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作用
萬里霜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在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專的旗幟下進行的。由於特殊屬的歷史原因和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特殊形式,抗戰在共發展的進程中形成了兩個戰場:即由國民黨及其軍隊擔負的正面戰場和山共產黨及其軍隊擔負的敵後戰場,這兩個戰場國共雙方的領導權性質雖然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對立的,但在當時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從抗戰的總體目標上來說,這兩個戰場又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相互依存和相互配合的。都作出了其歷史貢獻。如何評價抗戰初期國民黨正面戰場的作用,過去我國學界評論雖然作過一些肯定,但總的來說是否定的,而且往往是作為敵後戰場的對立而出現的。而台灣方而卻出現相反的傾向,忽視或抹煞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作用,這都不利於全面、科學地說明中國抗日戰爭這場全民族團結禦侮的偉大反侵略戰爭的深遠意義,也難以充分論證中國抗日戰爭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偉大歷史地位和作用。本文沿重討論應如何評價國民黨在抗日;』錢爭中的作用問題。列寧說過:「在分析任何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歷史范圍之內。」這為我們指出了研究歷史的一個重要原則。
㈡ 如何評價國民黨在抗日戰爭期間的地位和作用
1、必須要分階段分析,在不同階段,在變化著的國內因素、敵方因素、國際因素的不同影響下,國民黨的抗日態度和抗日行為是有著明顯的差別的。
2、抗戰初期,國內民眾痛恨日寇侵略暴行、反日情緒高漲,日本侵略者狂妄之極、想在短時間內以武力顛覆南京國民政府、摧毀抗日軍民的核心,國際上英美列強推行亞太綏靖政策、放縱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中華民族陷入空前緊張嚴峻的民族危機。當此時,國民黨迫於情勢的危急奮起反抗,在從1937年至1939年的戰爭中基本上是抗戰的主體力量,確實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最大程度上阻滯了日軍全面佔領中國的企圖,為日後抗戰的繼續奠定了基礎。
3、抗戰前期,也就是1939年至1941年這段時間,隨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方式的轉變,隨著汪偽國民政府的建立,隨著日本佔領軍對重慶國民政府展開的「軍事進攻為主,政治誘降為輔」策略的展開,國民黨從開始的聯合民眾、積極抗日轉變為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甚至局部地區出現曲線救國、專搞摩擦、防共限共等嚴重賣國行為。皖南事變的發生,標志著國民黨已經徹底背棄了從前抗日救國的主張,專以反共反人民抗戰為主,抗戰只是掛在嘴上說說、遮人耳目的招牌而已。
4、抗戰中期,1941年至1944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擴大,尤其是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美、英等西方國家也被迫捲入亞洲、太平洋戰場,國際綏靖主義的破滅為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提供了勝利基礎。國民黨重慶政府,迫於美英的壓力也為了取得美英的信任和支援,在國內方面的抗日行動揠旗息鼓幾年後,高調派出中國遠征軍赴緬甸展開悲壯慘烈的國際抗日行動;雖然沉重打擊了日寇,為美英分擔了壓力,也換取了不小的國際地位,但是付出了重大犧牲,而且絲毫沒有改變國內的抗日局勢,可謂得不償失。
5、抗戰末期,1944年至1945年,日寇孤注一擲,為了支援其在東南亞的佔領和西太平洋的海空作戰,保障其貫穿中國大陸腹地的鐵路交通線的安全,發動了清掃中南地區鐵路沿線兩側的國民黨軍的特大戰役——豫湘桂戰役;結果國民黨軍一觸即潰,千里決堤,在反法西斯其他戰場都在節節勝利的時刻,卻在中國腹地再次上演大潰逃大失地的屈辱一幕。此次戰役,國民黨軍事力量被日軍徹底清除出華中、中南地區,龜縮在中國西南一隅,才使得國民黨喪失了戰後與中共在受降日軍和光復國土的競賽中的先機。
綜觀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可以指出的是,其地位是逐漸下降的,其作用是逐漸減弱的;雖然中間有過一次雄起,但那是為了援救美英等外國而採取的被迫行動,舍棄國內老百姓遭受日寇的蹂躪於不顧去援救外人,並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不應過高評價。就是因為抗戰中的表現不佳,所以戰後在與中共的談判中才根本拿不出戰前那種氣勢凌人的姿態,只能在國內、國際輿論的壓力下以一種接近平等的模樣對待中共、對待重慶談判,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民黨其實在抗戰中是越走越沒落了。
㈢ 列舉歷史事實說明,國民黨與抗日正面戰場的地位和作用
如淞滬戰役、晉北忻口戰役、徐州和武漢的戰役,都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是中國專抗日戰爭乃至世界反法西斯屬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國民黨正面戰場是抗日的主力。由於正面戰場的頑強抵抗,消滅了大量日軍。
2、支援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敵後戰場的開辟,為敵後游擊戰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3、國民黨中愛國官兵的抗戰英雄業績,振奮了民族精神,大長了中華民族的志氣,促進了全國的團結和進步,堅定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念。
4、喚起了國際輿論的同情和支持,擴大了中國抗戰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5、掩護了西南抗戰基地的營建,為領導機構和沿江、沿海工廠、學校、科研機構的內遷爭取了時間,為中國長期抗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㈣ 國共兩黨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作用
我的個人觀點是:在民族危亡面前,當時國共兩黨團結在抗日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共同開始了偉大的抗日斗爭。但是正面戰場,我個人看法,在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抗日本軍隊還是打了很多比較堅決的大型戰役,比如淞滬會戰,武漢保衛戰,徐州會戰,像台兒庄戰役,這就是徐州會戰其中的一個戰役。但是由於軍力對比,盡管中國的愛國軍人也英勇戰斗,但是雙方軍力相比確實懸殊很大。很多戰役盡管中國軍隊進行了激烈的抵抗,最後還是撤出了大片的地區。按照當時國民政府以空間換時間的思想,逐步地撤出了。抗日戰爭又繼續向前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這種情況下,積極挺進敵後,開展敵後根據地,展開敵後戰爭,給日本軍隊也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這個時候日本調整了正面戰場的一些策略,比如政治上採取誘降,軍事上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主要是轉到對敵後戰場進行掃盪、圍抄,也造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面臨巨大的威脅。相對來說,在正面戰場有一段相對平靜的時期。抗日戰爭大體上是經歷了這樣一個發展過程。八路軍在敵後戰場積極主動的尋找戰機,開始局部的進行一些反攻行動,主動收復、拔除一些日本軍隊的據點,全面配合正面戰場對日本戰略進攻的抵抗,一直到1945年全面對日本軍隊進行反攻。這個過程,特別是在初期,國民黨軍隊抵抗日本軍隊的侵略還是很堅決的,打了很多大仗,這是應該給予充分肯定的。
㈤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歷史意義
從數據上來進行論證吧。
日軍在山海關內兵員長期保持在60萬,凇滬會戰期間曾在中國山海關內共投入約80萬,也是抗日戰爭中在關內部隊數量的頂峰。
朝鮮及東北地區關東軍號稱百萬,實際保持80萬,大多配置在中國東北與蘇聯邊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依然保持在約50萬。
台灣省日軍駐扎兵力只有不超過40萬。
國民黨部隊在抗戰前兵力達220萬,抗戰期間總共武裝超過1000萬人,部隊傷亡失蹤投降達600萬,將軍級軍官陣亡百餘人。抗戰之後兵力450萬(包括傷愈歸隊兵員)。
中共部隊在抗戰前包括八路軍、新四軍在內正規部隊不足4萬,抗戰之後號稱達到抗戰前兵力的四十倍,150萬,實際為124萬。
最後列舉一下各個立場的統計資料:
咱們大陸一直宣稱「國民黨共消滅了日軍32125人
,共產黨共消滅了日軍51252人」其實是由於政治需要,而過分誇大中共和美國對日作戰的戰績。
在美國和蘇聯的記載中(不算抗聯和蘇聯消滅的關東軍但包括戰後投降的)
中共部隊消滅日軍總和分別為5萬和15萬。
國民黨部隊消滅日軍總和分別為160萬和100萬。
日本官方不曾公開與中國軍隊作戰的戰損,只是默認了美國的統計,當然那個時候美國主導了日本的政治。但是從日本的官方戰報可以統計出日本損失,僅被擊斃的官兵就達40萬人。
由此看出,中共消滅日軍5萬人應該可信。但是大陸為政治需要非常離譜地修改了國民黨部隊消滅日軍數字,這個數字應該介於美蘇兩國統計的160萬到100萬之間。
研究過國民黨組織的兩次遠征、22次大會戰和一千餘重大戰役後,可以大致得出國民黨消滅了日軍接近150萬。
所以,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作戰是抗日戰爭的決定作用,國民黨氣壯山河的抗戰是中華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㈥ 抗日戰爭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抗日戰爭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影響
以往人們對抗日戰爭歷史經驗的總結,主要集中在抗日戰爭對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影響方面,而實際上,抗日戰爭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發生過重要影響。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日本的侵華戰爭打斷了中國原有的現代化進程。如果說甲午戰爭已經表明日本的侵略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那麼到了20世紀30年代,日本對中國發起的全面侵略戰爭,則完全地打斷了中國原有的現代化進程。在抗日戰爭爆發前的10年裡,中國現代化工業每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7.6%,而且這種增長突出地表現在基礎工業上 , 1936年資本主義生產已佔工業總產值的65%,占工農業總產值的24.48%。 假設沒有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中國的工業化步伐必將大大加快。這種假設雖然已經無法得到歷史的驗證,但正如毛澤東所說:沒有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始於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也將緩慢地發展到資本主義。這都是有事實為根據,因而也是合乎邏輯的假設。
但是,假設畢竟沒有成為現實,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徹底地打斷了中國原有的現代化進程。先是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佔領,使中國喪失了1/3的森林、鐵礦和煤礦;4/10的鐵路;7/10的大豆產量;2/5的出口貿易;以及93%的石油;55%的黃金。 另據統計,至1932年底,中國政府在東北的損失達178億元,加上私人損失,不下200億元。 在全面侵華的8年間,日本佔領了中國城市總數的47%以上,其中包括大城市的80%以上。這些城市聚集著中國幾乎全部的現代化工業。這些工業,有的直接損毀於炮火之中,有的因戰爭而失去運轉的條件導致關閉,有的被迫內遷損毀於途中。在淪陷區,日軍不僅任意掠奪公私財產,還截留稅收,把持金融,並建立起依附於日本的以掠奪中國資源財富為目標的殖民地經濟體系。據1995年中國政府公布的數字,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的直接財產損失是1000億美元,間接損失是5000億美元。對於一個本來就十分貧窮的中國來說,上述戰爭損失不僅使中國原有的現代化進程難以為繼,還足以使它的經濟全面崩潰。
第二,中國的抗日戰爭積累了新的現代化因素。有人認為,中國的現代化本來就不是中國社會內部自身現代性積累和成熟的結果,而是對外部挑戰所做出的回應,因此主張將其稱為「後發外生型」現代化。抗日戰爭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現代化的「後發外生型」性質,同時使得新的「自發內生型」現代化進程在中國反抗日本侵略的過程中悄然開啟。
首先從政治層面來看。抗日戰爭無疑地為中國民主制度的發展,在客觀上提供了條件。中國共產黨於「七七」事變不久即在著名的《抗日救亡十大綱領》中提出了「改革政治機構」的要求,與此同時,其他政治派別也先後發出了開放民主的聲音。而在民族生存受到日本侵略嚴重威脅的時候,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政府也只能順應潮流,在全國開放了民主。盡管這種民主是十分有限的,但卻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國民黨因抗戰所需開放的「民主」是以國民黨執政地位的鞏固為條件的。如果離開了這個條件,「民主」隨時都要被關閉。因此,政治民主還需要另外的社會條件作為支撐,這個條件就是進步力量能夠很好地發揮對社會的主導作用。而這個條件,在抗日戰爭之前的中國社會是不具備的。但在抗日戰爭開始之後,由於以共產黨為代表的進步力量已經在中國社會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在民主與獨裁的較量中,後者就很難佔到上風了。而進步力量的發展和壯大,同樣是中國現代化因素積累的一個重要表現。
另外,關於民主政治建設,就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而言,也同樣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基層政權的普遍選舉制和抗日民主政權中的「三三制」原則,與現代國家的民主制度仍有很大不同,但這些政策的制訂和實施,確實表明了中國社會出現了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雛形。這也是現代化因素的積累。
其次從經濟層面來看。前述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打斷了中國原有的現代化進程,指的就是日本侵略對戰前中國積累起來的現代化經濟的嚴重破壞。但是,也正是由於日本侵略對中國經濟的摧殘,迫使中國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戰時經濟體制的建立就是應對的結果。戰時經濟體制是一種被迫的應變措施,它的實施一方面是通過金融、物資、資源的統制,集中了抗日戰爭所需的財力物力,一方面又使官僚資本擴大了勢力,從而壓縮了民族資本的發展空間。但是,如果從現代化的視角來審視,這種體制下的現代金融體制的建立,工業結構的調整,資源的調查與統籌開發,工業發展的布局調整等等,都表現出了現代化因素。尤其是被稱作工業化傳動的沿海工業的內遷,改變了中國西部工業落後的狀況。
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根據地,由於它是建立在中國經濟最為落後的地區,在那裡並不具備實現現代化經濟的條件。但是共產黨制訂與實施的包括減租減息,鼓勵墾荒,發放農貸,發展商業等一系列經濟政策,不僅使抗日力量在貧困的地區得以生存,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質生活,階級構成的比例也由此發生變化。而這些變化,最終又為後來的土地革命准備了條件。從這點來看,這是現代化因素的積累。
再次從國家主權層面來看。自1842年中國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以來,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強加於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喪失了諸多基本主權,因此,中國一直沒有取得完整意義上的主權國家地位。但是在中國全面抗戰爆發之後,尤其是中國的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融為一體的時候,這種狀況很快得到了改變。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候,中國已經獨自與日本作戰4年,並且牽制了日本陸軍的大部兵力。正是由於中國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得美、英等國不能不對中國加以重視。1943年初,中國先後與美、英等國簽署了廢除舊約、簽訂新約的協議。從此,中國擺脫了束縛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條約,獲得了一個獨立主權國家應有的尊嚴。
㈦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影響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戰爭和全民族解放戰爭,無論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還是在中國歷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戰爭的勝利,具有著偉大意義,從此中華民族由衰落走向振興。
(一)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近代中國在外敵入侵時屢戰屢敗的歷史,是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從1840年開始,帝國主義列強紛紛入侵中國,由於清政府腐敗軟弱,最後都以割地賠款而告終。抗日戰爭的勝利,洗雪了百年來的民族恥辱。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徹底打敗了日本這個世界第二號法西斯強國。這是中華民族的勝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類進步事業的勝利。
(二)抗日戰爭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戰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抗戰以前,中國在世界上毫無地位可言。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中四大國之一。
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是由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所決定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它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方打下來,他們並可以一直沖向中東。」蘇聯領導人斯大林說:「只有當日本侵略者的手腳被捆住的時候,我們才能在德國侵略者一旦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面作戰。」英國首相丘吉爾說:「如果日軍進軍西印度洋,必然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而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因此,1942年1月,26個反法西斯國家的《聯合國家共同宣言》,中國作為四大國之一在宣言上領銜簽字。1945年4月籌建聯合國,會議在美、英、蘇、中四大國首席代表輪流主持下進行。中國是聯合國創始國之一,也是安理會擁有一票否決權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這種國際地位的變化,在中國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義的。
(三)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國掙脫了大部分束縛在自己身上的枷鎖,廢除了帝國列強強迫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蘇聯宣布放棄沙俄在中國的特權;美、英兩國政府也於1942年10月通知中國,表示願意廢除領事裁判權及其他特權(九龍租借權除外)。中國還收回了被日本侵佔達半個世紀的台灣、澎湖列島等中國領土,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四)抗日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空前覺醒,中華民族從此由衰落轉向振興。
在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最危急時刻,被人稱為「東亞病夫」的中華民族終於覺醒了。中國抗日戰爭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原來「一盤散沙」、四分五裂的中華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廣泛參加的一次全民抗戰。海外赤子心繫祖國,泰國1000多名華僑司機回國參加軍事運輸,美國華僑飛行員回國參戰……抗戰的勝利鼓舞了中國人民,振奮了民族精神,增強了民族自信心。
(五)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根本轉折,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礎,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由此走向勝利。
抗日戰爭對中國革命的發展有著扭轉乾坤的偉大意義,經過抗戰,改變了中國內部政治力量對比,大大加速了中國革命的發展過程,為新中國代替舊中國准備了精神和物質條件。鄧小平同志說:「在這場以劣勝優的戰爭中,我們成功的主要秘訣是因為有一個毛澤東的戰略戰術指導原則。」正是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開創了一條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打敗帝國主義侵略的道路,打下了建立新中國的基礎。
㈧ 抗日戰爭國民黨起到什麼作用,應該如何客觀評價國民黨在抗戰中的歷史地位。
國民黨在抗戰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這個要肯定,在前期中正面抗戰的內幾大會戰付容出了極大的傷亡,同時也挫敗了日軍瘋狂前進的勢頭。
進入相持後,敵後戰場也不是完全沒有國民黨部的身影,雖然說游擊戰,可能沒我軍做得好,比如《亮劍》中的楚雲飛部《雪豹》中在敵後的我們的不對旁都有國民黨部得身影,可見敵後國民黨部也非全無作為,而且我們也開始越來越正視這個歷史。
雖然中間出現了皖南事變這個不和諧的因素,但換一個角度想,在敵後新四軍的周圍,至少還有差不多數量的國民黨軍隊,否則皖南事變也弄不出來。所以說,抗戰時期,國民黨軍在正面敵後都作出了不小的貢獻,雖然有不和諧的因素存在,但作為同一個民族,不能抹殺他們抗日的功績。
㈨ 怎樣看待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
在戰爭防禦階段,國民政府領導了對敵作戰的正面戰場。國民黨軍隊頑強的抵抗了日本侵略者發動的多次戰略進攻,雖然都以後撤結束,但國民黨軍隊以巨大的代價和犧牲粉碎了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計劃。諸如,淞滬會戰,徐州會戰都打出了中國人不甘當亡國奴的氣勢。
此外,我們常常會認為國民黨因為戰略戰術的失誤而節節敗退,短時間內丟失了大片領土。(課本上就是這么描述的)但真正了解近代史的都知道,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就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和平建設那麼多年,已然成為世界強國;而中國,直到1928年,張學良在東北繼承帥位後通電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時,國民政府才在形式上統一中國。1930年,蔣介石在各軍閥派系反蔣的中原大戰中取勝,國內才有了總體上的和平發展時期。(這沒有將國共十年內戰算進去)總之,讓中國修養生息,厲兵秣馬的機會並沒有幾年。因此,抗戰爆發時,無論是武器裝備上,還是單兵素質上,日軍都遠遠超過中國軍隊,這不是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因此在日本大規模,立體化的進攻中,國民黨軍隊的敗退是必然的,這也是他們預計之中的。但他們不得不採取防禦戰,陣地戰的戰術,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阻止日軍的進攻步伐,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彰顯中國軍民一心堅決抗戰到底的決心。而且在國民軍付出慘痛的代價的同時,也消耗了日本的有生力量,因此在戰略上是成功的。如果是先期就採用運動戰,避免大規模的正面交鋒,那無異於將千里沃野先拱手讓人,其結果可想而知,必然不比既有的戰術好。因此國民黨在抗戰初期不可能在正面戰場上像八路軍採用游擊戰術、運動戰術對敵作戰。
總之,在戰略防禦階段,綜合中日力量對比,丟失大片領土是不可避免的事,而且在日本在佔領中國大片領土後,由於兵力被分散,而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戰爭才有條件進入相持階段。這樣才能實現以實現時間換空間的戰略思想。全民族的持久抗戰才能得以實現。
在戰爭相持階段,日軍深陷中國人民戰爭的沼澤無法自拔,遂對國民黨政府採取了政治誘降和軍事重點打擊的方針,但國民黨政府主體並沒有因此轉為消極抗戰,而是在最艱難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堅守信念,領導堅持抗戰。在中國空軍損失殆盡,外援喪失,日軍取得制空權的情形下,中國的臨時首都重慶經常會遭到日軍的狂轟濫炸,日軍企圖以此方式瓦解中國人的抗戰意志,達到迫降的目的。但以蔣介石為首的主戰派任然領導了全民族的抗日大業。
在政治交涉中,中日雖在香港談判,但國民黨代表在談判桌上為維護國家利益而據理力爭,不卑不亢就應該被人尊重。談判作為一種外交手段,這動不動就被人指為賣國是魯莽的行為。假如「腐朽」的國民政府像法國的貝當政府一樣真的投降了,可以說,中國就會亡國滅種。僅憑共產黨當時額力量在短時間內是挽救不了中國的。
在軍事對抗中,日本發動了三次長沙會戰,那個時候湖南成為了抗日的前線,成為舉國矚目的焦點。戰爭的進展牽動著全國人民的神經,因為日軍一旦攻破長沙,越過湖南,重慶就成了日軍嘴邊的唾手可得的刀俎之肉,整個大西南就暴露在日軍的眼皮底下,抗戰的物質支撐和精神支柱就會轟然倒塌,即使國民政府決定再次遷都康定,可能敗局都無法挽回,此後果不堪設想,正因為薛岳指揮有方、國軍奮勇抵抗,正因為湖南軍民一、心同仇敵愾,日軍才沒能越過長沙,丟兵棄甲而歸。三次長沙會戰保住了大西南,也就是保住了中國最後的希望。
回顧五千年大中國史,偉大的中華民族先後三次經歷了全面的外族入侵,第一次是蒙古滅亡南宋,第二次是滿清定鼎天下,這兩次反抗外族入侵都以失敗而告終,結果都是漢人慘遭任意的殺戮,身份被劃分為最低級,雖然說滿蒙最終被漢文明所同化,終歸於大中華,但純正的漢族文化也因此銷聲匿跡。只有這第三次全面反侵略戰爭即抗日戰爭取得了勝利,中華民族避免了被奴役的厄運,在這場戰爭中,國民黨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他們的歷史功績理應被後人銘記,被後代所敬仰。
轉眼間,歷史的長河又流淌了七十年了,國共之間的恩恩怨怨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化,從當年的對抗到後來的敵對再到現在的交流,兩岸和平統一的夙願一步步被推進。前段時間,朱立倫訪問大陸,習朱微笑握手的畫面被歷史定格,讓兩岸人民感受到「相逢一笑泯恩仇」輕松,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近些年,兩岸對彼此的歷史也有了逐漸認可的態度,大陸的抗戰老兵也得到了應有的尊敬。但是對於有些根本問題,比如大學思想理論課中的近現代史不改變那種尖銳敵對的政治詞彙,祖國的統一大業還會是困難重重。我相信,大陸和台灣和平統一的那天,也將會是兩岸對於中國那段屈辱與抗爭的近代史的認識也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