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取得最大勝利的戰役是
勝利的標准不在於殲敵數量,而在於戰略目的和戰略意義。
我認為是常德保衛專戰,它保住了中國的「飯屬碗」。常德周邊地區是中國主要的產糧區,在工業不發達、軍隊機械化程度不高的中國,糧食就是最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可以說,這一戰是中國抗戰得以維系的關鍵。
② 抗日戰爭中,共產黨取得的最大勝利是哪一場戰役
抗日戰爭中,共產黨取得的最大勝利是百團大戰的戰役。
③ 21、抗日戰爭中,取得最大的一次戰役勝利是()
B、台兒庄戰役
台兒庄戰役是中國抗戰史上的一次著名戰役,是中國軍隊在抗戰初期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次勝利。在軍事上,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政治上,鼓舞了中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顯示了全民族舉國一致團結抗戰的偉大力量。在國際上也有很大影響。
百團大戰,則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帶戰略性的進攻戰役。1940年夏秋,八路軍共使用105個團的兵力,向日軍佔領的交通線和據點發動進攻,此戰歷時三個半月。在地方武裝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緊密配合下,共作戰1824次。斃傷日軍2萬餘人、偽軍5000餘人,俘日軍280餘人、偽軍1.8萬餘人,拔除據點2900多個,破壞鐵路470餘公里、公路1500餘公里,繳獲各種炮50餘門、各種槍5800餘枝(挺)。八路軍也付出了傷亡1.7萬餘人的代價。日軍在遭受打擊後感慨:「對華北應有再認識」,並從華中正面戰場抽調2個師加強華北方面軍,對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進行更大規模的報復作戰。
但綜而觀之,國民政府始終是日寇打擊消滅的主要對象,國民政府面對的也始終是抗日主戰場。主戰場戰上先後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它們是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到11月11日),南京會戰(1937年12月),太原會戰(1937年9月到11月),徐州會戰(1938年3月到5月),蘭封會戰(1938年),武漢會戰(1938年8月到10月),隨棗會戰(1939年5月),長沙會戰(1939年9月到10月),桂南會戰(1939年11月到1940年11月),棗宜會戰(1940年5月到6月),豫南會戰(1940年1月到2月),上高會戰(1941年3月到4月),晉南會戰(1941年5月),長沙會戰(1941年9月到10月),長沙會戰(1941年12月),浙贛會戰(1942年5月到8月),鄂西會戰( 1943年5月到6月),常德會戰(1943年11月到12月),一號作戰( 豫中會戰 、長沙衡陽會戰及桂林柳州會戰三個會戰之總稱。1944年4月到12月),湘西會戰( 1945年4月到6月)。
④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大勝的戰役有那些
1、台兒庄大捷
台兒庄大捷,又稱台兒庄戰役、魯南會戰或血戰台兒庄。台兒庄戰役的起止時間有幾種說法,一般認為從1938年3月16日開始至4月15日結束。
戰役由滕縣戰斗、臨沂附近戰斗、台兒庄戰斗和日軍的潰退,中國軍隊的追擊作戰等部分組成。
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日軍自報傷亡11984人)。
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這次戰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改變了國際視聽,消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殲滅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
此次大捷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長城戰役、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後,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戰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白崇禧、孫連仲、湯恩伯、張自忠、田鎮南、關麟征、池峰城、王銘章等抗日將領指揮。
戰役期間,中國抗戰最高統帥蔣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視察、督導、調配兵力,其中第一次,蔣介石在台兒庄戰斗最激烈的時刻親赴台兒庄南站觀戰,並親自勉勵池峰城,前線將士因而士氣大振,大大增強了前線將士的戰鬥力。
2、萬家嶺大捷
萬家嶺大捷是1938年武漢會戰中,在萬家嶺一帶中國軍隊圍殲日本軍隊第106師團大部的一場戰役。
中國方面為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指揮的第四軍,第七十四軍,第六十六軍,第一八七師,第九十一師,新編第十三師,第一四二師,第六十師,預備第六師、第十九師,第一三九師的一個旅,新編第十五師的一個旅,共十萬餘人。前敵總指揮為第九集團軍司令吳奇偉。
日本方面為侵華派遣軍第106師團,師團長為松浦淳六郎中將。第106師團下轄步兵第111旅團(步兵113聯隊、147聯隊)和第136旅團(步兵123聯隊、145聯隊),以及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各一個聯隊。
該戰役共殲日軍3000餘人。
3、昆侖關戰役
昆侖關戰役為抗日戰爭的大型戰役之一,也是桂南會戰國民革命軍投入戰力最強規模部隊的一場戰役。
主要地點位於中國廣西戰略要點昆侖關,起止時間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昆侖關戰役有廣義和狹義兩個說法,廣義的就是指桂南會戰中的防守南寧、反攻南寧和賓陽作戰三部分,而狹義的只是指桂南會戰中的反攻南寧部分。
1939年11月15日,日本軍在北海灣龍門港登陸,攻佔欽州、防城後,以一個師團又一個旅團的兵力於24日沿邕欽公路北犯侵佔南寧。
12月4日進占昆侖關,桂南會戰打響。國民政府調集四個戰區五個集團軍的兵力參加桂南會戰,以確保桂越國際交通線的安全。
第三十八集團軍中央軍第五軍奉命主攻昆侖關,12月18日凌晨戰斗開始打響。12月30日第五軍第三次攻克昆侖關,殲滅第21旅團5000餘人,21旅團班長以上的軍士官死亡達85%以上,擊斃敵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
4、第二次長沙會戰
第二次長沙會戰(又稱第二次長沙戰役,日本稱長沙作戰),指抗日戰爭期間,以中國第九戰區為主的部隊在湖南省長沙地區對日本侵略軍進行的一次防禦戰役。
為打擊中國第9戰區主力,摧毀中國軍民的抗戰意志,日軍第11軍在湘北嶽陽以南地區集結了第3、第4、第6、第40師團和4個旅團,總兵力達12萬餘人,向中國軍隊展開攻勢。
此次會戰從1941年(中華民國三十年)9月7日至10月9日結束,歷時一個月,中國軍隊共殲滅日軍3萬餘人,擊落飛機6架,擊沉汽艇9艘,使日軍妄圖一舉殲滅第9戰區主力的計劃遭到失敗。
10月中旬,日軍全部退回新牆河以北,中國軍隊收復全部失地,恢復戰前態勢。
5、五原戰役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3月20日,各部隊向五原及外圍據點發起總攻。當日午夜,中國軍隊向五原舊城、梅令廟、新公中等日軍據點同時發起進攻。
至21日拂曉,第35軍新31師部隊擊潰新公中之日軍,日軍殘部向北山撤逃中被第8戰區第101師全部殲滅。
戰至11時,新31師及警備旅佔領了舊城除平市官錢局和屯墾辦事處以外的各據點;新32師攻佔了廣盛西及新城的外圍據點,集中圍殲新城城內之日偽軍;第101師及新6旅擊潰據守烏加河與王六子壕的日偽軍。
17時,新32師攻佔新城。黃昏,新31師全殲舊城日偽軍,並包圍了平市官錢局、屯墾辦事處兩據點。與此同時,第101師在烏加河北岸與包頭、固陽來增援之日偽軍展開激戰。
日偽軍在飛機和重炮掩護下反復沖鋒,始終未能突破第101師陣地,為攻城部隊全殲五原守軍創造了條件。22日新31、新32師殲滅了五原新舊城之日偽軍,收復了外圍各據點。
打援部隊向日偽軍展開猛攻,激戰至24日,日軍又增派騎兵集團主力和第26師團一部,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強行渡河。打援部隊奮力阻擊,與日偽軍激戰3晝夜,在完成阻擊任務後奉命撤出陣地。
在日偽軍優勢炮火攻擊下,為避免與其決戰,傅作義採取誘敵深入,相機聚殲的方針,下令所部於24日晚轉移到有利地區尋機殲敵。
25日,日軍分兵兩路,一路追擊中國軍隊,一路直趨五原,妄圖殲滅中國軍隊主力。26日中午,日軍在飛機掩護下進入五原,又於4月1日逃出五原,撤出後套地區。五原戰役至此結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二次長沙會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萬家嶺大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原戰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台兒庄大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昆侖關戰役
⑤ 中國抗日戰爭最大規模的戰役是那一次
中國抗日戰爭最大規模的戰役是武漢會戰。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此戰,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斗數百次,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逼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此後,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5)抗日戰爭中最大的勝利戰役是擴展閱讀:
武漢會戰的意義
武漢會戰的最大意義在於,迫使日軍停止戰略進攻,日本並未能實現其戰略企圖。攻佔武漢以前,日本妄圖通過強大軍事進攻,一舉摧毀中國的抵抗力量。經過中國軍民15個月的奮力抵抗,日本兵力傷亡近45萬人,軍費支出近100億日元,人力、物力和財力消耗都已達到空前程度。
武漢會戰,不僅使日軍又遭到一次戰略性的失敗,而且成為日本由戰略進攻走向戰略保守的轉折點。此後,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中國海軍在長江上也進行了激烈戰斗,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設置海岸炮,並擊沉日艦多艘,有力遲滯了日艦沿江進攻,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
由於國軍各處頑強、持續的阻擊,各路日軍在付出慘重代價後,遲至10月底才完成由東、南、北對武漢的三麵包圍。然而,國軍從持久抗戰的戰略角度出發,未與敵決戰,而是從武漢地區撤退,保存了有生力量。
⑥ 中國抗戰以來取得的最大一次戰略性勝利是
a台兒庄戰役
台兒庄戰役是中國抗戰史上的一次著名戰役,是中國軍隊在抗戰初期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次勝利。在軍事上,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政治上,鼓舞了中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顯示了全民族舉國一致團結抗戰的偉大力量。在國際上也有很大影響。
百團大戰,則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帶戰略性的進攻戰役。1940年夏秋,八路軍共使用105個團的兵力,向日軍佔領的交通線和據點發動進攻,此戰歷時三個半月。在地方武裝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緊密配合下,共作戰1824次。斃傷日軍2萬餘人、偽軍5000餘人,俘日軍280餘人、偽軍1.8萬餘人,拔除據點2900多個,破壞鐵路470餘公里、公路1500餘公里,繳獲各種炮50餘門、各種槍5800餘枝(挺)。八路軍也付出了傷亡1.7萬餘人的代價。日軍在遭受打擊後感慨:「對華北應有再認識」,並從華中正面戰場抽調2個師加強華北方面軍,對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進行更大規模的報復作戰。
但綜而觀之,國民政府始終是日寇打擊消滅的主要對象,國民政府面對的也始終是抗日主戰場。主戰場戰上先後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它們是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到11月11日),南京會戰(1937年12月),太原會戰(1937年9月到11月),徐州會戰(1938年3月到5月),蘭封會戰(1938年),武漢會戰(1938年8月到10月),隨棗會戰(1939年5月),長沙會戰(1939年9月到10月),桂南會戰(1939年11月到1940年11月),棗宜會戰(1940年5月到6月),豫南會戰(1940年1月到2月),上高會戰(1941年3月到4月),晉南會戰(1941年5月),長沙會戰(1941年9月到10月),長沙會戰(1941年12月),浙贛會戰(1942年5月到8月),鄂西會戰( 1943年5月到6月),常德會戰(1943年11月到12月),一號作戰( 豫中會戰 、長沙衡陽會戰及桂林柳州會戰三個會戰之總稱。1944年4月到12月),湘西會戰( 1945年4月到6月)。
所以你老師是對的
⑦ 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最大的勝利是在哪次戰役中
台兒庄大捷,又稱台兒庄戰役、魯南會戰或血戰台兒庄。台兒庄戰回役的起止時間有幾種說法,一答般認為從1938年3月16日開始至4月15日結束。戰役由滕縣戰斗、臨沂附近戰斗、台兒庄戰斗和日軍的潰退,中國軍隊的追擊作戰等部分組成。[1] 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2] (日軍自報傷亡11984人[3] )。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這次戰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改變了國際視聽,消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殲滅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長城戰役、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後,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是抗日戰爭以來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⑧ 抗日期間,中國軍隊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戰役是什麼戰役
中日武漢會戰之萬家嶺大捷 1938年夏秋,中日間展開了抗戰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
萬家嶺戰役,日軍106師團除師團長松浦淳六郎和少量殘敵僥幸逃脫外,師團大部被殲。
昆侖關戰役 1939年12月爆發於廣西賓陽縣境內的昆侖關戰役,是中國國民政府發動反攻的決策與日本侵略軍當局發動「一號作戰」計劃硬碰硬的結果,它其實是整個桂南會戰的核心戰役。也是蔣介石的嫡系「中央軍」歸桂系(二號人物白崇禧)指揮的又一戰例。此戰為中國軍隊首次以攻堅戰打敗日本「鋼軍」的光輝戰例,在中國近代戰爭史上,這是一筆濃彩,確實值得後人景仰。
台兒庄戰役 日本侵略軍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繼佔領南京、濟南後,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的侵略計劃,連貫南北戰場,決定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沿津浦鐵路夾擊徐州。 台兒庄大捷是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在歷時半個多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巨大犧牲,參戰部隊40萬人,傷亡失蹤近3萬人。但也取得了重大戰果,殲滅日軍11984人。
長城抗戰 長城抗戰是中國抗日軍民在長城沿線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斗爭,是中國人民早期抗日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1933年(中華民國二十二年)3月至5月,中國軍隊在長城的義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抗擊侵華日軍進攻的作戰。
⑨ 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第一次的勝利是什麼戰爭
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第一次的勝利是、台兒庄大捷也稱台兒庄戰役。
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 、日軍自報傷亡11984人。
戰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白崇禧、孫連仲、湯恩伯、張自忠、田鎮南、關麟征、池峰城、王銘章等抗日將領指揮。
戰役期間,中國抗戰最高統帥蔣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視察、督導、調配兵力,其中第一次,蔣介石在台兒庄戰斗最激烈的時刻親赴台兒庄南站觀戰,並親自勉勵池峰城,前線將士因而士氣大振,大大增強了前線將士的戰鬥力。
(9)抗日戰爭中最大的勝利戰役是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中的五大經典戰役:
一、中條山戰役
雙方參戰人數:中國軍隊20萬人,日軍10萬人
1941年5月7日,日寇集結了10萬餘人的部隊,進攻中條山地區中國第一戰區的20萬軍隊。由於中國軍隊戰前准備不足,又缺乏統一指揮,結果日軍以1比20的極小傷亡代價打敗了中條山地區的國民黨軍隊。此次戰役前後歷時一個多月,由於傷亡慘重,因此被蔣介石稱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二、衡陽會戰
雙方參戰人數:中國軍隊1.76萬人,日軍10萬人
1944年,國民黨軍隊和日寇在衡陽市發生一次會戰,此戰歷時47天,由於雙方兵力懸殊,衡陽會戰以中方因寡不敵眾衡陽失守而結束。此次會戰中方傷亡1.5萬人,日寇傷亡7萬餘人。
三、仁安羌之戰
雙方參戰人數:中國軍隊800餘人,日軍4000人
1942年4月17日,中國遠征軍前往解救被日軍圍困在仁安羌的英軍。經過激烈戰斗,中國軍隊收復仁安羌,解救了7000多名英軍。此次戰役中方傷亡522人,日寇傷亡1千餘人。此戰是緬甸戰役的一部分,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
四、平型關大捷
雙方參戰人數:中國軍隊1.2萬餘人,日軍4000餘人
1937年9月23日,日軍為攻佔太原,進軍平型關,八路軍115師決定在平型關東北公路兩側設伏。25日,戰爭響起,中國軍隊利用地形的優勢,集中兵力對日寇進行伏擊。此戰中方傷亡600餘人,日寇傷亡1000餘人,是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一次大勝戰。
五、百團大戰
雙方參戰人數:中國軍隊約400000人 ,日軍不詳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發動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帶有戰略性的進攻戰役。此戰歷時3個半月,進行三個階段,最終以中國軍隊勝出。此次戰役中方傷亡1.7萬人,日寇傷亡2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