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抗戰或其它時期的英雄母親的故事
郝夢齡(1898—1937), 字錫九,河北藁城縣人。青年時投身行伍,後入保定軍官學校學習。北伐戰爭時任國民革命軍第軍第2師師長,抗戰爆發後任國民革命軍第9軍軍長。
1937年 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郝夢齡請纓北上抗日,並偷偷給家人留下遺言:「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犧牲。萬一陣亡,你等要聽母親的調教,孝順汝祖母老大人。至於你等上學,我個人是沒有錢。將來國家戰勝,你等可進遺族學校」。郝夢齡到達石家莊後,指揮第9軍和晉綏軍第19軍、第35五軍、第61軍堅守忻口以北龍王堂、南懷化、大白水、南峪線的主陣地。戰前,他鼓勵官兵說:「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戰爭,只有犧牲。如再退卻,到黃河邊,兵即無存,哪有官長。此謂我死國活,我活國死。」 10月11日,日軍指揮官板垣征四郎指揮日本第5師團,在飛機、大炮、坦克的掩護下,傾全力向忻口陣地發起猛攻。面對強敵,郝夢齡毫無懼色,親臨第一線指揮第9軍在日軍飛機、大炮轟炸時掩蔽起來,日軍炮火一停,沖上陣地用步兵武器狠狠打擊日軍,多次與日軍展開了白刃肉搏,戰況之慘烈,雙方損失慘重。10月12日,南懷化主陣地被日軍攻破,第9軍與日軍在忻口兩北、南懷化東北的 204高地上展開激烈的拉鋸戰,一晝夜竟易手13次之多,終於佔領了204高地,第9軍損失慘重。為了堅守陣地,郝夢齡對陣地上的將士說:「先前我們一團人守這個陣地,現在只剩下一連人還是守這個陣地,就是剩下一個人,也要守這個陣地。我們一天不死,抗日的責任一天就不算完。出發之前,我已在家中寫下遺囑,打不敗日軍決不生還。現在我同你們一起堅守這塊陣地,決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一你們不管是誰,都可以槍斃我!你們不管是誰,只要後退一步,我立即槍斃他。」10月15日夜,總司令衛立煌給郝夢齡增派了7個旅,並命令他分三路夾擊日軍。16日凌晨,郝夢齡率部隊對日軍陣地發起了攻擊,槍炮聲如雷,喊殺聲震天,日軍節節敗退。第9軍乘勝追擊日軍,混戰中,郝夢齡不幸被日軍機槍子彈打中,壯烈犧牲。
② 如果一個人的母親是日本人,父親是中國人在抗日戰爭時期。你說他會幫哪邊
最佳答案是現在真理那一邊!可惜啦!真理往往都是在少數人手裡!哈哈!
③ 抗日戰爭時期哪位共產黨員的母親面對敵人說我是一個中國人,一向不知道投降二
抗日戰爭時期回民支隊司令共產黨員馬本齋的母親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不向敵人低頭,一向不知道投降二字,保持了一位中國人的氣節,是我們現代人學習的榜樣。
④ 抗日戰爭時期關於母親保護子女的感人故事!急需!!
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她滿百歲了。 她曾是六個子女的母親,但由於家庭貧窮,只養活了一個。接連經歷失子之痛的她,把抗戰中的難童當作自己的兒女,用無私的母愛,關懷著戰時保育院的每一個孩子。 當年,孩子們都叫她劉媽媽。60多年後,她關愛過的那些孩子都白發蒼蒼,他們親切地叫她「抗戰媽媽」。 她叫劉英碧。她的善良、勤勞換得了三任保育院長的關照。 這兩天,66歲的王家萍在邀約人。她是中國戰時兒童保育總會重慶保育生聯誼會勤務組成員。 王家萍家住江北區鯉魚池街道大興村,她是在邀約聯誼會成員葉真容、崔遇憲等,正月初三一起到渝北區兩路,為「抗戰媽媽」劉英碧慶祝百歲生日。 王家萍說:「當年的保育媽媽,就剩下她一個了。她能長命百歲,是上天對她的恩賜。」 每月報酬7.5公斤米 她每天多洗十多套衣服,每月可多領2.5公斤米 11日中午,渝北區龍達街龍達巷2單元一私人住宅內。百歲老人劉英碧坐在藤椅上,面前的台式電烤爐被調到最低檔,60多歲的兒媳艾生群緊挨婆婆取暖,並陪她說話。也許是電爐烘烤的緣故,劉老太太飽經滄桑的臉容光煥發。尤其是她聽孫子王治說,當年的好幾名保育生過幾天要為她祝壽,她慈祥的面容透出美滿的幸福。「好幾十年了,她們還記得我,不容易啊!」老人一聲嘆息,陷入沉思。1938年,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成立之初,30歲出頭的劉英碧辭去江北機械廠的工作,到保育會四川直八院(以下簡稱保育院)當了一名保姆,擔當起照顧保育生的任務。保育院是國共兩黨共同設立的慈善機構,專門收留抗戰時期的難童,包括抗戰英烈的後代、失去父母的孤兒等,設在重慶原江北縣水土沱,共有保育生四百多名。 劉老和另三名保姆負責為全院保育生洗衣服。那時不領工資,每月的報酬是7.5公斤米。劉老從小在農村長大,沒讀過書。但她能吃苦,幹活賣力,動作麻利。由於有些年齡小的保育生不講衛生,衣服穿得又臟又臭,另外三名保姆不願洗。「她們都不洗,只有我洗噻。」劉老笑著說,她每天要比她們多洗十多套,這樣,每月要比另外三名保姆多領2.5公斤米。 都喊她劉媽媽 她看到所有的人都面帶微笑,一副慈祥、親切的標准媽媽形象 「那個黃金玉……就像我的親生女。」回憶起保育院的事,劉老就激動,結果不停咳嗽,一旁的兒媳婦一邊給她捶背,一邊給她喝水。 劉老邊咳邊斷斷續續地說,有一年,很多保育生得了一種「打擺子」的怪病,有的死了,「黃金玉最讓我難忘——長得白白胖胖的,每每碰到小金玉,她都喊我劉媽媽,有時還對我撒嬌。自從患上『打擺子』,小金玉每次抽筋,就痛得不停喊劉媽媽,幾天後小金玉死了。我打掃她房間時,一看到她平常穿的黃衣服,就想起她可愛的樣子。她就像我的親骨肉,我傷心了好久。」 「劉媽媽就像我的親媽媽!」現已80歲、身居武漢的任光旅在電話中激動地說,印象中,每天早上和下午,劉媽媽出入保育院的大門時,先聽到「哐」地一聲,然後就看見她背一大背衣服。她看到所有的人都面帶微笑,一副慈祥、親切的標准媽媽形象。「我們從小失去父母的保育生,都很親近她。」
「保育生都喊我母親劉媽媽。」事過60多年,劉老70多歲的兒子王軍飛仍記憶猶新。當時,王軍飛七八歲。因家裡貧窮上不起學,他每天跟著小叔叔,到母親工作的保育院撿炭。每次到保育院,他聽到保育生都親切地叫母親劉媽媽。去的次數多了,保育院的老師和學生都認識了他,還經常請他到保育院吃飯。
「他到保育院吃飯還被狗咬過。」劉老接過王軍飛的話說,那是夏天,王軍飛光著上身,被保育院的幾個學生喊去吃飯。不料被保育院的狗把腰給咬了一口,鮮血直流,幾個月傷口才好,至今還留有疤痕。
努力工作贏得尊重
每次殺豬,除了她應得的一份,允許她再帶一缽回家
劉老18歲時嫁到王家,共生有6個子女。但5個分別在四五歲時不幸夭折,只有兒子王軍飛活了下來。嫁到王家時,公婆是個盲人,丈夫還有3個未成年的弟弟,一家人的生活由她和丈夫支撐。兒子還未成人,丈夫就因風濕病癱瘓在床,兩年後撒手人寰。從此,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全部落在她肩上。她白天到保育院照顧保育生,把保育生的衣服背到嘉陵江去洗,晚上回家還要為一家人的生計操勞。
「在保育院工作的幾年,我工作賣力,對保育生照顧得好,換得了三任院長對我的關照。」劉老回憶,第一任院長姓胡,一年後換成趙院長,最後換成朱院長。但趙院長呆的時間最長,也是對她關照最多的院長。她說,當時保育院每周要殺一頭豬,讓全院四百多名保育生」打牙祭「。那年頭,肉很珍貴,對劉老那樣的貧苦家庭來說,吃肉是一種奢望。每次,她都將自己那份藏在工作間,下班端回家給公婆、兒子和三個弟弟吃。後來,趙院長發現了她的秘密,被她的愛心感動,特把她帶到廚房打招呼,每次殺豬,除了她應得的一份,允許她再帶一缽回家。為感謝院長,劉老工作更加賣力,院里的臟活、累活,她總是搶著干。「我受了別人的恩惠,只能多幹活來回報。」
「母親工作出色,對保育生好,也是全院公認的。」王軍飛稱,母親經常用自己的經歷教育兒孫。因和三任院長關系好,保育院遷址南京前,朱院長叫母親帶著自己一起到南京,但母親考慮到家中婆婆和幾個叔叔沒人照顧,婉拒了朱院長的好意。有一天,母親像往常一樣去上班,一到保育院,朱院長就告訴她,保育生全部轉到了南京,還把剩下的2.5公斤米給了母親。
「我當時好失落。」劉老接過兒子的話,「當時,我端著朱院長送給我的米,看著空盪盪的保育院,心裡好難受。我捨不得他們呀!」
半世紀的牽掛
劉媽媽緊緊拉著幾名滿頭銀發的保育生,眼裡噙著淚水
任光旅在保育院時叫任大興。他出生河南開封,喜吃麵食。當年,保育院吃的是糙米,他得了「打擺子」的病,劉媽媽照顧他時,每天特地悄悄給他煮麵吃,還一口一口喂他。回憶起當年的情形,任老在電話那頭不停抽泣。
他說,在保育院六年級那年的一個晚上,兩名女老師突然被逮捕。他們懷疑是平常打扮妖艷的李醫生告的密,以為她是特務,遂與部分保育生組成「死裡求生團」,將李醫生狠狠打了一頓。為此,他被保育院開除。由於走得倉促,他沒能向劉媽媽道別。之後,他輾轉重慶璧山、河南開封等地,最後定居武漢。半個多世紀以來,任大興改名為任光旅,但他時刻都牽掛著劉媽媽,也在四處打聽劉媽媽的消息,但每一封寄出的信都石沉大海。前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劉媽媽還健在,遂不顧年老體衰,從武漢來渝,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
保育院從重慶遷到南京後,劉老到原江北火柴廠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因忙於一家人的生計,她很少與保育院的保育生聯系。直到9年前,她才隨兒子從水土鎮搬到渝北區居住,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前年,任大興與幾名保育生見到劉老,齊聲喊了一聲「媽媽」。劉媽媽緊緊拉著幾名滿頭銀發的保育生,眼裡噙著淚水,半晌說不出一句話……
任光旅了卻了半個多世紀的心願。之後,他與劉媽媽相互留下聯系方式,依依不捨地回到了武漢。每當想念劉媽媽時,他就打電話給劉媽媽。「我原打算到重慶為劉媽媽過百歲生日,因身體原因不能來了。」任光旅深感遺憾,但他表示,會為劉媽媽寫一封祝賀信,以表達對老人的崇敬與愛戴。
⑤ 有人把中國比作華廈兒女的母親,試著用一個比喻句闡釋一個你對祖國母親的印象
寫比喻句:
祖國是中華遊子們心中的港灣。
分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本體是祖國,
喻體是港灣,
是比喻中的暗喻。
⑥ 現今中國和抗日戰爭時期比起來有什麼差別
1,政治上現在的中國有統一的政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有國共兩黨,雖說版統一戰線但權各打各,所以現在的中國政治上要比抗日戰爭時期穩定
2,經濟上現在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抗日戰爭時期無法比較
3,軍事上現在的中國各種高端武器都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武器裝備沒法跟世界相比的
4,唯獨人員素質,或許抗日戰爭時期比現在強,抗日戰爭時期雖說戰亂但每個中國人都不願意離開生我養我的土地,現在的中國有錢沒錢都想國外跑
⑦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把國家比作母親
「祖國-母親」是民.族國.家建構和愛.國主.義教育中最為常見的話語象徵。作為一種「隱喻結構」,它通.過「擬血緣關系」映射.了個體與國.家間的關系,建構了國.家的合法性,也塑造了公.民的國.家想像和國.家認同。「祖國.母親」是一個將人.倫倫.理轉化為政.治倫.理的隱喻概念,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從歷.史來看,「祖國.母親」的政.治隱喻是在近代以來的民.族和民.主革.命中逐步建構起來的,她主要來自對歐洲政.治文化的移植。這一隱喻植根於西方的宗.教及政.治傳統。晚清以來,隨著民.族國.家觀念的引入,這種國.家象徵女性化的歐洲傳統也傳入中.國,法國及蘇聯政.治文化的影響尤其明顯。這一隱喻的移植與內化也受到中.國自身政.治演變邏輯及文化傳統的影響。
作為一個來源於人們生活經驗的「實體隱喻」,「祖國.母親」具體可感,這一隱喻因而被廣泛傳播和接受。但從歷.史來看,這種人格化的、女性化的「祖國.母親」隱喻,其出現的時間並不悠久。實際上,在漢語中,現代意義上的「祖國」這個詞語是20世紀初才出現的。在之前的漢語文獻中,「祖國」只代指「祖先以來所居之地」。
據考證,中.國人稱呼自己的國.家為「祖國」應該是從清末的一批留日華人開始的。鄒容1903年初在日本所作的《革.命軍》中多次使用「祖國」一詞。秋瑾也有「頭顱肯使閑中老,祖國寧甘劫後灰」的詩句(《柬某君》)。梁啟超則在新舊兩種意義上使用「祖國」一詞,在1902年所著的《論佛教與群治之關系》中,稱「吾祖國前途有一大問題」。梁啟超在1905年的《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中,也使用了「祖國」一詞。實際上,「祖國」一詞在20世紀之後的中.國才逐漸成為現代國.民國.家的代稱,這當中應該經過了日語的中介。
而將「祖國」比喻為「母親」並形成一個固定的隱喻結構則是20世紀20.年代以後的事情,它最早在文學領域中.出現。聞一多的《七子之歌》對促成這一隱喻結構的形成及廣泛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作者有感於神州故土「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故作歌「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七子之歌》引言)。詩中將「祖國」比喻為「母親」,將割讓的殖民地比喻為「子女」,字里行間充滿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七子之歌》的廣為流傳,使「祖國.母親」的類比在全國的白話文中流行開來,也標志著「祖國.母親」這個概念隱喻的正式形成。
20世紀20.年代以後,「祖國.母親」的隱喻開始慢慢向各種文本繁衍。僅在現代詩歌語料庫中,就有16首重要詩人的作品中.出現過「祖國是母親」的概念隱喻,出現頻率非常之高。而經過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戰爭,「祖國.母親」的隱喻得到進一步的使用和引申,通.過文學和藝術傳播渠道,形成了一個以「祖國.母親」為核心意象的抒情話語網路,其影響也從文學領域擴散至政.治社.會領域。1949年以後,隨著新中.國的建立,「祖國.母親」的隱喻得到進一步的強化,直到今天,它已然是我們語匯中的一種「超穩定結構」。
萊考夫(Lakoff)和約翰遜(Johnson)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中指出:「隱喻的本質就是通.過一種事物來理解和體驗當前的事物。」可以看出,「祖國.母親」隱喻結構的核心是將「母親」和「兒女」的血緣關系和情感體驗投射和遷移至「祖國」和「國.民」的關繫上,進而使後者的關系變得可理解和可體驗。而從事實層面看,國.家和子民之間當然不可能存在血緣關系。
按照洛克、盧梭等人的說法,國.家與國.民實際上是一種契約關系,是通.過社.會契約而形成的共同體。國.家和「母親」的角色也是有根本差異的。正如劉擎教授所言:「與父母之愛不同,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情感遠不如前者那樣是一種自然的本能。因為國.家或民.族並不具有像家庭(以及宗族、部落、村落、地方社區甚至城市)那樣的經驗具體性和直接可感性。人們對國.家觀念的理解,以及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都不是『現成的』而是『養成的』。」但通.過「祖國.母親」這一隱喻,「現成的」和「養成的」這兩種東西融為一體,這正體現出隱喻的「創造性功能」。
「祖國.母親」隱喻中的兩種角色類型
布萊克(ВLack)認為,一個隱喻包含兩個主體,即喻體和本體,或稱為目標域(target domain)和始源域(source domain)。隱喻意義的產生是本體和喻體之間交互作用的結果,這一交互通.過映射(map onto)的方式進行。「映射」可以通.過「是」或「像」等語法和修辭手段喚.起「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性。「祖國.母親」實際上包含了「祖國是母親」和「祖國像母親」兩種意象關聯。這兩種關聯就建立在對本體和喻體的「相似性」的喚.起、建構和強化上。
作為喻體,「母親」有多種形象和內涵,她既是偉大的、堅強的,有時又是柔.弱的、悲傷的。歷.史地來看,「祖國.母親」的隱喻所包含的形象、角色與「母親」的內涵十分相似。在筆者看來,近代以來的「祖國.母親」形象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作為「強者」或者說「庇護者」的「祖國.母親」;另一種是作為「弱者」或「被庇護者」的「祖國.母親」。
中.國「祖國-母親」的隱喻產生於近代以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語境下,國.家四分五裂,民.族危亡迫在旦夕,因此作為「弱者的母親」是「祖國.母親」最早的喻象。在聞一多的《七子之歌》中,「祖國.母親」丟失了孩子,顯然就是一個「骨肉分離」的「受難者」。
而「九.一.八」之後,抗.日救亡運.動風起雲涌,民.族主.義及其構建也掀起了新的高.潮。如同「中.華民.族」的觀念形成一樣,反帝.國主.義侵略和亡.國滅種的民.族危.機加速了這一概念的形成。「祖國.母親」的政.治隱喻也一樣。正是在抗.日戰爭期間,這一隱喻更加頻繁見諸於各種文學藝術作品。
如1935年方誌敏在《可愛的中.國》中寫道:「朋友!中.國是生育我們的母親……我們的母親太可憐了,一個天生的麗人,現在卻變成叫化的婆子!站在歐洲、美洲各位華貴的太太面前,固然是深愧不如,就是站在那日本小姑娘面前,也自慚形穢得很呢!」在各種詩歌中,這一時期的「祖國」也頻繁地以一位「受.辱」的母親形象出現。如七月派重要詩人胡風1937年的《為祖國而歌》一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侮辱」「苦難」「眼淚」「呻.吟」「蹂.躪」「屈辱」「掙扎」等都是那一時期「祖國.母親」隱喻的關鍵詞。
1949年以後,中.國迎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政.權,「祖國.母親」的受難形象開始被新的形象所代替。「苦難的母親」的喻體轉變成為「新生的母親」「強大的母親」喻體。如冰心在《祖國.母親的心》一文中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九百多萬平方公里的河山被開發了,和煦的東風吹拂著,遍地進散著新土的芬芳,嶄新的社.會主.義建設,正在飛躍發展,我們多麼需要更多的勞動雙手呵!」
作家巴金在《我們偉大的祖國》(1959年)一文中將「祖國.母親」的新生描述為「返老還童」,抒發了生活在新中.國.母親庇護下的無比幸福之情。
孤兒們終於找回了自己的母親,一個和睦的大家庭在一盤散沙上面出現了。東方的天空中升起了一輪鮮紅的太陽。祖國帶著笑容站在我們的面前,展開兩只胳膊,把我們大家全抱在懷里,而且抱得那麼緊,一刻也不放鬆!我們中間哪一個不帶著哭泣又帶著笑聲接連地喚「親愛的媽媽」?哪一個不充滿幸福地感覺到自己和祖國中間那種血肉相連的關系?國.家變了!社.會變了!人也變了!這十年來我們走了多麼遠的路程!這十年來我們有了多麼大的變化!這十年來我們創造了多少移山倒海的奇跡!這十年來我們寫出了多少振奮人心的詩篇!做兒女的並沒有辜負這位返老還童的母親,我們偉大的祖國也為了兒女們的幸福一直不停地向前飛奔。
可見,1950年代的「祖國.母親」已經一改1949年.前母親的「受難者」形象,面目煥然一新。而50年代爆發的抗美援朝戰爭對於建構「偉大的祖國.母親」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無數的作家、藝術家充滿深情地歌頌國.家的偉大和祖國兒女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
盡管1949年以後中.國政.治曲折發展,但「祖國.母親」的形象並沒有發生大的改變。1⑨80年代後,隨著中.國與全球交往的增加及綜合國力的提升,歌頌「祖國.母親」的課文、歌曲、藝術創作及全國性的教育活動等有增無減,藉助各種大眾傳播的力量,「祖國.母親」的隱喻已經變得「日常化」,其形象也愈發「高大」。
「祖國.母親」的隱喻結構具有重要的政.治社.會化功能。「祖國.母親」實質上是一種對母.子血緣關系的模擬和再現。從社.會生物學的視角看,血緣關系是建立在人類生物學基礎上的最為親.密的一種關系,尤其是母.子(女)關系,它幾乎不需要藉助任何.文化灌輸就能形成緊密聯結。
由於「祖國-母親」模擬了這樣一種具有生物學基礎的血緣關系,因此具有一種幾近「天然的」合法性。當「祖國」變成了「母親」,「祖國」的合法性就建立在「母親」的合法性之上,母親的善良、慈愛以及對兒女的養育為「祖國」及「愛祖國」的正當性提.供了人.倫基礎。顯然,這一政.治隱喻彰顯了良好的國.家形象,也界定了國.家與國.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那麼,這個具有重要政.治功能的「祖國.母親」的隱喻又從何而來呢?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國.家」或「民.族主.義」的觀念在中.國古代就有,如《論語·微子第十八》中也有「父母之邦」的說法,但傳統中.國是一個男權主導的「君父一體」的政.治結構。因此,「祖國.母親」這樣一種國.家象徵的女性化現象,其淵源顯然是移植自外部而不可能是從傳統中內生的。
「祖國.母親」政.治隱喻的歐洲淵源
中.國人的現代民.族國.家觀念及愛.國主.義觀念直到近代才開始形成。在此之前,中.國人只有朝.廷和「天下」的觀念。19、20世紀之交,具有近代意義的國.家意識才逐漸為中.國知識分.子所接受。
陳獨秀在《實奄自傳》中回憶,直到1902年八國聯軍以後他才知道世界「是分作一國一國的……我們中.國,也是世界萬國中之一國……我生長二十多歲,才知道有個國.家,才知道國.家乃是全國人的大家,才知道.人人有應當盡力於這大家的大.義。」而在此之前,中.國人根本不知道「國.家」和「愛.國」為何物。正如梁啟超指出的:「其不知愛.國者,由不自知其為國也。」中.國人形成現代的國.家觀念和愛.國主.義觀念,是受到西方民.族國.家及民.族主.義思想的影響所致。
姜義華先生指出:「近代國.家形態,就中.國而言,不是傳統國.家形態在近代社.會發展基礎上的自然轉型,而是主要藉助對西方近代國.家的認同與移植建立起來的。」因此可以肯定,近代中.國「祖國.母親」的隱喻也只能是從西方民.族國.家建構的話語當中借鑒而來。實際上,早在中.國20世紀20.年代「祖國.母親」隱喻形成之前,在歐洲尤其是法國的民.族國.家話語建構中,「祖國.母親」的隱喻早已出現了上百年的歷.史。
歐洲「祖國」象徵的女性化及其宗.教色彩
在西方,「祖國」一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羅馬的時代,從古典時期的patria,到現代政.治中的patrie,veterland,motherland,「祖國」的概念具有多重含義,也歷經演變,這一詞語濃縮了西方幾個世紀的歷.史與社.會變遷。
美國學者毛里齊奧·維羅里(Maurizio Viroli)在梳理西方愛.國主.義的歷.史時指出:「現代的愛.國主.義話語是建立在古人遺產的基礎上的。現代哲學家、歷.史學家以及詩人都從古希臘羅馬尋找愛.國主.義的宗.教與政.治內涵。」
在歐洲,「祖國」與「熱愛祖國」一開始就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美國學者里亞·格林菲爾德在《民.族主.義:走向現代的五條道路》一書中詳盡闡述了歐洲民.族主.義的歷.史來源,他指出歐洲人對「祖國」的愛一開始就是與對宗.教的虔誠、對國王的虔敬關聯在一起的。在中世紀的西歐,「愛.國主.義」根本上是一種基.督教情感。「不論當patria一詞被解釋成『天國』,還是當它指代人出生的地方時,都是如此。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為了國.家而犧牲生命的虔誠越來越受重視。塵世間的祖國由於與宗.教有關系而被神聖化,因此它後來能夠成為神聖的來源。」
法國學者吉爾·德拉諾瓦(Gil Delannoi)也認為,歐洲「為民.族獻身」「為祖國犧牲」的現象和理念只有在歐洲濃郁的宗.教背景下才能得到理解,否則難以想像。
理解歐洲的「祖國」概念要置身於其宗.教和歷.史傳統,理解「祖國.母親」的隱喻也一樣。早在16世紀,法國就出現了民.族主.義建構中的「法蘭西母親」的隱喻。倡導「民.族共同體」的政.治家將法國想像成一個婦女,一位母親,她所生的孩子之間的宗.教沖.突撕.裂了她的身.體,蹂.躪了她的靈魂。
當時的作家也經常引用「法國.母親」形象:「法國,藝術、武力和法.律之母親,長年以來你用你的乳汁哺育我。」法.王亨利四世的醫生熱拉爾·弗朗索瓦(Gerard Francois)曾在給國王的名為《法蘭西偉大軀體的病痛》獻辭中寫道:「陛下,既然上帝使我在血統和名字上都是法蘭西人,因此……我最忠誠於我祖國的利益……當我看到祖國受到折磨的時候,我要給予她我力所能及的支持,這是每一個孩子天生就欠母親的。」
1765年狄德羅第一版的網路全書中收錄的「祖國」這一詞條中就有:祖國是每一個人的第一個母親。可見,祖國.母親在西方觀念認識中,具有普遍性的認識。
這種「祖國.母親」的隱喻一直延續到法國大革.命,並在大革.命時期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的建築材料。在法國大革.命中,「救國」(la salut puВLic)的觀念貫穿了始終。這個觀念的背後是一種新型的國.家觀念。祖國既是依法.治理的共同體,更是一種情感的共同體。聖茹斯特(Saint-Just)就將祖國這種共同體比喻成是「每個小家庭的圈子通.過那種子女對父母的愛一樣的感情連接起來的整體」。
「祖國.母親」及「祖國兒女」的隱喻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宣.傳與動員中十分普遍。1792年2月1日,巴黎聖安托瓦郊區的公.民向議會捐獻長矛,並發出呼請:「請接受我們的長矛和忠誠吧,尊重公共的意願,這能拯救我們的祖國,這也是祖國兒女傳達給主.權人.民代.表的心聲。」
革.命領.袖羅伯斯庇爾更致力於將法蘭西傳統的女性形象轉化為愛.國主.義的素材,他大力宣.傳「祖國是所有人.民共同的母親」這一觀念。1793年12月15日當內戰的前線傳來13歲孩子因反.抗叛軍而不幸被殺的消息時,羅伯斯庇爾立即決定以母.子意象來進行宣.傳,樹立「祖國.母親」的公.民信.仰。1793年12月28日,他在導報上歌頌約瑟夫·巴拉(Joseph Bara)贍養.母親為國犧牲的英雄事跡,稱約瑟夫·巴拉「用其所有來回報母親,再也沒有比此更完美的例子用來激發對榮耀祖國和美德的熱愛了」。
在法國大革.命後期,復雜的政.治斗.爭形勢使得羅伯斯庇爾急需建立一種新的公.民宗.教,以最大程度上實現國.民團結。這個新宗.教就是「祖國信.仰」。而「祖國.母親」隱喻的構建,是這個公.民宗.教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這種隱喻不僅影響了法國,也隨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而傳播至其他國.家。
歐洲「祖國.母親」隱喻的原型
在筆者看來,歐洲「祖國-母親」的隱喻主要有兩個原型或來源:一是古代希臘羅馬的「女神」崇拜。伴隨著文藝復興的出現,女神被視為一種精神象徵,進而被整合進政.治民.族主.義的建構中。通.過擬人化手法來表達抽象概念的做法,是西方政.治社.會化中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這一傳統並沒有因為反宗.教的政.治運.動而中斷。
我們發現,在法國大革.命時期,許多政.治象徵都是女性化的。莫娜·奧祖夫在《革.命節日》中寫道:「我們在革.命節日里看到,守護女神有自.由女神、勝利女神、理性女神和共.和國女神,雖然沒有法蘭西女神和祖國女神,但這個看不見的『女神』卻主.宰了整個節日。」
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以羅伯斯庇爾為代.表的激進的革.命理想主.義者,希望在法蘭西建立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共.和國,女神形象十分適合成為這種「政.治圖騰」。法國大革.命將「高舉著法.律和法蘭西盾徽的女性形象」圖騰化,這成為法國.民.族主.義建構的重要話語和象徵策略。
這種象徵和話語呈現在不同的傳播媒介中。在美術作品中,法國繪畫大師杜米埃創作了油畫作品《共.和國》(1848年),它表現了一幅「祖國.母親」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她的子女——人.民的親切的形象。這一隱喻主題在德拉克洛瓦創作的油畫《自.由引導人.民》(1830年)、呂德創作的雕塑《馬賽曲》(1836年)等藝術作品中也能觀察到。顯然這種大革.命文化是對法國文化傳統中對女性或母性崇拜傳統的轉化。
這種轉化和女性隱喻具有重要的大眾動員功能,尤其在徵兵與軍事戰爭中,「祖國.母親」的隱喻有利於武.裝全體公.民以保衛祖國。正如法國學者吉爾·德拉諾瓦(Gil Delannoi)在《民.族與民.族主.義》中所指出的:「近乎女神,要求其子女獻身的『祖國.母親』,出現在平等主.義的社.會里,其中所有人都為民.族的有機整體服.務,而當民.族成為在歷.史扮演其生命和命運角色的集體性人物時,這一專橫的母親便登上統.治者的寶座。」在女神般的「祖國.母親」面前,每個平等的公.民,都需要為她奉獻自己的一切。
歐洲「祖國.母親」隱喻的另外一個來源就是基.督教中的「聖母崇拜」文化。例如法國人,對聖母的崇拜古已有之,它和王.權崇拜以及王.權的神聖化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科萊特·博納(Colette Beaune)考察了法國國王通.過百合花接受天恩和被神聖化的過程。百合花原是聖母瑪利亞的象徵,法蘭西君主聲稱特別忠誠於她,因此,百合花就成了王室權威的象徵。
國王.權威通.過象徵性轉移,「混淆了上帝之母和法國國王的形象。在他們之間建立了一種新的關系,將國王們籠罩在瑪利亞的神聖光環下。對瑪利亞的崇拜同對國王的崇拜在貞潔的百合花標志中融合在了一起,它同時又是王室的標志。二者都由百合花來代.表,並統.一於百合花中」。
在現代意義上的法國.民.族主.義誕生以前,「國.家」與「國王」,「愛.國」與「愛王」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對祖國的崇拜」與對「聖母」的崇拜也是交織在一起的。在民間文化中尤其如此。我們可以從法國人對聖女貞德的崇敬中看出「聖母崇拜」對法國式愛.國主.義的影響。正如19世紀的浪漫史家儒勒·米什萊(JuLЕS Michelet)所指出的,貞德是法蘭西民.族最初的祖國意象,近代法蘭西的愛.國主.義誕生於這位女性身上,這顯然不是偶然。
而在俄羅斯的斯拉夫文化傳統中,女性崇拜的傳統也十分悠久。俄羅斯思想家別爾嘉耶夫在論述俄羅斯文化的特徵時就曾指出「俄羅斯民.族之魂」的女性氣質。在古羅斯接受基.督教以後,受原始女神崇拜及東正教「聖母崇拜」的影響,女性也被賦予了特殊含義。在俄羅斯文化中,女性因為她們美麗、強大而被賦予了「拯救」的使命。
「只有女性才能拯救俄羅斯」是許多俄羅斯文學、藝術的主題。在俄羅斯的東正教中,聖母崇拜更是十分普遍,這對俄羅斯人的國.民性格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蘇聯成.立後,沙俄時期的文化遺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繼承。實際上,蘇聯的政.治宣.傳充滿了「彌賽亞主.義」的氣息,對東正教傳統中的儀式、隱喻和象徵等都進行了吸收和轉化。東正教和沙俄傳統中的「聖母崇拜」和愛.國主.義顯然也被蘇聯所繼承和吸收。
實際上,蘇聯在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不久,就「創造性」地復活了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就在1934年,這個一度被認為在革.命和社.會主.義的意識中身敗名裂的『祖國』一詞,被布爾什維克恢復了名譽,而且注.入了新的內容,變成了『社.會主.義祖國』和『蘇聯愛.國主.義』。」蘇德戰爭是一個重要的催化劑。與沙俄傳統時代一樣,女性形象被蘇聯有機地整合進了愛.國主.義的話語中,表現在教育和宣.傳上,「祖國-母親」的政.治隱喻在蘇聯十分常見。
在蘇聯的衛國戰爭期間,愛.國主.義高漲,「祖國.母親的召喚」就是各種政.治宣.傳中的重要主題,這在許多宣.傳畫中有所表現。1941年,由伊·莫·托依澤創作的《祖國.母親在召喚》是這種政.治隱喻的代.表。宣.傳畫上隱喻「祖國」的「母親」神情嚴峻,目光堅定,充滿激.情,她正在號召她的兒女拿起武.器,打敗侵略者。這幅宣.傳畫大量印刷,在戰時發揮了巨大的感.召和激勵作用。
另外如《紅軍戰士,救救我們》(柯列茨基,1942年),《紅軍戰士,一切希望都在你們身上!》(依凡諾夫,1943年)等,表現的都是「堅定」或「充滿期待」的母親形象。蘇聯莫斯科國.家藝術出版局1948年編輯出版的《蘇維埃宣.傳畫三十年》一書中說:「保衛社.會主.義祖國,保衛蘇聯人.民這個主題是蘇維埃宣.傳畫創作的中心主題。在宣.傳畫面前擺著的任務不僅僅是去影響觀眾的理智,而且也要去影響其感情、良心和意志。」
「祖國.母親」的具象化無疑可以影響受眾的情感。從宣.傳效果看,這些宣.傳畫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激發士氣、廣泛動員的效果。
除了宣.傳畫,蘇聯「祖國.母親」的雕塑也十分常見。1960至1967年在伏爾加格勒的瑪瑪也夫高地,蘇聯建成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英雄紀.念碑》,其中最壯觀的就是《祖國-母親》雕塑,它高達104米。「祖國.母親」右手高舉著利劍,左手直指柏林,意味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扭轉了蘇德戰爭的局面。
在《祖國.母親》雕像的下面,還建有一座圓形的紀.念廳,紀.念廳對面廣.場的中心水池中的也有一座雕刻,題為《母親的憂傷》,意喻著祖國永遠懷念為國捐軀的英雄兒女。「祖國」的人格化和女性化,使「愛.國主.義」變得容易感知和理解。作為多民.族國.家,「祖國-母親」的隱喻使蘇聯人.民能夠團結一心,在戰爭及社.會建設中激發出強大的動力。實際上,這正是政.治隱喻的功能所在。
中.國對「祖國.母親」隱喻的移植和內化
中.國對法國及蘇聯「祖國.母親」隱喻的移植
與歐洲及蘇俄相比,中.國歷.史上沒有尊崇女神及聖母崇拜的傳統,女性化象徵難以被鑄入民.族國.家的構建話語當中。不過晚清以來,隨著民.族國.家觀念的引入和傳播,這種「革.命化女性」的歐洲傳統也傳入中.國。我們可以觀察到,近代中.國的民.族國.家建構顯然吸收了歐洲的這種政.治文化。
在晚清的政.治文化語境中,西方塑造出來的革.命化身的「女神」形象一度變成了中.國人口.中的「西方美.人」。在晚清西學東漸及革.命浪潮風起雲涌的背景下,中.國人發現並熱情引進了西方的「革.命女神」。當時出現了眾多諸如《外國列女傳》《世界十女傑》《世界十二女傑》等這類頌揚西方革.命女傑的編譯著作。這些讀物中的「西方美.人」既成為先進的中.國女性師.法效仿的完美典範與理想榜樣,也成為知識精英構建愛.國主.義話語中的重要原料。
如熱情鼓吹「歐風美雨返精魂」的秋瑾就以俄國的蘇菲亞、法國的羅蘭夫人等西方女傑作為「精神導師」。在秋瑾遇.害後,時人獻詩「獻身甘做蘇菲亞,愛.國群推瑪利儂」。台.灣學者劉人鵬對「西方美.人」在晚清民.族國.家建構中的隱喻意義做過精彩的分析。在她看來,「『西方美.人』與『二萬萬女子』是在國族欲.望成為長生帝.國的現代化進程中被生產出來的比喻」。
前蘇.聯《祖國-母親》雕塑
⑧ 抗日戰爭時,媽媽是日本人的中國士兵
從傷亡比上來來看,是自1:6
整個八年抗戰,中國軍民英勇作戰。
在敵後戰場殲滅日軍52萬餘人、偽軍118萬餘人,合計171萬餘人。
正面戰場殲滅日軍約53萬餘人。
兩個戰場合計殲日軍105萬餘人,偽軍118萬餘人,總計223萬餘人。
連同投降日偽軍232萬餘人,中國戰場共殲俘(包括受降)日本軍事力量455萬餘人(其中日軍232萬餘人,偽軍213萬餘人),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損失約占其總損失的70%。
⑨ 抗日戰爭時期有「中國」的概念嗎
中國的概念從晚清就開始了。