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抗日戰爭英雄人物和事跡
1、張凡平(1924~2009)
張凡平同志生平(1924-2009)中共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原66軍政治部主任張凡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9年11月15日00時30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5歲。張凡平同志,1924年12月出生在山西省右玉縣米家莊村。
1938年受革命思想的啟迪,積極參加當地的抗日救亡運動,參加了青救會並任主席。1939年被提升為村抗聯主任,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賀仁駰(1920~2012)
賀仁駰同志生平(1920-2012)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原農業部畜牧總局副局長、離休幹部賀仁駰同志(正部級醫療待遇),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5月21日00時1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賀仁駰同志1920年2月出生於山西省懷仁縣。1937年初在山西省懷仁縣實驗小學教讀時,受我黨進步思想的影響,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同年4月參加山西犧盟會國民軍官教導八團,並投身革命。
3、田文(1918~2008)
田文同志生平(1918-2008)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原中共武漢市委書記、湖北省軍區顧問田文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3月12日上午9時59分在武漢逝世,終年90歲。田文同志1918年6月出生於山西省萬榮縣東趙庄,1936年12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3月,參加了黨領導的八路軍晉豫游擊隊,隨後奔赴延安,194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抗大學員、助教、政治指導員等職
4、岳德旺(1929~2011)
岳德旺同志生平(1929-2011)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江蘇省委原常委、江蘇省軍區原政治委員,江蘇省鄭和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長岳德旺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1年6月28日15時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83歲。岳德旺同志1929年11月出生於山西省忻縣(現忻州市)溫村鄉西大王村。1946年7月參加革命,194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5、周旭民(1924~2018)
周旭民,(1924-2018)同志1924年11月出生於山西省萬榮縣,1942年參加革命工作,積極組織學生抗日運動,194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6月入伍。抗日戰爭時期,周旭民同志任八路軍洪趙支隊支部組織委員、五連黨支部書記。1944年12月任文化教員,隨部隊深入敵占區抗擊日本侵略者,參加了太岳反掃盪、攻打日偽據點沁源縣城、攻打浮山等戰役戰斗。
拓展資料
山西抗戰歷史貢獻
毛澤東提出「經營山西」戰略構想,親率紅軍東征山西,初試「造成抗日根據地」,把山西擺到推動中國革命和推動抗日戰爭的戰略基地重要地位
山西是華北敵後抗戰的中心,八路軍開辟華北敵後戰場的立足地和出發地,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發源地,黨領導八路軍和人民群眾英勇抗日的主戰場之一,是保衛陝甘寧邊區、保衛黨中央的堅固屏障和前衛陣地
山西最早成功實踐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山西人民為奪取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和突出貢獻,一大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人民軍隊領導人在山西工作戰斗建立了豐功偉績
山西抗戰培育了偉大的太行精神、呂梁精神
抗日戰爭時期,山西作為華北敵後抗戰的中心,晉察冀、晉綏、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發源地,黨領導八路軍和人民群眾英勇抗日的主戰場之一,在華北乃至全國抗戰中居於重要地位,發揮了特殊作用,作出了重大貢獻。山西抗戰偉業鑄就的歷史豐碑光耀千秋。
2. 抗日戰爭的重大戰役
你好:
鬼子侵華戰爭慘絕人寰,中華民族進行了殊死抵抗,用血鑄成的長城,用幾次大的戰役打破了日本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
淞滬會戰
盧溝橋事變爆發37天後,日本侵略軍又向上海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中國軍隊英勇抗擊,進行了歷時3個月的淞滬會戰。1937年8月9日,駐滬日海軍陸戰隊官兵兩人,驅車闖入虹橋機場進行武裝挑釁,當即被中國守軍擊斃。8
月13日,日軍以此為借口,大舉進攻上海(八一三事變)。駐上海的中國軍隊第九集團軍,在張治中率領下奮起抵抗。國民黨政府陸續調集6個集團軍70餘萬人抗擊,初戰獲勝。從8月23日起,日軍多次在長江口登陸,攻擊守軍左翼,遭頑強抗擊。隨後,日軍逐次增兵,加強上海派遣軍的力量。中國軍隊也陸續增援,不斷調整部署。9月11日以後,蔣介石自兼第三戰區司令長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軍增援部隊陸續在上海登陸。9月30日拂曉,日軍向中國軍隊發起猛攻,中國守備部隊陷於苦戰,傷亡慘重。10月26日晚,守衛大場防線的中國軍隊第88師第524團第2營400餘人(報界宣傳稱「八百壯士」),在副團長謝晉元、營長楊瑞符的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連夜西撤。在日軍的重重包圍下,守衛四行倉庫的中國軍隊孤軍奮戰,誓死不退,堅持戰斗4晝夜,擊退了敵人在飛機、坦克、大炮掩護下的數十次進攻。11月5日,日軍一部從杭州灣登陸,迂迴守軍側後,合圍上海。守軍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區陷落。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上海,嚴重威脅到蔣介石的統治,國民黨政府被迫實行抗戰,從此,全國進入了抗日戰爭。
平型關戰役
1937年9月中旬,沿平綏路西進的侵華日軍佔領大同後,分兵兩路向雁門關、平型關一線進攻,企圖進逼太原。為了配合友軍作戰,阻擋日軍的攻勢,八路軍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下,奉命開抵平型關地區集結待機。9月23日,第115師派出獨立團和騎兵營插到靈丘—淶源—廣靈之間地區活動,以鉗制和打擊增援平型關之日軍。24日夜,又以3個團的兵力冒雨設伏於平型關東北公路兩側山地,等待來犯之敵。25日7時許,日軍第5師團(板垣師團)第21旅後續部隊全部進入設伏地域,八路軍預伏部隊居高臨下,迅速向敵發起猛烈攻擊,頓時打亂了日軍的指揮系統,敵軍的車輛自相碰撞,人仰馬翻,亂成一團。這時,我軍戰士勇猛地沖向公路,對敵實行分割圍殲,雙方展開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戰。經過一天的激戰,八路軍取得了平型關戰役的勝利。八路軍在平型關戰役中共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火炮1門,以及大批軍用物資,取得了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
忻口戰役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在晉北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戰役從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歷時二十一天。參加作戰的部隊有閻錫山的晉綏軍、國民黨的中央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又稱第十八集團軍)。這次戰役是由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朱德、衛立煌、黃紹竑副之)指揮實施的太原會戰的中心戰役。該戰役創殲敵逾萬的紀錄,是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在軍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範例
台兒庄戰役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和日本侵略軍在山東南部台兒庄(今屬棗庄市)地區進行的一次會戰。日本侵略軍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繼佔領南京、濟南後,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的侵略計劃,連貫南北戰場,決定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沿津浦鐵路夾擊徐州。台兒庄是徐州的門戶,它位於徐州東北30公里的大運河北岸,臨城至趙墩的鐵路支線上,北連津浦路,南接隴海線,扼守運河的咽喉,是日軍夾擊徐州的首爭之地。1938年3月23日,瀨谷支隊主力沿台棗支線向台兒庄陣地突進。此時,第五戰區為確保台兒庄陣地,以拱衛徐州,進行了部署調整。24日,瀨谷支隊向台兒庄發起進攻,與中國守軍第2集團軍第31師展開激戰。日軍一部突入東北角,被守軍擊退。27日,瀨谷支隊主力一部突入北門,第31師與敵展開拉鋸戰,守軍傷亡甚重。28日,突入台兒庄的日軍被第31師圍攻,敵方損失甚重。29日,日軍第十師團長命瀨谷支隊迅速擊敗台兒庄附近守軍,同日,在徐州督戰的蔣介石也下達了死守台兒庄的命令,命令說「如果失守,不特全體官兵應加重懲,即李長官、白副參謀總長、林次長亦有處分」。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遂令第2集團軍死守台兒庄陣地,並再次嚴令龐炳勛部南下,協助第2集團軍解決台兒庄之敵。至31日,中國軍隊將進入台兒庄之敵完全包圍。4月3日,中國軍隊向日本侵略軍發起攻擊。日軍拚力爭奪,佔領了市街大部。中國軍隊一次又一次反擊,展開街壘戰,奪回被日軍佔領的市街。雙方陷於苦戰。6日晚,中國軍隊全線攻擊,圍殲被圍之瀨谷支隊。戰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軍突圍至峰縣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圍之敵大部被殲。台兒庄戰役在歷時半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巨大犧牲,參戰部隊4.6萬人,傷亡失蹤7500人。在中國軍隊的英勇抗擊下,共殲日軍1萬餘人。此次戰役是繼平型關大捷之後全國抗戰的又一重大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鬥志。
百團大戰
1940年8月20日夜,晉察冀軍區、第129、第120師在八路軍總部統一指揮下,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石家莊至太原)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第3天,參戰部隊已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自1939年冬以來,日軍以鐵路、公路為支柱,對抗日根據地進行頻繁掃盪,並企圖割斷太行、晉察冀等戰略區的聯系,推行所謂「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八路軍總部決定發動交通破擊戰,重點破襲正太鐵路和同蒲路北段,給日本華北方面軍以有力打擊。這次戰役經歷了兩個主動進攻階段和一個反「掃盪」階段。第一階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軍在正太、同蒲、平漢、津浦等主要交通線發動總攻擊,重點破壞了正太鐵路。經過20天的戰斗,預定計劃全部完成。正太鐵路線的路軌、橋梁、隧道、水塔、車站等均被破壞;平漢、同蒲(北段)、石德、北寧鐵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斷;華北各交通線陷於癱瘓。第二階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務是繼續擴大戰果,摧毀交通線兩側和深入各抗日根據地的敵偽據點。在這段時間里,我晉察冀軍區主要進行了淶靈戰役,第129師主要進行了榆遼戰役,第120師主要破襲了同蒲路。在這些戰斗中,八路軍給敵人以沉重打擊;但是,我軍計劃要拔除的敵據點未能全部拔除。第三階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務是反擊日偽軍的報復掃盪。在這段時間里,八路軍先後粉碎了日偽軍對太行、太岳、平西、北嶽、晉西北等抗日根據地的大規模掃盪。百團大戰歷時5個多月。從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個半月中,八路軍共進行大小戰斗1824次,共計斃、傷、俘和投誠日偽軍達46480人。其中包括: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俘虜日軍281人,偽軍18407人;日軍自動攜械投誠者47人,偽軍反正者1845人。同時,繳獲各種槍5942支(挺),各種炮53門;破壞鐵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橋梁213座,火車站37個,隧道11個;破壞煤礦5個,倉庫11所。此外,還繳獲和破壞了其他大量軍用物資。百團大戰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推遲了日軍的南進步伐,增強了全國軍民取得抗戰勝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
3. 抗日戰爭中的幾次著名戰役
淞滬會戰:盧溝橋事變爆發37天後,日本侵略軍又向上海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中國軍隊英勇抗擊,進行了歷時3個月的淞滬會戰。1937年8月9日,駐滬日海軍陸戰隊官兵兩人,驅車闖入虹橋機場進行武裝挑釁,當即被中國守軍擊斃。8月13日,日軍以此為借口,大舉進攻上海(八一三事變)。駐上海的中國軍隊第九集團軍,在張治中率領下奮起抵抗。國民黨政府陸續調集6個集團軍70餘萬人抗擊,初戰獲勝。從8月23日起,日軍多次在長江口登陸,攻擊守軍左翼,遭頑強抗擊。隨後,日軍逐次增兵,加強上海派遣軍的力量。中國軍隊也陸續增援,不斷調整部署。9月11日以後,蔣介石自兼第三戰區司令長官。9月下旬至10月初,日軍增援部隊陸續在上海登陸。9月30日拂曉,日軍向中國軍隊發起猛攻,中國守備部隊陷於苦戰,傷亡慘重。10月26日晚,守衛大場防線的中國軍隊第88師第524團第2營400餘人(報界宣傳稱「八百壯士」),在副團長謝晉元、營長楊瑞符的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連夜西撤。在日軍的重重包圍下,守衛四行倉庫的中國軍隊孤軍奮戰,誓死不退,堅持戰斗4晝夜,擊退了敵人在飛機、坦克、大炮掩護下的數十次進攻。11月5日,日軍一部從杭州灣登陸,迂迴守軍側後,合圍上海。守軍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市區陷落。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上海,嚴重威脅到蔣介石的統治,國民黨政府被迫實行抗戰,從此,全國進入了抗日戰爭。
平型關戰役:1937年9月中旬,沿平綏路西進的侵華日軍佔領大同後,分兵兩路向雁門關、平型關一線進攻,企圖進逼太原。為了配合友軍作戰,阻擋日軍的攻勢,八路軍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下,奉命開抵平型關地區集結待機。9月23日,第115師派出獨立團和騎兵營插到靈丘—淶源—廣靈之間地區活動,以鉗制和打擊增援平型關之日軍。24日夜,又以3個團的兵力冒雨設伏於平型關東北公路兩側山地,等待來犯之敵。25日7時許,日軍第5師團(板垣師團)第21旅後續部隊全部進入設伏地域,八路軍預伏部隊居高臨下,迅速向敵發起猛烈攻擊,頓時打亂了日軍的指揮系統,敵軍的車輛自相碰撞,人仰馬翻,亂成一團。這時,我軍戰士勇猛地沖向公路,對敵實行分割圍殲,雙方展開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戰。經過一天的激戰,八路軍取得了平型關戰役的勝利。八路軍在平型關戰役中共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火炮1門,以及大批軍用物資,取得了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
忻口戰役: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在晉北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戰役從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歷時二十一天。參加作戰的部隊有閻錫山的晉綏軍、國民黨的中央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又稱第十八集團軍)。這次戰役是由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朱德、衛立煌、黃紹竑副之)指揮實施的太原會戰的中心戰役。該戰役創殲敵逾萬的紀錄,是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在軍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範例。
台兒庄戰役: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和日本侵略軍在山東南部台兒庄(今屬棗庄市)地區進行的一次會戰。日本侵略軍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繼佔領南京、濟南後,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的侵略計劃,連貫南北戰場,決定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沿津浦鐵路夾擊徐州。台兒庄是徐州的門戶,它位於徐州東北30公里的大運河北岸,臨城至趙墩的鐵路支線上,北連津浦路,南接隴海線,扼守運河的咽喉,是日軍夾擊徐州的首爭之地。1938年3月23日,瀨谷支隊主力沿台棗支線向台兒庄陣地突進。此時,第五戰區為確保台兒庄陣地,以拱衛徐州,進行了部署調整。24日,瀨谷支隊向台兒庄發起進攻,與中國守軍第2集團軍第31師展開激戰。日軍一部突入東北角,被守軍擊退。27日,瀨谷支隊主力一部突入北門,第31師與敵展開拉鋸戰,守軍傷亡甚重。28日,突入台兒庄的日軍被第31師圍攻,敵方損失甚重。29日,日軍第十師團長命瀨谷支隊迅速擊敗台兒庄附近守軍,同日,在徐州督戰的蔣介石也下達了死守台兒庄的命令,命令說「如果失守,不特全體官兵應加重懲,即李長官、白副參謀總長、林次長亦有處分」。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遂令第2集團軍死守台兒庄陣地,並再次嚴令龐炳勛部南下,協助第2集團軍解決台兒庄之敵。至31日,中國軍隊將進入台兒庄之敵完全包圍。4月3日,中國軍隊向日本侵略軍發起攻擊。日軍拚力爭奪,佔領了市街大部。中國軍隊一次又一次反擊,展開街壘戰,奪回被日軍佔領的市街。雙方陷於苦戰。6日晚,中國軍隊全線攻擊,圍殲被圍之瀨谷支隊。戰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軍突圍至峰縣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圍之敵大部被殲。台兒庄戰役在歷時半個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巨大犧牲,參戰部隊4.6萬人,傷亡失蹤7500人。在中國軍隊的英勇抗擊下,共殲日軍1萬餘人。此次戰役是繼平型關大捷之後全國抗戰的又一重大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鬥志。
百團大戰:1940年8月20日夜,晉察冀軍區、第129、第120師在八路軍總部統一指揮下,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石家莊至太原)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第3天,參戰部隊已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自1939年冬以來,日軍以鐵路、公路為支柱,對抗日根據地進行頻繁掃盪,並企圖割斷太行、晉察冀等戰略區的聯系,推行所謂「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八路軍總部決定發動交通破擊戰,重點破襲正太鐵路和同蒲路北段,給日本華北方面軍以有力打擊。這次戰役經歷了兩個主動進攻階段和一個反「掃盪」階段。第一階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軍在正太、同蒲、平漢、津浦等主要交通線發動總攻擊,重點破壞了正太鐵路。經過20天的戰斗,預定計劃全部完成。正太鐵路線的路軌、橋梁、隧道、水塔、車站等均被破壞;平漢、同蒲(北段)、石德、北寧鐵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斷;華北各交通線陷於癱瘓。第二階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務是繼續擴大戰果,摧毀交通線兩側和深入各抗日根據地的敵偽據點。在這段時間里,我晉察冀軍區主要進行了淶靈戰役,第129師主要進行了榆遼戰役,第120師主要破襲了同蒲路。在這些戰斗中,八路軍給敵人以沉重打擊;但是,我軍計劃要拔除的敵據點未能全部拔除。第三階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務是反擊日偽軍的報復掃盪。在這段時間里,八路軍先後粉碎了日偽軍對太行、太岳、平西、北嶽、晉西北等抗日根據地的大規模掃盪。百團大戰歷時5個多月。從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個半月中,八路軍共進行大小戰斗1824次,共計斃、傷、俘和投誠日偽軍達46480人。其中包括:斃、傷日軍20645人,偽軍5155人;俘虜日軍281人,偽軍18407人;日軍自動攜械投誠者47人,偽軍反正者1845人。同時,繳獲各種槍5942支(挺),各種炮53門;破壞鐵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橋梁213座,火車站37個,隧道11個;破壞煤礦5個,倉庫11所。此外,還繳獲和破壞了其他大量軍用物資。百團大戰粉碎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推遲了日軍的南進步伐,增強了全國軍民取得抗戰勝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
黃土嶺之戰:1939年11月7日,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在河北淶源黃土嶺伏擊日軍,擊斃號稱「名將之花」的日軍中將阿部規秀。此役殲敵900餘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
昆侖關大捷:1939年12月18日,中國第五軍在軍長杜聿明指揮下,向被日軍佔領的位於廣西南寧東北50公里處的昆侖關發起攻擊,到12月31日,昆侖關戰役勝利結束。此役沉重打擊了日軍中素稱精銳的第五師團。昆侖關大捷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罕見的一場成功的正面攻擊戰。中國軍隊也付出了極大的犧牲,有11000人負傷,5500人為國捐軀。
五原大捷:1940年3月20日晚,傅作義將軍親率主力奇襲五原。至3月22日徹底消滅日偽軍,擊斃綏西警備總司令永川信夫中將、特務機關長桑原中佐以下日偽軍3000多人。
上高戰役: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中日軍隊在贛北上高進行了為時25天的會戰。中國軍隊斃傷日軍少將指揮官岩永以下1.5萬多人。對中國軍隊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始終掌握戰場主動權的會戰。
仁安羌大捷: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了保障當時中國惟一有效的國際交通線滇緬公路,並援助新結成的盟友英國,1942年3月,中國10萬遠征軍入緬作戰。1942年4月17日,遠征軍派新編66軍38師113團前往解救被日軍圍困在仁安羌的英軍。經過激烈戰斗,我軍終於佔領了仁安羌油田地區,使7000餘名被圍被俘英軍及500餘名美國傳教士、新聞記者得救脫險。仁安羌大捷是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第一次主動進攻日軍取得的重大勝利,英軍脫險被稱為是「亞洲的敦刻爾克奇跡」。
常德會戰:1943年秋,日軍集中8萬餘人的兵力和130餘架飛機,對常德地區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中國軍隊集中28個師約19.4萬人、飛機100餘架,進行防禦。1943年11月2日,會戰打響。常德會戰歷時65天,這在抗戰相持階段是少見的。戰斗激烈、傷亡慘重。日軍傷亡4萬餘人,戰死3名聯隊長;中國軍隊死傷5萬餘人,3名師長陣亡。中國軍隊不僅頂住了日軍的進攻,而且將日軍趕出了常德,保住了這一戰略要地,使中國入緬遠征軍無後顧之憂,打通了中印、中緬公路。常德會戰被稱為中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
雪峰山戰役:也稱湘西會戰。1945年4月至6月,中國軍隊近20萬人與日軍約9萬人在湘西雪峰山激戰兩個月。日軍傷亡達29940人,中方傷亡也慘重,僅第四方面軍的統計就達11223人之多。日軍在這次戰役慘敗後,其在華戰略便改為全面的收縮防守。
4. 抗日戰爭的資料
百團大戰
(本文節選自《聶榮臻回憶錄》)
聶榮臻
正太路破襲戰
一九四○年八月,在八路軍總部的統一指揮下,組織晉察冀軍區、晉冀魯豫軍區部隊,進行了以正太鐵路為重點的大規模交通破襲戰。這就是後來所說的百團大戰。
這次戰役開始的時候,並沒有百團大戰的說法,只是進行正太路破襲戰。
發動正太路破襲戰,是一九四○年春天,我到晉東南時就醞釀確定的。那一次,我們幾個同志在一起議論過正太路破襲戰的問題。先後參加議論的有彭德懷、左權、劉伯承、鄧小平等同志和我,議論中,有的同志曾提出,想反正太路搞掉,使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個根據地連成一片。我說,這個計劃如果能夠實現,那當然好;不過,我們要想完全控制正太路,或者把它徹底摧毀掉,恐怕難以實現。因為,日本侵略軍為了鞏固它的後方,正企圖通過鞏固交通線,把山東、河北、山西三個地區緊緊連在一起。當時,平綏路到同蒲路,還不通車,石家莊到德州這段鐵路,雖然日本人正抓緊修,但是由於屢遭我們的破襲,還遠沒修通。在這種情況下,敵人把正太路看成是連接山西、河北的重要交通命脈,如果喪失對正太路的控制,它在山西的佔領軍一切運輸補給都難以保障,敵人是不會善罷干休的。就是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炸斷、摧毀正太路,暫時斷絕了它的交通,從敵人具備的技術力量來看,很快可以修復。鑒於這些考慮,在議論中,我的意見是,完全搞掉正太路,將兩上區域連在一起,這個想法不夠現實。至於對正太路進行破襲,我完全贊成。對敵人交通的破襲戰,這是我們在游擊戰爭中經常進行的,幾乎天天都在破襲嘛,這有什麼不可以!
就是這一次,商定了對正太路進行大規模破襲戰的問題。
六月初,我同晉察冀軍區南下支隊回到了唐縣和家莊。七月二十二日,總部發布了《關於大舉破擊正太路戰役的預備命令》。根據總部下達的任務,晉察冀軍區負責破襲正太路石家莊至平定段,襲擊重點為娘子關於到井陘煤礦段及其兩側地區。另外,總部還要求晉察冀軍區對管區內的平漢路、北寧路、津浦路、石德路、滄石路等鐵路、公路進行廣泛的破擊,以阻止敵人向正太路增援。
我們接到總部的命令後,按照要求,抽調了八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又兩個騎兵營、三個炮兵連、一個工兵連和五個游擊支隊,分別組成三個縱隊:即熊伯濤指揮的左縱隊,楊成武指揮的中央縱隊和敦天民、劉道生指揮的右縱隊,還有一支箝制部隊和一個總預備隊,擔負這次作戰任務。對平漢路等其他交通線也作了相應的破擊部署。
守備正太路沿線的敵人,東段井陘到石家莊兩側地區,是日軍獨立第八混成旅團;西段娘子關到壽陽一帶,是日軍獨立第四混成旅團;太原、榆次地區,是日軍獨立第九混成旅團。敵人在沿鐵路線的各個據戰,都構築了堅固的堡壘群。各堡壘之間又有交通壤相連,周圍設有鐵絲網、外壤等障礙物,並且構成嚴密的火網。僅平定到石家莊兩側,就有敵人據點四十餘個。
這次破襲戰,是在相當長的戰線上進行的廣泛攻堅戰。為了達到預期的戰役目的,我向晉察冀參戰的各部隊提出,一 定要在戰前進行充分准備。各部隊抓緊時間,進行攻堅和破路的短期訓練,還派出小部隊偵察了地形、敵情,完成了進攻道路的選擇,爆炸器材的准備,部隊和群眾的動員,兵站的建立,糧秣的貯存等各項准備工作。應該說,正太路破襲戰的戰前准備,是很充分,很出色的,這是保證破襲戰取得勝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按照總部的規定,正太路破襲戰於八月二十日晚十時全線發起攻擊。在戰役開始的前幾天,我帶著一個精乾的指揮班子趕到了前線。我的指揮所設在井陘附近的一個小山村裡,這個小山材叫洪河漕,僅十來戶人家。發動攻擊的那一天,正趕上下雨,部隊冒雨穿過山間小路,在黃昏前秘密運動到敵人鼻子底下。由於戰前的充分准備和群眾密切配合部隊封鎖消息,敵人始終沒有發覺我們的行動。
二十日晚,正太路全線准時發起了攻擊。三個縱隊的任務分工是:右縱隊破襲亂柳至娘子關段,秦效後向陽泉方向擴張戰果;中央縱隊指向娘子關至微水段及井陘煤礦;左縱隊攻擊微水至石家莊段的據點。我們計劃攻擊的重點是井陘煤礦和娘子關。我清楚地記得那一時刻的情景,真是壯觀得很啊!一顆顆攻擊的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劃破了夜空,各路突擊部隊簡直象猛虎下山,撲向敵人的車站和據點,雷鳴般的爆炸聲,一處接著一處,響徹正太路全線。指揮所的幾個年輕參謀激動地對我說,他們參加以來,還沒見過這樣紅火的戰斗場面。這個時刻,不只我這里,整個正太路沿線和同蒲路部分地段,都淹沒在八路軍和人民群眾大破襲的火網之中。
這里,我要特別說一說攻佔戰略要地娘子關和殖滅井陘煤礦敵人的戰斗。這是晉察冀軍區在戰役第一階段所取得的突出戰果。
天險娘子關是正太路上冀、晉兩省交界的咽喉。抗戰前,國民黨軍隊就在這里構築了不少國防工事。一九三七年十月被日軍侵佔後,敵人又依據險峻的山谷,在舊有的工事上,加修了四個大堡壘。另外,在關下的村子裡還駐守了一部分偽軍。戰斗開始的當夜,擔負主攻任務的是右縱隊五團的部隊。
他們潛了娘子關村,解決了村裡的偽軍,然後依託村莊,向據險頑抗的日軍進行強攻。在陡峭的山坡上,戰士們冒著濃密的火網,前仆後繼,向娘子關上敵堡壘仰攻,遷過三個小時的反復沖擊。終於奪取了敵人的堡壘。天近黎明的時候,我軍勝利的旗幟已經插上了娘子關頭。在侵略軍鐵蹄下生活了近三年的娘子關地區的同胞,看到八路軍的紅旗高高地飄在關頭上,興奮得流出淚水。佔領娘子關以後,我軍乘勝破壞了娘子關東面的鐵路橋,收割了大批電線。二十一日,日軍增援部隊趕來,我軍破壞了堡壘工事後,主動撤離了娘子關。
中央縱隊重點進攻井陘煤礦。擔負主攻任務的是三團。戰斗發起前,攻擊部隊就同礦區的工人取得了聯系,在礦區工人的配合下,首行切斷了礦區電源,靠夜幕掩護,向守敵展開猛烈進攻。經過一夜激戰,到二十一日黎明即將敵人全部殲滅。有的同志進入井陘礦區後,捨不得撤出來,覺得好不容易攻下來了,想守在那裡。我立刻給他們打電話,我說,佔領井陘是沒有意義的,現在不是佔領一兩個礦區、城鎮的問題,佔領井徑是沒有意義的,現在不是佔領一兩個礦區、城鎮的問題,主要任務是消滅敵人,擴充我們自己的力量。接到電話後,部隊撤離了井陘。在這一點上,我的思想比較明確,該撤退的時候就要撤退,陷在那裡干什麼!破襲的任務完成了,就要立刻轉移,游擊戰爭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左縱隊攻擊井陘以東靠近石家莊的岩峰、上安兩個鐵路據點,因為敵人憑堅固的工事據守,不易攻下。為避免過大的傷亡,最後放棄了攻佔這兩個據點的計劃。
到八月底,晉察冀軍區部隊組織了四個閉的兵力向盂縣、壽陽以北地區出擊。這時,日軍獨立第四混成旅團已經南調,向一二九師反撲。盂縣、壽陽以北的敵人兵力很單薄,各據占的守敵懾於我軍銳猛的攻勢,極度恐慌,當我們的部隊逼近時,紛紛放棄據點逃路。我軍乘勝追擊,幾路逃敵先後被我殲滅。
正太線作戰二十天,據戰後的統計,晉察冀軍區參戰部隊共斃、傷、俘敵偽軍九百多名,攻克據點十餘處,破壞鐵路六十多里,破壞橋梁十八座,並且繳獲在批槍支彈葯,其中有火炮五門。在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察冀區兩支部隊聯合打擊下,正太路全線陷於癱瘓。
擴大戰果
晉察冀軍區參戰部隊,離開正太路向邊區東北部轉移的時候,我們的指揮所也撤離了井陘前線,回到唐縣和家莊。
這次戰役,從第一階段結束到第二階段開始,中間有十 天的空隙。為了執行好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我要求各參戰部隊,抓緊這短暫的時間進行休整。因為二十多天來,各部隊一直處在極度緊張的戰斗之中,已經十分疲勞了。自三年前,我們挺進敵後開展游擊戰爭以來,進行這樣大規模的破襲戰,持續時間又這樣長,這還是第一次。部隊轉移的時候,我的電台始終同各部隊的指揮員保持著聯系。我囑咐他們:決不能因勝利而麻痹,因疲勞而鬆懈。同時,要掩護好參加破路的數萬民兵和群眾,保證他們的安全。
第二階段的戰斗,是九月二十日開始的。總部賦予我們的任務是:破擊淶源、靈丘境內的公路,奪取這兩座縣城。為此,我們組織了「淶靈戰役」。「淶靈戰役」也是分兩段進行的,第一段在淶源,第二段在靈丘,兩個階段的具體指揮分別為楊成武和鄧華,參戰的主要是一分區和五分區的部隊。為配合「淶隊戰役」的作戰行動,冀中軍區組織了任(丘)河(間)大(城)肅(寧)戰役,各地區還發動了一系列對鐵路公路的破襲戰。
淶靈地區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敵人同我們爭奪得相當激烈。它的一些據點,已經深入到了邊區內部。展開這次戰役的目的,就是掃除這些據點,使根據地更加鞏固。
當我們出擊正太路的時候,淶靈地區的敵人已有所警覺,各據點相繼增加了兵力,僅淶源城就增至五百多人,東團堡、白石口等敵人據點,都增加到百人左右。敵人為對付我軍的襲擊,紛紛加固工事,儲備糧彈,嚴加警戒,這就大大減少了我軍突襲成功的機會。
九月二十二日晚,一分區部隊對淶源城發起攻擊。經過一夜激戰,一團攻佔了城關東、西、南三面,大部守敵退進城內防守。進攻其它據點的部隊,雖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遭到敵人猛烈的反擊和施放毒氣,不得不撤了出來。
第二天,一分區部隊報告,根據頭晚的作戰情況,他們感到攻擊淶源及其他外圍各據點的我軍兵力過於分散,准備改變部署,只留一支部隊監視城內敵人,先集中兵力掃除周圍各據點,而後再攻淶源城。我立即復電,同意他們的計劃。
改變部署後,一團和二團的各一部攻擊淶源城東的敵三 甲村據點。這個據點工事堅固,守敵有日偽軍八十餘人。二 十三日晚,我軍以炮兵配合,猛攻敵人的堡壘,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越過重重障礙,沖進碉堡,沖進村莊,激戰數小時,將守敵全部殲滅。
在這時,三團在邱蔚團長的指揮下,集中力量攻擊東團堡。這里的守敵是由日軍士官生組萬歲的井田部隊,抵抗十 分頑強,並不斷施放毒氣。我軍勇猛沖擊,激戰到二十四日夜間,把村周圍堡壘全部攻下。殘敵退入村中,憑幾間房屋死守,並繼續施敵毒氣,組織反撲。參戰的幹部戰士幾度苦戰,傷亡很大,不少同志中毒,到二十五日黎明,部隊又撤到村邊。下午,我軍再度發起猛攻,同敵人展開白刃戰。經反復沖殺,敵支持不住,又不願投降,遂將據點所存武器、物資、糧食全部縱火焚燒,然後跳火自荊東團堡之戰,是以頑強對頑強的典型戰例,充分顯示了我軍的戰鬥力,對敵人震動很大。日軍為此作了所謂《大日本皇軍駐東團堡井田部隊長恨歌》,有「一死遺憾不能殲滅八路軍,嗚呼團堡」之句,刻於石上。可見東團堡之戰,對日本侵略軍打擊之深。
十月二日,我們又組織了四個團、一個支隊另兩個營的兵力,向靈丘、渾源、廣靈地區出擊。靈丘敵人發現我軍動向,抽調南坡頭、古之河據點的敵軍,合擊我二團的部隊。南坡頭敵人調出一部後,我一團一營乘機襲人南坡頭據點,一 舉殲滅日軍七十餘名,這個戰鬥打得十分乾脆漂亮。
當我軍進一步展開攻擊的時候,靈丘、渾源、廣靈地區各重要據點的敵人,會同大同增援的敵人,紛紛向我軍反擊,同時,其它方向的敵人也在作進攻我根據地的准備。我接到出擊部隊和各情報站的報告後,估計敵人可能趁我主力在靈丘、渾源、廣靈地區作戰的時機,向邊區大舉掃盪。因此,我電告參戰部隊,立即轉移至適當位置休整備戰。整個戰役於十月十日結束。
淶靈戰役進行了十八天,共殲日偽軍一千一百多名,繳獲各種槍支二百九十多支(挺),各種槍彈四五萬千多發。我軍也有較大傷亡。
一個半月接連不斷地的破襲戰,使華北敵人極為震驚,一 度陷入混亂狀態,偽軍也紛紛動遙敵人為挽救局勢,急調華北境內所有能夠調遣的兵力,對我軍進行瘋狂的報復。於是,掃盪與反掃盪的斗爭,便構成了戰役的第三階段。
敵人的掃盪,首先由晉東南開始,然後是平西、北嶽區和冀中區。為了在反掃盪中力爭主動,晉察冀軍區部隊作了這樣的部署:留一部分兵力同敵人保持接觸;主力在不利於作戰的情況下適時地轉移,尋找機會,在敵人的各公路據點之間展開破擊;各地的游擊隊、民兵則在主力部隊的支持下活躍於外線和內線,以打亂敵人的掃盪計劃。
敵人對北嶽區的掃盪,是十一月九日開始的,集結的兵力達一萬二千多人,先由北向南,然後由東向西,分路平行推進。敵人所到之處,見房便燒,見人便殺,僅就易縣六個區在掃盪後的統計,被燒房屋達兩千二百多間。我主力部隊和游擊隊在各地尋找戰機,連續不斷地給敵人以打擊。我們的地方幹部和民兵則始終不離開當地,敵人來了,就掩護群眾上山,敵人一走,立刻回村搶救被毀壞的財產。那個時候,地方幹部和民兵們有一個口號,叫做:「敵人進村我們出村,敵人出村我們進村。」這次掃盪過後,平山的同志同我講過平山下庄民兵在反掃盪斗爭中的故事。這個村的民兵把石頭打上眼,裝好葯,放在敵人必經的路上,還在山上插上許多草人。敵人遭到石雷轟擊後,誤以為我大部隊在阻擊,立即架起機槍、大炮進行攻擊,費了好大力氣攻上山頭,才發現上邊原來都是些草人。這個故事,顯示了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
在我軍民的英勇打擊下,進攻邊區內地的敵人到十一月底開始撤離。他們原指望用反復、連續的合擊和瘋狂的燒殺來挫傷我軍主力,摧毀我根據地,但是,由於邊區軍民團結一致,相互配合,敵人的企圖再一次失敗了。
大戰中的插曲
戰時的生活,並不都是炮火轟鳴、刀光劍影的場面,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這些事情留給人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時間雖然過去了幾十年,但一想起來,好象並不遙遠。百團大戰中,我們部隊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就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之中。
這是激烈的戰火中一個很有意義的「插曲」。
在進攻井陘煤礦的戰斗里,我們的部隊——三團一營的戰士們救起了兩個日本小女孩,大的五六歲,小的還在襁褓之中。她們的父親——井陘火車站的日本副站長,受了重傷,經搶救無效殞命,她們的母親也在炮火中死亡。部隊從戰火里救起她們的時候,那個不滿周歲的女孩傷勢很重,經過我們的醫務人員及時搶救和治療,使她脫離了危險。前線部隊不能帶著兩個孩子參加戰斗,他們請示我如何處理,我答復他們: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揮所來。
當時,我的相法是,孩子是無罪的,應當很好地安置她們。至於究竟怎麼辦,我考慮,或是由我把她們養起來,或是把她們送回去。我想,如果養起來,激烈的戰事不知何時結束,邊區的環境不僅艱苦,而且敵人掃盪頻繁,部隊經常轉移,照顧兩個小孩子,將有不少困難。再說,兩個孤苦伶仃的孩子留在異國他鄉,大的五六歲了,已經開始懂事,留下來她很可能會傷感的。她們失去了父母,只剩姐妹二人,不在本國的土地上,將來也會給她們造成痛苦。送回去,爸爸媽媽雖然死了,她們家裡部還會有親戚朋友可以照應吧。想來想去,我決定還是把她們送回去。
半天工夫,部隊就派人把兩個孩子送到了我的指揮所。我先抱起那個受傷的嬰兒,看到傷口包紮得很好,孩子安詳地睡著,我囑咐醫生和警衛員,好好護理這個孩子,看看附近村裡有沒有正在哺乳的婦女,趕快給孩子喂餵奶。那個稍大些的孩子,很討人喜歡,我牽著她的手,拿來梨子給她吃。小孩子還挺有意思,開始不肯吃,我用水把梨沖洗了以後,她才接了過去。
把兩個孩子安頓下來,我讓炊事員做了一盆稀飯,把那個稍大些的孩子拉在懷里,用小勺喂她,孩子就顯得不那麼拘束了。我問她叫什麼名子,她「嗯嗯」的回答著。翻譯在旁邊說,她說叫「興子」。我聽這個名字差不多,象日本女孩子的名字,日本的女子很多都叫什麼子什麼子的。其實,這個小姑娘叫美穗子。她一九八○年來我國探望的時候,對我說,在日本話中,「興子」的發音和「死了」的發音相近,當時她很小,在問她叫什麼名子,她不知道怎麼回答,只知道說「媽媽死了」,翻譯就由此認為她叫「興子」了。
兩個小孩子在指揮所停留期間,這個大一點的孩子一直跟著我,常常用小手拽著我的馬褲腿,我走到那裡,她跟到那裡。《人民日本》在一九八○年發表的那幾幅照片,就是當時的情景。後來,我安排往石家莊送她們,找了一個可靠的老鄉,准備了一副挑子。那時候,挑子要算太行山區最好的交通工具了,翻山越嶺,不怕顛簸。我和指揮所的幾個同志,擔心孩子在路上哭,在筐里堆了許多梨子。我還給日本官兵寫了一封信。這封信的原文是:日本軍長士兵諸君:日閥橫暴,侵我中華,戰爭延綿於茲四年矣。
中日兩國人民死傷殘廢者不知凡幾,輾轉流離者,又不知凡幾。此種慘痛事件,其責任應完全由日閥負之。
此次我軍進擊正太線,收復東王舍,帶來日本弱女二人。
其母不幸死於炮火中,其父於礦井著火時受重傷,經我救治無效,不幸殞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僅五六齡,一 女尚地襁褓中,彷徨無依,情殊可憫。經我收容撫育後,茲特著人送還,請轉交其親屬扶養,幸勿使彼輩無辜孤女淪落異域,葬身溝壑而後已。
中日兩人民本無仇怨,不圖日閥專政,逞其凶毒,內則橫征暴斂,外則製造戰爭。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難,背井離鄉,觸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父母。
對於中國和平居民,則更肆行燒殺淫掠,慘無人道,死傷浪亡,痛劇創深。此實中日兩大民施空前之浩劫,日閥之萬惡罪行也。
但中國人民決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為仇敵,所以堅持抗戰,誓死抗日者,迫於日閥侵略而自衛耳。而侵略中國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願,亦不過為日閥脅從耳。為今之計,中日兩國之士兵及人民應攜起手來,立即反對與消滅此種罪惡戰爭,打倒日本軍閥財閥,以爭取兩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與幸福。否則中國人民固將更增艱苦,而君輩前途將亦不堪設想矣。
我八路軍本國際主義之精神,至仁至義,有始有終,必當為中華民族之生存與人類之永久和平而奮斗到底,必當與野蠻橫暴之日閥血戰到底。深望君等翻然覺醒,與中國士兵人民齊心合力,共謀解放,則日本幸甚,中國亦幸甚。
專此即頌
安好
聶榮臻
5. 抗日戰爭時的首次大捷和最後一次
平型關大捷網路名片 1937年,國民政府組織太原會戰,林彪、聶榮臻率領八路軍115師在山西參加會戰。115師利用平型關的有利地形,於9月25日伏擊日軍,殲滅日軍板垣師團1000多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取得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次大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摧毀了日軍直取太原的軍事計劃,支援了國民黨軍隊正在准備的忻口會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目錄[隱藏]平型關戰役簡介 平型關戰頭詳細經過 平型關大捷的影響 平型關大捷的辨析 中方資料 日本資料平型關戰役簡介 平型關戰頭詳細經過 平型關大捷的影響 平型關大捷的辨析 中方資料 日本資料
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日戰場後首戰大捷,他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士氣。 [編輯本段]平型關戰役簡介八路軍出師華北挺進山西之際,日軍板垣征四郎的第5師團(缺第9旅團)在察哈爾派遣軍(東條英機)的配合下,正沿平綏路進攻長城沿線,企圖南下進攻太原,奪取山西腹地,並從右翼配合華北方面軍在平漢路的作戰。中國第2戰區制定了沿長城各隘阻擊日軍的作戰計劃,在平型關方面,決心集合重兵殲滅來犯之敵,並請求八路軍配合側擊日軍。為了配合友軍作戰,保衛山西,振奮八路軍軍威,八路軍115師成功進行了平型關伏擊戰,取得首戰大捷。 1937年9月上旬,根據晉軍擬定的平型關作戰計劃,八路軍115師開赴平型關附近。平型關位於山西省東北部,是晉東北的一個咽喉要道,兩側峰巒迭起,陡峭險峻,左側有東跑池、老爺廟等制高點,右側是白崖台等山嶺。在關前,是一條由西南向東北延伸的狹窄溝道,是伏擊殲敵的理想地。2日,日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一部,由靈丘向平型關進犯,並佔領東跑池地區。23日,115師決心抓住日軍驕橫、疏於戒備的弱點,利用平型關東北的有利地形,以伏擊手段殲敵,並召開連以上幹部會議,進行深入的戰斗動員。24日深夜,115師利用暗夜和暴雨,秘密進入白崖台等預置好的戰斗陣地。25日拂曉,日軍第五師團第21旅後續部隊乘汽車100餘輛,附輜重大車200餘輛,沿靈丘——平型關公路由東向西開進。7時許,該部全部進入第115師預伏陣地。第115師抓住戰機,立即命令全線開火,並乘敵陷於混亂之際,適時發起沖擊。115師一部殲敵先頭,阻其沿公路南竄之路;一部分割包圍日軍後尾部隊,斷其退路;一部沖過公路迅速搶占老爺廟及其以北高地;一部阻斷先期佔領東跑池的日軍回援;一部阻斷日軍第五師團派出的增援部隊。經過激烈戰斗,全殲被圍日軍,大獲全勝。 此戰,取得重大戰果。八路軍115師共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步槍1000餘支,機槍20餘挺,火炮一門,以及大批軍用物資,取得了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 平型關大捷在日軍長驅直入、國民黨軍隊節節後退的形勢下,有力打擊了日軍的瘋狂氣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使全國人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從而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民心、士氣,消息傳開,全國各界莫不歡欣鼓舞,紛紛發來賀信賀電,大大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同時在整個戰略上,為忻口作戰贏得了准備時間,有效地鉗制了日軍第5師
6. 抗日戰爭第一槍是在哪裡打響的
原創 賈祝文 2020-07-29 18:32:33
是誰,在哪裡打響八路軍抗日作戰的第一槍
山西省人大常委、省級領導范昌標同志
謹以此文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暨范昌標同志參加紅軍90周年。
賈祝文 2020年7月29日於太原
參考及引用的文獻和資料
《劉忠將軍與雅安的三次緣》(作者劉蒨)
《狹路相逢勇者勝——革命英雄主義在歷史重要關頭的經典展示》(作者雙石)
《晉察冀軍區騎兵團史略》(晉察冀人民抗日斗爭編委會三分會編)
《楊成武回憶錄》(楊成武撰)
《鮮為人知的「倒馬關」之戰》(作者王思達,河北日報)
《平型關大捷應該包括腰站阻擊戰》(作者趙志強)
《關於腰站(包括倒馬關之戰)阻擊的日軍文獻記錄》(作者姜克實)
《腰站戰斗的經過》(作者鍾蛟蟠)
《長征途中福建長汀「彪字軍」竟然全部出自同一個鄉鎮》(作者王堅)
《回憶晉察冀軍區騎兵團》(范昌標撰《山西文史資料》第26輯)
感謝范昌標子女等家人提供的珍貴資料
(作者:賈祝文 軍旅作家 中國唐史學會會員,)
7. 抗日戰爭以來中國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抗日戰爭以抄來中國取得的第一襲次大捷是平型關大捷。
平型關大捷(又稱平型關戰斗、平型關伏擊戰),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附近,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
該戰是八路軍115師師長林彪率領所部,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指示臨危出征,與日本號稱「鋼軍」的板垣征四郎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及輜重車隊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戰勝利,有力配合了閻錫山負責的第二戰區正面戰場的防禦作戰,遲滯了日軍的戰略進攻,打亂了敵人沿平綏鐵路右翼迂迴華北的計劃,是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
8. 抗日戰爭一共幾次會戰
八年抗日戰爭中,中國國民政府組織了廿二次大型會戰、一千多次重要戰役和一萬三千多次中小戰斗,在這全民抗戰中,中國人民傷亡慘重,陣亡將士高達340餘萬,其中陣亡將軍多達208位,還包括了2位集團軍總司令。讓我們重回硝煙彌漫的戰場,在慘烈的十次戰役中,紀念抗戰中犧牲的烈士。
1長沙會戰
中國軍隊與日軍在長沙展開激烈的巷戰
在二次世界大戰中,長沙是舉世罕有的受災最嚴重城市之一,整個城市被大火連續燒了兩天兩夜。在這場大火的背後,正是持續6年的四次長沙會戰。
1938年至1944年,腥風血雨的四次「長沙大會戰」,是八年全國抗戰中中日雙方出動兵力最多(日軍66萬人次,中國軍隊100餘萬人次)、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大會戰。這場震驚世界的會戰前三次以中國軍隊的大獲全勝而告結束,日軍受到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日軍共傷亡10.7萬人,中國軍隊共傷亡13萬人。
2中條山戰役
國民黨第一戰區部隊在中條山作戰
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軍華北方面軍集中了10萬餘人的部隊,包括從華中中國派遣軍和關東軍中抽調部隊和飛行團,進攻晉南中條山地區中國第1戰區的近18萬部隊,結果日軍以1比20 的極小傷亡代價打敗了中條山地區的國民黨軍,蔣介石稱此役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自太原會戰後以來,日軍一方面重點對八路軍抗日根據地大舉「掃盪」,一方面也多次攻擊中條山國民黨軍隊,但始終沒有大的進展。進入1941年後,日軍鑒於百團大戰後八路軍消耗很大尚未恢復,遂決定先打擊中條山的國民黨軍。然而,中條山國民黨龐大部隊竟然不堪一擊。從5月7日日軍發起攻擊開始,中國軍隊「一經中間(被日軍)突破,各部皆陷於包圍零亂之中竟至不可收拾」。
3衡陽保衛戰
衡陽保衛站雨母山戰場
歷時48天的衡陽保衛戰終因寡不敵眾而以衡陽的陷落宣告結束。但它卻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士氣。據美國國會圖書館記載:衡陽保衛戰,10萬以上的日軍包圍了1.7萬名中國軍人。當中國軍隊在衡陽擊敗日本的第二波進攻並擊斃2.5萬日軍之後,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倒台。經48天血戰之後,衡陽於8月8日陷落。日軍死傷超過7萬人,其中4.8萬人被擊斃;中國死傷1.5萬人,其中7400人捐軀。
4常德會戰
中國守軍在炮火中沖鋒
1943年11月2日,日軍10多萬人兵分四路,動用空軍、毒氣瓦斯部隊等向常德發起攻擊。中國軍隊20萬將士奮起反擊,以劣勢裝備和血肉之軀與日軍展開生死決戰。至12月20日,日軍傷亡40000餘人後敗退,中國軍隊用傷亡50000餘人的代價換來了勝利。常德會戰因戰事慘烈,而被稱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5仁安羌之戰
中國軍隊在緬作戰
仁安羌大捷,是一個聞名世界的戰役,是近代史上中國軍隊第一次和盟軍並肩作戰所得的榮譽,是盟軍在第一次緬戰中惟一的大勝仗,同時更是一個奇跡。因為新38師113團在劣勢情況下,竟以800多人的兵力,擊敗十倍於我軍的敵人,救出十倍於我軍的友軍,這十足表現出中國軍人作戰精神的英勇與堅強。
6百團大戰
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親臨前線指揮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發動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帶有戰略性的進攻戰役。
日軍在遭受打擊後驚呼:「對華北應有再認識!」從這以後,日軍開始真正研究中國的敵後抗日武裝,並從正面戰場抽調大批部隊對華北各抗日根據地反復掃盪、清鄉。當然,日軍想「 肅清後方」的願望並沒有最終實現,「地雷戰」、「地道戰」、「大生產運動」等一系列新概念,從這一時期開始出現在戰爭辭典里。
1940年8月開始的百團大戰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8月20日~9月20日),以正太鐵路為重點,進行交通總破擊戰;第二階段(9月20日~10月上旬),繼續破擊日軍交通線,重點攻佔交通線兩側和深入根據地內的日軍據點;第三階段(1940年10月6日~1941年1月24日),反擊日軍的報復「掃盪」。
7淞滬會戰
中國軍隊在上海與日軍展開巷戰
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爆發。開始,中國中央軍精銳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第三十六師等部,在京滬警備總司令張治中指揮下,主動進攻,企圖一舉掃盪駐上海之日本海軍陸戰隊,但因指揮不當,竟未能奏功。8月22日深夜至8月23日晨,日本援軍第三師團、第十一師團等,在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官、陸軍大將松井石根的指揮下,在長江口南岸川沙口、獅子林直至吳淞口、張華浜等地強行登陸成功。日本援軍在日海、空軍的強大支持下,向寶山城、月浦、羅店、瀏河鎮一線發動猛烈進攻,企圖包抄中國上海守軍的後路,重施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故技。
8平型關大捷
平型關大捷
1937年9月25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取得抗戰以來第一個重要勝利——平型關大捷。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山西省靈丘縣西南的平型關附近伏擊日軍坂垣征四郎第五師團21旅團一部,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其全部輜重車輛,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當槍聲響起,日軍驚慌失措,隊伍頓時亂了陣腳。
經過一天激戰,八路軍殲敵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火炮1門、炮彈2000餘發、機槍20餘挺、擲彈筒20個、步槍千餘支及大批軍用物資。
聶榮臻元帥後來在總結平型關戰斗經驗時指出,從根本上講,這勝利是由於我們黨堅決抗日的政治路線所決定的。八路軍東渡以來,官兵士氣高漲……另外,從指揮上講,八路軍選擇了有利地形,居高臨下,兩面夾擊,在狹窄的山谷給敵人以突然襲擊,使它的裝備優勢無法發揮。
天時,地利,人和,使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了關鍵性的勝利。這次勝利,不僅打破了日本「皇軍」所謂不可戰勝的神話,更為全國抗戰增添了勇氣和力量。
9台兒庄戰役
台兒庄戰役
1938年3月中旬,日軍坂垣和磯谷兩個師團,分東西兩路向南進攻,企圖會師台兒庄,進而攻佔徐州。3月23日,磯谷師團進攻台兒庄,大戰打響。持續近半個月的戰斗由守城戰發展為巷戰,中國守軍傷亡慘重,但將日軍牢牢地拖在了台兒庄。中國軍隊主力按原定計劃迂迴到敵後,將坂垣、磯谷兩部敵軍分割包圍,經過激烈戰斗,殲敵兩萬餘人,取得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第一次大勝利。圖為在台兒庄戰斗中的中國將士。
全面侵華戰爭打響後,日軍狂妄地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在戰略上力求「速戰速決」。南京陷落後,國民政府一部分機關遷到武漢。徐州位於津浦、隴海兩線的交會處,日軍欲奪武漢,必先佔領徐州。由此,徐州之戰,對於日後戰局的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
中日雙方均對其作戰與軍隊部署作出調整。中國方面確定了以確保武漢為核心的作戰方針,任命李宗仁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1938年1月到3月,中國軍隊成功組織淮河阻擊戰、臨沂阻擊戰、滕縣保衛戰三大序幕戰,為台兒庄戰役贏得殲敵之機。3月24日,暉磯谷師團孤軍進攻台兒庄,大戰打響。近半個月的戰斗由守城戰發展為巷戰,日軍一度佔領台兒庄三分之二的土地。4月5日,湯恩伯部南下,與第二集團軍形成夾擊之勢,日軍潰敗,中國軍隊全線反擊,激戰至4月7日取得徹底勝利。
10武漢會戰
向日軍射擊的空軍機槍手
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戰爭中最大規模的戰役之一—武漢會戰爆發。凶頑的日軍企圖以一役之功,擊潰中國軍隊的主力,逼迫中國投降。縱橫千里的戰線上,中日兩軍激戰4個多月。中國軍隊動員了129個師、30餘艘艦艇、約200多架飛機、近100萬人參戰;日軍共14個師團、120餘艘艦艇、300 余架飛機,計25萬人參戰。最終武漢淪陷,日軍傷亡在4萬以上,中國軍隊傷亡20萬人。
這次會戰雖以放棄武漢告終,但使日軍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後無力進行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日軍殲滅中國軍隊主力、迫使中國投降的戰略企圖破產,抗日戰爭從此進入相持階段。不僅如此,武漢會戰有力地牽制了日本陸軍的主力,使其無法抽調兵力和戰略資源支援當時日本關東軍和蘇聯紅軍在張鼓峰的戰役,最終使日本不得不放棄武力進攻蘇聯的所謂「北進」計劃,這對於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進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9. 抗日戰爭的三個階段 和主要戰役
三個階段:戰略防禦階段、戰略相持階段、戰略反攻階段,主要戰役有淞滬會戰、長沙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南京保衛戰等。
一、三個階段
1、戰略防禦階段
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標志是盧溝橋事變。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帝國主義妄圖將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中國掀起了全國性的反對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
在此期間,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頑強抵抗,與日寇浴血奮戰。國民政府先後組織了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四次大規模會戰。
這些大會戰極大地消耗了日軍的作戰實力和精銳部隊,中國軍隊以空間換時間,粉碎了日軍迅速滅亡中國的圖謀,使抗戰進入對中國有利的戰略相持階段。
2、戰略相持階段
1938年到1943年底,是抗日戰爭中時間最為漫長的戰略相持階段。戰略相持階段又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1938年11月至1941年11月是戰略相持階段的前期。日本帝國主義佔領武漢後,開始改變策略,對國民黨採取「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
汪精衛集團投敵叛國,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偽中央政權。國民黨頑固派加劇了反共摩擦活動。中國共產黨堅持團結抗戰、反對妥協和分裂的方針,敵後戰場開始發展為抗日戰爭的重要戰場。
1941年12月至1943年底,是戰略相持階段的後期。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宣戰,世界反法西斯陣營正式形成。
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戰場,牽制了日軍的大量兵力,使其不能北上進攻蘇聯,亦不能西進進攻印度。國民黨堅持一黨專政,大發國難財,使其統治日趨腐朽。共產黨領導敵後抗日軍民度過了抗戰中最困難的階段。
3、戰略反攻階段
1944年初至1945年8月,是局部反攻和抗日戰爭勝利結束的時期。盟軍在太平洋戰場轉入反攻。國民黨軍在滇西緬北作戰中取得了重大勝利,贏得了美英盟國的巨大贊譽。
但在豫湘桂戰役中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潰敗。豫湘桂戰役的潰敗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憤慨,引發了民主運動的新高漲。
中國共產黨提出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獲得人民的熱烈響應。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本土先後投擲了兩顆原子彈,蘇聯出兵我國東北。國民黨軍和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舉行反攻。
日本帝國主義於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中國人民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中國躋身世界四大國之列,國際地位大大提高。
二、主要戰役
1、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
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
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淞滬會戰中日軍因遭到國民黨的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志兩國之間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並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2、長沙會戰
長沙會戰是指發生在抗日戰爭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以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也稱為「長沙保衛戰」。
長沙會戰,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後,國民黨正面戰場抵抗日本帝國主義軍隊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是抗戰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軍回到原戰略態勢的戰役。
長沙會戰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華軍隊,粉碎了日本消滅中國軍隊主力、「以戰迫降」的戰略目標,振奮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
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作戰,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地位。有力地保衛了湖南廣大地區和我國西南大後方的安全,穩定了湖南局勢,並使之成為支持全國長期抗戰的重要基地。
據統計,三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陣亡、受傷和失蹤的將士達93944人,殲滅日軍共計11萬餘人。
3、徐州會戰
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雲港)鐵路地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防禦戰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間的台兒庄大戰最為著名。
因圍殲日軍一萬餘人,史稱之為台兒庄大捷。徐州會戰對日軍給予了巨大的打擊,大大遲滯了日軍進攻的腳步,為中方部署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
同時,徐州會戰的勝利,也擴大了中國抗戰的國際影響。以台兒庄大捷為代表的徐州會戰的消息,蘇、美、英、法、德、意等歐美主要國家都給予了充分報道和評論。
據1938年4月9日倫敦路透社電訊說:「英軍事當局,對於中國津浦線之戰局極為注意。最初中國軍獲勝之消息傳來,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現已證明日軍潰敗之訊確為事實。
英人心理,漸漸轉變,都認為最後勝利當屬於中國。」德國也報道說:「徐州方面中國抵抗力之強,殊出人意外」,「最慎重之觀察者亦不能不承認日本必遭失敗。」
這些社會輿論對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爭取外國政府的支援,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中國人民誓死抵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決心和勝利戰績,贏得世界正義輿論的高度評價,也使德、意法西斯不敢小視。
各國新聞媒介對台兒庄大捷的報道,不僅使各國人民增加了對中國抗戰的了解和認識,也為後來中國贏得外援創造了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淞滬會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沙會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州會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戰爭
10. 抗日戰爭時期的三大著名戰役
1、平型關戰役
平型關大捷(又稱平型關戰斗、平型關伏擊戰),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附近,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作戰,阻擋日軍攻勢,由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首次集中較大兵力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八路軍在平型關取得首戰大捷。
2、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中日軍因遭到國民黨的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志兩國之間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並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3、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華北敵後發動的一次大規模進攻和反「掃盪」的戰役,由於參戰兵力達105個團 ,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
據八路軍總部1940年12月10日的統計,百團大戰僅前三個半月期間,就進行大小戰斗共1824次,重擊了日偽軍的反動氣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
拓展資料: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參考資料:淞滬會戰_網路
百團大戰_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