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發生戰爭,躲在中國哪裡最安全
在這和平年代,國與國之間首推和平解決,談判協商。但是,如果中國真的和別的國家發生戰爭,作為平民,我們最先考慮的還是如何逃命。
如果是小型戰爭,根本沒有躲的必要。現在戰爭都是信息化戰爭,一般也是海戰和空戰。所以,我們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躲避方法。
如果你家附近有深至少三十米的防空洞嗎?你家地下室三防設施和室內高壓維持裝置嗎?如果沒有,那你就躲進大山裡,聽天由命,等著國家和敵國領導人見好就收的談判結果吧。
最後還是想說,戰爭的後果太嚴重,要珍惜和平。
B. 中國解放戰爭時期四大戰役的時間。地點。目的
是三大戰役,即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一、遼沈戰役:
遼沈戰役1948年9月12日開始,同年11月2日結束。戰役地點在今遼寧省、吉林省境內。
遼沈戰役是三大戰役的第一個戰役,也是三大戰役中最為關鍵的戰役。東北是全國唯一一個人民解放軍軍力超過國民黨軍隊的地區,是中國重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和最大的產糧區,也是侵華日軍最早侵佔的地區,因此中國共產黨中央軍委把決戰的第一個戰場選在東北。
遼沈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使全國的軍事形勢出現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從此,人民解放軍不僅在質上佔了優勢,而且在數量上也佔了優勢,遼沈戰役的勝利,使得人民解放軍擁有了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為後面兩大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於1948年11月6日開始,1949年1月10日結束,戰役地點位於淮海地區。
淮海戰役是解放軍在兵力、裝備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同國民黨重兵集團展開的決定性的戰略決戰,最後以解放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淮海戰役使國民黨稱霸中國夢想的破滅。國民黨的主要精銳勢力在這場戰爭中,剿滅、收編、逃竄,尤其是其中的嫡系部隊的幹部。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復雜的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使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獲得解放,為解放軍渡江作戰奠定了基礎。
三、平津戰役:
平津戰役於1948年11月29日開始,1949年1月31日結束,戰役地點在平津一線地區。
東北解放以後,據守張家口、北平、天津、唐山一線的國民黨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50多萬人,面臨東北、華北解放軍的聯合打擊,已成驚弓之鳥。為了防止傅作義集團南撤西退,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決定以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主力聯合舉行平津戰役,就地殲滅傅作義集團。
平津戰役是三大戰役中最後一個戰役。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地區基本獲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進一步打擊了國民黨的士氣,對加速解放戰爭的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2)中國戰爭年代逃那裡擴展閱讀: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歷時142天,共爭取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編與殲滅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非正規軍29個師,合計共154萬餘人。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消滅。
三大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關於戰略決戰思想的偉大實踐,使國民黨喪失了3大精銳戰略集團,國民黨的統治基礎發生了根本動搖,為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奠定了鞏固的基礎。
C. 中國抗日期間的難民逃亡哪裡了
抗日戰爭對中華民族是一場血與火的洗禮。戰爭期間,日軍鐵蹄踐踏之處,國土遭躁躪,生靈被塗炭。淪陷區人民為逃避日軍的燒殺淫擄,紛紛攜妻帶子、呼兒喚女被迫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輾轉遷徙,奔向大後方和安全區域,從而形成了巨大的難民潮。其人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在世界近現代史上是罕見的。
一
「難民」是指遭到戰爭威脅或受到某種外力壓迫而背井離鄉的人。難民的產生屬於社會演化中的特殊現象。難民遷徙後,可能在條件許可時返回原地,也可能在遷徙地長期定居成為移民。抗日戰爭時期的難民遷徙發端於戰爭,不僅衣食無著的下層民眾參與其中,而且眾多富有之家和知識分子也參與了遷徙。這一時期的難民大體分為三大類:富裕及曾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政治方面活躍人士或同情國民黨政府的人;愛國者以及不甘受日偽壓迫的人。其中,尤以商人、醫生、工程師、教師、自由職業者和技術工人居多。他們大都是青壯年,具有一定的才能和職業上的經驗,容易適應不同環境的生活。當日寇入侵時,眾多難民被迫離開久居的家園。有的在條件允許時重返故鄉,更多的人難以忍受種族與惡劣環境的壓迫,一再遷徙,最後移居於西南或西北地區遙遠的後方。
抗日戰爭時期究竟有多少難民?鑒於其情況復雜,迄今尚無准確的數字。有的資料估計近億或數千萬。據統計,僅1937年7月至1938年3月已達2000萬,到1938年7月受戰爭直接威脅的民眾超過1億人口。日軍佔領華北後,一些鄉鎮的逃亡人數已佔當地總人口的50%左右[1](p.113)。從難民逃亡的范圍考察,既有北平、天津、上海、太原、鄭州、濟南、武漢等大城市,也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等省的中小城市和沿海村鎮居民。從難民的形成分析,自東北到華北、江浙,再抵達安徽、山東以及福建、廣東,乃至湖南、湖北,隨著日軍對許多城市的狂轟濫炸和對各地區的侵佔,產生了一股股巨大的難民潮。
抗日戰爭時期的難民遷徙,肇始於20世紀30年代初。「九一八」事變以後,日軍佔領東北,大批難民湧入關內,達數十萬之眾。他們或是原關內流向關外謀生的移民,被迫重返關內;或是東北籍軍人、官員的家眷;或是具有強烈愛國熱情的知識分子。許多難民入關後,散布於北平等大城市,生活沒有著落,需要社會救濟。以後,有的重新返回東北,有的隨東北軍遷至西北地區,盧溝橋事變後多數人融入全國性的難民遷徙潮流中。
華北難民的大批流亡是從1937年8月初開始的。北平淪陷前兩三個星期,城內的一些有錢人家,便攜帶細軟舉家外遷。平津淪陷後,大批市民為躲避戰亂,或匿身附近農村,或遷居租界。更多的人扶老攜幼朝兩個方向逃難:從陸路遷徙的主要沿平漢和津浦鐵路,以武漢三鎮和上海為駐足之地;從海路則由天津直接乘輪船南下。不久,平漢和津浦鐵路北段不能通車,他們多由天津乘船到煙台或青島,再經陸路跋涉趨濟南。10月初,日軍佔領德州。濟南難民一部分折返青島乘船赴上海,絕大多數擠乘火車、汽車、馬車或推獨輪車沿津浦路南下,致使津浦路擁擠不堪。以後,濟南戰事緊張,人們再次遷徙。濟南原有六十餘萬人口,經過兩次人口遷離,僅剩萬餘人,幾乎成為一座空城。
河北、豫北一帶的難民,主要沿平漢路南遷,至鄭州以後,有的繼續遷往豫南和湖北,有的沿隴海路遷往陝西。山西雁北、太原等地難民沒有經濟條件和不願意離開家鄉的,紛紛逃往山裡,能夠遷徙者多數流入西北各省。
華東地區的難民潮自淞滬會戰形成。這場戰火不僅殃及全體上海居民,也使大批流亡到上海的外地難民再遭厄運。據統計,戰前上海市包括租界在內,人口超過三百萬。「八一三」以後,約有二三十萬上海難民逃到浙江一帶。戰爭初期,每天約有三萬人離開上海,然而,當時上海的人口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到三百五十多萬。這是因為,隨著上海市郊以及江蘇等地的相繼陷落,造成更多的人流離失所,而上海的列強租界,就成了上海居民和外地難民避難的場所,僅「八一三」當天就有6萬中國人躲進租界。租界當局對於這些無家可歸的難民,本欲拒之門外,但是,由於難民人多勢大,無法阻擋,只得將一些學校和公共場所騰出來,辟為臨時難民收容所。以後,隨著戰火不斷擴大,各地難民源源而來,租界當局也無力全部收容。來得比較晚的難民就只能在弄堂口、馬路旁人行道上棲身。
11月12日,日軍佔領上海,隨即在長江三角洲一帶進行追擊作戰,很快就把戰火指向國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從而京滬杭一帶又出現了無數新的難民。
京滬沿線的丹陽、常州、無錫、蘇州等地難民,有的逃往南京,希望得到國民政府的保護,有的遷到內地,絕大多數暫時移至長江以北避難。江北如皋、靖江、南通三角地帶,幾乎每一個村莊都住了江南難民。丹陽移避江北者,多數遷往興化,也有的暫居鹽城、揚中附近。蘇州連續遭日機轟炸,居民不得不到城外避難。然四鄉盜匪蜂起,人們被迫相率逃往更遠的地方避難,留在城內者只有5萬人。江陰「稍富有的居民均預先向江北及四鄉避難,西門及南門之居民,十有八九均逃往芙蓉鎮、馬甲河及泗河口一帶。無錫原有居民30萬,留下來的不過1萬人」[2]。
戰前,杭州約有人口六十多萬,戰爭爆發後,約有三分之二逃到鄉下。日軍佔領杭州後,全城一片恐怖,未及逃出的居民四處躲藏,兩處最大的難民收容所共收容三千餘人,已經擁擠得達到睡覺不能翻身的程度。宿舍、走廊、通道、陽台、樓梯、操場都擠滿了難民。
南京原有居民100萬,淪陷前已有大批難民遷離,多數移往安徽和兩湖等地。日軍佔領南京後,進行了駭人聽聞的大屠殺,死亡30萬人,所余者只有20至30萬人。
華南地區的難民遷徙,出現稍晚。東南沿海被日軍封鎖後,福建、廣東等地居民有的逃往山區和內地,有的到香港、澳門,也有的移居南洋一帶。如,廣州原有150萬人口,至1938年6月初「僅有五十餘萬人」。遷離的難民少數疏散回鄉,相當數量的難民流亡到內地一些城市。
相比較而言,南方難民的遷徙情況比較復雜。難民多集中於各大城市,然後分別遷入西南各省。如,華東諸省的難民,多隨國民政府西遷武漢,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後,又遷往四川等地。難民西遷大致形成三路:一路進入四川、陝西;一路進入貴州和雲南;一路進入廣西。四川的難民來源最為集中,除小部分來自北方外,絕大部分為東南各省市遷徙而來。
難民在逃亡過程中,長途跋涉,歷盡艱辛,經常遇到難以想像的困難。上海陷落後,日軍進入南京,到處殺人放火,逃出的難民一路受到炮火襲擊,不少人倒在侵略者的槍口下。1937年8月28日,日軍出動兩批共12架飛機轟炸上海南火車站,炸死正在候車的難民七百餘人。12月10日,日軍第18師團攻佔安徽蕪湖,當天「就在沿江一帶抓捕了2000多名難民,將他們驅趕到江邊,全部用機槍殺害」[3](p.64)。再有,是飲食和住宿問題。難民都為匆匆逃脫,隨身只能攜帶很少的衣物和錢,沿途還會遭遇盜匪的滋擾,除偶爾獲得慈善機構的救濟外,經常忍飢挨餓,甚至沿街乞討。為爭奪一小份食物,難民中往往發生流血事件。美國著名記者西奧多·懷特曾如實記述逃亡路上難民的凄慘景象:「老百姓剝掉榆樹皮,把它碾碎當食物吃。有的把新麥連根拔掉;在另一些村子裡,人們把花生殼搗碎來吃。路上可以看到難民們把泥土(觀音土)塞到嘴裡,來填滿他們的肚子」。[4](pp.191-192)有的難民長期沒有食物,只能賣兒鬻女。由於食物緊缺造成普遍營養不良,難民中常常發生流行病。至於住宿,更是一種奢望。由於日機狂轟濫炸,沿途缺少棲身之所,他們只能暫避於破廟內或斷垣下,忍受飢餓、寒冷與疾病,許多人因此喪失了生命。
婦女逃難的遭遇也很悲慘,據范長江《皖中戰影》中記載:「許許多多戰區被難同胞,婦女尤佔比較多數,看衣服和面貌,逃難者多中人以上家庭,向日皆在家安閑自在,而今亦被迫在道途上轉徙。交通工具是談不到的,縱有,也不過獨輪小車幾輛,上面可以放些行李,甚而至於完全無代勞工具,重重的行李,通通自己背上。小腳老婦,黃發兒童,也得在地上徒步,紅顏少女,多也執繩挽車。當然,他們一天不會走多少路,而且他們究竟走到什麼安樂的地方,走到哪裡去生活,他們通通沒有把握。」[5]她們在逃難的路上,經常遭到日機轟炸,被日軍殺害和強行擄去慘遭蹂躪的,也為數不少。
最後,難民抵達某一目的地,仍可能受到日軍的威脅。有的難民剛遷至一地,就遇日軍的進攻,只能再次遷徙。不及遷離的,便成為日軍屠殺的對象。因此,難民只有不斷地連續遷移,甚至整個抗戰期間一直在外地流浪。
二
規模宏大的難民遷徙,構成令世人矚目的社會奇觀,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八一三」至武漢會戰期間,各地報紙、雜志、廣播都曾長篇累牘地談論難民問題。在社會輿論的督促下,國民政府於1937年9月7日通過《非常時期救濟難民辦法大綱》,決定成立非常時期難民救濟委員會,專職辦理難民收容、運輸、給養、保衛、救護、管理及配置等應急事宜。委員會總會設於南京,省及(行政)院轄市設立分會,縣、市設立支會。其救濟經費,總會可以動用中央救災准備金,還可以呈請中央指撥專款或募捐。分、支會經費由地方政府從原有救濟基金和救災准備金中統籌支配,並得募捐。1938年初,行政院頒布《賑濟委員會組織法》,撤消非常時期難民救濟委員會,成立賑濟委員會,作為難民救濟的最高領導機構。該會最初由孔祥熙兼任委員長,後聘許世英為代理,下轄3個處:第1處負責總務;第2處負責難民的救護、運送、收容、給養及緊急賑濟的辦理等事項;第3處負責災民、難民生產事業的舉辦及補助,災民、難民的小本貸款,兒童的收容救濟等。另設衛生所辦理災民、難民的醫療救濟。該會下設救濟區、各省賑濟會、各運送配置難民總分站、各難民組訓委員會、各空襲緊急救濟聯合辦事處及各地難童教養院所及賑濟學校、賑濟工廠、小本貸款處等,分別管理各類救濟事務。其經濟來源主要靠國家撥款,也接受國內外各種捐款。
D. 中國近代有幾個戰爭時期
1、太平天國戰爭
洪秀全、楊秀清發動的太平天國運動從1851年金田起義到1864年天京陷落,共經專歷了14年之久屬,涉及了南北方大半個中國,被我們的教科書稱為「農民運動的最高峰」。
2、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英法聯軍直接從天津大沽登陸,長驅直入拿下北京城,火燒圓明園。咸豐皇帝帶著慈禧、慈安和他的顧問班子逃亡承德,留下恭親王奕䜣應付局面。
3、軍閥混戰時期
主要戰事為各北洋軍閥間的混戰,以及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革命的土地革命斗爭,戰爭次數達 679 次。
4、抗日戰爭時期
從 1931 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至 1945 年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歷時 15 年,共殲敵 1714117 人(其中偽軍 1186695 人),作戰 125165 次,真可謂史無前例。
5、解放戰爭時期
戰爭范圍更廣,次數自然也不會少。據《解放戰爭紀事》、《全國解放戰爭簡史》等書統計,截至 1949 年年底,解放軍共殲敵 744.5 萬人。
E. 一旦戰爭爆發,躲在中國哪裡最安全
我覺得如果爆發戰爭,在北京應該是最安全的。
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都,北京所代表的政回治意義是十分重答要的,代表了這場戰爭的進度和我們現在的戰場情況。
如果一個國家的首都都被攻陷的話,這個國家就會成為象徵意義上的滅亡,也許還有非常強大的實力,但是對於軍隊士氣和戰場的局勢,都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影響。
北京作為我們國家的首都,國家的主要領導部門都在北京,國家的重要領導人也都在北京,另外還有各個大公司的總部,有錢人總是很會保護自己的,更不要說各位領導了。
如果有這些人的地方都不安全,那中國還有哪裡是安全的呢?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也只能這么想了。
我相信中國軍隊的強大,相信我們的部隊戰鬥力,肯定是能保護好我們的祖國每一寸領土的,因此就算是爆發戰爭,國內的大部分地方應該都是比價安全的。
北京作為首都城市,我認為是最安全的,我們的國家有足夠的能力保護好自己的首都。
F. 如果當中國發生戰爭,我們應該躲在哪裡才安全,應該做些什麼
躲大山裡人少敵軍轟炸也不會轟炸山區沒意義。
躲外國領事館里,但是一定要專看清楚是誰的屬,別跑敵軍領事館里去或友軍的也不行。
躲醫院里聯合國規定戰爭不牽扯醫院,教會,孤兒院,養老院等民間組織和公益場所,敵軍打也不敢打這些地方,否則就是跟聯合國作對。
去北京,北京一定是防禦重陣。
都打算躲起來了那你還做什麼啊?怎麼能活著怎麼做唄,其他的都沒必要了。
你的提問很現實,唱反調的到時都嚇尿褲子了,不如現實點。因為沒發生,所以怎麼叫喚都可以,但是你挺實誠。
G. 中國近代史、清朝皇帝共有幾次出逃分別逃到了哪裡
清朝皇帝共出逃兩次。
第一次,咸豐帝,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並掠奪珠寶、將其焚毀。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戰爭以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結束。
第二次,光緒皇,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慈禧太後帶領光緒帝倉皇出逃至西安。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條約》的簽訂為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7)中國戰爭年代逃那裡擴展閱讀:
簽訂條約
1858年5月,英法聯軍侵佔大沽炮台,並以進攻北京作為威脅。6月23日,迫使清政府與英、法、俄、美四國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主要內容:公使進駐北京;開放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可以自由駛入長江一帶通商口岸;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商;外國傳教士可以到內地自由傳教;中國對英、法兩國賠款600萬兩白銀。
1860年10月,英法侵略軍佔領北京。侵略者以焚毀皇宮作為威脅,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作為《天津條約》的補充,續增的條款包括: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給英國;准許外國人在中國買賣人口;將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財產發還,法國傳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買田地,建造教堂;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H.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從那一年開始的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的。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8)中國戰爭年代逃那裡擴展閱讀:
戰爭損失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始終存在著兩個戰場,即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兩個戰場在中國抗日戰爭中逐漸形成,在戰略上相互配合。
據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國民政府軍作戰傷亡322萬7926人、病亡42萬2479人,總計損失365萬0465人;軍令部統計自七七事變以來陸軍陣亡131萬9958人、負傷176萬1135人、失蹤13萬0126人,空軍陣亡4321人、負傷347人。
行政院發布的《關於抗戰損失和日本賠償問題報告》中公布全國軍民人口傷亡統計數字如下:軍人作戰傷亡3227926人,軍人因病死亡422479人,此數字不包括台灣省、東北地區和解放區軍民的傷亡數字。
參考資料:網路-抗日戰爭
I. 中國建國後的戰爭都有哪些
我國建國後的戰爭有:抗美援朝戰爭、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蘇珍寶島戰役、抗美援越戰爭、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中越陸地邊境戰爭等。
1、抗美援朝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軍越過三八線,並公然聲稱:「在歷史上,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威脅中國安全。1950年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
J. 抗日戰爭時期有逃跑的中國人嗎
有,大多逃亡於祖國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