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甲午海戰與甲午中日戰爭的區別
已解決問題 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甲午戰爭是什麼 [ 標簽:甲午 戰爭,甲午,戰爭 ] 甲午戰爭是什麼? げすそあㄆ 回答:3 人氣:3 解決時間:2008-09-04 17:11 檢舉 滿意答案(一)甲午戰爭的起因問題。長期以來,中外學者對此有著各種不同的說法。歸納起來,主要有3種見解:第一,經濟目的說。認為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是為了確保國外原料基地和市場,進行原始積累而掠奪殖民地。第二,偶發說。如戰爭是因朝鮮東學黨起義而引起、戰爭是由於日本國內發生政治危機而不得不把內部之爭轉向對外侵略、戰爭的爆發是由於陰差陽錯的偶然性原因促成等說,皆屬於此類。第三,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是其既定國策,發動甲午戰爭是日本軍國主義蓄謀已久、精心策劃的侵略行動。經濟目的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此說並未抓住問題的根本,不能說是日本發動甲午侵華戰爭的主要原因,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最近幾年,偶發說在日本開戰盛行起來,否認日本早就准備侵略朝鮮和中國的大陸政策。如高橋秀直為日本出兵朝鮮辯解說:「日本政府不是有意識要開戰才出兵的,當時掌握日本政府主導權的伊藤博文……是試圖保持和清國的協調的」,後來「伊藤對朝政策的變化,在於日本的內政」(註:〔日〕高橋秀直:《走向日清戰爭的道路》,東京創元社,1995年,514頁。)。大澤博明也認為:「甲申事變以後,日本政府在外交、軍事上對朝政策不是指向對清戰爭的,『六·二出兵』(1894年6月2日日本政府做出出兵朝鮮的決定)以及日清共同改革朝鮮內政案也不是要對清國進行『挑釁』,實現日清共同改革朝鮮內政才是『六·二出兵』的真正意圖。」(註:〔日〕大澤博明:《日清共同改革朝鮮論和日清開戰》,《熊本法學》73號,1993年。)其他類似的說法尚多,不必贅述。偶發說主張者的一個通病,就是醉心於對歷史現象的主觀分析,可以完全不顧最基本的客觀歷史事實。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開始推行「武國」方針,以對外侵略擴張為基本國策。進入70年代,日本國內大倡「征韓論」。所謂「征韓論」,其實質就是侵略大陸論。80年代後,日本政府舉全力進行大陸作戰的准備。山縣有朋內閣一成立,便提出「保衛利益線」,成為爾後日本軍國主義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的「理論」根據。到1893年,明治天皇批准《戰時大本營條例》,標志著日本已完成入侵大陸的戰爭准備。齋藤聖二曾對甲午戰爭中最先入朝的日本第五師團長野津道貫中將的有關文書資料進行深入研究,得出結論說,日本派兵入朝的目的,表面上是「保護日本人及公使館」,而背後的目的是「與清國爭奪霸權」(註:〔日〕齋藤聖二:《關於陸軍對日清戰爭的准備》,《創造》24號,1995年。),就是說,根本不存在什麼「試圖保持和清國的協調」,「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的「真實意圖」。實際上,早在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就已經制訂了多份陸海軍對華作戰的具體方案。先前發現並已披露的參謀本部陸軍部局長小川又次陸軍大佐的《清國征討方案》,即提出:「於此時,我國斷然先發制人。」(註:〔日〕小川又次:《清國征討方略》,《抗日戰爭研究》1995年1期。)幾年前,中zhǒng@①明教授從福島縣立圖書館「佐藤文庫」中又發現參謀本部海軍部於1887年制訂的6份對華作戰的構想方案,並對其中之一的櫻井規矩之左右海軍少佐《征清方策》進行個案研究,從而得出結論:「從日清戰爭的實際作戰過程也能看出,櫻井的《征清方案》絕不僅僅是憑空描繪的作戰構想,在以後,它被具體化並運用於日清戰爭的實戰之中。」(註:〔日〕中zhǒng@①明:《日清戰爭前的日本對清戰爭准備》,《抗日戰爭研究》1997年2期。)由此不難看出,日本之挑起甲午戰爭,實是實施其蓄謀已久的對外侵略擴張的大陸政策的一個必然步驟,決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
(二)甲午戰爭的性質問題。對此,中國學者認為,日本發動的這場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中國抗擊侵略者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看來只是作原則上的界定,或者說只對這次戰爭的普遍的性質進行確定,而未對其特殊的性質進行研究。正由於此,也就不存在什麼異議。從日本方面看,爭論卻相當激烈。大致說來,有以下幾種見解:第一,義戰說。當甲午戰爭爆發之初,義戰說在日本甚囂塵上。如聲言日本此次是為了「長義地保證朝鮮的獨立」,是「為了世界的文明進步,排除其障礙」(註:見〔日〕信夫清三郎《甲午日本外交內幕》,360-361頁。),因此「日清戰爭是文明與野蠻的戰爭」,「對於我們來說,實際是義戰。不僅在法律上,而且在倫理上也是無可非議的。」(註:見〔日〕藤村道生《日清戰爭》,98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經輿論一律的義戰說自然不時興了,於是又有不同的說法先後提了出來。第二,防衛說。這是近年來流行的說法。如稱:當時日本「對北洋水師的壯大感到強烈的威脅,因此基本上是著眼於國土的防衛」,所謂「日本早就准備對大陸採取攻勢」的說法是錯誤的(註:〔日〕桑田悅:《關於日清戰爭前日本大陸進攻准備說》,《軍事史學》119號,1994年。)。或辯解說,日本為對抗清國而擴軍,乃是出於對清國海軍較日本處於優勢而產生的危機感,並非積極地圖謀與清國作戰,而是准備萬一發生不測而進行防衛(註:〔日〕高橋秀直:《走向日清戰爭的道路》,305-306頁。)。就是說,日本由於受到中國的威脅為了防衛才擴軍備戰,並不是有意識地要發動甲午侵華戰爭。那麼,早在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就制訂了陸海軍入侵中國大陸的作戰方案,又當做何解釋?防衛說主張者則避而不談了。第三,兩重性說。兩重性說也有兩種:一種是說:「日清戰爭一方面具有國民主義的性質,另方面也帶有帝國主義戰爭的性質。」另一種則說:「對各帝國主義國家來說,日清戰爭具有防衛的性質;而對後進國家中國來說,則是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註:張忠林:《一些日本學者對甲午戰爭的若干看法》,《國外社會科學情報》1984年9期。)這兩種不同的兩重性說,皆貌似全面,但能否成立則值得考慮。能說日本發動的甲午侵華戰爭具有國民主義性質嗎?事實上,最熱衷於挑起戰爭的是日本士族,這種戰爭狂熱也影響到知識分子,但「大多數民眾對開戰的動機難以理解,因而對戰爭是漠不關心的」。所以,當時的政治家尾崎行雄即指出:「所謂日清戰爭的舉國一致,也是『雷同附和』的結果。」(註:〔日〕藤村道生:《日清戰爭》,97頁,序言1頁。)硬給這場日本統治集團發動的侵略戰爭賦以國民主義的性質,顯然是沒有道理的。至於日本與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關系,固然有斗爭的一面,但更多的則是利用和勾結,將其說成是「防衛」,只能是有意無意地對發動這場侵略戰爭的罪魁禍首的美化。那麼,能否說它具有帝國主義戰爭的性質呢?對此,意見也不一致。有論者說,它不具有帝國主義戰爭的性質。也有論者說,它帶有一定的帝國主義戰爭的性質。但是,無論如何必須肯定的一點是,甲午戰爭為日本「開辟了走向現代帝國主義強盜政策的道路」(註:〔日〕井上清:《日本軍國主義》2冊,商務印書館,1985年,130頁。)。從這次戰爭的結局看,「由於發生戰爭時,帝國主義的世界體系正處於開始形成的特殊時代」,因此「日清戰爭成為中國被正式分割的起點,也是在亞洲形成帝國主義體制的分水嶺」(註:〔日〕藤村道生:《日清戰爭——東亞近代史的轉折點》,序言2-3頁,東京岩波書局,1973年。)。正由於此,筆者認為,盡管當時日本本身的資本主義發展尚未達到帝國主義階段,但從整個亞洲帝國主義體制的形成過程看,日本正是通過發動甲午侵華戰爭而躋身於帝國主義列強之列,並成為其中最富於侵略性之一員。在這個意義上說,甲午戰爭是上個世紀之交帝國主義列強在亞洲所發動的一系列侵略戰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將其排斥在帝國主義戰爭范疇之外,不承認它具有帝國主義戰爭的性質,是說不通的。
❷ 甲午中日戰爭與抗日戰爭的比較
甲午中日戰爭:統治者是腐朽的清政府,戰爭的是北洋軍隊,領導者李鴻章代表大地主專階級,沒有民屬心,失敗是必然的,加上慈禧和李鴻章一味避戰求和。導致了失敗。
抗日戰爭:領導者是無產階級,是全民族統一抗戰,領導思想正確,中國人民的反抗,加上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勝利也是必然的。
這兩場戰爭都是日本引發的,勝負卻不同,說明中國有了巨大的改變。無產階級力量壯大。
樓主學的高中歷史?
❸ 甲午戰爭與抗日戰爭的區別
首先從國際背景看,甲午戰爭處於世界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資本主義實回力增強、擴張增強答,日本走向資本主義道路;抗日戰爭則是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經濟危機,法西斯勢力的擴張引起世界各國的反對。
再從戰爭結果看,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並簽定《馬關條約》,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並引發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抗日戰爭則是日本戰敗。原因有國際反法西斯國家的大力支持,國民黨的正面戰場與共產黨的敵後戰場。
從持續時間上看,甲午戰爭持續一年,而抗戰有八年。
從戰爭目的上看,甲午戰爭主要為掠奪資本,商品輸出;抗戰則為欲滅亡中國。
❹ 甲午中日戰爭和抗日戰爭的區別
甲午中日戰爭是在清政府統治時期發起的
抗日戰爭是清政府統治破裂後展開的
甲午中回日戰爭是日本見答別國占據利益後模仿的行為
抗日戰爭是日本為了轉嫁經濟危機而發起的
甲午中日戰爭是日本走向資本主義後發起的
抗日戰爭是軍部控制政府後發起的,屬於二戰的一部分
❺ 甲午中日戰爭與抗日戰爭有哪些不同之處
甲午戰爭只有中日兩國的海軍參戰,且雙方目標均為朝鮮控制權。戰爭結束後處德國、俄國、英國干涉日本要求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外並無兵力參與。
❻ 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的比較說明了什麼
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都是對日作戰,看看怎麼就差距這么大呢?
看看甲午戰爭雙方的軍力比較:
海軍雙方基本上實力相當,而陸軍,清廷火炮幾千門,這幾千門是各種野戰炮、山炮、重炮。淮軍三萬人,就有五百門後膛鋼炮。此時日本主力發展海軍,而陸軍沒有多少常見師團,而且火炮火槍也比少。
戰爭結果是日軍比較輕松的擊敗了清軍。清軍戰斗意志更是差勁,沒打幾下就直接割地賠款投降——其實只要清軍堅持幾個月,日軍就後勤不行資源耗盡而不得不求和,清軍甚至不需要遷都。
日軍有很好的戰略家——天皇,伊藤博文等文武大臣,大清基本上沒有什麼戰略家,連戰術家也沒有。
抗日戰爭比較
由於甲午日本從大清手來大量攫取利潤來發展軍備,使得日軍軍力大大提升,提升軍力後繼續從中國那裡吸取血液,這樣一上一下到了抗戰時期中日差距巨大。可以說沒有甲午戰爭大清耗盡民脂民膏給日軍,抗戰時期的日軍將遠遠沒那樣強。抗戰比較
海軍,中國約等於0,日本世界第三海軍強國
空軍,日本飛機數量百倍於中國,而且日本能生產,中國基本上只能維修
陸軍,中國只有數量優勢。比較好的中國軍 一個軍 也就是十幾門炮。跟日本差距巨大。結果中國軍隊在美國沒有介入之前就和日本進入相持階段——即中國軍隊沒有能力反攻,而日本軍隊也沒能力徹底擊敗中國軍隊——即讓中國軍隊想滿清那樣投降然後割地賠款。
戰斗意志,中國軍隊此時丟了最富庶的半壁江山,照樣遷都再戰——明明不知道前景到底能支持多久,繼續抗爭。很多軍隊都是傷亡過半繼續堅守陣地不退,跟大清當年放了幾槍幾炮後對方一逼近就潰敗形成鮮明對比。
此時中國終於有了一些戰略家和戰術大師。
兩者差距這么大背後的原因:
不是什麼腐敗不腐敗——大清腐敗,民國也腐敗。不是什麼軍隊訓練問題——大清訓練不行,民國軍隊很多士兵都是拉壯丁,更不是什麼裝備問題——大清裝備比日本強,而民國武器裝備比日本差多了
而是在於大清時期中國老百姓被愚昧了200多年,在大清殖民式的統治下,國民麻木異常認為大清和日本都是一樣,反正誰來了誰當皇帝我們照樣種田做生意。上層精英人士則是當奴才——八旗主子說什麼就什麼,對外界毫無所知,大清羈縻式管理讓民眾沒有國家概念和領土概念,所以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丟棄領土割仍領土。這就是大清康乾盛世文字獄和愚昧統治的結果。
而民國時期,中國底層老百姓雖然大多還沒有從大清200多年愚昧中覺醒過來,但是在辛亥革命的影響下,他們多少也有了一些現代民主觀念和國家觀念,所以侵略者來了無論說的多好聽,老百姓還是意識到了。而上層精英人士更是大清時代沒法比的,他們不再是奴才,而是具有國家民主觀念的人,所以很多軍隊裡面的哦上傳領導都死在第一線。
兩者根本的原因在於——大清下面的精英地主階級和平民認為他們和日本人打戰是在為大清八旗貴胄服務,大清八旗貴胄和日本沒有什麼區別,誰來了都無所謂反正自己該幹嘛照樣幹嘛。大清主力部隊淮軍是典型的偽軍思想,可以想像一下即使武器再先進的偽軍會有多少戰鬥力。而民國時期雖然偽軍也很多(這是因為大清200多年殖民式愚昧統治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的原因),但和日軍打得軍隊至少其基層以上的軍官都是在為了保家衛國的思想在和日軍死拼,雖然武器相差很大,但結果就得大大不同了。
❼ 甲午中日戰爭和抗日戰爭兩者的比較
甲午戰爭是中國晚清年間發生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由於發生年為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干支為甲午,中國史稱「甲午戰爭」。甲午戰爭歷時9個月,分為陸戰和海戰兩個戰場,日軍攻下朝鮮的平壤,在黃海海戰中大敗北洋水師,之後又攻下中國的旅順、威海,並於1894年11月22日在旅順進行大規模屠殺,血洗全城。雙方於戰後簽訂《馬關條約》,規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賠款,中國清政府因此背負沉重外債,國力日趨衰退,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而日本因獲得巨額戰爭賠款,國力軍力迅速強盛,並逐漸走上軍國主義對外擴張之路。
抗日戰爭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國人民進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也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戰爭是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有社會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抗日團體、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全民族抗戰。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 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完全勝利, 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提高。
❽ 甲午中日戰爭和抗日戰爭有什麼不同
從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同:
1.從結果來說,甲午中日戰爭失敗了,因而簽訂了<<馬關條回約>>,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化程度答;抗日戰爭取得了根本性的勝利,因而台灣也重回祖國懷抱
2.從性質來說,甲午中日戰爭是封建統治階級與日本進行的戰爭;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反抗抗日本的一次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3.從目的來說,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日本為的是稱霸世界;在抗日戰爭中,日本為的是侵佔中國,可是,它失敗了
4.從造成的影響來說,甲午中日戰爭鼓舞了日本稱霸世界的野心;但在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以其偉大民族精神,沉重的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❾ 甲午中日戰爭和抗日戰爭產生不同結果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政府態度不同
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軟弱無力 消極避戰 縱使有很多官兵英勇不屈 擔任然難版逃失敗 這就像二權戰中的法國 實力強大 但迅速投降
抗日戰爭國民政府始終沒有以政府名義投降 縱使首都淪陷 縱使大片山河不在 縱使傷亡慘重 縱使副總裁投敵 但仍在堅持 這給廣大愛國官兵一針強心劑 這就像二戰中的英國 在德國強大壓力下 從王室到內閣 毫無懼意 最終贏得勝利
希望能夠幫到你
❿ 比較甲午中日戰爭和抗日戰爭
本質:都是侵略戰爭。
目的:甲午等於搶劫,日本為的是積累資本,並沒有想也無專力至清政府屬於死地;而抗日戰爭,日本在羽翼豐滿後,是想滅亡中國。
進程:甲午是日本國對清政府,人民沒有參與其中,並且是以不平等條約收尾;抗戰是廣大中華民族與侵略者的斗爭,是持久戰,結局是以我們的勝利告終。
影響:甲午戰爭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加深了中華民族災難的同時,更加深各國之間的矛盾;抗戰過後,第三世界紛紛獨立,改變了世界的格局。
軍事:甲午戰爭,海戰占據主導地位,也決定戰爭的走勢;抗戰基本上都是陸戰,海空當時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