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對外關系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對外關系

發布時間:2021-03-07 03:10:23

1. 鴉片戰爭前,清政府在對外關繫上,實行什麼政策《

閉關鎖國

2. 跪求:鴉片戰爭前中國對外貿易特點!急!!

從18世紀中期起,在中國對外貿易國里英國居首位,英國賣給中國的主要商品是呢絨,棉布等;中國賣給英國的主要商品是茶葉,生絲,葯材等,中國處於出超地位。

鴉片戰爭背景的貿易順差

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後,需要一個廣大的市場作為貨品出口地,而中國剛好符合此條件,能成為英國廣大商品的傾銷地。由於中國出產的茶葉、絲綢、瓷器等奢侈品在歐洲市場十分受歡迎,英國人希望中國能開放貿易。

但英國出口的羊毛、呢絨等工業製品在中國卻不受青睞,乾隆皇帝甚至認為中國什麼都不缺乏,沒必要與英國進行貿易,這使中英貿易為英國帶來龐大的貿易逆差(入超)。

而英國在18世紀開始實行金本位貨幣政策,而清廷則以銀作為貨幣,由於與中國的所有貿易需以銀兩折算,令英國需要從歐洲大陸購入白銀作貿易用途,金銀一買一賣,令英國人利潤受損。稅率方面,中國對英國的入口貨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稅率,使英國大為不滿。

(2)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對外關系擴展閱讀:

鴉片戰爭戰前中國:

19世紀初,英國成為世界資本主義最強大的國家,並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國。而它在亞洲下一個主要的侵略目標就是中國。

自清朝初期到鴉片戰爭前夕,清朝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曾經的國勢,從乾隆末年就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封建制度已嚴重地阻礙著新的現代經濟的發展。明代中葉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

到鴉片戰爭前,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占據中國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土地兼並日趨嚴重,在全國成為普遍現象。吏治敗壞,封建專制發展到了極點。清政府用「四書」、「五經」將人們的思想禁錮起來,對不滿情緒或評議時政者,實行殘酷鎮壓。

國防空虛,軍備廢弛。對外關繫上,清朝長期實行閉關政策,嚴重地阻礙著中國對外貿易和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

隨著清朝統治的日趨腐敗和對人民剝削壓迫的加重,國內階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斗爭此起彼伏。清王朝的統治面臨深刻的危機,中國封建社會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

3. 鴉片戰爭前的中外關系

從兩宋開始中國一直和外國保持良好的貿易關系,貿易往來頻繁.特別是有著名的絲綢之路等版,那時候權中國的文化,制度,經濟水平都處於世界的先列.很多國家學習中國.如:朝鮮,韓國,日本和東南亞,以及歐洲非洲.但清朝的統治者實行閉關自守的政策,使中國與外國的關系逐漸中斷,也使中國的先進水平落後於其他國家

4. 鴉片戰爭前中國與世界的情況

自清朝初期到鴉片戰爭前夕,清朝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曾經的國勢,從乾隆末年就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封建制度已嚴重地阻礙著新的現代經濟的發展。

明代中葉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到鴉片戰爭前,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占據中國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土地兼並日趨嚴重,在全國成為普遍現象。吏治敗壞,封建專制發展到了極點。

清政府用「四書」、「五經」將人們的思想禁錮起來,對不滿情緒或評議時政者,實行殘酷鎮壓。國防空虛,軍備廢弛。對外關繫上,清朝長期實行閉關政策,嚴重地阻礙著中國對外貿易和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

(4)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對外關系擴展閱讀:

鴉片戰爭中,最直觀呈現的是武器裝備的差距,清軍在這方面的劣勢一覽無遺。鴉片戰爭期間,清軍裝備的主要是仿製的土槍土炮,輔之以刀矛弓箭,而英軍裝備的則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槍。

清軍使用的火炮在樣式上和英軍使用的火炮大體相同,但是由於質量上的巨大差異,其射程范圍、射擊速度、射擊精度和威力都遠不及英國的火炮。正是如此,在戰爭的全過程中,清軍未能擊沉英軍的一艘戰艦,而自己的陣地卻被打得千瘡百孔。

兵器上處於劣勢的清王朝,在兵力上卻處於優勢。是時清朝有八旗兵約20萬,綠營兵約60萬,總兵力達到80萬。英國的兵力卻小得多,本土和海外的兵力總共不過20萬人。與清軍相比,大約是1:4。

與數量相關的是質量。清軍一旦被募後,就成了終身職業,從青壯到老弱,士兵的年齡參差不齊,戰鬥力大受影響。當兵也是一種餓不死的職業。為了維持生計,清軍士兵還替人幫工、租種土地等等。

從清軍的現狀來看,根本不是一支純粹的國防軍,而是同時兼有警察、內衛部隊、國防軍三種職能。這樣的軍隊對付盜賊和民眾還能勉強應付,面對近代化的世界一流軍隊,則毫無還手之力。

查看資料來源:網路-第一次鴉片戰爭

5.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對外交往的特點

閉關鎖國,盲目自大,有海禁政策,從明朝開始的

6. 鴉片戰爭中英對比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和世界的關系

清國出於需要,要切斷漢地同滿蒙回藏,自然也包括從東南來的海上國家的聯系,與外界聯系,容易導致發生變化,不利於維護統治,而英國則要打開中國市場,進行貿易,兩者產生無法解決的矛盾,只能用戰爭解決,而英國認為自己的軍事制度軍事訓練軍事裝備等都優於清國,清國則很弱,所以就發動了戰爭,戰爭過程,1840年6月,英軍派艦隊封鎖清國珠江口,然後又沿清國海岸北上,於7月5日攻佔定海(今中國寧波),8月9日抵達天津大沽口,威脅清國京師,旻寧急令清國直隸總督琦善前去議和;又命令兩江總督伊裡布查清英軍攻佔定海的原因,究竟是由於「絕其貿易」還是「燒其鴉片」,英軍的宣稱是因為貿易開戰報復,旻寧後指責林則徐簡直是一派胡言。9月29日,旻寧下旨,革林則徐的職,並命令「交部嚴加議處,來京聽候部議」。10月25日,林則徐又收到吏部文件,通知他暫留廣州,等待新任欽差大臣博爾濟吉特·琦善的審問和發落。1841年5月1日,林則徐又接到聖旨:降為四品卿銜,速赴浙江鎮海聽候諭旨。到鎮海後,林則徐積極參與了當地的海防建設事宜,力圖戴罪立功。不久,接替琦善的靖逆將軍奕山在廣州率軍與英軍作戰中打了敗仗,向清國皇帝表示英方是願意議和的。6月28日,旻寧下旨,革去林則徐「四品卿銜」 「從重發往新疆伊犁,效力贖罪。」在林則徐1842年《致姚椿王柏心書》講述禁煙原委,徐自亥年赴粵,早知身蹈危。所以不敢稍避者,當造膝時,訓誨之切,委任之重,皆臣下所垂泣而承者,豈復有所觀望?及 至羊城,以一紙諭夷,宣布德威,不數日即得其繳煙之。稟中既繕漢文,復加夷字,畫夷押,蓋夷印,慎重如彼,似可謂誠心恭順。原稟進呈,現存樞。遂於虎門海 口收煙,徐與夷舶連檣相對者再閱。其時犬羊之性,一有不願,第以半段槍加我足矣,何以後來猖獗諸狀獨不施諸當日?且毀煙之時,遵旨出示,令諸夷觀看,彼來 觀者,歸而勒成一書,備記其事,是明知此物之當毀,亦彰彰。收繳以後,並未罪其一人,惟諭以寬既往、儆將來,取其切結,以為久遠通市之法。它國皆已遵具, 即國人亦已取具數。惟義律與積慣賣煙者十餘人屢形反復,致與舟師接仗,我師迭挫其衄,彼即稟懇轉。是冬明奉上諭,禁其貿易,且迭荷密旨:「區區稅銀,不足 計較。」徐曾奏請彼國已具結者仍准通商,奉諭:「究系該國之人,不應允准。」欽。此辦理禁煙之原委。這里林則徐說禁止貿易是皇帝行為,不是他,清國皇帝認為不是因為禁煙而是明白禁止貿易開戰,那麼當初為什麼要絕其貿易呢,而又認為他是聽了看了林則徐的奏摺等情況才絕其貿易,於是認為開釁的責任就在林則徐,至少把責任推給林則徐,挑釁開戰戰敗的責任不能落到他頭上,要有人承擔責任,這樣才能議和,後來林則徐被重新啟用也是有這方面原因的,替清國皇帝背鍋。

7.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世界分別是什麼狀況相互影響如何

1、政治上
中國實行君主專制,是清王朝統治下的一個獨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版的封建國家。
西方世權界資本主義制度已經普遍確立,紛紛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
2、經濟上
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廣大農民在封建地租、賦稅、徭役和高利貸的重重盤剝下,陷於貧困破產和流離失所的悲慘境地。
西方世界新航路開辟後對殖民地掠奪和商貿方面,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並通過工業革命,使經濟迅速發展。
3、對外交流上
中國閉關鎖國,實行海禁政策,杜絕與外部世界的交流。
西方世界廣泛對世界進行了殖民侵略,掠奪了落後國家大量的財富用於本國的經濟發展。
4、軍事上
中國由於生產力的落後,階級矛盾嚴重,導致國庫空虛,軍備廢弛,八旗、綠營的武器裝備仍以大刀、長矛之類作為常規武器,其中吃空餉的比比皆是,國力日漸衰退。
西方世界由於工業革命浪潮的推動,英國、法國、美國、德國、俄國等國的生產力的飛速發展,更多高級新式的裝備開始使用,征服世界。
5、科技水平上
中國早期發達,宋元之後科技水平開始逐漸衰落,且主要集中在文學研究領域,對於科學技術的重視不夠。
西方早期不發達,很多技術都從東方引進(比如說四大發明),工業革命後生產力和科技水平遠超過中國。

8. 鴉片戰前的清政府在對外關系方面採取什麼政策如何評價這一政策

鴉片戰爭前,清政抄府在對襲外關系方面採取閉關政策。它把對外貿易的城市限制於廣州一口,並對這種貿易嚴加控制,規定外國商人銷售商品和購買土貨必須通過少數特許的公行商人之手。這種閉關政策是封建經濟和封建專制政治制度的產物,既嚴重阻礙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引起希望打開中國市場的西方國家資產階級的不滿。

9. 1.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西方國家呈現什麼樣

題目:
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西方國家呈現什麼樣的發展趨勢

解答:
18世紀是中國由興盛到敗落的世紀,自公元前5世紀的戰國時期到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國的封建社會前後延續了兩千多年.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間,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鼎盛時期,但也同時走向了封建社會的末世.
1.總體上:
在18世紀的最後幾十年裡,清王朝已經走上衰敗的道路,並更加閉關鎖國.在中國固步自封的同時,西方國家則以英國產業革命為標志開始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義的變革.工業上的空前發展,使英國有了更多的對外擴張要求.中國和西方國家君主間觀念的巨大差異在此顯現出來.乾隆皇帝固守朝貢體制,不能知己知彼,有理有節,對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視而不見,仍陶醉與「天朝上國」的虛幻迷夢中,恰恰是葬送了中國向前發展的機遇
2.經濟上:
在那時,中國有很多方面是西方人學習模仿的.在鴉片戰爭之前,英國人已經養成了下午兩三點喝茶的習慣.他們模仿中國人品茶的方式,花錢買了很多瓷器、茶和絲綢.但當時的中國人還沒有完全的把政治和貿易聯系在一起,只是有時的貢賜關系.無論日本還是俄國、英國,都需要向中國進貢.雖然歷來輕商,但當時的中國已是世界貿易市場里最大的經濟體,生產出大量消費品,如:絲綢、陶瓷、茶葉等,這些物產大量出口,中國常常處於出超地位.雖然這些出口的產品種類單一,但處於壟斷地位.使得歐洲長期以來對中國有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產豐富、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的良好印象.
而18世紀下半葉的歐洲卻正悄悄地進行著工業革命,蒸汽機和機械的發明,經整個歐洲帶上了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的道路.現代工廠制度首現在紡織工業,出現然後擴展到其他工業部門,股份公司得到發展,從商業資本主義到工業資本主義的過度基本完成.伴隨工業革命的是歐洲農業革命,農業生產率大大提高.工業革命推動了運輸革命,運輸效率大大提高,既滿足了工業革命的需要,也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3.科技上:
中國在那時雖然在文化科技方面並不落後於歐洲,但是重視程度卻遠遠不如歐洲,在18世紀中後期的中國,不僅自己的科技沒有得到太大的發展,還固步自封,閉關鎖國,不願接受外來的科技影響.這樣一來,差距自然形成了.當歐洲已坐上了蒸汽機車時,中國還在馬車上搖擺顛簸.
2.馬戛爾尼率團使華失敗是否僅僅是中英間的「禮儀之爭」?
答:「禮儀之爭」只是一個表象.更深層次的是兩國文化與經濟上的不同.
1.禮儀之爭:
外交禮儀之爭,的確是使團到來後雙方即發生爭執的主要問題.
英使的執著態度,使乾隆皇帝十分不悅.在上諭中有「似此妄自驕矜,朕意甚為不悅,已令減其供給.所有格外賞賜,此間不復頒給.又說「朕與外夷入覲,如果誠心恭順,必加以恩待,用示懷柔.若稍涉驕矜,則是伊無無福承受恩典,亦即減其接待之理,以示體制,此駕御外蕃之道宜然.」這的確是外交失敗的直接因素.
但另一方面,我們應當肯定,乾隆拒絕馬戈爾尼提出的「給地」、減稅、多口通商的無理要求,維護了國家主權.但是另一方面,乾隆皇帝在其諭旨中所流露出的那種陶醉於天朝上國的自我滿足,進而妄自尊大,處處以天朝體制為處理對外關系行為准則的態度,置於當時世界潮流來看,是多麼的落伍而迂腐.
2.目的的差異:
馬戛爾尼使團來訪時,郭世勛和盛住上奏朝廷,說英國國王「因前年大皇帝八旬萬壽,未及叩祝,今遣使臣馬戈爾尼進貢,由天津赴京.」乾隆皇帝聞之大喜,降旨海疆各督撫,如遇到英國貢船進口,「即委員照料護送進京」.(《清高宗實錄》)
但英國的本意是來華進行外交談判,而大清則一如既往以為是外夷遠道來貢,這種誤解首先是英方借祝壽為名造成,而清朝皇帝則以為「該貢使航海遠來,初次觀光上國,非緬甸、安南等處頻年入貢者可比」.所以,從一開始雙方的認識就不在一個基點上.基於此,英國以西方當時慣行的外交先例一到中國就無異於觸礁了.
法國學者阿蘭•佩雷菲特在他的著作《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中,認為「兩個傲慢者互相頂撞,雙方都自以為是世界的中心,把對方推倒野蠻人的邊緣」.又說:「中國拒絕對世界開放,而英國人則不管別人願意與否,想讓世界對所有的交流開放.」雖然,滿清王朝對於英國明顯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開放」要求理應拒絕,但問題在於它拒絕的方式是僵化的固守朝貢體制.這註定這次中英外交交往必然以失敗而告終.不僅僅是禮儀和文化的沖突,更是清朝政府對外政策的失誤.清朝僵化的外交思想和模式與西方近代外交格格不入,孤立與世界潮流之外的海外政策,其閉關自守的性質在此暴露無遺.
(誨人不倦啊)

10. 鴉片戰爭前後中國的外交情況

鴉片戰爭的結果,中國被迫同英、美、法等國簽訂了《向京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等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中國社會的性質開始發生根本的變化。
1.中國的主權開始遭到破壞,戰前,中國政治上是一個領土完整、主權獨立的國家。戰後,割讓香港等條款破壞了中圍的領土及領海主權;「領事裁判權」制度,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協定關稅,破壞了小國的關稅主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為列強廣泛地掠奪中國提供了方便。這樣,中國就從一個獨立的主權園家開始淪為一個遭受外因侵略者奴役的半殖民地國家。

2.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戰前,中國經濟上是一個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國家,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有力地排斥著外國的商品侵略。戰後,廢除「公行」制度,增加通商口岸,喪失關稅主權,外國的廉價商品源源不斷地湧入中國。 這種商品「重炮」,逐漸摧毀了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使中國日 益成為外國資本主義的商品市場和原料供給地。

3.中國的社會階級結構和主要矛盾開始發生變化。戰前,中國社會基本上只有兩大對立階級,即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戰後,出現了一批買辦和買辦商人;在外國企業中出現了第一批產業工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除原有的封建地主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外,又出現了外國資本主義相中華民族的矛盾。從此,中國的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即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任務

閱讀全文

與鴉片戰爭前的中國對外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