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少佐能和少將在一起喝酒嗎
看情況,如果兩個人認識,關系比較好,少佐和少將可以在一起喝酒,否則不認識,官階差太多,一般情況下是不會一起喝酒的。當然,偶爾有些特殊情況下也是可以一起喝酒的。
❷ 有一部電影是做燒酒的抗戰片叫什麼名字
《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
影片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
❸ 請問抗戰時期白酒是多少度數的,為什麼可以一碗碗地喝
酒的度數也挺高的 高粱酒釀出來都50多度呢 但是那時候都是純糧食酒啊 糧食釀造的酒當然不醉人了喝多少都不上頭 哪像現在都是酒精勾兌的啊 喝一點而就蒙了
❹ 人們經常說的喝白酒能夠殺菌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大家對於酒精能消毒殺菌的印象,主要來自於醫學上常用酒精來消毒。但並不是所有的酒精都可以用來消毒,醫院所用的「醫用酒精」,其中乙醇的含量為75%。只有這個濃度才是最佳殺菌濃度,過低或是過高,都起不到「消毒」的效果。
剛才華子所說,乙醇濃度75%的醫用酒精可以發揮消毒殺菌的作用,但這種作用只限於人體之外,酒精一旦進入到人體後,就會被體液稀釋,殺菌作用就會迅速減弱,反而會對人體產生毒性。
酒精殺菌的原理,是使蛋白質凝固變性。酒精使蛋白質變性的作用是「無差別的」,人體的組織和器官其中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在接觸酒精之後,同樣會發生變性反應。比如說,人體皮膚有屏障功能,所以在體表可以塗抹酒精進行消毒。但是如果皮膚發生破損,再接觸到酒精的時候,就會發生刺激產生劇烈的疼痛,就是這個原因。
❺ 在抗日戰爭時期,為什麼酒精工業爆發了
以五糧液和貴州茅台為代表的全國性傳統名優白酒主要集中於西南川黔地區。四川除了是中國最大的白酒產地之外(產量在全國的佔比約為30%),更是眾多名優白酒的聚集地,其中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沱牌、曲酒、全興大麴都曾在國家評酒會上被評選為國家名酒。
為什麼這么多名酒集中在西南地區呢?這要從抗日戰爭說起。
「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沿海地區陸續淪陷,國民政府遷都重慶,西南、西北成為抗戰的大後方。由於抗戰的需要和發展,雲、貴、川、陝、甘等大後方公路交通運輸急劇發展,戰爭的進行使得國民政府對汽油的需求量急劇增長。
當時就有「一滴燃料一滴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
由於日軍切斷了中國和外界的交通要道,為了穩定後方交通運輸和軍工生產,增強對抗戰前線的支持力,國民政府積極尋求汽油替代品,酒精成為替代品首選,以酒精代替汽油,一噸酒精大約可代替0.65噸汽油,同時建立了酒精廠,以甘蔗和雜糧為原料生產酒精。於是在這一特殊時期,酒精工業迅速興起。
1938年3月,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非常時期經濟方案》,提出要「妥籌燃料及動力供給」。國民政府計劃在1939年至1941年三年間,擬投資1679萬元美金、710萬元國幣,在後方各省設立四川第一酒精廠(內江)、四川第二酒精廠(資中)、四川第三酒精廠(簡陽)、雲南酒精廠(昆明)、貴州酒精廠(遵義)、甘肅酒精廠(蘭州)等。
而實際建造情況遠遠多於這個數,戰時酒精生產以1938年9月建成的在內江酒精廠為開端,隨後迅速發展。至1942年,四川省酒精廠增至115家,達到鼎盛時期。
提到酒精生產,就不得不提到魏岩壽,正是他建立了四川第一座大型現代化酒精廠,四川酒精廠。在上海時他曾試驗用甘薯生產酒精,喜獲成功,後又根據四川盛產甘蔗的特點,用甘蔗榨汁後產生的副產品―糖蜜提取酒精代替汽油,成為中國以甘蔗製造酒精的第一人。
據《新華日報》報道:四川酒精產量從1940年的400萬加侖,1941年的500萬加侖,迅速激增至l942年的800萬加侖。抗戰期間全川共計生產酒精2180萬加侖。而經濟部統計的全國酒精產量:1940年為455萬加侖,1941年為540萬加侖,1942年為784萬加侖??從1938?1944年全國共生產酒精3386萬加侖。
1942年到1944年間,四川酒精廠生產的酒精數量占整個資源委員會提供給抗戰所需酒精的13.8%。保障了後方的交通運輸和軍需民用,積極有效地支援了抗戰,為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❻ 西安在抗戰中發生了什麼事件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
意義:
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在中國社會發展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發生及和平解決,基本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戰。
開始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階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戰的基礎,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現在去探尋可以觸碰歷史,緬懷先烈,奮發實現中國夢。
(6)抗日戰爭白酒殺菌擴展閱讀:
背景
1935年7、8月間,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第七次代表會議,著重討論有關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問題。
1936年8月15日,共產國際致電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指出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把蔣介石和日本侵略者等量齊觀是不對的」,「不能同時順利地既反對日本侵略者,又反對蔣介石的斗爭」,「我們(指國際)覺得,你們(指中共)號召西南集團反蔣行動的聲明是錯誤的」,要求中共與蔣介石就共同抗日進行和談。
❼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人到底有多苦醫療條件那麼差,戰爭受傷的軍人傷口到底有多疼
抗日戰爭時期醫療條件真的很艱苦。首先,各個參戰部隊因為條件不統一,所以醫專療保障情況都屬不一樣。另外,珍貴的葯品,例如麻醉葯、消炎葯等缺乏厲害,而中草葯對於應付需要緊急治療的情況效果普遍不如西葯。據說雲南的參戰部隊因為擁有雲南白葯,因此傷兵治療情況稍好。最艱苦的是,磺胺類葯物對殺菌效果有限,而最先進的特效殺菌葯盤尼西林卻因為產量稀少而十分昂貴,我相信在1945年以前,戰地醫院根本用不起盤尼西林的。作為盤尼西林的大規模應用生產國美國,早期也為盤尼西林的產量稀少而十分頭疼。直到1943年才實現對盤尼西林的大規模生產配備,1944年中以後才普遍可以滿足戰場對盤尼西林的要求。因此,簡單來說,我們的士兵和日本兵打,就是真的拿命去拼的,因為一旦受傷,以國民黨軍隊當時那種醫療條件,基本就只能等死。所以,對抗戰英雄,請更多一份尊重,更多一份關心,說真的,讓你在幾乎沒有醫療保障的情況下上戰場,你有這個勇氣嗎?他們有勇氣沖上去和日本人玩命,就是好樣的!
❽ 盤尼西林是什麼在抗日時期有什麼用
盤尼西林就是我們常說的青黴素,它是一種抗菌葯。在戰場上,在救治傷員上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它能有效的殺菌,使傷員不因傷口感染而犧牲。因為抗戰時期,大多數傷員都是因為細菌的感染而犧牲,所以盤尼西林這種葯品十分短缺,而且在那個時代並不能大量供應,所以導致了很多傷員因此而犧牲,也就是說在抗日戰爭時期盤尼西林是救命的葯了。
青黴素是一種高效、低毒、臨床應用廣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研製成功大大增強了人類抵抗細菌性感染的能力,帶動了抗生素家族的誕生。它的出現開創了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新紀元。通過數十年的完善,青黴素針劑和口服青黴素已能分別治療肺炎、腦膜炎、心內膜炎、白喉、炭疽等病。繼青黴素之後,鏈黴素、氯黴素、土黴素、四環素等抗生素不斷產生,增強了人類治療傳染性疾病的能力。
(8)抗日戰爭白酒殺菌擴展閱讀:
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亞歷山大·弗萊明由於一次幸運的過失而發現了青黴素。1938年,德國化學家恩斯特錢恩在舊書堆里看到了弗萊明的那篇論文,於是開始做提純實驗。 弗洛里和錢恩在1940年用青黴素重新做了實驗並取得成功。此後的一段時間實驗,弗洛里、錢恩終於用冷凍乾燥法提取了青黴素晶體。之後,弗洛里在一種甜瓜上發現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黴素的黴菌,並用玉米粉調制出了相應的培養液。在這些研究成果的推動下,美國制葯企業於1942年開始對青黴素進行大批量生產。
到了1943年,制葯公司已經發現了批量生產青黴素的方法。當時英國和美國正在和納粹德國交戰。這種新的葯物對控制傷口感染非常有效。1943年10月,弗洛里和美國軍方簽訂了首批青黴素生產合同。青黴素在二戰末期橫空出世,迅速扭轉了盟國的戰局。戰後,青黴素更得到了廣泛應用,拯救了數以千萬人的生命。到1944年,葯物的供應已經足夠治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有參戰的盟軍士兵。因這項偉大發明,1945年,弗萊明、弗洛里和錢恩因「發現青黴素及其臨床效用」而共同榮獲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❾ 求抗日戰爭時期出現在中國的葯品。什麼葯品都可以。
抗日戰爭時期出現在中國的葯品主要是盤尼西林、百浪多息、嗎啡、奎寧、阿司匹林等。
1、盤尼西林
盤尼西林即青黴素,又被稱為青黴素G、peillin G、 配尼西林、青黴素鈉、苄青黴素鈉、青黴素鉀、苄青黴素鉀。青黴素是抗菌素的一種,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黴烷、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並在細菌細胞的繁殖期起殺菌作用的一類抗生素,是由青黴菌中提煉出的抗生素。
2、百浪多息
百浪多息(英語:Prontosil)是世界上第一種商品化的合成抗菌葯(Synthetic Antibacterial Agent)和磺胺類抗菌葯(Sulfonamide antibacterial),是由德國法本公司下屬拜耳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1932年發現的。百浪多息的發現和開發開啟了合成葯物化學發展的新時代。
3、嗎啡
嗎啡(Morphine,MOP)是阿片類毒品一種,在鴉片中的含量為4%-21%,平均10%左右。化學名稱17-甲基-4,5α-環氧-7,8-二脫氫嗎啡喃-3,6α-二醇。化學式為C17H19NO3,分子量為285.34,以口服形式為主。
4、奎寧
奎寧(Quinine),俗稱金雞納霜,茜草科植物金雞納樹及其同屬植物的樹皮中的主要生物鹼,化學稱為金雞納鹼。1820年P.J.佩爾蒂埃和J.B.卡芳杜首先製得純品,它是一種可可鹼和4-甲氧基喹啉類抗瘧葯,是快速血液裂殖體殺滅劑。
5、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Aspirin,乙醯水楊酸)是一種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微帶醋酸臭,微溶於水,易溶於乙醇,可溶於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本品為水楊酸的衍生物,經近百年的臨床應用,證明對緩解輕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痛、頭痛、神經痛、肌肉酸痛及痛經效果較好,亦用於感冒、流感等發熱疾病的退熱,治療風濕痛等。
❿ 生態原漿抗戰7O年酒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