944年12月任文化教員,隨部隊深入敵占區抗擊日本侵略者,參加了太岳反掃盪、攻打日偽據點沁源縣城、攻打浮山等戰役戰斗。
拓展資料
山西抗戰歷史貢獻
毛澤東提出「經營山西」戰略構想,親率紅軍東征山西,初試「造成抗日根據地」,把山西擺到推動中國革命和推動抗日戰爭的戰略基地重要地位
山西是華北敵後抗戰的中心,八路軍開辟華北敵後戰場的立足地和出發地,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發源地,黨領導八路軍和人民群眾英勇抗日的主戰場之一,是保衛陝甘寧邊區、保衛黨中央的堅固屏障和前衛陣地
山西最早成功實踐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山西人民為奪取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和突出貢獻,一大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人民軍隊領導人在山西工作戰斗建立了豐功偉績
山西抗戰培育了偉大的太行精神、呂梁精神
抗日戰爭時期,山西作為華北敵後抗戰的中心,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發源地,黨領導八路軍和人民群眾英勇抗日的主戰場之一,在華北乃至全國抗戰中居於重要地位,發揮了特殊作用,作出了重大貢獻。山西抗戰偉業鑄就的歷史豐碑光耀千秋。
8. 當年抗日戰爭駐守山西的日軍只有幾萬人,為什麼八路軍跟晉綏軍還有中央軍加起來有幾十萬人都沒有吃掉呢
中央軍是聽命於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晉綏軍,是山西軍閥閻錫山率領的地方武裝部隊,屬於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朱德、彭德懷任正、副總指揮。
9. 抗日戰爭時期太原被日軍佔領過嗎
太原會戰中1937.11.8被日軍佔領。
10. 抗日戰爭中山西涌現出的民族英雄
石作衡 1905年出生,山西渾源人,抗人戰爭時任第四十三軍七十師少將師長,1941年在山西絳縣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中將。 王風山 1904年出生,山西五台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二戰區第四十三軍暫編第四十五師少將師長,1942年六月二十八日在山西萬泉犧牲。 呂七女,官名呂俊才,山西省婁煩縣(當時屬靜樂縣)上龍泉人,1922年12月6日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6歲的呂七女就參加了民兵,1938年任本村武委會主任,1939年由時任五區區長的孫福全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民兵中隊長。1940年,為掩護八路軍某部隊安全轉移被日本鬼子在上龍泉村殺害,年僅19歲。 王光,女,1920年生,山西運城人,出身於貧苦家庭,從小被賣到地主家做丫頭,因不堪屈辱而逃離虎口。後被一家好心人收為養女,並有了讀書的機會,先後就讀於運城女師附小和運城中學,接受進步思想。 1943年,日軍對我岳南根據地進行殘酷的「鉗形合圍」、「鐵滾掃盪」,揚言要變根據地為「無人區」。王光擔任一區反「掃盪」總指揮。10月的一天,她率上寨民兵掩護群眾轉移,途中被敵人抓獲,受盡酷刑,仍堅貞不屈,最後被滅絕人性的日軍開膛破肚挖去心臟,壯烈犧牲,年僅23歲。 太谷早期抗日領導者之一——武光大 武光大(1893—1939),原名耀奎,字星五,太谷縣曹庄村人。1937年9月任中共太谷第一位縣委書記,1937年12月任太谷縣抗日政府第一位縣長。 1920年,考入太原國民師范學校。1924年畢以後,在本縣任小學教員、小學校長。其間,閱讀了在量革命書籍,思想激進,先加入國民黨,再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民黨太谷縣黨部常委。1937年「七七」事變後,投身抗日運動,任太谷縣人民武裝自衛隊經理部主任,負責軍需後勤工作。1938年1月,太谷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被推舉為縣長。9月,改任縣犧牲救國同盟會、公道團聯合會長兼決死一縱隊補充營營長,多次潛入敵區為根據地籌措款項、物資。1939年,率部隊與日偽轉戰於太谷東山、南山區。12月30日,部隊駐地被敵包圍,突圍中,中彈犧牲。 程繼賢(1910—1937),山西太穀人。北方軍校畢業。國民黨愛國抗日將領。在國民黨軍隊中歷任排長、連長、教育主任、副團長、團長等職。在山西鷂子澗壯烈犧牲。選入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特別奉獻·英雄篇。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黨陸軍第六十一軍七十二師四三四團團長。8月下旬,日軍進逼山西,他屢次上書要求上前線殺敵。9月下旬,奉命率部參加平型關戰役。24日,先收復澗頭、迷回北山,後攻佔平型關要地鷂子潤。日軍一再進行反撲,妄圖重占該地,戰斗十分激烈。他抱定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率不足千人的余部奮勇沖殺,予敵人以重大殺傷。最後彈盡援絕,與所部全體官兵一起壯烈犧牲。 太谷抗日戰爭時期第一位烈士——張萬椿 張萬椿(1917——1938),字壽征,太谷城內人,1937年任太谷犧盟會幹事並參加太谷支隊任政治工作員,同年12月入黨。張萬椿是太谷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第一位區級幹部。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