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關於山西抗日戰爭的資料

關於山西抗日戰爭的資料

發布時間:2021-03-06 09:32:57

『壹』 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資料

抗日戰爭,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戰爭背景

1、日本對外擴張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便是其對外擴張侵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戰爭是日本的對外擴張政策、日中兩國國力的懸殊對比以及國際社會綏靖主義政策等多種因素作用的後果。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的迅速強大,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並逐漸發展成為軍國主義國家。

1894年甲午戰爭後,中國與日本簽署了《馬關條約》,日本利用條約中從中國奪得的賠款2.3億兩白銀中的80%來發展軍事,開始走上對外侵略的道路,並把「大陸政策」定為基本國策。[20]

1900年,因為庚子事變問題,日本作為八國聯軍的主力之一,佔領天津、北京,並利用《辛丑條約》在京、津一帶駐屯重兵。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攻克俄國建立的旅順口要塞,並於對馬海戰中重創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從俄國手中奪取了在中國東北的特權,更加加強了日本的野心。1910年日韓並合,更使日本有朝鮮作為侵略中國的跳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對德國宣戰,入侵膠州灣的德國勢力,進而占據山東。1915年,跟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徹底取代德國在山東的特權。

1927年,中國國民革命迅速發展,日本一面策劃「滿蒙」獨立,一面出兵濟南阻止國民革命軍北伐。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內閣在東京召開有外務省、陸海軍省、參謀本部、關東軍及有關中國問題專家等人參加的「東方會議」,制定了《對華政策綱領》,確立了先佔東北、內外蒙古,進而侵佔全中國的擴張政策。

隨後,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又向天皇上奏了《田中奏摺》,明確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擴張總戰略藍圖。《對華政策綱領》和《田中奏摺》的出籠,標志著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不可避免。

1928年6月4日,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專車開到皇姑屯車站以東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叉點的橋洞時被日本人事先埋在橋下的炸葯炸得粉碎,張作霖身受重傷後不治身亡。這就是轟動中外的「皇姑屯事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爭策源地。

1936年11月25日,日本與德國在柏林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翌年義大利也加入這個協定,形成「柏林——羅馬——東京」的軸心國聯盟,標志世界法西斯國家侵略聯盟正式建立。

2、日本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日本在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國民經濟虧損,黃金不斷外流,工業萎縮,農業告急。為了擺脫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深重困擾,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日本帝國走上侵略道路,日本軍國主義者加緊實施其既定的侵華政策。

3、國際環境

九一八事變後,國際局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特別是各主要國家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客觀上縱容了世界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和相互勾連。

中國政府曾將希望寄託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然而西方政治家們此時主要精力集中於歐洲戰場,未向中國伸出援手。國聯的綏靖主義態度使日本對國際社會不再心存忌憚,它向日本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嘗到了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

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約為44萬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後統計)(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日軍。);另一說日軍損失48萬3708人,而傷者更達193萬4820人(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

《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4267人,其中傷29萬0467人、亡16萬0603人、被俘4萬5989人、失蹤8萬7208人。《抗日戰爭8年敵我兵力損失統計》載:「中共軍隊負傷29萬人,陣亡16萬人,被俘4.6萬人,失蹤8.7萬人,合計58.3萬人。」

(1)關於山西抗日戰爭的資料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第一,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它洗雪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受帝國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恥辱,極大推進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成為抗戰的最強音和主旋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勤勞勇敢,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第三,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國抗戰的勝利創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奇跡,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有力地維護了世界和平。

美國總統羅斯福在致國會的咨文中指出:「我們也忘不了中國人民在七年多的長時間里怎樣頂住了日本人的野蠻進攻和在亞洲大陸廣大地區牽制住大量的敵軍。」

『貳』 抗日戰爭歷史資料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含國共兩黨)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專重屬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斗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餘萬人(忽略了日軍傷員治癒後重返戰場的人數)、偽軍118萬人。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餘人。

(2)關於山西抗日戰爭的資料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叄』 有關抗日戰爭的資料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

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

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3)關於山西抗日戰爭的資料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的戰役:

1、上高會戰

「上高戰役」聞名中外,又稱「錦江會戰」。上高會戰,中國軍隊擊斃日軍少將指揮官岩永、大佐聯隊長濱田,斃傷日軍16000餘人,擊落敵機1架,繳獲日軍軍馬2800餘匹,輜重物資無數。

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將稱之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蔣介石對擔任攻擊主力的74軍甚為滿意,特以軍委會名義授予74軍「飛虎旗」一面,此為國民革命軍中最高獎勵。

背景:

當時,日寇企圖拔掉駐守在上高的中國軍隊第19集團軍這顆釘子,於元月份開始,盤踞在南昌的日軍,陸續將派往鄂西及武漢的部隊調返原駐地,並積極補充兵員,增加給養。

日軍積極進行渡河及夜戰演習,並有侵華日空軍第3飛行團主力先後飛抵南昌機場。日軍擬兵分三路,總兵力約6.5萬人,配有戰車40輛,飛機150架,以第11軍團司令官園部和一郎為總指揮。

2、南京保衛戰

南京保衛戰,又稱南京戰役,是中國軍隊在淞滬會戰失利後,為保衛首都南京與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作戰。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軍大本營下達「大陸第8號令」,命令華中方面軍與海軍協同,兵分三路,攻佔南京。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衛戰。

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南京各城門先後被日軍攻陷,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12日,唐生智奉蔣介石命令,下達守軍撤退令。

守軍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數滯留城內,被日軍大量屠殺,損失慘重。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3、太原會戰

太原會戰(1937年9月—11月),是抗戰爆發後,中國第2戰區部隊同日軍華北方面軍在山西省北部、東部和中部地區進行的大規模的戰略性防禦戰役。

為中日雙方在華北進行的第一場大規模會戰。太原會戰主要包括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等。

太原會戰歷時2個月,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一次會戰。日軍參戰總兵力約合4個半師團共14萬人,傷亡近3萬人。

中國軍隊參戰總兵力6個集團軍計52個師(旅)共28萬餘人,傷亡10萬人以上。最後會戰以中國失利告終,從此國民革命軍在華北的正規戰爭宣告結束。

4、徐州會戰

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雲港)鐵路地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防禦戰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間的台兒庄大戰最為著名。

因圍殲日軍一萬餘人,史稱之為台兒庄大捷。徐州會戰對日軍給予了巨大的打擊,大大遲滯了日軍進攻的腳步,為中方部署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

『肆』 山西為抗日戰爭做了哪些貢獻

山西是抗日戰爭時來期源八路軍晉綏、晉察冀和晉冀魯豫三大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上,上演過一出出可歌可泣的歷史壯歌,留下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紅色記憶。近年熱播的《八路軍》、《亮劍》、《白求恩》、《名將左權》、《太行山上》等一系列紅色影視劇的歷史故事發生地就在這里。左權縣原名遼縣,1942年5月,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犧牲於此,山西人民為紀念左權更縣名為左權縣。因此,「情系三農·中化同心——革命老區扶貧行」組委會特邀了左權將軍之女左太北、李達上將之女李彤妍等革命元勛後代來到左權縣。在山西站啟動儀式上,左太北以「回家」來形容這次左權之行,她說:「作為八路軍的後代,關注革命老區的發展,為革命老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們所有人的責任!」她呼籲更多的人和企業參與到幫助革命老區的工作中來,幫助革命老區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

『伍』 誰有關於抗日戰爭的歷史資料!!!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佔領南京後,在日寇總司令松井石根的指揮下,對中國人民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被害多達35萬之巨。

1940年6月28日,86架日本侵略軍的轟炸機,排著編隊對當時的陪都重慶進行了長達三個小時空襲,所到之處炸彈的爆炸聲震耳欲聾,舊城區幾乎成了火海。

日軍731部隊在諾門罕實施細菌戰後,於1940年、1941年、1942年在中國浙江衢州和寧波、湖南常德、浙贛地區連續三次實施大規模細菌戰,造成至少超過3萬中國和平居民死亡。

1943年,日寇從東北各地及山東、河北抓捕來大批勞工,送到井下挖煤。由於飢餓、和常遭酷刑,造成勞工大批死亡,這些死難者的屍體都集中扔在這兩個大萬人坑裡。

(5)關於山西抗日戰爭的資料擴展閱讀:

抗戰期間,中國有4.74億人口,都直接或間接地捲入戰爭。在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有力推動下,曾經內戰不休的各派系軍隊捐棄前嫌、投入對日作戰,曾經政見對立的各黨派,結成抗戰同盟。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是10年獨立苦撐戰局,此後也主要是靠自身力量抗衡強敵,特別是共產黨及其武裝力量孤懸敵後,靠自力更生頑強堅持,中國抗戰成為二戰中最艱苦卓絕的戰爭。

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家中,中國是戰爭時間持續最長的國家。盧溝橋事變爆發時,日本已經高度工業化,中國仍然是落後的農業國家。兩國、兩軍對決,日本意在速戰速決,中國則體大力虛,必須充分發揮地廣人多的優勢,通過長期的戰爭熬垮敵人。

在抗擊法西斯侵略擴張的過程中,中國的局部抗戰是阻擊法西斯擴張的前哨戰。在戰勝法西斯的戰爭中,中國軍民是戰勝日本法西斯的主體力量。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陸』 關於抗日戰爭的資料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6)關於山西抗日戰爭的資料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時期的重大戰役:

1、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軍以日租界和黃浦江上的軍艦為基地,向閘北一帶進行炮擊,我軍奮起還擊開始,至11月12日我軍西撤結束。

這次戰役,日軍以松井石根大將為總司令,先後投入陸,海,空與特種兵部隊近30萬人,動用艦船130餘艘,飛機400餘架,戰車300餘輛,狂妄地宣稱1個月內佔領上海。

當時的國民政府先由馮玉祥,後由蔣中正(兼)任第3戰區司令長官指揮。先後調集中央部隊,廣東,廣西,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部隊和稅警總團,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以及部分省市保安總隊,總計兵力約70萬余師,奮勇迎戰。

淞滬會戰挫敗了日軍中央突破,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粉碎了他們3個月滅亡中國的美夢。它是我國從局部抗戰轉向全面抗戰的歷史轉折點。

這次戰役,日傷亡6萬多人,被我軍擊毀擊傷飛機200多架,艦船20餘艘。但是我軍以落後的武器死守被日軍優勢火力控制的戰線,加上指揮失當,傷亡重大。

有大約30萬將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軍團級幹部損失過半,導致我軍中下層出現斷層,致使我軍戰力在後續出現下滑。淞滬會戰,以失敗告終。

2、長沙會戰

1939年9月中旬,日軍以10萬多兵力,在艦艇,飛機的支援下,從贛北,鄂南,湘北向長沙進攻.第9戰區代司令薛岳指揮約20萬兵力參戰。

利用贛北,鄂南,湘北的有利地形節節阻擊,並以有力部隊側擊,各個擊破的戰術,挫敗了日軍的進攻.至10月上旬,日軍損失慘重,向北敗退.此役,敵傷亡達2萬餘人.

1941年9月,日軍第2次進攻長沙.日軍集結12萬人,兵分兩路.其左翼由平江至株州一線包抄我軍第9戰區的主力部隊,另一路沿粵漢路正面攻打長沙。

第9戰區司令薛岳指揮13個軍約17萬人,利用有利地形,在正面逐次抵抗,將日軍主力誘住長沙東北和東面山地前,反擊而殲滅之,同時以7個軍的重兵集團威脅左翼日軍的側翼和後方,日軍狼狽逃竄。

此外,我第5第6兩戰區的部隊向漢口以西一線的宜昌,荊門也發動了反攻.會戰結果,日軍傷亡2萬餘人,不得不於10月中旬撤回出發地.

1941年12月,日軍第3次進攻長沙,調集兵力12萬餘人。第9戰區投入兵力有13個軍,約17萬人。十月二十四日,日軍強渡新牆河向南進犯;渡撈刀河後,於1942年1月1日向長沙猛攻。

我長沙守軍連續打退日軍3天的猛攻,戰斗空前激烈.日軍死傷慘重,且糧彈將盡.這時,我長沙外圍的部隊,向長沙合圍。

日軍不得不下令分路突圍.我軍乘勝堵擊,側擊和尾追,擴大勝利戰果,取得了長沙會戰大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戰爭

『柒』 山西抗日戰爭英雄人物和事跡

1、張凡平(1924~2009)

張凡平同志生平(1924-2009)中共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原66軍政治部主任張凡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9年11月15日00時30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5歲。張凡平同志,1924年12月出生在山西省右玉縣米家莊村。

1938年受革命思想的啟迪,積極參加當地的抗日救亡運動,參加了青救會並任主席。1939年被提升為村抗聯主任,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賀仁駰(1920~2012)

賀仁駰同志生平(1920-2012)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原農業部畜牧總局副局長、離休幹部賀仁駰同志(正部級醫療待遇),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5月21日00時1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賀仁駰同志1920年2月出生於山西省懷仁縣。1937年初在山西省懷仁縣實驗小學教讀時,受我黨進步思想的影響,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同年4月參加山西犧盟會國民軍官教導八團,並投身革命。

3、田文(1918~2008)

田文同志生平(1918-2008)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原中共武漢市委書記、湖北省軍區顧問田文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3月12日上午9時59分在武漢逝世,終年90歲。田文同志1918年6月出生於山西省萬榮縣東趙庄,1936年12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3月,參加了黨領導的八路軍晉豫游擊隊,隨後奔赴延安,194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抗大學員、助教、政治指導員等職

4、岳德旺(1929~2011)

岳德旺同志生平(1929-2011)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江蘇省委原常委、江蘇省軍區原政治委員,江蘇省鄭和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長岳德旺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1年6月28日15時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3歲。岳德旺同志1929年11月出生於山西省忻縣(現忻州市)溫村鄉西大王村。1946年7月參加革命,194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5、周旭民(1924~2018)

周旭民,(1924-2018)同志1924年11月出生於山西省萬榮縣,1942年參加革命工作,積極組織學生抗日運動,194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6月入伍。抗日戰爭時期,周旭民同志任八路軍洪趙支隊支部組織委員、五連黨支部書記。1944年12月任文化教員,隨部隊深入敵占區抗擊日本侵略者,參加了太岳反掃盪、攻打日偽據點沁源縣城、攻打浮山等戰役戰斗。

拓展資料

山西抗戰歷史貢獻

毛澤東提出「經營山西」戰略構想,親率紅軍東征山西,初試「造成抗日根據地」,把山西擺到推動中國革命和推動抗日戰爭的戰略基地重要地位

山西是華北敵後抗戰的中心,八路軍開辟華北敵後戰場的立足地和出發地,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發源地,黨領導八路軍和人民群眾英勇抗日的主戰場之一,是保衛陝甘寧邊區、保衛黨中央的堅固屏障和前衛陣地

山西最早成功實踐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山西人民為奪取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和突出貢獻,一大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人民軍隊領導人在山西工作戰斗建立了豐功偉績

山西抗戰培育了偉大的太行精神、呂梁精神

抗日戰爭時期,山西作為華北敵後抗戰的中心,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發源地,黨領導八路軍和人民群眾英勇抗日的主戰場之一,在華北乃至全國抗戰中居於重要地位,發揮了特殊作用,作出了重大貢獻。山西抗戰偉業鑄就的歷史豐碑光耀千秋。

『捌』 有關抗日戰爭的資料

以1931年「九一八」事變為標志,日本法西斯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並迅速侵佔東北的一些大中城市。

為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從10月份開始,東北相繼興起為數眾多的抗日義勇軍,在白山黑水打擊日寇。11月,黑龍江省駐軍抗擊日軍對齊齊哈爾的進攻,進行了嫩江橋抗戰。

從「九一八」事變開始,中國共產黨就號召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先後組織抗日游擊隊和東北抗日聯軍,堅持長期的極其艱苦的抗日游擊戰爭,使日本侵略者處處遭到打擊。

1932年1月,日本法西斯又在上海挑起戰爭。中國第十九路軍面對日軍三次增兵總數約10萬人的瘋狂侵犯,血戰30餘日,進行了英勇的淞滬抗戰。

1933年3—5月,日軍侵犯長城一線,中國軍隊用劣勢裝備在長城各口與日軍展開激戰。為抗擊日軍進占察東,1933年5—7月,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進行察東作戰,收復失地。

1936年11月,中國綏遠駐軍抗擊日軍向綏東的進攻,取得收復重鎮百靈廟和大廟的勝利。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日本法西斯向中國發起全面進攻,把戰火擴大到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中日戰爭在長達5000公里的正面戰場和130餘萬平方公里的敵後地區進行。

中國與日本法西斯交戰的兵力最高時達1000餘萬,其中中國軍隊近500萬,民兵200萬,日軍近200萬,偽軍100多萬。

在曠日持久的戰爭期間,中國軍隊進行會戰20多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其中僅八路軍、新四軍殲敵千人以上的戰役就達70餘次,大小戰斗近20萬次,斃傷俘日軍150餘萬,殲偽軍118萬。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歷時14年的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8)關於山西抗日戰爭的資料擴展閱讀:

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前的近百年間,中國人民進行的一次次反侵略戰爭,沒有一次不是以失敗而告終的。

抗日戰爭與歷次反侵略戰爭的最大區別在於,它首次實現了全民族的廣泛參與,形成了人民戰爭的偉大創舉。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很快霸佔中國東北,並不斷向華北滲透,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面對寇深禍亟、亡國滅種的嚴重危機,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意識到,要想戰勝日本侵略者,非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不可。

以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為目標,擔負反帝反封建歷史重任的中國共產黨及時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

1935年8月,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號召全國同胞團結起來,停止內戰,抗日救國,組織全國統一的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

1936年12月,中國共產黨本著「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的民族大義,以博大的胸襟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促成了其後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七七事變,使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國共產黨及時通電全國指出,只有實行全民族抗戰,才是中國的出路,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本的侵略。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的召喚下,抗日戰爭成為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有社會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抗日團體、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和海外僑胞廣泛參加的全民族抗戰。

不願做奴隸的中國人民終於團結起來,中國人民的力量終於凝聚起來,實現了百年來不曾有過的舉國奮起。

在偉大的民族抗戰中,無數群眾投身抗戰,支持抗戰,由涓涓細流匯聚成勢不可擋的救國洪流,最終贏得了近代以來民族解放戰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佔有重要地位

『玖』 抗戰時期發生在山西的大規模戰役有哪些

太原會戰
太原會戰包括有:天鎮戰役、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回原保衛戰。1937年10月至11月,在抗答日戰爭中,中國第2戰區部隊同日 軍華北方面軍在山西省北部、東部和中部地區進行的大規模的戰略性防禦戰役。
雁門關戰役
雁門關大捷,抗日戰爭時期,八 路 軍第120師第358旅第716團在山西省代縣雁門關地區對日 軍汽車運輸隊進行的伏擊戰斗。兩次伏擊戰斗,共 斃 傷 500餘人,擊毀汽車30餘輛,一度切斷繁峙至忻口間交通,配合了國 民 黨 軍的忻口防禦作戰。
神頭嶺戰役
神頭嶺伏擊戰是八路軍第129師於1938年3月16日,在山西省潞城縣至涉縣之間,邯(鄲)、長(治)公路上進行的一次伏擊戰。此戰殲滅了侵 華日 軍第16師團、第108師團、第14師團各一部,共一千五百餘人(日 軍報道損失失蹤407人),沉重地打擊了入侵晉東南地區日軍的囂張氣焰,破壞了敵之交通運輸 線,有力地策應了我第115師在晉西地區的作戰行動,鉗制了日 軍向黃河南岸和西岸的進攻。

閱讀全文

與關於山西抗日戰爭的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