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侵華戰爭對中國有影響嗎
影響很大很大,財富被掠奪。中國由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變成一窮二白、外債成堆、工農業嚴重落後的國家。
『貳』 西方列強的侵略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影響
影響:
1、經濟上,從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變為他人的原料產地和市場,被列強掠奪。但是同時也引進了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等等,中國被迫的工業化和現代化。
2、政治上,從中央集權淪為別人的代理政府,成了人家的看家狗。
3、文化上,傳統的中國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強烈沖擊,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體系被沖擊的七零八碎。國學衰落,西學盛行。
4、思想上,大量先進的和具有開創性的人類思想的結晶被引進中國,開闊了中國人的思維和眼界。但是同時也帶來了意識形態的斗爭和極端思想的盛行。
(2)侵略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擴展閱讀
侵華過程——戰爭前驟列強調兵
1900年5月,各國公使眼看清政府已無法控制形勢,總理衙門也「無力說服朝廷採取嚴厲的鎮壓措施」,便策劃直接出兵平亂。
5月20日,公使團會議,提出調兵來北京。5月28日,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八國在各國駐華公使會議上正式決定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以「保護使館」的名義,調兵入北京,清政府被迫同意。
1900年5月30日至6月2日,八國的海軍陸戰隊400多人,陸續由天津乘火車開到北京,進駐東交民巷。1900年5月31日,北京東交民巷外國使館要求加強保護。
英、美、法、俄、日、意六國從天津派水兵及陸戰隊349人登岸,乘火車於當晚抵北京。隨後,各國繼續向中國增兵,各國聯軍在北京使館區設立路障軍艦24艘集結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聯軍達2000餘人。1900年6月3日,德、奧派兵83人抵京。
『叄』 近代侵略戰爭對中國政治的影響
侵復略戰爭分為四部分:軍制事侵略,政治控制,經濟掠奪,文化滲透
軍事侵略,迫使中國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通過這些不平等條約,蠶食了中過大片的領土,勒索了巨額的賠款。同時在這些領土上屠殺中國人民,公開搶劫中國財富,肆意破壞中國文物古跡,給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政治控制,操控中國的內政外交海關,享有領事裁判權,並勾結清政府,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扶植·收買代理人
經濟掠奪,控制中國通商口岸,頗多中國關稅自主權,操縱中國經濟命脈,壓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導致經濟落後,人民的貧困。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
文化滲透,傳教士的宗教滲透侵略,他們無視中國法律等,公開干預中國的內政外交,經濟文化,擾亂地方橫行無禮,氣壓百姓,還為侵略中國製造輿論,為列強進行辯護,奴化中國國民思想。
『肆』 抗日戰爭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戰爭和全民族解放戰爭,無論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還是在中國歷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戰爭的勝利,具有著偉大意義,從此中華民族由衰落走向振興。
(一)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在外敵入侵時屢戰屢敗的歷史,是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從1840年開始,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入侵中國,由於清政府腐敗軟弱,最後都以割地賠款而告終。抗日戰爭的勝利,洗雪了百年來的民族恥辱。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徹底打敗了日本這個世界第二號法西斯強國。這是中華民族的勝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類進步事業的勝利。
(二)抗日戰爭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戰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抗戰以前,中國在世界上毫無地位可言。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中四大國之一。
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是由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所決定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它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方打下來,他們並可以一直沖向中東。」蘇聯領導人斯大林說:「只有當日本侵略者的手腳被捆住的時候,我們才能在德國侵略者一旦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面作戰。」英國首相丘吉爾說:「如果日軍進軍西印度洋,必然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而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因此,1942年1月,26個反法西斯國家的《聯合國家共同宣言》,中國作為四大國之一在宣言上領銜簽字。1945年4月籌建聯合國,會議在美、英、蘇、中四大國首席代表輪流主持下進行。中國是聯合國創始國之一,也是安理會擁有一票否決權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這種國際地位的變化,在中國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義的。
(三)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國掙脫了大部分束縛在自己身上的枷鎖,廢除了帝國列強強迫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蘇聯宣布放棄沙俄在中國的特權;美、英兩國政府也於1942年10月通知中國,表示願意廢除領事裁判權及其他特權(九龍租借權除外)。中國還收回了被日本侵佔達半個世紀的台灣、澎湖列島等中國領土,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四)抗日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中華民族從此由衰落轉向振興。
在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最危急時刻,被人稱為「東亞病夫」的中華民族終於覺醒了。中國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原來「一盤散沙」、四分五裂的中華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廣泛參加的一次全民抗戰。海外赤子心繫祖國,泰國1000多名華僑司機回國參加軍事運輸,美國華僑飛行員回國參戰……抗戰的勝利鼓舞了中國人民,振奮了民族精神,增強了民族自信心。
(五)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根本轉折,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礎,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由此走向勝利。
抗日戰爭對中國革命的發展有著扭轉乾坤的偉大意義,經過抗戰,改變了中國內部政治力量對比,大大加速了中國革命的發展過程,為新中國代替舊中國准備了精神和物質條件。鄧小平同志說:「在這場以劣勝優的戰爭中,我們成功的主要秘訣是因為有一個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指導原則。」正是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開創了一條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打敗帝國主義侵略的道路,打下了建立新中國的基礎。
『伍』 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
影響:
1.人口損失;殘害中國同胞達數千萬人
日軍不僅在戰場上給中國抗戰官兵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也使無數無辜的中國平民成為冤魂。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島,東起海濱,西到重慶,日軍鐵蹄所至,生靈塗炭;屠刀所向,屍骨成山。從1937年到1945年的8年間,日軍在中國製造了數萬起殺害中國平民的血案,其中較大規模的殺人血案不下4000起,遇難的中國同胞達數千萬人。
侵華日軍在中國犯工會日暴行,在地域分布上極其廣泛,幾乎佔中國2/3和國土;在時間持續上極其久長,幾乎涵蓋了從日本發動侵華戰爭開始直其敗亡的14年。
在對中國人民實施的殘殺暴行中,日軍用盡了能夠了想像出來的所有殘忍的手段。日軍對中國人民所採取的殘殺手段,多達250多種。其中絕大多數為人類理性所無法想像。「更令人發指的是,這些手段,大多數也用在中國婦女和兒童的身上。」
2.財產損失:間接損失至少有5000億美元
「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造成的財產損失,數目同樣是巨大的驚人的。」戰爭期間,日軍所到之處,瘋狂地掠奪公私財產,破壞文化遺產,開采礦藏森林資源,發行偽鈔,焚毀炸毀軍民用設施,中華民族的物質精華,幾被侵者洗劫一空。
數年來一直進行抗戰時期中國損失問題研究的專家認為,當時中國只有西藏、新疆兩個省級行政區末直接受到戰禍摧殘,其餘省份曾全部或部分的淪陷,或局部成為戰區,許多城市、鄉鎮遭日軍飛機狂轟濫炸。
整個戰爭期間,中國遭受的直接財產損失高達1000億美元,間間接損失達5000億美元。
當然,由於戰爭狀態下的局限,抗戰損失調查不論從時間的完整上,還是從空間的覆蓋上,都極不完全,」「日本侵略戰爭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社會物質財富的破壞與毀滅,幾乎不可能尋出准確的答案。
日本侵略戰爭對中國社會造成的巨大的傷害,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產生的嚴重阻礙,需要學術界進行深入研究。
3.社會進步:延緩中國發展近半個世紀
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災難,它嚴重破壞了中國國家安全、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給中國造成巨大的物質、文化財產損失,對中國社會發展與進步產生嚴重滯礙作用。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遭受損失最慘重的國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為了這場戰爭,付出過像中國這樣慘重的犧牲與代價。
戰後中國政府迫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出於中日兩國人民友好的美好願望,放棄了戰爭損失賠償要求。
4.中國的抗日戰爭積累了新的現代化因素
有人認為,中國的現代化本來就不是中國社會內部自身現代性積累和成熟的結果,而是對外部挑戰所做出的回應,因此主張將其稱為「後發外生型」現代化。抗日戰爭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現代化的「後發外生型」性質,同時使得新的「自發內生型」現代化進程在中國反抗日本侵略的過程中悄然開啟。
『陸』 列強侵華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政治方面:
付出龐大的賠款,並喪失多項國家主權。華北大亂之際,東南各省督撫自行宣布中立,從此清中央政府權威低落,漢族權臣抬頭,從客觀角度上來說,八國聯軍事件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辛丑條約》的簽訂,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負擔,還損害了國家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經濟方面:
八國聯軍軍事行動,以清政府與總共十一個國家簽訂《辛丑條約》為終。其中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億5千萬兩,分三十九年付清(這樣巨額的賠款是緊接著《馬關條約》向日本賠款白銀兩億兩之後,可謂雪上加霜。
控制海關就基本上能夠左右中國財政。賠款共分39年才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白銀,翻一倍多,也使得中國在後來的幾十年中的經濟跌入低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翻不了身,經濟實力極度落後。
《辛丑條約》的賠款數額比較特別,列強要求賠款4億5千萬兩,當時中國人口4億5千萬,用意就是要每個中國人都要向他們交1兩白銀的「罰金」;發生過反帝斗爭的城鎮,又被要求一律停止科考五年。巨額賠款使中國社會經濟更加凋敝,人民生活更加貧困。中國因而徹底掉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文化方面:
聯軍佔領北京後,對北京皇城、衙門、官府大肆搶掠,因而造成大量中國珍貴文物、大量的文史資料典籍(其中包括著名的《永樂大典》)和文化遺產(包括故宮、頤和園、西山以及圓明園)的失竊、破壞,損失無法估計!
翰林院內收藏了許多珍貴圖書、孤本、宋版書籍、文史資料和珍貴書畫,八國聯軍把藏書搶掠糟蹋一空。直到現在,倫敦、巴黎的博物館里還有《永樂大典》等許多當年被搶掠去的圖書和文史典籍。
(6)侵略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擴展閱讀: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1900年英、美、法、德、日、意、俄、奧列強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1900年義和團在京津地區形成高潮後,列強打著鎮壓義和團、保護使館的名義,進軍北京。
義和團和清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在天津、北京、廊坊等地給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最後因清政府妥協投降、出賣義和團而失敗。1901年,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臭名昭著的《辛丑條約》。
在反侵略戰爭的過程中,清王朝在軍事上的弊病充分暴露出來,這也是中國反侵略戰爭屢次慘敗的主要原因。
首先,清王朝歷來實行對內鎮壓人民反抗,對外妥協投降的反動政策。「防民甚於防寇」,其軍力部署和軍隊建設的出發點始終以對內為主,對外服從於對內。
其次,清軍武器裝備、體制編制落後。、在西方列強全面進入熱兵器時代時,清軍仍然處在冷熱兵器並用,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清軍的火器在清初以後一直很少改進和添置,鴉片戰爭後情況有所改善,但仍然大大落後於西方列強。
清軍總人數雖多,但由於駐防分散和交通限制,每次的臨戰兵力在數量上難以佔到優勢。另外,清軍官兵素質低下,各級將領多是武弁出身,缺乏文化素養和近代軍事知識,士兵基本上是文自,而且官兵疏於訓練,戰時臨時拼湊,各自為戰,難以發揮應有的戰鬥力。
『柒』 侵略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是好還是壞
其實這個抄問題不寫都知道 。但襲事情都有兩面。沒有侵略戰爭,也不會有現在這么完美的統一與解放。但誰都希望沒有。如果侵略戰爭給我們帶來的傷害也太大!
要看你自己怎麼寫了。影響。絕對是壞比好多!
我只能給你這么個大綱!
『捌』 簡述列強的侵華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政治上:抄中國主權遭破壞襲,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反動政府統治更加腐敗,對外出賣國家利益,對內加緊搜刮和鎮壓。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民主革命不斷發展。
經濟上:中國經濟日益陷人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封建經濟日益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處境艱難,人民生活更加貧困。列強的侵略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有利於中國近代化進程。
思想文化上:鴉片戰爭時期新思潮的出現,列強把西學帶入中國,先進的中國人學習西方逐步深入,沖擊了中國舊制度、舊觀念。
望採納,謝謝
『玖』 近代外國侵略對中國的影響
1、消極影響:中國的主權被破壞殆盡,逐步淪為列強的半殖民地。如領土完整遭破壞,使中國長期不能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海關行政權的喪失,使中國在對外貿易中處於被宰割的地位,無法保護本國的民族工商業,也不能增加國家收入,僅僅有利於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原有的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與現存的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上升為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從此,中國人民就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雙重任務。中國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
2、積極影響: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在客觀上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具有推動作用。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使中矛盾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入侵,逐步破壞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方的先進生產技術、經濟制度、經營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員,從而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條件和可能。
隨著民族矛盾的尖銳,又推動先進的中國人積極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主義政治、經濟制度與資產階級思想文化,並在實踐上積極努力,客觀上又推動了中國經濟工業化、政治民主進程。
西方列強的侵略給中國造成了巨大損失,這是毫無疑問的,然而在思想上,卻是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思維大迸發。正如人們常說的,機遇與危機並存,我們要辯證的看歷史,不能一味的否認外國侵略。
在近代史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有兩個: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而前者為最主要矛盾。但兩大主要矛盾在歷史的進程中,呈現出錯綜復雜關系和起伏狀態。
兩大主要矛盾規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就是要推翻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擺脫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說,近代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實現國家近代化,改變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拾』 帝國主義的侵略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謝謝……
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歷史災難。
第一,發動一系列侵略戰爭,屠殺中國人民,侵佔中國領土,劃分勢力范圍,了索賠款,搶掠財富,使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第二,控制中國的內政、外交,鎮壓中國人民反抗,使中國在政治上不再擁有完整的主權。
第三,透過不平等條約的特權,控制中國的通商口岸,剝奪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實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操縱中國的經濟命脈。
使中國在經濟上構成了對它們的依附而喪失了自我的獨立性,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系,成了西方大國的經濟附庸。
第四,在傳教的名義下,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為侵略中國製造輿論,宣揚殖民主義奴化思想,麻醉中國人民的精神,摧毀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積極作用:
(1)政治:
①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明清以來的「閉關鎖國」政策被打破,中國一步步被捲入世界資本主義潮流之中。
②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瓦解。
(2)經濟:
①中國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
②一些企業家試圖以「實業救國」,民族資本主義得以發展起來。
③中國的經濟逐漸融入世界。
(3)思想文化:
帝國主義的入侵喚醒了一部分中國人,他們為救國圖存開始奮斗,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等一系列思想文化運動蓬勃發展。
(4)科技:電報、電話、電影等傳入中國。
消極作用:
(1)政治:從鴉片戰爭開始,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發動了一系列的侵略戰爭並強迫中國政府與之訂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在中國攫取了種種特權,從而使一個獨立的中國逐漸淪為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
(2)經濟:帝國主義勢力操縱中國的經濟命脈。
①帝國主義列強根據不平等條約,控制了中國一切重要的通商口岸,並把許多通商口岸劃出一部分土地作為它們直接管理的租界。
它們控制了中國的海關和對外貿易,控制了中國的交通事業。因此它們便能夠大量地傾銷它們的商品,把中國變成它們的工業品的市場,同時又使中國的農業生產服從於帝國主義的需要。
②在經濟上中國逐步地形成了對帝國主義資本的依附而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性。
③資本主義國家一定程度上壓制著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民族資本主義逐漸陷入困境。
(3)思想文化:
①西方思想文化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沖擊。
②圓明園等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被帝國主義摧毀。
(4)對人民:大量中國人民慘遭殺害,是歷史的巨大災難。
(10)侵略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擴展閱讀:
帝國主義的壟斷滲透於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結合當時的經濟、政治條件,表現出帝國主義一定發展階段所具有的基本經濟特徵。
隨著壟斷本身的發展和客觀條件的變化,作為現象形態的基本經濟特徵也必然有所發展和變化。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中,對帝國主義的基本經濟特徵概括為:
第一,資本集中與生產集中高度發展,在主要產業部門乃至整個經濟生活中產生了居支配地位的壟斷組織。
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的單一單位企業和在此基礎上的分散競爭已經成為歷史。主要產業部門大都已形成寡頭壟斷格局。
第二,工業壟斷資本與銀行壟斷資本日趨融合為金融資本,金融資本的進一步集中又形成金融寡頭。在工業壟斷資本形成的同時,銀行業的競爭造成銀行業日趨集中和銀行壟斷組織形成。
銀行壟斷組織的形成,使銀行的地位與作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由過去的借貸中介人,變成了萬能的壟斷者,並與工業資本日益融合在一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帝國主義(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