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戰爭觀:這一思想大約形成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到奴隸社會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為本的戰爭觀。
指導思想:《孫子兵法·謀攻篇》中寫道:「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這不僅僅對戰爭有指導意義,而且對政治、外交、經濟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幫助。
用將之道:選賢任能,不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將之道。
全勝戰略:自古以來,戰爭的直接目的就在於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標就是以「全」爭勝——「不戰而屈人之兵」。「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公元前21世紀(一說公元前22世紀),中國建立了奴隸制的夏王朝,從此戰爭成為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此時,盡管人們對於戰爭的認識處於低級階段,還是產生了以靠天命觀指導戰爭為中心內容的軍事思想。
奴隸主對外族發動掠奪戰爭,或用武力鎮壓本族奴隸的反抗,都是以征討「違天命者」、「弔民伐罪」、「敬天保民」相號召,並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嚴刑厚賞驅使士卒作戰。作戰方式是集團列陣正面沖殺。到商代以後,作戰逐漸以車兵為主。
對軍隊指揮,要求行動統一,嚴厲管理。這種思想,指導著夏、商、西周幾個王朝的軍事斗爭。通過這一時期的戰爭實踐,人們已初步認識到審勢而動,量力而行,眾可以勝寡,強可以勝弱,反映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念。
傳在西周時期,已出現《軍志》、《軍政》等軍事著作,雖早失傳,但在後來問世的《左傳》、《孫子兵法》等書中,還保留著一些片斷的引文。
㈡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蘊含的戰爭觀主要有
1、戰爭支柱——以抄仁為襲本。《司馬法·仁本第一》開宗明義:『』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為正。正不獲意則權。『』仁者使人親,義者使人悅。此二者,才是戰鬥力的凝聚核,才是贏得戰爭勝利的基礎。
2、戰爭准則——師出有名。《禮記·檀弓下》主張『』師必有名『』,認為師出無名,必將遭到眾人的反對,定成敗局。
(2)中國古代思想軍事思想蘊含的戰爭觀主要有擴展閱讀
選賢任能,不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將之道。
1、重將思想。《投筆膚談·軍勢第七》指出:『』三軍之勢,莫重於將『』。並且認為,『』大將,心也。士卒,四肢百骸也『』。我們現代所說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2、選將思想。在古代,選將標准有五,《孫子兵法·計篇》中明確提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3、用將思想。古人認為,將帥使用的原則,就是信任和放手。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㈢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蘊含的戰爭觀
如果不是為了完成作業,那麼我告訴你,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基本內容,其中最核心的就是:
兵法千萬條,核心第一條:上兵伐謀。
兵法千萬條,核心第二條: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這一條,在唐代被唐太宗李世民、衛國公李靖特別推崇,記載於「李衛公問對」】
至於什麼「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不戰而屈人之兵」,「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善用兵者,無不正,無不奇,使敵莫測。故正亦勝,奇亦勝。","避實擊虛",『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等等等等,都是上述兩條的衍變展開。
最有影響力的古代兵聖兵法,孫子十三篇,孫子兵法:
「始計」(廟算的第一階段,敵我比較,估算勝負,戰略推演,戰略籌劃和戰略想定,確定戰略突破方向和戰略突破重點,制定全盤戰略部署、戰略性戰爭計劃、大戰役構想)第一;
「作戰」(作而將戰,實際是講戰前的糧秣後勤儲備調度、戰時糧秣取用於敵的預案和戰前的整體准備籌劃,其實應該算是廟算的第二階段)第二;
㈣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基本觀點有哪些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基本內容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異彩絢爛,在世界軍事思想發展史上具有傑出地位,這是戰爭經驗的總結,血染的理論財富,智慧的結晶。 基本內容大致如下: 戰爭觀 這一思想大約形成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到奴隸社會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為本的戰爭觀,主要包括兩層含義:
⒈戰爭支柱——以仁為本。《司馬法·仁本第一》開宗明義:「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為正。正不獲意則權。」仁者使人親,義者使人悅。此二者,才是戰鬥力的凝聚核,才是贏得戰爭勝利的基礎。
㈤ 中國古代戰爭觀核心思想是什麼
以仁為本的戰爭觀 這一思想大約形成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到奴隸社會的末期基本成熟。
「不戰則已,戰則必勝」的指導原則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戰爭指導思想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
因情用兵的作戰思想
孫子在用兵上強調奇正
選賢任能的用將之道
㈥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特點是什麼
中國古代軍復事思想的制特點如下:
一、以仁為本的戰爭觀
二、「不戰則已,戰則必勝」的指導原則
三、「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戰爭指導思想
四、「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
五、因情用兵的作戰思想
六、孫子在用兵上強調奇正
七、選賢任能的用將之道
㈦ 中國古代戰爭觀核心思想
(一)老子的戰爭觀
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從春秋大量貴族邦國滅亡傾覆的歷史經驗中,總結出盛極必衰的軍事和政治斗爭經驗。由於老子無為虛靜的社會政治思想,直接影響著老子對戰爭的基本立場和態度——反對和抨擊各類戰爭。
老子明確認為戰爭是不吉利的事物,「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老子還主張不以兵強天下:「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這都表明老子在本質上對戰爭是反感抵觸的。老子對戰爭應採取遠而避之的立場,故有道者不處。然而,面對現實,老子也只好不情願地承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暫時憑借戰爭的手段,來達到一定有限的政治目的。但是,就是在不得已而用之的情況下,老子也強調指出不應該對戰爭進行贊揚,更不能以兵逞強,炫耀武力,忘乎所以,而應「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老子主張慎戰。「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強梁者不得其死」。這兩句話用在戰爭上,老子就是要告誡天下人,戰爭是不可以妄為的,妄為者必定失敗。老子所推崇的「不爭」、「慎戰」、「不戰」、等觀念,代表了典型的東方式智慧,對後世戰爭文明觀的啟蒙發揮著不何低估的作用。而老子對自然和諧之「道」的追求,恰好構成了中華古典兵學「不爭」、「非戰」等觀念的有力的哲學支撐。
(二)孫子兵法的慎戰思想
《孫子兵法》是中國歷史上一本偉大的兵書,古人雲「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遺孫子」。《孫子兵法》能流傳於世,不僅在於其對戰爭策略運用問題的論述,更重要的是在於全書彌散的「重戰、慎戰」思想。
孫武對戰爭採取十分謹慎的態度,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就提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既然戰爭是關繫到國家存亡的頭等大事,所以孫武多次告誡並提醒統治者,必須慎重對待戰爭,指出:「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對於那種缺乏政治目標和戰略價值而輕起戰端的愚蠢做法,孫武持堅決反對的態度:「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並要求戰場指揮員做到「戰道必勝,主曰必戰,必戰可也」。孫子對戰爭利害關系的辨析中,尤為重視對戰爭危害性的研究,譬如他講:「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急功近利、窮兵黷武是人性一般的弱點,作為軍事家的孫子,他深刻地認識到了戰爭的復雜性,他最反對的是輕率魯莽,他研究戰爭問題的出發點,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個「慎」字。「慎戰」思想是孫子作為一代軍事家對戰爭的理性思考,也是孫子對戰爭的人性化思量,他並不崇拜武力,也不迷信使用武力。
(三)儒家戰爭觀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對戰爭的態度表現為慎戰。孔子反對魯莽行事、不打無准備之仗,反對不義戰爭。這種精神構成了中國傳統戰爭文化的核心。嚴肅對待戰爭,必須注意言戰議兵要慎重,而不能有勇無謀,輕易言戰。《論語·述而篇》雲:「子之所慎:齋、戰、疾」,概括出了孔子對戰爭的態度。對戰爭的慎重態度,並不意味著反戰、不戰。儒家把戰爭區分為正義與非正義之戰。對於正義之戰,他們主張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孔子講「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就是竭力維護「禮戰」的合法性。《論語·述而篇》載:「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也。」孔子贊揚顏回行為舉止得當,責怪子路好勇無謀。既然戰爭是危險之事,就必須慎重考慮。當避免不了之時,就必須爭取勝利。爭取勝利,就必須於戰前周詳計劃。徒憑勇氣以戰,終必敗亡。的確,戰爭是為達成政治的一種手段,一國之君必先在內政上下功夫,以厚植國家的力量,不可以戰爭作為鞏固王位或是拓展疆域的憑借。戰爭是政治的繼續,直接關繫到國家的安危存亡和個人的生死,因此言戰議兵必須慎重。
二、歷代治世統治者的慎戰思想
慎戰觀是中華傳統軍事觀念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兩個盛世時期。對於這兩個歷史時期國家對外戰略的分析不難看出統治者對待戰爭都十分謹慎,厲行文治興邦。在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初期統治者往往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來發展生產,鞏固統治。與之相對應,在對外戰爭的態度上往往是採取慎戰的思想。
西漢初年,由於秦王朝的殘酷統治和長時間的戰爭破壞,社會殘破,民生凋敝。在這種情況下,統治者採取黃老治國之術,本著「無為而治」的思想,清靜安民,休養生息,寬厚待民,使百姓生活安寧,社會經濟穩定發展,所以有「文景之治「。漢初文帝和景帝時期對外均採取了懷柔、防禦的政策,文景兩代對周邊少數族不輕易動兵,盡力維持相安的關系。「呂後時,南越王趙佗自立為帝,役屬閩越、西甌、駱,又乘黃屋左纛,與漢王朝分庭抗禮。文帝即位後,為趙佗修葺祖墳,尊寵趙氏昆弟,並派陸賈再度出使南越,賜書趙佗,於是趙佗去黃屋左纛,歸附漢王朝。文帝後元二年,漢與匈奴定和親之約,此後匈奴雖背約屢犯邊境,但文帝只是詔令邊郡嚴加備守,並不興兵出擊,以免煩擾百姓。」經過文帝和景帝兩朝的努力,國民經濟政府財政都已相當豐裕。
武帝即位時期,北攻匈奴、南擊百越、西擊大宛、東攻朝鮮,奠定了西漢全盛時期的版圖。但頻繁的對外戰爭對國家產生了很大的危害,特別是武帝後期發動的對匈奴作戰,消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武帝還親率十八萬騎巡邊,以耀兵塞上。弄得百姓疲敝,民窮財盡。漢書雲:「民力屈,財力竭,因之以凶年,寇盜並起。」以至於在征和四年,漢武帝頒布輪台罪已詔。漢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給百姓造成了痛苦,從此不再窮兵黷武。它表明漢武帝已決心不再主動對匈奴用兵,而要注重發展農業,提倡農耕以恢復生產。為實現這一政策,漢武帝不但下令不復出軍,而且還在征和四年封丞相田千秋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養民也。西漢統治者這一戰略決策的重大轉變,雖然使漢王朝避免了重蹈秦朝的覆轍,但封建盛世的繁榮也被長期戰爭消耗殆盡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也是實行無為而治的結果。繼隋末大亂建立起來的唐王朝,親眼目睹了隋場帝以苛政而失民、亡國的悲慘現實。他們總結歷史教訓,找到了安撫百姓,休養生息的「無為而治」。在對外戰爭沖突問題上主張「行帝道,致治太平。」
《貞觀政要》載道:貞觀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蠻國,表疏不順,請發兵討擊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故漢光武雲:每一發兵,不覺頭發為白。自古以來窮兵極武,未有不亡者也。」唐太宗的意思是說,兵器是凶險的器械,萬不得已時才使用它,所以漢朝的光武帝說:「每次發兵的時候,不知不覺地頭發胡須都變白了」。自古以來窮兵黷武玩弄兵威的人,沒有不滅亡的。這里可以看出,太宗皇帝並沒有將戰爭視為人類事務中的常態,相反對於戰爭保持著極謹慎的態度,認為只有在「萬不得已」,即沒有其他任何選擇的情況下才可以選擇通過戰爭的方式實現戰略目標。太宗《帝范》曰:「夫兵甲者,國家凶器也。土地雖廣,好戰則民凋;中國雖安,忘戰則民殆。凋非保全之術,殆非擬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意思是說兵器盾牌這類東西是國家凶險的器械。土地雖然廣闊,喜好發動戰爭,人民就會受到損傷;中原雖然安定,忘記戰備人民就會很危險。使人民處於危境也不是抵禦敵人的辦法。武備不可以全部解除,也不可以經常使用。可見,唐朝決策者在對待戰爭問題上的態度是非常謹慎的,但慎戰並不意味著不重視軍事的作用,統治者更多地是將軍事行為納入防守的性質,以抵禦外來的侵略和騷擾,但絕不窮兵黷武,絕不肆意使用武力對外擴張。
頻繁戰爭往往徵用各種資源,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死傷無數人口,是對生產力的一種破壞,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戰爭還惡化了周邊安全環境,不利於為新興王朝贏得和平的周邊環境;常年對外征戰又加重了國內人民的負擔,使階級矛盾激化,導致農民的反抗斗爭,使內憂、外患變得更加嚴重。封建政權的削弱,安全威脅的嚴重化使安全需要與安全能力之間的矛盾加劇。當統治者無力維護其統治安全時,封建王朝便走向衰亡了。漢唐盛世時期的統治者對外採取和親、納賄、互市等方式,避免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發生戰爭,對戰爭採取十分謹慎的態度,目的是爭取和平環境,發展自身實力。他們清醒地認識到,力不如人之時當務之急是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改善民眾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以增強國家實力。同時,他們也清楚地知道,單靠納賄求和,決不能使邊境地區得到真正安寧,只有富國強兵,自身實力強大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各種安全威脅。
三、結論
當今中國的發展正處在戰略機遇期,這就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國內外環境;而塑造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需要採取正確的政策方針。歷史上,封建盛世時期統治者所採取的以屈求伸戰略策略,成為盛世形成的關鍵環節。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提出的「冷靜觀察、沉著應對、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方針,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十六個字的實質可以概括為「以屈求伸」。歷史充分證明,中國人民反對窮兵黷武,主張與他國和睦相處。追求和平,審慎地對待戰爭,是中國歷代軍事戰略思想的顯著特徵。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從文化傳承來看,是基於中華民族數千年「和合」精神的必然選擇。當然,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並不意味著不加區別地反對一切戰爭。中國人民在外敵暴力入侵和分裂勢力面前,從來不懼怕戰爭,也不逃避戰爭。面對威脅,敢於斗爭,運用武力同樣是中國傳統戰略文化的必有之義。
㈧ 中國古代軍事思想關於戰爭起源,戰爭的性質和對待戰爭的態度分別是什麼
戰爭觀:這一思想大約形成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到奴隸社會的末期基本成內熟。以仁為本的容戰爭觀。
指導思想:《孫子兵法·謀攻篇》中寫道:「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這不僅僅對戰爭有指導意義,而且對政治、外交、經濟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幫助。
用將之道:選賢任能,不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將之道。
全勝戰略:自古以來,戰爭的直接目的就在於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標就是以「全」爭勝——「不戰而屈人之兵」。「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㈨ 4,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戰爭觀:這一思想大約形成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到奴隸社會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為本的戰爭觀。
指導思想:《孫子兵法·謀攻篇》中寫道:「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這不僅僅對戰爭有指導意義,而且對政治、外交、經濟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幫助。
用將之道:選賢任能,不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將之道。
全勝戰略:自古以來,戰爭的直接目的就在於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標就是以「全」爭勝——「不戰而屈人之兵」。「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公元前21世紀(一說公元前22世紀),中國建立了奴隸制的夏王朝,從此戰爭成為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此時,盡管人們對於戰爭的認識處於低級階段,還是產生了以靠天命觀指導戰爭為中心內容的軍事思想。
奴隸主對外族發動掠奪戰爭,或用武力鎮壓本族奴隸的反抗,都是以征討「違天命者」、「弔民伐罪」、「敬天保民」相號召,並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嚴刑厚賞驅使士卒作戰。作戰方式是集團列陣正面沖殺。到商代以後,作戰逐漸以車兵為主。
對軍隊指揮,要求行動統一,嚴厲管理。這種思想,指導著夏、商、西周幾個王朝的軍事斗爭。通過這一時期的戰爭實踐,人們已初步認識到審勢而動,量力而行,眾可以勝寡,強可以勝弱,反映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念。
傳在西周時期,已出現《軍志》、《軍政》等軍事著作,雖早失傳,但在後來問世的《左傳》、《孫子兵法》等書中,還保留著一些片斷的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