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前的中國國情

抗日戰爭前的中國國情

發布時間:2021-03-06 08:20:08

⑴ 抗日戰爭初期中日兩國的國情如何

一社會性質是社會經濟基礎性質和上層建築性質的統一,是國情的核心。毛澤東在分析中國國情時,始終把社會性質作為國情的根本,把中國社會性質看作解決一切

⑵ 抗日戰爭初期時中日兩國的國情如何

民國剛剛經歷中原大戰,北方已經千瘡百孔,南方倒是欣欣向榮。蔣介石掌權版之後雖然戰爭權不斷,但是民國當時的工業,農業,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從1921年到1931年這一段時間被稱為,民國的黃金十年,但是,吃虧就吃虧在起步太晚,做一下比較,1931年918事變時,中國的鋼產量為每年20萬噸,日本為200萬噸,德國和蘇聯為500萬噸,美國為1000萬噸,這就是差距,918事變之前,日本爆發226軍人政變,軍人成了當時日本的實際掌權者,實行法西斯統治,說一下軍隊配置,國軍一個滿員軍有30000人左右,武器裝備,大多是步槍和捷克式輕機槍,有少量馬克沁重機槍,蔣介石的德式師,也僅有七八門重炮,而日軍,一個滿員甲種師團有近百門重炮,再加上世界前列的零式戰斗機和赤誠嘉賀這種水上巨無霸。軍隊訓練方面,國軍除德械師外,其他部隊基本沒有訓練的時間,文化教育水平日軍全部為初中以上學歷,國軍基本沒學歷,字都不認識,類似白痴,這就是當時的比較

⑶ 有關國情的故事,抗日戰爭前的

http://ke..com/view/2587.html?wtp=tt

⑷ 求抗日戰爭前後的國際形勢和中國國內形式狀況

抗日戰爭前的國內形勢:

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但由於封建專制主義的長期束縛,特別是清朝政府的腐朽統治,逐漸落後於世界,19世紀後半期,遭受西方列強入侵,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憤於救國的中國人民發動了辛亥革命和共產黨的五四運動,國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戰爭使中國有了新的希望。

抗日戰爭後的國內形勢:

國民黨在初期的對日戰爭中確實出現了不抵抗的命令,使得中國東三省的大片領土被日本人侵略,這一時期的紅軍正忙於就會國民黨的圍剿,中國共產黨發表宣言,作出決議,揭露日本侵略,號召人民抵抗。

國內的愛國人士發動眾多的抵抗日本侵略戰爭,比較有名有東北抗聯,馬佔山的江橋抗戰,一二八淞滬抗戰等等,民間學生在全國各地組織了大量的示威流行,以表抗日的態度。直到1937年全在抗日戰爭以後,中國才全面進入全性的不分種族,年齡、性別的抵抗侵略者的戰爭。

抗日戰爭前中國國內形式狀況: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社會處在激烈的動盪之中。一方面,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分別支持各派新老軍閥,控制著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使中國繼續維系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地位,處於連年內戰,國弱民窮,科技落後,生產停滯的局面。

另一方面,中國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標志,開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隨著中國無產階級走上政治舞台,隨著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及其所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抗日戰爭後中國國內形式狀況:

1、財產損失

中國在戰爭中所承受的損失極大,直接財產損失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204億美元,此數尚不包括東北、台灣、海外華僑所受損失及41.6億美元的軍費損失和1000多萬軍民傷亡損害。此外,七七事變以前中國的損失未予計算;中共敵後抗日所受損失也不在內。

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另一說6500億美金(按1945年貨幣折算)。

2、空軍損失

抗戰八年中,中國空軍共擊落日機1543架,擊傷330架,出動轟炸、驅逐、偵察、運輸等飛機計18500架次,作戰達4027次。中國空軍損失各種飛機(包括訓練損失)2468架,6164人殉國(其中飛行人員661人)。

1941年8月組成的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飛虎隊),美國航空志願隊在中國、緬甸、印度支那作戰7個多月,以空中損失12架飛機和地面被摧毀61架的代價,取得擊落約150架敵機和摧毀297架敵機的戰績。

抗戰初期,中國空軍力量十分薄弱,處於絕對劣勢;但在抗戰中後期,美國對華進行援助,中國空軍逐漸扭轉局勢。戰爭結束時,在華美軍總人數60369人,其中空軍34726人,[94]另一說,到1945年8月,美駐華14航空隊有飛機2500架,空軍官兵達17萬人。

3、海軍損失:

抗戰爆發時,中國海軍有各類艦艇74艘,主要為一些輕巡洋艦、炮艦和魚雷艇,艦船總噸位不足6萬噸,最大艦艇僅3000噸,大部分是百噸級小艇。而日本海軍的艦船噸位高達116萬噸,擁有航空母艦和萬噸級戰列艦。 中日海軍實力懸殊,無法在海上拒敵,只是退守海防。

1937年8月12日,為了建立江陰封鎖線,中國海軍在江陰鑿沉了40餘艘軍艦與商輪;10月25日,中國海軍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在江陰被日本航母全數擊沉。同年底,第三艦隊的「鎮海」、「永翔」等12艘艦船也分別沉塞於青島和劉公島的水道上。中國艦隊幾乎全部覆滅。

據日本方面的資料來看,民國海軍在抗戰期間布設的水雷,重創了日本海軍,日軍損失60餘艘大中小型艦船。

(4)抗日戰爭前的中國國情擴展閱讀

國際環境

九一八事變後,國際局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要國家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客觀上縱容了世界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和相互勾連。

中國政府曾將希望寄託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然而西方政治家們此時主要精力集中於歐洲戰場,未向中國伸出援手。國聯的綏靖主義態度使日本對國際社會不再心存忌憚,它向日本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嘗到了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⑸ 甲午中日戰爭前,日本的國情怎樣

日軍實力明顯強於清軍 。北洋水師成軍的1888年,日本還沒有像樣的現代化海軍。甲午戰爭前4年,清朝依然佔有27000噸比17000噸的海軍總噸位優勢。但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總噸位暴漲至72000噸,全面壓倒清軍。 而實際參戰的兩國主力艦隊中,也是日本聯合艦隊以4.1萬噸反超北洋水師的3.5萬噸。而且日軍是新艦,北洋水師是老艦,日方無論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占優勢。 人員就不比了,這對海軍沒多大意義,而且基本上是與總噸位成正比的。 所以,北洋海軍遠東第一隻是曾經的傳說,在甲午戰爭爆發前已被日軍以驚人的速度反超了。戰略上,日本的厚積薄發,精心策劃多年,有備而來,處積極進攻態勢,全國軍民士氣高昂,君臣同心協力。清朝認為日本是「蕞爾小國」,麻痹輕敵,沒有做任何戰爭准備,倉促應戰,處被動防禦地位,士氣低彌,君臣將領們各有小算盤,未形成合力。戰術上,日軍作戰設計明確,海陸軍配合默契,作戰指揮果斷,士兵戰技術熟練。清軍沒有像樣作戰計劃,海陸軍間甚至陸軍內部各部隊處各自為戰、消極抵抗狀態,指揮混亂,除北洋水師外,士兵士氣和技戰術素質差勁。 清國理論上國力占優,但實際可動員經濟實力兩國旗旗鼓相當,但日本實際動員經濟力量占優。 當時兩國都還沒有科學全面的國民經濟統計體系,後世有些的經濟史學家根據兩國人口總數和經濟發展水平推測,認為清朝GDP不僅遠超日本數倍,甚至還可能高於歐洲強國。但我認為,這種推測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清朝幾乎是純農業國,那些推測的GDP絕大多數是用來吃飯的,轉化不成國家辦大事的經濟實力。 實際上,當時清朝每年的財政收入不過七八千萬兩白銀的樣子。而日本自明治維新,工商業迅速發展,甲午戰爭前其財政收入已達七八千萬兩日圓,大約摺合五千多萬兩白銀的樣子,已經相當接近清朝了。何況,清朝財政支出中龐大官僚體系、治河救災及平叛等開支巨大且無法節省,更不能忘記太後辦壽、修頤和園、修陵、皇上大婚等等甲午戰爭前驚人的開支。所以,實際上日本可動員的經濟實力並不亞於清朝,清朝對日本並不具備某些歷史學者所稱的絕對經濟優勢,「蕞爾小國」的稱號是清廷過於狂妄自大的表現。 再看實際的經濟動員結果。當時日本將財政收入的60%用於軍費,也即相當於每年3000萬兩白銀的軍費用於購艦備戰。而清朝財政收入極少用於改善軍備,北洋水師1888年成軍後就再未購一船,北洋水師的日常維持費應為每年兩百萬兩白銀,實際僅五六十萬兩。 科技方面,經歷明治維新的日本明顯占優,但這一優勢在戰爭中並無太明顯表現,這是因為當時日本的科技實力仍與西方有明顯差距,日本和清朝都是靠購買西方先進軍艦和武器彈葯。甲午戰爭主要是拼經濟而非科技。由於日本投入高且較晚,因此甲午戰爭中雙方進口的武裝裝備中,日本占明顯優勢,比如軍艦航速更高(採用更先進鍋爐),火力更強(最先進的速射炮日對清佔95比0的絕對優勢)。 西方列強基本上對甲午戰爭持坐山觀虎鬥的中立態度。 東亞兩強相攻,肯定是西方列強的機會,他們樂見中國因此被進一步消弱,從而帶給他們機會,但並不願意看到日本因此強大而與其在華形成競爭關系。 日本在戰前輿論公關做得比中國好,在國際上極力宣傳中國在朝鮮的「殘暴統治」,把自己打扮成解放者的樣子,因此國際輿論上特別是美國,對日本稍同情些。但是,從國家政策角度,則西方幾乎清一色地保持中立,未對任何一方提供軍事援助,也未對任何一方採取武器禁運等。
但當甲午戰爭以日本一邊倒的勝利結束時,西方列強中無人未阻止,算是中立到底。

⑹ 抗日戰爭前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什麼

1.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即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或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內8月至容1937年7月),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國人民利益的共產黨和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黨反動派之間的矛盾。2.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如何動員、組織全民族力量打敗日本侵略者,是整個抗日戰爭時期的基本內容和中心任務。
3.抗戰後,人民解放戰爭時期,即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共產黨與廣大中國人民同美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

⑺ 建國初期的基本國情是怎樣的

建國初期的基本國情主要概括為四個點:

1、工業技術低下

2、物資緊缺,物價飛漲

3、農業生產落後專

4、人民生活屬痛苦不堪

拓展資料

建國之初,由於中國經歷了長期的動亂與戰爭,社會矛盾尖銳,經濟水平落後,貨幣貶值,交通運輸不暢。建國後,一個全面模仿蘇聯工業化模式的共產主義社會便迅速建立起來。

在1950年代早期,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和農村土地集體化以及社會改革。從1953年開始,中國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和對農業、手工業與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即三大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到1956年,中國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_網路

⑻ 1921年前中國的國情是怎樣的

、對中國社會主要特點的初步探索

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所寫《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全面論述了中國社會特點,其中指出:資本主義列強侵略中國,一方面使中國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但是封建經濟的根基還嚴重地存在;另一方面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某些發展,但是始終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列強侵略不僅造成了中國的四分五裂,而且操縱了中國財政經濟命脈,控制了中國政治和軍事力量,是中國政府的太上皇。毛澤東這些精闢論斷,是以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認識為基礎的。早期中國共產黨人指出:

1.中國社會在經濟上的特徵是資本主義經濟得不到充分和獨立的發展。

早期中國共產黨人曾經指出過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具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改變了中國原有的社會經濟結構,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西方列強「本來想完全毀滅中國舊有的經濟構造,代以完全由他們掌管的新式資本主義的經濟建築,但是他們畢竟沒有完全毀滅的本領。」結果反而使「中國資產階級就漸漸完成他們的初步積累階段」,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造成中國資本家發展的最好機會」⑦。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半殖民地的社會地位,經濟發展受到外國資本的控制,中國資本主義又不可能得到充分發展的條件。

面對當時盛極一時的「實業救國」的主張,中國共產黨人並不反對「開發實業」,只是認為中國不具備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條件:

首先,靠中國自身之力沒有可能獨立地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陳獨秀在《向導》雜志上發表文章認為:「在國際帝國主義的侵略及國內軍閥的擾亂未解除以前,中國的資產階級很難得著發展的機會。」⑧周恩來對於這個問題的分析,更為深入一些,他指出中國要發展資本主義,必須具備五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個強有力的資產階級政府,二是有大量民間資本,三是要有科學人才和自造機器的能力,四是關稅自主,五是國內生產力與消費力的均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中,五個條件一個也不具備,怎麼能談得上獨立地發展資本主義呢?⑨

其次,靠借外資更不可能使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獲得獨立發展。借外資以發展中國經濟,是孫中山等人曾經提出過的一種想法。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對此主張持不同意見。差不多在中共二大舉行的同時,蔡和森發表了《統一,借債,與國民黨》一文,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要列強借債給中國發展實業,這是國際帝國主義所不願意的。「因為他們所要的,是要以他們本身的利益為標准,而使中國的經濟生活永久隸屬於他們自己的資本主義利益之下,決不會容許中國 自成為大工業生產國,以謀經濟上、政治上之自由發展與完全獨立。」⑩事實證明,靠借列強資本來發展中國經濟,無異於與虎謀皮,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蔡和森所指出的道理,是無可辯駁的。

中國的民族資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不可能獲得充分和獨立的發展,是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這一重要結論在中國共產黨對待中國資本主義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全部理論中處於基礎地位。

2.中國社會在政治上的重要特徵是帝國主義成為中國的太上政府。

西方列強與中國統治階級的關系是什麼?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在分析中國現狀的基礎上,指出帝國主義勢力處於支配中國政治、經濟和操縱中國軍事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列強利用華盛頓會議達到重新瓜分遠東殖民地和市場的目的。這個會議以承認日本在中國滿蒙地區和東部西伯利亞的獨占權力為交換條件,換取了以美國為首的各列強可以在中國實行所謂「開放門戶」政策,進一步操縱了中國經濟命脈。中國共產黨指出,由英、美、日、法四國所組成的同盟,共同對中國進行侵略,使得中國這一農業國變成了國際資本主義的附庸,中國所有的工業農業在此後都要向外國銀行交租納稅。這種對中國的肆意宰割,是在帝國主義者口稱「民族平等」、「民族自決」和「人類平等」等好聽名詞的幌子掩蓋下進行的。早期中國共產黨人指出,爭取民族獨立和平等,的確是中國人民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但是中國人民受了這九十年被壓迫的經驗,卻最易了解帝國主義者所宣稱的平等和自決是什麼意義。而且也容易了解只有打倒資本帝國主義以後,才能實現平等和自決。」{11}

《向導》是黨在1922年9月創辦的重要刊物。它的發刊詞揭露了帝國主義控制中國鐵路、口岸、財政等經濟命脈的事實,利用協定關稅、領事裁判權及駐軍來保證外國商品向中國市場傾銷,而中國民族工業難以和外貨競爭日漸毀滅;利用中國的礦山、原料和廉價勞動力,榨取中國人民的血汗的種種罪惡。然後痛切地指出「國際帝國主義的外患,在政治上、經濟上,更是箝制我們中華民族不能自由發展的惡魔,北京東交民巷公使團簡直是中國之太上政府」{12}。一針見血地揭示出近代中國社會在政治上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特徵,即列強侵略勢力是中國實際上的統治者。

3.封建軍閥與侵略勢力相勾結是中國社會政治上的又一重要特徵。

中國共產黨認為「軍閥與戰亂如形影不相離」的現象是帝國主義侵略所造成的。列強在中國利益的不一致、不均衡,導致中國各派軍閥之間的戰爭連綿不斷。1922年5月通過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綱領》深刻地剖析了這個現象:「資本主義的列強欲達到其侵略的目的,自然要努力破壞中國的獨立和自強,扶植督軍武人使之互相爭斗,以收漁人之利,同時又因為列強間的互相競爭,各自特別扶植其勢力所及的督軍武人使之互相爭斗,以獲得特別的權利,在這種國際資本的支配及競爭之下,遂使中國四分五裂,內政無從整理。」{13}

1922年6月,陳獨秀回顧了自辛亥革命以來的中國政界,先由袁世凱,繼由段祺瑞、黎元洪等軍閥組成「內閣」,都美其名曰為共和國,實際上都是封建的「武人政治」,即軍閥專政。他列舉了民國以來11年間爆發的二次革命、護法戰爭、直皖戰爭等七次大戰爭,指出「軍閥一日存在,不但他們對於民主派的戰爭不能停止,他們自身內訌的戰爭也不能停止」;「軍閥不消滅,不但好政府主義者所謂的好政府無從實現,軍閥自身之壞政府,亦必日在不統一的動搖之中」{14}。這些軍閥政權,不是有日本就是有英、美帝國主義的支持,才使得中國的內戰愈演愈烈。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控制,正是通過扶植軍閥統治來間接實現的。

揭示近代中國社會中的軍閥統治與侵略勢力之間的相互勾結和共生現象,是正確認識近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客觀依據。正是在此分析的基礎上,中共二大指出「即使中國現在能出現一個所謂統一政府,但列強的壓迫不去,軍閥的勢力不除,中國是萬難實際統一的,而且內亂還會不止。」據此中共二大首次制定出中國革命的最低綱領,即徹底的民主革命綱領: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爭取中華民族完全獨立,建設真正統一、民主的共和國。

早期中國共產黨人關於近代中國社會主要特徵的論述,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初步相結合的成果,是進一步創造完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基礎。

⑼ 抗日戰爭時期的基本國情

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國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版和中華民族權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其中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和基本國情,是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極端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給中國革命和建設帶來了巨大影響,制約著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發展道路。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

革命不是人為製造的,革命的發生與發展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近代中國革命是民族危機深重和社會矛盾尖銳的必然產物,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現象。

⑽ 抗日戰爭時日本的國情

1937年爆發的第二次中日戰爭,其戰略戰術水平沒有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范圍,通常人們對十八集團軍和新四軍的游擊戰術津津樂道,然而,這些戰術並非由中共發明,早在布匿戰爭期間,這種戰術就被羅馬的執政官費邊用來對付當時似乎不可戰勝的漢尼拔,一次大戰中,「阿拉伯的勞倫斯」更是將此道發揚光大,中共軍隊的游擊戰術是根據中國當時的國情和自己的實力不得已而為之,不過顯而易見的是,共產黨在中日戰爭中汲取的經驗要比國民黨多,因此在接下來的內戰中他們成功的進行了一系列運動戰,輕而易舉地擊敗了對手,奪取了政權。

戰爭中的日本軍隊,師從一次大戰以前的德國,而中國正規軍的將領,則多半是日本人的門徒,這就是為什麼戰爭開始時雙方大搞正面進攻和單純防禦的原因,日本人的進攻完全乏善可陳,一上來就是三件套:飛機、大炮加毒氣,相比較之下,中國軍隊由於裝備太差,似乎除了敗退之外別無他途。事實上,中國人的最大失利是他們過於注重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忘記了戰爭的最有利武器不是大炮而是「運動」。然而有趣的是,戰爭之初中國軍隊的幾次戰術性勝利,都得益於不正常的「運動」,如平型關戰役,最初戰役企圖是國共軍隊的五路合擊,結果其中兩路放棄陣地、兩路來得太晚,一一五師到得較早,林彪只好對敵人的後衛部隊動手;又如台兒庄大捷,如果韓復榘不是為了保存實力向南飛跑,引得日軍兩個旅團貪功冒進,讓在周圍機動的大批國民軍圍而殲之,而是如以往那樣節節抵抗,李宗仁縱使四十萬大軍在手,又如何抵敵得住?所以韓復榘死得不免冤枉。至於蘭封和萬家嶺戰役的勝利,也是由於日軍過於輕敵勇往直前所致,結果讓周圍沒有被擊潰而只是被「擊退」的國民軍圍了起來。

這樣看來,中國軍隊並非不能通過會戰取得勝利,只是戰略戰術制定得不恰當而已。淞滬會戰的打法就很有問題,非常類似凡爾登絞肉機,中國人前前後後往這個大爐子里丟了差不多七十萬軍隊,而日本人也送進去二十多萬,如果中方聰明一點,放棄上海的爭奪戰,而將主要會戰場所西移至既設的防禦陣地,有「中國的馬其諾防線」之稱的南京至蘇錫常一線的陣地,則日本人後來在金山衛的登陸戰未免撲空。而且七十萬軍隊中以部分兵力縱深配置,大部分人馬在周圍機動,相形之下,日本人由於兵力太少,當地的地形又多以河汊為主,不利於機械化程度較高的日本人機動,則戰役的勝負就很難說了,當時在上海的蘊藻浜一線的防禦戰就很能說明問題。

我們不妨再來看看武漢會戰,本來日本人已再衰三竭,而中國軍隊在武漢周圍的戰場上卻尚有七八十萬人馬,卻因為遙遠的廣州被日本人攻佔而亂了手腳,自己放棄了武漢,可是即便如此,蔣中正也並未能將多少部隊轉用於南方,這一口氣沒有挺過來,戰爭就多打了好些年:因為日本當時的國力已無法繼續支撐大規模的進攻戰所帶來的消耗,而其號稱世界第三的海軍則在陸戰方面無計可施,如果中國軍隊當時不放棄努力,單單因為補給問題,日本人就無以為繼了,這種情況與甲午戰爭的情形非常相似,那時的滿清政府如果挺過威海衛北洋水師的覆滅和朝鮮戰場的失利,憑當時日本的國力,也是沒辦法再打下去的,所以中國人不爭氣往往就在關鍵時刻。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前的中國國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