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抗日戰爭吃什麼

抗日戰爭吃什麼

發布時間:2021-02-05 15:29:54

Ⅰ 抗日戰爭吃什麼

有什麼吃什麼,甚至餓死 餓得要死的人還會考慮好不好吃么

Ⅱ 戰爭時期中國人吃什麼

當兵打仗的行軍糧草自然無法跟當時的官員、富戶相比。想來無非是谷類和豆類這專種產量屬相對較高、比較便於保存和攜帶的食物,樹立經常提到「埋鍋造飯」,烹飪的方法應該就是以煮蒸為主了,四菜一湯是指望不上了。

綜上,當時士兵常吃的應該就是粥、米飯、餅(胡餅已經傳入中原)這類。以此為基礎,當官的吃的略好,比如曹操在軍營里一邊吃雞一邊琢磨口令;打了敗仗或糧草不濟就只好見什麼吃什麼,比如袁紹的士兵在河北啃桑葚…

找到一段紀錄:
「《三國志》記載,臧洪被袁紹圍困於城內,外援不繼,城內糧盡,甚至將老鼠挖出來煮著吃。這時臧洪的主簿找到三斗米,要求與臧洪平分煮粥以渡危難。臧洪說:"我們獨食此有何用 "便將米煮成稀粥,與眾將士分食。」他們糧盡前啃光了武器上的皮革,除此之外他還把愛妾給將士們吃了…

可見非常時期,什麼能吃吃什麼。大概如此吧。

Ⅲ 共產黨抗戰時吃什麼

吃飯 樹根 饅頭 饃饃

Ⅳ 抗日時期中國人民吃得是什麼一

由於受自然環境的制約,陝甘寧邊區糧食以小麥、穀子、糜子為主。據1944年統計,麥類占總耕地面積的23.4%,穀子佔22.3%,糜子佔13.9%(黃正林:《陝甘寧邊區社會經濟史(1937—1945)》,第95頁)。因此,邊區的吃飯以麥面、小米、黃米為主,輔以豆類、蕎麥、高粱等雜糧。不同地方的農作物結構不同,農家飯的品種也不同,如神府「農作物所佔面積最多的為穀子,其次為蕎麥,再其次為黑豆,以下為紅綠豆、糜黍、高粱、秋麥等」(張聞天:《神府縣興縣農村調查》,第24頁)。神府農家飯的種類主要有:黑豆糊糊、炒麵、窩窩、散面、稀飯、撈飯、饃、豆面條等(張聞天:《神府縣興縣農村調查》,第70~71頁)。關中、隴東農作物以小麥、糜子、穀子為主,主食與陝北有所不同,關中分區新寧縣民食以小麥為主糧,雜糧為輔(寧縣志編委會:《寧縣志》,甘肅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70頁)。

抗戰時期的邊區,農村經濟十分貧困,農村的飯食十分簡單,基本特點是過節時稍微吃好一點,農忙時吃稠點,農閑時吃稀點。如延安縣川口區趙家窯村「每天吃飯二頓或三頓,吃得早,吃三頓,遲只兩頓。有面時三五天吃一次,沒面時十幾天吃一次,一年吃肉的次數不一定,……一年大概吃三五次,過年一定吃」。《延安川口區四鄉趙家窯農村調查記》,《解放日報》1942年1月13日。神府縣中農家庭只有在正月初一至十五、廿三,二月二等節日吃米窩窩、糕、撈飯、高粱餃子,間有羊肉或豬肉;農忙季節每日3餐,吃稠些;農閑季節每日2餐,吃稀飯。「富裕中農則吃的比中農強些。黑豆糊糊要稠,散面、炒麵吃得多,撈飯三四天吃一頓,瓜菜、洋芋吃得少,過年還能吃饃,平常還有炒菜,吃些油。」而「貧農吃得比中農差些,黑豆糊糊要稀,撈飯更少吃,吃瓜菜、洋芋更多。到青黃不接時,還要挨餓」。張聞天:《神府縣興縣農村調查》,第72頁。從吃的食物來看,邊區普通農民的食物以雜糧粗食為主,即使過節和農忙時食物比平時好不了多少,而且很少有細糧和肉食。這說明抗戰時期邊區普通農民的生活還是很清苦的,許多農民連一般的溫飽都很難維持。張聞天調查時,正是邊區最困難的時期,也是抗戰時期邊區農民負擔最重的時候,1941年公糧實徵佔收獲量的13.85%,比1940年高出2.2倍;1942年雖降低為11.14%,但仍比1940年以前高出許多(《抗戰時期陝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史料摘編》第6編《財政》,第152頁)。因此,邊區人民勒緊褲帶支援了抗日民族解放戰爭。

抗戰時期,邊區政府採取了一些富民政策,部分農民變成了新富農,他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如延安的「曹守富種莊稼五十垧(1垧約為3畝,下同——筆者注),張作新種莊稼三十垧,兩家都兼販賣牲口,他們過去吃的是高粱、稀米湯,現在已經為白面條、饃饃、干米飯所代替了。端午節全家聚餐,吃著雞肉酒菜。」(延市通訊:《各階層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解放日報》1943年6月18日)。但在邊區鄉村能過上這樣生活的農家畢竟是極少數。

Ⅳ 抗戰國軍士兵每天吃啥

一般情況下,米飯+醬菜。但米飯不能滿足標准單兵口糧1.4斤/天,只有0.8斤/天(專這個標准與實際數據有屬多種不同版本,但大致范圍相當)。因此嚴重影響體力體能,這不僅影響一次戰斗能力,更不能適應持續的連續戰斗能力。抗戰期間我軍難敵日軍不僅是武器裝備質量、火力配置、彈葯供給的差異,更是由多種綜合原因造成的。

Ⅵ 抗日戰爭日軍吃什麼

屎。

Ⅶ 八路軍抗戰的時候吃什麼吃的好么

抗戰八年破裂摧毀日軍多次掃盪 與日偽軍作戰3.2萬余次斃傷日偽軍35鬼子印的\"本身看 晉察冀晉綏冀魯豫冀熱遼山東蘇北

Ⅷ 抗戰時期:國共日平時伙食都吃些啥

抗戰時期:國共日平時伙食都吃些啥?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對於戰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抗戰時期,三方軍隊的後勤都很難得到很好的保障,國軍、共軍一直沒有能夠建立現代的後勤系統,日軍的系統也很快無法支撐。

以華北方面軍作為例子,從1938年2月11日至3月10日,接收了來自日、朝、台灣、東北等地輸送的海量物資,用來養活12萬日軍。龐大的物資在日本、東北、朝鮮、台灣等地聚集,通過廣島、旅順、台北、高雄等港口送到每個華北方面軍士兵的手裡。

此時的日軍還完全依賴本土或殖民地送來的物資,對搜集當地食品並不熱心。1937年12月,京津地區日軍把擄獲得中國大米主要用於撫恤、賑濟地方百姓。不過,依賴後方也有風險,一旦供應中斷將十分被動,第二師團荻原支隊在山西北部作戰就是如此。運輸車損壞後,他們只好在主食中夾雜從當地搜集的小米、高粱、粟米、生野菜,輔以搜集的雞肉、豬肉、砂糖、食鹽、豆醬,還要日軍飛機空投,勉強撐飽了肚皮。日軍下鄉掃盪時,最喜歡抓雞。1941年8月一次掃盪中,日軍在北嶽區共抓了5萬只雞。以為青島人回憶:「日本兵愛吃雞,隔三差五齣來四處抓雞解饞」。

日軍很快建立了比掃盪更省力的制度:上貢。華北平原的日軍建立據點後,向當地攤派「田賦」和「警備餐」,田賦每年每畝4.3元(偽幣);警備餐是大米白面、豬肉牛肉、雞鴨魚鵝、蔬菜水果、煙酒茶等。

國軍的供應體系遠不如日軍發達,飲食標准也偏低。
1935年軍政部制定了陸軍戰時供給定量標准:每人每天大米22兩或麵粉26兩(舊制,一斤等於十六兩)、罐頭肉4兩、乾菜2兩、鹹菜2兩、食鹽3錢、醬油4錢,臨時加給燒酒2兩或白糖1兩。軍政部只部分解決運輸問題:主食和油、鹽依靠兵站采購,副食則靠部隊自行購買。

軍政部雖然制定了伙食標准,現實中的執行常是炊事班抬出幾大米桶飯,士兵蜂擁搶食。老兵對吃飯別有心得,總結為「一碗高、二碗半、三碗鼻子看不見」——第一碗略高過碗邊,先給肚子填個底;第二碗只盛一半,倒上熱水當粥喝,也有利消化;第三碗要盛到看不見鼻子,再躲到一邊慢慢吃。大部分國軍只能勉強吃飽主食,但身為天之驕子的空軍得到了特別優待,抗戰最困難的時刻,飛行員每餐依然可以吃到肉類、雞蛋和牛奶。

海軍的戰艦雖然損失殆盡,待遇仍高陸軍一籌,主食同樣吃八寶米,副食卻能做到「葷素兼有,肉食不斷」。有些海軍軍官還不忘吃西餐的派頭,每周總有一天用刀叉就餐,雖然食物只是饅頭一個、咸魚一條、豆腐蔬菜各一碟。對普通士兵而言,吃好的唯一標准就是吃肉,但像日本人一樣進村抓雞,很可能被村民告狀從而關禁閉甚至槍斃。

八路軍本身沒有現代化的後勤體系,主要是靠各部自行籌措。這對共產黨軍隊並不是問題——他們有著豐富的自給經驗。開始時,八路採用蘇區方式:「打土豪分土地」,打漢奸沒收財產,以及向敵後的國民黨政府徵集,走到哪吃到哪,就地籌糧、就地吃飯,沒錢了就打個白條。 1940年6月,晉察冀軍區要開辟平北根據地,正值青黃不接,陰雨綿綿,搞糧食非常困難。所到之處,百姓只能拿出剛剛成熟的青玉米棒、小土豆、窩瓜蛋,但部隊吃了青玉米棒,來年的收成便沒有了。為了鞏固新區,平北分區政治部主任段蘇權,事後籌措了一筆錢給當地,總算還了白條。

在華北抗日根據地,八路軍最主要的糧食是小米,重要性堪比貨幣。晉察冀的政府帳目是以小米或其等同物為單位結算,「小米加步槍」說法不脛而走。根據地經驗豐富了,也搞出了制度創新:屯糧。徵收愛國公糧,達到了穩定供應。華北八路軍每人每月的伙食標準是40~45斤小米,3兩油,1.5~3.5元的菜金。但這份標准中沒有肉食,實際上,相對於國軍和日軍,共產黨軍隊沒法指望上級撥給,只有各顯神通。

Ⅸ 八路軍抗戰的時候吃什麼 吃的好么

抗戰期間 毛率領的八路軍主要活動在陝北一塊 當地少雨 估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 所以吃的都是麵食 還有其他的一些作物 在現在看來當然不算好 但是戰爭年代糧食本來就是珍貴的 所以當時的肯定認為好吃

Ⅹ 抗日戰爭前人民生活怎樣,吃什麼

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

已經是歷史了

不過肯定沒有現在好,並不是說她的社會制度和政治不好
是因為在那種生產力條件下,也只能那樣生活

閱讀全文

與抗日戰爭吃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