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軍事戰爭 > 中國蘇聯戰爭

中國蘇聯戰爭

發布時間:2021-02-05 13:50:39

『壹』 中國和前蘇聯進行過戰爭嗎

69年的珍寶島事件,蘇方出動坦克裝甲車入侵珍寶島,我方自衛還擊。戰後繳專獲蘇軍屬當時最先進的(62式)主戰坦克。之後蘇聯蓄意報復在新疆邊境鐵列克提地區(與哈薩克接壤)挑起鐵列克提事件,悍然伏擊我巡邏部隊,38名戰士和3名民兵犧牲,打傷我方增援戰士12名。這就是著名的鐵列克提事件。兩個事件,珍寶島我方取勝屬於小規模武裝沖突,沒有大兵團作戰(我軍是沒多少人,蘇軍是啥裝備都拿出來了)。鐵列克提事件是蘇軍蓄意挑釁

『貳』 中國和前蘇聯進行過戰爭嗎拜託了各位 謝謝

有啊。 1969年的珍寶島爭奪戰,雙方死傷都不多。但當時的蘇聯派出了最先進的坦克專,結果被中國的部隊炸開冰面屬,沉入海底,蘇聯人以為冰天雪地,雙方都沒辦法打撈。結果當天晚上,中國軍民就將沉底的坦克打撈上岸,並在這輛坦克的基礎上,研製出了中國後來的幾乎所有先進坦克。

『叄』 中蘇戰爭有哪些

如果從歷史上看,我們與蘇聯的主體俄羅斯的戰爭非常多,可以說俄羅斯和日本一樣是中國的宿敵,但是僅蘇聯時代的話,據公開資料顯示,一共發生過兩場戰爭。
1、1946年,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軍隊為捍衛中國之主權,同入侵的蘇聯軍隊在外蒙古進行過一場異常慘烈的戰爭。
在整場外蒙古戰爭中,國軍投入的總兵力(外蒙古守備部隊與北進國軍)為19個軍,總計60餘萬人;有1個軍被包圍殲滅(第88軍),6個軍經受較大傷亡。截至1946年3月,總的傷亡數字為:戰死22315人,失蹤173人,被俘2478人,重傷75982人。
蘇軍投入的總兵力為3個方面軍(新西伯利亞方面軍、外貝加爾方面軍、遠東第2方面軍),總計80萬人以上,有3個集團軍被包圍殲滅(紅旗第1集團軍、近衛第8集團軍、第5集團軍),4個集團軍和1個軍遭受重大傷亡。然而,關於蘇軍總的傷亡情況,蘇聯戰史則諱莫如深。1957年蘇聯國防部的戰報相當籠統:戰死54000人,失蹤7000人,被俘102000人,重傷152000人;國軍於戰後的戰報則為:斃傷287800人,俘虜153300人,其中空軍戰果為斃傷96500人(台灣《空軍戡亂戰史》)。根據俄羅斯歷史學家普羅霍羅夫的統計,蘇軍在此戰中戰死11萬人,重傷23萬人,被俘15萬人,這一數字亦缺乏足夠的可信度。要詳細獲知蘇軍的傷亡數字,有待於蘇聯檔案資料的進一步開放。
然而,這段中國戰史上無比輝煌的篇章,卻是以悲劇作為結尾。
2、1969年,新中國軍隊為捍衛珍寶島的主權,同蘇聯軍隊進行了一場自衛反擊戰。
1969年3月,蘇聯軍隊幾次對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並向中國岸上縱深地區炮擊。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在這次事件中,蘇聯政府稱珍寶島屬於蘇聯,反誣中國邊防軍入侵蘇聯,並且公布了蘇聯政府對中國政府的「抗議照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珍寶島無可爭議就是中國的領土,而且長期以來一直是在中國的管轄之下,有中國邊防部隊進行巡邏。蘇聯的所謂「抗議照會」是推行社會帝國主義侵略政策的強盜邏輯。
整個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中,中國邊防軍斃傷蘇軍230餘人(蘇聯公布的蘇軍傷亡數字為152人),毀傷坦克裝甲車輛19輛。
我軍陣亡71人(統計至1969年11月為止),68人現安葬於寶清縣珍寶島烈士陵園,齊齊哈爾的西滿烈士陵園里有2位,十八站烈士陵園有1位。
戰爭最終以侵略者可恥的失敗而結束。

『肆』 蘇聯和中國發生過戰爭嗎

珍寶島不夠戰爭級別
算上戰爭級別的是中東路事件,是對1929年發生的中蘇沖突的稱謂。

起源

「中東鐵路」,是「中國東清鐵路」的簡稱。1896年俄國從清朝政府手中取得橫貫中國東北修築鐵路的特權,以縮短西伯利亞鐵路的路程。這條寬軌鐵路連同從哈爾濱到旅順軍港的支線(實際上又縱貫整個東北)到1903年全部完成。命名為「東清鐵路」。俄國的東省鐵路公司又取得沿鐵路兩側數十公里寬地帶的行政管理權甚至司法管理權。於是在東北的心臟地帶出現一個遠比普通租界規模龐大得多的不受中國管理的「國中之國」。俄國也得以方便地控制整個中國東北地區。

日俄戰爭爆發後,日本控制了長春以南的路段,一般稱為南滿鐵路;長春以北的路段則繼續被俄國控制。該鐵路和中國鐵路路軌寬度不一樣,不能同中國的鐵路接軌。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長春以北路段繼續由中蘇合辦。基本仍維持「國中之國」的狀態。

1928年,東北軍閥張學良將軍宣布歸附南京中央政府,中國實現了表面上的統一。張學良憤怒聲討紅白兩大帝國主義(俄、日)對中國東北進行瘋狂滲透,導致北患無休無止。1929年7月,張學良的東北政府決心奪回失去的主權,並切斷蘇聯對中國共產黨的支持,開始驅逐中東鐵路蘇聯職員,查封哈爾濱蘇聯商業機構,開始著手收回中東鐵路。同年7月18日,斯大林掌握實權後的蘇聯政府宣布對華斷交,並命令蘇軍在中蘇邊境黑龍江吉林段准備武裝介入。

經過

1929年8月14日,蘇聯沿中東路一線向中國進攻,戰爭開始,張學良領導下的王樹常、胡毓坤、於學忠、鄒作華、沈鴻烈等將領均試圖遏止蘇聯進攻,不過,因為蘇聯動員新進武器與大量兵力,使東北軍在隨後被蘇軍擊敗,東北多處地方被蘇軍佔領。

由於當時中國共產黨對此事件態度曖昧,讓其被認為幾近「賣國」,失去了不少中國民眾的支持。中東路事件後,對中國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使得中國間接失去了可以在東北地區可以藉以抗衡日本影響的力量,為日本發動對中國東北的佔領鋪平了道路。而東北軍的迅速潰敗,暴露了東北軍外強中乾的實際情況,也直接鼓勵了日本關東軍在東北採取行動的決心。另外,張學良,王樹常,胡毓坤,於學忠,鄒作華,沈鴻烈雖未能於該役獲勝,但是積極抵抗蘇聯紅軍的態度與立場,讓他們獲得了中華民國國軍首批青天白日勛章。

中國共產黨在中東路事件中的作用

192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中東路事件偽滿洲省委的指示信》。指出,中東路事件不是蔣介石或張學良某一軍閥的單獨行動,而是他們在帝國主義指使下的共同行動,中蘇共管中東路,在於不使中東路單獨交給國民黨政府,作為帝國主義反蘇戰爭的根據地,國民黨軍閥所謂收回中東路自管,是欺騙群眾,真意是想利用中東路事件掩蓋其出賣民族利益的行動,從而轉移群眾視線,使群眾走上反蘇的道路。指示信要求,省委必須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對付這一事件。

1929年7月20日中共滿洲省委就中東路事件寫給中央的報告指出,經過幾次討論,省委同志認為:(一)中東路事件雖然是由國民黨軍閥出頭,但它仍然是帝國主義對蘇聯武裝進攻的開始;(二)那種認為帝國主義加緊同蘇聯的矛盾,會減輕帝國主義相互間的矛盾的觀點是不正確的;(三)這一事件的前景會促進世界大戰的爆發,使戰爭的准備時期更加縮短。二十二日,省委把對形勢的分析意見寫成政治通訊,發給各級黨組織,並責成各級組織和黨團同志除了秘密的宣傳、鼓動外,還要利用公開的可能,通過出版刊物、散發傳單、張貼標語等各種形式擴大宣傳,以啟發群眾的覺悟。

中東路事件後果

中國軍人死傷及被俘人員9000餘名(傷亡2000名,被俘7000餘名)。據蘇方統計,蘇軍被擊斃143人,失蹤4人,受傷665人。

值得一提的是,中東路事件期間,蘇占據中國領土黑瞎子島,這是日後中俄在領土爭端中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

『伍』 中國跟蘇聯的戰爭1960年到1985年

珍寶島,中國勝利。
鐵列克,蘇聯勝利。

『陸』 中國對蘇聯的戰爭過程

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面積0.74平方公里,歷來為中國領土,當地居民祖祖輩輩在這里從事生產活動,中國邊防軍也一直在這一地區執行巡邏任務。自六十年代初期後,隨著中蘇關系的不斷惡化,中蘇邊界開始多事。六十年代中期後,蘇聯不斷對中國實施軍事壓力和威脅,在中蘇邊界上挑起事端,從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蘇聯軍隊在中蘇邊境地區挑起各種邊境事件達4180餘起。1967年後,蘇聯邊防軍開始入侵中國領土珍寶島,阻撓中國邊防部隊巡邏隊上島巡邏,多次製造流血事件,打死打傷中國邊防部隊巡邏官兵多人,抓捕中國漁民。對於蘇軍的挑釁行徑,中國邊防部隊嚴格執行中國政府、中央軍委的指示,採取了極大的剋制忍讓,但蘇聯政府對中國政府的嚴正抗議和警告置若罔聞,蘇聯邊防軍的挑釁行為毫無收斂。

1969年3月2日8時,中國邊防部隊派出巡邏分隊登島執行巡邏任務。蘇軍發現後,立即出動70多人,分乘2輛裝甲車、1輛軍用卡車和1輛指揮車,從蘇聯境內分路向珍寶島急進,接近珍寶島後,列開戰斗隊形向中國邊防巡邏分隊進逼,並以一部兵力向中國邊防巡邏分隊的一個小組側後穿插。入侵蘇軍不顧中國邊防巡邏分隊向其發出的警告,突然開槍射擊,打死打傷中國邊防巡邏人員6人。中國邊防巡邏分隊被迫進行自衛還擊。中國邊防巡邏第二小組聽到槍聲後,在班長周登國的指揮下,給側後的入侵蘇軍以沉重打擊。隨後,中國邊防巡邏分隊發起反擊,但遭到叢林中蘇軍的猛烈射擊。中國邊防戰士於慶陽猛然躍起,向叢林蘇軍射擊,吸引火力。蘇軍火力向他射擊,擊中他的頭部,他倒下後不久,頑強地站起,端起沖鋒槍繼續向蘇軍沖擊,直至英勇犧牲。副連長陳紹光指揮一個班迂迴到叢林中蘇軍側後,但一股蘇軍又從他的側後沖來,兩面機槍夾擊他們。陳紹光一面指揮分隊英勇還擊,一面奮勇向蘇軍一個機槍火力點沖去。這時他身受重傷,仍然堅持移動到有利位置,打掉了這個火力點後,倒在了血泊中。經1個多小時激戰,中國邊防部隊擊退了入侵珍寶島的蘇聯邊防軍。
3月15日凌晨,蘇軍邊防軍60餘人在6輛裝甲車的掩護下,從珍寶島北端侵入。中國邊防部隊某部營長冷鵬飛奉命帶領一個加強排登島,與入侵蘇軍形成對峙。8時許,蘇軍發起攻擊,冷營長沉著指揮,堅守有利地形,指揮部分兵力分割蘇軍,經一個小時激戰,打退了蘇軍的進攻。

9時46分,蘇聯邊防軍在炮火掩護下,出動6輛坦克5輛裝甲車向珍寶島接近,從南北兩側發起攻擊,並以密集火力封鎖江叉,攔阻中國邊防部隊登島支援。堅守在2號陣地上的無坐力炮班長楊林,佔領有利地形阻擊蘇軍,待蘇軍坦克駛近到只有10餘米遠時,他接連投出5枚手雷,打亂蘇軍隊形,使其一輛坦克闖入雷區被炸壞。楊林帶兩個炮班機動射擊,他連續擊中3輛裝甲車,但他也不幸被蘇軍坦克炮火擊中壯烈犧牲。

13時35分,蘇軍邊防軍縱深炮火猛烈襲擊中國防禦陣地,正面達10公里,縱深約7公里。炮擊2小時後,蘇軍100餘人在10輛坦克和14輛裝甲車掩護下,發起第三次進攻。守島的中國邊防部隊分割其步兵與裝甲、坦克聯系與蘇軍近戰,減弱其火力。火箭筒手華玉傑越打越勇,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絨衣,先後擊毀擊傷蘇軍4輛裝甲車。經50多分種激戰,勝利地粉碎了蘇聯邊防軍的第三次進攻。

這一天,蘇軍先後出動50餘輛坦克、裝甲車和100多名步兵,運用直升飛機和縱深炮火掩護,並炮擊中國境內縱深地區。中國邊防部隊同入侵蘇軍共激戰9個多小時,頂住了蘇聯邊防軍的6次炮火急襲,擊退了蘇聯邊防軍的3次進攻,勝利地保衛了珍寶島。

17日,蘇聯邊防軍又出動步兵70多人,向島上敷設地雷,企圖阻止中國邊防部隊登島並拖回被中國邊防部隊擊壞滯留在江叉的一輛T-62型坦克。中國邊防部隊以炮火將其擊退,被炸壞的蘇軍坦克被中國邊防軍繳獲,成為蘇聯侵略中國領土的鐵證。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國邊防部隊在嚴寒條件下,面對蘇軍的先進坦克、裝甲戰車,毫不畏懼,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採取靈活的戰術,用鮮血和生命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作戰中,人民群眾積極支前,保證了反擊作戰的勝利。為了表彰黑龍江邊防部隊的英雄事跡,中央軍委於7月30日發布命令,授予孫玉國、杜永春、華玉傑、周登國、冷鵬飛、孫征民、楊林、陳紹光、王慶榮、於慶陽等10名官兵以「戰斗英雄」稱號,給邊防部隊偵察連、一連和公司邊防站等10個單位各記一等功一次。

『柒』 中國和前蘇聯進行過戰爭嗎

一、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因黑龍江流域的珍寶島的歸屬問題於1969年3月間在島上發生的武裝沖突。事件以中方勝利告終,中方在事件後實際控制了珍寶島。

事件致使中蘇關系進一步惡化。珍寶島一役後,蘇聯高層曾多次商討要對中國進行報復,並明確發出先發制人和核打擊的威脅,中方作出相應輿論回擊。蘇聯更是從周邊圍堵和威脅當時的中國。這使得珍寶島事件成為繼古巴導彈危機後冷戰期間又一次爆發全面核戰爭的重大危機。


二、1969年8月11日,中國軍隊例行發信號邀請蘇聯方面軍事長官會談。然而,蘇軍沒有參加這次會議。

8月13日上午8時,中國邊防人員三支巡邏隊共90人左右按照既定巡邏路線開始巡邏,而這次巡邏也一反常態,人數是正常情況下的3倍,且事先向省軍區、中央軍委和外交部作了匯報,並做了應對准備,並攜帶了剛剛研發的不明型號槍榴彈。

中方稱在中方巡邏途中,蘇軍出動直升機掩護坦克裝甲部隊,在炮火支援下襲擊在鐵列克提地區包圍了中國巡邏隊的其中一支。蘇方稱沒有出動坦克,只出動4輛BTR-60PB裝甲運輸車。中國邊防人員抱著「寧可前進一步死,絕不後退半步生」的精神與300餘名蘇軍作戰, 依仗地形激戰5個多小時。

由於增援軍隊未能趕到,並缺乏重武器支援,以至主陣地(695.5無名高地)被圍的28名邊防人員(包括3名隨軍記者)全部陣亡(主陣地被俘的5人中4人後來死亡,包括排長高春林、新華社記者王一兵、副站長裴映章、排長李國貞。

被俘新兵袁國孝經外交交涉在9月22日被送回中國。),支援部隊也有6人陣亡,數人受傷,包括民兵。

(7)中國蘇聯戰爭擴展閱讀:

國防意義

在國防建設上,珍寶島戰役也產生了諸多影響。珍寶島戰役結束後,蘇聯對中國的實力也有了新的評價,這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蘇聯的戰爭企圖。

此後,中蘇兩國的態度都發生了轉變。冷戰結束和蘇聯解體後,中俄雙方繼續加深聯系。隨著中俄關系的升溫,中俄邊界勘定、中俄東馬格拉2.16邊境沖突事件的低調處理、雙邊貿易的不斷發展,邊境局勢已不再緊張。

網路-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網路-鐵列克提事件

『捌』 中國與蘇聯之間是否發生過戰爭,由什麼引起結局怎麼樣

發生過。

1,、遠東路戰爭

2、珍寶島之爭

3、鐵列克提事件

『玖』 有關於中國和蘇聯戰爭的詞語

珍寶島戰役。
1969年3月,蘇聯軍隊幾次對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專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並向屬中國岸上縱深地區炮擊。
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
在這次事件中,蘇聯稱珍寶島屬於蘇聯,反誣中國邊防軍入侵,並且公布了蘇聯的「抗議照會」。中國指出:珍寶島無可爭議就是中國的領土,而且長期以來一直是在中國的管轄之下,有中國邊防部隊進行巡邏。
這場戰爭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是中蘇走到了矛盾的巔峰。同時,美國在這場沖突中的態度,直接導致中美開始走近。

之後,中國漸漸的和美國聯手對抗蘇聯,尤其是79年後,開啟了中美十年蜜月期。
三大國的關系,因為戰爭變幻。

閱讀全文

與中國蘇聯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