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勝利的論文引用文獻

抗日戰爭勝利的論文引用文獻

發布時間:2021-03-07 04:27:27

① 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啟示及其意義,約1500字的論文

一:1、題目。應能概括整個論文最重要的內容,言簡意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論文摘要和關鍵詞。
2、論文摘要應闡述學位論文的主要觀點。說明本論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盡可能保留原論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論文的創造性成果和新見解。而不應是各章節標題的簡單羅列。摘要以500字左右為宜。
關鍵詞是能反映論文主旨最關鍵的詞句,一般3-5個。
3、目錄。既是論文的提綱,也是論文組成部分的小標題,應標注相應頁碼。
4、引言(或序言)。內容應包括本研究領域的國內外現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及這項研究工作在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理論意義與實用價值。
5、正文。是畢業論文的主體。
6、結論。論文結論要求明確、精煉、完整,應闡明自己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以及在本領域的意義。
7、參考文獻和注釋。按論文中所引用文獻或注釋編號的順序列在論文正文之後,參考文獻之前。圖表或數據必須註明來源和出處。
(參考文獻是期刊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外文可縮寫)、年份、卷號、期數、頁碼。
參考文獻是圖書時,書寫格式為:
[編號]、作者、書名、出版單位、年份、版次、頁碼。)
8、附錄。包括放在正文內過份冗長的公式推導,以備他人閱讀方便所需的輔助性數學工具、重復性數據圖表、論文使用的符號意義、單位縮寫、程序全文及有關說明等。

② 參考文獻的書寫最好按論文格式來

參考文獻也就是說你這個在哪裡找到

③ 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為題的論文 該怎麼寫

抗戰是中華民族崛起的第一步,凝聚了整個國家所有階層的力量,是中國走向回現代化國家道路上重要答的里程碑,最重要的就是每個國民有了對民族國家的觀念認同,這對建立統一強大的現代化的中央政府非常重要,沒有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中國是很難崛起的,分裂的中國不可能擁有今天快速發展的經濟實力。

④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撰寫1500字以上的論文

抗日戰爭勝利的啟示
歷史會永遠記住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在這一天,抗日戰爭以中國人民的勝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敗而告結束。
歲月的腳步匆匆走過65年。黃河邊上的硝煙已隨風飄散,歷史彷彿已經遠去。但是,從盧溝橋頭
捲起的那場戰爭留下的教訓卻是刻骨銘心。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那是永遠的國殤,永遠的奮爭,也是永遠的追思。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明鏡,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書。」正如一位青年評論家所指出的:「將那段歷史僅僅理解為災難與憤怒,而不從中尋找其內在邏輯,理解其復雜性,則同樣辜負了那些身經災難的一代人的付出。」 那段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悲痛欲絕的哀傷、洗刷不盡的血淚、永志追思的英烈和偉岸壯闊的史詩,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戰的期盼、強國富民的決心和睦鄰友邦的祝願。
啟示之一:落後就要挨打
血色黃昏:偶然背後的必然
73年前,一個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槍炮聲震驚了盧溝橋。日軍以士兵失蹤為借口,要強行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絕後即槍炮相加,全面發動侵華戰爭。不屈的中華民族也開始了長達8年的全民抗戰。 「七七事變」僅僅是近代日本侵華野心的總爆發。在此之前,日本已經對中國這塊富饒的土地覬覦已久。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時就制定了以鯨吞中國為核心的所謂「大陸政策」,在之後的70多年裡,日本曾發動了14次侵略戰爭,其中多次是對華戰爭。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戰敗的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台灣與澎湖列島;10年後又在我國東北土地上發動日俄戰爭,強迫滿清政府承認日本在東北的勢力范圍。「進入大陸」的迷夢、畸形膨脹的野心,使得這個受中國傳統文化恩惠最重的國家成為近代以來禍害中國最深的國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拋出了對華侵略總戰略: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趾高氣揚的日本,已掩飾不住要徹底奴役中國的野心。
上世紀30年代初,嚴重的經濟危機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製造「九·一八事變」,佔領我國東北地區,挑起侵華序幕,隨後將槍口瞄向內蒙古、華北,步步進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1933年,侵佔熱河省。
回顧近代中日關系史,國防大學徐焰教授認為,中國抗擊日本侵略的具體戰斗在某一地點發生可能有其偶然性,但同日本進行一場決定民族命運的生死大戰卻是必然的!
中日兩國之間為什麼會開戰?這背後的根源在哪裡?一個島國為什麼能一步步地侵吞國土面積數十倍於它的大國?歷史學家的評論一針見血: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是其軍國主義擴張野心不斷膨脹的結果。
戰爭是兩國實力的對抗
戰爭是精神的較量,更是物質的對抗。「七七事變」之後,中華民族奮起抗戰。然而,虛弱的國力,有國無防的現實,沒有做好開戰准備的民心士氣,讓西方的觀察家們在驚訝於中國人頑強戰斗意志的同時,也預言中國人在這場實力懸殊的廝殺中前景黯淡。
讓我們來看一看開戰之時,中日兩國的國力和軍事力量的對比:

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前,日本工業產值為60億美元,中國為16億美元。日本年產鋼580萬噸,年產彈葯可達50萬噸,舊中國沒有重工業基礎,年產鋼不過4萬噸,年產彈葯幾千噸,武器主要靠進口。
就軍隊裝備而言,日本海軍噸位為190萬噸,是中國的20倍~30倍。日本作戰飛機有2700架,而中國僅有305架。擁有近百萬之眾的中國陸軍只是數量上的優勢。日本1個師的武力裝備,在戰爭之初相當於中國1個師武力裝備的3倍;而在戰爭的中後期,已經相當於中國的8倍~9倍。
武裝到牙齒的日本軍隊讓歐美列強也不敢輕視,而中國只有一個虛弱的中央政府和數十個各自為政的地方政府,經濟結構、組織形態和技術水平都還停留在「前現代」的狀態。誰都知道,一個軟弱乏力的國度與一支如狼似虎的現代化軍隊開戰意味著什麼。
在淞滬戰場長達3個月的鏖戰中,中國方面共投入70多萬兵力,傷亡20餘萬人。史料記載,當時的正面戰場整營整連陣亡不是罕見之事,每日經由兵站送往後方的傷員常在萬人以上。從西部內地行軍趕到東南、華北前線的川軍官兵們沒有見過坦克車,一些戰士所擁有的武器還是大刀、長矛。他們上戰場就像是羊入虎口,甚至還沒見到敵人就戰死疆場。據統計,僅僅是中央軍校1929年至1933年畢業的25000名年輕軍官中,就有10000名犧牲在全面戰爭爆發的前4個月,陣亡的比例高達40%。
日本的侵略對中華民族的傷害可謂創巨痛深。侵略戰爭使中國的現代化至少延誤了50年時間。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積累的近代化和現代化的財富喪失殆盡。
一項不完全統計表明,從「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8月,按1937年的比值計算,日本侵略給中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達5000多億美元,掠奪鋼鐵3350萬噸,煤5.86億噸,糧食5.4億噸,木材1億立方米。要知道,1000億美元,相當於國民黨政府277年的財政收入、26年的工業總產值,是自鴉片戰爭以來歷次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索要賠款總數額的數十倍。
落後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強,發展需要安定。這,就是那段屈辱與悲壯同行的歷史留給我們的最為深刻的啟示。

⑤ 求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論文2000字!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槍聲打響了中華全民族偉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序幕,全面抗戰由此開始,史稱「七七事變」。
如今已是70年了,這70年間古老的中國由衰敗走向了富強,走向了獨立,走向了自主。可又有誰想像得到70年前中國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日本侵略者肆意踐踏我國的大好河山,至我國同胞於苦難之中,國土淪喪,家破人亡,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1973年12月,日本侵略者對著30萬手無寸鐵的南京同胞進行了屠殺,30萬中國人民啊!他們的鮮血染紅了他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在中國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出現了,在他們的引領下我們迎來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即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這天「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被政府指定為國家紀念日,為了紀念為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更是為了紀念抗日戰爭的勝利。
「假使我們不去打仗,敵人用刺刀殺死了我們,還要用手指著我們的骨頭說「:看,這就是奴隸!」
在面對敵人瘋狂的侵略時,是投降還是反抗?不同的答案會有不同的結果。這首詩鮮明地告訴了我們不起來、不戰斗的後果。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著我們民族英雄的鮮血,為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軍民傷亡3500萬人),但是我們不悔,有些人死了,但他卻活著。烈士們雖然陣亡。但是他們卻永遠活在了人們的心中。
他們的軍魂永遠保佑著祖國的寸寸疆土。這歷史中的一幕幕,無一不訴說著牢記歷史,珍愛生命,反對戰爭,珍惜和平,讓我們共同努力,讓和平之鴿永遠在我們國土上自由的飛翔

⑥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論文800字

從事基礎或臨床護理科學研究與撰寫論文,進行必要的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是極重要的一步,既是獲得客觀結果以引出正確結論的基本過程,也是積累論文資料准備寫作的重要途徑。實驗是根據研究目的,利用各種物質手段(實驗儀器、動物等),探索客觀規律的方法;觀察則是為了揭示現象背後的原因及其規律而有意識地對自然現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於搜集科學事實,獲得科研的感性材料,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二者的區別在於「觀察是搜集自然現象所提供的東酉,而實驗則是從自然現象中提取它所願望的東西。」因此,不管進行動物實驗還是臨床觀察,都要詳細認真.以各種事實為依據,並在工作中做好各種記錄。
有些護理論文寫作並不一定要進行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如護理管理論文或護理綜述等,但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將實踐中得來的素材上升到理論,才有可能獲得有價值的成果。
資料是構成論文寫作的基礎。在確定選題、進行設計以及必要的觀察與實驗之後,做好資料的搜集與處理工作,是為論文寫作所做的進一步准備。

論文寫作資料可分為第一手資料與第二手資料兩類。前者也稱為第一性資料或直接資料,是指作者親自參與調查、研究或體察到的東西,如在實驗或觀察中所做的記錄等,都屬於這類資料;後者也稱為第二性資料或間接資料,是指有關專業或專題文獻資料,主要靠平時的學習積累。在獲得足夠資料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加工處理,使之系統化和條理化,便於應用。對於論文寫作來說,這兩類資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當地將它們運用到論文寫作中去,注意區別主次,特別對於文獻資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適當引用,不要喧賓奪主。對於第一手資料的運用也要做到真實、准確、無誤。

⑦ 關於抗日戰爭的第三方文獻

整個中華民族

中國戰場殲滅日軍兵力數

區分
斃傷俘及反正

共產黨軍
527,422人 另加上22.4萬餘人(1) 計751,422人

國民黨軍
859,626(未包括俘及反正人數)

合計
1,611,048人

注(1):東北抗日聯軍斃傷日軍約22.4萬餘人(參見《大同報》1936年3月20日,《軍史資料》1987年第4期。另據日本方面統計為17.2萬餘人。)

從表中顯示,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共消滅日軍130餘萬,其中中國國民黨軍共殲滅日軍85萬餘人,而中國共產黨軍殲滅日軍是52萬餘人(未加東北抗日聯軍斃傷日軍約22.4萬餘人),從數量上看,顯然中國國民黨軍殲滅的日軍人數多於中國共產黨軍(加東北抗日聯軍斃傷日軍數量總共是75萬人),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還要說作為中國軍隊的共產黨軍隊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呢

對於學生提出的這一問題,開始我也有點迷惑,畢竟通過數字對歷史進行定量分析是得出科學結論的重要依據,但後來經過查閱資料和獨立思考,我覺得對此問題要既要全面看待,又要注意在定量基礎上對史實進行定性地全面的分析。

怎樣全面看待?我的看法是應實事求是地具體分析。那就是首先要從抗擊日軍侵華的軍事力量分階段地看到底誰是抗戰的「中流砥柱」,然後再從政治上分析誰是抗日的「中流砥柱」,最後再加以全面地綜合地考察,得出結論。

具體而言:從軍事上來說,在抗日戰爭整個防禦階段和相持階段的初期,應該說相對於蓄謀已久,准備充分,裝備精良的日軍來說,中國國民黨軍是抗戰的「中流砥柱」。其原因何在?眾所周知,盧溝橋事變後,國共雙方雖然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始領導全民族的抗戰。但此時,由於剛剛經過長征,中國共產黨軍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軍事裝備上力量都比較有限,正因為如此,此階段中國共產黨可能更多地起的是組織和宣傳的作用,真正與日軍主力作戰的是中國國民黨軍。事實表明,此階段蔣介石調集幾百萬正規軍與日軍在凇滬、太原、徐州和武漢等地區展開了激烈的戰斗,這些戰役雖然都以中國軍隊的最終失敗而告終,但它粉碎了日軍曾經吹噓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有效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以時間的延續和空間的延伸,極大地消耗了日軍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從中國國民黨軍參戰的人數、作戰的規模和次數上來說,實事求是地說,這個階段中國國民黨軍在軍事上應該是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這種情況隨著日軍因占據中國大片領土而導致戰線太長、兵力不足、物資匱乏,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之後,才慢慢發生了變化。

1938年10月,日本首相近衛文麿提出所謂的「日中親善」、「經濟合作」和「共同防共」的「三原則」,標志著日本開始改變侵華政策,採取對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實施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的方針,而將主要兵力用來進攻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和敵後抗日根據地,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囚籠政策」和瘋狂的「掃盪」。受日軍侵華政策調整之影響,中國當時出現了以國民黨汪精衛為首的親日派的賣國求榮活動,一時之間,國內投降傾向日益嚴重,在這種情況下,為打破日軍對根據地的封鎖,堅持抗戰,克服投降危險,中共領導的敵後抗日力量大規模主動出擊日軍,組織了包括百團大戰在內的一系列戰斗,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戰的自信心。據統計,從1939年到1945年,中共領導的敵後戰場抵抗日軍的62%—75%和幾乎所有的偽軍,這樣相對於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以來奪在西南一隅的以蔣介石為首的重慶國民政府開始出現的消極避戰之策略來說,中共領導的抗日力量的確已經取代初期的中國國民黨軍而成為了抗擊日軍侵華的「中流砥柱」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抗戰後期,特別是1945年的春季、夏季大規模攻勢作戰,中共領導的敵後解放區戰場,抗擊著侵華日軍的69%和偽軍兵力的95%,而中國國民黨正面戰場所抗擊的日軍和偽軍數量則下降到31%和5%了。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後來的回憶錄中曾這樣寫道:「中國抗戰後期,蔣介石的權力僅限於西南一隅,……長江以北連『中央政府』(即指國民黨政府)的影子也沒有。假如我們讓日本人立即放下他們的武器,那麼,整個中國就會被共產黨奪過去。」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抗戰的這種「中流砥柱」的變化。

由此分析,我們說,從軍事上分階段地看,在抗日戰爭的防禦階段,中國國民黨軍是抗擊日軍侵華的「中流砥柱」;而進入抗戰相持階段後的初期,中共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其它抗日武裝力量在敵占區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開辟敵後戰場,並與中國國民黨軍所進行的正面戰場互相配合,形成了對日軍的戰略夾擊態勢,此時中國國民黨軍和中國共產黨軍都是抗擊日軍的「中流砥柱」,這種情況隨著日本誘降政策的實施,蔣介石開始消極抗戰後,中共領導的抗日力量才逐步成為全國抗戰的主戰場,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從而成為了抗擊侵華日軍的「中流砥柱」。總之,從軍事上說,不管是中國國民黨軍的正面戰場,還是中國共產黨軍的敵後抗日根據地,雙方都曾經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與軍事上的這種格局不同,從政治上看,中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國抗戰的正確方向,從而成為了中國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其原因有:其一、相比起面對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不斷侵略中國,而蔣介石還在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內戰政策而言,中共最早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在全國各界很早就樹立了一面旗幟,正是這面旗幟,中共在後來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建立和維護以國共兩黨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活動中起了主導作用,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全民族抗戰的精神象徵,當然不是說蔣介石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沒有起號召作用,恰恰相反,在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發表的廬山談話(「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的時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所以政府必須特別謹慎,以臨此大事。」)也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擊日寇侵略中國的鬥志。其二、相對與以蔣介石為首的中國國民政府速決速戰的「速勝論」和以汪精衛為首的親日派的「投降論」來,中共根據中日雙方實際情況提出的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抗戰的戰略總方針,更符合中國當時抗戰的實際情況,因而成為了指導全國抗戰,最後奪取抗戰勝利的指導方針。

歷史研究不僅要看定量分析,而且還要看定性分析,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全面地綜合的加以考察,才能更好地認識抗戰中的「中流砥柱」問題。綜合以上具體而全面的分析,從總體上看,中共在很大程度上是整個中華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摘抄別人,可參考!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勝利的論文引用文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