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歌頌抗日戰爭的現代詩
抗戰的現代詩歌一:《有段歷史叫抗戰》
有段歷史叫抗戰,
七十年前展畫卷:
打敗日本侵略者,
浴血奮戰世界贊!
憶當年,
抗日戰爭特艱難。
小日本,
燒殺掠搶很兇殘,
我中國,
貧窮落後多憂患。
三一年「九一八」,
日本侵華已開戰,
我東北,
父老鄉親失家園。
停止內戰求抗戰。
高瞻遠矚把大任擔,
為民族求解放,
寬宏大度不計嫌,
促成了二次國共合作,
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三七年「七七事變」,
打響了中國人民全面抗戰。
忘不了平型關之戰,
打擊了日寇的侵略氣焰,
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打出了八路軍的精神信念。
忘不了台兒庄大捷,
讓國際視聽得改變,
讓全民族士氣得鼓舞,
讓日軍有生力量大消減。
忘不了持久戰運動戰,
大顯神威的游擊戰,
把根據地連成片,
組織敵後武裝力量千千萬。
忘不了夜戰近戰破襲戰,
揚我長克敵短,
百團大戰威力顯,
抗日之火已燎原。
忘不了國際同盟齊參戰,
反法西斯的勝利捷報傳。
七十年前的抗戰,
是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正義戰,
是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
是弱國打敗強國的案例戰,
更是中國的近代,
抗擊外敵侵略的首次全面勝利戰!
是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的,
結成了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是以國共合作為基礎,
取得民族解放的全民族抗戰;
更是中華百年來,
中國革命和民族復興的偉大轉折點!
珍愛和平緬懷先烈,
是為了勿忘恥辱的昨天,
是為了抗戰精神代代相傳,
是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早日實現!
② 抗戰愛國詩歌朗誦大全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走進九月,我們已聞到了稻穀的芳香;
走進九月,我們已預備好碩果的儲倉。
當全國人民邁向小康大道享受太平盛世的時光,
我們從未忘記70年前硝煙彌漫的抗日戰場;
從盧溝橋上一聲炮響,
打響了長達八年之久全民族的抗日戰爭。
八年抗戰,
不屈的中國人民,以頑強的革命精神,
最終把日寇趕出了神聖的國土海疆。
從此,偉大的民族挺起了胸膛!
中國在第二次大戰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巨大貢獻無法估量,
抗日戰爭是一篇壯麗的史詩,
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被世界矚目,熠熠輝煌!
回憶那場決定世界前途命運的戰爭所取得的偉大勝利及輝煌,
作為中國人我們為之驕傲與自豪;
在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戰中,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同仇敵愾,共赴國難。
面對敵人的炮火勇往直前,
面對死亡的威脅義無反顧,
以血肉之軀築起了捍衛祖國的鋼鐵長城,
用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和篇章。
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將領,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
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傑出代表,他們的音容笑貌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上。
永垂青史的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西安事變功卓著;
「紅搶白馬女政委」趙一曼,是寧死不屈的榜樣;
「布衣將軍」馮玉祥,《我》詩是他一生的傳說;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將軍馬佔山,威武不可擋……
英雄的事跡可歌可泣,永載史冊,
英雄的魂靈永垂不朽!
堅貞不屈的民族精神在十三億中國人民中間傳承、發揚!
然而,我們也不會忘記: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放牛郎,
把敵人引進我們的埋伏圈,慘遭迫害血染山崗;
小兵張嘎機智勇敢早已成為小觀眾的偶像,
他的銀屏形象影響著幾代兒童在成長;
《雞毛信》的故事,起伏跌宕,
急中生智用羊群掩護躲過敵人的掃盪;
小雨來遇敵人面不改色心不慌,
救八路,水缸底下把身藏;
抗日兒童團赴前線,為八路軍運送干糧……
中國軍隊的小米加步槍,
贏得了軍事裝備力量強大日本狼。
都是因為有偉大中國共產黨!
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制定正確的戰略策略,
動員人民、依靠人民,運用持久戰的戰略戰術,
開辟廣大敵後戰場,成為堅持抗戰的中堅力量。
富有犧牲精神的中國共產黨,
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
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先鋒武裝。
在紀念抗戰勝利65周年之際,
我獻上衷心的歌唱,
《大刀進行曲》在校園上空飄盪……
③ 關於「抗日戰爭」的古詩有哪些
「抗日戰爭」的詩詞推薦:
《清平樂·六盤山》 毛澤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白話譯文:
長空高闊白雲清朗, 南飛的大雁已望到了天邊。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 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六盤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風漫卷著紅旗。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 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
作品注釋:
清平樂: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雙調,四十六字。上闋押仄聲韻,下闋換平聲韻。也有全押仄聲韻的。
六盤山: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甘肅省東部,是隴山山脈的主峰,南北走向,長約240公里,主峰海拔2928米。六盤山上下約60里,山勢險峻,山路曲折險窄,要盤旋多重才能到達峰頂。六盤山是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前的最後一座高山。
望斷:望著,直到看不見。長城:借指長征的目的地。屈指:彎著手指頭計算。紅旗:1957年在《詩刊》創刊號上發表時作「旄頭」。1961年九月為寧夏幹部書寫此詞時改為「紅旗」,手跡發表在1961年10月7日的《光明日報》。
漫卷:任意吹卷。長纓:指捕縛敵人的長繩,出自「終軍請纓」的典故,《漢書·終軍傳》:「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這里指革命武裝。在手,在共產黨領導下。縛住:擒住。
蒼龍:《後漢書·張純傳》註:「蒼龍,太歲也。」古代方士以太歲所在為凶方,因稱太歲為凶神惡煞。蒼龍,毛澤東註:此處指蔣介石的國民黨反動派,因為當前主要對付的是國民黨反動派。 [3]
(3)抗日戰爭詩歌擴展閱讀:
《清平樂·六盤山》是現代思想家、革命家、詩人毛澤東於1935年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闋從眺望遠景起筆,寫了登上六盤山所見到的北國清秋的景色,回顧了長征的勝利,表達了紅軍北上抗日的堅強意志;
下闋則寫近處,如火的紅旗在高山之巔,迎著西風舒捲,烘託了紅軍將士勝利的英姿。上下兩闋相對獨立,卻又緊密相連、一脈相承;在表現手法上,全詞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達到了情景交融、剛柔相濟的妙境。
1、文學賞析:
這首詞回顧了萬里長征的行程,表達了紅軍戰士們勇往直前的鋼鐵意志和抗戰必勝的堅定信念。這是一首在戰斗中前進的勝利曲,是一篇振奮人心,激揚鬥志的宣言書。
上闋「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起筆境界遼闊,寫站在六盤山高峰之上仰望所見。兩句詞緊扣十月天空景象:天空凈朗,雲層疏淡,大雁往南飛。「望斷」二字涵義豐富,寄意尤深。「望斷」,指望了又望,直到不見還望。因為大雁到了秋天,就要由北向南,到南方去過冬。
看到南去的大雁自然就會勾起作者和紅軍對南方革命根據軍民和故鄉父老鄉親的無限思念,所以才有望斷的神情。這兩句雖是寫景,但景中寓情。接下來「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兩句,抒情顯得十分自豪。
作者屈指一算,紅軍所行的路程已經兩萬里前面已經沒有險峻的高山了,預定目的地是一定會到達的。「不到長城非好漢」,還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北上去抗日前線的堅強意志和決心。只有北上抗日,才是真正的好男兒。
下闋的結構同上闋一樣,也是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六盤山上高峰」,點明六盤山題意,並告訴讀者,作者當時是在六盤山高峰之上。高峰是作者描寫的一個大的背景,這個背景前面的景物很特別:「紅旗漫卷西風」。紅軍的紅旗漫卷於西風之中,這個特別的景物,象徵著勝利。
從畫面中能體現出紅軍將士的豪壯之情,這就是景中寓情。「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是直接抒情。意思是長征勝利了,革命的主動權已掌握在中國共產黨手中,「縛住蒼龍」只是個時間早晚的問題。作者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全詞大氣磅礴,雄渾豪放,雋異挺拔,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量。
2、名家點評
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朱向前《詩史合一·另解文化巨人毛澤東》:「全詞造語朴實自然,意境高遠,感情充沛而又生動形象。毛澤東用高妙的手法輕松寫出了自己悠閑中又有些沉重、自信中又有些悲涼的復雜情緒。」
當代詩人李瑛《毛澤東詩詞鑒賞大辭典》:「《清平樂·六盤山》生動地表現了毛澤東及其統率下的英雄紅軍勝利地登上六盤山後,遠望雲天,抒發了徹底打垮國民黨和日本帝國主義者的堅強決心,發誓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壯志豪情。
④ 關於抗日戰爭時期的詩歌
1.《畢業歌》 田漢詞、聶耳曲 同學們大家起來 擔負起天下的興亡 聽吧 滿耳是內大眾的嗟傷 看吧容 一年年國土的淪喪 我們是要選擇「戰」還是「降」 我們要做主人去拚死在疆場 我們不願作奴隸而青雲直上 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會的棟梁 我們今天是弦歌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斷的增長 同學們同學們 快拿出力量 擔負起天下的興亡
2.《游擊隊歌》賀綠汀詞曲 我們都是神槍手 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我們都是飛行軍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樹林里 到處都安排同志們的宿營地 在高高的山崗上 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 沒有吃沒有穿 自有那敵人送上前 沒有槍沒有炮 敵人給我們造。 我們生長在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 無論誰要強佔去 我們就和他拼到底
⑤ 關於抗日戰爭的詩句
1、《贊陳納德將軍和他的飛虎隊》 現代 詩 作者:艾國斌
遠渡重洋匡正義,長天飛虎鬥倭狼。
昆明空戰奇勛樹,重慶鏖兵浩氣揚。
穿越駝峰連國脈,奔襲日陣衛滇疆。
將軍事跡傳千古,日月同輝姓字香。
譯文:遠渡大海顯示正義,飛虎與日本狼作戰。昆明空戰奇勛樹,重慶戰役失去了氣勢。士兵們通過駝峰保衛國家,進攻突襲日軍保衛雲南。一般的事跡傳遍了各個時代,日月同輝姓字香。
2、《和董必武同志七絕其一》現代詩 作者: 朱德
敵後常撐亦壯圖,
三師能解國家憂。
神州尚有英雄在,
堪笑法西意氣浮。
譯文:計劃打擊敵人的宏圖壯志,海陸空三軍能為國解憂。神州大地英雄咋,笑話法西斯敵人的浮躁。
3、《和董必武同志七絕其三》 現代詩 作者: 朱德
朋輩志同意自投,
團成砥柱止中流。
肅清日寇吾儕事,
鷸蚌相爭笑列侯。
譯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意氣相投,團結起來形成抗戰的中流砥柱,肅清日寇是我們共同的事業。
4、《清平樂·六盤山》毛澤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譯文:長空高闊白雲清朗,南飛的大雁已望著飛到了天邊。不登臨目的地絕不是英雄,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里的路途。
六盤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風吹卷著紅旗。現在革命的武裝正在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國民黨反動派?
5、《七律·長征》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譯文:
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一顆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