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進抗日戰爭期間讓日本人殺,如何向日本索陪
找政府向外交部部反映,你去日本找個律師,提出訴訟
② 抗日英雄人物事跡
抗日戰爭英雄有哪些
懸賞分:10
|
提問時間:2007-12-9
10:31
|
提問者:chenmmm
推薦答案
收復察哈爾的將軍——方振武
·
中國人民的朋友——約瑟夫·史迪威
·
戰功顯赫的開國上將——楊得志
·
捨身救國的泰國華僑領袖——蟻光炎
·
美洲洪門愛國老人——司徒美堂
·
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克萊爾·李·陳納德將軍
·
屢建功勛敵膽寒——張雲逸
·
抗日名將「鐵軍將才」——朱程
·
一生獻給中國衛生事業——馬海德
·
戰斗在大後方的抗日將軍——肖勁光
·
為中國抗戰而犧牲的蘇聯勇士——庫里申科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血灑贛榆留英名——符竹庭
·
戎馬一生為祖國的軍隊高級將領——楊勇
·
馬耀南:從愛國學生到八路軍優秀指揮員
·
血染抗日戰場的虎將——葉成煥
·
用犧牲精神喚起民眾的抗日將領——李兆麟
·
聲震昆侖關的抗日將軍
杜聿明
·
民族英雄
黨的戰士--馬本齋
·
為抗日青春何所惜的張宗蘭
·
傳奇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
抗日英雄
民族英雄——趙登禹
·
為抗日而死的共產黨員--吉鴻昌
·
英勇抗戰的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
·
為理想奮斗終生的抗日將領——續范亭
·
刀劈日本憲兵的抗日民族英雄——節振國
·
淞滬抗戰總指揮——蔣光鼐
·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愛國將軍——馬佔山
·
與日寇血戰到底的抗聯十二烈士
·
捍衛邊疆的抗日愛國將領——傅作義
·
永垂史冊的愛國將領——張學良
楊虎城
·
朝鮮族抗日英雄——李紅光
·
獻身中國人民解放與建設事業的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
·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
③ 抗日時期有什麼英雄事跡發生在黃河邊上
《永遠的豐碑》
大型主題宣傳活動開篇語
80多年來,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無數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艱苦奮斗,無私奉獻。一部新中國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團結奮斗的歷史;一部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永葆先進性的歷史!鮮紅的黨旗上凝結著革命英烈的鮮血,共和國的旗幟上飛揚著先進模範的風采。他們是中華民族永遠的豐碑!
為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央電視台推出了《永遠的豐碑》大型主題宣傳活動,教育人們緬懷先賢,不忘歷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征程中,永遠記取他們的英名和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他們不滅的精神。
永遠的豐碑1:
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釗
80多年來,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無數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艱苦奮斗,無私奉獻。一部新中國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團結奮斗的歷史;一部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永葆先進性的歷史!鮮紅的黨旗上凝結著革命英烈的鮮血,共和國的旗幟上飛揚著先進模範的風采。他們是中華民族永遠的豐碑!為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本台從今天起推出《永遠的豐碑》大型主題宣傳活動,教育人們緬懷先賢,不忘歷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征程中,永遠記取他們的英名和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他們不滅的神。 今天播出--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
這里是北京香山萬安公墓,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烈士墓就安放在這里。
十月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影響著李大釗,1919年,他發表了《新紀元》、《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幾十篇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他成為了當時中國最早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這一年,"五四"運動爆發,李大釗又一次成為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人之一。
1920年10月,李大釗在北京發起、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1927年,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逮捕了李大釗等80餘人。李大釗備受酷刑,在監獄中,在法庭上,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敵人不顧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悍然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李大釗第一個走上絞架,從容就義,時年38歲。
李大釗倒下了!可是作為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和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者,永遠受到黨和人民的人民的敬仰。
永遠的豐碑2:
中國革命早期思想家--蔡和森
二十世紀初,學界名流楊昌濟曾這樣誇贊過他的兩個弟子:"二子海內人才,前途遠大,君不言救國則已,救國必先重二子。"這二子,一個指毛澤東,另一個則是蔡和森。
1918年,他與同校的毛澤東一起創辦了新民學會。後來,蔡和森在北京結識李大釗,參加了"五四"運動。1921年年底,蔡和森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主辦中共機關刊物《向導》。
從中共"二大"至"六大",蔡和森都是中央委員,他的家庭也成為黨內突出的革命之家。他同妻子向警予、妹妹蔡暢、妹夫李富春等人作為黨的第一代開拓者,被載入共和國的史冊。
1931年6月,由於叛徒顧順章的出賣,港英當局將蔡和森引渡給廣東軍閥。在獄中,他受盡酷刑,堅貞不屈,最後被敵人將四肢釘在牆上,用刀戳爛胸膛,悲壯就義,用生命和熱血共同譜寫了一曲壯麗的共產主義凱歌。
永遠的豐碑3:
開天闢地一代英傑--董必武
從南湖紅船到中共十大,55年風雨歷程,董必武用他對黨的赤誠,以學識淵博、忠厚長者的風范,為締造先進的政黨和嶄新的中國,傾注了自己光輝的一生。
1914年和1917年,董必武兩次東渡日本學習法律,並秘密參加了中華革命黨,開始尋求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相繼爆發後,董必武回到了祖國,並結識了同鄉陳潭秋,一起在武漢組織成立了共產主義研究小組。1921年7月,董必武赴上海參加中共一大,這一年他35歲。
1934年董必武已近五十歲,他拖著體弱的身軀依然參加了艱苦的長征,他拉著馬尾爬過雪山,拄著拐棍走過草地。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中央派董必武重返武漢,擔任長江局常委,在長達十年的時間里,董必武在國民黨統治區開展統戰工作,廣泛交友,以學識和風采感動各界。
1954年9月,董必武當選為全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為建立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貢獻了畢生精力。
永遠的豐碑4:
可當大局的秀才--何叔衡
在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中,何叔衡被稱為秀才,然而在面對敵人的屠刀時他卻英勇不屈,實踐了生前"要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誓言。中國共產黨一大在上海召開時,他作為長沙小組代表出席了大會。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何叔衡從湖南轉移到上海從事黨的宣傳工作。由於他不熟悉當地的情況,又不會說上海話,結果被敵人逮捕。審訊中,這位何秀才隨機應變抑揚頓挫地講起了孔夫子的《論語》,偽警察誤認為抓了個"土學究",便把何叔衡放了。
1935年紅軍長征後,已達六旬高齡的何叔衡在福建上杭縣小逕村一次突圍戰斗中,身負重傷,但他勇敢地與兩個前來追捕的敵人英勇搏鬥,直至壯烈犧牲。
1928年6月,何叔衡受黨委派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途徑哈爾濱時,寫過這樣一首詩表達自己對黨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
身上征衣雜酒痕,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風雨登輪出國門。
永遠的豐碑5:
無限忠誠黨的事業的英烈--方誌敏
"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
當我們吟誦方誌敏的不朽詩篇,無不為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對黨和革命事業的赤膽忠心而肅然起敬。
1934年11月初,方誌敏奉命率紅軍北上抗日,在皖南被7倍於己的敵軍圍困。他帶領先頭部隊奮戰脫險,但為接應後續部隊,復入重圍,終因寡不敵眾,於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隴首村被捕,那天,兩個國民黨士兵知道方誌敏是個"大官",以為他很有錢,但搜遍全身,除了一塊懷表和一支鋼筆,沒有一文錢。國民黨軍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作為紅軍的高級將領,方誌敏經常籌款數百萬元,但一點一滴都用在革命事業上,自己從不動用一分一厘。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和誘降,方誌敏正氣凜然,堅貞不屈,還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我從事革命斗爭的略述》等著作。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窩英勇就義,時年36歲。
永遠的豐碑6:
生的偉大 死的光榮--劉胡蘭
58年前,時任中央縱隊司令員的任弼時向正在轉戰陝北的毛澤東匯報了劉胡蘭英勇就義的事跡,毛澤東為劉胡蘭的事跡深深感動,含淚揮筆寫下了八個大字--"生的偉大 死的光榮"。
劉胡蘭出身在山西文水縣雲周西村一個農民家庭。抗日戰爭爆發後,劉胡蘭參加了村裡兒童團,和她的小夥伴一起為八路軍站崗、放哨、送情報。後來,劉胡蘭當上了雲周西村婦教會秘書。她發動群眾鬥地主、送公糧、做軍鞋,還動員青年報名參軍,在斗爭中經受了嚴峻考驗,於1946年6月被正式批准為中共候補黨員。這一年,劉胡蘭剛剛14歲。
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被國民黨軍隊抓捕。在敵人威脅面前,她大義凜然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當敵人殘暴地將六位革命群眾當場鍘死後,劉胡蘭毫不畏懼地走向了敵人的鍘刀。
永遠的豐碑7:
民族英雄 黨的戰士--馬本齋
提起馬本齋,人們自然會想起抗日戰爭時期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回民支隊。"鐵軍"的威名,載入了抗戰的史冊,馬本齋,一個共產黨員的名字也永遠記在了人們心中。
青年時的馬本齋投身奉軍,進入東北講武堂學習。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29歲的馬本齋在家鄉組織起了回民義勇隊,奮起抗日。1938年馬本齋率部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稱為冀中軍區回民支隊,馬本齋出任司令員。勇猛善戰的馬本齋不畏強敵,身先士卒,從1937年至1944年,他指揮戰斗870餘次,殲滅日偽軍3萬6千餘人,打得敵人聞風喪膽,毛澤東稱其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
1941年9月,日寇抓捕了馬本齋的母親,企圖讓馬母白文冠給兒子寫勸降信,馬母堅貞不屈,壯烈犧牲。馬本齋強忍心頭的悲憤,奮筆疾書:"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承母志,繼續斗爭!"
1938年10月,馬本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6年後,馬本齋在山東莘縣病逝,時年42歲。
永遠的豐碑8:
以身殉國 浩氣千古-左權將軍
1942年5月侵華日軍開始對太行山抗日根據地進行"鐵壁合圍"大掃盪,為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機關突圍,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率部抗敵,不幸在山西遼縣十字嶺戰斗中壯烈犧牲,時年僅37歲,這是抗日戰爭爆發後,我軍第一個在戰場上殉國的高級指揮員。
左權,1905年3月15日生於湖南醴陵一戶貧苦的農民家庭,中學時期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192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赴蘇聯學習軍事理論,1930年回國後參加了開辟中央蘇區和五次反"圍剿"的作戰;1934年10月長征開始,紅一軍團參謀長左權參與指揮突破國民黨4道封鎖線、強渡大渡河、攻打臘子口等戰役戰斗。抗日戰爭爆發後左權協助朱德、彭德懷指揮八路軍開展華北抗日戰場敵後游擊戰爭,粉碎日軍多次殘酷掃盪。
左權以自己壯烈而無愧的人生證明了一個共產黨人對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無限忠誠.
永遠的豐碑9:
一代名將--葉挺
每當人們朗讀這首著名的"囚歌"時,就會想起它的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之一和新四軍領導人葉挺將軍。
南昌起義時,葉挺擔任前敵總指揮,與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一道,指揮起義部隊與敵激戰3個小時,一舉拿下了南昌城。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率領部隊轉戰華中敵後,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製造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葉挺將軍臨危不懼,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指揮部隊奮起突圍,浴血奮戰8晝夜,他自己在奉派與國民黨交涉時被扣押。抗日戰爭勝利後,經中共中央營救,於1946年3月4日獲釋。4月8日,在由重慶赴延安出席全軍整編會議時,因途中飛機失事遇難。
1946年3月15日,重慶《新華日報》曾刊登了一篇《葉挺同志說明入黨志願》的報導。葉挺說:"如果我能自由了,一定要繼續犧牲了的同志們的精神,重新加入共產黨,貢獻我全部的力量,來為中國人民服務。"
永遠的豐碑10:
抗日英雄--楊靖宇
抗日戰爭勝利的第二年,吉林省蒙江縣被改為靖宇縣,這是我黨在東北地區第一次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名字命名的地方。
楊靖宇犧牲前任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楊靖宇早在1928年,就受黨指派到開封、洛陽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在東北等地領導工人運動。他曾5次被敵人抓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他以"頭顱不惜拋棄,鮮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二的意志是不會動搖"的崇高氣節,繼續堅持戰斗。
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秋季反"討伐"作戰中,他率警衛旅轉戰蒙江一帶,最後隻身與敵人周旋5晝夜。渴了,抓一把雪吃,餓了,吞一口樹皮或棉絮,堅持和敵人進行頑強斗爭,直至彈盡,於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當殘忍的敵人將楊靖宇割頭剖腹後,發現他的胃裡盡是枯草、樹皮,竟無一粒糧食。楊靖宇就是憑著堅強不屈的革命意志,頑強地和敵人戰斗到最後一息。
永遠的豐碑11:向警予
向警予是我黨最早的女黨員之一,被譽為"我國婦女運動的先驅"。1919年她與蔡暢等組織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為湖南女界勤工儉學運動的首創者。1921年底向警予回國,不久她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擔任黨中央第一任婦女部長,開始領導中國最早的無產階級婦女運動。她還為黨中央婦女部起草了許多重要指導文件,撰寫了大量論述婦女運動的文章,培養了大批婦女工作幹部,在婦女解放運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革命失敗後,黨的大部分領導同志先後轉移,向警予主動要求留在武漢,堅持地下斗爭。1928年3月20日,由於叛徒的出賣,她不幸被捕。敵人三番五次對她審訊和毒打,但她堅貞不屈,對於黨的秘密一字不供,表現了共產黨人的崇高氣節和優秀品質。國民黨反動派決定在5月1日,這個全世界工人階級的節日里殺害她。向警予視死如歸,沿途向廣大群眾進行講演。敵人對此極端恐懼,憲兵們凶毆她,想使她不再說話,但她仍然滔滔地講下去,因此他們在她嘴裡塞著石頭,又用皮帶縛住她的雙頰,街上許多人看了都哭泣起來。向警予被押赴余記里空坪刑場,英勇犧牲。
永遠的豐碑12:
中國農民運動的先導者--彭湃
"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這是海陸豐蘇維埃政權創始人彭湃面對敵人的酷刑和逼供而作出的響亮回答。
在海陸豐建立和保衛蘇維埃政權的斗爭中,彭湃夫婦總是帶頭沖鋒陷陣,他家有六口人先後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由於叛徒的出賣,這位革命先驅1929年8月24日在上海被捕入獄,但他始終對革命的前途充滿信心,對黨的事業忠貞不渝。他曾經堅定地說過:"為了我們的子子孫孫爭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在所不惜的。"
1929年8月30日,在赴刑場時,他砸翻獄警送來的所謂的"送終餐",將身上的衣服脫下來贈送給戰友,並高唱《國際歌》,呼喊著"打倒帝國主義","中國紅軍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慷慨就義,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他用自己33歲的寶貴生命,為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譜寫出壯麗的詩篇。
永遠的豐碑13: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典範--張思德
這是毛澤東同志1944年9月8日發表的著名演說《為人民服務》,從這一天開始,張思德的名字就伴隨著無數的共產黨人實踐著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宗旨。
張思德1915年生於四川省儀隴縣,18歲他報名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張思德擔任了中央軍委警衛營通信班長,帶領全班承擔起機要通信、站崗放哨、開荒生產和建窯燒炭等各項任務。1944年,延安大生產運動開展起來,組織上派他當農場副隊長,他帶著戰士們走進了安塞縣的大山中燒木炭。雖然是副隊長,可是他每次都爭先鑽進炭窯中作業。哪裡累,哪裡臟,哪裡就有張思德。這一年的9月5日,因炭窯崩塌,不幸犧牲,時年29歲。
毛澤東在張思德追悼會上深情地講到:"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還重。"
永遠的豐碑14:
用先進理論喚起民眾的共產黨人--鄧中夏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的趙家樓一把反對帝國主義的大火震撼了賣國賊,掀起了反帝國主義運動的高潮。它的主要組織者就是現代工人運動的開創者--鄧中夏。
1920年10月,鄧中夏協助李大釗在北京成立了共產黨小組,成為黨的創始人之一。隨後他投身工人運動,在北京長辛店、上海和廣東省港罷工中威名遠揚。1933年5月15日,鄧中夏在上海法租界不幸被捕。在獄中,他給戰友們上黨課,講馬列主義,講共產黨的理想和氣節。他請人轉給黨組織一句話是"就是把鄧中夏的骨頭燒成灰,鄧中夏還是共產黨員"。一位獄中的難友曾經回憶說,1933年9月21日黎明,鄧中夏高唱著《國際歌》走過他的牢房,走向雨花台。難友們和著他的聲音一同高唱《國際歌》,為這位英雄送行。鄧中夏慷慨激昂地高呼:"同志們,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們繼續努力奮斗吧。最後的勝利終究是我們的!"
永遠的豐碑15:
學貫東西,才華出眾的革命家--張太雷
廣州起義--中國革命史上光輝的一頁,作為廣州起義領導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建人之一張太雷和這光輝的一頁永載史冊。
張太雷,江蘇常州人,1898年6月生,1915年秋考入北京大學,參加了"五·四"運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春赴莫斯科,成為我黨最早參加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活動家,回國後,為推動第一次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建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27年,張太雷在黨的"八七"會議上被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後補委員。12月11日,領導廣州起義,建立了廣州蘇維埃政府,任代理主席,12日,不幸遭到敵人襲擊,壯烈犧牲,時年29歲,是我黨在戰斗中犧牲的第一個中央政治局成員。
張太雷學識淵博,有很高的理論水平。他撰寫了大量宣傳馬列主義的文章,還曾將《國際歌》歌詞譯成中文。中國共產主義先驅李大釗稱贊他:"學貫東西,才華出眾。"
永遠的豐碑16:
為了新中國,沖啊--董存瑞
"為了新中國,沖啊!"這是一位共產黨員用生命喊出的誓言,至今仍深深激勵著人們。
董存瑞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懷來縣,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在部隊發起沖鋒時,遭受敵人一個隱蔽的橋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但他毅然頑強堅持沖到橋下。由於橋形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安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用自己19歲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1950年,董存瑞被追認為全國戰斗英雄。1951年朱德總司令為他親筆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
永遠的豐碑17:
革命家理論家宣傳家--瞿秋白
1935年6月18日,國民黨軍隊士兵將槍口對准了又一個共產黨員,在刑場上,他昂首挺胸,唱著《國際歌》從容就義。他就是中國現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
1921年,瞿秋白隻身到莫斯科以記者的身份考察俄國革命實踐。回國後負責主編黨的理論刊物《新青年》,以及《向導》、《前鋒》兩個刊物。在大革命失敗的危機歷史關頭,瞿秋白主持召開中共中央八七會議,在會上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這一時期瞿秋白創辦了國立蘇維埃大學、高爾基戲劇學院等文化團體,在文化戰線開辟了新局面。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長汀轉移途中被捕,敵人得知他的身份後如獲至寶,採取各種手段對他利誘勸降,但都被他嚴詞拒絕。他對勸降者說:"人愛自己的歷史,比鳥愛自己的翅膀更厲害。"他深信,"中國共產黨的勝利,就是國家前途的光明"。瞿秋白就義時年僅36歲。他生前大量的文章被收錄進《瞿秋白文選》。
永遠的豐碑18:
工人運動領袖--趙世炎
78年前,一位年僅26歲的共產黨員,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屠刀,高呼著"中國共產黨萬歲",在上海龍華從容就義,他就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者之一趙世炎。
1914年,趙世炎到北京求學,參加了"五四"運動,目睹封建社會的黑暗和勞苦工人的苦難,趙世炎堅定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1927年,他和周恩來同志一起組織並指揮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帶領只有150支槍的工人糾察隊向國民黨反動派發起了反擊,他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27年7月,由於叛徒出賣,趙世炎被捕入獄,面對生死考驗,他臨危不懼,堅定地表示:"共產黨就是戰斗的黨,黨存在一天就必須戰斗一天,不願意參加斗爭,還算什麼共產黨員!"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趙世炎獻出了全部的青春和熱血。
共產黨就是戰斗的黨,黨存在一天就必須戰斗一天,不願意參加斗爭,還算什麼共產黨員。
永遠的豐碑19:
群眾領袖,人民英雄--劉志丹
1943年,劉志丹犧牲7周年時,毛澤東親筆題詞:"群眾領袖,人民英雄"。
劉志丹,1903年生,陝西保安人。1924年冬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春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受黨指派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大革命時期,積極參加北伐戰爭。1928年4月,參與領導渭華起義,任西北工農革命軍軍事委員會主席。後在陝甘邊開展兵運工作。1931年10月,和謝子長等組建西北反帝同盟軍,後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邊游擊隊,任副總指揮、總指揮,開辟以照金、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蘇區。此後,相繼任陝甘邊紅軍臨時指揮部副總指揮兼參謀長、紅26軍42師師長、中共陝甘邊軍事委員會主席、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把陝北、陝甘邊兩塊蘇區連成一片,成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紅軍長征之後的落腳點。
1935年9月,任紅15軍團副軍團長兼參謀長,參與指揮勞山戰役。後任北路軍總指揮兼第28軍軍長、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窯堡警備司令。劉志丹經常教育部隊顧全大局,絕對服從中共中央的領導和調遣。在他的影響下,陝北紅軍與中央紅軍團結一致,共同對敵。周恩來說:"劉志丹同志對黨忠貞不二,很謙虛,最守紀律,他是一個真正具有共產主義品質的黨員。"
1936年3月,劉志丹率紅28軍參加東征戰役,挺進晉西北,迭克敵軍。4月14日在中陽縣三交鎮戰斗中犧牲,年僅33歲。為紀念他,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政府決定將保安縣改名為志丹縣
永遠的豐碑20:
在烈火中永生--邱少雲
朝鮮,五聖山連綿不斷,中朝兩國人民永遠銘記著為整體、為勝利而犧牲在這里的偉大戰士邱少雲烈士。
邱少雲,1931年生,四川省銅梁縣人,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1952年10月,所在部隊擔負攻擊"聯合國軍"391高地的任務。11日夜晚,部隊組織500名戰士在敵人陣地前的草叢中潛伏。12日12點左右,美軍發射的一枚燃燒彈落在了邱少雲潛伏點的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立即蔓延到他的身上。身後就是一條水溝,只要後退幾步,就可以在水溝里將火苗撲滅。然而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任務的完成,邱少雲咬緊牙關,在烈火中堅持了30多分鍾,直至壯烈犧牲。實踐了入黨申請書中所寫的:"為了世界革命,為了戰斗勝利,我願意獻出自己的一切!"的鋼鐵誓言。
1953年,邱少雲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先後被追記特等功和追授"一級英雄"稱號。
永遠的豐碑21:
甘灑熱血寫春秋--夏明翰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夏明翰在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前,寫下的一首氣壯山河的就義詩,一直為人們所傳頌。
夏明翰祖籍湖南衡陽縣,1919年,他和同學們走出校門,開展大規模的愛國宣傳活動,聲援北京學生的反帝反封建斗爭。1921年經毛澤東、何淑衡介紹,夏明翰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長沙參與領導人力車工人的罷工斗爭。1926年2月,夏明翰被黨調到武漢工作,擔任全國農民協會秘書長,兼任毛澤東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秘書。大革命失敗後,夏明翰參與發動秋收起義並領導發動了平江農民暴動。1928年3月18日,不幸在武漢被敵逮捕。3月20日清晨,在漢口余記里刑場,當敵執行官問夏明翰還有什麼話要說時,他大聲說:"有,給我拿紙筆來!"於是,夏明翰在刑場上寫下了那首大義凜然的就義詩,犧牲時年僅28歲。
永遠的豐碑22:
"蠟燭精神"寫人生的肖楚女
今天的人們常談起"蠟燭精神"。80年前也有人暢談"蠟燭"--"做人要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這就是我黨的優秀黨員肖楚女生前的格言。
肖楚女,1893年生於湖北漢陽,192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創辦重慶公學,成為《新蜀報》主筆和《中國青年》、《向導》的撰稿,他的文章筆鋒犀利,矛頭直指土酋軍閥,貪官污吏,連反動派控制的報刊也不得不贊嘆肖楚女的文章是"字夾風雷,聲成金石。"1925年6月,戴季陶主義出籠後,肖楚女寫下了《國民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書,批駁戴季陶對共產黨的攻擊和污衊。
1927年4月15日,肖楚女在廣州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4月22日在獄中被害,年僅34歲。"蠟燭精神"在共產黨員中代代相傳。
永遠的豐碑23:
捨身堵槍眼的英雄--黃繼光
抗美援朝戰爭中,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激勵和教育了幾代人。他那奮不顧身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為人們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跡為人們所傳頌。
黃繼光,四川省中江縣人。1930年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曾當過兒童團團長和民兵,被評為民兵模範。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作戰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所在營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激戰4晝夜後,於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佔3個陣地後,受阻於零號陣地,連續組織3次爆破均未奏效。時近拂曉,如不能迅速消滅敵中心火力點,奪取零號陣地,將貽誤整個戰機。關鍵時刻,時任某部6連通信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負爆破任務。他在決心書上寫道:"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一切任務,爭取立功當英雄,爭取入黨。"當即被任命為第6班班長。他帶領2名戰士勇敢機智地連續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毫無畏懼,忍著傷痛,迅速抵近敵中心火力點,連投幾枚手雷,敵機槍頓時停止了射擊。當部隊趁勢發起沖擊時,殘存地堡內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攻擊部隊再次受阻。這時他多處負傷,彈葯用盡。為了戰斗的勝利,他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ca>
④ 抗日戰爭在江蘇的情況,要具體些哦!在江蘇!!!
1937年日寇進入南京,屠殺我國無辜人民30餘萬人,日寇還在江蘇境內製造了無數的駭人聽聞的慘案,江蘇人民深受苦難。
1940年10月10日,由黃克誠率領的八路軍第五縱隊南下佔領鹽城,新四軍陳毅部北上進抵東台,兩軍的先頭部隊在鹽城、東台之間的白駒鎮勝利會師。
這使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蘇北敵後抗日根據地聯成一片,八路軍和新四軍聯成一片,開辟了華中最大的一塊抗日根據地,從此新四軍開始領導江蘇人民抗戰。
1944年,華中新四軍向日、偽軍發動攻勢作戰。蘇北軍民發起高溝、楊口戰役和沿海攻勢作戰,攻克敵據點40餘處,使淮海、鹽阜連成一片。
1945年8月,蘇北抗日軍民舉行大反攻。9月攻克淮陰、淮安。10月,華中局、新四軍軍部決定發起鹽城戰役,11月攻克鹽城。
(4)常州抗日戰爭故事擴展閱讀:
在抗日戰爭中,新四軍抗擊和牽制了16萬日軍,23萬偽軍,作戰2.2萬余次,其中對日偽軍作戰1.9萬余次,殲日偽軍31萬餘人。
反頑自衛作戰3千餘次,殲國民黨頑固派軍14萬餘人。新四軍作戰傷亡8萬餘人。新四軍從最初的1萬餘人,發展到擁有主力21萬餘人,地方武裝97萬餘人,計31萬餘人。
另有民兵自衛隊96萬餘人。建立了地跨蘇、浙、皖、豫、鄂、湘、贛七省的蘇南、蘇中、蘇北、淮南、淮北、鄂豫皖湘贛、皖江和浙東八塊抗日根據地,面積達25萬平方公里,人口3420餘萬,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⑤ 常州武進竹林庵在哪裡,奶奶的爸爸謝川根抗日戰爭時期犧牲地,想去看看
google地圖啊 我看到好像在溧陽那,我把網址發給你
⑥ 常州三傑是抗日英雄嗎
瞿秋白
(1899-1935),我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內中國革命文學事業重容要奠基者之一。[1]
張太雷
(1898-1927),我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創始人之一和青年運動卓越領導人,廣州起義主要領導人。[1]
惲代英
(1895-1931),我黨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動家、理論家和革命青年的領袖,中共創建時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
抗日戰爭是1937年全面爆發的。
⑦ 抗日戰爭期間,江蘇省常州市及武進縣范圍內打過幾次有名的,殺日本人的仗,何年何月何地何軍
1236.25
⑧ 尋訪抗戰案例的作文
他曾當過道路施工人員,擺過地攤,出過書,做過記者。現在,他又成為專門采訪抗戰老兵的志願者,3年時間,尋訪了200多位抗戰老兵,寫下來100多篇文章。
他叫顧少俊,興化市陶庄鎮人。如今這位46歲的興化男子有一個心願,就是為這些抗戰老兵出本書,讓這些曾經為和平浴血奮戰的老兵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點印跡。
挖掘抗戰史
他各地尋訪老兵
顧少俊說,可能是因為從小心裡就有一個崇拜英雄的夢,這才促使他放下一切來完成這件事。
顧少俊的外公是一位鄉幹部,曾在地方上組織人跟侵華日軍打過仗,也曾積極動員年輕人參軍報國。小時候在外公家,經常聽外公和他的同伴講述抗戰時期的往事,從那時起,他就對這段歷史非常感興趣。
顧少俊從事過很多職業,在這過程中他一直想去挖掘抗戰中的歷史故事,於是在2013年結束了報社記者工作後,他踏上了尋訪抗戰老兵的艱難之旅。最遠的他曾到過江西九江,2013年,他還把在南京保衛戰中戰斗過的老兵吳春祥接到南京,讓老人在76年後又重新回到曾經戰斗過的地方。
尋訪抗戰老兵,不停有文章見諸報端或網站,顧少俊的名字也為越來越多的人熟悉,2013年,南京一高校給他來電,希望他能到學校給同學們做一場演講。
來到校園的顧少俊對這所學校並不熟悉,他找了一個女大學生問路,女大學生很熱情,把他帶到演講的禮堂。在這過程中,顧少俊與女大學生交談,他感覺到年輕人並不很了解抗戰這段歷史,他希望能通過這次演講,讓更多人知道這段歷史。
為了融入老兵
他花3000元學日語
南京的抗戰老兵不少,但大都隱姓埋名,過著普通人的生活。2013年,顧少俊通過南京關愛抗戰老兵組織得到了一份抗戰老兵的名單,足足有50多人,這讓他開心不已。同年9月,他隻身一人來到南京,著手采訪這些老兵。
抗戰時,老兵們為了能聽懂日軍的話,都會學習一些日語,有的還做過翻譯工作。為了能順利采訪這些老兵,顧少俊特地花3000元到南京大學學習日語,一個月的時間,上午上課,下午出去采訪。
「有時用日語交流,能把老兵帶到當時的情境中,拉近了距離,自己也能走進老兵的心裡。」顧少俊說,因為這樣,很多老兵都對他敞開心扉。
在南京采訪的那段時間非常艱苦,在南大學習時,還有宿舍住,可一個月的學習結束後,他只有露宿街頭了。
「那時睡玄武湖的石凳上就睡了好多天。」顧少俊說,當時經濟緊張,捨不得住旅館,每天采訪結束後,他就來到玄武湖或者火車站,把隨身的包扣在膀子上,以天為被,以地為床,湊合著睡上一覺。夏天雖然不冷,但蚊蟲多,常常被咬得滿身紅疙瘩。
「那時也不覺得苦,因為每天都被老兵的故事給感動著,激勵著。」顧少俊說,在南京2個多月,他采訪了不到40個老兵,還原了當時的歷史,收集到了好多一手資料,寫了幾十篇文章。
采訪一個老兵
就像接受一次洗禮
從2013年開始的三年裡,顧少俊共尋訪了200多個抗戰老兵,寫了100多篇大、小文章。在他采訪的老兵中,有幾十位部分記憶喪失,有幾位記憶力全部喪失。不能寫下這些老兵在衛國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往事,顧少俊感到非常遺憾。
采訪了這么多老兵,最讓顧少俊感動的還是興化百歲老兵劉森堯,這也是去年5月份,常州有位叫許年君的志願者打電話告訴他的。顧少俊說,采訪了那麼多老兵,他這才知道自己身邊還有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老兵。
根據老人的口述,顧少俊先後寫了《硝煙歲月》、《將軍的淚》、《回憶王甲本》等文章。顧少俊說,長沙會戰的經過,老人記不清楚了。他就不肯講,他說:「記不清的事,不能講,講錯了,不好。」
吳春祥是江西的一個老兵。抗戰前,他在江西電報局工作。當時,那是一個讓好多同齡人羨慕的好職業。然而,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19歲的吳春祥毅然辭去江西省電報局的工作,瞞著雙親,報考南京陸軍軍官學校,走上了抗日救國之路,此後整整八年和家人音信斷絕,直至抗戰勝利才回到父母身邊。八年中,他不敢給家裡寫信。他擔心大義在潛默中被親情漸漸移動,慢慢消融;八年抗戰,他經歷了南京保衛戰、昆侖關大捷、長沙會戰等大小戰斗數十次。在日軍投降前五小時,還在廣西境內和日軍血戰。
顧少俊說,他曾問吳春祥:「是否後悔當年放棄好工作投身抗戰?」老人回答:「不後悔。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國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104歲的趙贈熊在一次采訪結束後,說的一句話至今留在顧少俊的腦海中:「日寇要敢再來,老朽願再駕飛機重返藍天。」這些樸素的話語,讓他肅然起敬。
每到一個地方
眾多志願者讓他感動
顧少俊說,在這些年的采訪中,也多虧了有全國各地誌願者的熱心幫助。
在常州,王昌年老師帶他走訪了常州30多個老兵;在無錫,袁健開車帶他走訪老兵,在江西司馬花、王豫、李勇等志願者熱心帶路……沒有他們的幫助在短時間內采訪這么多老兵,是不可能的。
顧少俊說,在采訪中,他還發現許多默默無聞用自己工資幫助老兵的愛心人士,上海的談璐屏女士到常州,見抗戰老兵郭紀芳一個人很難自理,回上海後,她每月給老人匯2000元,讓老人找一個保姆,連續匯了10個月,共計2萬元。後來,常州志願者把郭老安排到敬老院,她才放了心。
在南京高校工作的吳華民,是一個將軍的後代,他經常出門看望抗戰老兵,看到困難的老兵經常給錢。幾年來,用去五六萬元。
常州的王昌年老師,今年74歲。他十年前就開始全身心地關注這個群體。他說:「我要把他們一個個送走再休息。」
想出本《老兵的故事》
讓更多人了解歷史
在3年多的采訪中,除了收獲滿滿的感動外,顧少俊也經歷了不少生離死別的感傷。顧少俊說,這些老兵的年齡都在90歲開外,不少老兵在他剛剛采訪還未成稿後,就過世了。一次,他在江西剛剛采訪完一位叫宗賢慶的老兵,在回來的路上,就接到當地誌願者李勇打來的電話:「老人走了。」
顧少俊說,在采訪南京一位叫李根石的老人時,老人身體不太好,但采訪結束老人堅持要送他。分手時,老人敬了一個軍禮,他趕緊用照相機攝下這珍貴的一幕。兩個月後,采訪的文章變成了鉛字,顧少俊高興地打電話告訴老人的女兒,沒想到老人的女兒傷心地說:「謝謝你!但我父親已經看不到了。」
湖南有一個叫賀國才的老兵。去年,顧少俊根據他的經歷寫了一篇關於抗戰名將趙家驤的文章。今年,他想到湖南去看他。當地誌願者易小君說:「老人已經歸隊了。」
這樣的經歷讓顧少俊內心顫抖不已,原本打算用五年時間來結束采訪,現在他有了一個新的計劃,就是等這些老兵走了之後再來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
曾經有志願者對顧少俊說:「你的采訪是搶救性的。」顧少俊也感到自己停不下來,尤其是那些生活在鄉下的老兵,如果不去采訪挖掘,這些像泥土一樣朴實的老兵就會漸漸被湮沒。如今,他也有個心願,就是為這些老兵出一本《老兵的故事》,讓全國人民了解更多關於那個年代的歷史,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顧少俊說,這些抗戰老兵都已風燭殘年,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
⑨ 中國抗戰時期捨生取義,浴血奮戰的故事
1、譚嗣同。他在能夠出走的情況下沒有出走,而是選擇了捨身取義,准備用他的鮮血來喚醒沉睡的國人。真正是做到了「我以我血薦軒轅」!有人說他愚昧,而事實上,譚嗣同的死,對後世的影響及其長久深遠,絕對如他自己所說,是死得其所!這也是大義,不是一般人的大義,也更值得人們尊重和景仰!
2、孟子周遊列國,卻並非求官,而在於行「道」,所以有《孟子將朝王章》,對於齊王的非禮之召給予回擊,表現出傲岸的個性。孟子雖然不視金錢如糞土,卻也不追財逐利,而是清醒地認識到「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與我何加焉?」千古多少文人雖然在封建專制的重壓下卻都能保住氣節,殺身成仁,捨身取義。
3、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項羽為有愧於山東父老自刎於烏江之畔,寧肯站著死也不肯跪著死:稽康為義決然與山巨源絕交,並留下了最後一曲廣陵散。在民族大義與氣節面前,他們捨生取義,成為一代代不朽的佳話,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了氣節,將永世受到人們的敬仰.但是人死如燈滅,他們起碼保留了自己的浩浩之白。一得一失之間啊!
4、蘇武被扣於匈奴後,匈奴貴族先以名利引誘,後以嚴刑威脅。但蘇武始終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匈奴貴族無計可施,便「徙武北海上無人處」。蘇武則「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仍拄著漢朝的旄節,不屈節辱命。他出使時正值壯年,待其歸漢之時,已是須發皆白。他成為我國歷史上堅持民族氣節的著名人物。
5、屈原,看著楚國的大好河山一點點的被吞嚙,看著那一群奸佞小人為了一己榮華諂媚楚王,至國家於不顧。此情何堪?他決不願同流合污,最後在絕望之中毅然決然的投入汨羅江。我理解此時的屈原,他是帶著對楚國的無限眷戀,帶著對楚國人民無限的愛離開了這個他曾熱戀過的世界。他知道與其卑躬屈膝的活還不如轟轟烈烈的死!是的,屈原的軀體是隨著滔滔的江水流逝了,可他的浩然正氣卻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南宋奸臣賣國賊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抗金名將岳飛,禍亂朝政,雖然他生前享盡榮華富貴,但死後卻遺臭萬年。秦檜的墳墓被稱為「穢冢」,墓碑上「不鐫一字」。過了二百多年,人們對他仍十分憎惡,明朝成 化二十一年,有人把這個「穢冢」鏟平。把秦檜和王氏兩具骯臟的屍骨扒出 來,扔到臭水溝里,發泄對這個奸賊的憤恨。
6、近代顯貴一時的袁世凱, 曾因追逐名利出賣維新志士,致使戊戌變法中途夭折。辛亥革命後,為能當 上中華帝國皇帝,他更變本加厲,甚至不惜出賣民族主權,幾乎全盤應允了 日本提出的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他的賣國罪行激怒了全體國人,整個 中華大地掀起了討袁的浪潮。最後,他只有在四面楚歌的聲討中悲慘地結束 了自己罪惡的一生。
7、賣身投靠日寇甘為漢奸的汪精衛,最後竟是痛苦地死在自己為之效命的日本主 子手中,更不用提他們身後的千載罪名了。
你好,望採納。
⑩ 中華兒女抗戰侵略者的故事
林炳煌:與日機「拼刺刀」
84歲的林炳煌昨天在會場上格外引人注目。在他的西裝上,佩戴著大大小小14枚勛章,他是香港目前唯一健在的「飛虎隊」隊員。在抗戰期間,林炳煌駕駛的戰機與日軍作戰89次,殺敵近200人。
林炳煌小時候在菲律賓長大,1938年,17歲的他瞞著父母與兩位同學偷偷回國,來到昆明空軍學校學習飛行,准備投身抗日戰爭。1941年,林炳煌被送往美國西點軍校受訓,並於1943年回昆明,加入「飛虎隊」。
他屢屢與日機在空中「拼刺刀」。「一次,我軍數架戰機與敵機在空中激戰,最後只剩下我和另一架日機『決一死戰』,那時候我也不知道哪來的膽量,與日機從6萬英尺的高空一直打到低空,最終日軍的飛機被我擊中,撞山而亡。」而他駕駛的飛機也曾被敵人擊中7次,幸而每次都得以脫險。
2 「八百壯士」有後人
在會場上,我們巧遇淞滬抗戰時期「八百壯士」的後人——來自台灣的上官百成和女兒上官融欣。上官百成的父親上官志標,是「八百壯士」之一,是團長謝晉元的主要助手。
上官百成向記者展示了父親留下來的遺物——一條帶有血跡的褲子。1937年10月25日,與日軍激戰兩月後,中國軍隊在寶山大場的防線被突破。數十萬大軍西撤,524團團長謝晉元率該團一營,留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以血肉之軀,抗擊日軍數萬人,斃敵200餘。後「八百壯士」奉命撤入租界,但日軍仍不死心,派刺客刺殺謝晉元,上官志標趕去救團長,也被刺6刀,其中一刀刺穿褲腰,這條帶有血跡的褲子就是當年背負遇刺的團長時穿在他身上的。
3
抗日戰爭時,當日本侵略軍侵佔我大好河山,中華民族遭受空前劫難之際,中國佛教界出現了一位高僧,他秉「扶弱懲惡,普渡眾生」和「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佛家精義,率領全國佛教界投入到抗日戰爭的洪流中去,表現出一個傑出佛教徒的大德高行。他就是出家於福州鼓山湧泉寺的高僧圓瑛法師。
佛經說,菩薩雲游四海,普渡眾生於水火苦難之中。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日本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置中國人民於巨大的戰火苦難之中。對此,圓瑛法師對身邊的弟子說,菩薩慈悲,「不能一任強暴欺凌迫害」,「不能坐視弱小無罪者橫遭殺戮」,「豈能眼看著無數生靈在敵機瘋狂濫炸下殞命」,尤其不忍聽那「為了抗擊日寇而負傷在沙場上斷臂折足的戰士哀號」。作為佛家弟子應秉承菩薩原義,行救苦救難之責。
蘆溝橋事變一爆發,圓瑛法師就主持召開了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緊急會議,會議決定成立中國佛教會災區救護團,由他親任團長,並緊急通知京(南京)滬地區各寺廟派出200多名年青僧眾,往上海玉佛寺報到,成立中國佛教會災區救護團第一京滬僧侶救護隊。隨後,第二漢口僧侶救護隊、第三寧波僧侶救護隊相繼成立。身為救護團團長的圓瑛法師,要求參加救護隊的每位僧侶,發揚佛教救世的「大無畏」、「大無我」、「大慈悲」的三大精神,無所畏懼,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忘卻身家之我見」,以大慈大悲去救苦救難。僧侶救護隊深入前線,穿梭於槍林彈雨之中,救死扶傷,護送難民。僅京滬隊第一分隊,「出入江灣、閘北、大場等前線,搶救受傷戰士不下萬人」。本為不染血腥的清靜之地的寺廟也辟為收容戰地傷兵的佛教醫院和接納災區難民的佛教收容所。
1937年冬,上海淪陷。經過激戰後的上海已是廢墟一片,屍橫遍野。陣亡的中國士兵和罹難的難民的遺骸,日軍不準收埋,中國居民又無人敢冒殺頭之險過問。豈能讓衛國抗敵的戰士曝屍郊野,讓罹禍難民的屍骸遺拋溝壑?圓瑛法師以大無畏精神,發起組織掩埋隊,由玉佛寺、法藏寺、清涼寺、國恩寺、關帝廟、報本堂等寺廟的僧眾和香工組成,圓瑛法師親任總隊長。每天用4輛汽車,由掩埋隊將屍體一具一具地抬上車,送到郊外掩埋。晝夜不停,花了3個多月時間,總計掩埋屍體一萬多具。
圓瑛法師率領中國佛教界在抗敵救災方面的一系列義舉,獲得了國內外的高度贊揚,當時國民黨軍將領陳誠也不得不承認:「真正到前線上去救護的只有他們。」(指僧侶救護隊,筆者注)
圓瑛法師的正義行為,當然引起日本侵略者的忌恨。由於圓瑛法師在國內外民眾中有很大的影響力,日本侵略者先是對他進行拉攏,要他出任「中日佛教會會長」,企圖以此控制中國佛教界,進而控制中國民眾,遭到圓瑛法師的嚴辭拒絕。
軟的不行,日本侵略者就露出猙獰面目,1939年農歷9月初一,時逢圓明講堂蓮池念佛會成立紀念之時,正當圓瑛法師在殿堂上供禮佛,日本憲兵突然包圍了圓明講堂,以抗日的罪名逮捕了圓瑛法師等人,押往上海北四川路日本憲兵懷念部進行刑訊,企圖威逼瑛法師承認並聲明抗日有罪。圓瑛法師大義懍然面對侵略者的刑具,毫不屈服,高聲念佛。隨後,日寇又將他押往南京的日本憲兵司令部,由日本的所謂佛學專家進行刑訊。這些專家被圓瑛法師高深的佛理駁得啞口無言。理屈詞窮的日寇惱羞成怒,對圓瑛法師進行百般肉體折磨,每天都折磨至深夜不止,幾度使其昏厥不省人事,企圖迫其就範。但圓瑛法師已進入無我境界,他心繫民眾,深信自身的痛苦可以減免眾生的痛苦。最後,日寇無計可施,又因圓瑛法師名播中外,眾望所歸,在日本也有很高的聲譽,最後,只好將他釋放。脫離虎口的圓瑛法師,仍然不改初衷,為抗敵救災而奔走呼號。
圓瑛法師是現代中國佛教界的精英,出世常懷家國憂,在中華民族危難之秋,他不因自己無守土之責而超然物外,挺身團結佛門僧眾,共赴國難。他在抗戰中所表現的大心懿行和無私無畏的事跡,將永載在中國抗戰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